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三部分元文学试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3.科范

14.套数

15.话本

16.入话

17.诗话

18.南戏

19.元末四大南戏

20.元曲四大家

21.套曲

22.《董西厢》

23.《录鬼簿》

24.“张三影”

25.自度曲

二、填空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

24.元杂剧每一幕称_______,南戏中则称_______;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________。

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26.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______________》,经金代________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27.元末四大南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柳永的词集_________,秦观的词集________,周邦彦的词集_________。

29.苏轼的词集,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30.晏殊的词集___________。欧阳修的词集____________。贺铸的词集___________。李清照的词集____________。

31.陆游的诗集______________。杨万里的诗集_____________。范成大的诗集_______________。

32.《明妃曲》的作者______________;《荔枝叹》的作者______________。

33.《后催租行》的作者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作者____________;《论诗绝句》的作者____________。

34.《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____;《秋声赋》的作者____________;《六国论》的作者____________。

35.《留侯论》的作者_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____________。

36.《金石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指南录后序》的作者____________。

37.因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牌《念奴娇》的别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8.窦娥的三桩誓愿是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金代《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40.元曲四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关汉卿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王实甫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白朴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2.纪君祥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郑光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高明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43.辛派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4.姜派词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5.《梧桐雨》杂剧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汉宫秋》中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46.《倩女离魂》取材于唐代传奇________________;《琵琶记》中的女主角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3.简述杂剧与南戏在形式上的区别

4.简述话本的结构

5.简述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中的作用与地位

19.简述《西厢记》的主题及其表达

20.简述《错斩崔宁》的结构特色

21.简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主题的表达

22.简述《琵琶记》中赵五娘的形象

四、论述题

11.元好问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与影响

12.杂剧之所以成型、成熟于元代的原因

13.关汉卿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14.王实甫的戏曲成就及影响

15.王实甫《西厢记》的成书过程及艺术特色

16.戏曲的形成过程

17.话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附:宋元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1.散曲:渊源于民间,盛行于元代,别于剧曲的“新诗体”,合乐;有散套与小令两种。诗、词、散曲有一定的承接关系。

12.词牌:填词用的曲调名。不同的“词”,以词牌区分,对句,字数,声调有限制。有些词牌,一调数名;也有同名异调。

13.科范:元杂剧中术语,是对演员作出动作、表现效果的提示语。

14.套数:是散曲中相对于小令一种大型体式,与诸宫调有渊源关系,是由多种曲调连贯而成的整套曲子。又名“套曲”、“散套”。

15.话本:说话人的底本。说话是起于隋唐的一种说故事的行当,有类现代的说书。“话”:故事。是白话小说的源头。

16.入话:是“话本”与“说话”引入“正话”的部分,大多是相类的小故事,也有

诗词等。

17.诗话:中国诗学史上,诗人、文人读诗时评点、分析而发展而来的理论概括。

1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流行于宋元南方的相对于北方杂剧的戏曲。其曲调来自宋人词调与里巷歌谣;篇幅较长,场次结构为“出”;演唱比杂剧灵活,可合唱、对唱、接唱;“科”曰“介”。后发展为明清传奇。

19.元末四大南戏:柯丹邱《荆钗记》;民间作品《刘知远白兔记》;徐田臣《杀狗记》;施惠《拜月亭》。

20.元曲四大家:指元代最有代表性的四位曲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提出来的。

21.套曲:套曲是由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散套、套数,或与小令相对而言而称大令,一般都有尾声。

22.《董西厢》:指的是金代董解元所作《西厢记诸宫调》,取材唐元稹《莺莺传》,而结果从始乱终弃到终成眷属,主题人物均有变化,反封建意义更为积极,篇幅亦甚宏大,是演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的重大关节。董解元生平不详。

23.《录鬼簿》:元锺嗣成所著关于元曲的重要史料著作。。

25.自度曲:自创词调、曲调。可举例。

二、填空答案

23.金,“诗”,论诗绝句24.折,出;科25.关汉卿;王实甫26.《莺莺传》,董解元

27.《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28.《乐章集》,《淮海词》,《清真集》29.《东坡乐府》,《稼轩长短句》30.《珠玉集》,《六一词》,《东山词》,《漱玉集》31.《剑南诗稿》,《诚斋集》,《石湖居士诗集》32.王安石;苏轼33.范成大;文天祥;元好问34.范仲淹,欧阳修,苏洵35.苏轼,苏辙36.李清照;文天祥37.大江东去;酹江月38.血染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39.董解元40.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41.《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42.《赵氏孤儿》;《倩女离魂》;《琵琶记》43.陈亮、刘过、刘克庄44.吴文英、张炎、周密、史达祖45.唐明皇、杨贵妃;王昭君46.《离魂记》;赵五娘

三、简答题答案

4.要点:(1)入话引入,是相类相关的小故事,或相关诗词韵语。(2)正话,即本体故事。(3)结尾,有时有一段说教的文字,或以诗结题,或以套语“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之类。

5.要点:说话;话本;白话小说的肇始;形式、内容对后来小说的影响;反映社会现实。

6.要点:有《乐章集》。(1)自创长调;(2)扩大题材;(3)丰富艺术手法。

7.要点:有《淮海居士长短句》。婉约风格的代表。(1)“古今第一伤心人也”。(2)言情的特色、婉转的语调。(3)凄迷的景色。

8.要点:有《东山词》。栖于豪放与婉约之间;豪气中有伤情。主调叙写愁情;主题风格则是秾丽带凄凉,伤感中显幽洁。

9.要点:有《清真词》。(1)形式上创制新调,讲求章法,注重语言锤炼;(2)表现手法上善于铺叙与白描,通过曲折往复的描写,表达摇曳之美。

10.要点:有《芦川词》。他经历靖康之变,留守于李纲门下,以词表现爱国情怀,在豪放派的发展历程中起重大作用,成为南宋爱国词派的先导。

11.要点:有《白石道人歌曲》。语言清刚峭拔,瘦硬凝练;音节谐婉,意境清空;兼具骚雅,多有寄托。

12.要点:有《梦窗词》。音律和协,字句研炼,重视形式,喜用典故,词意晦涩。

13.要点:该词抒人之别情,特色是哀怨悲愁。(1)特征性景物的选用,包括别前、别时、别后。(2)临别的别情描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别后设想,铺垫、映衬等手法。

14.要点:(1)总写与分写。(2)详写与略写。(3)实写与虚写。

15.要点:此词述志而怀人——志未达,人相隔。并不生怨,而显得达观。志:不羡“天上宫阙”,能在人间把酒起舞,亦足称慰。情:“离”与“悲”,若“月缺”,不可避免,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可慰相思。

16.要点:思想内容,故国之思,故乡之思,故人(丈夫)之思。

艺术特色,纯用赋体,白描铺叙,语言家常,感受细腻,形容尽致,讲求声律,巧用叠字。

17.要点:(1)“文”与“道”的关系,肯定“道”而突破“道”,文以明道,“道”不仅“道统”,文自有“道”。(2)文学内容与功用的关系,文既载道明道,亦当经世致用。(3)关于创作规律,吸收司马迁的“发愤说”与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提出“穷而后工说”。(4)创作态度,主张严谨勤奋,力戒浮躁。

18.要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以学问为诗”,“无一字无来历”。

19.要点:主题是“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通过有情人莺莺与张生有情而遭阻,通过艰难的努力斗争而终获成功,表达出来。

20.要点:(1)通过十五贯钱组织情节。(2)巧妙使用误会、巧合的手段。

21.要点:(1)铺垫,险要的潼关不能拱卫皇权,让人寻思巩固政权的要素究竟是什么。

(2) “兴亡”百姓均苦的原因。

22.要点:尽孝,勤劳,善良。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

11.要点:诗、词、文、文论均有重要影响,分别叙述。

12.要点:文体的内在规律的发展;元代的特殊社会原因,文人无出路,与瓦肆勾栏优伶的结合;天才人物的出现(如关汉卿、王实甫等)。

13.要点:(1)对杂剧形式的形成与完善。(2)剧作题材多样,关注生活,有深刻丰富的认识功能。(3)创作手法上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4)善于营造戏剧冲突,切合舞台需要。(5)语言的戏剧“本色”。

14.要点:即是《西厢记》的成就与影响:主题的提炼、戏剧的冲突、人物的塑造、语言的优美, “让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主题对后世青年男女、后世爱情文学产生巨大影响。

15.要点:《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说出主题及其其他主要变化。

艺术特色:(1)鲜明的从众的主题。(2)人物形象的鲜明与典型化;莺莺、张生、崔母、红娘形象。(3)严谨的结构,曲折的的情节,优美的辞章。

16.要点:(1)远源——原始社会至唐宋;(2)宋金的“诸宫调”; (3)杂剧与南戏。

17.话本的形成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要点:社会、经济、城市、市民化;说话与说话行业;话本;白话小说渊源。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宋元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讲稿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