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预防医学模拟试卷

发布时间:2020-03-02 20:35: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预防医学》试卷标准答案

一、名称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

2、环境污染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环境污染。

3、职业病

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 超出一定限度时,造成的机体损害已不能代偿,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4、合理营养

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及各营养素能充分满足机体的需要并达到相互平衡,统称为合理营养。

5、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健康为中心,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适宜技术向社区居民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及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

五、问答题:共20分

(一)预防保健中三级预防和五层次预防的主要

内容有哪些?(8分) 1.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有:(1)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其内容主要包括改善环境措施和增进健康措施两方面。如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通

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2)二级预防即临床前期预防,主要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3)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对病人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防止伤残,使之早

日康复。(3分)

2.五层次预防的主要内容有:(1)个人预防即第一层次预防;(2)家庭预防即第二层次预防;(3)社区预防即第三层次预防;(4)国家预防即第四层次预防;(5)国际预防即第五层次预防。(5分)

(二)某村一村民办喜事,购进马肉50kg。许多村民在吃完马肉后12—24小时内,突然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体温均升高,可达38—40℃。初步诊断为哪类疾病?属于哪一种?哪一临床类型?其主要的治疗措施是什么?(5分)

食物中毒;(1分)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分) 胃肠炎型;(1分)

迅速排除毒物,对症治疗,重症患者可考虑

使用抗菌素。(2分)

(三)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7分) 1.在人群中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全社

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内容包括: (1)注意控制体重;(2)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3)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4)避免服用损伤糖耐量的药物。(3分) 2.通过社区服务网络,早期发现隐形糖尿病人和IGT。可通过危险因素确定糖尿病高危人群,

如:(1)40岁以上;(2)有糖尿病家族史;(3)肥胖者;(4)曾患妊娠糖尿病妇女;(5)娩出过巨大而的妇女;(6)高血压者;(7)高脂血症。(2分) 3.对已确定的糖尿病人进行登记、管理和随

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积极治疗,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2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物理致癌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产生的。

3.空气质量分级是按___________来划分的。 4.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对

___________等。

5.三级预防是由___________组成。

6.刺激性气体中毒性病变的部位和临床表现主要与___________有关。

7.平均数是描述计量资料常用的统计指标,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现况调查是描述性流行病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传染病流行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判断病因因果关系的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盲法观察的概念是指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由于维生素缺乏引起的:以多发性神经炎为主要症状,表现为足底感觉发生障碍,最后可发展为垂腕、垂足、腓肠肌压痛;肠蠕动减弱、便秘、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缺乏()导致。

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烟酸(尼克酸)D.维生素B2

2.铅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二巯基丙磺酸钠B.二巯基丁二酸钠C.依地酸二钠钙D.葡萄糖酸钙

3.甲地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普查结果:均数为480万/mm3,标准差为41.0万/mm3,后者反映的是()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

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adbc)2n2

(提示:χ==69.8或

4.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可用()表(ab)(cc)(bd)(ac)

2示。

2(cb)

=4.35A.μ±1.96σB.χ=

cb

μ±1.96

χ20.05(1)=3.84,χ20.01(1)=6.63)

C.±t0.05,vD.(4)计算链球菌感染与风心病发病的联系强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96S

1.电离辐射和紫外线。

5.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中,Sp表示()2.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太阳A.总体率的标准误B.紫外线作用下产生的。 样本率的标准误3.空气质量指数(API)

C.总体中数据的变异度D.4.骨骼的损害和对牙齿的损伤等。 总体率5.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临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30分) 前预防)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

四、论述题(第

1、2小题各5分,第

3、

4、5小6.毒物的水溶性 题各10分,共40分)

7.算数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1.详述刺激性气体中毒肺水肿的治疗措施。8.普查抽样调查 2.详述食物中毒的调查步骤。9.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详述偏倚的概念和分类以及产生的原因。

10.联系强度联系稳定性剂量反应关系

4.标准差和标准误有何区别?影响它们大小的因时间顺序实验依据(也可以填联系的特素有哪些? 异性、符合生物学原理) 5.某地研究链球菌感染与风心病的关系,调查了

11.研究对象(或和研究者)不知道试验的分

风心病病人和正常对照组人群过去 组情况,以避免由主观因素引起的偏倚 链球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见下表。 (每题2分,共10分)风心病病人正常对照组1.B2.C3.A4.C5.C 合计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有链球菌感染史49511.剂量—反应关系是表示暴露剂量与群体中100 出现某种效应并到达一定程度的比率,或无链球菌感染史32273者引起某一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305 系。(1)该研究是何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地方病是指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2)计算风心病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

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按病因可

(3)风心病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有无分为化学性地方病和生物性地方病。 何统计学差别?3.是将该蛋白质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模板

蛋白中相对应的必需氨基酸相比较,百分数最低者为该蛋白质的化学分。

4.维生素A为脂溶性维生素,不易从体内排

出,长期过量摄入或一次大剂量服用皆可引起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易激动、肝脾肿大、皮疹、骨关节疼痛、颅内压增高等。

5.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是泛指职业病有害因

素引起的特定的疾病,而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有一定的范围,即指政府法定的职业病。

6.毒物进入机体后,参与体内的生化过程,

使其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生物转化。

7.分散度是表示粉尘颗粒大小组成的一个量

度,以粉尘颗粒直径大小(μm)的百分组成来表示。颗粒小的粉尘占的比例越大,其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就越长,被吸入的机会就越多。

8.在强烈噪声长期作用下,听力减弱,听阈

提高10分贝—15分贝以上,甚至达到30分贝。离开噪声环境后听觉恢复需要较长时间,甚至需要数小时至十几小时以上,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

9.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患,是一组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

10.光化学烟雾是指排入大气中的氮氧化物

和碳氢化物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11.是指在集体或固定人群中,短时间内发病

人数突然增加的现象。

12.是选择对照的一种方法,它使对照组在某

些特征(非研究因素)上与病例组保持一致。13.是指在特定范围的人群中是否暴露于某

因素分成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暴露因素与发病有联系。

14.指一项试验能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断

为非患者的能力,即正确识别无病的人的能力。

15.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

四、论述题(第

1、2小题每题5分,第

3、

4、5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①及早吸氧,纠正缺氧②应用去泡沫剂

③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④减轻胸腔压力⑤预防和控制感染

2.①了解中毒发生的时间及经过情况

②查明患者的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积极抢救、治疗病人

③初步确定引起中毒的可疑食品

④对可疑食品的剩余部分,病人的吐泻物及其它可疑物品应采样送检。⑤扩展

3.偏倚是指某些较为恒定的、不能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观察值与真实值的偏离。分类及产生原因:

选择性偏倚:研究对象的选择方法不当,缺乏代表性所引起。

信息偏倚:由于测量或诊断方法不当所引起的。使收集得到的资料准确性较差。

混杂偏倚:是指在研究暴露与疾病的关系

时,一种与所研究疾病和暴露因素均有关的因素在比较的组中分布不均时产生的。4.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反映观察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误是样本均数的标准差,说明样本均

数间的离散程度。与数据的标准差和样本含量有关,与样本含量的平方根成反比。5.(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2)计算风心病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

风心病病人:49/81×100%=60.5%正常人:51/324×100%=15.7%

(3)本次研究χ2=69.8,p

病人和正常人链球菌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别。因此链球菌感染与风心病可能有关。

(4)OR=49273

5132

=8.20

预防医学

(一)(含流行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Ie/Iu表示()

A.特异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人群特异危险度 D.比值比 2.不是相对数指标的是() A.率 B.构成比

C.回归系数 D.发病率

3.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小麦 B.鸡蛋 C.黄豆 D.猪肉

4.按照我国前10位死因影响因素所占比例,当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生活行为因素 C.卫生服务 D.人类生物学因素

5.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称为()

A.生物富集 B.生物转化 C.生物净化 D.增毒作用 6.关于“工作有关疾病”的正确说法是() A.听觉适应 B.听觉疲劳

C.噪声性耳聋 D.永久性听力损伤 14.在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解释时() A.应进一步对资料进行整理 B.应尽可能考虑有无偏倚的影响 A.大骨节病 B.克山病 C.宫颈癌 D.医源性疾病

21.CO急性重度中毒的诊断依据为() A.意识障碍,HbCO>30% B.中度昏迷,HbCO>30% C.深度昏迷,HbCO>50% D.深度昏迷,HbCO>70% A.是职业病的代名词 B.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C.职业因素是发病的唯一原因 D.控制职业因素可降低发病

7.临床实验的结果评价一般不使用() A.病死率 B.生存率 C.患病率 D.有效率

8.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 A.几何均数 B.中位数 C.百分位数 D.算术均数

9.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 A.中位数 B.相对数 C.标准误 D.标准差

10.妊娠早期大量摄入可能引起分娩畸形儿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C B.维生素B6 C.维生素A D.维生素D

11.NOx对人体健康的慢性损害主要表现在()

A.肺水肿 B.肺气肿

C.形成光化学烟雾 D.眼睛红肿流泪 12.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多具有()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C.C型性格 D.D型性格 13.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听力明显下降,停止接触噪声后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才能恢复听力的现象称之为() C.应尽可能考虑统计学分析的结果 D.应尽可能考虑研究指标测量值的大小

15.可以说明因素与疾病间联系合理性的研究证据是()

A.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大于不吸烟者 B.在香烟的烟雾及焦油里证实有苯并芘、砷等化学致癌物 C.肺癌的死亡率随着吸烟者每日吸烟支数的增加而上升 D.多次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结果均证实吸烟与肺癌的发病有关

16.四格表X2检验使用校正公式的条件是()

A.理论数大于5 B.总例数小于40

C.1

18.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常见的食品是()

A.海产品和盐渍食品 B.蛋奶类食品 C.发酵或罐头食品 D.畜禽肉类食品

19.河豚鱼中毒主要是河豚鱼毒素作用于机体引起()

A.神经传导阻碍 B.腹泻 C.溶血 D.肝肾损伤

20.以第二级预防措施为主的病种为()

22.环境镉污染可引起痛痛病,与其主要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的受损脏器为() A.肺脏 B.心脏 C.肝脏 D.肾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3.临床预防服务干预的内容通常有()

A.健康咨询 B.健康教育进制 C.筛检 D.免疫接种 E.化学预防

2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点为() A.多汗 B.肌肉痉挛 C.意识障碍 D.迟发性脑病 E.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升高

25.对同一组数据作回归与相关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相同B.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相同

C.分析结果的应用相同D.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范围相同E.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正负号相同

26.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 A.亮氨酸 B.蛋氨酸 C.谷氨酸 D.色氨酸 E.赖氨酸

27.环境污染的特点是() A.危害广泛 B.长期暴露

C.变化复杂 D.损害多样 E.不可避免

28.最容易引起心身疾病的心理刺激有()

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

35.传染病经水传播有经饮水传播和经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36.全距是指一组观察值中________________。 人使用的是何种调查设计?请根据资料列表并计算相应指标。若X2=6.58,可以做出什么推论? 预防医学

(二)(试题)

A.愉快感 B.损失感 C.威胁感 D.不安全感 E.无所谓

29.热射病的临床表现特点为() A.高热 B.闭汗

C.水盐平衡失调 D.肌肉痉挛 E.意识障碍

30.在胃癌发生的有关因素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大于遗传因素,因为有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A.日本女性移民的胃癌死亡率低于日本本土女性人群 B.第二代日本女性移民的胃癌死亡率低于美国白人女性人群 C.第二代日本女性移民的胃癌死亡率低于第一代日本女性移民 D.美国白人女性人群的胃癌死亡率低于日本本土女性人群 E.日本女性移民胃癌死亡率高于美国白人女性但低于日本本土女性人群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31.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 32.统计推断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假设检验。33.饮水中碘含量低于________________ μg/L时,易发生甲状腺肿。

34.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含量小于37.静脉吸毒是我国目前________________感染的主要途径。

38.喷漆工接触的主要职业毒物为________________。

39.表示筛检试验阳性者患某病可能性大小的指标称为________________。

40.正态曲线在区间(μ,μ+1.96σ)范围的面积占总面积的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41.什么是属性资料?它有哪些分类? 42.简述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及其任务。

43.简述疫源地随时消毒的定义、目的和特点。 44.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 45.简述社区诊断的概念。

46.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47.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48.试述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的步骤。

49.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50.试述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分级标准。 51.试论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 52.某人在150个病例和150个对照中调查了因素A与疾病M的关系,结果发现,病例和对照均有A因素暴露史的有15对;仅病例有暴露史的有60对,仅对照有暴露史的有35对。你认为,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二级预防是指()

A.临床期预防B.病因预防 C.病残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 2.属于劳动过程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是() A.高温B.矽尘

C.通风照明不良D.精神过度紧张

3.我国诊断标准规定,诊断慢性轻度苯中毒白细胞数应低于()

A.4.5×109/LB.4×109/L C.3.5×109/LD.3×109/L

4.铅中毒时实验室检查可出现() A.尿ALA降低B.尿CP降低 C.血FEP升高D.Hb升高

5.急性中毒时可引起迟发性神经病的毒物是()

A.一氧化碳B.有机磷农药 C.氰化氢D.硫化氢

6.氯乙烯引起的职业性肿瘤是() A.肝血管肉瘤B.膀胱癌 C.肺癌D.皮肤癌

7.一般要求医院原有的绿化面积应达到总面积的()

A.30%以上B.40%以上 C.50%以上D.60%以上

8.膳食纤维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A.保肝解毒B.提供热能

C.防止结肠癌D.节省蛋白质消耗 9.人体热能最经济、迅速、主要的来源是() A.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B.真正为非病人的可能性很大 C.真正为病人的可能性很小

()

A.直条图B.构成图 C.直方图D.线图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 C.脂肪D.膳食纤维

10.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 A.粮谷类B.肉类

C.干果D.新鲜蔬菜及水果 11.黄曲霉毒素中产毒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的是() A.G1B.M1 C.B1D.B2

12.为防止粮食霉变,一般粮食含水量应在()

A.13%以下B.15%以下 C.18%以下D.20%以下 13.毒蕈食物中毒属于()

A.细菌性食物中毒B.化学性食物中毒 C.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D.真菌性食物中毒 14.孕妇膳食中铁的每日供给量是() A.27mgB.28mg C.29mgD.30mg

15.相对数是表示()

A.计量资料相对大小的指标B.事物相对关系的指标

C.两事物联系程度的指标D.动态分析指标 16.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A.χ2分布B.F分布

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 17.理论流行病学就是()

A.研究流行病学思维B.研究流行病学分布 C.研究流行病学原理D.运用数学方法研究疾病的发病规律

18.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越高,意味着() D.不是真正健康者的可能性很小 19.发现甲类传染病或疑似病人,在城镇的报告时限最长不应超过() A.6小时B.8小时 C.12小时D.15小时

20.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A.消灭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D.计划免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A.创建清洁卫生的环境B.地方病的防治 C.提供基本药物D.常见病和外伤的处理 E.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22.影响职业性毒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有()

A.毒物的毒性B.劳动强度 C.机体状态D.接触毒物时间 E.毒物浓度

23.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有() A.维生素B1B.维生素A C.维生素CD.维生素E E.维生素B6

24.社区营养研究的内容包括() A.人群的营养供给量B.人群营养状况评价 C.人群食物结构D.饮食文化 E.食物经济

25.用于描述计数资料的统计图主要有

6

E.均数标准差图

26.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有() A.研究组织者B.以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C.仪器和设备D.研究因素 E.有明确的观察指标

27.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类型是()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28.生物转化 32.营养素

33.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7.我国地甲病的诊断标准。 38.合理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

39.制定正常值范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0.传染病报告的病种分哪几类?共多少种?甲类传染病有哪些?

41.传播机制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五、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在血脂检验中,测定8例不同光密度下β脂蛋白(mg%)数据如下: 光密度

(X) 0.165 0.225 0.210 0.285 0.270 0.470

预防医学试卷2

社区预防医学试卷

预防医学复习模拟卷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

试卷及答案3_预防医学

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模拟试卷(3)

预防医学问答题

预防医学模拟试卷
《预防医学模拟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