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陋室铭》教例评析初中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0:51: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这是王学东教师的一个教例(详见《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6期)。

此教例的提问设计如行云流水,别具一格。 第一组提问:

1、粗读课文生,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学中顺势板书:景、友、趣) 第三组提问:

13、由此看来,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还是更进一层?(更进一层,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结局照应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讲析中穿插诵读、背诵训练) 第四组提问:

15、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

16、同学们愿意欣赏仿铭新作吗? „„

[评析] 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提问链”或一个“问题群”。 这个教例的学术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颇有个性特点的提问设计的典型。

很多的研究提问艺术的文章都只是用列举的形式组合一些提问的样式。类型、技巧和方法,我们无法窥见某一个提问在全篇课文教学过程的真切面貌。分析某一个教例提问的文章平时十分罕见。

现在我们可以试析一下此教例的提问艺术。

一、四组提问在布局上的艺术: 第一组的提问意在“切入”,开讲便触及到课文主旨;第二组提问意在“顺承”;第三组提问意在“深化”;第四组提问意在“引申”,四组提问似“起承转合”,有一气呵成之美。

二、16个问题的联接艺术: 这就是肥市本文的文题所点示的,“连环问”,“顶计问”的设计艺术,16个问题就像“成语接龙”似的一个衔着一个,形成一种形式美妙的“追问”,把全篇课文的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

三、个体的提问的设计艺术:

有的提问起铺垫作用,有的提问起过渡作用,有的提问起引思作用,有的提问起活跃气氛作用。此中最具有艺术的,是不少的“曲问或“逆问”,例如第

5、

6、7问,带着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它们一反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的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试讲——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 教案

《陋室铭》教案

《陋室铭》教例评析初中语文教案
《《陋室铭》教例评析初中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