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三、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教育学:即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规律: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是指从童年期到青年初期(7~

18、19 岁)的个体身心变化状况。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教育制度:亦称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依据其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所设置的教育实施机构及其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总称。

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这些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素质教育: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个别差异:是指在身体和稳定的心理因素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课程:广义的课程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指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组织,是联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

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

求和人身心发展规律,用一定社会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思想言行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培养,以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

陶冶教育法: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课外教育: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四、简答题

P

18、3.请说明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答:(1)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夸美纽斯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一般认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夸美纽斯的教育贡献是: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作了新的探索,较详细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确立了教学的基本原则。 (2)赫尔巴特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在西方被看作是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代表作。

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是:较全面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育的一些根本问题,体系比较完整,基础较为殷实,在西方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3)杜威的代表作及其教育贡献: 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的教育贡献是: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是“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主要观点有: (A)主张以儿童中心代替教师中心,以活动课程代替分科教学; (B)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

P

19、1.请简要说明教育的经济。 答:教育的经济功能是:

(A)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B)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在的经济价值;

(C)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D)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P

19、5.简述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

(A)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B)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C)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D)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P

21、1.简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答:简述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是:

(1)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的特点;(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3)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义务性的特点。

P

21、4.简述小学教育的任务与培养目标。

答:小学阶段的教育任务与培养目标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

P

21、5.简述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 答: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是:

(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5)加强改进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

P

25、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参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总目标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P

26、1.简述教学的实质。

答:教学的实质是:

(1)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是辨证统一的; (3)教学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P

26、2.简述教学的任务。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P30、1.简述学校德育的意义。 答:学校德育具有以下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受一定社会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巩固、继承和发展服务。因此,德育是古往今来的任何社会所必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所必需。 (2)学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进行并加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 (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学校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

P30、2.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包括哪几方面。 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也可以说道德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P30、3.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3)法制教育(4)社会公德教育(5)劳动教育(6)健康心理品质教育(7)人生观教育(8)科学世界观教育(9)社会主义教育

P30、5.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P30、6.简述德育的常用方法。 答:德育的常用方法有:

(1)说理教育法 (2)心理咨询法 (3)榜样示范法 (4)实际锻炼法 (5)陶冶教育法 (6)自我修养法 (7)品德评价法

P

33、1.简述班主任工作内容。 答: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4)组织班集体活动 (5)做好校内外的协调工作 (6)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7)作好班主作工作计划与总结

P

35、1.简述教师的角色。 答:教师的角色主要有:

(1)知识的传授者 (2)学习的促进者 (3)模范公民(4)学生的管理者 (5)父母的代理人 (6)学生的朋友(7)心理治疗者(8)教育科学研究者

P

35、2.简述教师的具体任务。 答:教师的具体任务是:

a、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b、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c、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d、教师要展开教育科研

P

35、3.简述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答:教师的权利包括以下几点: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根据我国的《教师法》,教师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P

35、4.简述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答: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1)思想政治素养 (2)职业道德素养 (3)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理论素养 (5)教育能力素养

P

37、1.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答: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1)先导性 (2)感染性 (3)权威性 (4)针对性 (5)终身性 (6)个别性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

(1)全面施教 (2)民主平等 (3)以身作则 (4)爱严相济 (5)要求一致

P

37、2.简述社区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答:社区教育的作用有:

(1)协调育人 (2)环境优化 (3)组织协调 (4)监督管理 社区教育的特点有:

(1)开放性 (2)广泛性 (3)多样性 (4)补偿性 (5)融合性

P

37、3.简述学校教育的特点。答:学校教育的特点有: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 (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 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

劳动法学期末复习指导简答题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简答题

金融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宪法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成本会计复习指导13章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电大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指导

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指导

水力学期末复习指导

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
《教育学期末复习指导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