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交通规划复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4: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总论

交通规划定义 交通规划是通过调查、评价、预测与规划等工作,明确一段时间内交通发展目标,部署具体的交通工程实施项目。

交通规划理论的发展 1.局部治理 2.交通需求预测 3.环境保护 交通规划的分类

按规划性质: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专项交通规划

按规划范围:区域交通规划 局部交通规划

按规划年限:长期、中期、短期交通规划

按移动对象:客运、货运交通规划

按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的内容

1.交通调查、评估与现状分析 8.行人与自行车交通 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9.道路系统 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10.停车系统 4.交通需求预测 11.交通信息化 5.城市交通系统组织 12.近期建设 6.交通枢纽 13.保障设施 7.公共交通系统 交通规划的程序

1.总体设计

2.交通调查与现状分析

3.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与交通需求预测 4.进行专项交通规划 5.规划的评价与实施

货物流动调查 物流调查是调查货物流动以及物流相关设施的情况。 机动车OD调查 机动车OD调查是调查激动车辆的起讫点情况。

断面交通量调查 交通断面调查是调查某一交通断面上的具体交通流情况。 土地使用 在城市中,人们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

土地使用强度 根据需要选取不同指标:人口密度、单位用地产量、商贸分布指数等 地租模型

地租模型的假设:单一市场条件、线性交通条件、均质用地条件

核心思想:用地的开发价值是其产出效益与运输成本的差值

结论:影响城市用地开发价值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成本,越是靠近市中心,土地的开发价值越大,使用强度越大。由市中心到市郊,土地的使用强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的开发模式,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分布,由市中心向市郊降低——放射状路网。 交通需求 土地使用产生的空间移动需求 运输供应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 L—T模型

服务模型J:Q为自变量,T保持不变,S随Q而变,成反比关系

需求模型D:S为自变量,L保持不变,Q随s而变,成正比关系

T不变,扩大L,即运输条件不变,发展城市规模,则D线向右平移,交通情况恶化。

L不变,扩大T,即城市规模不变,改善运输条件,则J线向下移,交通情况改善。 第二章 交通规划调查

交通调查 包括交通需求调查 交通供应调查 交通运行调查

居民出行调查的内容 住户特征 个人特征 车辆特征 出行特征 (对象是居民住户,包括家庭户和集体户)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路段流量调查 交叉口流量调查 延误调查 车速调查(对象是路段与交叉口内的交通流)

出入境道路交通调查的内容 出入境道路交通量调查 出入境道路出行特征调查(对象是进出境的机动交通流)

公共交通调查的内容 客流调查 乘客出行特征调查 (对象是境内公交和轨道交通的乘客) 出行 交通实体由起点到讫点移动的全过程

出行的特征 具有出行目的,利用交通工具,使用城市道路

出行的端点 每次出行具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统称为出行端点 出行端点=出行次数×2 主导出行方式 出行过程中可能更换交通方式,但由于出行目的不变,作为一次出行,其主要采用的交通方式成为主导出行方式(特点:在时间,距离,费用 中占出行主要部分) 出行链 个人一天出行的全部出行行为

基点 一个出行循环的起始点和回归点(包括家庭基点 工作基点 中转基点) 小区形心 小区出行端点密度分布的重心位置

期望线 连接各小区重心的连线,密度表示出行次数

主流倾向线 即综合期望线,若干条相近的期望线合并而成,突出交通的主要流向 出行产生 家庭出行的家庭端及非家庭出行的起点

出行吸引 家庭出行的非家庭端点及非家庭出行的目标点

分隔核查线 用于校验OD调查成果在区域内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用以测定穿越该线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

OD调查信息的编码 分为三个部分,家庭信息 个人信息 出行信息 出行信息包括时间目的方式和起讫点(其中出发时间为整数)

抽样调查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顺序随机抽样 分类抽样 群体随机抽样

交通分区 理论上要求交通分区具有土地使用性质一致,土地使用强度均匀,出行特征相同的性质

交通分区的原则

1) 有一种主要土地使用性质 2) 居民出行有一种主要特性

3) 分区界线尽量与行政区划线相吻合 4) 尽量迁就自然或人工界限

OD调查方法 家庭走访法 表格调查法 电话询问法 混合调查法平均出行时距平均出行时距是反映城市交通便捷性的重要指标

第三章 交通网络分析

关联矩阵 描述线图中点点间的连通情况的矩阵

连通图 若从图的一个顶点经过若干条边总能到达图中的其他任意顶点,则称这个图为连通图

自回路 由一个顶点出发仅经过一条边有回到原顶点 顶点的度数 与某个顶点相关连的边数 图中的基本定理

1) 若图有n条边,则图中的所有顶点的度数之和为2n 2) 当平面图的顶点数v>=3时,图的顶点数和边数n满足:n

树 图连通且有v个顶点,若T是图的一个有v个顶点和v-1条边的子图,则T是图一个棵树

最短树 在图G的森林里,由从任意点V0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生成的树,称为G中以V0为根的最短树

合理路径 若路径的后端点标号大于前端点标号,则该路径为合理路径 城市道路网络 连接城市各类用地的骨架,城市各类活动的重要载体 路网的功能结构 交通运输空间供给和公共活动空间供给 功能网络区分依据 交通功能和公共空间功能

网络骨架的特点 行车速度快,车辆多,车道宽,行人少,线形设计满足高速需要,两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设施

网络毛细血管的特点 车速较慢,行人较多,车道宽度较窄,车辆两侧多布置生活服务的吸引较多人流的公共场所和停车场地 弹性出行和刚性出行的区分 出行目的

城市道路功能的基本层次 分三级,第一级是交通性道路,第二级是集散性道路,第三级是生活性道路。第一级通过性极强的出入境,过境,长距离交通,两侧严禁开口;第二级通过性和集散性并重,少量开口;第三级集散性极强,以达和离为服务目的 城市道路等级 分四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道路网络布局形态 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道路衔接的原则 次要让主要,低速让高速,生活性让交通性,越级不交叉,适当分离 道路网络拓扑结构 组成道路网络的基本单元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拓扑抽象方法 原始法 对偶法

单位流率 在网络上的所有起讫点对之间分配一个单位流量,则每条路径上分配到的流量称为该路段的单位流率或流量分配率

线权 等于路段的使用概率乘以上游节点的点权 点权 等于上游路段的线权之和 单位流率的表示

QijLW(i,j)PW(i,j)Qj

第四章 交通需求的预测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相关系统的历史、现状资料及外部相关系统未来规划资料,预测交通系统未来需求

交通需求预测地位 是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之一,预测结果是否科学和符合实际影响到交通规划方案的合理性 交通需求预测的内容

a.城市未来各个交通分区的出行量 b.未来各个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 c.城市未来的出行结构 d.城市未来路网上的交通流量

预测目的 为城市制定交通政策,规划交通工程设施及安排交通工程项目的实施计划提供定量的分析依据

预测模式 四大板块,四个阶段 四大板块——调查、分析、建模、预测 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交通分配

出行生成预测 利用分区未来的土地使用强度预测未来的出行生成量 出行生成预测的原理 交通分区的出行量是土地使用的函数 出行量生成模型 出行率模型 交叉分类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家庭类别模型 以家庭为基本单元,按某些特征将家庭分成若干类,依据od调查数据,按家庭类别统计每类家庭的平均出行率,由此推算分区的出行量 分类依据 找出具有相同出行特征的集体

出行分布预测目的 得到未来各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 出行分布预测模型

1) 增长系数法

常增长系数法 各区之间的出行量和吸引量增长系数相同

平均增长系数法 两区域之间的出行量与两分区的增长系数相关

福莱特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与所有相关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系数相关

底特律法 两分区之间的出行量增长与所有分区的增长有关,这种相关是阻挠性的 福内斯法 当分区的出行发生量增长系数不等于出行吸引量增长系数时 2) 重力模型

重力模型的优势 增法没有考虑分区之间的阻抗的影响,当目前出行量为0时无法预测

总量平衡约束

半约束(出行量或分布量依次相等) 全约束(出行量和分布量依次相等) 分布系数 实用模型 3) 机会模型

竞争机会模型 介入机会模型 4) 熵模型

方式划分 方式划分是指将两个分区间的出行分布量Tij在各种出行方式中加以分配,以确定各种方式所承担的比例

出行结构 一个城市各种出行方式的比例所组成的比例数据集合 方式划分的四种方式

1) 方式划分与出行生成结合成一个阶段 初始出行分布量按照不同方式统计

2) 方式划分为第二阶段 全方式得到现状出行矩阵后,经方式划分形成m个现状出行分布矩阵

3) 方式划分与出行分布结合成一个阶段 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出行分布预测,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4) 方式划分为第三阶段 经出行分布预测得到一个出行分布矩阵,经过方式划分得到m个未来出行分布矩阵

综合效用 出行方式的综合效用是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及安全、舒适、便捷等特性的函数 交通分配 是指将各交通分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 交通分配法的分类 单一路径/多路径法 容量无/有限制法 第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 包括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货运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停车规划

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 远近分离原则、通达分离原则、快慢分离原则、容量控制原则

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 首先应满足人流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的风貌、历史、传统,为地上地下管线工程及其他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日照通风和城市救灾的要求。 快速路规划

为快速、大量、长距离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

1) 人口200w以上,距离30km以上的带状城市 2) 严格控制沿路的交叉口数量及形式 3) 不设非机动车道

4) 不设公共设施的出入口 主干路规划

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连接各区的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

1)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 2) 不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 次干路规划

介于支路与主干路之间车流人流主要交通集散道路

1) 宜设置大量交通线路,广泛连接城内各区

2) 两侧设置公共建筑的出入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服务站

支路规划 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可设置公交线路

环路规划 穿越市中心的车辆过多时,设置环路,等级不低于主干路 城市出入口道路规划 具有城市道路与公路的双重功能 道路网络的基本形态 方格型 放射形 环形放射形 方格型网络特点

1) 道路使用均衡 2) 不会造成复杂交叉口 3) 交通分配较灵活 4) 街道严整,有利于建筑物布置

环形放射形特点

1) 市中心可达性好,有利于形成吸引力强大的市中心 2) 有利于外围市区与郊区相互联系,疏散过境交通 带形道路网特点

以中间的干道为主轴,两侧各有一条辅助干道,以三条路为主要脉络和一些垂直的支路,组成类似方格形的道路网

道路网络规划的内容 道路等级规划 道路红线规划 道路横断面规划 道路交叉口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的总体要求 提高运行效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城市安全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内容 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和交通特性以及城市公交建设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交通、环境效益,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公共交通方式,车辆数,线路网,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用地等,使各种公共交通方式之间相互配合,以不同的速度、运载能力、舒适程度和价格服务于乘客的不同需求,形成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公共交通,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和城市其他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规划原则

1) 市区线、近角线和远郊线应当紧密结合 2) 线路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协调 3) 线路的走向盈余客流的主流向一致

4) 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和换乘 5) 在市中心规划的共哦国内交通线路网密度,应达到3-4km/km^2;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2.5km/km^2 6) 大城市乘客的平均换乘率不应大于1.5,中小城市不应大于1.3 7) 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应大于1.4 8) 市区公共汽车和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在8—12km;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线路长度不应大于40min 线网密度 公交线网的长度和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出行人次与换乘人次之和除以乘车出行人次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公交线路始末站的实地距离和空间直线距离之比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公交线路总长度与线网长度之比 公交覆盖率 公交服务覆盖范围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解优法 证优法 公共交通站场规划原则

1) 公交站服务范围以300为半径,覆盖超过50%,以500为半径超过90% 2) 同向换乘不超过50m,异向换乘不超过100m,对向设站在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3)平面及立体交叉口设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不得大于200m 4)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客运码头出入口50m内设站

5) 快速路级主干路双车道设站,不应占用行车道,港湾式至少俩车位 公交的三个速度

行驶速度 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

运送速度 公交运送乘客的速度

运营速度 在线路上来回周转的速度

平均运距 乘客在一个运程中的平均乘行距离

客流量 一定时间内,沿同一方向通过线路上某路段的乘客人数

客流方向不均衡系数 一条线路双向客流量的平均值与最大方向客流值之比

货物流通中心 是运、储、销三位一体的大型货物流通业务地区,包括货车枢纽站,销售市场,仓库和服务设施组成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主要功能

1) 将市区运往外省市的部分货物化零为整,成批发往外地

2) 将外省市运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化整为零,分方向分区域发给市区用户

3) 将本市发往外地和外地放到本市的部分货物,储存在仓库,按照要求分时间分批发往用户或外地

4) 将市内各种商品在这里展销批发 5) 接待外省市在本市中转的运货卡车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分类 城市内部的~ 和地区性的~、生产性的和生活性的 城市物流中心的作用

1) 减少交通量

2) 减少市区仓库和车队占地

3) 提高运输、商业和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5) 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货物流通中心的规划原则

1) 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产性的,与工业园结合,服务半径3-4km,靠近主干道 2) 城市内部性的,如果是生活性的,服务半径2-3km,靠近次干道 3) 地区性的,数量不少于2个,布置在城市边缘地区

综合评价工作流程 明确评价前提 研制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各项评价指标 备选方案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的方法 价值分析法、单纯矩阵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交通规划原理复习

交通规划,期末复习试题

交通规划

第 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复习题

交通规划论文

交通规划学习心得

衡阳交通规划

邹平县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任务书

交通规划复习
《交通规划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