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秭归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5: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秭归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颜复勇

我们深入农村开展走访调查,发现如留守儿童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水利设施问题等很多问题,而其中农民增收是最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就全国而言,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对个别地方和农户而言存在差别。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农村的直接体现。解决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县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就农民减负增收等问题,我们到乡镇、村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秭归县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民。2011年秭归农民人均纯收入4056.47元,同比增加559.65元,增长16.00%;其中全年现金纯收入人均3168.74元,同比增加661.20元,增长26.37%;全年实物纯收入人均887.74元,同比减少101.55元,下降10.26%。

就秭归县而言,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于农产品收入、政策性扶持收入、外出务工收入、第三产业收入。一是农产品收入。主要包括粮食收入;以柑橘、烤烟和茶叶等经济作物为主,板栗和核桃等为辅的经济作物收入;以生猪、山羊等养殖的传统畜牧养殖产业收入。二是政策性扶持收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最能体现惠农政策实施效果的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如医疗费报销、退休、养老金的发放到位,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三是外出务工收入。伴随着经济形势回暖,全国各类工业、经济开发区不断发展,规模企业队伍不断壮大,工业生产保持强劲增长,企业效益也同步提升,就业机会明显增多。人员大量季节性外出务工,是我县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四是第三产业收入。随着秭归旅游的发展,以旅游带动的农家乐、农资超市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迅速,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在农民普遍增收的同时,我们冷静思考我县农业发展,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六个方面。

1、地理条件差,无法规模生产。我县以山地为主,坡地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把土地按类别划分到户,现在各家各户的土地很

难集中到一起,不能规模经营,难以大规模的生产,也为将来设施农业发展设置了障碍。

2、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够,发展生产民心不安。由于我县县乡(镇)两级财政紧张,一些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力顾及,尽管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但容积普遍偏小,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部分村民对种田丧失信心,除去肥料农药、工钱,种田实际上没有几个收入,靠种田无法致富。

3、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指导,导致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民对长久种地的信心不足,对农业的长期投入相对不足,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怎样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留在农村的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发展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文化、懂技术、有头脑的带头人,发展路子越走越窄,他们对增收倍感焦虑和无奈。再加上我县成熟规范的合作社相对不足,农户单一面对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传统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就是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的新形势下,农业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遏制农业生产的发展空间、农民的增收空间。尽管政府做了大量引导工作,但由于品种改良面积大,数量众多,再加上农业的周期性,导致收益的优势不长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有: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二是缺乏资金的有力支持;三是缺乏科技的有力支撑。

5、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一是伴随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还有农资价格的上涨,而且一般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远高于农产品上涨的幅度,农民实际收入减少。二是教育成本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大学教育成本过高。三是一些涉农部门销售不合格农资给农民,造成减产、失收。四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农民看病就医难,农村医疗技术设备落后,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农民有病医治难保障,增收致富更加难。

6、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对信息、技术等需求、期望值较高,但在获取信息、利用信息上显得乏力。一是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农民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二是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要求不相适应。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我们必须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真正实行城乡并重,工农并重的战略,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领导重视,增强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意识。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兑现有关优惠政策。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重农、兴农思想。将«农业法»等法律法规作为今年农村普法的一个重点,把农民增收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

2、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要积极发展县乡村组公路和水利建设力度,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增收环境。在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

同时,我们要注重研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对我县的资金投入。

3、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围绕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强、市场调活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 以培育主导、特色产业为重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二是以科技开发和市场开发为重点,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农业产业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三是搞好三大调整,即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

4、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在于培育一批能连接市场、带动基地的龙头企业。一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一批高科技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选择一批有条件的龙头企业,投资建设新的生产线,帮助搞好原料生产基地,并形成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机制。二是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化程度。大力发展和兴建一批专业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市场+龙头+基地+中介+农户”的发展模式。三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逐步形成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化经营。

5、加强农民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组织农民积极参加培训,取得职业证书,成为技术工人,形成稳定的就业,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一是政府提供培训。把培训费列入县、乡财政,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农民。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培训与扩大劳务输出相结合。三是考职业证书。对参加培训经考试合格人员发给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6、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服务,切实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提升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依托供销网络平台,完善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开展网上招商、网上咨询、网上销售等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抓好县、乡两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的良种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完善专业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四是要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流转,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状况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优秀]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关于秭归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关于秭归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