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上海地理拓展课小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6: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生活中的地理”拓展课程小结

上虹中学 陈焱飞

鉴于对地理学科的热爱,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个想法,地理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可以作为地理研究的对象,可碍于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与评价形式,往往很难在课堂中展开过多,而学生也可能对地理的学习意犹未尽。正好本学期开学有拓展课程的申报,我斗胆申请了“生活中的地理”一课,在学校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本课程得以顺利开设。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开设背景

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首先要“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其次要“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如何体现这二个基本理念,除了在基础课程中多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外,拓展课也可以是

1 一个实施落实的有效场所。

拓展型课程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是可以不受教材、评价形式的限制。“生活中的地理”课程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在生活中找寻素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培育主体意识;完善认知结构,学会地理思维;关注个性发展,培养国际公民的一门拓展型课程。

二、开展情况

1、主动参与,爱上课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想要让学生们爱上这门课程,每周一很开心地踏入教室中,自觉的参与到课堂中,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安排有趣的学习内容。为此,在第一节拓展课时,我通过较多的真实案例让他们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列举了很多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深入浅出地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阐述原因,并且强调我们的课堂不受限制,欢迎有问题随时提问,也鼓励学生能主动站到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最后征求他们的意愿来确定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一切都是以尊重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培养他们的能力为落脚点。

2、快乐实践,玩味课堂。我校是一所传统的科技特色学校,经申报审批通过在校耕乐园里专门开辟了一块气象观测基地,并安装了专业设备。受学校委托这片基地作为我们的实践基地,这大大丰富和延伸了我们的课堂空间。学生们不仅可以知道气象数据是怎么来的,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做一名小小的天气预报员。起初大家都很茫然,学校特别出面帮我们联系了设备的安装厂家,由专业人员提供设备的使用说明,并现场指导操作。同时我还就设备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了一节课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3、结合热点,激活课堂。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雾霾困扰,人人谈霾色变,很多学生私底下问我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为此我截取了部分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让学生知道真实的数据及产生的原因,雾霾带来的危害及防治办法,经过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想要改善环境,必须从自身做起,“低碳”生活。2015年11月7日雪龙号再度启程,赴南极开展第32次科学考察任务。南极对学生而言是个神秘地带,学生非常感兴趣,我通过播放《零下八度》的影片剪辑,学生边看边认识、再提问,使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独特的气候特征,并且达成保护南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联系生活,精彩课堂。地理知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本学期我在征求学生的基础上,准备了“饮食与地理”、“古诗词中的地理”、“足球与地理”等课题。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帮助查找资料、搜集图片,共同生成课堂内容。同时运用课题学习的形式引导他们可以将一些孤立的、片面的地理信息通过地理知识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整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教学应着眼于儿童认知结构,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所教授的学科结构必须与儿童的认知结构特征相适应,教育过程依据儿童各年龄阶段的认知结构的特点进行”。

5、思维碰撞,灵动课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我觉得初中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大强于小学时期,老师要关注学生这方面的需求。我会在拓展课上多给学生站上讲台的机会来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通过“古诗词中的地理”、“足球与地理”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地理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后面我就尝试放手,让学生上台讲解他认为的生活中的地理。有趣的是,男生和女生由于关注点不同,所选择的内容也是不尽相同,女生偏爱研究服饰、饮食、民居等,而男生则选择了历史军事素材,思维的彼此碰撞擦出了智慧的火花,课堂也就变得更为活跃和灵动。就连平时班中比较调皮的一些学生,也在大家的热切鼓励下,站上讲台,大胆表达。

三、实施效果

学生的变化:在拓展课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最本质的特征是强调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现成的知识,是学习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探究性思维的过程。这样使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懂得了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社区、街道、家庭等多种领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程学习中,学生要获得相关的信息就要学会从什么地方、如何去搜集有效的资料;在资料搜集完毕后必须对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这就是处理信息的过程;而最终完成研究结果的表述就是分析、利用信息并表达自己研究成果的过程。尤可贵的是,让学生在经验生活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了人文素养。

3 老师的变化: 拓展课的开发和实施,冲击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促使教师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的挑战,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心中要有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四、今后想法

下学期我会继续引导学生结合兴趣生成研究方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研究报告;同时对于气象观测基地的使用不仅局限在数据的采集上,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数据进行简单的气象预报。

拓展课小结

乒乓拓展课小结

英语拓展课小结

机器人拓展课中期小结

篮球基础拓展课小结

地理拓展卷

拓展小结

拓展小结

拓展小结

拓展小结

上海地理拓展课小结
《上海地理拓展课小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