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6: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桃村中学王向阳

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与现代文在语法和语境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综合这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可以发现有这么几种题型:一是解词,即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以直接解词和选择两种答题形式呈现;二是翻译句子;三是划分停顿;四是分析人物形象;五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从大的方面来归纳,不外乎是对“文”和“言”两方面的考察,字、词、句的翻译属于“文”的范畴,句读、人物分析、主题把握则属于“言”的范畴。

寒假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检测部分共设计了五个小题,第10题是解释三个实词,11题是关于文言虚词“以”字意义的选择,12题是翻译句子,13题是分析人物形象,14题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试题比较典型,学生得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诚如批卷老师在试卷分析中提到的:“学生对较高难度的文言文解读能力还是较差……”

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是当前文言文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文”“言”结合,培养语感

“文”与“言”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目前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是这两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有“言”无“文”,只关注字音、词义和语法的讲授,将活生生的文言文作品剥离了鲜活的血肉,只剩下风干的语言标本,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二是跑到另一个极端去了,有“文”无“言”,热热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脑中空空如也,这种课是架空

了的课;第三种是简单的“言”加“文”,表现形式是先“言”后“文”,把“文”强加到“言”上去,而不是从“言”内体现出来的。文言文教学要教到位,“言”和“文”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关于这一点,前年市教研室在我校举行的公开课中,以唐家泊老师的一节《唐雎不辱使命》,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课后很多老师有顾虑,认为重视了

“文”以后,这个“言”以后怎么考呢?担心学生经不住考试。所以,现在很多老师上文言文,仍然采用串讲的方法,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把每一个字词都落实了。很多串讲的内容,其实是注释的重复。但是串讲一定就经得住考吗?我们寒假测验中学生的得分情况就是最好的说明。教师自己在那儿发挥,其实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把文言文的魅力串讲得没有了。不把文言文当成文学作品来教,其文化内涵和底蕴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熏陶和浸染,学生当然收获甚微。

怎样做到“文”“言”结合呢?首先是诵读。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和“言”结合的过程。把文章读通了,读顺了,读懂了,那么文章里的一些实词、虚词,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如果文章没读好,就把那些知识抽出来,老师讲得再多,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也是不稳固的。尤其是在赏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读出一种语感,领略到文章中透露出的文气,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胸襟抱负,从而把文章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文”与“言”的互相融合。其次,在解释字词句子时,如果能够结合文章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文”“言”结合的效果就更理想了。

《课程标准》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诵读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手段。大声朗读,口熟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诵读的培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感,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的

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理解朗读”的目的。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地体味、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

让学生把文章读好,在语言、语感方面形成积累,做到“文”“言”结合,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才能具备。

二、自主学习,分类积累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其实际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面我们提到了串讲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是反对老师的讲授,老师所讲的,应当是学生看不懂、书上注释没有的,学生看得懂的,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和感受。而实际情况常常是学生的学习情绪还没调动起来,还没有进入文本,教师就先把文章里面的实词、虚词、特殊的语言现象全都罗列出来,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语法课,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何自主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学期初我便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样有了不懂的字词就会自己去查阅,不一定非得等老师给解决。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掌握的词义,就能自己主动去阅读。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句,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读不懂。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一种基本方法,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等读完了全文,联系前后内容,根据自己的猜想,从文章明确的语言信息中,推断出那些不明确的意义,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大意。这种“猜读”能力的提高,正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

欧阳修有诗云:“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的积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授课时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指导:一是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二是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三是古代的文化知识。要在每篇课文的导学稿中,对上述重点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在学习完所有的文言文后,要建立专门的笔记,“上下求索,左右勾连”,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或者画出图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分门别类地标在表中,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古文化常识的积累可单独开辟一栏,如有关文化礼仪的“避席”“长跪”,有关人物称呼

的“足下”“公”等。分类积累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有了文言文知识的大量积累,中考那一点考查就是小菜一碟了。

三、内外结合,学以致用

“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实现文言能力迁移的最佳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要适当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光靠教材上为数不多的课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遴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章来进行练习。如学了《晏子使楚》,就可选《晏子春秋》中的其他篇目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就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对出题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阅读大量的课外文言书籍,如《战国策》《世说新语》等,从中选优。

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以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假”和“狐假虎威”的“假”等。同时,结合《弟子规》《朱子家训》中,“疾趋揖”“恒念物力维艰”等语句的理解,增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学过的文言知识运用到学习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用文言文来写日记、进行写作练习。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设计,积极探索创新,就一定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园地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及策略思考

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典型笔试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民办学校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