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茂名年例风俗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4: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茂名年例风俗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值得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例如我们

茂名的年例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许许多多传统文

化因没受到重视而正走向灭亡,所以我们更应该挖掘和保

护中国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而我认为茂名的年例也是一

种值得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不应该忽视,虽然其中

也有许多陋习,但我相信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茂名的

年例也能绽放其独特的光彩。

调查时间:2012年2月4日—2012年2月17日

调查对象:茂名部分农村的群众

调查方式:访谈法、资料检索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在如何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在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上作出回应:其一,我们要传承什么?这实际上就是六中全会文件中指出的“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其二,如何传承。这实际上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方法、载体与方式问题。

一、年例风俗的历史根源 年例是粤西地区一个独特的传统节日,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在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粤西岭南一带,在春节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按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 窦州(今信宜市)风俗记载,年例最迟起源于宋代,明朝时期盛行。

在农耕社会,农为百业之本,明朝时,粤西官吏们都要洗澡,穿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上演当时全国各地都进行的立春祭祀仪式,以示对农业重视。

“打春牛”视作新一年的开耕典礼,官吏们焚香叩头之外,还要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这土牛被称为“春牛”,“打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有旧县志:“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

由于聚集各乡民庆典,与元宵、年例重合,百姓索性张灯结彩,舞春牛、舞狮子、游神、驱鬼、飘色、鼓乐歌讴达旦,形成一种集元宵、春祭一身的年例,清朝更是发展到高峰期。年例因其与众不同的风俗,导致粤西各县纷纷记载,成了朝廷对地方风俗参考的重要依据。

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

光绪信宜县志。卷一舆地志十风俗:“元宵,城市家悬彩灯,亲朋聚赏萧鼓,歌讴之声达旦。多于是月乡傩,名曰年例。”

光绪茂名县志。卷一 舆地志第一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道光电白县志。卷四舆地一疆域.风俗: “元旦恭贺,曰拜年。家设糕果祭神,曰供养。或悬先像,设糕果礼拜。是日,不杀牲,多素食,三日内不市。各乡行春傩礼演戏,曰做年例。”光绪重修电白县志卷三 舆地三风俗记载内容与上相同。

光绪高州府志。卷六舆地六风俗: “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珓悬朱符而去。神号康王,不知所出。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选壮者赤帜,朱蓝其面,衣偏裘之衣,执戈扬盾,索厉鬼而大驱之,于古礼为近。参岭南杂记、道光志、电白志。”

粤西各县对年例的记载,为年例历史留下了佐证。

直到民国初年,粤西年例并没有因取消立春祭祀消亡,相反以粤西独特的风俗形式盛行,解放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恢复,目前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在粤西茂名有这样的说法,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一定会赶回来团聚。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关于年例的来由这里有三种说法:一说:相传,茂名的“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另一说:它实际上是元宵节、庙会、粤西茂名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

节日。还有一说: 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圣母冼太夫人是粤西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年例活动由粤西冼氏家族祭祀祈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

据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茂名市志》又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实际上,“年例”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衬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

茂名地区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是从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尤十

五、十六日为最多,也有些地方是在农历二月份的,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日期,亦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期的。 年例的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招待亲朋戚友,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茶饭酒菜。每到年例期,村镇街道张灯结彩,各户盛筵宴请亲朋,来客越多,主人就越高兴,故有“年例大过年”之说,活动内容有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随着社会的发展,年例的传统也随之有所改变,许多地方逐渐习惯于把“做年例”、“睇年例”变作“吃年例”。但作为茂名地区特有的传统节日,它在茂名人民心目中依然有着深深的情结,对茂名人民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年例的主要特征

1、”年例”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少有的风俗习惯,为粤西茂名和湛江两市所特有。尤其在茂名,年例更为普遍。茂名人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出门在外的人,春节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赶回来的;

2、年例的种种活动,表达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广大人群祈福禳灾,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

3、年例联络亲友感情。亲戚朋友之间,常年没事一般不相往来,但自家年例那天,无论贫富,均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朋友间也成群结伴到各家去串门,吃年例,新年气氛倍觉浓郁。

4、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从最初的娱神祭祀,到娱人娱神的节日,发展到现在融交际和文娱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节日,让茂名年例在当地得到普遍认同;

5、年例带动了茂名经济发展。年例不仅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征,而且具有物质文化方面的特征。茂名很多商家看好“年例经济”,纷纷开设年例购物一条街,菜市场、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年例商品,水果、糖果、饼干、酒水销售大大增加,某个村庄做年例的时候,在村口会临时形成一个小墟,叫卖声此起彼伏。。据有关人士统计分析,茂名“年例”的商品销售额,约占全年农村市场销售的四份之一。

6、而在我的访谈中,我觉得唯一不足的是由于这个节日非常的重要,所以人们都会放很多的鞭炮,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小鞭炮,以来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二来鞭炮有一定的危险性,常常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意外事故。

三、年例的重要价值

1、保留了茂名地区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是研究茂名地区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状的重要根据,在民俗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年例是孕育茂名传统民间艺术的沃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年例带动了茂名经济发展,有利于形成茂名的特色文化品牌。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认为:茂名若能开发以“年例”为主题特色的旅游经济,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4、年例活动具有凝聚力,能够增强群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很大作用。

四、茂名年例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相关报道,2011年3月20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课题调研组到茂名市,就年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从凌晨开始到晚上,调研组一行8人兴致勃勃地观看了茂名年例的全过程。据了解,茂名市2011年拟将年例等项目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将对于挖掘、传承和保护好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调研组一行于2011年3月16日抵达茂名市,17凌晨1时起,他们在高州市区新街观看了年例的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等全过程。其中16日晚上的新街年例游行有龙狮队、腰鼓队、飘色等富有民俗特色的节目,让专家们赞叹不已。调研组成员之一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世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看到茂名红红火火的年例活动感到很高兴。他说,年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表现形态丰富多彩,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年例对人们之间的人文生活、沟通交流很有现实意思。他认为茂名年例能流传至今,体现了茂名各级党委、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的重视。

调研组一行还考察了高州木刻画、缅茄雕、冼夫人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调研组将去到化州市,对该市的化橘红中药文化、赛龙舟、合江镇梧村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

五、我所发现的问题及拟解决方案

虽然年例已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国家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方案肯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年例还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而且,虽然这几年都还有一些老一辈在举办着,有些活动还不得不请些小朋友来帮忙,这是因为很多青年人对喜欢看年例,但不喜欢参与其中。

有些活动需要拥有一些传统的手艺,比如说用竹子编织比较大型的船和灯笼等,而现在会做这些的人越来越少了,更可悲的是喜欢学这种手艺的人更是少的可怜。还有一些传统的文艺活动和杂技,比如说粤剧、木偶戏等,喜欢看的人少了,会做唱的人就更少啦。在粤剧、木偶戏这些传统文艺活动逐渐衰落的同时,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很流行的比较庸俗的劲歌舞。

如果再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人们的关注,再这样发展下去我怕有一天它会彻底衰落!

所以,我希望政府可以重新重视此文化传统,多些关注,多些保护,多些鼓励人们,多些实际行动。

对此,我建议:

1、政府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年轻人关注年例,鼓励人们学习其传统文

艺及手艺。

2、多宣传年例的文化重要价值及意义。

3、多鼓励人们坚持每年举行此文化传统,不要中断。

4、在茂名年例的那段时间内,还可以办一个年例旅游节假日,可以让

更多没有此习俗的人们到有此习俗的当地参观或参加年例活动,让

他们更了解年例。

5、最好可以淘汰一些庸俗的文化活动,继承一些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活

动。

6、对于鞭炮的污染和容易出现意外事故的问题,也希望政府可以鼓励

人们换一种方式来表达喜庆,或者尽量减少鞭炮的燃放,或者在每

个村子用指定的地方让人们燃放鞭炮烟花。

茂名年例风俗的调查报告

粤西年例调查报告

中秋节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年例

年例

顺德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中国春节风俗调查报告

春节风俗调查报告格式

唐山市风俗民情调查报告

茂名年例风俗的调查报告
《茂名年例风俗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