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20-03-02 10:1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

景阳小学

李玲

六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跨入中学门坎,能否搞好英语入门教学,对他们英语的后续学习,以及对他们将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对英语入门教学有过某些探索,回顾过去正反经验,结合当前新课标教材的教学体会,认为以下方法值得注意:

一、“慢、细、严、勤”的启蒙教学风格。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的是“新的环境”,诸如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学科等,处处都洋溢着新的气象。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接触“既慢又快的”。慢主要是新的语言一时难以接受,快因为他们是青少年,有好奇心和极强的模仿力,一但适应学起来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慢——语速慢、进度慢、对学生的渴望值上也要“慢”。特别新教师,估计由于有点儿紧张的缘故,往往语速上就快了。另外放慢进度做好《预备篇》的教与学。

“细”字主要体现在细节知识的传授上和学生易犯错误的纠正上,要细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认真地学习习惯。像大写字母E、N 等的笔画顺序,不能像七年级学生说的看起来和你写的一模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次的让错可以导致以后的诸多次错误;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的变法是七年上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像一般现在时“单三主语”的句子,变一般疑问句和否定句后,谓语动词的还原是学生易出错的点,在讲时必需要导入清楚,讲解细致而准确。

“严”字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要严格要求学生,专心听记,力求随堂消化。七年级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它们的管理层次各不相同,课上有修鼻子的、挖耳朵的、玩笔的等,领读的时候不看书,大声冒喊,检查的时候啥也不知道。这些现象需要我们老师在课上严格课堂纪律,培养学生课上随堂消化的好习惯。新课改倡导的“合作学习”不能淡化课堂的纪律。另外我们老师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教学习惯,如规范自己的书写、常规的检查督促等都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

“勤”字在七年级的入门工作中更要体现出来。早读要领读,早自习要检查,课上要规范指导等,这一连串的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耐心地勤奋起来,坚持一段时间领上路后,就比较容易了。

二、寓孝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一新生在开学初有一种学习的新鲜感,学习热情高,但一段时间之后,单词量的增大后难于记忆的困扰以及学生身上保留的学习性心不够的特点,对学习英语的热情必须骤冷。所以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认为,可以在音标教学中,编一些与音素相关的歌谣、绕口令及小短文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枯燥的音标读音规则,为将来成功记忆单词打好基础。

可以在单词教学中,采用实物、彩图、卡片、简笔画来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的取见性,激发学生兴趣,或者在课前进行词汇、听写接力赛;也可以在句型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恰如其分的语境,鼓励学生参与表演,予以奖励,体验成功;也可以运用目的性、趣味性、实用性、激励性皆强的游戏,导入新课;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狠抓英语预习和复习环节。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在应有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就是起始年级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它是避免分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七年级是学生适应新环境、新教法、新学法的开始阶段,就像一个盲人,需要引导,需要别人的帮助,为了使初一学生开好这个头,从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和复习巩固工作,并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和复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记笔记,如何听好课的方法,这给课堂教学减少了不少麻烦,也避免了分化的扩大,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他们喜欢自己的才华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积极发言,喜爱表演,这给起始年级的学习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既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内在潜力的正常发挥和发展,巩固了所学知识,丰富了词汇量,增强了重点、难点的巩固率。

总之,七年级英语入门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将为今后三年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起到很重要的奠基作用。“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七年级的英语教师,应该站在整个初中英语教学甚至是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高度,悉心钻研教材,融会贯穿,精心教出,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立体几何入门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入门教学

英语入门教学的秘诀

英语字母入门 教学设计

英语趣味教学之我见

幼师新生美术入门之我见

英语诗歌——入门

英语诗歌入门

英语作文入门

“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教学初探

浅谈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
《浅谈英语入门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