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发布时间:2020-03-03 05:50: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首页 | 学校频道 | 学生频道 | 教师频道 | 家长频道 | 校园视频 | 专题频道 | 在线留言 | 资源中心 | 图库中心 | 通知公告

v 您现在的位置: 九澧实验学校 >> 学校频道 >> 教务之窗 >> 正文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农历辛卯年

四月廿五

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作者:皮丕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95 更新时间:2009-12-18

澧县九澧实验学校 皮丕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校本教研逐渐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作为九澧这样一所新办的学校,教师们刚刚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这所新学校?我们认为:用新课程理念做指引,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是尽快把他们打造成一支适合九澧这所优质学校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由此,我们学校坚持把课堂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把教师作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通过课例研究,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让校本教研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与探索,课例研究已经成为我校一种比较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成长,教学质量在不断提高。下面简要谈谈我们开展课例研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完善三种机制,营造课例研究氛围

根据我校年轻教师多,教学水平严重参差不齐的实际,如何激发教师主动参与课例研究的热情?在实践中,我们首先通过营造课例研究的氛围,促使教师主动参与。我们采取挖掘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与强化学校外动力相结合的思路,以理念为先导,以制度促规范,变被动为自动,努力营造一种自主、平等的学习研究氛围,促进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1.构建课例研究常规

一是建立课例研究管理制度。校长是校本课例研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订具体的研究规划,落实培训经费,以及对课例研究效果的考核评估;校长助理具体抓,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制订岗位责任制;教师事务处组织指导、检查、评估;教级组具体负责实施;教师主动配合。这样分层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同时,我们还重点加强了多项研训制度的建设,以保证校本课例研究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教研组课例研究制度。以教研组为中心,坚持每周进行一次课例研究。期初,教研组根据学校研究总计划和本组教师实际制定好全期课例研究方案,(即定主题、定人员、定时间)。围绕研究主题,采取“个人设计→组内说课→课堂实践→集体观摩→组内评议→个人反思”或是“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实践→集体观摩→组内评析→教师再实践→小组总结”等方式开展研讨活动。教研组对每次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要做好资料收集和活动总结,作为教研组岗评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与教研组的奖励直接挂钩。

2.完善课例研究机制

一是完善引领机制。对教师的专业引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名师”是我们九澧实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最高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努力完善引领机制,多措并举,实施三轮驱动。

第一轮驱动:“走出去”,实现专家面对面的专业引领。半年来,学校克服一切困难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我们先后派出去20多人次到外地参加省、市、县各种观摩会、研讨会,向专家学习先进理论,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学艺术。学习回来后,再向全校教师详细汇报外出学习情况和体会,同时还要上一节模拟汇报课,以此增强外出学习的辐射效果。“走出去”让教师跳出学校这个小圈子,融入到全国教育教改的大潮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第二轮驱动:学校领导专业引领。一是定时听课。每周二是学校领导深入课堂的固定时间。学校要求教师事务处期初制定好听课计划。每次听课前一周,所有同学科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教研组决定讲课人。课后,领导先集体进行分析评议,达成共识,然后主管相应学科的领导再组织老师进行反思研讨,发现问题,讨论制定改进策略。二是随堂听课。对于刚分配来的青年老师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学校领导采取“一帮一”的方式,随堂听课,随堂评课,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修改意见,让教师自己再次修改教学设计,领导组织本组教师跟踪再听课,再评课。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促进教师成长的十分有效的引领途径。

第三轮驱动:骨干教师专业引领。骨干教师是学校重要的专业引领力量,我们学校骨干教师比较多,为教师的专业引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特别规定名优教师、教学骨干、学科组长每人与1~2名年轻教师结为互帮互学对子,帮学双方都要拟定帮与学的计划,做到帮有目标步骤,学有任务措施。学校定期考察评估,对成绩突出的,学校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结对互助活动真正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二是完善开放机制。我们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与淮阳教育集团的其他学校和县内外多所学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我们经常到其它兄弟学校去参加课例研究协作活动,这也是进行校本培训又一条途径。同时,学校实施家校结合,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我们通过“家长邀请函”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老师讲课,看自己的孩子上课。课后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并在家长听课反馈表上写上自己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对教师、学校的建议,直接交给学校领导。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密切了家长与教师间的联系,还能敦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例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充分发挥两种激励的作用。一是精神激励。精神需要是教师的主导需要。因此,我们把精神激励放在首位,使教师获得成功感、幸福感。一是对积极参与课例研究成绩突出者,在评优评先方面优先;二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校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以满足他们实现自我的需要。并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让他们获得更大荣誉,其激励作用可谓巨大。二是物质激励。物质激励能使精神激励的效果得以强化。一是对在重大研讨活动中献课的老师给予奖励。如参加省、市各项赛课获奖者。同时,对参与课例研究中成绩突出的骨干教师给予奖励。二是对随机性的课例研究突出者给予奖励。对主动为外地来参观的代表上研究课、示范课、观摩课的教师,以及主动介绍经验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在工作量当中给予体现。

二、明确三个步骤,探讨课例研究的操作途径和方法

课堂,是教师综合素质得以充分展示的舞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我们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就是牢牢把握课堂这个主阵地,抓住教师这个主力军。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三步递进”的课例研究模式,即“学校主题研讨导向——年级组互研内化——教学竞赛强化提高”。在“三步递进”中,既为教师提出了明确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模仿的范式,同时也给教师留出了充分自主研究的空间。具体操作为:

步骤一:学校确立研究主题,为课例研究导向

课例研究,顾名思义是引导教师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我们从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入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先后有针对性地确立了多个研究课题,作为课例研究的主题方向:如本学期,针对新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中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等问题,开展了“本色自主课堂”的主题研究,探讨出了“创景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评价——联系拓展”的教学模式,让年轻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又如针对中小学作文教学难教的问题,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开展了“本色作文导写”的主题研究;等等。围绕这些研究主题,我们的导向主要在理论培训、研究范例、集中点评三个层面进行:

1、集中进行理论培训,明确研究方向。为了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我们狠抓了全员参与的理论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我们一方面采取由主题研究负责人主讲,或聘请有关专家定期进行理论知识讲座进行培训;一方面利用校园网络进行集体培训。为配合理论讲座,学校教科室印发相应的理论专辑,教师人手一册。同时,学校开展荐书活动,引导自主学习。如魏书生的《培养民主科学治教的习惯》、洋思中学的《成功教育》、《新课程本色作文导写艺术》等。并建立教师学习制度,规定教师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要做好学习笔记,学校定期进行读书学习情况检测,并纳入教师月工作考核之中。

2.集中进行课例研究,探讨操作方式。学校研讨一般都带有导向性,所以我们围绕研究主题,定期集中举行。我们大致分为以下步骤:①骨干教师备课。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自己备课,拿出初步的教学设计,提供课例研究的依据。②聘请专家指导。寻求专家(或优秀教师或教研骨干群体)的指导,是提升教师研究水平的重要一环。当教者拿出了初步教学设计后,我们请教育专家或名教师一起认真听取教者的备课汇报,对照“新课标”,帮助分析教材,寻找教者的教学思想与新课程理念之间的差距,对整个教学流程提出修改意见,为其深入研究奠定基础。③观摩反思。这是课例研究的关键环节,它要经历“试教——反思——修改”和“再试教——再反思——再修改——再实践”等复杂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行为跟进”,“行为跟进”的全程反思过程是进行课例研究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让教者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技能有机融合,并内化成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观摩反思的过程中我们还采取了如下研究策略:一是让教者再读书,明确教学研究方向。二是看名师教学录相,学习名师教学技艺。三是实施“微格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题。为了让课例研究富有实效,我们用录像机将整个试教过程录制下来,下课之后让教者或者其他研究人员回头“观看”教学过程,找出问题症结,便于指导修改。这样针对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格研究,实效性极强,教师成长很快。

3.集中点评反思,加速内化过程。为了主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得以落实到每位教师的课堂中,我们在集中开展研究和课堂教学观摩后,再一次进行点评反思,让老师们对主题理念进一步理解,对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操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并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认识和行为。其具体操作是:首先是同伴互评。教师听了观摩课后,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对照主题理念,写出听课后认识和体会,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教者再根据同伴的评价,扬长补短,改进、修正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再写出自评反思。然后再集中点评。在同伴互评的基础上,学校将大家的意见或困惑集中起来加以整理归类,进行集中点评。点评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理论性很强的主题课例研究,我们便邀请专家、名师来校听课点评,寻求更深入的指导和引领;对于强化性的操作实践课例研究,我们一般要求各组派优秀教师代表点评,这样既能检验各组研究落实的程度,又能促使更多的教师走进思考研究中来。

步骤二:教研组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践研讨

当学校为全校教师提供一种范例导向后,如何使之内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课例研究的关键。由此,我们开展了以教研组为核心的实践内化研讨。教研组内实践研讨的操作流程为:“自主备课——组内研讨——试教评议——反思修改——复教再议”。在具体操中注重“四强化”:

一是教师自主琢磨文本,强化“资本”积淀。首先,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根据学校阶段研究主题制定好研究方案,确立研究内容。然后,每个教师根据研究的内容自主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教材。再根据“课标”要求确立自己研究主题,明确教学内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写出教学设计思考意见,为在组内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和实践准备。

二是集体研讨,强化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集体解读文本,立足通过集体思维碰撞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通过信息交流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要求参与人要善于从他人的言谈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实现解疑需求和共享需求的满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人人说课,进行研讨,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实现目标、突破难点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根据教师的说课和研讨情况确定第一执教人。

三是集体评议,强化问题的研究及策略的生成。第一执教人执教后,由教研组长组织全组教师反思研讨,重点是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讨出解决的办法,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二稿教案,再确定第二执教人。对课例出乎预设的精彩片段及时进行补记、反思、评价;对教师教学中比较典型的问题采取录音或录像记录下来,进行回放研究,及时调整或修改教学案例。然后第二执教人上课,组内教师听课,教研组再研讨„„力求形成精品课。这种方式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十分有效。

四是个人实践内化,强化反思创新。我们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根据学校主题研究的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地进行实践内化。在实践内化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其形式可以是教学设计ABC、教学后记、教学故事等。每月不少于2次,定期在年级组内交流。可以说,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行动在课堂,每天都会产生最鲜活的课例,记录课例、研究课例、反思课例,是一种最可行、最便捷、最实用的教学行动研究。

这样,不仅让学校的主题课例研究得以强化,得以落实,而且让所有参与研究的人都能受益匪浅。如此循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共同成长。

步骤三:开展校本教学展示活动,提升研究实效

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研究一段时间后,我们便开展多种形式校本教学展示活动,一是为了全面了解教师落实情况,二是进一步有的放矢地帮助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在这一学期,我们将12月定为“教学展示月”,由各教研组推荐出在课例研究中涌现的优质课,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展示。我们将教学展示活动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步,理论培训与课例研讨。学校教师事务处围绕研究主题,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理论培训,举行典型课例示范研讨,为教师给予理论准备和教学操作上的示范。第二步,小组合作研究、设计。接着教研组长引导教师再次具体研究教学设计,然后由教研组组织讨论、修改。第三步,教学展示。展示时,学校聘请校内优秀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各组组织教师积极听课、评课。第四步,评审总结。课展示后,进行认真评定、反思总结:一是每位教师撰写一份教学反思;二是各教研组集体评议,为每位展示课的教师评等;三是专家评审组综合教师个人、教研组及各位评委的意见为每位教师写出评点意见。第五步,专家点评。这是整个展示活动的高潮。专家评委根据展示活动要求,结合每位教师的教学实际,一一给予评点,对于典型课例,专家与教者面对面的进行剖析讨论,达成共识后再予以从理论和方法上进行指导。这样从理论到实践,再又上升的理论的教学展示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就涌现出了田娟、曾香莲、朱芳琳、汤鑫等一批教坛新秀。这样的展示活动,既落实了新课改要求,创新了教学方法,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有力地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课例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开展课例研究能迅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一如既往,引导全体教师深入开展课例研究,使校本教研真正落到实处,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效。

文章录入:jl9828 责任编辑:jl9828

上一篇文章: 澧县九澧实验学校2009年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文章: 《难忘的生日》习作导写设计及点评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没有任何评论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所有

备09045990号

2009 www.daodoc.com 湘ICP

如何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开展课堂观察 引领教师成长

课例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怎么样进行课例研究

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
《开展课例研究 引领教师成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