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英语低学段阅读教学尝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7: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英语低学段阅读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22-02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四项技能之一,更是学生综合英语水平的体现。《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读\"有明确的界定:(1)能认读所学词汇。(2)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和指令。(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和短文。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正确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且也在锻炼着学生的语言思维,是一种语言积累的重要过程。

1.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因为这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学生未能达到这样的能力要求。首先,很多阅读教学就是阅读理解,让学生看文章做题,具有太强的目的性。阅读教学成了测试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走马观花,学生没有理解阅读材料也就谈不上兴趣的培养了,更无法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而且由于受语文学科教学方式的影响,这些题目仿佛各种\"抠字眼\"的文字游戏。题目设置上的母语\"负迁移\"思维也让学生对阅读形成了错误的印象。其次,阅读教学缺乏专业的指导。阅读需要学生赋予信息、情感、经历和文化于文字中。因此,合理的教学指导应是挖掘文章中的这些因素,并与学生的个人体验结合、形成共鸣或冲突,而非让问题牵着学生走,最终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降低,也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发展。

当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通常起始于三年级,即中高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词汇,掌握了一定量的语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在选取阅读内容、设计阅读活动以及读后评价等方面会更加地得心应手。但是,对学生而言,由于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英语学习注重的是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正式开展阅读教学之后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学生学习的词汇与句式表达等比较浅显,与阅读中的文字表述方式有差异,另一方面,学生在低学段时主要以词汇与词块学习为主,未接受系统的阅读方面的学习与训练,没有养成阅读的语境整体性意识,因此,进入中高段之后,面对篇幅较大的文字,必然还会采取低年级时以词、句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在理解整篇文章意义上肯定会出现很大的障碍与差异。

2.低学段开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初学者通常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听说与阅读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不一样,低年级的听说能力强调的是学生交际沟通方面的技巧,而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需要赋予信息、情感、经历和文化于文字中,而情感、经历和文化等非一蹴而就,需要大量的积累,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的支撑,因此,在中高学段正式开始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之前,应该在低年级阶段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的积累、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语量输入。

3.案例分析

笔者从执教小学一年级英语开始,便为学生选取了适合他们认知特点的英语阅读数目,并尝试进行课堂阅读教学。首先,用于阅读教学的书是图多文字少的英语绘本类读物,这就符合学生词汇量小和喜爱颜色鲜艳事物的特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对学生阅读的良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会集体读标题,并通过标题对故事内容进行推测。这时,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尽情地发挥,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故事的整体性与内在联系的逻辑关系。然后,学生便开始阅读故事内容。第一遍阅读时,学生通读内容,在脑海中对故事内容有大致的了解。随后的阅读中,教师带领学生将文字与图片结合。每一张图片都是相应一段文字的完整表达。学生在图片的直观呈现中,了解文字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字信息的整合并非是词与句的堆砌,而是以图片为辅助的整体感知。同时,文字中一些比较晦涩的文化信息也会在图片中更加清晰地展现,便于学生在语言文化与情感方面的积累。在整个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的重点是整篇文章、整个故事,而非单个的词、句。阅读的过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满了乐趣,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今后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开展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与积累。

4.低学段阅读教学的策略

4.1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与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开展,阅读资料至关重要。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以及识字量较少等特点,低年级开展阅读时,应尽量选择文字较少、内容活泼有趣、图片较多的阅读资料。现在,英文绘本在国内已经很流行,也被广泛接受和运用。如果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也考虑进去的话,可以选取分级读物,注重语言的积累。

4.2 利用好\"图片语境\",培养学生的语境整体性意识。语境是语言学习的背景,也是语言得以发生意义的环境。语境具有意义完整的特性,在语境中每个词都有符合当下语境的特殊意义。同时,学生能理解文章的前提必须是把握整个语境的信息。对于低学段学生而言,在合适的阅读材料中,丰富的图片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图片语境\"。与文字不同的是,图片以动态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完整的信息,让学生树立起文章与图片信息对等的意识,图片信息的整体性也利于培养学生文字或语篇整体性的意识。

4.3 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避免过分地解析词句。在低学段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片语境\"的作用。这些图片风格各异,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练习表达的素材。教师只需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语境内容即可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极大地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还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灵活性,对于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大有裨益。不过,低学段的阅读材料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词句简单,有时候会是对于某个句式的反复练习,这时,教师应抛弃传统的语法为重教学模式,避免过分地解析词句,否则会破坏学生的语境整体性意识,让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对以后的阅读也会产生影响。

4.4 注重文化渗透,养成良好的阅读方式与习惯。正如前文所述,阅读是读者赋予情感、经历和文化于文字中的活动。学习一门语言,更多地是学习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不管在哪个学段,如果只注重对语篇中文本信息的解读,忽视文化内涵,必将导致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积累不足,视野狭隘。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阅读理解水平弱。因此,在低学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应加强阅读与语言文化背景信息关系之间的渗透,给学生做好引导与示范,让学生在阅读初始阶段便养成正确科学的认识。这样,他们在今后文字性的阅读过程中,也会有意去探索和解读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他们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具有积极的作用,也会让他们终身受益。

4.结束语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强调,学习英语的过程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积极学习的前提是对英语要有浓厚的兴趣,从低年级开始的阅读教学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阅读没有年龄的限制。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引导,并采取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教学策略,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与积累,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一定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也必将随之提高。

对小学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浅见

如何进行小学低学段作文教学

第二学段 阅读教学的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有效性研究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尝试

小学语文高年段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小学英语低学段阅读教学尝试
《小学英语低学段阅读教学尝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