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9:2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学会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

2、理解两篇短文的语言特点。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由学生谈)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学生进行交流)

二、走进作者链接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检测预习:

识记划横线字要求学生注音

怡情( ) 博彩( ) 藻饰 ( )矫情( ) 诘难 ( )寻章摘句 ( )咀嚼( )狡黠 ( ) 味同嚼蜡 ( )滞碍( )阐证 ( ) 吹毛求疵(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归纳总结)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阐述读书的方法。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要求能找出相应的句子进行说明)

五、合作探究:

1、本文让你对读书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文中有没有你不同意的观点?勇敢地站出来,与培根“对话”。

六、精读品析: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并说原因。

七、拓展延伸: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板书设计

谈读书

培根

读书目的:怡情、博彩、长才

读书方法:怀疑、理好关系、代读

读书作用:塑造人格、弥补不足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事实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教学反思

《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正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具体的读书方法,同时归纳推断读书的重要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读书。本文观点丰富,见解独到,但综合全文在倡导读收和从书中获得智慧,并加以运用。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诵读《五柳先生传》中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句,学生谈谈不求甚解是何意导入。

二、走进作者: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三、检测预习:

《不求甚解》是一篇__________(体裁),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________,他的重要著作是《_____________》。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五、合作探究:

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 2 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六、精读品析:

1、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2、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⑴“见风使舵”新解: ⑵“班门弄斧”辩: ⑶“滥竿充数”辩 :

八、反馈检测: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藻饰 zǎo 狡黠xiá 大而无当dàng

B、诘难 nàn 咀嚼 jiǎo 味同嚼蜡juã

C、滞碍 chì 劝诫jiâ 抠字句kōu

D、轻鄙 bǐ 粗糙 cāo 吹毛求疵cī

2、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彩藻饰 读书废时 纵观统筹

B、孜孜不倦 天资聪颖 滥加粗暴

C、独到见解 咬文爵字 豁然贯通

D、仔细揣磨 明辨是非 高谈阔论

3、选择恰当的一组词语填空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总之,\"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 深刻 精密 高尚 有道德 善辩

B、明智 灵秀 周密 深刻 庄重 善辩

C、高尚 明智 聪慧 深刻 有修养 巧辩

D、深刻 高尚 聪慧 明智 有修养 巧辩

4、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修剪移接。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3)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4)\"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A、(1)比喻;(2)排比;(3)比喻;(4)引用

B、(1)比拟;(2)反复;(3)夸张;(4)比喻

C、(1)对比;(2)排比;(3)比喻;(4)拟人

D、(1)比喻;(2)反复;(3)夸张;(4)引用

5、下列是有关读书或学习的名句,请在画线处默写填空。

(1) ,思而不学则殆。

(2)好读书,不求甚解, ,便欣然忘食。

(3)作者有思路, 。

(4)敏而好学, 。

6.《谈读书》是一篇__________(体裁),作者是______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全文紧紧扣住“读书”这个话题,分别从读书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B

2、A

3、B

4、A

5、(1)学而不思则罔(2)每人会意(3)遵路识斯真(4)不耻下问)

板书设计

引谬论,树靶子

挖源头,解含义 不求甚解 作诠释,亮观点

举事例,辨真伪

作结论,明方法 教学反思

《不求甚解》通过对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反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的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认为读书在于虚心和会意,反对死读或抠字句而忽视精神实质的理解,提倡观其大略地含意,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才能真正会意。这对于纠正在读书问题上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均有积极的作用。了解本文意旨的关键是理解作者提出关于\"不求甚解\"真正含义。

作者首先全面了解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主张。认为陶渊明是在\"好读书\"\"会意\"的基础上提出\"不求甚解\"的。\"陶渊明主张读书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这是古人正确的读书态度。进而作者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接着作者运用普列汉诺失和诸葛亮为例,进一步论证了\"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从而阐述在读书问题上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短文》教学案

短文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教案 新人教版[推荐]

九年级语文上册 12《心声》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5《百合花》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5《短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九年级语文上册 19《开国大典》教学案 语文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案

马坡三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7短文(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5《短文》教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