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记承天寺夜游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3: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教学目标

•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了解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2 介绍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三、学生整体感知 1 .理解字词

欣然:愉快的样子。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至:到。 亦:也。相与:一同,共同。于:在。 2.理解全文

四、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2、文中描写庭院中的月色,着力表现了月色的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段描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

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五、重点探究

苏轼是被贬到黄州时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你认为他当时的心境是怎样的?你怎样来看待他的这种心境?

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这种心情从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便可体会。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六、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七、课外拓展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答谢中书书》教案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再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了世界。我们无不为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二)、文体简介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u)其奇者。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2、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3、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解释下列词语 (1)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2)四时:四季。(3)歇:消散。 (4)夕日:夕阳。(5)颓:坠落。(6)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鳞,指代鱼。(7)欲界:佛教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即人间。(8)康乐:指谢灵运,东晋人,是谢玄的孙子,袭封为康乐公,故称之为谢康乐。(9)与:参与,这里指欣赏。(10)奇:指奇山异水。

四、理清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 (二)、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 (三)、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五、研读书信 讲解(一)、:文章第一句起了引言的作用,看似平常,却给人一种启示:被世人誉为‚山中宰相‛的作者,对山川之美定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者所写的是其隐居地——句曲山。可以想见,这里的山水,作者早已熟谙心中,而凝聚于笔端的定是反复观赏、饱览胜景后的精辟之见。

讲解(二):

1、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分析: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3、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分析:这一句是动态描写。所写之动态,时有朝暮之分,地有山林水泉之别,可谓多姿多彩,丰富无比。这里有晨雾将散时的山猿啼叫,林鸟相鸣;有夕阳斜照下清流中的游鱼出没,竞相跳跃。表现了万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衬托这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4、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色彩)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讲解(三)、最后,作者以感慨收束,自己置身于此景——高峰、清流、石壁、翠竹、晓雾、夕阳、猿鸟、沉鳞等景物之中,能不发出由衷的赞叹吗?难怪作者以‚人间仙境‛誉之。

六、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惬意之感。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

七、作业布置

《观潮》教案 周密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

3、学习本文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潮,观看哪里的潮呢?观看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现在,最佳观潮地点:浙江省海宁市。最佳时间: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每当潮来时,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呼啸而来,壮观极了。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作者简介:周密(1232—1298),字公谨,南宋作家。原籍济南,后为湖州(今浙江湖州市)人。课文选自周密的《武林旧事》,这是周密在南宋灭亡之后追忆往事的一部作品。武林就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即现在的杭州。风格忧伤凄楚,多抒发思国怀乡之情。

检查预习:京尹yǐn 艨艟méngchōng 乘骑jì 一舸gě

吴儿善泅qiú者 僦jiù赁lìn 倏shū 履lǚ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2、抽学生朗读课文,一人一段。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边看注释边读课文,疏通文意。 重点字词:

天下之伟观也:观:景象。 既望:农历十六日,十五日叫望。方,当……时。 仅如银线:仅:几乎,将近。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际 :接近、连接。 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艨艟:战船。人物略不相睹:人物:人和物。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骑:马。标枪:举枪。

一舸无迹:舸:船。 逝:去,往。 披发文身:文:动词,画花纹。 江干:江岸。溢目:满眼。穹:高。

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僦、赁:租用。 容:许,使。

2、翻译全文。

钱塘江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啊。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为最盛。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激荡,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指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忽然黄烟四起,岸上的人和船上的人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传来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待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看不到一条船的踪迹,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披散着头发,身上画着文彩,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争相奋力逆流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出没,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但是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道路被数量众多的车马堵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的价格加倍的高。但是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本文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课文导入。

二、赏读课文。

1、作者从哪些方面军来描绘钱塘江大潮的?

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银线‛‚玉城雪岭‛的形象比喻,使大潮自远而近滚滚而来的镜像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吞天沃日‛的惊人夸张,令读者感受到江潮的澎湃的气势。

2、通过水军演习场面,你感受到南宋军事实力如何?

强大。场面扣人心弦,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动静相衬,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

3、哪些词语表现出了吴儿弄潮的高超技艺?

补充解释:弄潮儿①在潮水中搏击、嬉戏的年青人,也指驾驶木船的人。②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披‛‚持‛‚争‛‚鼓‛‚迎‛‚出没‛‚腾身‛等动词的运用,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鲸波‛写弄潮儿的矫健,作者抓住富于特征和表现力的情态,作传神的刻画。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古代的民间弄潮风俗画,鲜活壮美,悦人眼目。

4、哪些词语表现了观潮者之多?写观潮人多有什么作用?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可见人数之多。真是人山人海!江心江岸,江潮人潮,连成一片。作者写观潮之盛反衬出江潮之美。如果江潮不美,怎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呢?

三、结束语:

《观潮》一文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的雄奇壮美,感受了自然的非凡魅力,更感受到作者亡国飘零之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以我们的国度有这样的奇观而自豪。让我们继往开来,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奋发努力吧。

《湖心亭看雪》教案(张岱)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形象、生动、精美的语言特点,感受诗情画意,学习白描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西湖雪后美景并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教学重点:朗朗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白描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学生谈自己积累的描写雪景的诗文名句。

教师准备:如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上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另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导入,并简介作者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在教材P.205,指名学生朗读或齐读。)

教师补充:明亡后,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3.思考回答几个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告诉了我们什么?(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从哪种感觉来写?(从听觉来写。) 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更定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俱‛和‚绝‛各是什么意思?(‚俱‛指全、都;‚绝‛的意思是停止、消失。) (3)‚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是‛字怎样理解?(是代词,这。) (4)‚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几句写雪景,有什么特点?(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齐读第一段。 (5)齐读第二段。

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即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翻译这段内容。)(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作者和这些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境,使我想起两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作者不善饮酒,却‚强饮三大白‛,真可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啊。 (6)‚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4.学生齐读全文。

三、问题研讨

1.关于白描手法: 读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西湖雪景,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手法就叫做白描。你能简要分析文中白描手法吗?(作者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寥寥几笔,却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些景物的小,他真正要突出的景物是什么?(是要突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壮观景象。正是这种满世界都白的奇观,才使他觉得眼前的具体景物都变小了。) 文章开头说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这里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足为伍,一个‚独‛字表现了文人雅士的孤傲。)

2.文章写景、叙事、抒情的关系:

文章用白描手法写要西湖雪景,叙述了湖心亭奇遇,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作者是一个超凡脱俗、孤高自傲的文人雅士,课文表达了他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四、小结

课文的白描手法,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间山水,寥寥几笔,却能传达出景物的开与神。在课外试着用白描手法写一种景物,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

课后小记:

《诗四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第一课时: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目标定向: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一、入境生趣。

陶渊明可算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因为他写出了大量歌颂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篇。

二、自学生疑。

1、这首诗记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从‚种豆‛‚草盛‛‚夕露‛可以判定,时间当是农历三四月间即春末夏初。)

2、诗人到田间去干什么?(锄草)锄了多长时间?(从‚晨兴‛到‚带月荷锄归‛,可以看出他干了一整天。) 讲:诗的前四句只记给豆田锄草一事。第一句交代种豆的地点,‚南山‛当指庐山,诗人家在柴桑,在庐山之北,故以庐山为‚南山‛。第二句说锄草的原因i草长得茂盛,把地里的营养都吸收了去,豆苗长不起来,自然非锄不可。第三句说一大早就去锄草:‚兴‛,原来的意思就是‚起‛,‚晨兴‛即今语‚早早地起身‛;‚理‛,清理,这里可引申为清除;‚荒‛,杂草;‚秽(穢)‛,本作 ,是草字头,也指田中杂草(‚秽‛的这个意义现已消失,只作污秽解)。第四句说归家已是月儿初升之时。‚荷‛,担、扛(按:‚荷‛是‚何‛的俗字,‚何‛的古义有二:担;谁。不用讲给学生听)。

小结: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劳动情形。

问: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说的?(诗人的归途,紧承上句中的‚归‛字。)即是归途,大概也就是来时的路,为什么开头不提,到这里才说它狭而多草木?(为了引出夕露沾衣一句,表明诗人在草木中穿行,致使衣为夕露所湿。)问:为什么要着意写夕露沾衣?(借夕露沾衣作烘托,抒写诗人归田的愿望。)

三、教师释疑

诗人写劳动生活,也是为了表明他终生归隐的意愿,尽管劳动了一整天,却不以此为苦;及至在归途中夕露沾衣,就巧妙地利用这个细节表述了他的意愿。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自然朴实的风格。

小结:后四句为第二层,以抒情为主。

四、总结。(含背诵检查、默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

第二课时 使至塞上 王维

目标定向:

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律诗的一些常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简单介绍唐诗的类型

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

2、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二、自学生疑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代表性。 2.了解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开元二十五年,王唯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

三、教师释疑

1.让一学生朗读,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由此导入讲解全诗。

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提问(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供的答案:‚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提问(2):说说这一句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提供的答案: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四、拓展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第三课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目标定向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1、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2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3、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唐宋诗词历来脍炙人口,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渡荆门送别》,唐代的名家名篇。学习时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和默写。

李白,字太白,唐代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号青莲居士。

二、自学生疑

1、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师释疑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这一联中的‚随‛、‚尽‛、‚入‛三个字用的好,想一想好在何处。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贴切,是对前途的展望,大江无阻挡地流向远方,空间广阔,打开了诗人眼界,奔腾着诗人的想像,洋溢着诗人青春蓬勃的朝气。

诗人出了三峡后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广阔的江面,而在荆门以西作者见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五、总结。

——《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一首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结尾缘江水而生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说白了就是‚水送人,人思乡‛。

第四课时 登岳阳楼 陈与义

目标定向: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诗歌赏析

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