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8: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体、美等弱势学科的课程地位不断被提升和重视。美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美育”培养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最有效科目之一。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急需改变传统授课思维,让美术课堂教学“接地气”,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 课堂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成为近年的流行语,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要求“接地气”,并且这种渴望愈发强烈。所谓“接地气”指的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以避免那种表面的浮夸的形式主义。

一、美术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艺术上来讲应该是指广泛接触老百姓(这里应该是学生),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生)打成一片。教育教学也应该接地气,以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让教育教学“接地气”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更能为教学的深入奠定基础,埋下伏笔。尤其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更加注重“接地气”。美术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在知识的储备上尤为欠缺,它在某一层面上学生的知识是零积累,他们缺乏常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艺术知识积累。这一现象的弊病尤其体现在欣赏?评述的课程类型上。我们如何能在一节课之中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让学生真正了解课堂学习的内容?摆脱传统的讲述、视频与故事穿插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这一点很重要。

二、“欣赏?评述”课程的困境

对于传统的讲解与欣赏的教学形式虽然凸显的美术课程的视觉性、人文性,但是却脱离了实践性和愉悦性。而后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又尤为重要,因为愉悦是兴趣的来源。他们只有在实践中感受愉悦,才有继续学习的渴望,而视觉性和人文性其实可以贯穿于主动接受中。美术学科在诸多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因其特别而受学生喜爱。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等课程类型上,由于学生参与度大,因此上这样的课程,即便老师引导不好,讲解不透彻,学生只要动手就不觉枯燥,只是最终的课堂生成时会显的差。但对于欣赏与评述课来讲,因其课程在安排上都是历史人文知识以及著名作品的赏析,听起来沉闷,教师上起来也觉冗长而无味,故这样的课程学生几乎不太喜欢。再加上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又仅以一些故事、视频以及三寸之舌,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学生课上自然一倒一大片。

三、对欣赏?评述领域课堂教学“接地气”的几点思考

在美术学习的四个领域里,每个领域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以及对一些重要的美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了解就是从欣赏与评述领域学习到的。所以欣赏与评述领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变得急迫。现今的教学可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改善,虽然其中的一些想法今天看来不切实际但我们绝对相信这是努力的方向,并且将来一定会实现。首先,整合教育资源,从学生身边的美术出发。学校可利用本地博物馆、美术馆、个人艺术馆等艺术场馆。教师要打破教室是上美术课的唯一地点这种观念。即便没有或者不能够把学生带到这些场馆,我们也要共享这些场馆的信息与资源。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不太了解的)总有些好奇心和亲切感,好奇心可以激发探索的欲望,亲切感刺穿那层触不可及的薄膜。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学生进入美术馆来上一节欣赏课,那么零距离面对作品所获得的养料一定无可估量。在校内也可同组内分工上课,如传统艺术专业的教师可以对中国传统艺术课程精心准备;西画专业的教师则准备西方艺术部分。这有利于学科专业整合,教师专业性也强,可以做到高屋建瓴,方便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其次,在生活中寻找切入点,让学生触手可及。由于我们欣赏的作品大都是离我们较为遥远的时代。因为太遥远,学生自然不会有亲近感反倒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艺术的生命生生不息的,在今天仍有很多地方体现着传统艺术的魅力。如我在讲述中国传统文人画作品时,运用人民币硬币导入。在1元、5角、1角硬币的背面都镌刻着花卉,这些花卉本身就体现有文人思想。在今天,他们不仅是花卉代表,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代表,这道理虽深奥,但就在学生眼前。这样讲使学生快速的就进入的状态,对原本枯燥的传统文化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再有就是改变课堂教学和成绩考核模式,我们要抓住美术学科考核灵活的特点,鼓励激励学生参与。对于许多的作品,学生是有不同看法的,而这些不同看法无论真确与否都会加强学生对文化对作品的认识。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讲,多说,多讨论。

总之,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课堂教学不管是上课模式还是教学方式,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组织教学都要“接地气”。因此我们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设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做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中收获真知,学得能力。教师在教育中收获成功,获得愉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让教育更接地气的虚拟仿真技术

接地气

“蹚蹚水”才更“接地气”

“蹚蹚水”才更“接地气”

立足师本让“校本研修”更接地气

时事评点:“布衣参事”让决策更接地气

工作总结接地气

年轻干部接地气

共建共享——让校园文化建设“接地气”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让纸上的律师权利更接地气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
《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更“接地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