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效设问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0: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效“设问”,优化数学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应是一个师生、生生间进行平等对话和动态对话的活动过程。教师可以利用设疑提问的方式,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那么,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提问才能真正实现“以问导学”,促使学生有序、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呢?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与做法。

一、精心设问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较多,例如,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渲染烘托,在激发学生悬念后设问;或从已有的问题中提出问题;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把学生的思维调动到最积极的状态后设问等等。其共性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通过感知、思索后,寻求问题的答案。例如,我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学中,首先设问“喜欢打篮球吗?”“知道姚明吗?”“你们认为他打球好吗?”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本来紧张气氛变得轻松,大部分学生回答说:“姚明篮球打得很好”,也有部分学生唱反调;这时老师就及时设问,“你们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吗?”“你打算如何来证明?”在让学生阐述了一些理由后,老师就给出了姚明在2003-2004赛季25场比赛的得分与篮板球的数据,提问:“你们能够用这些数据来说明你们的观点吗?”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动笔计算平均数,甚至他们提到了得分的稳定性,为以后学习“方差”埋下了伏笔。

2、紧扣课题设问,诱发创新思维

例如:九年级复习课,内容是“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我在上课前精心设计了6个问题: 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 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怎么判断? ③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 ④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

⑤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关系怎样? ⑥当圆与圆相交时,公共弦长如何求?

师生整堂课始终围绕这6个问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收获颇丰。

3、引导问题争议,激发创新潜能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但怎样保持思维的积极性而使终不中断呢?质疑和讨论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必须巧妙设问,引起思考和争论,然后适时引导,使问题教学由传授变为探究。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采用分组讨论,小组竞赛,异议争议等形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主动参与性,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逐步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消除疑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分析、学会交流、学会合作。通过问题的讨论,巩固深化知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巧用设问语言,催化创新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教学,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竞争,如:“看谁说得最好?”“看谁做得最好?”“看哪一组准确率最高?”等等,学生答对了,我们可以激励:“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师想的一样!”,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表示。

二、课堂提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语言明确,针对性要强 课堂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达到复习巩固或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因此,语言表达要清楚、精炼,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模棱两可。例如:学习了“线段”一节后,如果这样问: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关系怎样?学生往往无所适从,答非所问,甚至答错。这时我们可以这样问: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那么你们比较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样学生便易于回答。

2、突出中心,教学环环相扣

过多地提一些诸如“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之类的问题,表面上看,双边活动热闹非常,实际上并无实效。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学生养成轻浮态度和懒汉思想,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应设计几个关键问题,使得中心突出,环环相扣。

3、把握时机,选择好突破口

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思维正处于困惑之际,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教师应该多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而不应该老是问“还有什么方法”之类的问题,因为前者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人人都能说,而后者只有知道答案的人才能回答。

4、“对生下问”,分清问题难易

课堂提问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量体裁衣,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讲究实效,充分考虑问题的内容和难度,找程度相当的学生回答。倘若信口点名,则常常造成难题碰到了“差生”,容易题碰到了“优生”,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正面引导,不带个人感情

课堂提问不宜搞突然袭击,应保持课堂的稳定与学生心理的轻松,使学生始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不要假借提问,实行惩罚,给学生一个“难堪”,这不仅不利于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而且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往往引起学生反感,严重妨碍师生关系;也不要老是面向几个“重点生”提问,需知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希望能当着全班同学表露自己的才华,倘若这些学生连续几节课、几周课,甚至整个学期都没被老师提问到,他们往往会不去思考而且易产生师生间的隔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学生一时答不出来或答错,要有耐心,不能讽刺挖苦,更不能体罚,要进行正面引导、启发,只要答对一点点就应加以表扬,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运用课堂设问,精心构思,巧妙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数学难学”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湘潭市教育教学论文

标题:有效“设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科目:数学 作者:龙邦

单位:湘潭市雨湖区姜畲中学 联系电话:13875210241 时间:2013年4月6日 推荐意见(盖章):

有效设问实施方案

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论文:找准切入点,精心设问

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策略优化

运用多媒体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重在“四舍五入”

有效设问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设问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