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9: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目前我国社会收入上有了巨大的差距,引起了人们对平等问题的思索。这方面西方哲学

家有过很多思考,如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平等主要是分配上的平等”即收入、财富、权利方面的平均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强化社会凝聚力,避免社会不公正和减少贫穷。而反对意见,如美国哲学家诺齐克认为:分配平等是不正义的,因为它一样对待本来不平等的人,使有才能的人受到压抑,导致社会单调一致,社会的活力和生命力受到破坏。你的意见是什么?

相关链接:离开公平公正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据最近资料,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基尼系数的警戒线0.4达到0.44,对此你有何想法?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应如何贯彻正义和平等精神?

对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分析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开始逐步摆脱平均主义,收入分配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拉大。适当拉大收入差距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但近些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同时,由基尼系数反应出来的居民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20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相当严峻。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现状如下:

(一) 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据统计,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0,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1995年为2.71,2000年为2.79。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一直保持在3.3以上,并未有缩小的迹象(如表1)。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的8.9倍,城镇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的20倍。同时,由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涵盖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补贴,如果把城镇居民享有的住房、公费医疗补贴和实物收入考虑进去,再考虑到城乡公共设施、社会福利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比现有数据所反应的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反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上。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67元,中部地区为9902元,西部地区为9728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065元,比西部地区高5239元;2007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974元,中部地区为11634元,西部地区为11309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340元,比西部地区高5665元。2008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03元,中部地区为13225元,西部地区为12971元,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5978元,比西部地区高6232元 。由以上数据可知,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在不断扩大。

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06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分别为5188元,中部地区为3283元,西部地区为2588元,中部与东部相差1905元,西部与东部相差2600元;2007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855元,中部地区为3844元,西部地区为3028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011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827元;2008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598元,中部地区为4453元,西部地区为3517元,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2145元,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差3081元。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

(三)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0年为2.63:1,2004年上升为4.60:1,2006年扩大至4.75:1,2008年达到4.77:1。由此可看出,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一种扩大的趋势(见图1)。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09)》显示,2008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业,平均工资分别是61841元、56642元、46003元,是当年全国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29229元的2.12倍、1.94倍和1.57倍,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它们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2958元、19481元、22 182元,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4.77∶1。此外,电力、电信、石油、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性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会更大。

(四)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阶层之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部分企业承包经营者、有特殊专业技术或特殊专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少数靠黑色收入致富的人等构成了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0万元以上,年总收入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亿元的也大有人在。而与高收入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庞大的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并且他们已经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64.3%。同样,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把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5等份,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见图2)。

二、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体制原因,也有政策原因;既有合理性原因,又有不合理性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讲求效率。市场经济为人们充分发挥才能并获取相应回报创造了机会,人们都想赚取更多的钱。但是,由于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不同,按照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自然会有差距,从而造成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所以说,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扩大趋势是必然的、合情合理的。同样,每个厂商、企业家会把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行业中,尽一切努力使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进行新设计、创新管理方式,以追求超额利润,赚取更多的钱。这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他们无形中推动了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兴行业如金融、高新技术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增长较快,收入水平高。而那些传统行业的竞争力下降,加之市场份额萎缩,造成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收入水平增长慢,收入水平低。所以说,市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

(二)资源禀赋差异及国家战略政策倾斜

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既有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也有国家战略政策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造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城镇居民收入长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居民收入。

其次是国家战略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运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来积累资金,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政策性地降低了农民的收入,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在“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很多优惠政策向东部倾斜,加之该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为东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一地区率先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吸引内地人才和资源为其所用而迅速发展起来,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虽然我国已实施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三)市场化带来的“马太效应”

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可享受到质量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可具有更高的劳动力素质、获得更高的劳动收入。资本市场提供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可以为居民带来财产性收入。拥有更多收入的居民,投资能力也就越强,投资途径越多,选择有利的投资机会的能力越强,也就能获得更高的财产收入。而收入较低的居民由于没有剩余资金投资于金融工具,自然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资本财富的累积效应得到强化,拉大了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之间的差距,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论文发表

(四)国家行政权力介入经济生活

我国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政治权力过多地介入经济生活,权力市场化现象普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凭借权力所进行的寻租行为。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但权力寻租行为却有增无减,愈演愈烈,特别是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腐败问题。权力寻租者攫取的非法收入,构成了我国社会中灰色收入的主体。二是行政垄断现象。多年来,由于国家对某些垄断行业如航空、通信、能源、金融、保险等在各个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限制非国有资本的进入,使他们长期获得行政保护,造成行业间竞争机会不均等也让这些行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使得其从业人员可以获得较高的个人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不同行业居民收入差距。

本论文转载于中国论文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点复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