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6: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2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主题)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P4 ①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3、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 P14 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P28 ①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物和唯心主义) ②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 / 23

2.论述列宁的物质定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P31 列宁对物质概念的全面而科学的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把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3.物质与运动的辨证关系 P32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否认导致形而上学)

②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否认导致唯心主义)

4.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P32 ①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②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 ③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5.意识的能动作用 P56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普遍联系原理 P40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②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在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补充:

联系的主体:内部各要素之间、事物之间 联系的内涵: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 / 23

7.矛盾及其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P43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渗透)、相互转化。 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除

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补充:

同一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 斗争性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①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中有异) 斗争性也离不开斗争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异中有同)

②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解释:矛盾的同一性使一个事物的矛盾统一体处于稳定的状态,使事物处在静止状态,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而斗争性则要打破矛盾统一体,因此,双方矛盾斗争过程是运动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性是绝对的。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P45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其一,对立(区别)

共性是个性的一部分;

共性是绝对的,个性是相对的。 ②其二,联系

个性包含着共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个性也离不开共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③其三,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补充: ①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

矛盾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性质的普遍性:同类事物或过程的矛盾有其共同性。

②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个别):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相对性、差别性或个性。 其一,不同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其二,同一事物或过程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其三,构成每一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构成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诸多矛盾: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矛盾的不同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 / 23

9.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P43 原因: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提供了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

第二章

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74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什么是认识的本质?P66 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这种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①反映具有摹写性。(客体作用) 它强调的是客体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

②反映具有创造性。(主体作用) 它强调的认识的产生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补充: 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客体: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坚持先验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识先于实验、经验。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内心反省”的结果。 客观唯心主义: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共同点: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形而上学,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4 / 23

3.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条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P68 P69P70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次飞跃条件: ①要掌握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 ②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

第二次飞跃条件: ①理论要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②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政策、路线、方针)环节。 ③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 ④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①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论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真理及其辨证关系。

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①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②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①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②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辩证关系: ①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5 / 23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②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③在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逻辑证明起到了重要且不能替代的补充作用。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第三章

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P97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表现1: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表现2: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表现1:社会意识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表现2: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表现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补充: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⒉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缺陷 P94 ①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②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③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 / 23

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P10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2.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

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补充:

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P105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发展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当它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补充: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联系实际:谈经济体制改革

7 / 23

第四章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P143 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历史条件: ①社会分工的出现;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⒉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P144 ①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对立统一)

对立性: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性: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②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有用劳动。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形成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关系:(对立统一)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者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

8 / 23

③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社会劳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关系: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④三者之间的关系:

1.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二重性以及商品二因素都源于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⒊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P145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变化: 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生产者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价值总量无关。

④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补充:示例如下:

9 / 23

⒋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P147 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围绕价值中心上下波动。

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5.货币的本质及其职能 P147

货币的本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P157

二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①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创造使用价值。 特点:

1.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2.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②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怎样实现的 P160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的。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10 / 23

补充:

资本积累P163

(*)(需掌握)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级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从自然形式上看: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

①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②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

技术构成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往往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③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来表示。

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

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第五章

1.垄断及形成的原因 P183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原因:

①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②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③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⒉金融资本是如何进行统治的(经济、政治)P185 ①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②统治方式:

经济:经济上主要 通过“参与制”实现控制。

政治:(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

11 / 23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P18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积极作用: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④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

消极作用: ①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②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

⒋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其后果 P194 P196 经济全球化: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动因:

①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积极影响: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②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1.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吸引外资,扩大就业

3.利用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4.组建大型跨国公司

消极影响:(非重点)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可能同时发生。

③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治理危机。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12 / 23

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P202

新变化: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了解) ②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职工参与决策 2.终身雇佣 3.职工持股

③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1.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很大变化。

2.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3.知识性和服务性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④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⑤政治制度的变化

实质:

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变化。

第六章

1.“苏联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局限 P220

主要内容:

①从经济方面来看: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

1.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特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2.经济体制方面: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魔术。

②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局限: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2.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P235

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13 / 23

3.为什么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P233

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14 / 23

绪论

一﹑单项选择

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

①工业革命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③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④阶级斗争

⒉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①马克思 ②亚当·斯秘 ③大卫·李嘉图 ④威廉﹒配第

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①辩证法②历史观③劳动价值论④剩余价值论

⒋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①合理内核②基本内核③精髓④核心

⒌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①吐故纳新②科学严谨③博大精深④与时俱进

二﹑多项选择

⒈作为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④马克思主义哲学

⒉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①辩证法②劳动价值论③唯物史观④剩余价值学说

⒊空想社会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 ①昂利·圣西门②沙尔·傅立叶③罗伯特·欧文④托马斯·莫尔

⒋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

) ①阶级性②实践性③客观性④人民性

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① 李大钊的理论②毛泽东的理论③邓小平的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章

一、多项选择

⒈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________

A.意识与思想的关系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

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E.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15 / 23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________

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

B.先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而存在的本质

C.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D.具体物质形态之总和的抽象

E.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

3、矛盾同一性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

A.矛盾双方的相互否定B.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

D.矛盾双方互为前提

E.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4、下列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有________

A.”水者何也?万物之本也”

B.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的,按规律熄灭的永恒的活火

C.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D.世界由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虚空构成

E.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5、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是________

A.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

C.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特殊与普遍的统一

D.体现了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E.体现了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

6、物质是运动的________

A.形式

B.内容

C.属性

D.主体

E.基础

7、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必然导致________

A.相对主义

B.形而上学不变论

C.诡辩论

D.决定论

8、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________

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D.从类人猿直立行走到语言的产生

E.劳动和语言共同推动人类意识的产生

9、造成意识差异性的原因有________

A.人的先天因素的差异

B.人的实践经验的差异

C.人的立场\\世界观的差异

D.人所处的环境的差异

F.意识形式的差异

16 / 23

E.庸俗唯物论

11、科学发现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意识的产生________

A.不是纯粹的生物学过程

B.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

C.不仅是物质现象而且是社会现象

D.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而是社会的产物

E.不仅反映世界,而且改造世界

1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

A.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

B.意识活动具有主体选择性

C.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

D.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E.意识可以直接创造现实

13、“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________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E.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变化性

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________

A.移入人脑被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种特殊的物质

C.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的产物

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没有产生和灭亡就没有发展②质变是发展③发展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④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对立统一⑤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16、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

①共性包含着个性②共性是不能独立存在的③共性和个性相联结而存在 ④个性是共性的一部分⑤任何一般都是个别

17、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这在辨证法上的启示是() ①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②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③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⑤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8、辩证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

A.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B.否定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C.否定和取消和抛弃

D.否定是扬弃

E.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17 / 23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⒈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⒉“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⒊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因此,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⒋“狼孩”没有意识,说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⒌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鬼神是客观实际中并不存在的,因而有关这类意识不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⒍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⒎联系构成运动

⒏脱离了人体的手不再是人的手

⒐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⒑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⒒白马非马

18 / 23

第二章

一﹑辨析题

1.能动的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总过程的两个阶段(同第3题)

⒋你看到了什么往往取决于你懂得了什么。

⒌只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就能形成理性认识。

⒍客观真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三个不同的真理。

⒎有用即真理

第三章

一﹑选择题

⒈社会存在包括_____

A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

B全部社会关系

C经济关系

D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E社会的上层建筑 ⒉唯心史观的根本局限是_____

A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B夸大精神因素的作用

C夸大个人的作用

D否认社会历史与自然界的区别

E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有_____

A政治组织

B政治法律设施

C政治法律制度

D道德思想

E哲学

⒍上层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

A政治上层建筑

B观念上层建筑

C自然科学

D社会心理

E社会意识形式

⒎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有_____

A反映社会存在

B建构社会存在

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

D控制社会活动E调节社会活动

19 / 23

二、判断题

⒈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斗争贯穿于哲学发展过程始终。

⒉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消失了,但,封建思想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社会意识并不依赖于社会存在。

⒊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改变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⒌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越高,生产关系就越先进。

⒍“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第四章

一、单向选择

1、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打深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

A蔬菜价格放开 B 蔬菜供不应求

C 蔬菜价值大D 蔬菜运费增加

2、在同一个劳动时间内,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

A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

B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 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 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 商品的等价物;D 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

20 / 23

4、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 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5、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话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

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

D 剩余价值。

6、资本家普遍获得的相对剩余价值是()

A 单个资本家采用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 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 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 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7、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形式; C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运动速度。

8、某纺织厂因棉花价格的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 资本技术构成;

B 资本价值构成;

C 资本物质构成;

D 资本有机构成。

二、多项选择

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 与货币价值变化无关;B 与商品价值变化无关;

C 与货币价值变化有关;

D 与商品供求变化有关。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应认识到() A 创造价值的“总体劳动”和“总体工人”的范围在扩大; B 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C 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种类在增加;

D 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领域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3、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 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剩余价值率为100%,是表示()

21 / 23

A 工人一天的全部劳动时间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B 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有一半为资本家无偿占有;

C 工人一天劳动时间里,为自己劳动与无偿为资本家劳动的时间相等; D 工人一天劳动创造的价值中,工人得到的和资本家得到的相等。

5、剩余价值理论()

A 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B 是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和本质;

D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三、辨析题

1、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由此,可以不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供过于求,物价就下降;供不应求,物价就上涨。所以,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3、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此,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并不重要。

4、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创造的。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

附: 辨析题的答题方法(步骤) 1.判断 2.说明理由

①如果是正确的,把正确的观点阐述一下,然后指出不坚持这种观点会怎么样。 如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如果是错误的,把正确的观点找出来,并指出错误的要害在什么地方。 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22 / 23

答案

绪论

一﹑单项选择

1.③2.②3.③4.①5.④

二﹑多项选择

1.②③④

2.③④

3.①②③

4.①②

5.②③④

第一章

一、多项选择

1.BCD2.DE 3.BCD 4.ABCE 5.ABCDE 6.DE 7.ABC 8.ABC 9.ABCD 11.ABC 12.BCD 13.CDE 14.ACDE 15.①③④⑤16.②③17.①③④⑤ 18.ABDE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1.X,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2.√3.X4.√5.X,都为客观对象的反映

6.√,人的心理活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7.√8.√,普遍联系性 9.X,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 10.√,看到了矛盾的同一性11.X,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共性和个性)

第二章 一﹑辨析题

1.√2.X,第一次飞跃的2个阶段4.√,理性认识影响感性认识的程度

5.X,丰富的感性材料是必要条件之一6.X,一个真理的3个不同属性,从不同角度看 7.X,是主观唯心主义,否定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

第三章

一﹑选择题

1.ACD 2.ABC 5.ABC 6.AB 7.ACDE

二、判断题

1.X,马克思之前无唯物史观2.X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X,句中“不断改变”错误5.X,在于生产资料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6.√,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不平衡

第四章

一、单向选择

1.C 2.C 3.A 4.D 5.A 6.D 7.C 8.B

二、多项选择

1.CD 2.ABCD 3.AB 4.BCD 5.ACD

三、辨析题

1.X,使用价值实现价值2.X,价格由价值决定3.X,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4.X,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5.X

23 / 2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