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

发布时间:2020-03-01 20:26: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

1、四区、三带的规律和特点,影响三带高度的主要因素。 (1)充分采动区:位于采空区中部上方,该区内的岩层垮落与沉降已趋于停止,但范围仍随开采范围扩大而不断扩大;岩层平行于其原始层位;移动向量达到最大程度。(2)顶底板压缩区:受支撑压力作用而形成的;该区中顶板岩层距地表越近,下沉值越大。(3)最大弯曲区:此范围岩层向下弯曲的程度最大;岩层层面上将出现较多的拉伸裂隙,甚至使整层岩层断裂。(4)底板隆起区:由于卸压及水平方向的压缩,底板出现均匀隆起区和不二建筑物下采煤

1、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地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分为两类:一类是移动,包括下沉和水平移动;另一类是变形,包括倾斜、曲率、水平变形、剪应变和扭曲。

(1)下沉。均匀下沉不会对建筑物带来损害;下沉会使连通建筑物的各种管线的坡度发生变化;下沉较大而水位又很浅时,会是建筑物内积水和潮湿。

(2)倾斜。倾斜造成建筑物重心偏移。对底面积小而高度又大的杆状建筑物影响较大。

(3)曲率。有正曲率和负曲率下沉系数小;(2)主要影响角正

切小;(3)水平移动系数随采深增加变小;(4)地表移动期短;(5)地表多次下沉。

保留条带宽度a的确定:1)稳定性要求。宽高比。2)强度要求。A、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要求。B、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要求。保留条带能承受的极限载荷要大于实际承受的载荷。

5、不迁村采煤的理论依据 (1)不迁村全采,采后维修和补偿。(2)不迁村条带开采。(3)不迁村就地重建抗采动变形建筑。

第三章 铁路下采煤

1、铁路下采煤的特点:

2、水体下的采煤方式 (1)顶水采煤:(2)疏水采煤:(3)顶疏结合采煤:(4)堵截水源与疏水结合采煤: 第五章 承压水上采煤

1、影响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1)水源条件(2)地质构造:断层、岩溶陷落柱:(3) 隔水层的阻水能力 (4)矿山压力。

4、在承压含水层上带压开采时,有利于减少底板破坏深度,提高底板保护层厚度的技术措施:1)缩短工作面长度2)缩小来压步距3)改变顶板管理方法和采煤方法4)改革采区巷道布置5)处理断层和陷落柱6)注浆加固底板,提高保护层强度7)其它。 均匀隆起区。

(1)垮落带:由采矿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特点:分为规则垮落带和不规则垮落带;岩石的碎胀性使垮落带岩石的体积明显增大;高度取决于采出厚度、上覆岩层的岩性、碎胀系数和煤层倾角。 (2)断裂带: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和裂缝,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岩层。特点:岩层层面上出现垂直于层面的拉伸裂隙;各岩层之间产生平行于层面的离层;岩层一般都能导水;断裂带随开采空间扩大而向上发展,达到最大,继续扩大时,高度又随之降低;重复开采时,高度上升幅度减小。

(3)弯曲带:断裂带上界至地表的岩层。特点:具有隔水性;保持整体性和层状结构,很少存在离层裂隙;采深较大时,弯曲带高度可能远大于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之和;地表下沉盆地边缘往往要出现张裂隙。 影响三带高度的因素:(1)顶板岩性;(2)煤层倾角;(3)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4)采空区范围大小;(5)采空区处理方法。

2、地表移动和破坏的形式,地表移动的各种角量参数的定义、确定方法。 形式:(1)地表移动盆地;(2)裂缝;(3)塌陷坑。参数:充分采动角,边界角,移动角,裂隙角和最大下沉角。

5、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方法,掌握概率积分法,对该方法的原理、基本参数、基本方法要清楚,如概率积分法预计地表沉陷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哪些? 基本原理:(1)将矿山岩体看成为一种松散介质,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过程类似于松散介质的移动过程,该过程是一个服从统计规律的随机过程,可用概率论的方法揭示;(2)可将整个开采范围分解成无穷多个无限小的开采单元,单元开采下沉盆地的下沉曲线为正态分布密度函数;(3)整个开采范围对地表的影响相当于无穷多个单元开采对地表造成的影响之和,可以用概率分布密度函数曲线的积分来完成。

参数:任意点的位置x;主要影响半径r;地表下沉系数η;水平移动系数b。

预计地表移动和变形时,只需计算出最大值,再以预计点的x/r为印数查表,求得分布函数的值,再把相应的最大值与分布函数值相乘即得。 之分。正曲率使建筑物出现上宽下窄的竖向裂缝和倒八字裂缝。负曲率使建筑物出现正八字裂缝和水平裂缝。曲率对底面积小的建筑物影响较小,对长度大的建筑物影响较大。

(4)水平变形。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很大,尤其是拉伸变形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表拉伸变形与正曲率、地表压缩变形和负曲率同时出现。由以上分析可知,使建筑物产生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曲率和水平变形。

3、建筑物下采煤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如建筑物下采煤时,两层煤之间采用协调开采的原理,再如减少开采引起的地表建筑物所受变形的主要技术途径: 对于连续型下沉,井下采取的开采技术措施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既能减少地表下沉又能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一类是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一、防止地表突然下沉和塌陷的开采技术措施

1、缓倾斜和倾斜厚煤层浅部开采时,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

2、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在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柱;

3、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窖、废巷、岩溶、老井以及它们被充填的程度并采取措施。

二、既能减少地表下沉又能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1、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2、条带采煤法;

3、采空区离层带中高压注浆法

三、减少地表变形的井下开采技术措施

1、限厚开采

2、消除或减少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不利叠加,利用地表变形有利叠加

(1)分层间间歇开采;(2)尽量采用无煤柱开采技术,避免残留尺寸不当的煤柱;(3)布置较长的工作面,使建筑物仅承受动态变形;(4)协调开采;(5)合理布置各煤层或上下分层的开采边界(看书);(6)合理部署工作面推进方向。

3、合理确定建筑物与开采区域的相对位置

4、对称背向开采

4、条带采煤法开采的理想地质条件、移动变形特点及保留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

理想地质条件:煤层埋深小于400-500m,单一煤层,厚度比较稳定,顶板岩层和煤层较硬。 地表移动和变形特点:(1)地表(1)在安全上比一般建筑物要求要高;(2)因受到列车动载荷的作用,铁路线路的移动和变形较为复杂;(3)线路在开采影响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的维修,及时消除自身的移动和变形。

2、地表移动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

(1)倾斜。倾斜将使线路增减相应的坡度。沿线路方向的倾斜会使线路原有的坡度发生变化;垂直线路方向的横向倾斜将使两股钢轨下沉不等;(2)曲率。线路相邻段不均匀倾斜将导致竖直方向上原有竖曲线的曲率半径变化,地表下沉曲线的正负曲率可使线路原有的曲率半径增大或减小。(3)横向水平移动。使线路直线段弯曲,使弯曲段的半径增大或减小。(4)纵向水平移动和变形。拉伸变形使轨缝增大,可能拉断鱼尾板或切断联接螺栓;压缩变形使轨缝缩小或闭合,使钢轨接头处或钢轨产生附加应力。

3、铁路下采煤的技术措施: (1)满足一定的采深与采厚比;满足规定要求。(2)防止地表突然下沉或塌陷;缓倾斜和倾斜厚煤层浅部开采时,采用倾斜分层采煤法;开采急倾斜煤层时,采用分层间歇式采煤法;在煤层露头处应保留足够高度的煤柱;查明建筑物下方是否有老窖、废巷、岩溶、老井以及它们被充填的程度并采取措施。(3)减少地表下沉;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全部充填法,其次是采用条带采煤法。(4)消除和减轻地表变形的叠加影响;采用无煤柱开采、顺序开采及协调开采等方法。(5)合理布置工作面;应尽量将开采区域布置在铁路的正下方,使线路处于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且工作面推进方向与铁路线路平行。

必要时,留设好铁路煤柱。

第四章 水体下采煤

1、水体下采煤的理论依据

“三带”理论(1)对于地面水体、松散层底部和基岩中的强、中含水层水体、要求保护的水源等水体,不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2)对于松散层底部的弱含水层,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3)对于厚松散层底部为极弱含水层或可以疏干的含水层,允许导水断裂带进入,同时允许垮落带波及 隔水层理论(1)水体底面与煤层之间应有相应厚度的隔水层,才能实现水体下安全采煤。(2)一定厚度的泥岩和粘土层是水体下安全采煤的良好隔水层。

第六章 上行式开采顺序采煤

1、恒底式采煤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或开采煤层的共同特点)

优点:(1)巷道系统简单,分层巷道始终沿煤层底板开掘,与上山的联系简单可靠,采区掘进率低(2)采煤工艺简单,不需铺设人工假顶,节省原材料,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成本(3)岩层活动对工作面影响小,顶板易于管理,巷道易于维护。(4)各分层工作面的底板始终是煤层的原生底板,支架直接支在底板上,有利于发挥支架的支撑能力(5)工作面设备搬迁距离近,易于搬迁(6)在煤层顶板含水大或复合顶板等特殊条件下,有利于消除水患及冒顶的威胁,利于安全生产(7)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1)对煤体的粘结性要求高,破碎煤体必须容易粘结、压实后易形成再生煤体(2)不利于防止煤层自燃,需要采取防煤层自燃措施,使开采技术变得复杂(3)煤矸容易混杂(4)对注水质量要求高,如果采前注水不及时或效果不好,将在落煤、装煤、运煤、放顶过程中,煤层易飞扬,空气中煤尘含量较高,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使用条件:(1)缓倾斜及中倾斜厚煤层,顶板松软破碎,弯曲性能较好,或顶板含水,而煤层遇水容易胶结。采用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存在很大困难时,采用恒底式采煤法有很好适应性。(2)煤层为中硬,粘结性强,易破碎,这样的煤体冒落后,在上覆岩层重压及水和泥浆作用下,容易形成再生煤体(3)每次不易自燃(4)煤层的瓦斯含量不宜太大(5)若开采顶板含水不大的厚煤层,煤层及顶板岩层应有较好的再生能力,且有较好的隔水性能。

特殊开采方法

采矿07《煤矿特殊开采方法》讲稿(多媒体)

煤矿开采方法

煤矿开采技术复习题

铜矿矿山开采方法

煤矿开采方法说课稿

煤矿开采方法[优秀]

煤矿开采技术复习题答案

煤矿特殊条件开采暂行管理办法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机电11、开采11)

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
《特殊开采方法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