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秭归县环境保护局 邓斌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为科学编制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县环保局在认真总结\"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十二五\"我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面临的形势,结合秭归县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需求,广泛征求了各县直部门、乡镇、村、企业以及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着手编制了我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一、\"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十一五\"环保规划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完成,实现了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5%,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全部达标,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零排放的规划目标;大气、地表水、噪声及生态环境等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达到规划目标;工业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以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等污染防治指标全面完成达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88%,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时98%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放射源涉源单位安全许可证发放率、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排污费征收面以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均达到100%,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以上,达到规划目标,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和项目落实情况

1、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一是严格环境准入,重点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基本到位,从源头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完成了秭归经济开发区环评,并通过了省环保厅审查批复。二是工业污染源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工业污染源治理的项目8个,已经建成验收投入使用的有6个,有2个因企业转产关闭无在建必要而停止建设。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开展了废旧塑料加工企业的整治,关闭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废旧塑料加工企业6家,关闭小造纸企业6家,淘汰关停4家工艺落后年产能66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四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五是开始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对纳入统计范围内的21家工业企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加大日常监察和监测力度,污染物总量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

2、城镇环境保护有序推进。一是严格落实规划,杜绝污染向城镇转移。按照城镇环境功能分区,实施重大项目综合抉择机制,对集镇工业项目,严把审批关口,杜绝新建工业企业落户居民聚居区,保证了集镇环境质量。二是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大大提高。库区集镇5个污水处理厂和6个垃圾处理项目均已建成投入使用,使库区集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处置率都达到90%以上,改善了集镇生活环境。县城污水处理二期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场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可建成投入使用;杨林桥镇污水处理项目和周坪垃圾处理项目已完成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今年可开工建设。三是县城中心区禁止使用燃煤锅炉的规定继续得到严格执行,县城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加强城区燃煤锅炉建设的管理力度,取缔宾馆等违规建设的燃煤锅炉,鼓励和推动城区宾馆和居民使用太阳能、电能等清洁能源,县城城区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四是\"三区\"建设有序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得到加强。加

1强了餐饮业的管理,县人民政府出台了餐饮业管理规定,餐饮业油烟污染管理进一步规范。加强了娱乐行业、建筑施工噪声的管理和治理,积极调处噪声扰民污染纠纷,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为控制城区交通噪声出谋划策,积极支持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建设,协助开展了环评工作,有力的推进了城区噪声控制工作。\"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及\"安静居住小区\"三区建设有效展开。

3、农村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是加强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工作。开展了畜禽养殖业污染调查,畜禽养殖业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全县的畜禽养殖粪便基本实现了粪便还田利用,规范了畜禽养殖业的环保管理,降低畜禽养殖的污染。二是加强了旅游业的环境保护,旅游区环保管理得到了规范。加强了旅游区的环评审批工作,开展了九畹溪、泗溪、凤凰山景区及链子崖风景区的环评工作,明确了旅游区的环保目标和要求。督促和指导九畹溪、泗溪等风景区开展了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治理工作,旅游区环保管理得到了规范。三是积极探索生态示范村、镇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适时组织开展新农村环境环保工作。结合全县实际,归州镇环境优美乡镇通过省环保厅验收,正在申报一个生态村和一个环境优美乡镇示范建设。

4、库区水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一是积极开展了流域水污染防治。香溪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一期项目已实施完毕,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九畹溪和青干河2个流域项目完成可研,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后续项目。二是库底固废清理全面完成。圆满完成三峡水库四期蓄水库底固体清理任务,共清理固体废物82439吨,清理生活垃圾81639吨、管道沟渠污泥800吨。三是库区漂浮物清理机制建立。建立了清漂长效机制,成立了一支专业清漂队伍,确定清漂专船。截止2009年底,秭归县共出动清漂船只12939船次,打漂人员6.78万人次,累计打捞漂浮物13.03万吨,其中长江干流秭归段共出动清漂船舶7531艘次,人员4.04万人次,打捞漂浮物7.94万吨。其中四期蓄水期间全县累计出动清漂船只3703船次,累计出动打漂人员18110人次,累计打捞漂浮物33143吨。四是库区支流的监测和巡查力度得到加强。对于库区主要支流每月开展了水质监测和巡查,密切关照库区支流水质变化,建立了水华应急监察、巡查机制。五是拆除库区网箱养鱼,促进库区水质改善。

5、饮水安全不断加强。一是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2007年、2009年根据水源地变化情况,提请县政府印发了《秭归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方案》(秭政办发[2007]83号、秭政办发[2009]83号),进一步明确了水质要求、保护区范围,并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防护工作作了详细的规定。设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及警示牌,公布了饮用水源环境信息。二是加强水源地的监管,确保了饮水安全。\"十一五\"实施五年来,加大了饮用水源的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饮用水源整治专项环保行动,同时采取有限措施,切实加强了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一是县环境监测站每月对县城

一、三水厂饮用水源进行定期监测,掌握水质情况;二是不定期对乡镇集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进行监督检查及水质监测,禁止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影响水体水质的项目,禁止向饮用水源内倾倒固体废物;三是严查影响水质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酸雨、噪声环境质量指标未完成规划目标。酸雨发生频率高,尚无有效控制措施。2006年至2010年6月县城酸雨发生率均在80%以上,与规划目标酸雨发生率控制在60%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一是秭归县城居民能源结构中燃煤使用量居高不下,县内本地煤含硫量高;二是县城四周为山,地理环境不利于废气扩散。交通噪声居高不下,达标路段低。主要原因是翻坝车辆穿城而过,车辆载重量大,车流量大,且多为上坡路段,加重了噪声污染程度。翻坝高速通车后此问题将可得到解决。

2、项目进展不平衡。 \"十一五\"环保规划编制时,为了更多的争取项目,将非库区集镇的污水、垃圾处理及三条较大支流的流域治理均纳入了县规划,致使规划项目列的较多,现

因未纳入国家《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无资金来源,未实施;同时因国家《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2008年才批准实施,规划滞后导致已纳入的流域、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进展也滞后,目前仅县城垃圾场二期、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3个工业治污项目在今年内可完工,周坪垃圾处理项目、杨林桥污水处理项目、香溪河治理二期3个项目在\"十一五\"期内均不能完工。

3、少数项目环评及\"三同时\"执行不到时位。小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环评未批先建、边办边建、久拖不验的现象比较普遍。

4、自身能力建设存在不足。监察、监测人员编制配备及素质上远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和工作需要。

二、\"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形势分析

秭归县环境保护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虽取得一定成绩,但当前环境状况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秭归县地理位置特殊,三峡工程坝区库首,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发展区,环境问题十分敏感,如果不认真解决环保问题,势必影响社会稳定,影响三峡工程形象,同时如果不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也势必影响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社会经济将会快速发展,污染物产生总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工业\"三废\"的产生量将会不断增加,治理的技术与水平若跟不上,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势必会增加。同时,噪声扰民较为普遍,生活噪声污染影响依然严重,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不断加重,酸雨发生频率比较高。二是城镇规模的扩大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将会增加,城市污水污染环境和垃圾围城的问题日趋严重。三是畜禽养殖业的大量发展,畜禽粪便的排放处置难度大。畜禽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并成为危害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由于养殖场变动大,分布分散,治理和监管都有一定的困难;四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大量氮磷等营养随地表径流冲刷进入地表水,将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增加水体污染治理的难度,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三峡蓄水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库区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一是三峡市库区长江干流一级支流库汊形成滞水区,水体自净能力减弱,水环境容量下降,\"水华\"在这些区域普遍发生,秭归县境内香溪河、童庄河和吒溪河等8条支流相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水华\"现象;二是库区清漂任务艰巨,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手段、资金保障及最终处置方法;三是船舶垃圾污水的收集、处置管理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滚装船翻坝转运给秭归带来了新的环境风险。

(三)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环境监管任务艰巨。

建设项目不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及\"三同时\"制度,擅自停运环保设施等环境违法现象时有发生,环境监管任务艰巨。加上长期以来由于盲目采选,形成的采空区、采矿废石及尾矿造成地质灾害和土壤破坏,加剧当地人地矛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产生明显的制约。同时,当前群众环境意识普遍增强,对环境问题投诉量也迅猛增长,污染投诉数量不断上升,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加强环保执法,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十分艰巨。

(四)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滞后,已建成项目运行困难。

我县水污染防治第一批、第二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环保设施逐渐完善并投入运行,第三批水污染防治项目和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已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营经费明显不足,运营机制不完善,尤其是乡镇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规模小,成本高,收费难以到位,经费难筹集,维持正常运行相当困难。

三、\"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

\"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全县重点流域和城镇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重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县城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达到340天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分别控制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08万吨、氨氮排放量0.0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0.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0.32万吨、烟尘排放量0.0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0.04万吨以内,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到90%,辐射工作单位安全许可证发放率100%;基本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有所好转,有健全管理机构的自然保护区比例达到90%;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能力达到标准化水平级别。

(二)主要任务

1、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把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治旧控新、监建并举\"的工作方针,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减排,层层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污染减排各项措施。坚持政府监管、企业减排、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统计、监测、考核和政策支持体系,强化污染减排激励和约束机制。

2、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建设;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推广普及绿色消费模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以光电子、建材、轻纺服饰和农产品加工等4大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项目,建成20家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示范企业;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应强制审核的重点污染企业要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建成一批废物\"零排放\"企业。

3、深入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治理,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改善水、大气和人居环境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环保不达标、超标或超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的企业实施关停。重点治理小造纸、小塑料、集镇污水的污染,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和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严重的企业。

4、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决策阶段,全面落实规划环评。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对排污单位的审核和监管,实施污染源提标升级治理及综合利用工程,降低工业废水、废气及污染物排放量。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严格新建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重点区域,严禁兴建影响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项目;对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环境规划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审批的一律不准开工,在建项目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

5、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确保库区水环境安全。认真抓好三峡工程后续规划重点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强长江干支流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三峡库区内围网养殖,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

直接排污口。严格执行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保障饮用水源安全。严格控制船舶污染,加强三峡水库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主要入库河道、河口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降低氮磷入库总量,控制三峡库区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加强库区漂浮物的清理与处置。

6、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根据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实行生态环境分区域控制和管理,启动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工作。加强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切实加强对水电项目的监督管理,有效控制和努力消除水电开发对水系、生态和人文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加强旅游开发活动的环境保护和监管。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态安全,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7、坚持以点带面,着力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群众环境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努力推进\"田园清洁化、家园整洁化、水源洁净化\"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采取灌排分离等措施控制农田氮磷流失,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环保型农膜使用和农作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建设有机食品生产试点示范基地。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创建5个环境优美乡镇、10个文明生态村。积极探索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

8、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县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力争实现全县所有乡镇集镇均建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无害化处置场,进一步完善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强运行监管,保证正常运转,确保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规划目标要求。加快城区工业大气污染源的治理、改造进程,重视解决油烟污染问题,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控制城市的扬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城市清洁能源的比例,因地制宜地发展以燃气为主清洁能源。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强噪声污染控制。优化城市工业布局,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着力推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尽早通过验收。

9、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完善辐射安全资格许可制度和放射源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竣工验收工作。加强放射性废物的收储和使用管理。完善突发核辐射事件的现场处置,以及辐射监测、剂量估算等日常管理。

10、加强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鼓励和引导固体废弃物重点产生行业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重点提高废弃化学品、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尾矿等废物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规范废旧电子、电器的综合利用和回收工作。以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经营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继续推进全县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收集、运输、集中处置设施及管理体系的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善城镇垃圾收运网络体系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11、提高环境监管能力。逐步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和条件。按照统

一、效能、标准化的原则,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监测、监控和信息传输体系。县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大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健全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所有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国控和省控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

线监控设施,并与市环保局联网,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建设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初步具备能应对一般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到机构健全、职能完善、编制齐全,加大环保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zo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调研报告mxs

宣城市旌德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军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宜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九龙坡区“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评审意见

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吴起县“十二五”生态建设规划

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责任书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实施方案

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秭归县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