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冬至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在周代,冬至是新一年的元旦,如今江南一带仍有:过了冬至长一岁的说法。古代冬至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汉朝称冬至为“冬节”,官府有专门的祝贺仪式,叫“贺冬”。《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民间歇市三天,走亲访友。“提筐担盒,充斥道路”,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现在的春节。唐宋时,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现在冬至的节日氛围已经淡化,冬至放假的传统更没有像端午、中秋那样被沿用,否则倒又可多三天假期了。关于冬至,有许多传说。相传汉时,北方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经常骚扰边疆,民不安生。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吃了混沌就如吃了“浑”、“屯”一样解恨。吃馄饨也就相沿成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闽、粤一带冬至要吃汤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也有团圆的内涵。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我们这里把汤圆叫“汤团”,也又叫“冬至团”的。汤团可以用来祭祖,也用于馈赠。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皇帝在要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祭拜祖先。现在除了农村还保留有冬至祭祀的习俗,城里人,特别是城里的年轻人,已经不大关注冬至了。

冬至在气象上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所谓“连冬起九”,是数九寒天的开始。民间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气象谚语。如“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今年冬至有点冷,还下着雨。蛇年能否有一个晴朗温暖的春节,我们就只能拭目以待了。

过了冬至,天会一天比一天冷。虽说是春打六九头,但真正的大地春回,要等过完了9个九。民间流传一幅九九消寒迎春对联。上联是“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为“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这幅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每一个字都是9笔。每天上下联各写一笔,等到把这幅联写完刚刚是九九八十一天,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冬至冷对富人来说不算什么事,衣服穿厚一些,找个理由,约三两好友,生一炉旺旺的火,大家围炉而坐,哪里会有冷的感觉。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兴致来了就索性披上大氅,走出户外,说是踏雪寻梅。穷人就两样了,饥肠辘辘、衣不蔽体,那有心思想着玩。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年冬至,皇帝走出寝宫,忽见漫天大雪,满世界一片银白。心想瑞雪兆丰年,是个好兆头。于是提笔写下了“大雪纷纷落地”6个字,叫太监贴到城门口,要百官黎民往下续,说是与民同乐。只见官员们在下面续道“这是皇家瑞气”,富人接着添上“下他三年何妨”。穷人气不过,便骂道“放他娘的狗屁!”可见穷人和富人过节的心情大不一样。

杜甫在他的《冬至》中写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这里的泥当缠讲。杜甫在冬至想到的不是赏梅饮酒,而是被贫愁缠身的穷人。白居易在寒冷的冬至之夜想的是家,他在《邯郸冬至夜思家》里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有人想到冬至了。冬至过与不过,以及怎样过是各人的事,但冬至和端午、中秋一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能把它丢了。

冬至文化浅析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

冬至文化
《冬至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传统文化冬至 文化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