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少先队辅导员应知应会基础知识篇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0: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少先队辅导员应知应会

基础知识篇

1、队章: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的简称,是规定少先队性质、任务、行动纲领和组织原则的文件,是少先队员共同遵守的“法规”。自1949年10月13日在全国范围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并通过《中国少年儿童队队章》起,《队章》几经修改。每次修改都集中反映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对少年儿童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体现出少先队组织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2005年6月召开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新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

2、

3、

4、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队的性质: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5、队的基本特征:(1)儿童性 少先队面向6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适合这一阶段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2)群众性 少先队面向所有适龄儿童,凡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的,都应被批准成为少先队员。少先队开展的各项活动面向全体少先队员。(3)教育性 少先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努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4)政治性 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5)自主性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6、队的目的: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7、

8、队旗: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队徽: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队标志: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队礼:右手五指并拢,高举头上。它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的队徽。

9、

10、

11、

12、

13、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队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队的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准备着!”

14、队员: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

队员入队前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要举行入队仪式。

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对队的工作和队的活动提出意见和要求。

每个队员都要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做好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

优秀的少先队员可以由队组织推荐作为共青团的发展对象。

队员由一个大队转到另一个大队,要带上队员登记表,到新的大队报到。

超过14周岁的队员应该离队。由大队举行离队仪式。

15、入队誓词: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6、队的组织:在学校、社区建立大队或中队,中队下设小队。

小队由5至13人组成,设正副小队长。

中队由两个以上的小队组成,成立中队委员会,由3至7人组成。

大队由两个以上的中队组成,成立大队委员会,由7至13人组成。

小队长和中队、大队委员会都由队员选举产生。半年或一年选举一次。

大队和中队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队长、副队长、旗手和学习、劳动、文娱、体育、组织、宣传等委员。

17、队的活动:举行队会,组织参观、访问、野营、旅行、故事会,开展文化科学、娱乐游戏、军事体育等各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以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

18、队的奖励和批评:队员和队的组织做出优异成绩的,由队的组织或报共青团组织给以表扬和奖励。

队员犯了错误的,队组织要进行耐心帮助、批评教育,帮助改正。

19、少先队辅导员:由共青团选派优秀团员或聘请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知识丰富、热爱少年儿童的教师以及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来担任。他们是少先队员亲密的朋友和指导者,帮助中队或大队委员会进行工作,组织活动。

20、中国各革命历史时期革命儿童组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时期是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是抗日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有“少先队”、“儿童团”、“地下少先队”等。

21、中国各革命历史时期少年英雄人物代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罗志群和邓金娣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张锦辉和欧阳立安等,抗日战争时期有王朴、王二小等;解放战争时期有刘胡兰、谢荣策、宋振中、林森火等。

22、中国少年儿童队建队:1949年10月13日,根据中国新民主主

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团中央公布了《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中国少年儿童队章程草案》和《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几个问题的说明》。

23、中国少年先锋队定名:1953年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

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一致通过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24、“*”后少先队恢复时间:1978年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党中央关于我国少年儿童组织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的决定。

25、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的少先队重大活动:*前:全面开展支援抗美援朝活动、收集废铜烂铁等,用劳动所得捐献“红领巾”号飞机;深入开展“三要三不要”活动(要爱护公物、要珍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广泛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开展“种植、除四害、讲普通话”活动;开展少先队科技活动;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活动。*后:“我们爱科学”活动;人人争戴新风尚小红花活动;创建优秀中小队活动;我为“六五”做贡献活动;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全国少先队“创造杯”竞赛活动;基础的共产主义教育活动;学赖宁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手拉手”互助活动、“五自”实践活动、“启明星”科技活动和“百花园”文艺体育活动)、争章达标活动、“手拉手”活动、“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活动以及“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等品牌活动。

26、少先队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少年英雄:刘文学、张高谦、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戴碧荣、何运刚、努尔古丽、韩余娟、赖宁等。

27、历届全国少代会召开的时间与主题:第一次,1984年7月25日~8月4日,主题是“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第二次,1990年10月13日,“向赖宁学习,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三次,1995年6月1日~3日,“做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次,2000年6月1日~3日,“为推进祖国新世纪大业做好全面准备”;第五次,2005年6月1日~3日,“时刻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8、队的领导机构:全国和地方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全国和地

方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同级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国代表大会原则上每五年召开一次。

29、队的权力机构:少先队代表大会。 30、队的议事机构:少先队理事会。

31、队的基层组织:少先队大、中、小队。

32、队的学术研究团体:少先队工作学会。

33、少先队的社区工作:是指少先队组织在社区中依托党建带团建,

团建带队建,建立社区少先队组织机构,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组织社区中的少先队员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动员社区中的少年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为社区发展服务,以促进少先队员在社区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发展。

34、少先队的社区组织:是指依托社区党建与团建,在社区中建立的工作机构——社区少工委,并在社区少工委的指导下,根据社区具体情况建立少先队员组织——社区少先队大、中、小队。

35、雏鹰假日小队:是以实施雏鹰行动的四项活动和争章活动为中心任务,在社区内组织并在双休日和假期开展活动的小队,其目的和宗旨是使少先队组织在校外、社区充分发挥作用,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

36、

37、

38、少先队的组织功能:聚合功能、教育功能、自治功能、愉悦功能、参与功能、交往功能、保护功能。

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团结教育少年儿童;代表和组织少年队干部任职轮换: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在2000年5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月8日下发的《关于做好少先队干部任职工作的通知》认为,做好少先队干部任职工作要把握好重在参与、面向多数的原则,全面成长、发展个性的原则,自愿自主、平等民主的原则。原则上,在还有队员未担任过队干部时,已担任过队干部的队员不宜再担任,使担任队干部的机会均等。

39、少先队基层组织的“五有十率”:有组织(建队率和入队率),

有辅导员(配备率和培训率),有活动(覆盖率和活跃率),有阵地(普及率和利用率),有制度(健全率和执行率)。根据要求,各地广泛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国少工委定期向基层少先队大队颁发一定数量的“红旗大队”称号。

40、优秀少先队集体标准:有具体、形象、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坚强的骨干队伍;有丰富的集体活动;有良好的队风队貌;有健全的集体制度。

41、少先队全国“红旗大队”标准:组织健全;辅导员队伍精干;阵地建设富有特色;活动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积极创建社会化的服务项目;工作制度完善;形成良好的集体。

42、“英雄中队”标准:(1)具备优秀中队的一般条件;(2)具备“英雄中队”的鲜明特色:①“英雄中队”队名鲜明响亮,英雄的光辉形象深入每个队员的心田。②长期与英模及有关人士保持联系,长期开展向英模学习的活动。③学英模活动有特色并形成传统。④创建“英雄中队”活动对队员成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队员素质得到全面提高。⑤创建“英雄中队”的过程就是“英雄中队”集体形成的过程。⑥“英雄中队”的活动弘扬了先进文化,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43、

44、 优秀中队标准:组织好、工作好、活动好、阵地好、集体好。 “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评选:“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是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崇高荣誉,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和中央电视台授予。评选条件:现为少先队员,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成就事业、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并把这种理想化作日常的具体行动。(2)爱亲人、爱同学、爱集体、爱自然、爱劳动,具有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并能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3)爱学习、善思考、勤实践,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发奋读书,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校外活动,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创新精神。(4)热爱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坚强的意志,乐观开朗、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珍惜实践、勇敢顽强、自尊自信、积极进取。(5)热爱少先队组织,深刻理解、努力实践《队章》的要求,积极参加少先队的各项活动,具有作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在少先队组织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以上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具有少年儿童特点和个人特色,事迹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示范作用。

45、少先队活动的意义:使少年儿童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增长才干、全面发展;引导少年儿童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化进程;通过少先队活动更好地维护和满足少年儿童的具体利益。

46、

47、

48、 少先队活动的特征:组织性、自主性、实践性。

少先队活动的原则: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社会性原则。

少先队活动的分类:从组织级别这一个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大队活动、中队活动、小队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联合队活动、市、县(区)大型活动等;从活动的地域这一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校内活动、校外活动和社区、街道活动等;从活动的内容这一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理想教育活动、道德教育活动、组织教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从活动采用的主要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参观式活动、访问式活动、实践式活动、制作式活动、报告式活动、故事式活动、讨论、辩论式活动、表演式活动、研究成果展示汇报式活动、联谊式活动、竞赛式活动和综合式活动等;从活动的结构这一标准来划分,可以分为独体结构活动和多体结构(系列)活动。

49、少先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是少先队教育重要内容,又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少先队引导和组织少先队员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劳动实践教育就内容分,包括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爱科学“六小”为主体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50、

51、爱科学“六小”:是少先队爱科学小种植、小饲养、小实验、小制作、小研究和小发明六项活动的总称。

儿童游戏:是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活动;是少年儿童认识世界、模拟改造世界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是少年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渴望成年人的社会活动与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产生矛盾的产物;是少年儿童丰富的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初级形式。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儿童游戏具有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价值。

52、

53、 游戏的普遍性特征:教育性、趣味性、活动性和竞赛性。 少先队的阵地:指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由少先队员自己创设或参与建设和管理,并经常活动和工作的固定场所。它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形式。它服务于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对少先队员产生凝聚、吸引、影响等多方面“磁场”效应的教育场。

54、少先队阵地的分类:少先队阵地可分为组织教育,宣传教育,科普教育,技能培训、劳动培训、社会服务教育和综合性教育五大类。组织教育类阵地指队室、鼓号队、红领巾值日中队及红领巾监督岗、队角、红领巾园地、“小队之家”等;宣传教育类阵地指队报(墙报、黑板报、手抄报、电脑小报)、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橱窗、小画廊、光荣榜、红领巾信箱、阅报栏等;科普教育类阵地指少年科学院、小新星天文台、红领巾气象站、“雏鹰网”俱乐部等。

55、

56、少先队阵地的功能:辐射功能、整合功能、育人功能、经济功辅导员的基本要求(“五者”):做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能。

领者,做少年儿童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做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做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者,做少年儿童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者。

57、

58、

59、辅导员的修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辅导员的职业特征:工作对象的自主性;工作方法的特殊性;辅导员专业化:辅导员通过培训和自我培训,其素质达到专业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工作过程的长期性。

水平的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辅导员的专业定位:(1)辅导员是我国社会运行机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辅导员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3)少先队辅导员是专业的儿童社会工作者。

60、6

1、辅导员科研素质基本要求:会学习、会搜集、会借鉴、会总结、会研究、会运用、会辅导、会创造。

大队辅导员的职责: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开展大队各项活动;指导和协调中队辅导员工作;协助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协助社区少工委工作。 6

2、全团带队的含义:表明了直接领导少先队的不只是团委少年部门的事,而是全团的事。(1)团的组织都要关心和做好少先队工作;(2)团组织要争取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心和支持少先队工作;(3)团组织要建立一支优秀的辅导员队伍来加强少先队工作。

63、6

4、6

5、 全团带队的形式和内容:思想带队、组织带队和工作带队。 中学少先队三大特点:少先队的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少年期与青年期的衔接;少先队组织与共青团组织的衔接。

中学少先队团前教育:队员进入初中后,心理上对更高一级组织的需求增强了,他们向往共青团,希望少先队组织能帮助、指引他们入团,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团前教育的最佳期。团前教育为队员进步增添了新的动力。为少先队优秀集体的形成创造条件;为团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在中学的教育作用;显示了中学少先队工作的特色。

66、少年团校:是向初中少先队员进行系统的共青团知识教育的学校,

是队员们学习共青团、准备参加共青团、接受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是加强团队工作衔接的一个载体。

67、6

8、新时期农村少先队“两争两小”活动:“争当科技小能手”和“争当文明小使者”。

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理念:少年儿童是少先队工作的主体;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是少先队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验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途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少先队工作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是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手段。

69、70、 少先队工作的宗旨:竭诚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代领导人对少先队的题词:毛泽东同志号召“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新主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希望广大少年儿童“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江泽民同志为“中国少年雏鹰行动”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少先队成立50周年题词:“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71、胡锦涛给中华小记者复信时提出的殷切期望: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技知识,掌握报国本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72、7

3、7

4、第五次全国少代会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殷切希望:勤奋学习快乐生活 全面发展。

2004年中央8号文件的名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少先队组织教育的内容:队与党、团组织关系的教育;队的性质、任务的教育;队的历史和传统的教育;队的名称、标志、礼仪、宣誓教育;队的组织制度的教育;队的组织纪律的教育;队员的权利及义务的教育;队的作风教育等。

75、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方法:通过少先队的组织事务进行教育;通过少先队的常规管理来进行教育;利用少先队的礼仪来感染队员,进行少先队组织教育;系统地进行队的基本知识和队史的教育;依托少先队教育阵地,进行少先队组织教育。

76、少先队自我教育的特殊内涵:经由队员所具有的组织观念而发挥的自我教育;经由队的各级组织而发挥的集体的自我教育;经由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队活动而发挥的实践中的自我教育。

77、少先队实践教育的内容:少先队组织内部的实践,包括少先队小岗位,如红领巾值勤岗、红领巾广播台、红领巾电视台、黑板报等,少先队的众多兴趣组织,如剧团、科技小组等和少先队组织内部“怎样争创优秀小队”、“小队中如何保持团结”等问题;少先队的社会实践,包括接触社会、接触大自然、接触生产劳动、接触现代科技等。 7

8、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内涵: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一个道德认知的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和人的社会化过程。

79、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基本内容: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通过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帮助少年儿童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等各个方面,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引导少年儿童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奠定基础。

80、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定义:是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营造少先队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使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留下更深的印记。

81、少先队文化建设的层次:从文化结构层次上讲,少先队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层次、行为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

82、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基本目标:少先队工作动员社会化;少先队活动内容社会化;少先队组织结构社会化;少先队工作队伍社会化;少先队活动阵地社会化;少先队教育手段社会化;少先队理论研究社会化。

83、创建优秀少先队中、小队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少先队的基层建设,更好地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培养队员的主人翁精神,增强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团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优秀少先队中、小队”活动,并于1983年5月3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优秀少先队中、小队”活动的决定》,提出了优秀少先队中、小队应具备的条件:(1)思想教育好;(2)活动开展好;(3)队的作风好;(4)队干部工作好。1983年由《中国少年报》发起了全国“快乐的小队”活动竞赛,1984年开展了全国“快乐的中队”活动。1984年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辅导员代表会议期间,团中央命名表彰了一批全国的优秀中、小队。

84、“创造杯” 竞赛活动:1984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少代会上,

邓颖超同志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的讲话,号召少先队员“要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的活动”。为此,1984年11月,全国少工委与中国少年报社、辅导员杂志社联合发起了全国“创造杯”少先队活动竞赛。这是一次由我国亿万少先队员参加的,以时代性、实践性、自主性为特征,以“四有”、“五爱”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创造志向、创造精神和创造才干为目的,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共产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85、全国各族儿童“勤巧小队”友谊赛:是《中国儿童报》在1986

年9月至1987年7月举办的竞赛活动。这次比赛的目的是帮助中低年级的少先队员树理想、学创造、做主人。比赛内容是“勤”和“巧”。勤——看哪个小队队员生活自理能力强,为家乡、学校、家庭和他人服务得好;巧——看哪个小队的队员活动时最会动脑筋,出的主意好、劳动方法巧。全国共有250多万中、低年级小队、3000多万少先队员参加了这次友谊赛,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有40个少数民族的许多队员,也踊跃参加了比赛。

86、“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定义:“手拉手”互助活动开始于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旨在倡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相互通信交往,互帮互助,共受教益的一项实践教育活动。

87、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的方针:以城市为主导,辐射广大农村和老、少、边、贫地区;强调互助互学,共同进步,防止单纯的救助行为;提倡就近就便,量力而行。

88、“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原则: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要求;以实践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为基本方向;以构建“手拉手”运行机制为基本手段;以素质教育为基本目标。

89、“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形式:“手拉手”互助活动是以“四个一”(交一个朋友、写一封交友信、寄一本书、看一次朋友)为基本形式。按交友的形式分,有书信交友和书报交友。按交友对象分,有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中队与中队手拉手、大队与大队手拉手、学校与学校手拉手、地区与地区手拉手。按交友的区域分,有城镇和农村少年儿童“手拉手”、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手拉手”、内地与少数民族地区小朋友“手拉手”、东西部少年儿童“手拉手”、世界少年儿童“手拉手”。按交友的内容分,有“手拉手”红领巾助残、“手拉手”情系贫困小伙伴、“手拉手”创建希望小学、“手拉手”志愿者行动、“手拉手”服务万村建书屋、“手拉手”文明行动、“手拉手”创建“三辰影库”伴我快乐成长、“手拉手”共话家乡50年书信赛和“手拉手”红领巾救灾等。

90、中国少年雏鹰行动:雏鹰行动是“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生存与发展行动计划”的简称。雏鹰行动的实施措施是重点开展四项活动:“五自”学习实践活动;“手拉手”团结互助活动;“启明星”科学技术活动;“百花园”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同时设立雏鹰奖章,开展达标争章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91、雏鹰行动的目标(“三个学会”):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造。

92、“五自”学习实践活动:是雏鹰行动的主体性活动之一。“五

自”指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93、雏鹰奖章活动的基本原则:尊重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发挥少年儿童的主动性;训练项目和标准的非竞争性;注重训练过程,注重素质培养;注重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鼓励基层少先队组织灵活实施。 9

4、雏鹰奖章的设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明确的少先队员在1~8年级需要争获的17枚雏鹰奖章,建立了“雏鹰奖章”的新体系。各年级需要争获的雏鹰奖章分别是:“准备入队章”、“好朋友章”;“自理章”、“文明章”;“手拉手章”、“自护章”;“岗位责任章”、“科技章”;“民族精神章”、“环保章”、“国防章”;“社会考察章”、“创新章”;“服务章”、“青春知识章”;“法律知识章”、“信息章”。

95、“创新杯”竞赛:是全国少工委推出的“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深化“雏鹰行动”、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少代会关于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教育思想的一个新的活动载体。2000年12月,由全国少工委办公室、中国少年报社、辅导员杂志社联合发起。活动内容是以学校、社区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或少年儿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以创新为主题的活动,内容可涉及树立社会新风、开阔眼界、科学实践、计算机网络、文化艺术、强健体魄和动手动脑制作等方面,要求新颖、健康、有趣、富有创造性。活动中少先队员要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人人争当“小问号”,自己提出活动题目;人人争当“小发现”,寻找开展活动的好方法;人人争当“小能手”,自己动手乐于实践。

96、“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活动的主要内容:开展“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开展“手拉手、话小康”活动、深入开展“养成道德好习惯”活动、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开展“争奖章,做准备”活动、继续开展“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活动”。

97、“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内容(“三个了不起”):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寻找自己认为能体现中国了不起的一件事,寻找和发现其中蕴涵的民族精神;寻找心目中了不起的中国人,寻找和发现其身上表现出的民族精神;做一件事,从中体会应该怎样做一个中国人,从小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活动以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题,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全国少年儿童通过少先队中队、小队的组织形式,开展“三个了不起”系列活动,教育少年儿童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

98、“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2000年4月共同开展的“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一项引导全社会都来关注和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公益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教育、公安部门为主导,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预防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良好氛围。

99、“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是为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全国少工委在全国少先队员中深入开展的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节约资源活动。

100、创建“李四光中队”活动:“李四光中队”活动是中小学少

先队员自愿参加的群众性课外爱科学、爱祖国、爱护国土资源的自我学习教育活动。创建“李四光中队”活动由国土资源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共同倡导开展。全国“李四光中队”活动主题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

少先队应知应会

仓库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党建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钳工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电脑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党员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电脑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党建工作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衣柜导购基础知识应知应会

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少先队辅导员应知应会基础知识篇
《少先队辅导员应知应会基础知识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