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4: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生态文明的现实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关键字:生态文明,可持续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即是指人类按照和谐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生态系统诸因素之间和谐共生、共同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因此,在整个世界中,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这种统一不是人服从于自然,也不是自然服从于人类,而是二者平等和谐共存的状态。所以,生态文明不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社会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而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继的社会整体状态的文明。生态文明涵盖了社会和谐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全部内容,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自然环境包括人类生活的一定的生态环境、生物环境和地下资源环境。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他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的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断变化,人们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人类使用石器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和威胁,屈服自然、畏惧自然和崇拜自然的思想,在人们的意识中居于主导地位,人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随着金属工具的出现,人类创造了光辉的农业文明。在这一阶段,人们一方面还不能有效地抗拒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农耕文明的发展需要占用更多农田,不可避免地会毁掉大量森林和草地。但由于当时人口数量仍在土地承载力之内,生态破坏总的看是轻微的,人和自然还处于“经验型”和谐状态。自18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和电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西方国家率先建立了工业社会,形成工业文明,并带动了农业现代化。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等意识进一步强化。在这种价值理念的支配下,人和自然的关系变成主宰被主宰、掠夺被掠夺的关系,自然生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着人类进入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现代生态文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20世纪中叶起,人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呼唤人类走向现代生态文明时代,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进程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偿还“欠债”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念指导。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观,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不可否认,GDP的高速增长使经济总量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有利于促进人民就业,提高和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但是,在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却滋长和蔓延一种极为有害的发展观,这就是《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和谐探索》一书着力批驳的“唯速度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突出表现:有的认为“增长速度越快越好”,“谁速度快,谁功劳大”“数字出高官,速度论英雄”;有的认为“只要速度上去了,什么都好办”,“一俊遮百丑”;有的不管客观条件,大干快上,盲目蛮干,“靠山吃山,吃得山秃林荒;靠水吃水,吃得鱼虾绝迹”。单纯追求速度的后果只能是:数字上去了,但是,资源浪费了,环境污染了,生态破坏了,实际效益很不理想,却留下沉重的环境包袱和隐患。据专家学者计算,近些年来,我国GDP中有10%是靠生态“透支”获得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警觉和深刻反思。

社会上流行一种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环境包袱论”。持此观点的人公开指责加强环保就是“妨碍发展”、“否定发展”,完全把环保当成包袱。自己不想背这个包袱,就把包袱甩给国家,推给社会。自己不干,转嫁外地,坑害别人,变成公害。很显然,这种观念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宗旨,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发展为了什么?十七大的回答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环境包袱论”者奉行“利益至上”,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他们为了追求个人政绩、局部或眼前经济利益,“要钱不要命”,不惜以破坏生存环境、牺牲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抓项目,搞开发。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揭露华北地某地十年间先后建90多家化工厂造成两个村五年中232人患癌症,死亡172人,癌症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十八大全面阐述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正确处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关系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发展观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政绩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问题。我们党和国家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不折不扣地坚持 “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坚决摒弃经济发展和环保对立的错误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坚持走与民谋利、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理解和诠释,但从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历史阶段看,可以看成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段文明,但目前的生态文明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形成阶段,人类与自然一起形成的联合体是一个连续的演进过程,作为一个时间截面的目前阶段上,在空间里生态文明比起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还显得相当微小。虽然生态文明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来临,但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确的抉择,尤其是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用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引领城镇化进程,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非理性发展观,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思想根源。 我国在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和发展总布局的高度,由过去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变成了现在的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政绩观,这对于我们学习和实践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述和部署,偿还生态、环境欠债,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四大科学理念,纠正、摒弃种种非科学发展理念。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归根结底是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 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随着我国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发展,我们都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生活的家园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1]谢高地.生态文明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视野.2013.5:25-28.[2]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三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研究之二.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16-20.[3]刘思华,正确认识和积极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4]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北方经济.2007,(4):4-5. [5]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绿叶.2006,(11):21—22.[6]刘志林,戴亦新,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7]何燕,陈平.《生态文明建设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2011(14):23-25.[8]高宜新.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绿色责任的辩证思考.生态经济.2010(2):65-74.[9]李欣广.使命初探:21世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124.[10]荣开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江汉论坛.2011(2):29-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