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8:56: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

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1 摘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将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循环。对于我国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Abstract: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ill promote social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For my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premis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foundation is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erative.2007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Party Congre will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s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the new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asically to save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growth,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circular economy, the propor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ischarge of major pollutants under effe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firmly establish in the whole society.\"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major tasks for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1]。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在中共十七大上提出的理论创新,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4]。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

3 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5]。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上的重大进步,因为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维护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宗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其内涵是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其着眼点在于引导人们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更加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不断完善,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资源是有限的,增长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潮流。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许多国家和地区深刻反思工业文明以来的发展道路,并在保护生态环境、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已经具备了向生态文明迈进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新中国建立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尤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还应该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物质资源投入实现的,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

4 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6]。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创造并不断思考、研究文明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对文明的思考与人类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人类对文明的研究同人类的文明等长。但是,真正对文明做大规模深入的研究还是近代以后的事情,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研究则更晚。

1、国内研究

据资料考证,在我国最早使用生态文明概念的是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1987年,他在全国生态农业问题讨论会上提出应“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并于同年6月23日发表了《真正的文明时代才刚刚起步—叶谦吉教授呼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①。国内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著作。比较早的有廖福霖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主要论述了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等在内的生态文明观,实践方面则对城市、乡村、江河流域和森林生态建设及生态文化建设等进行了有力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二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硕博论文。如叶春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马国超的《人类文明的生态走向及生态文明构建》等,这些文章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的角度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三是关于生态文明研究的期刊文章。如王如松的《论生态革命走向生态文明》、曹新的《论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张晓红的《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等。我国早期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都力图把生态学的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由于大多数研究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未能更好地发挥其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而,还不能真正地解决中国当时的社会问题[7]。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的生态环境空前恶化,由此引发人们对生态

5 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深切忧思,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研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②。这个定义涵盖的比较全面,既包括了人与自然,也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还包括了物质和精神及持续发展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出现了提出新的出发点的探索动向,尤其体现在试图为一种独立的生态社会理论提供理念支持。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廖福霖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二版)》,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对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主要有以下观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可持续发展体制;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环境;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行绿色政府运行机制;加强公众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发展循环经济,做强生态产业。

2、国外研究

20 世纪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引发了人们对以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层思考,而且也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一般而言,生态文明的研究起源于欧美国家,并逐步传播到发展中国家。国外理论界并没有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的概念,主要是关于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研究,有很多理论与方法值得借鉴。其中,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开展较早,取得了很多成果[8]。

国外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产业共生理论、清洁生产理论、产业生态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零排放理论及逆生产理论。产业共生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John Ehrenfeld和Nicholas Gertler在丹麦的卡伦堡市提出,他们研究了被公认为“产业共生”的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并提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弃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循环型的产业共生

6 系统[9]。

国外生态文明实践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循环经济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同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企业层面建立小循环模式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该公司利用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实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在区域领域建立中循环模式的典型案例是丹麦的卡伦堡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把发电厂的热气供给其他厂使用,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问题;各厂区之间建立了循环关系,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社会层面建立大循环最好的是日本。由于日本资源有限,它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是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10]。

三、建设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

一、第

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11]。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是具有巨大挑战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马克思

7 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也能够明显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人们发展观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13]。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育创新主体;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倡导生态消费,转变生活方式[14]。建设生态文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中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低成本、低代价的绿色产业,实现绿色增长。对那些抱着传统增长方式不放、不顾环境代价的地方,要有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执行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千方百计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15]。

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生态现代化。要从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的现实出发,调整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倾斜力度,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着力建设和保护好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抓好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从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科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问题的治理[16]。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发展基础、专业、在职、社会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公民生态素质。建设生态文明,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也只有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17]。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18]。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我国应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关键岗位环境责任制和关键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三大生态制度,以促进我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完善环境立法,严肃环境执法[19]。

加强国际合作 实现全球生态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全球性问题[20]。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已引

8 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某一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的全球性决定了其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治理。

加微信免费获取全文(包括参考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