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五个(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3 20:16: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2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五个“一” 大 中 小

发布: 2012-10-17 13:06

我来说两句(0)

在历届体育赛事中,特别是在记者采访过的各类航空体育比赛活动中,赛会标志的设计者们总是将热气球、滑翔伞等各类航空器的抽象图案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然而2012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秩序册的封面,却被一个简单的五彩竹蜻蜓所占据,其原因用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模型部主任王雷的话说:“这是人类飞上蓝天的最初创意。”

从原来只有几所院校参与、几十名选手比赛的单项赛事,发展到今天46所学校950余名参赛选手,9个竞赛项目组成的集比赛、交流、科研为一体的全国高校间的顶尖航空航天创新赛事,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就好像一支正在高速旋转的竹蜻蜓,随时准备腾空而起,向更高的天空飞去。

一项传统比赛的华丽转身

8年之前,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一项规则简单的航空院校之间的航模载重挑战极限的比赛会有令人吃惊的生命力和成长能力,也没有人想到,凭借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制作能力,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就已经让航模载重极限挑战变得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然而就在看似“山穷水尽”时的一个转身,便成就了今天有着9个竞赛项目、全国46所学校、950多名选手参加的大型综合类航空航天模型赛事活动。

“2004年举办的第一届载重飞行比赛,当时只有4所航空院校,20多名学生参与,设计的作品也千差万别。”王雷介绍说,最早的5公斤级无线电遥控航空模型载重飞行比赛,只规定参赛的载重飞机必须完成一个完整的封闭航线,以滑跑的方式起飞并以滑降的方式降落,比赛以模型飞行载重重量高低确定名次。由于当时载重所用的重物为铝块,航模所载的重量也都是自己的极限重量甚至都已经超过极限,因此飞行的成功率很低,比赛中也经常会出现比较危险的状况。

为了让学生比赛更为安全,比赛场面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更为突出,从2007年起,3公斤级无线电遥控油动航空模型限时载重空投取代了原来5公斤级载重项目,之前由北航航模队创造并保持的载重27.7公斤的全国纪录也定格在航模运动发展的历时当中。现在的3公斤级无线电遥控油动航空模型限时载重空投比赛,既在规定的时间内不限定航模起降次数,运载水袋至制定高度空域并且准确投放即可计分,最终以限定时间内所取得的总分进行排名。

经过改良之后的载重比赛,被圈内人士戏称为“空中的F1”,比赛规则不仅限制了飞机的重量,还限制了比赛的时间,飞机载荷的重物由原来的金属块变成了水袋,在比赛中还增加了定点投掷的计分环节,相比之前一味挑战承重极限的比赛来说,新的赛制在更具安全性的考量下同时更具有观赏性和对抗性。

规则的改变也使得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比赛,从一个操纵手就可以完成的比赛变成了一个必须由团队合作来完成的比赛。每当飞机完成一个航程落地补充水袋时,除了操纵手以外的队员就像F1比赛中的维修人员一样冲入场内,一人固定飞机同时为下一个航程做准备,两侧的两位选手则将事先准备好的水袋放入机舱,还有一名在尾部的队员专门在辅助固定飞机的同时调整下次起飞的方向,从降落到加水到起飞,配合默契的团队整个过程不超过十秒。

虽然今天的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比赛项目已经增加至9个,但在参赛选手以及关注比赛的人们眼中,3公斤级无线电遥控油动航空模型限时载重空投比赛仍被看做是整个赛程中最为传统也最为经典的比赛,甚至成了整个赛事的灵魂,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也发现,如今面临着学生们日益高涨的创新热情,现有的规则似乎已经无法满足参赛选手们想要更多挑战的思想了。

一场不计代价的创意风暴

在大多数人心中,既然想要赢得与对手的竞赛,就必然存在着一个取得比赛胜利的“制胜法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比赛中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往往都归结于参赛者所具备的经济实力,旧时“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笑谈几乎变成了现实。反观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赛场,恰似一朵青莲含苞待放,“创新永远是这项比赛唯一的制胜法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副教授万志强的一席话道出了科研类航模比赛的真谛。

在比赛还未开始前,在一次与记者的交谈中王雷就表示:“我想要的不是能够拿金钱买来的参赛作品,我真正想看到的是来自高校学生自己的创意。”如果仔细研究本次比赛的规则的话不难发现,在今年比赛的项目设置当中,除了电动滑翔机比赛旨在锻炼学生操纵航空模型的基本功以外,其他项目的规则设计都只是对参赛选手的设置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所经历的过程不作任何要求,每一个学校在同一场比赛当中执行同一个任务的飞机几乎都是不一样的,譬如3公斤限时载重空投的比赛当中,比赛规则只对飞机的自重有一定的限制,在审核的过程中也只是对机身的重量进行称量而已。

据王雷介绍,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所有项目的设计首先是通过高校相关专业教师的讨论,选择与各大高校的科研课题相结合或与军事方面的应用相结合的,并且能够与目前社会上实际用途相匹配的项目,例如今年新增的航模垂直起降比赛,就是根据目前社会

发展的现实状况以及我国在军事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所新增的。

众所周知,在飞机动力系统当中,螺旋桨的选择可谓是重中之重,随着航模运动的发展,在市面上能够买到的螺旋桨可谓不计其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届比赛科技创新作品评审的过程中,南昌航空大学的参赛选手们硬是凭借着自己的制作能力,创造出了最适合自己的螺旋桨,虽然自己制作的成本也许比市面上的价格要高一些,但这也不失为一种探索,据了解,类似的例子在科研类航模比赛当中并不罕见。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在采访参赛选手的所有问题当中,最让参赛选手们难以回答的就是自己作品的“成本”问题。因为在他们的作品当中,除了一些模型专用的板材及动力装置之外,相当一部分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身边的生活用品,甚至是别人已经丢掉的垃圾,而航模最为核心的设计内容,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予以实现的,要计算这其中的成本,确实有点难为这些还在象牙塔中努力攀登的学子们了。

一支学生航模的豪门队伍

在高校师生间说起航模比赛,有一支队伍的名字总难以避免,那就是有航模“豪门”之称的北航航模队。1952年,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为基础的北航航模小组成立,便翻开了这支目前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数一数二的航模“豪门”的历史篇章,1956年正式建队之后,北航航模队的名字就屡次与国内各项航模比赛的冠军称号联系在一起。

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活跃在赛场上的这支北航航模队,是于2004年重新组建的,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委,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技术支持,是一致非盈利性的高水平业余航模代表队。航模队队员主要由小飞机协会、航空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社团成员与各学院中热爱航空的优秀学子组成。经过不懈的努力与积累,航模队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骄人的战绩,在200

4、200

5、2006年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学生无线电遥控载重项目个人和团体冠军并创造全国纪录,2007年至2011年的3公斤油动遥控模型现实载运空投项目中,北航航模队共获得4次冠军和1次亚军,创造了科研类全国航模锦标赛中的一段传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北航航模队首次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大学生代表队在美国举办的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首次亮相,以流利的英语答辩能力、精细的飞机模型制造公益以及高超的飞机飞行水平,最终以总分312分摘得了该赛事最高级别的桂冠。“这个冠军极大增加了中国航模队员的自信心,也证明中国大学生的航模水平处于世界一流的行列,这有赖于北航航模队长时间的积淀和人才积累,”万志强说,经过数辈北航航模人的努力,如今的北航航模队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本科生,为祖国和学校争得了巨大的荣誉。

然而即便是如此优秀的队伍,在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重视航空航天模型运动的今天,依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用万志强的一句话概括北航航模队在高校航模运动当中的地位就是:“始终在引领,但压力也越来越大。”

一个互通有无的交流平台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用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赛场上似乎恰如其分。从普通观众的角度出发,看到赛场上的不外乎是一个个遥控飞机在空中飞舞,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看到兴起时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为参赛选手加油鼓劲,一场比赛下来,有欢呼、有惊叹、有惋惜、有欢乐,看得好不热闹。但在专业人士眼中,5天的比赛,除了激烈的竞争以外,比赛更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平台,来到这里的人都应该满载而归。

“我需要强有力的团队,我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一位远道而来的专家告诉记者,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自己将要开展的事业挑选得力干将。如此迫切的需求在比赛场边虽不多见,但也绝非史无前例,据王雷介绍,在历年的比赛当中,凭借着优异的比赛成绩最终走上“保研”之路或走上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的参赛选手比比皆是。即便是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大多数同学也都像北京理工大学航模队的张超所说一样:“自己的思维在比赛中得到了很大的开拓。”

在整个赛事中,说到交流,最为直接的必然是科技创新作品评审的环节。在评审过程中,学生们要在诸位专家面前展示自己的航模作品,并且回答专家所提出的问题,你来我往之间见招拆招,恰似在华山之巅论剑的武林高手。如果说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的是更为全面的知识的话,那么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感受到的则更多的是来自于年轻人的对于飞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就是意在做一个让学生受益的同时,老师也能受益的双向交流平台。”王雷说:“参与评审的老师或许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工作之后,他们的思想可能会因为长时间比较单一的工作而形成一个固化,我们希望在评审的过程当中,来自高校的,思想稚嫩的学生的思想会与他们的经验碰撞出新的火花。”

一幅生机勃勃的未来图景

随着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开战,今年国内航空航天模型的四大赛事均已完成了自己的亮相,从年初的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到暑假期间的“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模比赛和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再到本届科研类全国航模锦标赛,可以说,中国航空模型运动又度过了一个充实又富有意义的赛季。

从目前国内航模运动的四大比赛来看,最基础、最普及的“飞向北京-飞向太空”主要立足于激发中小学生参与航模运动的兴趣,比赛难度以及门槛都很低,让孩子们能够在比赛当中充分的享受航模运动带来的乐趣。

相对“飞北”来说较为高级的全国航模青少年锦标赛,可以看做是我国航模运动人才的分水岭,因为在经历过青少年锦标赛之后,航模人才大致会通过比赛进入两个序列,一是进入专业航模队伍代表各省市甚至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一是通过比赛得到高校的青睐,通过高校自助招生等途径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

总体来说,两项青少年航模赛事都属于我国航模运动的基础性赛事,在青少年还不完全具备“创新能力”的时候重点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要把创新作为一种好的习惯进行培养。”王雷说,当孩子进入高校之后,有了基本理论的知识课程,再将中小学不可能完成的创新想法变成现实,就形成真正的创新能力。

虽然处于相同的层级,但与科研类全国航模锦标赛相比,参加全国航空模型锦标赛的选手所走的更像是一条竞技体育之路,正因如此,在航模的制作以及操纵飞行的技巧方面都要优于高校在校学生。据王雷介绍,从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专业模型队在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也开始逐渐为高校航模运动服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进入到专业航模队伍进行训练的人才相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并没有受过完整的理论知识教育,文化程度略低,虽然在操纵等实践方面有优势,但是理论基础还比较缺乏,这在航模运动的发展来看是“走了一条弯路。”

相比于稳定发展中的航模竞技类比赛,近年来,科研类比赛逐渐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迹象,高水平的比赛吸引了更多高科技人才加入到航模运动的队伍当中,这正是当前中国航模运动所欠缺的。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新的挑战,王雷透露,中国航模运动也需要通过依靠市场来促进发展,中国模型运动即将步入自己的商业化推广阶段。本报记者杨卓越

作者:杨卓越 (来源:中国体育报)

全国科研类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参赛感想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总结

科研类全国航模锦标赛

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

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

科研类档案管理

福建省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竞赛规程

第十六届全国攀岩锦标赛

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全国中西部举重锦标赛规程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五个(材料)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五个(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