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题交流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1 21:4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课题交流材料

一、课题介绍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重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重要环节。但这项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中的薄弱之处,教师们常说困难生的转化太困难了。尤其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即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要关注学生“三维目标”的完成。转化学困生,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中生优生同样重要,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就更有其重要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寻找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有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方法。既满足于当前新课程的需要,又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将新课改理念和实际教育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纠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良因素,研究和实践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学困生方法,从而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自身、学校、家庭因素。

2、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4、学生作业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学生作业中的转化措施。

5、学校、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四)研究方法

1、行为研究法。对教师及学生参与课题实验的行为过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和调整。

2、归纳法。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等。

3、文献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收集相关资料。

4、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

5、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总结解决的方法。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 第二阶段:

1、学校教育方式如何适应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2、研究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主要研究课堂教学中的转化措施。

(1)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2)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3、学生作业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学生作业中的转化措施。 (1)家庭作业中如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成效。 (2)课堂作业中如何提高学困生作业的质量。

4、研究学校、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成效与问题反思。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与结案报告。

二、阶段性课题研究情况:

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成员能认真根据承担的课题任务,利用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活动进行有交的研究,每项子课题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课题完成情况作如下简单汇报。

(一)进展情况: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已完成,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为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其它子课题都在按计划进行当中,均都有所收获。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

1、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实际教育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教师认识到了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学校制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方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教师帮困能力。

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除了以上所采取的方法外,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学困生转化“七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

3、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减少了学困生的数量。 实施课题研究的五个班级原有学困生13个,通过课题研究,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所提高,他们的学科考试平均分与班级平均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4个学困生已经走出了学困生行列。学校整体学科成绩在不断提升。

4、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六位教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二年时间里,六位教师承担了部分公开课任务,均获得了好评,有二位教师的优质课在学区获奖。

(三)、问题思考

1、学困生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形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但我们无法左右社会对学困生的影响。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学困生的负面影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学校也是非常无奈的。如何让社会发挥其应有的正面教育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2、学困生队伍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学生的转化成效不很明显,如何转化这部分特殊学生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3、考试制度是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大障碍。与其做“吃力不讨好”的学困生转化工作,还不如干“名利双收”的优等生辅导,这是很多教师的一种心态。

课题 交流材料

课题交流演讲稿

课题交流发言稿

课题研究交流发言稿

课题交流发言稿(推荐)

个人课题交流稿

课题研究交流制度

语文课题交流材料

微型课题研究交流材料

课题研讨交流汇报材料

课题交流材料
《课题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