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 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0: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一)中文名称: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

(二)英文名称: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二、课程性质

任意性选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重点掌握金融法的概念、原则、体系、金融法调整机制、金融法主体、金融法客体等金融法的基本理论,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金融法律以及金融法规内容;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融资租赁、保险等金融经营规则法律制度。使学生掌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监管法律制度以及《巴赛尔协议Ⅲ等金融监管的国际规则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存款准备金制度、基准利率制度、再贴现制度、再贷款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法律制度。

四、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本课程教学围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中心,努力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二)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课堂讲授与自学、课堂随机提问、课后作业及模拟法庭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敏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传达丰富的信息,另外试着采用以班级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分角色模拟起诉等实践教学活动。

五、课程总学时

36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编 金融法总论

第一章 金融法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 了解金融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调整的对象、金融活动的社会控制,把握金融法的功能与作用、金融法律体系以及金融法律调整机制等,并将其能够准确、熟练地运用到以后各章的学习之中。 教学重点

金融法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

金融法调整的金融关系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的社会控制

一、金融与金融市场

(一)金融的概念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二、金融活动的社会控制

第二节 金融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一、金融法的概念

二、金融法的调整对象

三、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稳定货币与促进经济增长相结合的原则

(二)促进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

(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四)维护国家主权和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

第三节 金融法的功能与作用

一、金融法的功能

二、金融法的作用

(一)发展金融市场与金融法

(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与金融法

第四节 金融法的体系

一、金融法的主体组织法

二、金融法客体保护法

三、金融经营规制法

(一)商业银行经营规制法

(二)政策性银行经营规制法

(三)证券经营规制法

(四)保险经营规制法

(五)信托经营规制法

(六)外汇经营规制法

(七)票据经营规制法

(八)证券投资基金经营规制法

(九)金融衍生品经营规制法

四、金融监管法

五、金融调控法

第五节 金融法调整机制

一、金融法的创建机制

二、金融法的实现机制

三、金融法的耦合机制 思考题

1.试论金融法的概念和它所体现的经济法特征。 2.如何建立与完善我国金融法的体系? 3.如何理解金融市场与金融法的关系?

第二章 金融法主体

教学目的

掌握金融法的主体的涵义、体系结构;了解金融法消费主体的权利义务及分类;并掌握金融经营主体的概念、特征和金融管理主体等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点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 教学难点

金融经营主体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法主体

一、金融法主体的涵义

二、金融法主体体系结构

第二节 金融消费主体

一、金融消费主体的概念

二、金融消费主体的特征

三、金融消费主体的分类

四、金融消费主体的权利义务

第三节 金融经营主体

一、金融经营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政策性银行组织规则

(一)政策性银行的法律特征

(二)政策性银行的组织机构

(三)政策性银行体系

三、商业银行组织规则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

(三)商业银行的设立

(四)商业银行的变更

(五)商业银行的接管和终止

四、外资银行的组织规则

(一)外资银行的概念与分类

(二)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

(三)外资银行的设立与登记

(四)外资银行的终止与清算

五、保险公司组织规则

(一)保险公司的概念和组织形式

(二)保险公司的设立

(三)保险公司的变更

(四)保险公司的组织机构

(五)保险公司的终止及清算

六、证券经营主体组织规则

(一)证券公司

(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三)证券服务机构

七、信托公司组织规则

(一)信托公司的性质和组织形式

(二)信托公司的经营范围

(三)信托公司的设立

(四)信托公司的变更与解散

八、金融租赁公司组织规则

(一)金融租赁公司的概念和组织机构

(二)金融租赁公司的业务范围

(三)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

(四)金融租赁公司的变更与终止

九、财务公司组织规则

(一)财务公司的概念

(二)财务公司的主要任务和义务范围

(三)设立财务公司的条件和程序

(四)财务公司的变更

(五)财务公司的整顿、接管及解散

第四节 金融管理主体

一、金融管理主体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的法定组织形式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性质、地位、职能与职责

四、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限制

五、中国人民银行组织机构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机构

(二)货币政策委员会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法主体的特点

2.为什么说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双重性质?

3.试分析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联系与区别?

4.为什么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规定要比一般工商企业严格?

第三章 金融法客体

教学目的

了解金融法客体的涵义和特点、分类等;掌握货币、外汇和资本证券和货币证券等内容。 教学重点

金融法客体的分类 教学难点

外汇交易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法客体概述

一、金融法客体的涵义和特点

二、金融法客体的分类

第二节 货 币

一、货币概述

二、人民币

三、货币发行权和人民币管理

四、人民币的发行

(一)人民币的发行原则

(二)人民币发行程序

五、残损人民币的管理和人民币的保护

(一)残损人民币的管理

(二)人民币的保护

第三节 外 汇

一、外汇的涵义

二、外汇的分类

三、结汇、售汇、付汇

四、外汇市场

(一)外汇的概念和特征

(二)外汇市场的种类

(三)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五、外汇交易

(一)即期外汇交易

(二)远期外汇交易

(三)择期外汇交易

(四)掉期外汇交易

(五)外汇期货交易

(六)外汇期权交易

(七)套汇交易与套利交易

第四节 资本证券和货币证券

一、资本证券

(一)资本证券的涵义

(二)资本证券的分类

二、货币证券

(一)票据的概念和特征

(二)汇票

(三)本票

(四)支票

(五)银行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金融法客体的特点?

2.为什么要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以人民币的垄断发行权? 3.为什么说外汇是金融法最重要的客体? 4.试比较资本证券与货币证券的异同。

第二编 金融经营规则法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经营规制法

教学目的

掌握商业银行法的概念、商业银行的概念、经营规则及业务范围等基础知识;了解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存款制度和贷款制度以及票据制度,还有银行卡制度、担保制度、电子银行支付规则等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电子银行支付规则 教学难点

商业银行和客户间法律关系的性质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规制法概述

一、商业银行法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概念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

一、银行账户和银行客户

(一)银行账户

(二)银行客户

二、商业银行和客户间法律关系的性质与种类

第三节 存款制度

一、存款法律关系

(一)存款及其分类

(二)存款合同

(三)存款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二、存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三、储蓄存款制度

四、单位存款制度

第四节 贷款制度

一、贷款法律制度概述

二、贷款的原则与规则

(一)贷款的原则

(二)贷款的规则

三、贷款法律关系

(一)贷款法律关系概述

(二)借款人的权利义务

(三)贷款人的权利义务

第五节 票据制度

一、汇票结算基本规则

(一)出票

(二)背书

(三)承兑

(四)保证

(五)付款

(六)追索权

二、本票结算基本规则

三、支票结算基本规则

四、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

第六节 银行卡制度

一、银行卡的种类

二、我国办理信用卡的业务程序

三、银行卡法律关系

四、银行卡风险的防范

(一)恶意透支的风险

(二)持卡人的信用风险

(三)不法分子冒用、诈骗的风险

(四)特约单位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风险

(五)持卡人保管和使用不当的风险

第七节 担保制度

一、担保和担保法

二、担保的方式

三、担保的设立及其效力

四、担保的具体形式

第八节 电子银行支付规则

一、电子银行

二、电子银行的支付——电子货币

三、电子资金划拨规则

(一)电子资金划拨的概念与特征

(二)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适用的规则

(三)电子资金划拨法律关系当事人

(四)电子资金划拨程序

(五)未经授权划拨的责任承担

(六)错误支付命令的损失承担

(七)电子资金划拨的违约责任 思考题

1.试述商业银行的创新性业务的法律制度 2.试论商业银行与客户间的法律关系

3.商业银行向客户发放信用卡有何风险?如何防范?

第五章 证券经营规制法

教学目的

在让学生掌握证券法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理解证券发行、证券承销以及证券上市,证券交易的内容;再重点了解不正当证券交易的禁止行为等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证券交易 教学难点

证券上市 建议学时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券法概述

一、证券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证券法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证券发行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

(二)证券发行的分类

(三)证券发行的环节

二、股票发行的条件和程序

(一)募集设立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和程序

(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和程序

(三)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条件和程序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一)普通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二)再次发行公司债券的禁止条件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四、其他证券的发行

(一)国债的发行

(二)基金证券的发行

五、证券发行的审核

第三节 证券承销

一、证券承销概述

二、承销团及主承销商

三、证券承销合同

(一)证券承销合同的概念和特点

(二)证券承销合同的条款

四、证券承销的特别义务

(一)禁止事前预留义务

(二)发行文件核查义务

(三)承销情况备案义务

(四)其他义务

第四节 证券上市

一、证券上市的概念和类型

二、证券上市的条件

三、证券上市的程序

(一)股票上市的程序

(二)公司债券上市程序

四、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第五节 证券交易

一、证券交易概述

二、证券交易市场

三、证券交易方式

四、证券集中交易的步骤

(一)开立证券交易账户

(二)申报委托指令

(三)竞价与成交

(四)清算与成交

(五)等价过户

第六节 不正当证券交易的禁止

一、限制的证券交易行为

二、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一)禁止内幕交易

(二)禁止操纵市场

(三)禁止虚假陈述

(四)禁止欺诈客户

(五)其他禁止行为 思考题

1.试分析证券发行和证券上市的区别和联系 2.不正当证券交易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第六章 证券投资基金经营规制法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与特点、分类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概念和证券投资基金立法概况;了解证券投资基金主体和基金财产、基金的募集和基金的运作与信息披露等相关的内容 教学重点

基金的运作 教学难点

基金信息的披露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券投资基金法概述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含义与特点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分类

(一)按组织形态分类

(二)按基金运作方式分类

(三)按投资对象分类

(四)按投资风险和收益分类

三、证券投资基金法的概念和证券投资基金立法概况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主体

一、基金管理人

二、基金托管人

三、基金份额持有人

第三节 基金财产

一、基金财产的概念与构成

二、基金财产的独立性

第四节 基金的募集

一、基金募集申请

二、基金合同

三、基金招募说明书

四、基金设立的审查

五、基金募集相关规则

第五节 基金份额的交易

一、封闭式基金份额的交易

二、开放式基金份额的申购与赎回

第六节 基金的运作与信息披露

一、基金的运作

二、基金信息的披露

(一)基金信息披露的一般规定

(二)基金募集信息披露

(三)基金运作信息披露

(四)基金临时信息披露

第七节 基金合同的变更、终止与经济财产清算

一、基金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二、基金财产的清算 思考题

1.如何认识基金财产的独立性?

2.为什么要求节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应当依法披露基金信息?应当公开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哪些内容?

3.基金管理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第七章 金融信托经营规制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信托法的概念和特征、分类;了解信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信托法律关系和信托财产的概念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证券发行信托的概念、发行公司信托的意义、存款贷款信托和收益债券发行信托以及基金信托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证券发行信托 教学难点

存贷款信托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托法概述

一、信托的发展概念和特征

二、信托的分类

三、信托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四、信托法律关系

第二节 信托财产

一、信托财产的概念和范围

二、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三、信托财产的归属

第三节 证券发行信托

一、证券发行信托概述

二、发行公司债信托的意义

三、发行公司债信托业务的程序

(一)发行人向信托公司提出申请

(二)信托公司审核发行人的情况

(三)签订发行公司债信托契约

(四)信托财产的交付

(五)信托公司协助下发行公司债

(六)发行公司偿还理性并到期支付本金

第四节 存款贷款信托

一、存款信托

(一)存款信托的概念

(二)存款信托的种类

(三)存款信托与一般银行存款的区别

(四)存款信托业务处理程序

二、贷款信托

(一)贷款信托的概念

(二)贷款信托的种类

(三)贷款信托的特点

(四)贷款信托的程序

第五节 收益债券发行信托

一、收益债券发行信托的概念

二、收益债券发行信托的意义

三、收益债券发行信托的程序

第六节 基金信托

思考题

1.试论信托的概念特征 2.如何理解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3.我国现行《信托法》存在哪些缺陷?

第八章 融资租赁经营规制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融资租赁的定义法律特征、主要形式;理解融资租赁合同、融资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融资租赁的法定程序。 教学重点

融资租赁合同 教学难点

融资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融资租赁概述

一、融资租赁的定义和法律特征

二、融资租赁的主要形式

(一)直接租赁

(二)转租赁

(三)售后回租

(四)杠杆租赁

(五)销售式租赁

第二节 融资租赁合同

一、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主要条款

(一)合同说明性条款

(二)融资租赁合同的标的

(三)租赁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四)租赁设备的交货、验货及其质量保证

(五)租赁设备维修、保养及其有关费用

(六)租赁期限

(七)租金

(八)租赁设备的灭失及损毁处理

(九)租赁设备的保险

(十)租赁债权的转让和抵押

(十一)担保

(十二)租赁保证金

(十三)租赁期满时租赁财产的处理

(十四)违约责任

(十五)争议解决

第三节 融资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一、出租人的权利与义务

二、承租人的权利与义务

三、供货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四节 融资租赁业务的法定程序

一、选择租赁设备阶段

二、委托租赁阶段

三、谈判阶段

四、签订合同阶段

五、购入设备阶段

六、支付租金阶段

七、租赁期满后的设备处理阶段 思考题

1.金融租赁涉及哪些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如何? 2.试论金融租赁合同的主要内容 3.融资租赁业务的法定程序有哪些?

第三编 金融监管法

第九章 银行业监管法

教学目的

让了解银行监管的概念、银行监管的体制、原则以及银行业监管法的概念和银行业将立法的内容;使学生掌握监管机构、监管措施等内容。 教学重点

银行业监管措施 教学难点

银行业监管措施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银行业监管法概述

一、银行业监管的概念

二、银行业监管法的概念和银行业监管立法

三、银行业监管体制

四、银行业监管的原则

(一)依法监管原则

(二)公开、公正原则

(三)效力原则

第二节 监管机构

一、银行业监管机构

二、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机构设置

三、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责

(一)相应行政规章、命令的制定和发布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管理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监管

(四)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宏观管理

第三节 监管措施

一、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措施

(一)一般监督措施

(二)接管、重组和撤销

二、其他政府机构的监管措施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二)国家审计机关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三)银行内部的稽核监管 思考题

1.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体制属于何种类型的银行业监管体制?

2.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立法宗旨的角度来谈论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措施

第十章 证券业监管法

教学目的

掌握我国证券业监管的概念、监管的对象和体制、监管的必要性;了解我国政府监管以及证券业自律监管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

证券业监管的对象和体制、监管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证券业自律监管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证券业监管概述

一、证券业监管的概念和目标

二、证券业监管的对象和体制

三、证券业监管的必要性

四、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政府监管

一、中国证监会的机构设置

二、中国证监会的职责

三、执法措施

四、权利保障和制约

(一)权利保障

(二)权利制约

第三节 证券业自律监管

一、证券业自律监管概述

二、证券业协会自律监管

(一)证券业协会的性质

(二)证券业协会的章程和机构

(三)证券业协会的职责

(四)证券业协会的权利和义务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

(一)证券交易所的性质

(二)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三)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机构

(四)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的监管

(五)证券交易所对会员的监管

(六)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思考题

1.试论证券业监管的必要性

2.试论政府监管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的关系

第十一章 信托业监管法

教学目的

掌握我国信托业监管法的概念、立法模式、信托业的监管管理主体、监管内容、监管规则,使学生了解信托业务经营规则、经营范围等内容。 教学重点

信托业的监管管理内容 教学难点

信托业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建议学时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托业监管法概述

一、信托业监管法的概念

二、信托业监管法的立法模式

第二节 信托业的监督管理主体

一、政府监管

(一)政府监管主体

(二)我国信托业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二、行业自律组织监管

三、市场监管

第三节 信托业的监督管理内容

一、信托业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一)信托公司的形式

(二)信托公司设立的条件

(三)信托公司的设立程序

(四)信托公司的变更、终止

二、信托公司经营范围界定

(一)信托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

(二)信托公司业务范围的禁止性规定

三、信托业务经营规则

(一)遵循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

(二)谨慎管理信托财产,维护受益人的最大利益

(三)亲自处理信托事务

(四)信息披露规则

(五)信托管理连续性规则

(六)合理收取报酬规则

(七)保密规则

四、监督管理规则

(一)信托公司的管理规则

(二)银监会的监管措施 思考题

1.我国信托业的政府监管主体有哪些? 2.如何完善我国信托业监管法? 3.举例说明我国信托管理的必要性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的国际规则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组成和主要职责、《巴赛尔协议》的制定及其规则的主要内容;还要让学生重点把握《新资本协议》的实施目标和原则以及在我国适用问题。 教学重点

《新资本协议》实施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巴赛尔协议Ⅲ》在我国适用的问题 建议学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一、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

二、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组成和主要职责

第二节 《巴赛尔协议》的制定及其规则的主要内容

一、《巴赛尔协议》的产生

二、《巴赛尔协议》规则的主要内容

(一)资本组成

(二)资产风险加权计算

(三)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

第三节 《新资本协议》确定的规则

一、《新资本协议》的目标及范围

二、《新资本协议》结构的三大支柱

(一)最低资本要求

(二)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三)信息披露

第四节 《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一、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目标和原则

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范围

三、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方法

(一)信用风险资本计量方法

(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方法

(三)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

(四)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

(五)市场约束

四、我国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实施《新资本协议》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新资本协议》实施规划

(三)加强对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准备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加强沟通合作,降低《新资本协议》实施成本

(五)强化《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基础工作

第五节 《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规定及在我国的使用问题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规定

二、《巴塞尔协议Ⅲ》在我国的适用

三、实施《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银行业审慎监管标准

(二)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

(三)强化贷款损失准备监管

(四)增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有效性

(五)深入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

第六节 《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一、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意义

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

(二)获准经营的范围和结构

(三)审慎管理和要求

(四)银行业持续监管的方法

(五)信息要求

(六)监管人员的正当期限

(七)跨国银行业监管 思考题

1.什么是《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2.试论《巴赛尔协议Ⅲ》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3.《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七、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涉及的法律和制度较多,综合运用难度较大。在教学实践中,要十分注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例的能力为中心,在讲解完每一章后,都布置一系列思考题,包括期末考试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加以训练。训练尤其注重提高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去思考为目的。有时采取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诉讼演练以及法庭旁听。这样,就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应用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一)练习作业:见各章教学内容

(二)课堂讨论:见各章教学内容

(三)法庭旁听。

(四)条件允许组织模拟法庭。

(五)调研: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从课堂学习到走向社会,将学生们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然后再回到课堂。可供选择的题目有:

(1)***地区金融法执行现状调查研究 (2)***地区金融诈骗的现状及其法律监督研究 (3)***地区产品信托业监管及其法律监督调查研究 (4)***地区证券经营规制法执行状况调查研究

八、教材、主要参考书和推荐教学网站

(一)教材

徐孟洲著《金融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此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选修课系列教材。

(二)主要参考书目 1.郭田勇编《金融监管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2.刘东旭,赵红梅主编,《金融法规概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11年版。

3.丁建臣,柴艳茹著,《金融监管案例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 4.丁建臣,李言赋,赵霜茁:《金融监管教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丁建臣,付东升,朗俊义 编,《金融监管典型案例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三)推荐教学网站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法律法规http://www.daodoc.com.3.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course.jingpinke.com.

九、课程考试与评估

(一)考核目标

本课程考试在考核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经济法学相关知识分析经济案件,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能力考核要求由低到高分为“识记”、“领会”、“综合应用”三个层次。

(二)评估方式

平时成绩占50%与期末考试占50%,平时成绩由出勤(20%)和作业(20%)和课堂表现(10%)构成,期末闭卷考试。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金融法规

金融法规

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学大纲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建设法规教学大纲

物业法规教学大纲

物业管理法规教学大纲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 教学大纲
《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 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