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复习题目(理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1: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复习大纲

教育技术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条件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人们的现代教育意识达到一定水准、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源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学习理论和相应衍生的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对人体能力的扩展“延伸”和系统理论方法在教育中的引进。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三个主干分别是:视听教学传播及媒体资源的应用、程序教学及个别化教学和系统方法的教育应用。教育技术学是建立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教育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的一门学科。从表面看它是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实际上它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教育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是日新月异的,是与时俱进的,是永葆青春的一门学科。

我们的授课内容和考核内容涵盖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育技术概述

思考题:

1、1994年教育(教学)技术定义中的包括了哪五个领域?

答: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设计:主要包括理论与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管理: 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2.、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中的包括了哪几个领域?

答: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创建:不仅包涵了一般的“设计、开发”,还包涵创建学习材料、学习环境和评价档案等内容。

使用:包涵了利用、推广革新、整合和制度化。

管理:一词用动名词表明了管理的动态化。

3、(另加)AECT的05定义和94定义的比较

①“教学技术”的名称被“教育技术”名称所取代;

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③“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

④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相关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和管理”等三个范畴。

(1)范围更广(2)更加动态(3)更加明确

3、结合定义的发展,浅谈教育技术的未来。

答: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教育技术是涉及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它需要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支持。作为交叉学科,

教育技术融合了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多种思想和理论。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

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包括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学习支持等在内的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深入研究技术环境下人的学习行为特征,心理过程特征、影响学习者心理的因素。更加注重学习者内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注重社会交互在学习中的作用。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标志就是Internet应用的迅速发展。在信息社会中,Internet将是人们进行知识获取和信息交流的强有力工具。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人工智能的一些成果,以及智能计算机辅助教育系统目前已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应用。虚拟现实是继多媒体广泛应用后出现的更高层次的计算机接口技术,其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视、听、触等方式达到真实体验和交流。

4、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环境有何区别,请加以说明。

答:

第二部分学习理论

思考题:

1、教育技术的四个理论基础分别是什么?

答: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或学习理论,教学媒体理论,媒传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

2、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答: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要靠强化。斯金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个别化教学方法,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五大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行为主义学理论的特点是只注重有机体的外在反应,而不注重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有机体只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通过尝试错误来获得正确的反应,而缺乏主动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参与。

代表人物:1)桑代克,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学习成功的条件归结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五条辅助原则:a多重反应原则,b倾向和态度原则,c反应的选择性原则,d同化和类比原则,e,联想交替原则。

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程序教学的五大原则:a积极反应原则,b小步子原则,c及时反馈原则,d自定步调原则,e低错误率原则。

3、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答:认知主义理论十分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内部心理机制,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的行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这是一个远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

代表人物:1)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论;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关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a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b强调对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c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

3)奥苏泊尔的认知同化论,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提出意义学习的条件:a新的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点,c学生有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心向,d学生需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和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一方面承认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另一方面又着重探讨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认知活动,并运用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建立了信息加工的学习论。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答: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认知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a,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b,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c,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代表人物:维果斯基,基本观点有:a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终极答案,b学习观,知识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c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5、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与特点;

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2)学习是自动自发的,3)全面发展,4)学习是学生自我评价的。

罗杰斯还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是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而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气氛。好的心理气氛包括:1)真实或真诚,2)尊重、关注和接纳,3)移情性理解。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突出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一种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我完善为核心;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

6、简述多元智能理论八个范畴及其相关内容;

答: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加德纳)

1)语言智能:指人类对语言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表现为用词语思考,用语言和词语的多种不同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意义。

2)数理-逻辑智能:指运用数字和推理的能力,它涉及对抽象关系的使用与了解,其核心成分包括觉察逻辑或数字样式的能力,以及进行广泛的推理,或巧妙地处理抽象

分析的能力。

3)音乐智能:指个人感受、辨别、记忆、表达音乐的能力。突出特征是对环境中的非语言声音,包括韵律和曲调、节奏、音色的敏感性。

4)视觉空间智能: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空间的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能: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人际交往智能: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我认知智能:指认识、观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指个体辨别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第三部分教学理论

1、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哪四个基本要素;(教学设计及过程基本要素的内容是什么) 答:1)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形成怎样的态度或认知,要求用具体可观察的、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达学习目标,这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一项基本要求。

2)进行任务分析。确定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到教学目标所需获得的能力和子能力及其层次关系。

3)选用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形式、媒体、活动等方卖弄的选择和设计。

4)开展教学评价。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为修正教学系统设计提供实际依据。

2、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展开;

答:1)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指的是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和水平与所期望达 到的学习状态和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分析就是要找出这种差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目标,为分析学习内容、编写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以及进行教学评价提供真实的依据。

2)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剖析,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3)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和学习风格,在此基础上组织学习内容,阐定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其的外部的学习环境。

4)学习目标的编写,学习目标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同时也起到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

5)策略制定与媒体选择,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的总体考虑。

6)教学方案的编写与教学效果的评价。

3、学习者学习风格有哪些,你属于哪种风格,如何判断;

答: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型特点:a碰到问题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

b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提出不同的假设。

c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比冲动型学生更能抵挡诱惑。

d沉思型学生往往更容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做出解释。

4、组织策略分两个层次,微策略和宏策略有何区别;

答: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原理等)内部如何组织 教学,通常被看作一个教学编列(螺旋式编列、渐进分化式编列、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编列、细化编列等)问题;宏策略考虑如何让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前者关心如何将各类教学内容合理地组织成为一节课或一门课程,后者考虑如何建立不同知识单元间的关系。微策略的作用是形成多种教学模式,支持不同类型的记忆获得;宏策略的作用是促进以获得的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有效组织,进而有利于思维活动。

5、常用教学方式分哪几种?

答: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要点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3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

浙师大现代教育技术主观题题目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复习题目(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复习题目(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