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1

发布时间:2020-03-02 00:24: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

系 部: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班 级:xxx

姓 名:xxxx

学 号:xxxx

实习地点: xxxx

南昌工程学院

前言

1.隧道概况

石笋山隧道全长4812m,进口里程DK229+945,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朋口镇洋稠村,出口里程DK234+757,位于福建省上杭县朋口镇乱石隔村。隧道洞身线路大体呈N-S向展布。进口标高约为558.7m,出口标高约为572.2m,最大埋深约为564.3m,隧道进出口交通较为便利,多为“村村通”简易土路通往附近的村庄。 2.地址特征:

隧道属中低山区,标高为550-1130m,山势变化较大,自然坡度为15 °-60°,植被发育,多见竹子与灌木。山间谷地,呈半封闭狭长状,植被发育多为灌木丛和杂草,辟为村舍与农田,交通较为便利。进口段DK229+945-DK230+90段为阶梯状水田。出口自然坡度较陡,植被茂盛,多为灌木、杂草。 3.地表水

隧道地表水不发育,局部发育以偶山间溪流,离隧道不远在DK234+800处有一条人工水渠,主要供附近村民灌溉和饮用。区内冲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径流条件良好,流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曲东向西径流,最终汇入闽江。 4.隧道工程地质评价

隧道进口,其中DK229+945-DK230+090为梯田,洞身围岩为粉质粘土,粗角砾和二长花岗岩的全风化,地下水较发育,围岩松散,为V级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差,洞顶,洞身不稳定,对洞口稳定性

1

南昌工程学院

不利,隧道进口处应加强衬砌支护。

由于隧道长度大,地下水量较丰富,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隧道塌陷,涌水事故的发生,应加强支护及提前做好止水、堵水的措施,施工应设计良好的排水及通风系统,并备好必要的排水、通风设备。

隧道施工时应加强工程地质工作如变形观测、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等,核查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情况,修正设计图的地质资料,对围岩级别进行动态观察和调整支护,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实习目的:

通过这次实习提高对隧道工程的了解,初步了解隧道的选址,开挖,及施工技巧等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了解隧道的勘测、设计、贯通控制测量和施工等工作。

实习时间:2013年7月4日-2013年8月25日 实习地点:

中国中铁五局赣龙铁路GL-5标工程指挥部隧道一项目部

正文

洞口及明洞地段

洞口设计

隧道进口采用19m帽檐斜切开挖式缓冲结构。隧道进口出洞方向为下坡,洞口前方设置5m甲式桥隧过渡段。桥隧过渡段长2.5m,轨下铺设C20刚性基础。过度段边坡防护形式与隧道边仰坡防护相

2

南昌工程学院

衔接,洞口截水沟与路基水沟衔接,桥隧过渡段刚性路基,变形缝与沟槽相衔接等设计。 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复合式衬砌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支护既要与围岩共同变形,又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控制围岩变形。初期支护的组成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隧道净空及覆盖厚度等因素确定,主要支护形式有:喷射混凝土支护,喷锚网支护、钢架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对喷射混凝土的厚度进行调整时,其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cm。 隧道拱部应优先采用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部位宜采用普通砂浆锚杆,初期支护变形大的软围岩底层可增加锚杆长度或采用自进式锚杆。各种锚杆必须设置钢托板,锚杆应保证注浆的饱满度。 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是复合式衬砌的内层结构,与外层的初期支护及围岩共同组成整体的支护体系。二次衬砌一般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做,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可参考下列条件判定:

A、

隧道水平净空变化速度及拱顶或底板垂直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B、

隧道位移相对值已达到总相对位移的90%以上。

隧道洞口段、浅埋段、围岩松散破碎段,应尽早施做二次衬砌。 底板、仰拱及仰拱填充

3

南昌工程学院

II级围岩一般采用区墙带底板衬砌断面型式,III级围岩采用区墙带底板及区墙带仰拱两种衬砌断面型式,底板采用30cm厚的C35钢筋混凝土,隧道开挖后应及时施做仰拱或混凝土找平层,仰拱或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形。 隧道内排水

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构架中心排水形式,衬砌背后积水通过环向和纵向排水管汇集后引入侧沟,通过横向排水管将侧沟中的水引入中心水沟,由中心水沟排出洞外。侧沟主要用于汇集地下水,同时起沉淀作用;中心水沟主要起排水作用并排除带板衬砌衬砌地板下积水,底板下部同时设置横向F6040排水略管,排水略管与中心排水沟连通。

测量

一般规定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测量应在复测设计单位交接的测量成果基础上,根据隧道贯通误差要求,采取相应的施测方法,保证隧道的中线、水平、开挖断面、支护厚度和净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平面形状、辅助坑道位置以及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等,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及其综合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隧道长度大于1500m、水准路线长度大于5000m时,应分别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网设计。当线路平面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隧道贯通精度要求时,应建立隧道独立平面控制网,并与两端路线平面控制网

4

南昌工程学院

联测。

隧道独立平面控制网应建立以隧道平均高程面为基准面、隧道长直线或曲线切线为纵坐标轴的坐标系。 洞外控制测量

一、洞外控制网应与线路控制网联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控制网,并在此基础上加密,建立隧道施工控制网;当CPI或CPII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隧道贯通精度要求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 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应从隧道一端的线路水准基点联测至另一端线路水准基点。

二、洞外控制测量精度应根据洞外允许横向、高程贯通中误差,结合实际布网情况确定。

三、洞外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线、三角形控制网应沿两洞口连线方向布设成多边形组合图形,构成闭合检核条件。 2.控制点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 3.视线应超越和旁离障碍物1m以上,通过水田、沙滩时,应适当增加视线高度。

隧道进、出口的线路平面控制点应纳入隧道控制网。

四、洞口控制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5

南昌工程学院

1.每个洞口布设的平面控制点不应小于3个,并应便于向洞内引测导线。水准点不应少于2个。

2.3.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短于500m。 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醉倒俯仰角不宜大于5°,导线网、三角网不宜大于15°。

4.洞口GPS控制点应便于采用常规测量方法检测、加密、恢复和向洞内引测。洞口子网各控制点间应尽量通视。

5.洞口附近的水准点宜与隧道洞口等高,两水准点以水准测量1-2站可联测为宜。

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应采用导线控制测量方法,控制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洞内、外平面控制网宜以边连接。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测量精度应满足设计的洞内高程测量精度。

一、洞内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

2.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以上。

3.洞内导线应布设成多边形闭合坏,每个导线环有4-6条边构成。长、特长隧道宜布设成交叉双导线,增加控制网的内部检核条件。 4.洞内导线应联结开挖附近临时中线点。

二、隧道掘进长度大于2倍设计导线边长时,应进行一次洞内平面

6

南昌工程学院

控制测量。

三、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根据控制测量成果及时纠正施工中线。

四、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往返观测。高程控制点宜每隔200-500m设置一对。

施工测量

一、洞内施工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导线控制点测设中线点,一次测设不应少于3个。并相互检核。 2.采用独立中线测设中线点,直线段可采用正倒镜法延伸;曲线段可采用偏角法测设。

3.用于控制衬砌的临时中线点宜每10m加密一点,加密前,应检核现有中线点与洞内导线点间的几何关系。

4.指导开挖的施工中线可采用激光导向,并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定期复核。

5.洞内中线点应采用混凝土包桩或铁芯,严禁包埋木板、铁板和在混凝土上钻眼。

二、洞内施工高程测量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水准测量,并闭合于高程控制点。

三、隧道开挖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钻爆前应测设开挖断面轮廓线,并应考虑曲线隧道的中线内移值、设计加宽值以及施工误差预留值。

2.开挖断面轮廓线可采用自动断面、超欠挖随机检测、全站仪极坐标

7

南昌工程学院

法或断面支距法测设。 3.每一循环应测量隧道开挖断面。

四、隧道衬砌施工前,应检测洞内平面永久或临时中线点及高程点,测设衬砌台车控制点,并符合下列要求:

1、检测永久或临时中线点及高程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与原测量成果较差不应大于5mm。

2、衬砌台车范围内放设的隧道中线点不应小于3个,并测量其高程,同时测设相应的断面十字线方向点。

3、衬砌台车就位后,应依据放样点检查校正,净空断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方法

一、

1、一般规定

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地质条件、隧道长度、断面大小、设备条件、工期要求、场地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可选择钻爆法、掘进机(TBM)法、盾构法、明挖法等。

2、采用钻爆法施工时,视围岩级别及断面大小等因素可选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等,宜优先选用断面法或台阶法开挖。

3、

4、围岩条件以岩石为主的长及特长隧道可采用掘进机法。 越江、海底、城市浅埋及对周边环境控制要求高的隧道可采用盾构法。

5、

浅埋隧道具备明挖条件时宜采用明挖法施工。

南昌工程学院

6、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变更设计,调整施工方法,做好工序衔接,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7、隧道开挖应控制循环进尺,醉倒不宜超过3.5m,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不应大于1倍洞径。

8、隧道开挖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围岩,并及早完成初期支护。采用分部开挖,初期支护设有钢架时,下部开挖后应及时安装钢架,严禁拱脚长时间悬空。

9、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应选用锁脚锚管、扩大拱脚、临时仰拱等措施,以控制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量。

10、当围岩地质较差、开挖掌子面不稳定时,可采用喷射混凝土或锚杆等对其进行加固。

11、采用中隔壁、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临时支撑的拆除应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并通过监控量测确认稳定后进行,一次拆除长度不应超过15m。拆除过程应加强监控量测。

全断面法

一、面法施工一般适用于I、II、III级围岩,IV、V级围岩在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后,也可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二、

1、全断面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全断面法开挖时,应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的炸药量,减少爆破振动对围岩的影响。

2、长及特长隧道应采用大型施工机械,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应合理配套,充分发挥机械的综合效率。

9

南昌工程学院

1、

台阶法

台阶法施工一般施工一般适用于III级围岩,IV、V级围岩在采取必要的的超前支护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后也可选用台阶法。台阶法分为二台阶法、三台阶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等。

2、单线隧道及围岩地质条件较好的双线隧道可采用二台阶法施工。

3、隧道断面较高、单层台阶断面尺寸较大时可采用三台阶法;当地质条件较差时,为增加长子满自稳能力,可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

监控量测

一、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隧道埋深、断面尺寸、开挖方法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拱脚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隧道浅埋地段)。

2、选测项目有:围岩压力;钢架内力;喷混凝土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锚杆轴力;隧底隆起;围岩内部位移;爆破振动;孔隙水压力;渗漏水量。

二、隧道下穿公路、重要建筑物时,应建立自动监控量测系统,自动采集监测信息,实现实时监测、自动报警。

防排水

1、高速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应采取防、堵、截、排综合治理措施,满足环境保护和设计的要求。

10

南昌工程学院

2、隧道侧沟、中央排水沟、排水盲管、泄水孔和泄水槽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应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做到洞内排水顺畅,无淤积堵塞。

3、隧道防排水是哦那个不得使用污染环境的材料,隧道排水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时应采取沉淀、过滤等措施处理。

4、洞口段排水系统应及早与洞外排水系统协调连通,必要时设具备检修、维护功能的缓冲井顺接。

11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

隧道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隧道工程认知实习报告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定稿)

隧道实习报告

桥梁与隧道工程实习报告(仅供参考)

09土木隧道工程认识实习报告

中南大学认知实习报告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读书报告

隧道工程开题报告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1
《隧道工程实习报告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