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0也谈作文创新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也谈作文创新

周书伟

一、作文为什么要创新

先看几个例子:

1、我和同学一起去市里(或者亲戚家里或者哪个旅游点),路上遇到一位老大爷(或者老奶奶,或者一个孕妇等)要搭乘公共汽车,但车上已经没有座位了,我不想让座位(或者很想让但又碍于面子没有主),这时有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主动为这位老人让了座位,让我感动和惭愧。

2、这晚天下着大雨,我得了产现,母亲(或者父亲)为了给我看病,不顾风高天黑,雨大路滑,背着我(或者抱着我)上医院(诊所)并在医院悉心照料,我很感激他们,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长大孝敬他们。

3、这天还是下着雨,但天还不黑,(或者已经快黑了),大家都放学回家了(或者快放学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孤零零地呆在教室里,心里十分焦急。突然雨中出现了一个身影。啊是她,就是她——妈妈,我眼眶里溢满了泪水。

这样的作文,你在一次作文批改中没有见过五篇以上?没有,说明你的学生已经开始“创新”了;如果有,对不起,你和我一样,还没有进行作文创新指导,或者指导不得法。根据上面几个片段,没有创意的作文有几下共同点。

一是雷同。学生遇到了一个题目,他所选的材料就是这几件。按理说,每个学生在十几年里都会得到一两次病,父母当然也着急,不顾一切送他去医院,认真照顾。学生写这些内容并不都是编造,但他看那么多作文选,就这些材料用得多,同学们也都这样用,于是想不起来更好的材料时,就拿这个来凑。

二是题材陈旧,没有时代感。这几件事放在几十年前合用,放在现在也合用。眼前火热的生活一点也没看到,能够体现现代人意识和反映现代人生活气息的元素一点也没有涉及。

三是思想老化浅薄,没有新意。看到了别人让位就只有感动,这叫就事论事;看到父母对自己好就想到长大后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固然是好的,但为什么就只想到对自己的父母好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回忆我的母亲》感动了无数读者,就是因为作者从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千千万万的母亲,用“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过快乐的生活”来“报答母亲的深恩”。

四是胡编乱造。这一点不多说了。

而作文创新指导就是消灭这一类和别几类作文毛病的良药。

提倡作文创新,大而言之,为了一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塑造“民族进步的灵魂”。小而言之,是为作文,为了学生写出独特的、鲜活的、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作文。

二、作文创新,“新”在哪里

创新作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新”,就是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写出别人想写而未曾写,或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写的,写出来之后读者看了有一种感觉——他竟然想得这么妙,或者作文竟然也可以这样写?第二个特别就是“真”,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两颗完全相同的心。写出自己独立的自由的真实的感受,相对于别人来讲,也叫做“新”了。

作文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材料、形式、主题。

先说材料。

材料新就是说学生所选择的题材或者说所叙述的事件、用以证明论点的论据是新的,是别人没有发现的。父母爱是一种很普遍的爱,但爱的形式却各不同,也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上面。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选取了一个普通场景——父亲为“我”买橘子。选取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形象——背影,加上语言朴实,情真意切,成了现代散文的经典(可惜后人模仿太多、太滥,使它失去了应有的鲜活,罪不在《背影》,而在后人。)我指导过一位学生写作文,给了他题目之后,他二十五分钟就端了出来,我看后问他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写出来了,他说刚看到一篇文章,上面的事在他身上也发生过。我要求他回家一次要每天写点日记,字不在多,每天写一件事。第二周我要求他只能在自己的日记本上选择材料,这一次他这样写父亲的爱:父亲买了两个西瓜回来,先切开一个,不熟,切开

第二个,是熟的。他和姐姐一人抱起一块,吃得起劲,抬起头看到父亲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的却是一块先切开的生瓜。事情虽小,但一眼能看出父亲对子女的爱,二能看出父亲的勤俭节约。我给他鼓励,他却说:“老师,想不到这也能写成作文。”

题材新不只体现在写实上,也还体现在写虚上。想象作文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当别人都从“现实”这里找材料时,你以独特的角度想象出一篇作文也是创新。一次学生找到我说:“班主任叫写一篇周记,题目是《妈妈,我想对你说》,但我妈妈早去世了,我也没有什么印象。”我告诉他:在你的想象里,妈妈是个什么样子?妈妈应当是什么样子?你想对长眠地下的妈妈说些什么?我向她推荐了《哈里波特》,告诉她,整本的《哈里波特》就是作者的想象,还有中国的《西游记》。

同是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写,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写老师好,如果只写教师本身,一是写不多,二是写不活,能不能浓度用一用象征、对比、衬托或者欲扬先抑?经过这么一番烘云托月,我们看到的老师形象肯定会副丰满一些,性格会突出一些。茅盾《白杨礼赞》是想赞美华北抗日军民面对民族危亡关头英雄的斗争精神。如果把重点直接放在军民身上,那当然又是一番景象,但少了含蓄、蕴藉、韵味,缺少文学特有的美。

叙述主体的换位也给作文带来一种奇异的美。《我儿子一家》从作者儿子的视角写一家人的生活,因为是从小孩的眼光看事物,文章显出一种童稚的天真和纯净;写保护水资源可不可以把自己当作一条河、一滴水?写人和自然的关系,可不可以把自己变成一只鸟、一棵树?

结构上也可以出新。学生的作文,往往都是按时间顺序写,行不行?当然行,但不是只有这一种写法,偶尔运用一下倒叙和插叙或者平叙、补叙,会有一种特殊的效果。一些电视剧,往往开头给出最具有震撼力的一两个场景,先紧紧抓住观众的神经,然后再剥茧一样,一步步解开包袱,我们在作文中能不能用呢?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像剪影一样,一幕一幕呈现,时空交错的感觉给人一种繁复的美,犬牙交错的美,有时是一种沧桑感。我们也可以借过来。电视或者小说,总会分为几集,但是我们的作文能不能也分为几个小块,每一个小块给个小标题呢?都可以。

体裁上,也可以尝试一些自己没有涉及过的样式。现在学生作文,如果老师不说体裁,就一定是写实的记叙文,还总是三段论,小开头——大中间——小结尾。其实不然,反映世界的文学方式不只有记叙文,还应该有戏剧、诗歌、小说等各种主要形式,还有许多亚形式,比如访谈录、寓言、童话甚至借用说明文的形式等等。莎士比亚就写少写记叙文,他选择了诗歌和戏剧;余光中一边写着诗歌,一边写着散文;苦难缠身的安徒生,却选择了温暖浪漫的童话。

三是主题新。

面对同一件事,要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或者比别人更深一层的想法。同读一则“薛谭学艺”,别人都看出了“自满是进步之敌”,只有你看出了“老师善于帮助纠错”,只有你看出了薛谭的闪光点:知错就改;同样是坐公共汽车,别人让了位我没有让,一位同学是感动,一位同学是惭愧,一位同学是以后要让座,只有你指出:克服自己私的重要性的必要性,也只有你看出:互助是人的社会属性,因为互助社会才更温馨,才更团结,更能聚集起进步的动力。你独特的情感体验,比别人挖掘得更深的思想,就是创新。

三、作文创新怎么教?

第一是态度。

首先是更新观念,自己先成为一个创新型的老师。尤其是有一定教龄、已经习惯老一套模式和套路的老师,一定要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学评价和观点。敢于抛掉旧包袱,第二次创业,重新出发。

其次要敢于改革,敢于放飞学生,敢于鼓励学生求变、求新、求异。

敢于对不同形式和思想给以鼓励,反正分数不是你的,多给他几分又如何?不要怕变了之后学生的作文将不成为作文。不要怕学生为了哗 众取宠忘了作文本身。我们让学生写作文之前,总要先讲几条方法,再讲几条规则,学生想运用这些方法,又怕违背了那些规则,学生想写自己的话,又怕自己不够崇高。我们改起作文面面俱到,一点失误也不放过,美其名曰态度严谨,学生却越写越怕写错,越写越少,越写越慢,越写越假。因为没有自由独立的心理体难,一切的高尚都是虚伪,所有的抒情都如此无力。南京师大附中“反作文”反出了真作文。他们的方法就是:先放开,再规范。

第二个方面是方法: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写“新”作文。

一是面向学生征题目。我所教的学生,整体水平的确不敢恭维,但某些学生还有相当实力;有的学生写作文也许不行,但他出的作文题目反而很好。学生出的作文题目给学生自己写,他们会有一种认同感,也会有话可说。他们把这样的作文称作“我们的作文”。

二是提前给题目。提前一周给学生题目,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当堂出作文题目,学生总会找各种理由推托。给了一周时间准备再写不好就没有理由了。学生会利用这一周时间在生活中找材料,翻作文选找方法,确定文章的中心。经过一番充分准备、渗透着汗水的作文大多是“新”的。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当堂写出来,既训练了速度,又避免了抄袭)。

三是要学生运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生活积累,又叫观察生活。学生要有生活积累,要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就要做个有心人,把经过和看到的事记下来,把对生活的思考写下来。许多事转瞬即忘,许多感想或者灵感稍纵即逝,如果能及时记一下,就会固定下来,变成一种记忆,或者一条线索。

第二条腿是文化积累,又叫多读书。读人家的书,识人家的字,积累人家的词语,学习人家的句法或者文法,摹仿人家的结构,吸取人家的思想营养,把这些东西全都变成自己的。

关于摹仿,多说两句。有人说,摹仿是创新吗?我回答:是!摹仿不是照搬,不是生拉硬扯。别人的东西适合我,我就可以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来源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世间从来没有什么凭空的创新,戈登德莱顿说:“一个想法是旧成分的新组合,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信矣!

四是加强思维训练。要提高思维品质,使学生运用多向和多层思维思考问题,形成独特的视角或者观点。各举一例。

辅导学生写《再进桃花源》时,我要求学生对桃松源现在的状况进行开放式的想象: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近两千年后我们再进入,你将看到的是什么景旬?我要求展开横向思维,充分想象桃花源这个小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大众生活、科技水平、环境等等,它和近两千年前有无变化?有何变化?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再让学生就桃花源外的世界进行归纳:我们这个世界近两千年来有无变化?什么变化了?什么依然没有变?哪些方面变好了,哪些方面变差了?时间的脚步匆匆走过近两千年,我们在这变不与变之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记叙、描写或议论。由于思维的多向性,学生对此想象得非常开放,大都写出了更有独创性的作文。

辅导学生写《〈马说〉读后感》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马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通过与马的遭遇来写人的遭遇,表面说食马者的愚昧,其实在写统治者的愚昧。这是作者的观点。大家认为这个观点对吗?如果同意,请在生活举出例子。如果不同意,那你认为人才不能受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还有什么?

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讲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造成了对待学生不公平,选择班干部不合适等。学生又从自己接触的社会入手,提出了人才不能受到重用,并不单纯因为领导不能识别,而是识别了也不用。“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因为你没钱贿赂,或者你不是皇亲国戚。学生又讲,人才没能受到重用,可能也有人才自己的原因:自视太高,开价太高,吓跑了伯乐;或者太老实,不知道毛遂自荐,不知道馐和推销自己等等。经过一番讨论,我出了作文题目:就《马说》中千里马不能受到重用这一主题,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内容不限。结果学生在体裁和内容、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结语:创新是个大篮子,可装不少东西,理论上可行的方案,都要鼓励,让它拿到实践中试试,而不要随便否定。须知:宽松的环境才是创新的沃土,而创新的最大敌人就是独裁。

(本文获2003年7月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与研究”课题组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也谈幸福 作文

作文也可创新

我也谈作文教学

政管理也谈创新税务行

20、《谈礼貌》

20、谈礼貌

20 谈礼貌

20 谈礼貌

也谈小学生作文写作学习

《也谈无所畏惧》作文教学心得

20也谈作文创新
《20也谈作文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创新作文20法 也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