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4: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分析 3.1大学生志愿服务所取得的成就

(1)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主动性大大提高。现在大学生普遍愿意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各种志愿活动从收集数据来看,大学生愿意投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的人达到92%以上。参加的活动比较多样,其中包括助老扶残、扶贫济困、支教助学、义务献血、利用专业知识提供帮助、社区服务、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帮助等。参加的活动中助老扶残和利用专业知识提供帮助最多,达到84%和78%之多。绝大部分大学生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去参加志愿活动占到85%,近一半的人利用课余或空余时间,极少部分寒暑假参与。绝大部分同学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都是快乐的。总占83.87%。

(2)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实现了自我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在调查学生参加完志愿服务的收获时,72%的被调查者选择“丰富了生活经验,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66%的被调查者选择“服务社会和他人,回馈社会,实现了自身的价值”,54%的被调查者选择“提升了奉献服务的意识”,29%的被调查者选择“有成就感和归属感”,表明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收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收到了很好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 (3)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培养了志愿服务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和能力。调查表明,志愿者行动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帮助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锻炼自己能力、认识更多人,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等。其余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和锻炼自己能力人最多,占84%和78%。这个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更偏向于对自己有力,能够提升自己,比真正意义上服务社会,帮助他人更有吸引力。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例,截止至2008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5年来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明显。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对西部计划作出了重要指示。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西部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拨专款予以支持。5年来,通过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由中央本级财政支持的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已招募33920名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到中西部26个省(区、市)500多个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2年的支教、支医、支农、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文化建设、西部基层检察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西部基层法院、开发性金融、西部农村平安建设等方面的11个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其中12243名志愿者服务两年,5年累计在岗服务人数为46163人次。加上北京、辽宁、河北、江苏等23个省(区、市)实施的地方项目派遣的38000名志愿者。5年来,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总规模达到71920人。5年以来,西部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先后实施了11个专项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拓展了西部计划的工作领域。二是在高校毕业生中唱响了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时代主旋律。三是大学生志愿者以满腔热情踏实工作、真诚奉献,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和欢迎。四是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五是西部计划作为青年志愿者事业的重点品牌项目,赢得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有力地促进了志愿服务理念的广泛普及和志愿服务项目、队伍、组织、机制等各项建设,为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经受锻炼、富有志愿精神的骨干力量,推动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六是为基层共青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使基层团干部在实施西部计划的工作中经受锻炼,丰富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内容,促进了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5年来,通过实施西部计划,搭建了培养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并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的新平台;探索了为西部基层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促进西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渠道;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树立了到西部基层建功立业的新导向。同时,在主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推动形成了“国家支持、共青团承办、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科学发展模式。健全了部际联席会议、部门定期协商、联合督导、调查研究等各项机制;建立了全国、省、县、高校四级团组织和项目办联动的工作实施机制;探索了规划立项、宣传动员、招募选拔、培训派遣、管理和就业服务、考核评估、激励表彰等一整套项目化管理机制;形成了财政资金保障、项目办实施、相关单位协作、社会各界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机制。 3.2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激励机制不完善。数据显示,76%的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志愿活动存在问题。77.42%的同学认为激励机制不完善,其中49.46%的同学认为志愿组织需要对志愿者有所奖励和激励,50.54%则认为志愿者就是无私奉献。两者各参半,这个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探讨合适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志愿者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是不可能进行物质激励的,所以精神激励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志愿者不但得不到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满足也很难实现。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化活动,光凭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机制建设来保障志愿精神在社会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培训不到位。59.14%同学认为专门培训、指导工作不到位,在志愿培训经验中,培训带给志愿者的更多的是志愿者的基本信念和从事志愿服务的基础知识。占78.49%和74.19%。志愿者培训多余注重的理念的培训,而没有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可能会导致志愿活动开展的事倍功半或者志愿者专业知识的不足而带来不必要的困扰。看来专业的培训十分重要,志愿组织对志愿者的培训应该从理念层次趋向专业知识方面。

(3)管理机制不健全。47.31%同学认为组织机制不够健全,从数据看出大学生志愿组织缺乏应有监督、引导和管理。尽管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 人数总量很多 ,但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停留在自发阶段而不是自觉阶段;有的志愿服务流于 形式,为了名利、宣传等而参加活动,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形象,有些本来的善意帮助最后 却成为受助单位的困扰、负担等等。

(4)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缺乏认同和理解。从事志愿服务活动中曾经受到精神伤害,这些伤害主要表现在:公众对志愿者和志愿活动的了解还很缺乏,对志愿服务的行为不能理解;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实践中我们还看到,校内外普遍存在对志愿服务的定义和内涵不明确的问题,经常出现将志愿服务组织 临时“拉差”的情况,把志愿者当成了廉价的劳动力,使得许多志愿活动成为一种组织行为而不是自愿参与行为。

(5)保障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无偿服务,本身并没有获得任何经济收益,但在具体 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培训、宣传、奖励等方面都需要一定费用,完全依赖法律,保障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法律地位不明。大学生志愿者的人员构成、权利和义务、行动的 范围和形式、青年志愿者组织之间,青年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 许多问题都缺乏法律上的界定。由于缺乏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相应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志愿者无法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自身的权益更无从维护。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完善措施

(1)建设网络管理系统,做到志愿服务管理有平台。学校自主开发志愿服务课程网络管理系统”,每位志愿者均可通过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该系统,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申报、审批、认证、记录,该系统具有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志愿者招募、服务记录等功能,实现了对全校志愿服务的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志愿者的管理制度将各类专业服务队伍和志愿者有机地组织和整合起来,使志愿者服务向 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登记制度。通过发放统一的注册登记证, 进行统一管理。

(2)建立多层次评比表彰办法,做到志愿服务激励有实效。重大项目完成后进行专门评优之外,学校开展志愿服务的评比表彰。评比面向志愿者、志愿者骨干、班级和公益服务类社团等多类群体,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间为主要参考,设立了多层次的奖项,包括:百优志愿者、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经理人,十佳志愿服务团支部、年度优秀志愿者协会、年度志愿服务精品项目(常规和创新两个类别)。多层次评比表彰办法,切实发挥以评比促建设、以表彰聚人心的作用,做到志愿服务激励有实效。

(3)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设立项目种子基金和发展基金。学校设立志愿服务“种子基金”和“发展基金”,种子基金面向志愿者个人、班级团支部、社团自主申请,主要用于资助具有创新性的项目;发展基金面向年度精品项目和优秀志愿者协会发放,以鼓励常规项目和精品项目不断发展。同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在各级志愿服务协会中推广项目化管理。

(4)促进社会观念转变,积极为志愿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高 校来说,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因此,学校应该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侧重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5)完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以及社会、学校对于志愿者的保障。

总之,对于保持志愿者积极志愿的热情增加志愿服务的质量:1.从高校来讲,学校定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减少对志愿活动的硬性要求,降低志愿活动的门槛;建立完善的表彰机制,对志愿者的志愿活动评估,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注重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减少活动上的形式化,增加志愿活动的意义性和乐趣;志愿组织要完善活动的对志愿者保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2.从学生来讲,要明白作为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倾情服务大家;要捍卫自己的权益,保护自己,理智对待志愿活动;时刻关注学校的志愿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活动。

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与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总结

大学生志愿服务总结

云南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协议

大学生志愿服务心得

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大学生志愿服务感想

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志愿服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