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发布时间:2020-03-02 08:36: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到达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达到熟读成诵的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作文是否也能这样通过机械重复而变成一种本能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作文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活动,是小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实的流露,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但训练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可能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感,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在作文训练中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

作文选材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学生所以怕作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繁重的学习任务使他们的生活单

一、枯燥,没有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诸如《这件事不该发生》、《军训有感》、《有趣的实践活动》、《妈妈笑了》、《吃一堑,长一智》一类使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

二、在修改中,引导学生领悟作文的真谛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总体上看,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高年级,高耗低效的现象仍很突出。在我们班的三十四名学生中,有一半儿的学生写出的作文语句不通,根本读不懂他在写什么,更别提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了!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到修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在修改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作文的真谛!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文不厌改”之说。何其芳同志曾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教学也有“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的明确要求。那么,如何进行作文修改呢?在本学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改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文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改的能力。”本学期,我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自悟自查,初步找出作文中的毛病。即学生作文底稿拟好以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一是查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二是感受语句是否含混别扭,查语句是否明白通顺;三是感受语言的表达是否与内容贴切,查用词是否恰当;四是感受内容是否杂乱,前后意思是否重复,查段落层次是否清楚。

(2)选准范例,集体修改。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我将全班的作文通读一遍,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品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旨在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纭,我引导其各抒己见,要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修改能力。

(3)相互换读,商议修改。在集体修改的基础上,学生大致明白了如何修改作文,此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伙伴,你读我听,对照作文要求相互讨论,交流。

(二)精批细改,引导学生领悟作文的真谛

小学生作文是从具体观察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去认真体会和训练,转化为自己的作文能力。

通过自改和互相修改,学生找出了文中的错别字,修改了不通顺的语句。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又重新选择了材料。然而,这次作文训练还远远没有到此结束。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老师的精批细改。此时,我要一篇1篇地细读,一个词一个词地修改,一句话一句话地琢磨,直到我觉得这篇文章用词生动了,描写具体了,条理也清晰了,才把它交给学生,让学生再读,仔细地体会老师修改前后,文章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从而逐步体会把文章写好的方法,这就是作文的真谛!

三、通过赏评,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一块儿“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学校的佳作欣赏栏目中进行广播,老师又为这些学生印制了喜报,让学生向家长汇报。这些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离我们远去,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写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为一种本能。

教学论文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黑山小学 刘冬捷 2006-6-23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与积极性

培养乡土情感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兴趣

培养语文情感意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激活写作兴趣 Microsoft Word 文档

浅谈如何培养写作兴趣

怎样培养写作兴趣演讲稿

低年级写作兴趣的培养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
《激活情感因素,培养写作兴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激活情感因素 因素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