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数理化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数理化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

在我们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拿数理化来说,有些学生对理科学习没有兴趣,导致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过程中就变成了学困生。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而学生在理科学习过程中对很多比较抽象的如定义、定理、公式等就觉得很难接受,觉得很难,从而对理科学习兴趣缺失,甚至产生了厌恶的心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将借鉴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案例,来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通过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等方法,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能力,以达到学困生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决定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开展关于“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成员的确立:

七、

八、九年级数学、物理、化学理科成绩的分析,许多教师反映理科成绩偏低,针对这一现象,由刘亚刚同志带头提出并组织理科教师开会研讨,深入剖析,达到共识,进而提出了培养学困生理科学习兴趣这一课题研究。所有理科教师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形成了16人的课题研究小组 。

三、课题研究对象确立:

在教学中每位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智力正常并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往往在考试成绩上要低于同年级的其他学生,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学困生成绩的好坏影响整个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科教师所带班级成绩分析及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我们理科教师从三个年级中抽取128名学困作为研究对象。

四、课题研究至今所做的工作:

第一阶段工作:

1、确立研究对象,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调查问卷分析结果、学困生名册及原因分析)

针对128名学困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从学生自身、教师影响、家庭因素三方面对学困原因做了系统分析;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任课教师对所带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详实分析。

2、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基本情况记录

通过对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兴趣缺失是导致理科学习成绩偏低的重要因素。通过各科任教师的积极讨论、家庭走访、师生沟通等形式,从学生自身问题、家庭情况、社会影响等因素,从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习上辅导形成“三导”模式,对学困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跟踪辅导,并形成书面材料归类整理。

第二阶段工作:

1、成绩分析及阶段性总结

通过对第一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理科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积极性的提高是否转化为能力的提升,我们 对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理科学困生每次考试成绩进行深入分析,并形成各科任教师学科性分析总结及各年级全面分析总结。

2、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制定整改方案

存在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存在懒、缓、散,学习习惯未养成 3)、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死板、单一 4)、部分学生知识断层严重

5)、作业抄袭严重,课堂活动参与能力差

6)、部分学生受环境因素影响,出现厌学等心理因素 7)、部分教师教学形式单一,不能因材施教 8)、部分教师帮扶力度不足,流于形式 9)、部分教师精力不足,不能正视学困生

10)、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居多,监管力度不到位 11)、同龄务工者回乡,对学困生造成负面影响

深入剖析:

1)、从社会因素不难看出,首先父母对学生的期望不高,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简单,忙于生计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少沟通,不能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具有盲目性。大多数学生的家长文化知识有限,在家庭中不能较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起不到应有的督促作用,导致学生成绩偏低。其次,同龄务工者对学困生带来拜金主义影响,学生盲目崇拜,导致学生厌学,学习不作为等现象的产生。 2)、从学生自身原因看,对理科学习兴趣较低,上课过程就会走神,精力无法集中,自我控制有心无力,考试中成绩偏低,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就不强,表现为学习目标一般,甚至模糊。

3)、老师方面的影响,学生认为教师应是关心学生,尽心尽职的,体现了拉近师生距离的重要性。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课业负担、教学任务、生活方面等因素导致部分教师精力不足,帮扶过程流于形式,帮扶效果不明显。老师的表率和各方面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谆谆教导。学困生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促进学困生的转变。

整改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兴趣,促进成长

兴趣是成功的钥匙,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就没有投入,也就不能提高成绩。这就要求老师要全面了解学困生的现状,及时追踪,了解近期及学习的基本情况,注重分层提高,设计更直观简单的教学策略,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注重课本,夯实基础,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制定阶段性目标练习,巩固基础,不让其形成新的知识断层,学困生能感知自身微妙的提高,逐渐投入,才会积累兴趣。

2)、学法指导,养成习惯,树立信心

好的习惯养成一个好的学习态度,首先从课堂45分钟要效益,规范课堂管理,提高学困生注意力,制定帮扶对策,优困结对,营造学习环境。课后多与这些学生谈心,舒缓心理压力。主动帮扶,拉近师生关系,不断辐射良好习惯为学生带来的正面效应。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觉学习,进而萌生目标,树立信心。

3)、家校互动,双向促进,共同提高

建立家校互访机制,对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有计划布置一些巩固基础的练习,让家长有效监督,促进提高。与家长良好沟通探索转变的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成长,多鼓励少批评,形成双向推力,让其感知到有人关心和关注,为学生转变提供必要条件。

4)、高度奉献,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学困生的转变与提高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和时间,这就要求每位老师尽心竭力,学困生的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反复,一旦兴趣培养起来,有所提高和转变就要不断跟进,为防止再次逆转,就需要我们集中精力,不能有一丝懈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学困生的转变和成绩提高倾注全力。

3、制定辅导跟踪记录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现状,查找不同学生不同阶段所表现的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我们课题研究组共同商榷制定了辅导跟踪记录,力求扎实认真,高度负责的对学生培养。

4、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及心理辅导

学困生在学习表现和心理上存在个体差异,为了更好的对不同学生进行有效培养,完善教育措施,能够真正达到学困生转化的效果,我们跟踪制定了学困生转化情况记录表。

5、第二阶段工作总结及阶段性论文 第三阶段工作:

1、第二阶段的工作自查及个人工作计划

2、制定第三阶段工作方案(问卷调查、基础知识兴趣培养课、基础知识竞赛、基础知识抢答赛)

1)、开展第二次问卷调查。

从建立课题到对学困生的帮扶过程中,全体理科教师们付出了辛勤努力,在此过程中有不足也有收获,总体上,一学期来学困生的转变和对理科学习的积极性都有了大的进展和提高。为了更好的了解学困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意识,促进转变和提高理科成绩,我们积极开展了第二次阶段性调查问卷,希望从中发现问题,为继续深入研究奠定基石。

2)、积极开展基础知识竞赛、基础知识抢答赛 3)、通过理科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通过听评课,激发兴趣,形成教学模式

5)、“辅导天天练”积极开展,提高学习兴趣

3、继续强化第二阶段各项工作 1)、继续加强跟踪辅导

2)、继续加强学生学习情绪的稳定工作 3)、继续加强“三导”工作促进提升 4)、继续做好资料收集、规整工作

五、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及不足 阶段性成果:

1、形成了课题组独有的针对《理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的“三导”模式。

2、通过听评课,初步形成针对《理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模式。

工作不足:

1、学困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但部分学生自学意识不强

2、部分教师培养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

3、部分老师急于求成,情绪波动

4、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了自信,但部分学生意识形态模糊,后劲不足

六、后续工作安排

1、完善各种资料

2、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

3、总结形成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汇报

课题研究汇报课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阶段性汇报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中期汇报

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二阶段研究汇报

国家级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中期汇报材料

数理化课题研究汇报材料
《数理化课题研究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