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1:58: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福建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实习调研报告

建筑与规划系 建筑学专业

设计题目: 沙县城关东大路历史街区

古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改造设计

学生姓名: 黄占珑 学号:0223104120 指导老师: 戴志坚 李华珍

2007年4月8号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调研报告

——沙县城关东大路历史街区古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改造设计前期调研

摘要:沙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再加上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确实是一方得天独厚的宝地。这块宝地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旖旎,而且有形式多样的古建遗迹,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给我们今天探究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字:沙县、历史、传统、民居、建筑

2007年3月28日至4月2日我们来到沙县,为这次毕业设计进行了前期调查准备工作。调查内容:

1 2 3 4 5 6 沙县的历史沿革

沙县城关建筑的历史文化特色 沙县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沙县东门片区场地现状 对拟保护古民居的测绘

对沙县城关东大路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初步设想

1 沙县历史沿革

沙县古称沙村县,地处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的沙溪的下游,境内溪河如网,森林如茵,是国家南方48各重点林业县和福建省17个商品粮基地之一,因为物产丰富,历史上有“金沙县”的美称。

如此山清水秀的的地方却以“沙”命名,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沙县地跨沙溪两岸,故称沙县;又一说认为沙县旧县治旧有沙源,故以沙为名。不管哪一种说法,沙县之名都具有沙县人民因势取名的自然人文特征,颇具乡土意义。此外,沙县因县治在沙溪之北,依“山南水北为阳”的惯例,沙县别称“沙阳”。另外,相传古时沙溪经沙县城关河段,有一条“虬”,即“无角龙”,故此河段又称“虬江”,沙县县城亦称“虬城”。

沙县历史悠久,夏商时代属扬州。周朝为七闽地。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辖地。秦属闽中郡。汉初为闽越国领地。汉建安初属南平县。其建县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距今约1590年,原以沙村县名之,后旋废旋立,唐武德四年(621年)才正式改沙村县为沙县,隶属建州。后又先后改属汀州、剑州、延平府,直到民国17年,沙县才直属福建省政府,一直延续至今。

沙县设立之初,所辖范围远大于今日之辖区,跨有如今的沙县、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的等6个县市的地盘,境域面积估计有一万余平方公里,但户口不足万户。

2 后经唐代、南唐、明代、民国年间的分流析地,把宁化、永安、明溪、三明等地分别自沙县分出,设立新的县市。如今的沙县东邻尤溪、南平,南接大田,西连三明、明溪,北界顺昌、将乐,轮廓呈火炬形,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815.09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

沙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再加上冬暖夏凉,气候宜人,确实是一方得天独厚的宝地。这块宝地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旖旎,而且有形式多样的古建遗迹,给世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也给我们今天探究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提供了经验借鉴。

2 沙县城关建筑的历史文化特色

2.1沙县城关“柴排形”

沙县旧城关被形象地称为“柴排形”,这是有典故的。沙县旧城关四面环水,东有东溪,由北向南注入沙溪;西门外有前黄坑桥,亦由北向南注入沙溪;南面是滔滔不绝的沙溪——又称太史溪;北面虽然不是溪河,但旧时城北一带,鱼塘遍布,一口接着一口,俨然是水泽之乡。再加上沙县旧城关只有两条街,街道又窄又长,长长的街道宛若浮在水上的柴排,故有“柴排形”之称。

由于沙县城关像浮在水上的柴排,有被大水冲走的危险,出于风水上的考虑,沙县人就在城西北的豸角山上修筑一座石塔,这塔就是“桩”的象征,“柴排”系在“桩”上,大水就无法冲走了。因此豸角山上就有了一座石塔。豸角山又称背后山,故山上的塔又称背后塔。

其实,沙县旧城关这条“柴排”最早的“桩”并不在豸角山,而在城东。旧《沙县志》记载:性天峰以东旧有一塔,名为瑞云塔。瑞云塔为七层石塔,底层周长不下20米,比背后塔雄伟壮观。瑞云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六年(1588年)建成。后圯塌,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重建未成,现尚存塔基。

2.2历史悠久古城墙

古城墙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原高7米,厚近4米,周长约为4200米,东、西、南、北分别设有永安门、迎恩门、延福门、昌乐门;沿溪城墙从东到西依次设有文昌、三圣、师古、小水4个小南门。北面另设有一个小北门,解放后因建设需要,城墙大都被拆毁,现只留下主体墙体,部分由防洪堤取代,保留较完整的是悬索桥以东至文昌门一段,小水、文昌两城门未毁,昔日情形依稀可见。沙县历史上曾经有过如此长的城墙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尚属少见,无论是从古建筑的角度上考察,还是从作为旅游的重要的人文景观来衡量,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只可惜已被毁坏大半,只是希望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3 沙县民居建筑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3.1 沙县民居的主要类型

由于沙县地处闽中,其行政隶属多变,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致使沙县的外来移

3 民较多,人口成分复杂,也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移民带来了各自原住处的建筑文化,因此沙县建筑呈现出多元建筑文化现象,其民居主要类型有一明两暗型、三合天井型、土堡围屋型和连排屋型等。 3.1.1一明两暗型

这种类型在沙县民居中很盛行。它的平面布局,正中为大厅,两侧对称地安排房间,房间根据使用要求分成前后间。一明两暗布局就是一座三开间的房屋,也可根据使用需要布置成一明四暗(五开间)、一明六暗(七开间)和一明八暗(九开间)。厨房等附属房间一般放在两侧或后侧。 3.1.2 三合天井型

这是沙县地区大户人家建府第式屋宅的常用形式。其布局形式是一明两暗的三间正房前的两侧配以附属的厢房或两廊,围合成一个三合天井型庭院,也称堂厢式三合天井型民居。

3.1.3 土堡围屋型

该类型是闽中民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由四周极其厚实的夯石生土的“城堡”环绕着中心合院式民居组合而成。

3.1.4 连排屋型

在沙县还有一种连排屋式的类型,通常是在县镇一类城市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方采用。它的平面实际上就是一条龙和竹筒屋式住宅的综合, 一户占一开间,几户或十几户并列共建。底层临街常作为铺面营业,后面做厨房兼饭厅,楼层做居室,开设小阳台用于晾晒衣服和夏天乘凉。它体积小,结构简单,节约用地,造价低,易为百姓接受。每当洪水到来,居民便移灶上楼,照样生火做饭。水退后冲洗打扫较方便。这类房子为木框架式结构,排架靠榫头紧密联系,相互依靠,泄水防风,防震性较好,即使楼身严重倾斜,也能维持斜而不倒,但它最怕的火灾的威胁。

如沙县城关文庙路文仓门巷的连排屋,一排11开间,每间统一模式。前店后堂,二楼有两间卧房,前卧房即前厅的走廊出挑,形式为骑楼式做法。

3.2 沙县民居建筑的主要承重结构和墙体材料

沙县民居建筑由于受外来影响较大,在墙体材料的选用上也是种类繁多,不拘一格。如建造院落式民居主要墙体材料为砖、石,建造土堡围屋的主要材料为生土。但这些都不是最典型。在沙县民居建筑中材料来源最为广泛、使用最频繁的要数木材。因为沙县为林区,满山遍野生长的各类木材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建筑资源。

沙县的墙体形式主要有夯土墙、河卵石墙、木板隔墙。

3.3沙县民居的建筑艺术手法

沙县传统民居以高低起伏,优美动人的轮廓线;朴素、淡雅的材料和色彩;主从、虚实、动静、露藏等巧妙对比的艺术造型;以及房舍紧邻、墙接瓦连、屋宇栉比,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观,构成了朴素、亲切、秀丽、多变的独特风格,令人赏心悦目,叹服神往。

3.3.1 建筑与环境

4 沙县地形复杂,既有山区风貌,又有水乡景色。民居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从地形出发,依山傍水,顺应地势,缓和人工形态与自然形态的冲突性,巧妙地把建筑与环境结合而相得益彰,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3.3.2组织空间、变换空间

建筑形态的效果,主要地表现在有人参与的空间构成,只有在空间组合及变换给人以完善的感受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沙县传统民居运用了组织空间及变换空间的手法,取得了群体空间形态的完整、多变、流动的独特视觉效果:

1成团成块、外闭内敞

以院落组织空间,是传统民居的特色,但沙县民居又有其独特的章法。为了安全及封建的宗族制度的需要,常采取聚族而居的方式,住宅规模宏大,形成庞大的成团成块、外闭内敞的住宅群,无论在空间组合或艺术造型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2 深街窄巷,瓦接墙连

由于建筑物的密集和上居下市、层层叠叠的商业街。素墙相侍、瓦解墙连的弄巷,深邃宁静,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了打破窄巷空间的单调感,沙县民居巧妙地运用了多变的墙垣、廊、过街楼,根据空间的变换转折,处理成各式各样的分隔物,既围又透,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标志,加强了建筑群的统一效果。 3.3.3 建筑造型的巧妙对比手法

形式的基本原则是视觉的整体性和逻辑上的区别性,也就是传统特色的多样统一。而对比手法对创造这一点是极为有效的。没有“主”怎能理解“从”,没有“实”怎能理解“虚”,他们是截然相反而又相互依存的。通过物质对比及感觉中枢对它的心理反应,使含义戏剧性地表现出来。沙县民居通过主从、虚实、动静、露藏等对比手法的巧妙安排和利用,达到百态千姿多样统一的艺术效果:

1 主从分明 由于地区特点和传统习俗,使沙县民居较为庞杂。但在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不是不加区别地一样对待,而是有明显的主和从,重点和一般,核心及外围。供婚丧嫁取、祭祖及手工劳动等用的厅堂,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其它部分则从属于主体部分。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再配以墙廊等,紧凑而有秩序地组合,使整体造型给人以主从分明,有机统一的美感。

2 虚实凹凸的巧妙安排 沙县传统民居在外观处理上,巧妙地运用了阳台、凹廊、门窗、柱廊等建筑要素,使它与建筑整体及实墙面形成了虚实凹凸动人的对比,使建筑造型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 3.3.4 优美动人的天际轮廓线

建筑的天际轮廓线是视别和确定建筑形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形体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线。它和它的背景之间的视觉对比程度,直接影响人对建筑形态的视觉感受。如果说屋顶和山墙的变化和处理是中国传统民居天际轮廓线的主要特征,那么沙县民居把这一特征发展到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步。当你置身于沙县乡间、市镇时,那色彩浓郁、体

5 形多变的屋顶;高低起伏,轮廓鲜明的山墙,勾画出千姿百态、优美动人的天际线。尤其是在黄昏、拂晓、雾雨之中,你会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于神话世界之中,顿觉心旷神怡。 3.3.5 光色、质感、装修

沙县民居的外立面大多朴素、整洁,而且以二层楼房为主。底层用淡黄色土墙,正面棕色的木门窗两边饰以白色墙面,二层用原色木墙,再加上青瓦及砖石墙基,给人以朴素、淡雅之感。土墙的暖灰色调,配以浓重的青瓦及醒目的白墙镶嵌,远远看去色彩的调子对比强烈,效果鲜明。土墙上干打垒木模的道道痕迹,与白墙面、青瓦。木质门窗、梁柱等,取得了材料质感上的对比效果。

沙县民居的装饰既经济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把小窗洞做成形式多样的造型,如扇形、八角形、长方形等。在窗洞边常用石料或青砖镶边,或饰以线脚。窗楣上部用图案、彩画或浮雕装饰。而民居中的砖雕主要用在大型住宅或家祠入口和分隔庭院空间的檐墙上面。成组的镌刻着回纹、卷草、鸟兽、花卉,或镂刻雀替、垂花。有的还用磨砖拼成斗拱、漏花砖窗和各种线脚。砖雕较之石雕更为精细,虽然材料性能不如石雕通透,耐久性也差一些,但仍然让人惊叹磨工刻工的精湛的技巧和工艺水平。

沙县山墙脊主要有三种常用的装饰处理手法:一是用简单的线脚处理;二是用简洁的花纹图案作通花脊饰;三是用瓦做成漏空的花饰屋脊。此外,山墙的压顶常用几层青瓦或做成凹凸的线条,通过浓重的色彩及阴影的变化加强轮廓的效果;也有的用彩画等做成各种图案装饰。

沙县民居在山墙面的屋脊下经常挂有一种装饰物——木悬鱼。悬鱼一说起源于佛家八宝,民居屋顶悬鱼就是取其佛说金鱼能解脱坏劫之意。也有的地方用罄形代替悬鱼。罄为中国古代石类乐器,形状有十字形、桃形、垂带形、双鱼形、蝙蝠形或动物图案。罄与庆同音,取其吉庆之意。蝙蝠也是取“福”的谐音。木悬鱼长达1.0米,宽约0.2米,由上而下逐渐加宽,强调了透视感,使人们仰视时更显细长,有如飘带悬垂,与轻巧的屋顶轮廓相协调。

另外,在沙县的一些乡镇的传统民居建筑中,常可看见“风狮爷”之类的装饰物高踞在屋脊之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风狮爷”也称“瓦将军”,是当地人用来辟邪除煞镇风之物,材料为陶烧制品。内容通常是人物、猴子、狮子、香炉等物。

4 沙县东门片区场地现状 4.1 文物及古民居

东门片区是沙县古城的组成部分,是古城的东大门。从唐中和四年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留存下不少文物和历史遗址,其中有省级文物城隍庙,县级文物兴国室以及五角古井和大量的清代古厝,近代的典型木结构民居。同时,东片古城格局尚在,历经沧桑的东大街和文昌门的遗址尚存。古城风貌依稀可辨。

4.2 地形地貌

本区地处沙溪阶地,用地平整,相对高在5米左右,有良好的亲水条件。

6 4.3 建筑质量与层数

本区大致以文昌门巷为界,东侧基本保存古城格局,街弄肌理尚存,除了少部分用地上有翻新为砖木和砖混建筑外,大部分为保存下来的清代古厝和近代闽中木构架建筑。清代古厝以1~2层为主,近代木构架建筑以2层为主。

5 对拟保护古民居的测绘

通过共同的鉴定,我们对东门一些现有保存较好的传统建筑进行了测绘,为将来的维护提供一手资料。所测绘的传统建筑有:城隍庙,东大路6号、15号、17号、25号、37号、52号、55号、56号、72号、99号,文庙路文昌门巷6号、8号、13~36号,建国路东巷23号、29号。

6 对沙县城关东大路历史街区改造设计的初步设想

我们以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对东大路历史街区进行改造设计,其中对部分古民居进行维修和保护,保存下来的清代古民居和近代木结构民居可利用为民俗风情的特色宾舍、沙县小吃、茶社、茶庄、书画、陶瓷和民俗博物馆等,较好地反映历史古城的局部风貌。对区内不协调的成分及保存价值不高的民居给予拆除或搬迁,然后以仿古建筑的形式给予重建,建筑体现出古城原有的传统建筑符号,如风火山墙等,或仿造原传统建筑的风格格局和艺术手法,加以变形改造,从而体现出古街的原有风貌。另外在古街的适当位置添加几处景观和休闲的节点,以街区的主轴向两边局部渗透,使得整条步行街有张有弛,丰富多彩,力争将该历史街区改造成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街区。

参考文献:

1、沙学浚,《城市与似城聚落》,台湾国立编译馆1947年版。

2、费孝通,《乡土中国》,香港三联书店1985年版。

3、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4、王其钧,《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3年版。

5、陈志华,《乡土中国——楠溪江中游古村落》,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6、朱连法,《风水郭洞——江南古村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吴良镛,《人居环境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8、刘大可,《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香港)国际客家学会2002年版。

9、冯国宝、朱小明,《历史 环境 生机——古村落的世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0、陈志华,《楠溪江乡土建筑研究与保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日)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2、戴志坚,《闽海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3、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建筑学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3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软件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