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爱农民工子女

发布时间:2020-03-02 19:08: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实施方案

****乡大量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由此带来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等问题。我乡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有少部分随父母一起外出并接受教育和管理,而绝大部分托留在农民工户籍所在地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根据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精神,2010年要将青年志愿者关爱农民工子女作为当前青年志愿者的重要工作来实施,并深入持久开展。针对我乡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对象和服务内容

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

服务内容:开展学习辅导、经济帮扶、生活帮助、精神抚慰、爱心陪护、亲情沟通、课外活动、思想行为引导等志愿服务,使他们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

二、活动形式和具体内容

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关爱留在农村的850名农民工子女应是此项行动开展的重要方向。重点通过“五结合”方式,把“圈里乡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推向农村,推向基层,开展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行动。

1.与基层团组织新格局创新试点相结合。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试点县,根据各兼职团干工作、生活、特长等优势,作为团组织的中坚力量,积极动员兼职团干参与到志愿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中来。

一是成立兼职团干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队。各选取一个村作为试点,集中开展慰问农民工子女活动,与农民工子女谈心交流、互动游戏,向农民工子女家庭捐赠衣物、书籍、大米等生活和学习用品,为农民工子女解决生活、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形成兼职团干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队活动的长效机制,并将活动在不同的村延续开展。

二是发挥兼职团干联系青年、整合资源的优势,动员各方力量,尽已所能,为农民工子女童捐款捐物。

三是村兼职团干要组织本村农民工子女开展积极向上的各类活动。以农民工子女为主体,以村单位,就近就便成立各村的青少年志愿服务队,使农民工子女和村的青少年成为互助、团结的新集体新团队,帮助本村本寨孤老和农活繁忙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农活等,开展志愿服务。让农民工子女在关爱他人、奉献他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体验爱心、关爱他人、健康成长。

2.利用周末等闲暇时间,走访农民工子女所在家庭,对帮扶对象全面了解,结合实际开展帮扶工作,要形成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和志愿者爱心接力。

农民工子女的家中、农村已建设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的对农民工子女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亲情信箱”等关爱行动。活动形式要切合实际,形式可以是:

1、以“大哥哥”、“大姐姐”的身份融入到农民工子女日常生活中。

2、帮助搭建农民工子女与在外务工父母的联系平台,特别是法定节假日和传统节日期间,开展“亲情传递”主题活动,通过电话、写信、网络视频、送礼物等方式,让父母了解、关心子女成长情况,让农民工子女懂得知恩回报,心理上有依靠,精神上有关爱。

3、以实际行动来倡议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子女,如动员学校、机关、人民团体、个人等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捐款捐物,对捐款捐物要登记造册,妥善管理,及时发放给农民工子女,如利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建立爱心超市,按时、按需发放给农民工子女;利用书籍、图册等物资建立流动图书室,在周末、节假日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读书活动,利用体育用品、体育器械等物资开展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丰富农民工子女的课余生活等。

3、与团队工作相结合。各地团队工作者应积极组织团队与农民工子女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并为结对服务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制造舆论宣传氛围,努力建成长效接力机制,确保工作务实推进。

一是要充分发挥团员和少先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团队内部开展与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手牵手,一同向前走”等类似结对帮扶活动,呼吁团员、少先队员关心身边同学,做到“不歧视、多关心、肯学习、勤帮助”,并注重挖掘宣传,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结对帮扶活动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是要树立各级、各单位团队工作者的关爱意识、平等意识,在团队工作中公平,甚至倾向于将更多的农民工子女吸收到团队中,在评选优秀团员、少先队员时,也要有侧重的体现农民工子女团员、少先队员所占的比例。

三是在平时的团队工作中,要积极为农民工子女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引导学生形成劳动者光荣、农民工伟大的心理认识,通过各种团队内活动、课堂内外活动,消除农民工子女的自卑心理,强化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一位农民工子女都能融入集体、健康开心成长。

三、服务模式

1、结对帮扶。采取“志愿服务团队+农民工子女群体”、“青年志愿者+ 农民工子女”、“高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结对方式,进行结对帮扶活动。

2、爱心接力。组织青年志愿者轮换在社区、农村志愿者微笑小屋、各类服务场所、农村农民工子女家中等固定场所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

3、临时监护。利用农民工子女周末和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后至回家前的“失管”时间,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业辅导、励志训练、开拓视野等,丰富他们业余文化生活。

4、物资捐助。加快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建设,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向农民工子女捐助学习用品、体育器械等,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活动推进步骤

2010年在全乡广泛启动实施,建立基本工作机制,主要推进步骤如下:

(一)工作部署和示范启动时间(2010年4月至5月)

1、4月25日前,下发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通知,将工作安排至各团委和各团支部和相关部门。并督促各单位建立活动领导机构,指导各单位开展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女基本情况统计收集和制定活动方案。

2、5月1日前,举行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示范活动启动仪式, 2010年拟定中学团委作为关爱进城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试点地区,

3、5月中旬前,各级团组织要完成服务对象的摸底统计工作,并按要求填写登记表。

(二)组织实施和全面推进时间(2010年5月至10月)

1、5月,各地、各单位全面展开工作,完成宣传发动、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活动组织等具体工作,为青年志愿者和农民工子女建立长期帮扶联系打下基础。

2、6月,利用六一儿童节的契机,全面推动活动开展,各地在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下,各有特色的关爱活动全面铺开。

3、7月-8月,要针对农民工子女暑期离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对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上给予辅导和关爱,解决农民工子女回家后疏于教育管理的这一问题。

4、9月-10月,帮助农民工子女顺利返校,对家庭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入学要提供相应的帮助。

(三)深入调研和总结经验阶段(11月-12月)

组织人员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大调研,认真总结经验,有序推进,巩固扩大活动成果,为2011年深入推进该项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五、活动要求

(一)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要成立专门的活动机构,有专人负责活动开展,要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具体活动方案。同时,要做好长期规划,制定完善的志愿服务守则、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在示范活动取得良好影响和前期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增强影响力和实效。

(二)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要按照团省委的安排部署,统一行动,迅速形成声势、形成规模。同时在活动开展中要佩带青年志愿者标识、徽章,提高此项志愿服务行动的影响力。

(三)乡团委将对各地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阶段督导,各地要按照规定,每周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月度小结。

共青团***乡委

2010.3

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爱农民工子女···支教

关爱农民工子女策划书

177班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爱农民工子女心得体会

关爱农民工子女讲话稿

关爱农民工子女策划书

关爱农民工子女策划

关爱农民工子女
《关爱农民工子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