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7: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接受的洋文化日趋丰富,他们不但知道圣诞节,还能说出许多外国的节日,然而对他们有印象的节日也只不过是“六一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如果问: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的很少,回答更是五花八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忽视,因此,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当务之急。

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时,让学生先来说说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谁知就有学生脱口而出,“九月九日是教师节。”令我有些哭笑不得,也难怪他们,因为低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有些概念和内容比较模糊,特别容易混淆,而且古诗中的九月九日和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是不同的概念。于是,我就借助日历,比较直观地向学生讲解关于农历的相关知识,我还利用学生的好奇,请学生回家请教长辈或查阅书籍,有条件的学生更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查找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果然,许多学生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他们彼此间交流,不仅更清楚了农历的概念,还知道了我国的传统佳节多数用农历来计算,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人们要观看元宵灯会和吃元宵;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要佩香囊、赛龙舟、家人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更有月下吟诗作画的雅兴;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就是“大年夜”,除夕大团圆,吃年夜饭;还有春节放鞭炮等许多传统节日的习俗......

在教学古诗时我告诉学生:农历的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古诗的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当学生了解这首古诗的第

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知道今天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作重阳节的纪念时,也正在为少了我一个而遗憾。于是,我就顺势引导学生思考:重阳节这一天,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知道了重阳节这一天,古人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学生还了解到“登高可以避灾,佩茱萸可以消灾除病”;“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这和我们家乡人过端午节时,家家窗棱上贴葫芦,门上插艾蒿叶的习俗很相似的。”于是,我告诉学生如今的重阳节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敬老爱老日,那我们在过重阳节的时候,就应该在家里为家中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达对他们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说出我国的传统节日,更要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不要让我们那具有百年、甚至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被人逐渐淡忘,淡忘到只能以食物来想起这个节日,我们应该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幼稚的心田,让孩子成长的根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研究 开题报告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

传统节日中的诗词文化

礼文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育

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做法与体会

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
《在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