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公安大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1:47: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人民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工作的日趋繁重使得民警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紧张状态,加之受工作、学习、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使公安民警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给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生活以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需要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本篇论文就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展开了分析,从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概况以及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原因分析措施建议

一、警察心理健康提出的背景及概况

(一)警察心理健康提出的背景

当前,公安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艰巨,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公安部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公安机关把民警心理健康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生活在客观世界,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心理问题,但是警察的心理问题为什么比其他职业多?因为,警察在和平年代是一项最危险的职业,警察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高投诉的职业特点,另一方面来自于这样心理问题的积累形成的派生的心理问题。

为践行公安部政治部向全国公安机关发出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各公安机关在公安部政治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先后启动了公安民警心理健康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公安部要求“强化民警心理健康训练,提升民警的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工作的开展。在广大民警中普及心理自我调适知识,提高心理自我免疫和自我调控能力,开创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二)警察心理健康的概况

“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网”上公示了民警心理健康的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没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或异常。

2.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不正确认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自己有过高的评价,对夸大自己的结果是经常遭受失败的;另外一个是过低评价,结果是缺少前进的动力。

3.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没有不必要的紧张和不知名的不安感,一般事情不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在紧急情况下能保持镇定、遇事不慌,及时采取措施。

4.保持统一的人格。保持统一的人格是说警察应当在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方面与外显的行为相一致,在中国社会中真正能够做到保持统一的人格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一个人如果内心世界与外部行为不一致他或她就会存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甚至形成双重人格,也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5.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同其他人相互交往,并且把人际关系作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其他人相互交往过程中,能用积极态度对待他人,尊重别人的人格和生活习惯,相信别人和信任别人,对于他人的差错能予以容忍,采取宽容的态度。

- 1 -

6.社会化良好。警察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应当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与理解,掌握所在社会占据优势地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就是心理不健康。

7.自我控制能力较强。在平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控制,在一般刺激作用下都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面部表情、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在危急时刻,面对各种危机的情况,能够临危不惧,对自己实施有效的控制,临阵不慌乱,果断地作出各种决策。

二、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现状以及危害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的一线民警平均每天工作11至15个小时,平均3周才能休息一天。虽然一再改善但仍然待遇偏低。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工作强度增大出现了身体疲惫、躯体不适感;由于长时间投入工作,也影响了家庭夫妻关系、子女教育、老人的照顾、邻里关系等;而执勤过程中遇到的抢劫、杀人等暴力事件,执勤中开枪射击犯罪嫌疑人,执法过程中受伤等也都不可避免地使警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导致警察出现心理问题。

(一)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现状

1、紧张焦虑感严重,易怒、易躁、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同时抑郁、委屈情绪严重,存在“厌战”心理。 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安民警尤其是一线基层民警经常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民警会产生紧张焦虑感,集中表现为脾气暴躁、人际关系紧张、失眠、易躁易怒、情绪易失控等。这些情绪反应到工作中最典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刑讯逼供。

2、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公安是一种危险性、应激性很强的职业,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所承受的业务危险系数不断提升,民警在执行任务中所受到的生命威胁越来越大。公安机关对内部管理有一系列的严格要求,在强化队伍管理的同时,单位却很少从如何关爱民警角度考虑问题,难以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后盾和动力支持,导致民警无法对单位产生归属感。

3、人际关系紧张。 民警不仅要把警民关系处理好,还要处理民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领导间的上下级关系、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敌对关系、与家人的亲属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休息时间少、工作保密性强等使得民警与亲朋好友之间缺乏沟通,其工作性质又容易得罪人,使他们更为孤立并趋于内向。

(二)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危害

公安民警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焦虑、易躁易怒、抑郁、消沉、人际敏感等不健康的心理症状,对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公安民警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

首先,易致生理疾病。 据调查结果表明,基层民警不仅要全天候的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疲于应付辖区的一些“非警务活动”,其严重的心理压力导致疾病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其次,易致不良情绪反应和认知障碍。 在长期或强烈的压力状态下,基层民警极易产生愤怒、焦虑、压抑、无助感等不良反应。此外,民警还会因过重的心理压力出现认知活动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思维肤浅、狭窄,思维缺乏预见性和灵活性,思维缺少独立性、判断性以及自我评价不恰当等。最后,易致行为偏差。 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基层民警的行为发生偏差,并且所致行为偏差会波及基层民警的所有个人生活和工作。诸如,在生活上,家庭关系紧张、夫妻不和睦、离婚以及个人的失眠、酗酒、自卑甚至自杀等;在工作上,效率低下、缺勤、离职、易出事故、遇事退缩不前等。

三、公安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剖析

(一)内因方面:自身因素是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1、身体、心理素质欠佳。 高强度的工作量,对民警的身体健康直接构成了威胁。如果民警身体素质不好,加之心理素质欠佳,使民警做事感到力不从心,加之无法变压力为动力使自己总是处于紧张与应激的状态之下,很容易引发民警的心理问题。

2、个人欲望方面存在心理受挫感。 作为社会成员的公安民警也有他们的个人需要,比如晋职晋衔、进修深造、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但民警既不能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又不能在经济上得到补偿的现状,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受挫感,成了民警心中挥之不去、排之不掉的心理困扰,容易导致民警的心理不堪重负而压力倍增。

3、知识、能力缺陷。 面对日益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大多数公安民警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直接影响了民警的个人发展,诱发了民警对前途的担忧,滋生心理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4、人际协调能力差。 公安民警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而现实生活中竞争机制负效应的渗透所造成的人际交往距离的扩大,使沟通难度增加,再加上一些民警习惯了以管人者自居,限制了其人际交往。

(二)外因方面:

首先,公安工作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是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1.公安工作具有高危险性。警察是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天天有牺牲,时时有流血”是对警察工作危险性的形象概括。我国从事公安工作特别是一线公安工作的民警随时要置身危险的现场、时刻要应付不可预防的危急情况、面对各种暴力行为、面临负伤致残甚至死亡的威胁。

2.公安工作量多面广、辛苦复杂,时间长、责任大、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加班加点多是我国公安民警工作的现实特点之一。节假日对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种象征。长时间的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地工作,必然对民警造成一种沉重的身心负担,使一些民警陷入精神紧张、身心疲惫的境况。

3.群众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加。群众工作是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警务工作的生命线。一些民警反映,现在部分群众对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不以为然,对民警执法不理解、不支持。个别人甚至指责刁难,恶意举报,使民警在执法时处于“弱势”,受气、挨打,受到不法侵害后往往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4.公安机关组织内部管理压力大。 各级公安机关为进一步锻造高素质公安队伍,推出了岗位责任制、绩效考核、等级评定、全员竞争上岗等一系列管理举措。公安民警在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应付频繁的考核、检查,在疲惫不堪的工作中还要保持昂扬的精神面貌以经得起纪律监察、督察和随时随地的明察暗访。

其次,社会和家庭压力是民警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1.社会压力。 由于警察职业在职业群体中地位显要特殊,必然受到社会的广泛监督,警察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公安工作特有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极易造成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误解和偏见。公众对警察不信任,抱怨指责的多;对警察工作不支持,旁观回避的多;对社会治安不参与,躲闪的多;对公安工作不满意,评头论足的多。过高的正面宣传,既增大了群众的期望值,也为民警树立了难以企及的榜样,而过多的负面报道,则损害了警察的整体形象,使民警心理受挫,进而演变成心理问题。加之,民警接触的社会阴暗面较大、诱惑较多、人际

关系较复杂。他们还得抵御社会上“攀比斗富”、“权钱交易”、“灯红酒绿”“一切向钱看”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同时,高付出、低收入的职业状况与社会现实相比造成心理失衡。警察职业的低收入状况与其他职业的高收入相比存在着较大反差,这种反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民警心理失衡,出现不正常的心理问题。

2.家庭压力。公安工作的不规律性导致民警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随着工作压力的加重,心理消极因素容易被带入家庭生活环境。一些民警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难以融入家庭生活,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以致造成了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的消极家庭氛围。

四、调适、缓解、消除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解决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内外因的结合,首先发挥个人的积极主观能动性,需要民警个人把心理健康提到值得重视的程度来,同时需要社会各界和家庭的配合。

(一)民警个人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对策

1、自学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 了解和掌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且运用心理学所揭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去预测和控制自身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心理品质和战斗力,形成“压力免疫”,提高规避和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并做到防范于未然。

2、从事各种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以适应公安工作对心理产生的压力。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多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消除孤独、抑郁的不良性格,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开朗、愿与人交往的性格;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增强毅力、果断性、持久性等;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疲劳,为警察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基础,为应对心理压力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

3、更新文化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水平,减少承受心理压力的机会。 目前,对学历文凭和业务能力的要求是形成民警心理压力最为突出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时期的公安工作对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用过去的老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公安工作的需要。各级民警都要给自己敲响警钟,主动去学习,更新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完善自己的公安业务技能结构,具备与岗位相一致的业务技能,并能合理运用一定的文化知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这样才能胜任新时期的公安工作,而不至于力不从心,困难重重。

(二)公安机关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1、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 建立民警心理保健制度,实施“民警心理健康工程”,成立专门的警察心理咨询机构,邀请心理治疗、咨询方面的专业人士,适时深入基层开展咨询、巡诊、面对面地为基层民警服务,定期为基层民警传授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强化民警心理素质,有效的帮助他们疏导在情感、家庭、生活和工作上滋生的不良情绪。

2、改进公安工作现状。 第一,转变漠视公安民警心理问题状况的思维模式,彻底纠正仅靠单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做法。形成民警心理问题的诱因是复杂的,有的可以靠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有的则必须通过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手段加以解决。 第二,合理配置警力资源。规范日常的工作机制,转变思想观念,调整警力部署和警力投向,将优势警力始终投向高发案时间、高发案地段、高发案类型,把警力从传统的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 第三,从优待

警。建立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满足民警的发展需要,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干”的良好氛围,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为民警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宽松的空间。 第四,营造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培养民警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为民警提供释放心灵、舒缓压力的休闲空间。

3、改善或消除压力源。 第一,保障公安经费。国家和地方财政保障公安经费的足额到位,使从事“创收”类非警务活动的警力回到真正的公安工作中来,将公安民警职权外的事情剔除掉,为基层民警减压。 第二,保障公安民警休假的权利。不得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理由,不安排或少安排公安民警休假,更不能以发放补贴来代替休假。 第三,增加公安编制。这是保障公安民警正常休假的一个必要条件。公安机关应积极与人事等部门联系,增加警力编制,保障正常开展警务活动的必要警力,避免公安民警的过度劳累。 第四,关注公安民警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的领导对公安民警遭遇的家庭变故、生活困难等要特别关注,尤其要关注这些事件带给公安民警的消极影响。 第五,争取社会的支持。公安政工部门应通过自己的工作消除多数人对公安民警工作的成见,给予公安民警更多的正面回应与支持,公安机关的领导要学会与媒体沟通的技巧,善于利用媒体为公安工作服务,维护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第六,加大民警维权力度,改善执法环境。为了切实改善执法“软环境”,要积极建立和健全民警维权机制,对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非法行为,要及时、依法、严肃处理,强化民警的执法权威,消除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三)社会和家庭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对策

1、社会公众方面,要对基层公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广大基层民警要予以理解、宽容、配合,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缓解和消除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更有助于使基层民警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充沛的战斗力,为整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各级公安机关应该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充分发挥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宣传公安工作的性质、任务,颂扬人民警察队伍中涌现的英模人物,以强大的舆论弘扬人民警察的道德风范,使警察得到社会和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同时在民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整顿公安队伍,清除害群之马,纯洁公安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2、家庭方面,对基层民警的理解、支持和劝导等实际表现,对调适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尤为重要。了解基层民警在保卫经济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打击违法犯罪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他们的贡献感到自豪,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慰问,以实际行动积极配合他们、支持他们。民警因工作而烦躁时,家庭应在谅解的基础上好言相劝、引导、冲淡他们心中的苦闷和挫折感,使他们的心情恢复平静,并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让他们少一分心理压力,多一分工作动力。有了家庭的理解、支持和劝导,基层民警就可以减少遭受心理压力的机会甚至能够避免其危害。

总之,警察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警察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民警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民警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要在民警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民警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民警走出困境,重拾信心,驱走愁云,笑对人生。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政治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训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振声.警察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朱起清.警察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

【4】徐玉明,张旭东.心理应激反应与警察身心健康探微[J].公安研究,2002,(2).

【5】舒莹著.试论心理学在社会转型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公安研究,2002,(4).

【6】包晓波,包延桥.怎样进行警察心理健康干预[J].人民公安,2002,(24).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7】田军; 心理测试“警察版” [J];人民公安; 2001年20期

【8】赵健; 民警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思考 [J];人民公安; 2002年01期

森林公安毕业论文

公安类毕业论文

公安大简介

公安大走访心得体会

公安大走访心得体会

公安大走访演讲稿

公安大走访心得体会

毕业论文大摘要

河大毕业论文要求

河大毕业论文要求

公安大毕业论文
《公安大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公安毕业论文 公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