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1 20:57:3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论文摘要:语文,我们母语教育的支柱学科。其教学现状不理想的状态却让人无法释怀,究其根源,语文课堂教学大而空问题不容忽视。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手段时髦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问题,其实都是与教师未能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关。 因此,把握准教学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强调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教学目标的概念、功能及制定的原则入手,强化目标意识,谈了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设置方法等问题,强调了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 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状态的预先设定,是引领教师推进教学的行灯,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目标仍常常被忽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首先和有些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不明、不简、不适等有关。更有甚者,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根本没有目标可言,天马行空,任其发挥。由于失去了教学目标的约束,一部分教师的公开课上得自由而散漫,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背后彰显出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既与部分教师错误的思想观念有关,更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教学理念的误解有关。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破语文教学瓶颈的基点在于准确把握并制定有效地教学目标。

一、强化目标意识,理性认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地说,它有以下五大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2、控制功能

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它作为一种约束力量,把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各个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已定目标而共同奋斗。

3.激励作用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4、中介功能

教学目标的中介功能,还表现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结点。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及教师和学生等各个因素构成的动态过程。各个因素发生关系,主要通过教学目标。这是因为,正是教学目标才使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功能系统,并使各个因素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发挥各自的作用;某种教材之所以可用,某种技术手段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可以说,正是有了教学目标,才使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教学系统并使之有效地运行。

5.评价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既是师生双方进行教学双边活动的依据、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评定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特定标准的客观依据,还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客观尺度。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测评体系以教学目标体系为客观依据,就能避免语文考核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教学评价科学化。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遵循五条原则:

1、科学化原则

编制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还要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学科总目标、不同学段的阶段目标的要求,并使其在每一个具体目标中得到体现。

2、系统化原则

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按照单元、分阶段、分学期、分年级的语文知识内容和能力训练的体系,使每篇课文、每次作文、每个单元、每册教材的教学目标都形成一个有机的结构,使众多的课时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总目标。

3、具体化原则

课堂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具体化、细节化,对教学内容覆盖面要大。应把语文目标体系中规定的每一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分解化为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4、行为化原则

制定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目标描述的行为化。在语文学科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来体现的,是可用语言来表现的,一般应是

5、动态化原则

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不能静止地束缚在教学目标的模式中,使个性得不到施展。教学中,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特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对预设的教学目标作必要补充、调整,使教学目标得以完善,所以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留有余地,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为好。 可观察到的。运用行为描述形式来编制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表现。

二、研读新课标,理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思路

1.整合“三个维度”,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标尺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三个方面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过程中就应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一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作出安排,做好引导;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协调“三个关系”,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特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正确地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首先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由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当然,教学目标的内隐与外显都是相对的,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不能为了使教学目标便于交流、测量与观测,而过分强调行为化目标的价值,也不能为了强调情感体验等内隐目标的重要,而排斥行为目标的价值。其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收敛性与开放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越是低层次的教学目标越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周期内达成;越是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和情感发展目标,达成周期越长。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要具体、明确,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目标允许在较长的时间内达成。再次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期性与非预期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处理好预期性目标与非预期性目标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任何教育机遇。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设置课堂教学目标

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教学理念为我们准确把握和设置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新思路。教学目标的确立,至少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解读教材,二是目标的具体设置。

第一,教材解读是设置目标和整合内容的基础,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完成与编者的对话,备课(教学设计)首先应在这方面花大力气。

解读教材的基本策略是“多维对话”(与文本、与学生、与同伴、与编者、与自我等)这些对话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限于篇幅,本文只对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作简单阐述。,

1、与文本对话,就是我们常说的“研读教材”(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参、相关资源等),主要是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相关特色等。 在多方收集教材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透彻理解课文,才能获得对课文的深层次感受。而深刻与否,则在很大程度上与对价值取向的把握有关。用当代的哲学观念、时代精神重新诠释课文的价值取向是有效操作的基本要求。以国标本苏教版教材《金子》一课为例 ,如果我们对教材的解读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勤劳能致富”的 价值取向,在当代的视野中似乎说服力不强。自古以来,例如中国千百万农民不可谓不勤劳,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致富。看来,勤劳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光有勤劳还是不够的。课文中主人公彼得之所以能致富(终于找到“金子”),在于其冒险精神、创业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这些精神品质恰恰是当代中国崛起所必需的。因此,如果我们对该篇课文作这样的挖掘,就是符合当代哲学观念、时代精神的。

2、与编者对话是准确把握课文宗旨的重要方法,这是我们过去常常忽视的环节。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在被创作出来之初,并不是为学生阅读而写的。而这些文章一旦进入“教科书系统“,就会多多少少的被加以改造,以适应学生阅读需要在小学语文中更是如此。并且,供学生阅读的”文本“在教科书的某一生态中(同一篇课文可以放入不同的单元 )与在其他生态有不同的定位。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无形之手”在操控,这就是教科书的编者。因此,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意图就成了我们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例如,《小壁虎借尾巴》虽然采用了循环往复的结构,有一定的情节,读起来十分顺口,因而学生学起来很感兴趣。但如果我们只重视情节而忽视其他,那么,我们的教学只会停留在“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 巴”“小壁虎问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妈妈怎样教育它 ”这一层面上,这样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从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看,是要通过这样一则趣味童话,告诉读者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形状、特点和作用。所以,我们除了教给学生这些知识外,还应有机的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善于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从学生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和发展点,将学生的昨天、今天、明天综合在一起,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不同个体对文本的解读是不同的,教师不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跟文本对话,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新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一方面去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我们的课时目标考虑较多的是教参,是考试的内容,是课文的内容,对教学对象考虑得少,对教学的导向性考虑得少,对教学方式考虑得少。过分的依赖教参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求知欲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思维的张力,活跃教学气氛,促进教学活动朝着高效快速的方向发展。

4.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切实可行,强调可操作性。

就目前的课堂教学状况看,目标的可实施性存在着问题,教学目标或流于肤浅,或过于繁杂,或目标与内容脱节。每堂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明确集中,防止目标过于分散,要善于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解决好一两个问题。这样才更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可实施性还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可检验性和可操作性上,否则教学只能是空对空,谈不上效果。

第二,有效地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至少有两点要求。

1、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了解小学阶段课程的总目标,熟悉本学段教学目标。在制定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应依据本年段教学目标,想着上个年段教学目标,以便逐渐落实本年段目标,朝着更高年段目标前进,这样才能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

就一节课而言,我们比较赞同“简单语文”的观点,即简化头绪,目标单纯,简简单单地上好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就是多读多写。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读、写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2、要提出“三维”整合的、简而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期中课时目标是最基础的教学目标。实践中,课文目标的设定常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三维割裂,机械地把教学目标分成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未把三维目标进行整合;二是目标泛化,以诸如“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之类缺乏针对性的目标来代替具体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全面观照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先根据特定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把握教学中“应该教学些什么”,进而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确定实际教学“需要教些什么”,是特定的教学目标只适应于特定的课题、特定的学生。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整体思考。既要考虑目标在“三个维度”上的达成度,又要着重思考在语文训练上让学生得到什么,还要想好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有位老师就《荷花》一课,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识字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美的情境,用朗读表达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3)从感悟作家笔下对荷花的特点中,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上述教学目标,重视了识字学词——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学词是中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找准了语言训练点——有感情的朗读,读中悟写、学写,既有明确的“三维”目标,又有对学习行为的描述——“在读中感受美的情境,用朗读表达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感悟作家笔下对荷花的特点中,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描写景物的方法。”比较适当,切实可行。

又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考虑到这是一篇韵文,教学方式应以诵读为主;学生处于第一学段,应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学生即将进入第二学段,且学生语文能力较强,在字词的理解上课渗透一些“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要求;课文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应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探究和生活实践,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制定出三个具体的目标:(1)认识“植、粗”等14个生字,会写“已、准”等8个生字,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植物妈妈、孩子、降落伞、铠甲、挂住、观察”等词语的意思,体会用词的准确性。(2)借助图像、实物进行阅读,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丰富语言积累。

著名的语文教师冯起德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师素质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成为一堂课的指针和精髓,而不是出于一般应付的虚设,整个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运用,教学环节的衔接,都应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诚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教学目标存在着生成性和不可预知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体现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艺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谈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学习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