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8: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乌苏市第五小学

巴音其米格

摘要:如果把阅读比作精神大餐,那么小语教材就是这道大餐中的“母乳”,而与教材配套的两套读本,则是最贴近“母乳”的“婴儿配方乳粉”。

关键词:主题阅读 一主两翼 单元教学

自2010年4月我校引进深圳市黄田小学“主题阅读”课题以来我们采用“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我校的语文教研,语文教学活动有了明显的改变。“一主两翼”中的 “一主”即以人教版教材为主体, “两翼”,一翼是指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另一翼是与之配套的《主题式·经典诵读》,前者侧重自主朗读,后者侧重积淀吟诵。正像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如果把阅读比作精神大餐,那么小语教材就是这道大餐中的“母乳”,而与教材配套的两套读本,则是最贴近“母乳”的“婴儿配方乳粉”。教学中我们以单元主题为主线采用 “主题式单元教学法”用14课时完成人教版教材中的4篇课文,《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8篇文章《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10首经典诗歌等22篇文章的教学,是传统教学效率的5倍。教学时,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施教。正像特级教师陆恕所说:主题和课文,好比“藤”与“瓜”的关系,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一篇篇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取法自然,道在其中矣!作为一名“主题阅读”教学实验教师我经历了初步实验过程中的艰辛,更是尝到了“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的甜头。

一、“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

记得两年前我在一次研讨课上讲四年级下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是抓住文章的人物情感变我通过采用《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再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深深地觉得语文课不能“挖地三尺”,不能“刨根问底”,不能老师唱主角,我们应该做到“三多三少”。即“少做题,多读书;少提问,多读书;少讲解,多读书”。这样以来就能解决我们语文老师长期以来最困扰的两个问题,那

化来体会人物品质,体会小钱身患绝症奄奄一息,在生命边缘苦苦挣扎;台湾青年在摇摇欲坠的环境中为杭州的小钱捐献骨髓,而李博士在地震面前沉着冷静,救死扶伤的精神令我们感动。在这节课上我讲了本课的第二课时。

两年后当我再次讲四年级下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同样是一篇课文,同样是那些人物,不同的是今天我在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采用了“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课堂上我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为主,还让学生阅读了《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难忘的八个字》《买上帝》两篇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中的《老师,天堂里我还要做你的学生》、《爱心》两首经典的诗,在一节课40分钟里以教材为主,以《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为两翼,一节课上学生在同主题下阅读五篇文章,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引向课外,由文章扩展为文化。

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不再是以前那样一个单元学四篇文章,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在教师的引导,讲解中逐步入境入情,而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学习同主题的22篇课文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五倍以上,在课堂上学生只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去阅读不同的文章,读一篇,两篇,三篇,读每一篇文章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体验,每读一篇文章孩子都会有极大的满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影响力。这样的课学生课前有期待,课上有表现,课后有回味,是最适合儿童心灵,适合儿童成长的。这样的课堂对孩子起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就是:一,课外阅读难以落实,阅读量不够,效果不佳。我们把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切实保证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二,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难以保证,自学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是课外阅读的方法在课内指导,有效的减少了许多提问和繁琐的讲解。学生从“多读书”向“会读书”发展,实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与课外”。只要解决了这两大难题,我们还害怕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好,习作能力不好吗?

二、“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改变着教师们的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时常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教师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自己感觉讲得很精采,很到位。到头来才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没什么提高。整个课堂都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上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一节课下来老师忙于追问,学生忙于回答,导致课堂上“读”不到位,朗读练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 “主题阅读”“一主两翼”的教学模式中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单元主题为核心,进行整体设计、整体施教。我们在备课时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整合成一个大单元,认真备课,找准每一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相同点或不同点;精心设计单元中心问题,以这一个问题统领整个单元教学。这样就可以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给读让位,课堂走出了“满堂灌-满堂问”的怪圈。课堂上孩子有了读书的时间,没有了种种“枷锁”,

孩子们尽情畅游在书海中,每读一篇文章都获得读书的乐趣,课堂成了孩子们公平竞争,展示自我的平台,孩子们真正获得了学习的乐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们则为学生学习而服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总之, “主题阅读”单元教学模式不是一篇一篇地教课文,而是整合三套教材三个单元为一个大单元,进行整体施教。对教师来说不是“教教材”,而是“整合教材”;对学生来说不是“读教材”,而是在“学文化”。学生有主题地阅读,有主题地积淀,在阅读中打开思路,积累情感,在主题阅读实践中慢慢完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转变。一个主题就是一个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孩子的一个精神世界。一篇篇感人的文章,一首首精美的诗歌感动着学生,感动着老师。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孩子的体验连接着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因文而感,因感生情,使课堂充满生机力,,充满感激,充满创造。主题阅读把丽歌和绝唱都融化在孩子们的心上,孩子们的心里绽放着五彩缤纷的花朵。

参考文献《主题阅读三人行》第45页,第48页第53页

作者:刘宪华 于永正 陆恕

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作文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感受语文教学中的点滴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在点滴中感受幸福

感受“新语文主题阅读”

作文教学的点滴感受

亲子活动点滴感受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点滴感受

群文阅读《生活点滴感受爱》[定稿]

“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主题阅读”教学中的点滴感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