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爱莲说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3:5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莲说》教案

长葛市第一初级中学

郭桂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2、能力目标

1、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2、朗读

教学用具

CAI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CAI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

教学步骤与过程:

一、有关“莲花”的诗句导入

学生依据大屏幕上的图片吟诵有关“莲花”的诗句 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导入语:莲,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荷花等,古往今来被文人墨客们广为称颂。这不仅因为它的外表美丽,更因为它的美好的品格。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了解文体:

周敦颐:字茂叔,北宋理学家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自己介绍)

三、检查预习,疏通文意

1、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蕃( fán )淤泥(yū)濯(zhuó )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â )噫(yī )

2、学生自由读课文,参照注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一个文言句式: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欣赏《爱莲说》视频,思考:

1、文章中哪一个词,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明确:独爱

2、找出文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五、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2、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欢它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联系第二段来看,它是哪一种人的化身呢?

3、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4、作者写爱莲花,为什么写菊花、牡丹?

5、作者借赞美莲花,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交流展示)

重点讲解第4小题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六、入情朗诵,把握主旨

1.、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陶渊明独爱菊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学生自评,再读再评。 教师指导:

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读第二段。读的时候注意 :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感叹句朗读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3、总结归纳: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出节奏,舒缓有度 (3)读出情感,抑扬有致

七、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面对腐朽的社会,陶渊明选择了隐逸,而周敦颐则选择了大胆的面对,你赞同谁的做法,请结合学习生活谈谈你的观点。

2、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怎样做才算得上是一位君子?

(此环节根据学生层次任意选择一个小题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八、课堂检测

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陶后鲜有闻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理解性默写

(1)全文的中心句是: 。

(2)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用来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句子是 , 。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4)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5)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 。

3、课文小结:

(1)《爱莲说》一文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两个陪衬,三种类型。作者以 作为线索把全文缀连成篇;而两个陪衬是指用 和 作为“莲”的正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即 。 (2)本文这种借赞美莲花来抒写自己人生志趣的写作手法叫 。

八、教师小结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板书设计:(师生共同完成)

爱莲说

周敦颐

1、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2、君子

3、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令人敬重

4、

衬托

5、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 教案

教案爱莲说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