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识字五说课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2: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5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太和七小的李雪琴。今天我执教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集中识字内容《识字5》。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二、说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小学低段在识字方面的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从哪里来?从汉字饱含的源头、发展史来。本课向学生渗透意象识字法,培养学生的意象思维,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和结合字形理解字义的兴趣。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于“象”。让汉字不再是抽象枯燥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物象。

三、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的识字量越来越大,易混、易错字越来越多,以前我们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加一加”、“减一减”的等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学时就需要我们老师逐渐加大对字义理解的教学力度,借助字形,分析字义,借助字义,辨析字形。

四、说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并练习“独”字。对谚语的理解为本课的难点。

对于我是如何用教法、学法来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的,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我会详细的向各位老师介绍。紧接着我就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一)字谜游戏,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游戏出示甲骨文“木”“多”等让学生让学生猜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面学习完谚语后,老师有设计了一个提问:这篇课文都提到什么多?这些谚语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个“多”所指的就是团结,在这堂课中“多”这条主线用来贯穿对谚语的解读。

(二)力求扎实,落实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中之重。第一稿教案我采取的是随文识字。当时我认为“随文识字”相对于“集中识字”更有新意,但经过试讲,我发现这篇课文并不适合随文识字。第一,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比较多,有10个生字。第二,生字较为分散。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识字教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散了学生学文的注意力,显得比较凌乱。

几经思考后,我在识字方面采用了最普通也最实在的教学方式:“先集中呈现”再“随文强化”。

集中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要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要求。单纯的识字

2 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并且现在低段老师普遍反应到学生的识字量很大。本堂课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能主动性、积极性和高效率的识字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借助多媒体,简笔画,意象识字。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识字量越来越大,易混、易错字越来越多。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加一加”、“减一减”的等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我思考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对字义的理解来解决这一难题。因此,在教学“斤、折”时,我打破传统的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而是以古汉字的演变形式呈现,让学生明白原来“斤”在古时候是表示砍木头的斧子。”折“是手拿斧头把树木砍成两段。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学生的神情是非常关注的。这个字的字形在学生的脑海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从汉字的造字去形象化的识字,根据字义来记住字形也培养了学生的意象思维,激发学生识字和结合字形理解字义的兴趣。

2.动作识字,理解字义。二年级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方面相应的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其字义清楚的阐述出来。所以,在教学“折、搓、挑”时我让学生做做动作,通过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了字义。这样,学生也就根据字义记住了字形。

3.归类识字,拓宽识字面。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规律。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比如教学在“折、搓、挑”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都有提手旁,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做动作的方式来记住

3 这些生字。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有提手旁的字,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认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比如在教学”移“字时,我就首先利用简笔画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自住这个的字形,紧接着又让学生动手移移课桌上的书本,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中理解到了这个字的意思。

当然在教学中,我也采用了老师们平时所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如“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挂苹果”游戏等读的方式,以求保证学生的参与面广,认读时间充分。紧接着带字入词,带字入文,加深印象。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这些生字再次一遍遍复现,这样的教学,看似平常,却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最终追求-------扎实有效。

(三)理解谚语含义

虽然本课的谚语浅显易懂,但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要理解谚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本环节时我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借助图画理解。在教学”柴多火焰高”“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时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找相对应的谚语,帮助学生对谚语含义的理解。第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差,在教学“人多计谋广”“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独放春满园”时,我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在学习生字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办法,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读好还不算好,要全班孩子都读好那才叫好”。这样把句子带到具体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就让学生在语境中潜移默化的理解了谚语的含义。 (四)指导写字。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将识字

4 和写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而且还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出来。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一直重视指导书写这一环节。在初步备课时,我选择的时教学生写“斤”“满”两个字。后来经常反复思考,考虑懂到反犬旁是我们刚刚接触到的新部首,而这一部首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反应学生很难将它写好,最容易把它写成提手旁。因此这课我选择“独”进行指导教学。首先课件出示并演示反犬旁正确的笔顺,让学生书空描写。接着在学生动笔之前,老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的占格,起笔位置等。然后教师进行范写,在范写时着重加强对“反犬旁”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弯钩要先弯后直再顿笔勾出,要写得曲而有力。第二撇要从弯钩上起不能出头。然后学生书空后再让学生描红、对照检查再练写。经过课堂上的观察我发现学生还是不能把“反犬旁”写好,我想如果老师能以儿歌或者是其他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记忆。效果应该会更好。当然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在教学中要做好写字教学,加强“三姿”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学生中形成了“提笔即是练字”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以本篇教材为例,力求体现: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利用多种识字形式有效地进行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的设计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识字五》说课及教学反思

识字七说课

识字7说课

识字八说课

识字3说课

《识字六》说课材料

识字五评课稿

五花山说课案

体育说课五步骤

苏教版二下识字6说课

识字五说课
《识字五说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识字五教案 说课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