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说课流程(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2 15:06:38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信息技术说课流程

信息技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初中信息技术组()号考生,我的说课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

()选自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册第()单元,是(基础&拓展)模块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在学习了()之后,对()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手势),同时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初()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提高自主学习及协助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课重点是(手势): 难点(手势)是:

二、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以问题背景为支撑启动教学;任务驱动法,在任务探究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说学法

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基于这些特点,本课将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围绕重点、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课这个环节,我首

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觉地引出本课课题()。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后,进入第二环节。

环节二,自主选择,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手势)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手势)的实践任务为主线,进行自主探究、交流思想、开展合作的过程。

因此,在本课的中心环节,我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展开教学:

步骤一:选题探究

本课共设计()个专题任务,各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通过课件出示学习内容和要求(手势),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后尝试操作。在巡视指导中,我指导组长将本组学生的问题进行汇集整理,鼓励组内成员通过讨论解决简单问题,梳理出重点问题(手势)。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才能,领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体验协作学习的乐趣。完成任务后,进入步骤二。(手势) 步骤二:交流分享

每组派代表上台边叙述边演示,其他成员适当补充。教师适时将步骤一中梳理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拨指导(手势)。例如:对本课的重点(),部分学生可能理解的还不够清晰,学生在演示时,我会引导学生逐步分析()操作方法和原理,并在演示结束后做补充或扩展演示。

通过以上方法(手势) ,不仅能够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而且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并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学生完成任务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进入第三环节。

环节三:实践创新,拓展练习

本环节设计了以下实践活动: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技术探索中的任务:()。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感与特长,培养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手势)。接下来进入第四环节。

环节四:成果汇报,体验成功

请各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肯定每组作品中的创新点、亮点(手势),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并从中体验借助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乐趣。最后进入第五环节。

环节五:梳理总结,情感升华

先请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手势),我再从知识点,操作技能上做补充。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了让学生明确课堂任务,启发学生思维,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手势),我设计了以上板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本课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原则,采用\"探索—发现\"教学模式,让学生勤交流,多合作(手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面提升!(手势)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

推荐第2篇:说课考试流程

注意事项

1、考生必须凭《成都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教育教学基本素质

和能力审查表》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到指定考场参加说课考试。

2、考生准备的提纲、教案、教材等允许带进考室作为参考。

3、本次说课考试只安排一次,因故未参加考试者,视为自动放弃

考试。

4、说课结束后5—7个工作日内,电话通知说课不合格的考生(请

保持电话通畅)。

5、未接到电话通知的考生(表明说课合格),请于7月5日—7月

9日凭本人身份证原件到原现场确认点领取证书(由学校统一提交申请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到所在学校领取)。

6、如需委托他人代领证书,被委托人在领取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

原件和委托人的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

7、考生需根据自己申请的学科,找到相应的说课题目备课。各学

科的说课题目考生需全面准备。说课时,考官将随机抽取其中一题进行考核。 2010年5月28日

说课考试流程

报到、集中候考

抽取说课顺序号

抽取说课题目

写课堂设计(40分钟以内)

说课(15分钟以内)

签字、离开考场

说明:1.考生在抽取说课题目后,应有40分钟以内的时间对所抽题目进行课堂设计。 2.课堂设计内容要求:含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等内容(必须是手写体)。 3.说课结束后,所写课堂设计交给评委,并与该考生的《能力审查表》、《测试标准表》、《面试标准表》等装订在一起。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说课题目如下:

高中语文题目

再别康桥(高一册,第2课) 我与地坛(高一册,第7课) 我若为王(高二册,第6课) 过秦论(高二册,第17课) 荷花淀(高二册,第3课)

声声慢(李清照)(高三册,第8课)

游褒禅山记(高三册,第18课)陈奂生上城(高四册,第3课) 人是什么(高五册,第2课) 将进酒(高五册,第15课)

数学 说课题目:

1.函数y=asin(ωx+y)的图象 (第一册·下) 2.反函数(第一册·上) 3.等比数列前n项和 (第一册·上) 4.平移 (第一册·下) 5.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第二册·上) 6.曲线与方程 (第二册·上) 7.球的体积 (第二册·下) 8.两个向量的数量积 (第二册·下) 9.距离 (第二册·下) 10.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第二册·下) 注:所用教材为人教版现行高中数学教科书。

英语 说课题目:

1.sefc book1a unit4 reading “the rescue” p24 2.sefc book1a 3.sefc book1b 4.sefc book1b 5.sefc book1b experiments” 6.sefc book2a 7.sefc book2a earch summit”8.sefc book2b unit12 speakingp79 unit21 listeningp57 unit20 grammar p54 unit16 integrating skill “ animal p27 unit4 reading: “english poetry” p27 unit9 integrating skills “voices of the unit20 grammarp78 p71篇2: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流程说课技巧及说课案例

大体流程:

1、抽签

2、定题目

3、10~30min准备时间

4、开讲

什么叫说课呢?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技巧

面试分为说课和考官提问两部分

考试之前会给你一个说课范围,一般就是高中的教材,你可以把范围内所有的篇目都准备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的话,可以查看一下有关教学网站,网上有很多教案或说课稿的。关于怎么说课,网上也很多的。在我的经验来看,有一些要点:首先,说课和试讲不一样,试讲面对的是学生,说课面对的是教学专家,也就是说你是面对专家老师把你的教学思路讲出来,而不是像上课一样面面俱到,千万不要把专家当成学生。

说课的内容一般包含教学目标,一般一课有两三个目标就可以了,不要太多;

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是两三个可以了;教学用具;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重点,你要把你所设计的所有步骤都说出来,就是说一个思路,怎么上,另外,说完一个步骤之后还要说一下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步骤,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上,在这里可以顺便说下你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最后是把你的板书说一下,不需要把你的板书全都写在黑板上的,只要写一个标题什么的,然后就说出来,告诉底下的老师,你在黑板上的每一个区域要写什么就可以了,另外也是让老师看看你的字是什么样的。

说课的话主要是考查你的思路,还有你的表达能力,所以还有一些地方要注意的,一个是你的口齿要清楚,声音要响亮,语速不要太快,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和在座的专家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要一直盯着说课稿或教材。

考试当天有一定的准备时间,会给你教材,有时间让你写说课稿,如果你之前把范围内的篇章都准备一下,考试的时候时间肯定是够的。

考官的提问可能会涉及说课内容,但主要是关于教育教学发展动态啊,政治思想理论啊,或者关于你个人的,比如为什么想当老师等等。总的来说,提问不是重点,说课才是重点,提问只要如实回答,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个职业,另外还会涉及到青少年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

一般面试时间约10分钟,面试成绩为合格或不合格。要求:不携带任何资料,即问即

答,谈话式交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行为大方,气质文雅,师德良好。 使用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准确、完整,有感染力。解答针对拟教学科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有关问题。 数学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几年各校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摸不透“说课”时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而由于说课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所以只见讲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驶”,说、说、说;听者云里雾里都跟不上趟。这样的说课,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认识说课,现就说课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

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1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说清楚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搭配,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此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中,我们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例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别”的原则。因此,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正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部表情呆板、“我讲你听”,学者在下面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意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三、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意图;

5、说“清”练习层次。

四、说课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使说课流于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进行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以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只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附:数列(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数列(第一课时)”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数列(第一课时)》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第 3章第一节。数列是在紧接着第二章函数之后的内容,数列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不仅可以有自变量连续变化的函数,还可以有自变量离散变化的函数;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变动地、直观地研究数列的一些问题,以便对数列性质的认识更深入一步。数列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数列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所以说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尝试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形成并掌握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通过数列与函数的比较加深对数列的认识。

2、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习,首先必须掌握数列的概念,其次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后面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灵魂,所以我认为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是教学的重点。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要学生从一个数列的前几项或相邻的几项来观察、归纳、类比、联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数列的通项an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来,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建立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教学的难点。我觉得教学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数列的前几项的特点,在观察和比较中揭示数列的变化规律。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篇3:说课考试流程

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

考 生 须 知

一、考试报到

1、考生须按规定时间,持身份证到相关学科组预备室报到(超过15分钟,不得参加考试,视为自动放弃)入座,方可参加测试。

测试报到时间:上午7:00,下午13:00。

2、考生除考试用笔、身份证、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等考试用品外(美术考生自带铅笔、三角板、画板;音乐、幼儿自带音像磁带)),不得夹带其他材料进入考点,违反规定者,以作弊处理,取消其测试成绩。

二、测试事宜

1、测试流程

报到(预备室)→说课稿制作(制作室)→说课(面试室)→离开

本次综合组考试按学科学段顺序进行(即:高中→初中→小学→中职)

2、考试办法

①确定课题:考生就位后,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课题确定。当午的测试课题库由评委组根据教材随机组建,当午的测试课题由学科第一组顺序号为第1号的考生在测试课题库随机抽签确定。课题确定后,在说课稿制作室告之考生。

②确定测试顺序:所有考生参加每次随机抽签以确定测试顺序号。顺序号确定后进入制作室。说课稿制作时,只填写顺序号(如语文学科xx号),不做其他标志,制作稿纸由考点统一提供 。

3、测试内容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内容除信息技术、美术、体育、音乐和幼儿等学科采用说课和专业技能测试相结合外,其余均以说课为主。

技能课测试内容要求如下:

①信息技术:用word文字处理系统制作课题电子文稿(90分钟); ②美术:测试员统一命题,书写美术字和美术画(90分钟);

③体育:测试员统一命题,讲解并示范三项动作;

④音乐:边弹边唱自选和规定各一曲(乐器:钢琴);

⑤幼儿:弹唱(边弹边唱自选和规定各一曲)、跳(自选)和画(简笔画)。

4、测试时间要求 ①说课稿制作时间:

说课稿制作时间除信息技术学科为90分钟外,其余学科均为45分钟;

②面试时间:

说课面试时间除信息技术、美术、体育、音乐和幼儿等学科另作说明外,其余学科均为10分钟。

信息技术:说课10分钟,技能测试集体时间为90分钟;

美术:说课10分钟,技能测试集体集中时间为90分钟;

体育:说课5-6分钟,技能测试3-4分钟;

音乐:说课5分钟,技能测试10分钟;

幼儿:说课5分钟,技能测试15分钟(简笔画5分钟→弹唱5分钟→跳5分钟)。

5、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除信息技术、美术、体育、音乐和幼儿园等学科按以下办法进行外,其他学科均是先制作说课稿,后说课。

信息技术:技能测试→制作说课稿→说课

美术:技能测试→制作说课稿→说课

体育:制作说课稿→说课→技能测试

音乐:制作说课稿→说课→技能测试

幼儿:制作说课稿→说课→技能测试

6、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除美术、体育说课教案稿25分,说课25分,专业技能50分和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稿30分,说课40分,专业技能30分外,其他学科分值为说课教案稿30分,说课70分。

三、考试纪律

测试过程中考生应服从考点的统一安排,明确测试的有关程序,要自觉遵守以下考试纪律,违反规定者,以作弊处理,取消其测试成绩。

1、考生在测试期间擅自离开考场或到其他考场张望;

2、携带通讯工具等违禁设备进入考点;

3、抄袭、夹带与测试有关的教案、说课稿;

4、测试期间,在考点内,大声喧哗或交谈或逗留,影响考场秩序。

5、考试期间暴露考生真实身份。

本次测试全过程,均有纪检监察监督。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高考、中考的有关规定执行。

推荐第3篇:幼儿园说课流程

幼儿园说课流程建议

幼儿园说课,可能包含以下方面:

一、说教材

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1、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幼儿园里的说教材不单指说教材内容,还包括说幼儿的情况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活动准备。因此,在说明活动内容时,必须说清楚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

1)要说明教材选择是从当时、当地幼儿群体的需要而准备的,如果在选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儿园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说明,以此来发展幼儿园的本园课程。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对于本主题,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原有经验,以及过往相关经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发展状况。这一环节,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观察的零散印象,逐步条理化、明晰化,有针对性地表述出来,既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又使教师能将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去考虑目标、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从而逐步真正做到使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2、活动目标分析。说活动目标时要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动目标,主要从情感与态度、知识、能力与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同时在这部分还要针对活动谈谈自己对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要注意的是,活动的重难点尽量不应该是某一条具体的知识。

3、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这一点在说课时必须说清楚。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说教法就是 教师要说明“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环节。教师要说出在活动目标、教学内容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手段来实现。既要说出整个活动用什么教学形式及方法,是集体的、分组的还是个别进行的,更要说清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方法、教师如何指导、为什么要这么指导等。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尺度也不同。

三、说学法 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 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活动步骤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活动目标为核心,而活动目标既有赖于整体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实现,又以不同的侧重点分散实现于各个活动步骤,因此,教师必须分解活动目标,并分析各层次活动目标与各步骤及方式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进行延伸,教师也要说出怎样延伸活动、延伸的作用、为什么要延伸的依据。说这部分,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掌握程度、对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理解认识与做法,以及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原理的运用等。

五、其他

1、可以总结本次活动的特色是什么。

2、本次活动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一、直观法: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观察(物体和现象)、演示、示范、使用直观教具、采用电化教育手段等。

1、观察法:幼儿园直观教学方法之一,运用观察进行教育的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法,指有预期目的的感知活动。观察方法:指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依据观察的目的要求,选择科学的观察方法会提高观察的效率。

(1)幼儿自发观察:幼儿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自发地观察周围新奇的事物。如:天空中的飞机、树下的蚂蚁等。

(2)个别物体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观察某一物体或现象,使幼儿掌握这一物体或现象的名称、外部特征、功能、与人们及社会的关系,从而获得有关的粗浅知识。如一般的认识食物、动植物都用这种方法。

(3)比较性观察:指组织幼儿观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现象,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能更精确、细致、完整的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如认识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等。还可以分为整体比较和分解比较。整体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性、相反性和相近点。分解比较是对两种物体分别从局部逐一地进行比较。

(4)长期系统性观察:也称“追踪观察”。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幼儿连续的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间断性的、系统的观察。如观察种植角里的植物、月亮的变化等。

(5)顺序观察法:即对观察对象按照先后顺序,从不同的角度细致的观察。一般观察动物时是按照从头到脚、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

(6)特征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的最主要或某一方面特征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

(7)分解观察法:是对观察对象各部分进行仔细分解观察,然后再综合起来,达到清晰地了解全貌的目的。

(8)探索性观察:即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转化、原因和结果进行探索。

2、示范法: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所做的教学表演,为幼儿提供具体的模仿范例。一般语言、艺术、健康领域用得较多。

(1)完整示范: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给幼儿完整的印象,便于理解和掌握,形成整体的概念。如:新授歌曲、诗歌、早操时经常用到。 (2)部分示范: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出现难点、错误时,教师进行部分示范以帮助解决局部问题,对已经会的内容不再示范。

(3)分解示范:把学习材料分成几部分,分部、分段地示范,使幼儿掌握每一处要领和学习的重点。

(4)不同方向示范:从正面、背面或侧面进行示范,使幼儿从不同角度得到完整的印象。一般舞蹈、律动时用得较多。

二、提问法:是教育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指导幼儿观察、学习的主要方法。

1、描述性提问:即提示幼儿细致地观察并描述事物,一般这样提问“你看到的啄木鸟是什么样的?”

2、比较性提问:即启发幼儿比较事物的异同。如“正方形和长方形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3、分类性提问:即启发幼儿运用概念进行思维的提问。如“你认为桔子是属于哪一类呢?(干过还是水果)

4、解释性提问:即提示幼儿了解事物及变化的原因并清楚的加以说明。如“雨是怎样形成的?”

5、选择性提问:即对几种结论进行取舍的提问。如“你们说,葡萄干是属于水果还是干果呢?”

6、反诘性提问:指对幼儿在观察、感知过程中得出的判断进行反问。如“小海马是妈妈生的吗?”

三、谈话法:又称“问答法”,古老的教学法之一。通过教师提问和幼儿回答进行教学。即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检查知识、巩固知识。

1、再现谈话法:又称“总结性谈话法”或“主题式谈话法”。是为巩固知识或检查知识而进行的谈话。根据幼儿学过的知识,围绕一定的主题提出问题,要幼儿通过回忆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将零星的认识系统化,达到整理、巩固或检查的目的。

2、启发性谈话:是为传授新知识而进行的谈话,由教师根据学习的目的提出一系列前后连贯而又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根据眼前事物和现象的观察,进行积极的思考做出正确的回答,借以获得新知识。

四、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幼儿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说明道理的方法。包括讲解法、讲述法、描述法。

五、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争论,来表达自己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六、操作法:教幼儿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推荐第4篇:英语说课基本流程

高年级英语说课基本流程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例:我说课的内容是……年级关于……这一个功能话题。这一段内容主要通过……和……的对话,让学生学会用……这几个句型进行……的英语会话。授课时间为40分钟。

2、说教学目标

例:根据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单词和词组(四会)……能听懂会说会读单词和词组(三会)……

能熟练用句型……进行……话题的对话(三会)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拼写句型(四会)……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方面的文化意识渗透教学或思想教育(看情况而定,也可省略) 3.说重点难点 例:教材的重点是……

难点是……(从教学目标中具体制定)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例: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精神,我在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知识迁移法、媒体演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等等,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简单的说明) 2.说学法

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游戏激趣法、角色扮演法、自主学习法、儿歌记忆法等等,也是根据教学设计确定,并进行简单的说明) 3.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教室布置、练习纸,课件等等

学生准备:知识准备、资料准备(都是根据具体内容确定)

三、说教学过程

(每一个教学步骤除了简明扼要地说明每一个教学活动外,还要进行简单的设计意图的分析,着重从教法和学法两方面进行评析,用理论来说明你的设计意图,并进行效果的预估。)

1.Warming up(导入) 这一个环节要设计一些热身活动,如唱与新授有关的英语歌、做个与新授有关的小游戏、与新授有关的对话、与新授有关的单词、词组复习等。 2.Presentation(新授) 要运用任务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在模拟现实的交际对话中教学新授词、句。千万不要拿着教材一句句教读、跟读。每个新单词和新句型都要设计环节进行突破。 3.Practice(操练) 在这里主要是回到教材,也可设计一些听力、书写方面的题目,一层层推出教材。让学生用学会的句子来自学、表演、交流。 4.Activity(活动) 一堂课的高潮部分,也是检查学生本堂课教学效果的环节。给学生一个活动性的任务,让他们用本堂课所学的句型来用英语做事。 5.Exercise(练习) 让学生完成事先设计的笔头练习,并交流反馈 6.Homework(课外作业) 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延伸,要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观赏板书

推荐第5篇:说课注意事项及流程

第一: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篇说课稿。

可以到网站上面下载,注意你们学校发的说课通知单要求的说课流程,一般是要求说出你的教材版本,概述所讲内容,教法学法等。这个时间在几分钟,好像是五分钟到八分钟把,你们应该有通知。这个说课稿的准备完全可以到网站上面下载,一定要亲自写一篇说课稿,就是面试时你要说的所有东西。并且:要把你写的说课稿熟读成诵,尽可能的背诵下来。

2.教科书的准备

比如你说课的是数学,面试的时候尽可能的带上数学书,以防万一(原因后面再说)。

第二:面试时候的注意事项

1.说课时先采用抽签的模式,确定你面试的房间号和面试顺序。我们是在宾馆面试的,整

个几层楼都是。一般是一个人下来20多分钟吧。在当前这一轮还没有结束前,只能是下一轮的一个人进入你所要面试的房间门前做准备。第三个在这房间面试的学生不得到此房间门口。

2.一般是一个房间固定三个老师,科目固定。所有进这个房间说课的都是某一门课程。

3.重要的一点,刚开始你会感觉到很紧张,甚至整个过程下来都很紧张。没事,放开这种

紧张,开始干正事,没有人会怎么样你,最多说你几句。该干什么呢?那就是在你说课范围之外会有一个提问环节,这些问题是你在房间门口做准备是发给你的,就5-10分钟的准备时间,说以这段时间很珍贵,一般要求是你不准看书把这一些问题想好了,三个问题选择两个回答。这时候就要发挥出你带的教材的作用了,这些问题一般是课本中一些题。或者高中常见的,但是长时间不做都忘光了,你可以借助教材、手机等方式迅速做好准备。注意楼道中还有巡查人员,严格意义上他们是不让你查看教材的和使用手机的。尽量小心点查阅,不过数学还好点。想我当时说课生物,一个题目是种子萌发的全过程,另一个是结合教学方法谈谈生物教学。

4.上面的两个讨论题是最后说的。在这之前你还要先自我介绍(简单的,注意好像只要说

出考号,不准报姓名吧,我忘了)顺带引出你的说课内容。然后就是你的滔滔不绝了,这个过程老师一般不会打断你。结束后说声谢谢各位老师,你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然后老师会结合你讲课的实质性内容进行提问。一般问的问题还是比较专业,意想不到的。所以说课前你一定要认真的写说课稿,觉得老师会在哪个方面提问,做好准备,这个不用太担心的,有的会问一个学法上问题就是学生上课不听话,睡觉真么办之类的。最后就是大胆的说出你那两个在门前准备的题目了。说课时要大胆,语言表达流畅,富有感染力,注意和老师的眼神交流。三者要结合,仅仅流畅也没有用。

这是我的亲身体验,你可以参考。不用紧张,在这个上面一般是不会卡认的,制药鄙视通过了,面试来说是相对比较简单。但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的好 。

推荐第6篇:小学体育说课流程

体育说课流程

一、开始部分:

1、示意:举手,手臂伸直;

2、说: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

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属于水平(),第()次课时。

二、基本部分: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课进行陈述。

1、指导思想;

2、学情分析;3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4、学习目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1、指导思想:“以立德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引领,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学情分析:

低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注意力、自控力较差,运动能力较低,身体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模仿能力强,想象创造力丰富。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和游戏。 中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法和竞赛法。

高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速度、灵敏、腰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的敏感期,集中注意力有所发展,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然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启发性教学,融入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小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形成()的基础。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情感,对教学效果的()的作用。 本教材对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重点是(),难点是()。

4、学习目标:(1)掌握()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身体素质;(3)培养合作、团结和意志品质。

5、教学方法:

(1)用示范法、言语法、诱导练习法,让学生迅速并建立动作概念;有小组合作练习法、游戏法、重复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技术动作。 (2)用完美的动作示范、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积极主动地学习。

(3)用(游戏法、分解法、小器材等)作为辅助手段,循序渐进的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分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6、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安排见习生;

2、检查学生人数和着装;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8)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徒手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活动肩、髋、膝、踝、腕关节,为下面的活动作好充分准备);2游戏:(互动)

(3)基本部分:(26)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学生先自主探讨体验练习,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进行教学内容(先分解一至二个,进行辅助性练习,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用口诀)

3、分组练习;4游戏:(渗透课课练素质练习)

(4)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随着轻松、缓慢的音乐做身心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下课后收拾体育器材。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是( 45±5 )%,平均心率是:135±5次/分。

三、结束部分:

以上是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陈述。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如何进行评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一致,取得最佳效果。

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教学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是对学生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要使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各校学生、器材、场地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同的教材有不同单元课次、不同素质的学生制定的目标都会不同,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学生在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对动作技术而言,一节课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明确,如“了解和明确”、“掌握和熟练掌握”、“复习和提高”是在不同的单元教学课次中明确说明的。就增强体质提高能力而言;重点发展哪项素质,提高哪种能力也应明确。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否突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标准》的领会和掌握程度,表达能力要精讲清楚,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要不断革新教法,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学科教学方法;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课堂设计要力求新颖,探索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装备,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在课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课后能及时总结自我,去不断超越自我,学习他人的优点,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一堂课一般要突出一两个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能太多,这样便于突出重点。一堂课应具有恰当的密度、强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围绕一个重点展开。课的密度保持在35%左右,强度一般不宜太大,保持适中即可。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原则,正确运用组织教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否得到体现

对一堂公开课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能力和水平。首先我们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无可非议。但教师如果重视的只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究竟学到些什么?学生体验到什么?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等等,有时候我们的一些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这种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得以体现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诱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另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体现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学生全力配合着。一堂好课不应该只看到教师的表演多出色,更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学习兴趣在课中是否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我们应该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应该说是不成功的。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五、创新教育在课堂中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皮亚杰的话提醒我们,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迳等。但千万不能在课中放任不管,让学生完全自由活动却认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创新,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教案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是否有新意,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是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中所表现出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推荐第7篇:幼儿园说课流程建议

幼儿园说课流程建议

幼儿园说课,可能包含以下方面:

一、说教材

说教材内容就是通过分析所选活动主题的内容特点,指明它在整体或主题网络教学中的地位。

1、说清楚此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内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动内容应包含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幼儿园里的说教材不单指说教材内容,还包括说幼儿的情况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活动准备。因此,在说明活动内容时,必须说清楚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

1)要说明教材选择是从当时、当地幼儿群体的需要而准备的,如果在选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儿园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说明,以此来发展幼儿园的本园课程。

2)幼儿现状简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对于本主题,幼儿原有知识和基础技能的掌握情况、原有经验,以及过往相关经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发展状况。这一环节,教师要将平时对幼儿观察的零散印象,逐步条理化、明晰化,有针对性地表述出来,既能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又使教师能将幼儿发展水平与教学活动设计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去考虑目标、内容的确定与选择,从而逐步真正做到使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2、活动目标分析。说活动目标时要先说主题目标,再说本次活

动目标,主要从情感与态度、知识、能力与技能等方面综合地表达出来,并能体现主题的教育要求,最后说确立此目标的依据。同时在这部分还要针对活动谈谈自己对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要注意的是,活动的重难点尽量不应该是某一条具体的知识。

3、说活动准备。包括活动前的准备(家长工作、社区协调、环境创设、资料收集、幼儿园活动等),活动中的准备(即有关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等)。活动准备是为让幼儿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这一点在说课时必须说清楚。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有效地传递信息、指导幼儿的途径,说教法主要说明在本次活动中将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运用的教学手段,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要着重说明自己其中独创的做法,特别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说教法时注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幼儿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或手段的依据。

说教法就是 教师要说明“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的环节。教师要说出在活动目标、教学内容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手段来实现。既要说出整个活动用什么教学形式及方法,是集体的、分组的还是个别进行的,更要说清为什么用这种形式方法、教师如何指导、为什么要这么指导等。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尺度也不同。

三、说学法

说学法就是说明幼儿要“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的环节,教师要说出教给幼儿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哪些能力。教师在说学法时要说出活动中幼儿怎样学习、依据是什么;自己在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探索的;还要讲出怎样根据班级特点和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幼儿进行学习的。 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多通道参与法、体验法、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等学习方法。

四、说活动过程 说活动过程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 只有通过对活动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说活动过程就是说明整个活动的流程,即各个活动环节的实施过程。活动步骤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选择必须以活动目标为核心,而活动目标既有赖于整体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实现,又以不同的侧重点分散实现于各个活动步骤,因此,教师必须分解活动目标,并分析各层次活动目标与各步骤及方式方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要进行延伸,教师也要说出怎样延伸活动、延伸的作用、为什么要延伸的依据。说这部分,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掌握程度、对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的理解认识与做法,以及因材施教、个别教育原理的运用等。

五、其他

1、可以总结本次活动的特色是什么。

2、本次活动的独到之处在哪里。

推荐第8篇:说课

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一、教材分析

1.教学思路分析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教学基本思路

教材主要处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说,美术家究竟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历史的透视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理解美术家的自我跟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社会试图分派给艺术家一个明确的身份:工匠、杂役、职业画师、艺术家;但美术家却往往把自己看做一个完整的“人”,游离于各种身份之间。画家或雕塑家仅仅是一种通常的称谓和职业身份,不能反映某个具体艺术家的个性特点。而美术家更重视的,可能正是自己的人格和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这条中心线索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联系起来,层层深入地体现这条线索,并且贯彻到教材提供的两个“活动建议”当中去。

2.教学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前言、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浓缩的人生、场景中的自我。前言部分用对拉斯科岩石上的两只手印及古埃及人的狮身人面像的猜想引出美术家展示自我的特定方式——自画像。第二部分分别对丢勒、金农的自画像进行鉴赏,认识到自画像是对美术家本人的自我认同和理想角色的一种定位。第三部分是通过伦勃朗的人生不同时期的自画像的欣赏来让学生体会一位美术家的人生经历(如同文学家笔下的自传)。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宋徽宗赵佶的在《听琴图》中的自画像,有如一面镜子真实的展现了艺术家眼中的自己,也是一种美术家真实的情感和人生状态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学习非高考内容《美术鉴赏》,他们并不一定具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单元第一课《追寻美术家的视线》中,各种形式的人物形象,已有所展示,学生对画作中所寄托的画家的思想、情感亦有所了解。本课中学生将以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分析、阐述美术家和他的自画像作品与同学分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以及这种自我意识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了解美术家的自我认同跟社会所分派的角色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感受、讨论、分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会根据画面内容来认识、分析和阐释美术作品的能力。即学会欣赏的方法,锻炼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审美评价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肖像绘画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走进艺术大师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兴趣—理解—创造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美术家社会地位的历史变化;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自我和社会的关系。

五、教学设计

通过对凡高这样的世界级和具有争议的绘画大师的自画像,引起学生的感触,之后随着对画家自画像的观察与深入分析比较,让同学们体会画家自画像是真实自我的体现与内心的一种独白。在欣赏与体验过后达到教学目标。之后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创作兴趣,自拍或自画。布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诱发探究

1.小学一年级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来引出动物作画

2.课件展出一组作品(出示大象的杰作),说说画面中是什么内容,感觉如何?(学生回答„)

这些画,看起来平常,甚至会觉得是涂鸦,同学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画的作者

3、告知学生是亚洲大象“帕亚”的作品,10~15分钟时间完成一幅画作。每幅售价250英镑(折合人民币4500元左右),在英国艺术展览馆,还展出了大象的自画像。以前,动物的作品一般会被扔弃或搁置一旁,但最近动物园管理人员发现,动物创作的画作也兼具经济价值,许多动物爱好者对这些“原生态”作品趋之若鹜,动物园也因此开发出了取之不尽的新财源。 导致动物作画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帕亚竟能画出一幅“大象图”,显然是大象艺术的一次“革命”。

4、课件展示“大象艺术家”作画的照片和自画像。为什么觉得大象艺术家“帕亚”了不起呢?为什么说是一次“革命”?(画得非常好!能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能被称为艺术家)。自画像的出现,是艺术家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5、提问:大家平时有没有照镜子的习惯?照镜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我们的眼睛平时都是在关注别人,却往往会忽视自己,偶尔的照照镜子,或许会觉得自己很陌生。换一个角度面对自己,会有很多感触。通过镜子是对自己进行一种审视,这是对于自我的认识。

引导:我们这一课也有一面镜子,那就是美术家的自画像。美术家的自画像有如一面镜子,展现了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透过美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较真实的把握美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还能粗略的勾画出美术家的生活情状。 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二)讲授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60,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浏览下新课内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有现代人懂得爱美么?当然不是。大家请欣赏古拉斯科岩画(前15000,法国),及古埃及壁画(前1400),可见我们远古的祖先们就已经具有作为画家的自我表现本能了。——拉斯科岩画上留下有‘艺术家’自己的‘手印’,表明此记录与自己有关,就像现代有人喜欢旅游时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类似,当然这样是不文明的;埃及壁画上画家用画面把自己的工作场景记录下来,以肯定自己的劳动价值及自己的存在意义„„这两种自我表现就相当于现代画家在自己作品上‘落款、署名’。历史的巨轮缓慢移动,到了近现代,我们的画家们往往是不甘寂寞的,美术家的自画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他们‘面对面’对话的机会。

第一节:自我认同与角色定位

①力图‘回归正道’的丢勒(1471--1528,德国)与中世纪基督像;

‘自画像之父’,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 师:请问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 生:都是。三幅画面人物相似。

师:解说相似原因,阐释画家画面定位。

个人定位:自比‘神的化身’,力图回归正道,坚持画家的尊严。 ②勇于‘标新立异’的金农(1687--1763,清)

师:同学们听说过扬州八怪吗?你觉得八怪之一的金农的自画像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形象怪异。 师:解析原因。

个人定位:不趋时流,不干名誉。

第二节:浓缩的人生

屏幕上展出伦勃朗的自画像,并简短介绍伦勃朗的背景。

大家请先看到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时期自画像,透过画面可以试着来形容伦勃朗的一生

老师:风采青年——成功壮年《夜巡》——颓败老年

第三节: 场景中的自我

有这样一批画家,他们善于把自己表现在特定的场景中,用周围的人事物来衬托自己,以此来突显自己的存在。

① 贵族画家‘委拉斯贵兹’(17世纪、西班牙)

长期为西班牙皇室服务,一生富足,身心愉悦,曾为教皇作画。在他最有名的画作《宫娥》中,画家面对观众作画的形象:神情专注、表情愉悦,似乎在展示自己的成功,事实上成功的人往往敢于直面人生与社会。画家在场景绘画中突出表现空间,善于运用镜子,展现给人们视线外的其他。

师:请一位同学找一找《宫娥》现场有几人?(11人)请同学们记住这位画家的一大特点:善于利用镜子来丰富和拓宽画面空间层 次,以及处理复杂的人物场景关系,这是画家的独到之处。 ② 永远背对观众的维米尔(17世纪、荷兰)

师:这位画家是哪个国家的?

生:荷兰

师:大家请看看屏幕上‘维米尔’的两副场景画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色调暗陈,男女各一名,男性背对观众,墙上有地图。

师:通过这个场景我们都了解到一些什么画家传递的信息呢?

1.地图——在当时的欧洲,印刷技术远远没有现今发达,当时拥有一副地图便是财富的象征。由此可知画家生活富足

2.背影——再看背对观众的画家,给观众感觉很神秘,仅望其项背。神秘的维米尔有没有悄悄的在你们耳边告诉你们为什么他要背对我们?没有?他刚刚悄悄的告诉我说:背对你们想让你们知道你们所看到的我远远不是最完整最真实的我,只是小部分的我,只是我让你们了解的我,‘美术家表现了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但仅仅是一部分,远远不是全部。’,如果你们真的想要认识全部的我,就

请关注我,走进我的艺术世界,那里有最真实的我„„他的背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待任何事物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 宋徽宗,赵佶——专业的书画家,业余的皇帝。

(三)分组讨论

1、讨论和分析对象:《听琴图》。

2、思考:

a、画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b、作者是以什么身份在画面?

(教师讲解:在中国古代,纯粹的画家地位很低,被称为“工匠”;而文人兼画家这一身份却具有很高的地位。)

(四)课外拓展:据统计,世界美术史上留下自画像最多的三位画家分别是: A.16世纪 德国 丢勒; B.17世纪 荷兰 伦勃朗; C.19——20世纪 荷兰 凡高 1.凡高——几近崩溃的精神世界 让同学们自己说下对梵高的了解。

凡高 —— 最有名的画家;

最悲剧的画家;

生前最潦倒,死后最富贵的画家。

凡高的一生是戏剧化的一生,矛盾的一生。请大家看到幻灯片中他的诸多自画像,再看看中间的照片形象(21岁),简直不能联想到这是同一人。凡高一生短暂(37岁),死于自杀,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具有超乎常人的生活激情,而生活却一再让他痛苦、绝望。所以大家看到他的自画像都是色彩浓烈,对比强烈,笔触鲜明的;他的眼神是具有攻击性的,像动物的眼睛,是他精神状态

的真实反映——这才是真实的凡高,自画像里的凡高,热爱生活,却被生活所抛弃。

(五)活动交流:

完成“活动建议一”或者“活动建议二”,教师选出一些作品进行评议交流。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总结经验,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该环节在课后补充。)

推荐第9篇:说课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将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单元()的内容。是本单元承前启后的重要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本课三维目标制定如下: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三)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学生能()而“设计”又必须在充分理解旋转内涵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一)说学情:五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在其认知过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本着“边操作边感悟”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概念,以动促思。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我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利用直观教具、多媒体课件等为手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探究合作为主线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规划,遵循教育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概括为以下四个教学流程:

练习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五一节,是使学所知识形成技能的桥梁,也是教师考查学生目标达成度的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三个练习。

1. 基本练习

2. 概念判断(反馈卡)

3. 课件选择(互动的)

4. 拓展发散

板书设计:用黑水笔写在反面展示出来。

1、互动分析,培养兴趣

统计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接触到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能用不同的生活来感悟书本。

2、网上查询,收集信息

传统的教学,学生缺少自主探究,依靠学生查阅资料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我设想让学生通过上网获取信息。告诉学生相关网址让他们自己查询感兴趣的数据资料。

3、开放练习,拓宽视野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学习,据此我设计了开放题。让学生跟据自己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图并说明它的意义。学生通过亲自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够根据数据做出大胆而合理的判断。

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为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推荐第10篇:说课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或课后演练,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说课是综合考评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对课标、教材的理解水平、教学设计能力、对教育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有效手段。说课的基本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以及说教学反思等方面。

(一)说教材

说教材又从阐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重难点这样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1.阐明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说来,它应该包括:

①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作为该内容的基础;②本课包含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③该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有怎样关系或者该内容在后续学习将得到怎样的深化等。

如“数列(第一课时)”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一册(上)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数列是紧接着第二章函数之后的内容,它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不仅可以有自变量连续变化的函数,还可以有自变量离散变化的函数;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变动地、直观地研究数列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深入一步认识数列性质。数列还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应用;数列还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所以说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 2.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如初中语文《风筝》一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按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认识并理解“虐杀、苦心孤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讨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悟亲情的含义,感受文中浓浓的手足之情;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3.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的内容,是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它确定的依据有两个,一是要遵循教材的知识体系,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二是学生的特点。 例:从化学学科来看,教学重点知识,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核心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用语书写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和核心的思想观点(微粒观、运动观、分类观)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是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教学难点仍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是教材中抽象的、复杂的、容易混淆的知识或较复杂的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即学科特点); 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决定的(即学生的认识水平)。

如上例《风筝》的教学重点放在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上;而将有创意地理解作品中作者的“悲哀”之情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教法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具体需要说出:1.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2.如何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并抓住关键点;3.准备何种教具和学具。教法的选择,一般仍有两个方面的根据:(1)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2)根据学生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

教法可以分为单一和综合两种类型。单一的教法又具体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综合的教法如果按学科来分,包括语文科的“读——议——讲——练”四字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李吉林)“导读教学法“(钱梦龙),数学科的“尝试教学法”(邱学华)、“范例教学法”以及英语科的“任务型教学法”等。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说学法时,具体要说清两大问题:(1)针对本课教材特点及教学目标,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2)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具体包括说怎样铺垫、如何导入、新课怎样进行、练习如何设计、如何结课、时间如何支配、如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课堂的密度、强化认知效果。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及教材的特点,具体操作的程序可概括为:①引进课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看选择的内容能否让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景;二看提出的问题是否服务于课堂重点,能否牵动全体学生的心;②讲授新课(根据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形成授课的结构思路);③课堂练习(根据教材知识点的示例,形成变式训练);④内容小结(强化知识重点、概念);⑤布置作业

如小学英语《I like football》的教学程序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热身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形式之一。首先,我以一首“Stand up\"热身,轻松的歌曲可以缓减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再次Do the action:happy.happy.happy; cry.cry.cry; angry.angry.angry.有节奏地吟诵,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了浓烈氛围。

第二环节:师生问候

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采用唱歌的形式: T:Hello, hello, how are you? S: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 第三环节:启发诱导,教学新知 1.新课导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特地穿上运动装,引出运动主题;接着课件展示李铁、姚明、王楠、熊猫盼盼,引出本课重点词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2.教授新知

首先 词汇教学

我运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模仿等直观法教学单词。教读时,配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采用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动起来,融入动脑、动口、动手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找卡片、变脸两个游戏,用于巩固单词。游戏教学即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又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其次 句型教学

我根据本课单词的特点和所准备的实物和图片,采用了情景假设法: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有四种运动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让你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同时,也告诉大家相比之下你不喜欢的那种。用I like „\\I don\'t like „句型说出,可以出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配上动作,再加上丰富的表情。之后,我设计了滚雪球游戏来操练句型,比如:football, like football,I like football. 3.巩固新知

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及活泼好动的天性,我自编了一首韵律诗用于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 football,football,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 basketbal, I like basketbal; table tennis, table tennis, I don\'t like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morning exercise,go,go,go! 吟诵时,采用全身反应法,即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小结

提出问题: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我采用的这个质疑法,不仅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小结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考生都会将导入视为自己说课的亮点所在,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直接导入、情境导入、问题导入、悬念导入、观念冲突导入、活动导入、直观导入、谜语导入等等。各学科常用的导入方法并不完全相同,语文常用直接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诗文导入、谜语歇后语导入,数学常用温故知新导入、直接导入、练习导入,英语常用温故知新导入、活动导入、直接导入、歌曲导入、笑话导入、谜语歇后语导入,物理常用悬念导入、直接导入、实验导入、观念冲突导入,化学常用悬念导入、直接导入、实验导入、观念冲突导入等等。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的框架、要点和题眼。说课应该边说边书写板书。说课结束时要有一个完整的板书设计出现在黑板上。板书设计的要求是简明、完整、构思精巧、书写规范。

板书内容设计,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四种:

1.内容再现法。内容再现法是浓缩、再现原文内容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2.逻辑追踪法。根据课文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设计板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推论法。推论法是层层推理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可以比较清晰地反映论证过程。

4.思路展开法。思路展开法是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联想、假设进一步扩展课文思路的设计板书内容的方法。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说课内容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并不意味着面试中说课都要面面俱到,逐项说来,应该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陈述,该展开的内容充分地展开,该说透的道理尽量去说透,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11篇:说课

敬爱的各位领导、老师,各位评委: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我的说课流程分为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课文地位—三维目标—重难点)

《X》是人教版 小学/初中语文 X年级 X册 第X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紧紧围绕X主题,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X的主旨和作者情感,为学生将来学习X(写法或特点)的类似文章打下基础。

新课标内容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教材特点和X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生字词,抓重点词句进行品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目标是指“学生应掌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理解X的含义,学习X的写法,培养X。

(此目标是指“教学中所用的方法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X情感,激发X兴趣,引发学生对X思考。

(此目标是指“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情感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小学生或初中生)的实际学习和认知能力,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为:掌握生字词,能够顺畅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定为:学习课文„„的写法,引导学生体会„„的文章主旨和„„的做人道理。

二、说教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向学生教授知识时,自然要考虑到他们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和学习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本课的有效教法学法。通过分析后,针对本课我主要采用XX教学方法(如“问答式教学法和朗读法”)。

针对《XX》这篇课文,我将设置几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并适时提问,以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主旨。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XX,我将这样设问“为什么说„„”为了让学生理解XX,我将这样引发学生思考“把什么词语替换成什么好不好„„” 或“怎样„„(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感情)”。通过采取这种层层深入、设置疑问的问答式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并能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教法上,我还将采用朗读法。《XX》篇幅„„,语言„„,是一篇适合(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的课文。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适当地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 XX》主要特点是„„,在学法上,我主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基本掌握课文生字词的音和义;课堂上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四人合作探究,课后对课文的主旨进行拓展延伸,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针对小学生/初中生对„„比较感兴趣,我将这样设置课堂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这就是我的教学导入,通过XX,再运用多媒体展示法XX等讲解课文,如此一来能很好地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将创设出有趣的课堂导入,以点燃学生求知火花,让他们能够情绪饱满地、主动地接受新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现与课文相关情景、图片、音频、视频等情境导入、游戏导入、谜语导入、谈话导入、儿歌导入、生活中导入、故事导入、设疑质疑、比较导入、动手操作、表演导入、画画导入) 2.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针对《XX》这篇课文,我准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阅读者思考,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1)初读读通,整体感知

读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读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工具书识记生字,理解词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整体感知,并为后面进一步学习《XX》这篇课文积累情感。

(2)细读读懂,研析全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鼓励学生抓重点词句细读,因势利导,适时向学生提问:“刚才朗读的内容中,哪些句子使你印象深刻?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感悟,读中自得。并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由平时较少发言的同学担当“新闻发言人”,把小组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分享交流,以锻炼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画面,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阅读情境,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开火车朗读等)

(3)品读读美,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或主旨句进行品读,比如„„(列举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主旨句提问),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引发学生对X的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我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有没有像课文《XX》中一样„„的启示”,让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鼓励其他同学踊跃回答,这时老师参与其中,但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重在激励点拨。 品读环节中我还将注重以“情”延伸课堂内容,让学生拓展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思考XX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课虽然结束了,但学习是无穷尽的。

(4)布置作业,分层训练

我将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设置基础题和拓展题,如基础题是„„(字词、朗读及诵读课文、利用多媒体和图书馆查阅课文相关资料等),拓展题是„„(写片段作文、续写故事或复述故事等),供学生自主选择、分层训练,让学生进步一巩固新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5)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板书设计上我将力求简洁美观实用原则,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写在黑板上)

五、小结

各位领导、老师,各位评委,本节课我主要是根据小学生/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教法上主要采用朗读法和XX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通过XX导入,初读、细读和品读课文层层深入,指导学生理清课文《XX》„的特点和XX线索,并通过拓展延伸从中感悟XX道理,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

第12篇: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________________》是高中数学课本第______册(____修)的第____章“________”的第______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础,所以_________________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B、C (2)能力目标:A、B、C (3)德育目标:A、B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叶老师所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教师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归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依据此知识与具体事例结合、推导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正是一个分析和推理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_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如在讲授________________时,可通过_____________演示,创设探索______________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蕴含的本质差异,从而摆脱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情景:A、教师演示实验。B、使用多媒体模拟一些比较有趣、与生活实践比较有关的事例。C、讲述数学科学史上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设计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新问题的实验方法设计—这时在设计上最好是有对比性、数学方法性的设计实验,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显示学生的实验数据,模拟强化出实验情况,由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知识的结构。

(三)、实施反馈:

1、课堂反馈,迁移知识(最好迁移到与生活有关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2、课后反馈,延续创新。通过课后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课后研实验,实现课堂内外的综合,实现创新精神的延续。

五、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知识推导过程,右边实例应用。

六、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___________》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______________ 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____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13篇:说课

说课前的准备

一知识准备

知识是基础,没有比较丰富的知识,要想说好课是不可能的,所以,说课前首先要做好知识准备。知识准备的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教学大纲、教材知识以及其它相关知识。

1、熟悉大纲,学科教学大纲,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教材是根据大纲编写的,这一点说课教师往往忽略。说课前,教师一定要熟悉教学大纲,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尤其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分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离开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说课就会迷失方向。例如,对学生口头表述历史的能力的要求,初一年级就不能要求学生能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过程与历史人物活动,这是对初二学生的要求。初一学生只要求初步学会复述重要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能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要内容。

2、钻研教材,熟悉所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了解知识的承接性和延续性,对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掌握本课在本册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难点。

3、涉猎边缘学科的知识,扩展知识视野,使之具备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样才可以在本学科这个天地里游刃有余,使说课具有深度和广度。

二理论准备

说课的理论因素很浓,教师商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是说不好课的。说课一定要在理论指导下去研究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否则说课就没有高度,就是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在说课前要针对教学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有关理论。明确教育规律,掌握所教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说本节课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掌握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方法及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的素质,为说课打下理论基础。

三、技术准备

1、明确说课的内容和要求

要想说好课,首先明确说课要说什么。关于说课的内容,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框框”,通常包括说教学目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这四项内容,其中说教学方法里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

说课要求教师不但要说出怎样教而且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等),使用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掌握说课的技巧

①加强说的功夫

说课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目的,但却得用语言表述。要动口,就要加强说的训练,要有说的功夫。要注重语气、语量、语调、语速、语感;要进入角色,脱稿说课不能用背育的语调,要用“说”或者“讲”的语气,设计意图则用说明性语气,二者要有区别;要注意教师所处的位置,要和讲课相同,板书和淙操作等活动要自然和谐、落落大方。

②对说课的内容要分清主次,教师在说课时对说课的各方面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清主次。只要说清“是什么”和“为什么”既可。应把主要力量放在说教学程序上,这里是重头戏。

3、准备好说课所需的教具

说课前要准备好本次说课所用的尺、挂图、小黑板、卡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教学用具,以及表演和板书需要的饰品和图形。说课时根据需要做必要的介绍和演示。

四、心理准备

由于说课是一种新生事物,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它又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谈完一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如果说课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在说课时失去心理平衡,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水平发挥,这就需要说课教师在活动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充分认识说课的重要性

“说课”活动是在短时间内较经济的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形式,也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面积极勇跃地参与这项活动,由压力变动力。积极主动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真钻研大纲、教材、教法。这就使用权教师的政府水平和业务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

2、增强自信心

由于说课之前已大概圈定了范围,教师已对这些内容做了准备,所以说教师要卸下思想包袱,消除紧张心理,说课时从容自如,同时要正确地估价自己的实力,使能力得到应有的发挥。

3、注意自我的心理调节

说课是在没有学生配合的情况下,一切靠自己完成,有时可能出现漏洞,这时需要教师具有稳定力,应变力,消除心理紧张,稳定心理状态,恰当巧犀利地弥补。这种自我控制心理能力不能一蹴面就,需要在平时就加以训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把握之仗”,这都说明事前准备的必要性。充分准备是说课成功的起点,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只有说课准备充分,才能提高说课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语文:初中语文说课技巧

一、说教材: 《苏州园林》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讲读课文,这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准确把握了事物特征的优美的说明文,原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苏州园林闻名中外,林林总总,设计者与建筑者争奇斗巧,别出心裁,因此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而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异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通俗易懂,不仅展现了深厚纯熟的文字功力,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维水平。

教学大纲规定本册教学重点是培养说明能力,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为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本课的特点是抓住主要特征,按总分结构进行说明。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二年级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而说明文所具有的科学性、条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适合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拟定教学目标为:

(一)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及文章的总分结构,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陶冶审美情趣,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比传授现成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鉴于此,我决定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建立真挚、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其次本着启发式原则,通过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学习。

(一)问答式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讨论式教学法:由于问答法可能造成师生交往范围过窄,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结合采用讨论法。这样信息交流量更大,使信息呈立体交叉方式传递,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气氛更浓,有利于激励广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三)情境教学法:一般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常用,但我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具备审美条件的园林艺术,文章又是文笔优美的典范,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达成教学目标

(二)。并且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说明文教学中也应恰当运用。具体采用多媒体课件(苏州园林的照片、故宫和西方园林的照片、重庆夜景录像)、投影仪等,尽量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刺激学生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因为心理学实验表明:形声并举同时刺激学生感官,可使其对信息的接受与记忆保持收到1+1=3的效果。

另外,教会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准确、流畅、传神,齐读要整齐。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速读法:这是一种眼脑直映、迅速获取有用信息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广范吸收知识,迅速开发信息资源,尤其适应快节奏、信息化的现代生活需要。具体教会学生用扫视法默读,提高阅读效率。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教学程序如下(重点为把握事物特征,掌握总分结构。)

(一)课前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结构;

2、搜集苏州园林的照片、图片,感知苏州园林的特点。

(二)导入新课: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投影照片)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样以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生动有趣,又补充了与课文有关的具体情况,增强直观感受,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进入理想的学习氛围。

(三)分析理解,这是突出重点的环节,用问答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达成目标,并进行具体的学法指导。

1、配乐范读一二段,要求听读时思考作者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2、学生齐读一二段,要求准确、流畅,感知课文内容。

3、学法指导,扫视法:找中心词、句、段,抓文章起始句、收结句、起始段、结尾段;借助注释、提示、思考和练习迅速把握文章。带着明确的目标扫视课文,取己所需,省略其余。培养学生默读、速读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

4、提问:

A、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引导理解第一段,抓住作者的评价——“标本”) B、“标本”一词怎样理解?用这个词好在哪里?(引导体会苏州园林的地位、影响)

C、苏州园林一百多处,作者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就写出了本文,这是否会犯片面性的错误?(通过此问激发学生兴趣,并自然转入下一步骤。)

5、解题、简介作者和文体,同时回答上一问题。(要点:作者去过有代表性的园林,深刻了解其特征;这是为摄影集写的序,苏州园林具体的风貌照片中都有。因此,作者才异中求同,在第一二段点出其总特点及其表现,下文即分别介绍。文章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便于有条理地准确说明。)

这一步充分利用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新课导入后的5-7分钟,是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期,是教学的黄金阶段,但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15分钟,之后就是注意力的分散期。因此,我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将简介作者等情况放在重要的朗读、熟悉课文之后,使教学重点尽量放在黄金阶段完成,而在分散期就及时变换活动方式,用生动有趣的介绍使学生消除疲劳,以饱满的精力投入下一黄金阶段的学习。

6、提问:

A、苏州园林很多,作者认为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引导分析第二段,抓全文中心句:“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投影板书“图画美”)

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呢?(抓住四个“讲究”,理解主要特点的具体表现。投影板书“布局美,配合美,映衬美,层次美。”)

C、第

三、

四、

五、六段与第二段是什么关系?(引导理解总分结构。二段总说,三至六段分说,分别与第二段的四个“讲究”照应。)

7、教师示范分析第三段:

A、学生齐读;

B、分析:用了比较说明,分说布局特点,(投影故宫、西方园林的照片,进行比较:对称与不对称)。还用了比喻说明,以图案画与美术画的区别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自然之趣,不对称。

8、学生讨论分析四至六段。(与第三段一样是分说,并且是主要表现总特点的,所以三至六段均是详写。)

9、提问:第

七、

八、九段写的什么内容?与全文中心有何关系?(引导理解这仍是分说,扣住“图画美”的总特点,说明苏州园林细部注意角落的图画美、门窗的图案美、园林的色彩美。投影板书。)

10、学生讨论明确:七至九段是次要部分,略写。全文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总分、从主要到次要都是逻辑顺序。)

(五)迁移练习:

1、放《鸟瞰新重庆》录像的夜景部分,要求看后介绍重庆夜景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结构顺序。

2、学生讨论,拟出写作提纲;

3、抽学生念提纲,教师评点、板书(附后)

4、要求课后完成作文,不少于400字。

(六)教师利用板书总结,突出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及文章的结构特点,给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这一步充分利用学生注意力的反弹期(下课前3-5分钟),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反弹期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时段,能使课堂所学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印象,而这首次印象对知识的巩固和保持意义重大。

五、说板书:

学生一般学说明文感觉枯燥,兴趣不大。而本文文笔优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是图画美,因此课文板书打破惯例,设计为一把古色古香的扇子(见《优秀板书设计集》),用形式美吸引学生,提高兴趣。写作板书扣住了重庆夜景总特点,也突出了分说的两个方面,便于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说课稿: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狭义的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近几年各校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而言,摸不透“说课”时应该“说”什么,怎么“说”。而由于说课是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所以只见讲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驶”,说、说、说;听者云里雾里都跟不上趟。这样的说课,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认识说课,现就说课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二、“说课”的基本内容。

数学说课是数学教师间的业务交流,其根本宗旨是为了追求数学课的优化。备好课是说课的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做出科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而不是盲目的,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数学说课,要向同行说什么?我认为数学说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说课,首先教者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因为对教材理解透彻,才能制定出较完满的教学方案。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1)教材简析。任何一门课程的教材,从其知识内容到编排形式,都会构成一个系统。要说出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一个学年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1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学大纲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要把这四点结合在一起统盘考虑,再来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从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说清楚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搭配,按什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此外,在以上“说教材”的常规内容基础中,我们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思维亮点。例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对教材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

2、说教法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别”的原则。因此,说课者要从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要创造性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

3、说学法

说学法不能停留在介绍学习方法这一层面上,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上。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特别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将成为我们所有教师教学中的“指挥棒”。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正师生的位置。要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面部表情呆板、“我讲你听”,学者在下面正襟危坐、目不斜视的“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其次,要注意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教师是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即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基本内涵是课堂结构,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说教学过程(www.daodoc.com)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www.daodoc.com)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通常,教学过程(www.daodoc.com)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说课者要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针对学生实际,借助哪些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的基本教学思想说明白。说教学程序要把教学过程(www.daodoc.com)所设计的基本环节说清楚。但具体内容只须概括介绍,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不能按教案像给学生上课那样讲。另外注意一点是,在介绍教学过程(www.daodoc.com)时不仅要讲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讲清“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和谐统一,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的和谐统一,德育与智育的和谐统一。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要说明在教学过程(www.daodoc.com)中,怎样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解决难点运用什么方法。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

说教学程序,还要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三、

1、说“准”教材;

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意图;

5、说“清”练习层次。

四、说课的基本原则

按照现代教学观和方法论,成功的说课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www.daodoc.com)。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因为没有在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只知道做什么,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永远是经验型的教学,只能是高耗低效的。因此,执教者必须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主动接受教育教学改革的新信息、新成果,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

2、客观再现,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科学合理,不能故弄玄虚,故作艰深,生搬硬套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术语。要真实地反映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哪怕是并非科学、完整的做法和想法,也要如实地说出来。引起听者的思考,通过相互切磋,形成共识,进而完善说者的教学设计。

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每一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说课仅仅是为说而说,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花架子”,使说课流于形式。

3、不拘形式,富有灵活性

说课可以针对某一节课的内容进行,也可以围绕某一单元、某一章节展开;可以同时说出目标的确定、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进行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说其中的一项内容,还可只说某一概念是如何引出的,或某一规律是如何得出的,或某个演示实验是如何设计的等等。要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坚持以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的原则,防止囿于成规的教条式的倾向。同时,在说课只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特色,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

语文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语文-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是人教版-年级下/上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该单元以“-”为主题展开。

《》是(文章体裁),主要写了(主要内容),表达了(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一般是: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要达到的』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研读赏析要掌握的』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

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

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师以多媒体出示Q1,Q2,教师请学生先默读在分组讨论。

Q1,Q2的设置一脉相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等等之类

环节5课后作业

好处:巩固知识点(知识类)

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作文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4篇:说课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落花生》

1、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

“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我分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学习:

一、课前布置预习,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一、课前布置预习: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不例外。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好的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听课效率,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生说是终身受益的事情,特别是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所加强,自己有能力独自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所学的知识才会更加牢固。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学习本课前布置了以下预习任务:

1、我会学字词。(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并以小问卷形式呈现。)

2、我会读课文。

3、我会搜集。通过各种途径查阅关于本课的作者、落花生的知识等等一切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4、我想问。预习中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四道题设计由浅入深,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有的放矢 预习起来不盲目,不流于形式。

二、课上交流预习成果。

上课后,学生出示预习卡,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与同学分享预习的快乐,然后在全班展示。

本次课程改革评价方式的转变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对同学预习的情况进行评价,五年级孩子的思想日趋成熟,他们不再轻信吹捧,“你真棒!”“好极了!”等教师评语已不能满足他们,他们从心理更渴望得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所以在同学评价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积极性。

三、整体阅读,概括大意。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再次默读思考,并与同伴交流意见,最后共同明确:全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教师板书)

四、自主学习第一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段中应抓住哪个词,重点读好?

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喜悦的心情。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理解整段内容,我想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句、整段、整篇课文相联系的。所以在教学这段时主要按以下步骤:①读整段,抓住关键词。②用联系上下文,替换近义词等多种方式理解“居然”的意思。③再把“居然”放在整段中品味喜悦之情。④最后自己用居然说一句话。 四个环节设计,由表到里,由理解到应用,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主阵地。在这一课时,我将用多种阅读方式,抓住重点句来进行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让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探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用以下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了《落花生》这一课,下面请你边默读课文边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同时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默读,提出自己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带着在课文中寻找答案的期待走入课文。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回忆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孩子理清了学习思路,为下面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二、抓住重点,细读品味。

本环节中我想这样设计:

1、找重点。由学习小组合作读课文的吃花生、议花生部分。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画出觉得印象最深的重点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将学生内容引到重点上来。全班交流时将重点句呈现出来。(10段、12段、13段)

2、读重点:采用多种方式:如师生对读、小组齐读、分角色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重点句。

3、品重点:个性展示朗读三段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师适合点拨,如:喜欢10段的同学朗读后,可以提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课文中哪里写了?引导学生读出花生显而易见,尽人皆知的好处:美味、榨油、便宜。进一步问:“父亲说花生有什么好处呢?”怎样表现出来的?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体会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表现花生内在的可贵之处,在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游戏叫“朗读代表我的心”。让学生先自己朗读,将自己觉得父亲话中最能表现花生品质的词读出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猜猜这名同学想突出哪个词,谁猜对了,谁有权读自己的体会。这个小环节,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我是想教给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好机会。谁猜对了,就有权读,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努力思考应读好哪个词,很容易地就明白了父亲在这里赞花生的藏而不露的品质。

“那么,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呢?”齐读

12、13段,抓住“不好看”,“很有用”,“体面”等关键词,深入理解父亲教育的目的,在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父亲教育我们时的语气。

4、悟重点。全班齐读重点句,说说你在学习中有什么收获?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进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没有像花生那样的物或人?我们又要像这些人学习什么?通过再次交流学习,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语文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要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这里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回忆生活中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或物,交流归纳他们身上具有的优秀的品质,最后,完成以下练习: 我爱花生

,因为它。 我也爱,因为它。

三、再次感知,分清详略。

巧妙的详略安排是本文的特点,我想这样引导学生来体会:

首先,用最直观的方法,分部分朗读课文,分别找四个计时员对四部分进行计时。从朗读时间上直接感受,课文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了议花生。再次,通过小组讨论,从本文的写作意图,中心思想、板书等各方面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采用计时法,直观、形象地将课文的详略呈现出来,再进一步理解,将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让学生易理解,乐接受,突破了本文教学上的难点。

四、板书总结,深化感情(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结束本课学习)

7、说板书。板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与关键,给学生以启迪和美的享受,从板书中发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课的板书设计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板书的主体由课文主要内容组成,最后化为“学”字,深化主题,既代表了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又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其中还寄予了老师对同学的殷切希望:像落花生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说教材内容: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生活中的启示。这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节性强,语言质朴简洁,含义深刻。《落花生》是两篇精读课文中的一篇,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初次读这篇课文,我就被课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所蕰含的深刻道理深深吸引,课文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深奥的说法、激荡起伏的情感,但是朴实、自然、亲切的行文,却给人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就像文章中父亲说的话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感受情感、领悟生活哲理的好文章。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部分内容。恰当巧妙地详略安排,更好地突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分析学生情况:

五年级孩子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他们已不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想法开始更加独特,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思想也开始向成熟发展,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辨是非,培养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关键期。学习上,他们也具有一些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是这就更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关注每名学生的个性体验。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会学习,会生活。

3、根据本课的内容及特点,学生的情况,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重点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主掌握本课的生字,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体会课文详略恰当地写法,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以上目标分两课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解决字词,疏通文意,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抓住重点句,理解深刻含义,体会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由表及里地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文章表达上详略分明,以物喻人的特点。

4、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5、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6、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深入理解父亲的话深刻含义,体会文章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法??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针对学生的特点,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花生!你们吃过花生吗?喜欢吃吗?它还叫什么呢?揭示课题,我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重点导读。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事物,而教师只要给学生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行了。如在这节课质疑的环节中,我让学生自主质疑:其次,采用层层剥茧的方法,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希望使他们在思维和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此时出示句子,让学生去读,在读中体会词的意思。以此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再者就是让学生就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位置、外表和给人的印象进行比较,深刻认识花生的朴实无华。最后,引导学生说出爸爸教育我们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在总结课文时首先对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总结。课文详略得当的选材、对比的说明方法、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必须提醒学生注意,为后面的小练笔打好基础。其次是根据板书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说课,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和文化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说课与备课不同,与上课也不同。它是一门以说课者个人素养为基础,以说课的方法、手段的巧妙运用为核心,以显示说课者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为外部表现的综合性艺术。其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课语言的要求

①要求语言表述准确、流畅、生动、形象

说课的语言表述必须正确无误,而且做到用词恰当,句法规范、通俗、明白、简练,语言连贯,同时又生动形象。所谓“正确无误”,就是要求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所谓“用词恰当、句法规范、通俗、明白、简练”,就是要求合理地选用词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朴实,不堆砌华丽的词藻,多用口语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式,少用生疏、冷僻的名词术语,尽可能减少多余的语言信息,不累赘、重复、絮絮叨叨;这里的“语言连贯而又生动形象”,指的是说课的语言表述应流畅、不能结结巴巴,而且语言在朴实之中还要有文采,有情趣,要善于描绘,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叙事说理则如涓涓清泉在轻轻流淌,娓娓动听。②要求语言幽默,富有节奏感

幽默的本义,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是语言的一种艺术。说课中语言的幽默,是说课者通过比喻、夸张、诙谐等手法来表现的。说课语言的幽默,体现了说课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说课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能使听者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领会说课的内容,获得鲜明的印象,从而优化说课的效果。这里所说的说课语言要富有节奏感,是指说课的语言应当抑扬顿挫,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低则低,不能从开头到结束,始终一个腔调,一种语调。当然说课语气和语言节奏的变化,还应当依据说课的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如《江姐》这篇课文,在说到敌人对江姐进行残酷迫害的时候,就应该用愤怒的语气,而在说战友们给江姐那封信的内容的时候,就要放慢节奏,表现出同志们对江姐崇高品格的无限崇敬和对江姐所受迫害的无限关切之情。总之,恰当地把握好说课语言的节奏,合理地运用语言的幽默艺术,既是说课语言的自身要求,也是说好课的一个重要手段。③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语言

说课,听的对象不是学生,说课的过程也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说课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师讲述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叙述过程。有些教师像上课一样来说课,显然是不妥当的。说课应当以讲述语言为主,再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语言和朗读语言。所谓讲述语言,指的是一种客观的陈述性语言。“讲述”,即讲说,就是把事情和道理讲出来,它是说者面对听者一种“独白”性的言语活动。其特点是语言信息输出的单向性,没有听众的言语配合。而且独白语言不使用谈话法、问题法,对比讨论法,而唯一依靠独白活动来阐明事理。说课应当以使用此种语言为主,是因为独白语言便于说课者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和所持的理论依据。当然,这并不是说说课,就只要使用一种语言就够了。恰恰相反,说课还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如:在说教学程序设计的时候,由于说的是怎样教,为了让听者听清楚课堂教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施的,就需要置自己于课堂教学的情境之中,像实际的课堂教学那样,有讲有读,有问有说,整个过程都应以使用课堂教学语言为主。这里的所谓课堂教学语言,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语言。一般来说,说课中除在说教学程序设计时要使用教学语言以外,还有课堂教学的导语,课堂教学总结也应使用教学语言。这样才能使听说课的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感受效果。与此同时,在说教学程序的时候,有时还需要运用朗读语言。所谓朗读语言,就是有表情地运用各种语调、语气将文字读出声来的语言,它广泛运用于小学阅读教学当中。如说课者能在说课中根据说的材料的内容和所要反映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运用朗读语言,就可以增加说课的感受力,并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 2.说课内容的要求 ①要求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小学语文说课的最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的分析、理解,包括教材的中心、结构、写作特色、重点、难点和通过教材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必须说得正确无误,能够体现教材内容的高度科学性;二是在处理教材,即述说教学过程的时候,不能出现知识性的差错,所涉及的名词、术语、概念必须诠释正确、表述无误,而且所传授的知识,也必须是反映客观事实及其规律性的知识,换句话说,也就是所教的文化科学知识要绝对准确,不允许在科学性上有任何疏忽和失误。在小学语文说课当中,做到内容正确,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构成一堂好课的前提条件,一切教学艺术的运用,都建立在教学内容的正确之上,如果内容出现谬误,即意味着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接受的将是一种错误的信息,这是最不应该发生,也是说课最应当避免的事情。②要术内容完整、系统

小学语文说课的内容,该说些什么,一般都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如大纲、教材、教法、学法、板书、练习设计、理论依据,都是通常说课所需要说到的基本内容。凡属说课的基本内容,原则上都应当说到,这是因为说课内容自身是一个结构严密,彼此间具有多层次内在联系的网络系统,每一部分内容都在说课内容这个总的网络系统中,具有各自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任何一个部分内容的残缺,都有可能损害这个网络系统在完成说课目的任务中所具有整体功能。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部分内容都需要平均使用力量,恰恰相反,在说课活动中,有时由于时间的限制或突出重点的需要,有的内容不仅需要而且应当略讲、少讲,这就是处理说课内容的灵活性。但略讲或少讲,不是不讲,而且即或是略讲或少讲,也应当以不损害说课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前提,不然就会影响小学语文说课的质量。 ③要求内容有序、联贯

什么叫“序”?“序”就是次序、顺序。序,是由事物的内在联系决定的。事物有序,才更方便和更有利于人们认识和把握。小学语文的说课,不同于文学创作,可以任意正叙或倒叙。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虽然不是绝对固定,但也必须按照自身固有的内在顺序性,一步步按序述说,不能错位、颠三倒四。如说教材,总是放在说教法、说学法的前面,说学法也总是放在说教法的后面,而不能移到说教法的前面去说。换句话,也就是小学语文的说课,一般总是先说教材、再说教法、学法,然后说教学效果。这决非是刻板的程式,而是说课过程逻辑性的体现。所以在说小学语文课的时候,其内容要求做到有序、而且条理清楚、意思联贯、逻辑严密、结构合理、流畅自然、环环紧扣,以便为实现说课过程的全程优化,提供切实的保证。

④要求内容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突出重点,是达到最优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语文说课内容的重点,一般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内容总体上的重点,另一个是所说教材教学方面的重点。所谓内容总体上的重点,指的是构成说课基本内容当中,最能反映说课本质特点的部分,即“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部分。特别是由于说课者的教学能力、水平综合反映在教材处理上,所以说课中的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更需要详说、细说。说清楚教学过程有哪些环节,这些环节是怎样一步一步安排的,每个环节又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落实的等等;第二个说课含义上的重点是指教材教学方面的重点、难点。这些重点往往是教材中的精华,是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的内容。而难点则是学生在获取某部分知识或技能过程中由于受知识和能力局限所造成的障碍。凡是这样的重点或难点也需要详讲、细讲。说课中能否做到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不但反映了说课者说课技巧的成熟程度,也说明说课者理解教材的准确性和实际处理教材的技能。只有抓住重点,突出重点,课才会说得精彩,让人印象难忘。 3.说课中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小学语文说课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是由小学语文说课的主要特征所决定的。小学语文说课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说“理”,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个“为什么教”就是教育理论,它涉及大纲、教材、学情、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一系列教育的基础理论。

在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贯彻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保证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得以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从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也使经验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上升成了一种科研型的、研究性的教学探究过程,从而使教育理论也得以可能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和发展。要在小学语文说课活动中落实好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要求。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辨证关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从本质上讲是统一的,但由于理论具有普遍性,而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却干差万别,所以,有时候,有些教学实践中的做法,从道理上讲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行不通,有时则道理上讲不通,而实际教学中却行得通。如果不切实际地照搬教育理论,就会成为教学中的教条主义,造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就说课活动而言,就是要求就说的内容进行上课,并通过这种教学实践,使教育理论更接近教学实际,从而逐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其次,要处理好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是不能呆板地说教学实践,也不能孤立地谈教育理论,而要把说教育理论与说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这个“结合”,还应当是自然的,具有某种必然的逻辑联系的,不要为说理论而说理论,而要使理论为教学实践服务,成为实施教学实践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听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达到增进说课效果之目的。此外,还要在说理论的时候把握好“深浅”的度。浅了,仅仅点到,贴标签似的,固然不好;“深”了,不管需要不需要或有无直接联系,把可以搬出来的理论依据统统搬出来,也是应当避免的。总之,合理、科学、不勉强,在说课中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而且做到结合得自然,是说好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对说课的最基本的要求。 4.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的要求 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的要求是由说课的目的任务决定的。说课的终极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与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上课前说的课来说,说课中的教学过程既是对课堂教学所作的理论上的规划设计,这些规划设计又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实施、验证。如果是上课后说的课,则说课是课堂教育某种意义上的再现。说课与课堂教学这种联系上的特殊性,说明说课应与课堂教学相统一。凡是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说课也必须遵循。例如课堂教学要求目标明确,因此说课时也必须说清所说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些智能;课堂教学要求结构合理、紧凑,符合系统论的原理,说课中的教学程序也就应该一环紧扣一环,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堂教学要求教法得当,说课在选择教法的时候,也就必须审慎对待,努力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说课中落实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的要求,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避免说课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倾向,使说课真正发挥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功效。 5.说课的其它要求

说课,既是说课者教学素质的集中反映,自身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说课的其它一些要求是:①要有创造性

创造性是艺术的灵魂,也是一切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赞可夫说:“所谓创造性,就是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得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说课艺术,它也贵在创造、贵在灵活、贵在说课者说出自己的特色来,这也正是同样一个内容,不同的说课者会有不同的说课效果的根本原因。如果刻板地按图索骥,墨守成规,死搬硬套说课的条条框框,说课也就成了千人一面、千篇1律的图腾,没有一丝活力和毫无魅力可言了。所以,说课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在不违反说课原则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创造的空间,说出自己的特色。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若干说课的若干环节或对某些环节作些拓展,以及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精彩的导语和艺术地运用好多种教学媒体等等。②要控制好说课的节奏

在现实的说课活动中,有时会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规定的说课时间到了,而课还未说完,于是出现了说课的“拖堂”;二是“前松后紧”,即说课开头时慢慢吞吞,没有时间观念,后来发觉时间所剩无几,而内容还有一大截未说,于是慌里慌张地突然加快语速,一句接一句,也不管别人能否听得清楚,最后匆匆忙忙,草草收场;第三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相反,就是“先紧后松”,开始时说得快,后来内容快说完了,而时间尚剩许多,说课者只好采用东拉西扯,或故意减慢语速等手段,以期捱满时间。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说课的整体效果。说课的过程,就像弹奏一部乐曲,自始至终都要注意控制好节奏。说课前应根据说课规定的时间,对各部分内容所需的时间,大致作一个估算,以便心中有底。在具体的说课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按计划时间说课,切忌脚踏西瓜皮,说到哪里算哪里。语速要前后一致,做到整个说课过程节奏统

一、和谐、不慌乱、也不紧张,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说完该说的全部内容。③要讲究说课的风度

要使说课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还要求说课者讲究说课的风度,如整洁的仪表,亲切、自然的教态,轻松自如的谈吐和恰到好处地运用体态语言等等。优美的说课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说课艺术,它能给听者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从而使说课也变得更加艺术化。说课中,说课者要轻松、自然、洒脱,但又不能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像演说一般;要庄重,但又不能拘谨、过于严肃。教师说课时的位置,一般要求相对固定,不要多走动。眼睛也不能只盯着讲稿,而要和听者建立视线上的接触,其目光和眼神也应该是十分自然的。总之,说课艺术是说课者高深教学造诣的体现,是建立在说课者个人素质修养基础之上的。它要求说课者在说课中有恰如其分的姿态、动作、神情,并能恰到好处地使用目光、表情、手势、体位之类的体态语言。努力做到庄重得体又不拘谨呆板。虽可谈笑风生,但不能流于滑稽;虽可诙谐幽默,但又不能庸俗、浅薄。

一、说教材

1、教材剖析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它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色,以精美、简洁的语言,活泼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爱好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阐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欣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色,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接洽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示在读者面前。

2、教学目的

教学是为了增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的崭新的要求,在学习语文中,学生的发展的是多方面的,它包含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情绪世界的丰盛,察看领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发明、摸索精力的培育等。

因此,我在设计《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时,着重体现了以下教学目的。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我们祖国山河壮美的情绪。(2)领悟作者过细察看、抓住特色、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本篇课文属于图文结合的文章。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察看图画,初步了解桂林山水的美景。接着,图文结合,进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把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对比,了解漓江水静、清、绿的特色;把泰山、香山与桂林山对比,突出桂林的奇、秀、险的特色。(3)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3、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

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重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色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首先抓住一条主线

即以“桂林山水”为主线,抓住这一主线,把“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两个内容串联起来,引导学生去探究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的特色。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情绪的熏陶、想象力的培育有机的融为一体。 其次,落实两个训练点。

1、理解含义深入的句子

这是本课训练的重点。本课中有许多含义深入的句子。如“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使学生体会其蕴涵的情绪。

2、有情绪地朗读课文

本文语言精美,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爱好。在教学中,我花大力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 此外,还要培育两种能力。

1、探究感悟能力

本文的作者的思想情绪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文字,从文字中获得感悟,发生共识。在《桂林山水》中,我让学生围绕主问题“桂林山水甲天下”进行探究,要求学生说说是“通过哪些读懂的”。这样的操作情势,首先可以让我的学生有目的地读文探究,同时又让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2、想象能力

本课蕴涵着丰盛的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因素。第三自然段在描写桂林山的形状时,文中提到有的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那么它还可能像什么,在此部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施展想象。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育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增强语言文字训练,我紧扣“课标要求”,针对教材内容,采用讲读法、讨论法、多读多想、从扶到放等方法,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㈡、出示课件,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

1、实物是学生最易接受的直观教材,我先让学生细心看图,让他们对桂林山水有个总体印象。

2、大纲指出:听、说、读、写是语文的根本能力,也是学生必需的语文素质。我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桂林的水有什么特色?桂林的山有什么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有利于培育学生集中注意力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㈢、直奔中心,紧扣重点,教给方法。

桂林山水的特色,给读者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这是作者细心察看事物、充分施展想象、采用对比、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段、用精美动人的语句把它刻画出来的。 剖析第2自然段:

1、领导看图

2、请一位同窗朗读,让其它学生思考讨论:桂林水的静、清、绿表现在哪里?

3、老师讲解,然后分组轮读,边读边想象桂林水的美。相机地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无瑕的翡翠。

4、全班读,体会排比这种修辞手段的作用。

5、仿句子写句子:

а、公园里的花真香呀,香得…… ь、教室里真静啊,静得……

及时运用了课堂上刚刚学习的句式,真正做到了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和课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本段的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桂林水的静、清、绿的特色,特殊是通过图文对比,仿佛自己正置身于桂林,看到了桂林水的美,怎能不对桂林充斥爱?怎能不对祖国山河的秀丽表现赞叹?同时又学到了读段的方法。 ㈣、撒手自学,巩固训练重点。

在教给学生懂得读段的方法后,让学生自学第3自然段,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想象它的美,然后交换、反馈自学情况。 ㈤、讲读第4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刻画整幅画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思。 ㈥、领导朗读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绪,将理解语言和积聚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本课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色时,用了许多精美的语句,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爱好和讴歌,朗读时让学生把这种情绪读出来,把自己被桂林山水沉醉的情绪表达出来……通过这种有情绪地朗读,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桂林的爱,对祖国河山的讴歌,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㈦、拓展延伸

桂林山水风景精美,景色怡人,作者用精美、简洁的语言,把桂林山水的特色刻画了出来。只要我们居心肠去察看,就会发现我们周围也有许多风景精美的地方运用作者这种刻画景物的写作方法。

选择当地适合的一处风景,想想它有什么特色?然后写一段话。

四、说板书设计

读 中 体 验 读 中 感 悟 ——《可贵的沉默》说课设计

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语文教研组 王丽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在学生探究体验,我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时,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2、王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设了课件“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培养能力 发展思维 陶冶情操

──《蜜蜂引路》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一、基本理念

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二、教材分析

蜜蜂竟然能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本课是课标版教材第四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教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准确认读本课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四、教法

本节课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二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板书与贴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1、交流资料,辅垫教学。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蜜蜂和列宁的资料,从而了解相磁的知识。一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课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相关的内容的理解能水到渠成;二是分享收获的喜悦,把别人不知道的自己的知识说给大家听,这是小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情,从而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三是让学生从小学会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2、质疑问难,激趣读文。课标指出,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培育时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上课伊始,我利用课题质疑,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下课题相关的问题,这也正是课文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能更有目的去读。长此以往,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他们的思维会随之活越,学习的兴趣也会高涨。

3、发展语言,提高思维。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加强思维训练是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思维又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的基础。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特点,我在学习第二自段时设计了让学生运用“因为„可是„所以„”说说本段意思,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为什么会亲自去找养蜂人,达到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发展,从而积累语言,在学习第三段时,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引路的,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列宁当时是怎么一边想象,一边仔细观察,最后一步一步找到养蜂人,让语言与思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与提高。

4、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习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里有自由朗读后对课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对词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一定的共识。

5、口语训练,延伸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完课文后,我利用向学生提建议的方法,设计了下次课续编故事的活动,想像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这样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自由组织语言,准备口语交际练习。这种教学的延伸,目的是想巩固课文内容,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料,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6、板书与贴画,总揽全文。《蜜蜂引路》是以“找”字为线索,课子”、“小房子”,既分清了列宁找养蜂人的三个步骤,又标明了列宁找养蜂人所走的路线,还直观地“再现”了列宁住处和花丛、园子、小房子的方位。有助于学生弄清楚“找”的经过。“利用”一词,既概括了蜜蜂回蜂房和列宁找养蜂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深入思考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总之,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美丽的彩虹》说课设计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彩虹》。《美丽的彩虹》是一首儿童诗歌。图文并茂,插图优美,生动易懂。“彩虹”是学生熟悉却不太了解,见过却又并不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这首诗歌很容易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说目标]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游戏识字,情感朗读,发挥想象力,并说出自己所想的内容三个环节,达到了识字、读文、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学目标。 人才指南网

[说教法、学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主动识字,是本节课主要的识字手段。让学生在游戏中既巩固了拼音,又认读了本课要求掌握的二类字,并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愿意表现自己,是儿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选读诗歌中自己想读的小节,达到了情感朗读的效果。

3、培养低年级学生积极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新课标中低年级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在本节课中,如“彩虹还像什么?”“你走过彩虹桥,还希望能看到什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说教学过程]

1、收集资料,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语文,使学生开阔视野。课前,我布置学生广泛搜集有关彩虹的资料,并相互交流,激发了他们迫切想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2、游戏识字,情感朗读。

新改版的教材识字多,难度大,单一的去认,去写,既枯燥,又没有效果,所以在教学流程中我始终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去青铜自己,能认识哪些字,能读好哪一节诗歌。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读文的愿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练口语能力。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仍然是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表面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潜力充分发挥,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在课件中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彩虹的资料,并教学生在课外“人造彩虹”,让学习大胆尝试,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从而更乐意地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有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按照学的规律教,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等,是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了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第五课《童趣》的教学方案。在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设计导语时,我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并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联想名人的童年趣事,从而自然地导入课题。

2、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www.daodoc.com)中,我先让学生感知课文、积累知识,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探究学习并进一步延伸扩展,最后谈阅读收获。

3、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在感知和积累阶段,我让学生自己尝试诵读、翻译;在品读赏析阶段,我让学生自主感受精彩语句赏析;在探究学习阶段,我又让学生自主选题、合作研究;在总结收获阶段,我又让学生针对文章写作方面的特点自由发表见解,所有这些,都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4、从终身学习的观念出发,加强学法指导,为学生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基础。于是,在感知积累阶段,我注意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积累;在总结收获阶段,我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进一步把握课文,强调联想和想象在写作中的运用,做到读写结合。

5、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注意吸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既重视培养学生能力,又决不忽视基础知识教学。在这一堂课中,我用了近一半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和文化常识,并在延伸拓展中介绍了周作人的一篇散文,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在设计中,既有知识的积累,又有能力的训练;既给予学生思考的过程,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又注重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在最后的结语中,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将这种情感目标直接展示给了学生。

总之,我认为这个教案,在过程设计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既秉承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华,又积极渗透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其指导思想与新课改的目标完全相吻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课改教案。当然其中还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大纲中有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20篇。《与朱元思书》即是其中的一篇。它是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单元提示中要求“熟读并背诵课文,读出一点语气来”。《与朱元思书》是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的吴均写给友人信中的一部分,选文层次清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富春江自富阳到桐庐间的山光水色,描绘了祖国南方秀丽江山的奇异景象,使人读后确有悠然神往之感。同时,文中也表现出作者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从形式上,本文是一篇骈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六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根据以上内容和要求,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2、熟读背诵全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为了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的放矢,首先采用“目标导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教和学的活动首先要确定好准确适度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在引入课题后,即出示教学目标,在其引导下,分步实施完成。本文是一篇美文,是学生积累的最佳材料,在一课时内力求达到背诵,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而诵读能力的训练又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得透彻,朗读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字词句熟悉,朗读时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诵读中熟悉、理解、品味、鉴赏、记忆、积累。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课题、作者、教学目标、读文后字音词义的检测都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和结构,插入了动画素材,引导学生读文思考、标划,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为了解决重难点,选取了大量的图片并进行了超级链接,使画面具有交互性,完整性,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记忆,这样,运用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替代或补充传统的教学设备(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的展示问题、板书或提示内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www.daodoc.com)的设计

首先,由学过的写景文引起学生的回忆,导入新课。明确指出本文又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作者以其清新的文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令人神醉的画面,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学习的期待。

第二步,初读感知课文。本文是一篇自读篇目,文下的注释比较详细,因此没有必要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先让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结合文下的字、词、句释义理解课文,读后对重点字音和词义进行检测,因为有了检测,学生的自读也有了着落。

第三步,诵读课文。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指名试读,在肯定学生收获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并进行范读,明确读此类写景抒情的文章语调一定要舒缓,注意每一小节间的停顿,在每种景物出现后留一个想象的空间。然后学生再读课文并结合屏幕提示的问题思考、标划。

第四步,讨论交流问题答案,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相关内容,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水到渠成的得到了解决,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也随着清晰地展示了出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把握。这为学生背诵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步,结合一幅幅优美的图片,分散难点,引导学生分步记忆文章内容,如,在引导背诵第一节时,选择了一幅山水画面,一艘小船在水中游来游去,学生结合画面,想象作者坐着小船饱览“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分散的景物融合成一幅完整的画卷。然后,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描绘这一幅幅画卷,学生对文中的语句相应地进行朗读、记忆。

第六步,结合图片的综合展示,以图引文,引导学生进行齐背,达成目标。

第七步,在悦耳的音乐声中,为学生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帮助他们达到从感受美到创造美的完美境界,以达到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的思想教育目标。

本课时的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读、讨论、交流,多媒体的辅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因水平有限,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评委和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完整的小学语文说课稿该怎么写

一、分析本课教材(教材结构、内容、地位)

《 ____》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第___ 册第___ 章第 ___课。本节内容是____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_____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这节课,在 ___中,占据_____ 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________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力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______________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___________。

难点:___________ 。

四、教法

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___________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_____________中,要特别重视_____________学法的指导。

六、教具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教学过程:

1、由_____________ 引入: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新授_____________,采用--方法,突出--重难点。

3.能力训练。__________________,由易到难,由浅到深,达到--目的。

4、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板书。____________

6、布置作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说课结束,敬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附:教师说课评分标准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内容设计( 20分)

教材分析全面、透彻;教学目标完整(知识、能力、非认知素质)、适度、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正确,容量和深度、广度适宜,难点、重点确定合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得当

二、教学方法、手段及过程设计 ( 40分)

教学方法设计富有实效性,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创新性、层次性;恰当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具;教学结构设计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有序

三、教学基本素养 ( 20分)

语言准确、生动、精炼,板书设计简明、规范;教态亲切、自然,态度认真。

四、教学思想 ( 20分)

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整个说课过程中得到有机体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惊弓之鸟》

一、说教材《惊弓之鸟》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如何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对话推进情节发展,并用因果倒置的叙述方式突出更羸善于观察和分析的品质。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确定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2.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推断,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二、说教法与学法

从这篇课文的艺术特点来看,它采用了顺叙与倒叙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一个更羸是如何虚发落雁的悬念。但是如果在课堂上仍然按照课文顺序推进,把悬念当作秘密来讲,这显然忽视了学生预习的成效。因而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块状”的阅读教学法,将文章划分为两大板块,给学生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分析悬念与揣摩人物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合作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分析悬念

我将课文的第

一、

二、八这三个自然段合为第一板块的内容——分析悬念。

1 .课堂伊始,我出示一段视频皮影短片。希望用这种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铺垫。

2.当视频播放到了魏王看到更羸不用箭就射下大雁而大吃一惊时,我问学生:聪明的你能不能告诉惊讶的魏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更羸有什么魔法吗?这个时候学生心里就会有一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膨胀时他就有了动力去做这件事。因此,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必然会迅速查看课文第八自然段。 3.分析第八自然段。大部分学生会在第八自然段找原因,但是他们可能只会读出原文内容,而不能分析出这段话的层次。因此,接下来就转入本节课的重点:分析更羸的话。首先我让学生通读全段。这一方面是为了集中学生刚才在回答问题时分散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整体感。接着,我出示这段话的三个层次,用不同颜色标出,请学生思考这三层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提出的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学生自由朗读讨论交流。在第一层次,我提醒学生注意“飞”和“叫”着两个字;第二层次提醒学生注意“因为”这个词语所暗示的人的思维活动;第三层次注意“一……就……”这个句型。在教师的启示之下,学生应该能对这三个层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一部分学生可能还不能形成明晰的线索,这时我将出现一张表格让学生来填。(见课件)这张表既是为了巩固知识,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归纳。

另外这一段中还包涵了一个因果关系倒置的知识点。当对这三个层次比较明确时,我就训练他们句型转化。这时我会问学生,现在你们清楚了更羸虚发落雁的奥秘,那么你想怎样讲给“魏王”听呢?同桌之间互相演练。其中一个做魏王,另一个做更羸。更羸在回答时可以用完整的“因为……所以……”句型或“先果后因”句型。4.初步感受人物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当请了几个学生进行因果句型的示范之后,我接着问最后一组学生:“魏王,你看更羸分析的头头是道,有根有据,你不想夸夸更羸吗?”由这个问题直接转到感受人物形象的目标上。学生可以有他们自己对更羸的看法,也可以提示学生看屏幕,归纳出更羸的人物形象特点:善于观察、分析,并能结合经验作出判断。 〖相关课件请到: 课件下载 栏目下载〗(二)分角色朗读重点语句,揣摩人物心理。(第3——第7自然段)在第一版块的学习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这只大雁的情况,另一方面对更羸的形象的理解也在不同程度的丰满起来。有了这两点积淀,我所设想的学生用全知全能的视角洞察到人物的心理就有了支点。第一版块到第二版块的过渡我采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魏王和更羸都已经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但是书中的魏王并不知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当时魏王和更羸有过什么样地对话,分别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现。试着和同桌练习对话。在诠释魏王的心理时,提醒学生注意抓住魏王的“信不过”、“啊”、“大吃一惊”等词语来表现魏王由怀疑——惊讶的语气变化。而读更羸的话则要抓住“请让我试一下”和“笑笑”等语句读出胸有成竹而又谦虚的态度。因为学生已经知道更羸在向魏王许诺不用箭就能射下大雁前已作了周密的思考,所以对更羸胸有成竹的姿态比较容易理解。也正是因为周密,如果外人不理解原因,也很难相信,所以魏王才怀疑和吃惊。这也就是全知全能视角所带来的便利。

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将多次练习表演对话,直到比较精确为止。

(三)迁移升华。在完成第二版块内容之后,我将请学生完整的看一遍《惊弓之鸟》的视频,并给人物配音。当视频结束时我在屏幕上打出一则报道。“正当魏王和更羸拍手庆祝时,在大雁国的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报道。”本报讯 昨日一大雁(化名小A)飞经魏国,魏国著名射手更羸(人类)竟不用箭就将我们的同胞活活射死。据目击者讲,当时,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嘣”一声响后,小A就直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直往下掉。由此看来,更羸是具有魔法之人,杀雁凶手必更羸无疑。据悉,死者的母亲已准备上诉,状告更羸伤害野生动物。至于结果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 记者 小雁)看了这则报道,你觉得更羸真的是凶手吗?小A的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它的死亡?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分析小A的死因,说说从小A的死亡你得出什么启示?出这则报道的目的:

一、用问题的形式令学生深入理解整篇文章,尤其是更羸的分析;

二、通过分析小A的行为,理解课文中两个“直”的不同意思(拼命,垂直往下),从而得出“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异常恐惧)。

四、说教学设想

纵观整节课,我采用块状的阅读教学法,将文章分为两大块,课堂教学分三步骤来实施,理出其中的逻辑线索,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和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他们分析问题的思维。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雷雨》一篇是看图学文课。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课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说过程】《雷雨》一课描写的是夏天下雷雨时景物变化的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预设,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进行导入并组织学习生字词。第二环节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并给课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部分。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欣赏关于雷雨前后的一些图片,然后紧紧抓住了“乌云、大风、闪电、雷声、雨、彩虹”这几个词语,通过引领让学生给“雷声、乌云、雨、大风、彩虹、闪电”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而让学生对下雷雨的整个过程有个更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按雷雨之前之时之后的顺序分成三部分。第三第四环节是对每部分内容进行精细的解读,引领学生抓住其他一些景物以及文本中的一些经典字词和句子,如“压、垂”等字和“雨越下越大……”等句子来赏读全文,读懂全文。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度,思路也很清楚。 设为首页

【说方式】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同桌合作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简约识字环节。由于本文涉及的生字不多,只有四个生字,而且“压、乱、垂、虹”四个生字识记简便,可以利用学过的生字通过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识记,所以在识字这一环节,我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准字音说出识记方法再读相关词语既“一读二说三再读”的形式展开教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文本的理解中。

2、图文结合,朗读感悟。本教材中安排了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几张关于乌云、闪电、雨、彩虹的特写图片,力图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初读课文之后,我安排学生对雷雨之前之时之后的一组图片进行课件展示,在赏完图片之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从而再让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以此来理清课文的脉络,把课文分成“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三个部分。又如:课文第一段“黑沉沉”这个词学生不容易理解,要让学生通过看图,知道雷雨前的云很黑、很厚,所以看起来“黑沉沉”的。总之,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雷雨时的情境,使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3、引导想象,加深体验。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后景色的感悟。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使学生边读边思,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再看课件。而不是采用图解文字的方法。如:在读到“……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不叫。”以及“……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两个句子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议论“叶子为什么不动,蝉为什么不叫?”“如果是你,当时你会怎样?”以及“蜘蛛逃走了,他可能去了哪里?”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让学生感悟出此时此刻天气的闷热。

4、体会悟趣,训练词句。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很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展示图像,然后追问:①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面这么近,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的感受。又如“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中,对“垂”字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给“垂”字换个字,即找找近义词的方式从而得到正确解读。再如“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中“越…越…”就用得极为准确,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看图边听雨声,学生自然体会领悟出雨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从而会说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并且以“乌云越来越( )风越来越( )闪电越来越( )雷声越来越()……”的词组练习加深对课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可见,紧密联系视觉听觉效应等方式,在此基础上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三个方面设计: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然后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书雷雨前有乌云、大风、闪电、雷声;雷雨时雨量由小到大,大到小来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晰。

小学语文《花钟》说课稿

一、依标扣本,说教材

教材分析: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和前面第三单元秋韵相连,传递着自然的神奇,升华了人类的智慧。 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情感与价值目标: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感悟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教学安排:为了顺利达成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今天,我主要是说第二课时,在不同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

二、紧扣重点,说教法

新课程倡导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学语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设计时,我删繁就简,围绕“花钟”这个主线,借课件入手赏花钟──以读为本识花钟──合作交流探花钟──延伸拓展编花钟,让学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这样读书必然是乐趣盎然而又有所收获。

三、以人为本,说学情三年级语文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为主向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主过渡阶段。重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四、以学定教,说流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一)悄然入情赏花钟

为了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目的,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内瓦大花钟,与学生共同欣赏,我这样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看: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瑞士日内瓦大花钟,瑞士素有“花园之国”和“钟表之乡”的美誉。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同钟表的制造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了“花钟”。花钟上有哪些花儿?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呢怎么能组成一座钟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读书,发现其中的秘密吧。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教学也因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状态,引入第二环节的学习。

(二)品读美文识花钟。

引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分这样几个步骤指导学习的。

1.指名读文,找中心句。指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然后用课件出示中心句。告诉学生找中心句是归纳段意的方法之

一、

2.轻声读,找花名。接着我再让学生轻声读描写花开的句子,找一找课文中写了哪几种花。我把收集到的9种鲜花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欣赏,配上音乐和简单的介绍,为学生的品句作铺垫。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本,把写自己喜欢的花的句子体会着多读几遍是展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好机会。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更好地理解课文。学生美读句子时,我及时点拨。比如:当学生说喜欢牵牛花的句子时,他一边美美地的读句子,可能会一边做了个吹喇叭的动作,样子十分调皮、神气,我一定及时竖起大拇指表扬他:“你读得真棒,你真像那朵可爱的牵牛花”。当学生说喜欢描写万寿菊的句子时,我猜测学生不太理解“欣然怒放”,我特别点出万寿菊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及时提示:这盛开的万寿菊圆圆的像小朋友的什么呀?学生说:万寿菊像一张张娃娃灿烂的笑脸。我立刻奖励一朵小菊花以示鼓励;如果学生还不大理解时,我会找一位同学上台演示“笑脸”,我来范读句子,指导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品词、品句。这样既欣赏了语言文字之美,也提高了学生细心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4.读写结合,学表达。为了体会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以课后练习题为蓝本,让学生在填空中感悟用词的准确和不同的表达技巧。我设计了一个比较题:我用课件出示我写的句子,我把句子换成“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蔷薇花开了,七点睡莲开了,十二点午时花开了……”这样的表达方式和课文中的句子对比,然后进行对比发现,体会交流。省略号是文本的又一个亮点。我会问: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到哪些花在什么时间开放呀?借机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生活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填补课文中省略号的空白。借机让学生结合平时观察,生活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填补课文中省略号的空白,以突出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引领作用。最后,我又回到本段,图文结合,我读花名,学生读花开的部分,引读美文,让教师、学生、文本甚至与编者融为一体。

(三)合作交流探花钟。

课文第二段是归纳原因,我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我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卡片:1.读一读: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讨论: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3.填一填,一天中造成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是:(1)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2)还有的花,需要( )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因此与( )有关。4.说一说: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含笑一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接着按照三个层次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的流程,共同学习。考虑到填一填这个环节,学生不能很好完成,我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点拨,让学生结合课文,多读多体会,找出答案。小组学习之前,有要求和目标,活动时让学生充分自主读书,师生平等交流,学习之后有相应的汇报检测,这样小组学习就达到了合作、探究的效果。

(四)拓展延伸编花钟

发现了鲜花的秘密,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再引导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我再次播放大花钟让学生欣赏:瑞士的日内瓦花钟把美丽的鲜花与钟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各国的能工巧匠们纷纷效仿,制做出了形形色色的花钟,这里有俄罗斯花钟、日本花钟、北京花钟。这些花钟装点了城市,美化了生活。

2.同时,我还抓住“大致”一词,让学生读句子,体会到与前面写花开的时间范围词一样,也是语言的一种准确的表达。

3.最后我提议大家一起来做一个花钟吧!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快乐的一起编了一个新的花钟。必要时,我会推荐科学书籍如法布尔《昆虫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等等。总之,教无定法,让学生在不同层次多样化的读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注重学生仔细观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最后,读练结合,建议学生们观察周围的花草并写成日记,为本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五、浓缩文本,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教案浓缩,课文内容的主线,主题的升华。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编成花钟,作为本课的板书设计,体会到花的有趣与钟表结合的奇妙,回归文本整体。

六、课后反思,说效果

这里有待我教学后填补。它将伴随我与新课程、与学生共同成长。 小学语文《将相和》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材六年制第11课《将相和》。

二、教材简析:本课是第12册教材第四组“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一重点训练项目中的课文。《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编排意图、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特作以下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学习掌握“廉颇、璧、侮辱”等7个词语。

2、操作目标:一是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二是品味“完璧归赵、绝口不提、理亏、示弱、能耐”等重点词语的意思;三是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四是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五是弄清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六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它语文能力。

2、借助课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

2、搞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法、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具准备:借助挂图、投影仪、课本剧等辅助教学。

三、教学程序:(一)、设疑导入,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课题《将相和》,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

1、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机教学生字“廉颇”)“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教师介绍时代背景。让学生围绕课题,提一些问题。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三条:

1、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如何。

2、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

3、是突出题眼“和”字,使整篇课文的教学有所依傍。如果把课文视作一个圆球,是球就必定有球心,有了“球心”,课文这一“球体”必定会对它保持向心力。课题中的“和”字就是本篇课文的“神”之所在,就是“球心”,抓住它可使全文神聚,让三个故事最终说明一个道理。

2、教师提示是“和”就先必有“不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课文中哪个段落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学生可从第16小节中找到答案:“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这一设计的目的是:从课文题目切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初步了解到课文内含的矛盾冲突。整个学习过程将围绕着“廉颇的话说得是不是有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这个问题展开。

3、让学生再读课文,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并请学生上台板书小标题,思考课文哪些部分写了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而“负荆请罪”则是写了两人如何从“不和”到“和”的过程)再根据小标题,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练说。这一设计的目的是:第二次读书,把书读通,理清课文的思路,将课文的三个故事作为一个事件来对待,树立联系地看问题的观念。

(二)、读议悟法,举一反三

这一环节分三步进行。

1、读议悟法。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完璧归赵”部分,突出以“骗”对“骗”,再指导学生用“~~~~”和“——”划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接着,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品质。最后讨论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如学生提出:“蔺相如是真的要撞柱子,还是故意吓唬秦王呢?为什么?”这个问题必须通过认真读书,联系上下文,积极动脑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蔺相如既不是一定要撞柱子,也不是单纯地吓唬秦王,他是见机行事。如果秦王因爱玉而妥协,他就不撞;如果秦王一切都不顾,派人抢玉,他就会真的撞柱而死,让头颅与玉俱碎。这既能看出蔺相如的勇敢,又能反映出他的机智。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诱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争论,不追求统

一、标准的答案,让学生谈出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点燃那种充满灵气的思维火花,学生自主学习得到了保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文、圈划、领悟、质疑,总结了学法,为以下放手自学作好了铺垫。

2、半扶半放。抓住“逼”字按照以上学习方法学习“渑池之会”,突出以“逼”制强。讨论:廉颇说得有无道理?蔺相如该不该升官?学习围绕“和”与“不和”展开讨论,始终不脱离这一主线。在自学汇报及师生评议过程中,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领悟。(1)、渑池会上,赵王和秦王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2)、这一功劳应归功于谁?指导学生加强朗读,并配以一定的表演以烘托气氛。这一设计让学生把书读懂,前两个故事写蔺相如因有功而升官,本是应该的,却成了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同时也为下文的高潮蓄势。

3、自学交流。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突出以“避”对“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学“负荆请罪”部分,并质疑问难。再结合课文插图,四人共同商议,廉颇、蔺相如会各说些什么?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两人的对话。既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以上的教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主读”,让学生“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自能阅读,做阅读的主人。

(三)、深究课题,突破重点

三个小故事中,哪个集中写了将相和好?为什么还写另两个故事?通过深究课题使学生明白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这样设计,旨在进一步夯实重点训练项目。再读课文,让学生把书读好。来源:淘课件网 www.daodoc.com

二、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主动锻炼意志的品质。这一过程可分三部分进行。

(一)抓住“就走”,了解列宁是主动选择走险路的。

请学生带着问题(质疑提出的)读第二段,初步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让学生找到描写路险的句子,通过“路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和“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比较,再利用书上插图的直观效果,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条近路太窄太险。并假设如果你面对这样的险路会怎么样呢?(害怕、不走、返回)可列宁是怎么决定的呢?学生读书找出后启发学生再次比较:“我们走那条小路吧。”和“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在语气上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的决心大,态度坚决。

(二)抓住“您能过去吗?”,体会列宁的勇敢。

教师提出问题:当巴果茨基对列宁说:“您不能从这儿过”时,列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读11至15自然段。自学交流后,启发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反问巴果茨基呢?他的问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并进行填空练习“您能过去吗?您____,我____。”(您能走过去,我就能走过去。您不怕危险,我也不怕危险。……)学生进一步体会出列宁是那么勇敢,那么充满自信。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3至1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列宁(问路时)着急—(选路时)坚决、自信的语气变化。

(三)抓住“向前走”,体会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艰险的勇气。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面走,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他害怕了吗?巴果茨基让他“往回走”,他听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找到课文的第17自然段。教师抓住“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列宁会想些什么?抓住“向前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走?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列宁没有被危险吓倒,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险路,表现了列宁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这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15至17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抒发学生对列宁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的赞美之情。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列宁走过了险路,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日出壮丽景色的心情,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

三、通过学习列宁第二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一)抓住“仍旧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从哪看出列宁他们走了两次这条险路呢?”引导学生对“仍旧”加以理解,再次体会列宁主动找苦吃。请学生边读第三段边找出第二次登山与第一次有哪些不同?并看图想象,下山时,列宁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事,你对列宁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抓住“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为什么回来时不必走这条险路,列宁仍旧走呢?列宁是怎么解释的呢?教师由此问题导入理解中心段的学习。让学生边读边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思考:“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联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意志的?(学生自选板书中的内容,自选句式来说。)从而体会到列宁不愧是一位革命领袖,他自找苦吃,以苦为乐,自觉地锻炼意志。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

四、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精心设计归纳段意的训练。

归纳段意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却是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因此,设计了三种训练形式来归纳段意,目的是用归纳段意进一步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为抓主要内容铺路搭桥。 课文共分三段。学习第一段,请学生边读边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独立概括段意。

学习课文第二段时,开始引导学生围绕着“为什么登山?怎么登山?结果如何?”自学,初步感知主要内容。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投影,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段意。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三段段意是在学生读懂内容,体会中心后,采用填空练习概括的。〖相关教学反思〗

第三段段意: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二)精心设计抓主要内容的训练。

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小,概括能力较差,所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在引导学生在迁移中用方法,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上。为此,设计了以下训练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段意有哪些方法?(归并法,抓重点句,连重点词、串问题答案等)启发学生比较:归纳段意和抓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归纳段意是把相同意思的几个自然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抓主要意思是把各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接着请学生把三段段意连起来说一说,告诉学生这就是《登山》一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出示投影,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出示投影(一)

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学生读后发现“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一句是隐居的原因,与登山关系不密切,是次要内容,可以删去。学生迁移运用了舍次留主的方法。

出示投影(二):学生读后发现这段话中“列宁”出现了三次,人称重复,可以将第2个、第3个删去或将第3个换成“他”。另外“危险的”出现了两次,可以删去第2个。 出示投影(三):引导学生读后发现,连段意后段与段间不连贯,可以通过添加词语的方法,使段间衔接自然。

通过几次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抓主要内容呢?学生运用了串问题答案,连重点词语等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开发了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此板书设计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课题左边是学生质疑内容,也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线索。中间部分抓住巴果茨基和列宁对话的四个关键点(语言文字训练点),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全文的角度,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右边部分高度概括了学生体会到的本文的中心思想。

特别提出的是,要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充分利用板书为教学服务。如可用左边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串问题答案的方法来抓主要内容。又如利用中间部分的板书,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自选一组内容,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不仅体现了从整体着手的思路,而且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说特色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呢?在《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对凭借教材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做了一点探索。

1.抓住“难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锻炼意志,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在第二段学习时就领悟到这一点,而是在学习了第三段理解了中心句后,精心设计了联系全文,自选内容(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心的体会。

2.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练习抓主要内容的训练中,教师的着眼点不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而是启发学生多想几种方法练习抓主要内容。在学习抓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次次去发现问题,一步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概括能力,而且启迪了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美丽的小路》说课稿

小学语文《美丽的小路》说课

美丽的小路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

【教材分析】

首先,我来给大家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目标】

这堂课我想让学生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2个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其中如何抓住描写“美丽小路”的美与失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也是我在教学中感到颇为为难的地方。通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教学环节】

一、读题质疑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读题质疑,问学生:谁愿意来读一读?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带着自己的疑惑去学习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接下来,是识字教学环节,这是本课的重点。因为文中的生字较多,我主要利用课文的学习,分散到两课时或三课时中识字。识字方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选择自己有效的方法识字。我打算选用以下的方法:

1、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读几次,读准字音。

2、还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这样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愿学习。

3、根据反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容易读错的生字。如:“净、推”等。

4、进行识字方法指导。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例如:争取的争加两点水变成了干净的净。形近字比较法识字,如:堆积的堆和推开的推,千篇1律的千和干净的干。反义词比较法识字,如:后和先,快和慢。

5、最后,再把生字放回文中来读。让孩子在语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朗读课文,促进感悟

接着进入朗读课文,促进感悟的环节。这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朗读。

1、分角色朗读:例如:文中有许多让小朋友感兴趣的角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训练朗读,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兔姑娘和鸭先生看到美丽的小路时发出感叹:“啊,多美的小路啊!”把“轻轻地”和“慢慢地”这些词与兔姑娘和鹿先生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让学生想得更深,读得更真。

2、男女生赛读让女生来演一演兔姑娘,让男生演一演鹿先生。赛读使得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学生更尽情地朗读。

3、表演读: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将课文的5~7自然段来演一演。课本内容的表演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施展。我觉得这也是对语文内容最好的诠释,更是学生个人情感最好的渲泄。

四、指导写字

“先”和“干”两个字不算太难,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关键笔画,这样孩子们可以记得更牢。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时刻提醒孩子们写字的姿势等等。

教学反思:

识字环节的设计,我平时的课堂上也一直这么做,也觉得不错的方法是读字音时,我总会这样问一句“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因为一下的学生认读生字的本领进步很大,通过教师“你要提醒大家什么”的询问,调动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识字过程,从而比较主动地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因为这两方面的读音是我们海盐人说普通话的较大弱点。整个识字环节,我觉得还是存在不足,没有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更细致地反馈。我请了小老师带读,然后就是大家齐读,这中间肯定有部分学生是没有这么快掌握的,所以我觉得是不是还可以开小火车读,这里,我可能有点缺乏耐心.第二,在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方面,我觉得不仅仅是这节课,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也总是不敢放,总担心学生会说不好.当一个学生的回答和我自己想要的答案有所偏离的时候,我会很着急,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引导.或许这也是新老师们的通病,我想: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学习,才能使自己有所进步.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三个生字:梢、暇、恋。 (2)学会本课几个新词:留恋、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会用“应接不暇”、“陆续”造句。(3)理解本课重点句:①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树,树干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学习按作者游览顺序理清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阅读、思维能力。

2、思想教育目标。

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二、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游览的顺序记叙的,先写了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然后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景象;接着写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景象;最后写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根据本册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时,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制定如下重点和难点。

三、说重点、难点

1、说重点: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作者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2、说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本文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素质教育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先整体感知,再从中心句入手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以读为主,先扶后放、质疑问难的方法,借助电教手段来理解课文内容,一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五、说学法

在教学前,教给学生用“读、划、思、议”的方法认真预习。通过读,让学生有所思,再思考之后,划出中心句,议出文章的训练难点。

在学习中,借助配乐朗读,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六、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内容,本课安排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设疑、析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游览顺序。教授学习方法,完成课后第一题;第二课时,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课文,了解作者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方法。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课后第

二、三题;第三课时,围绕重点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完成课后第

四、五题。

七、说教学过程

1、整体导入,以读为主

2、教学一开始,教师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积极性。(1)课文题目中“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2)“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3)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自学。讨论以及作者生动逼真的语言描绘,结合课文插图,使学生从整体上领略本文景象的美妙之处。

1、住重点,深入理解。

在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景象之美。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以下问题:

(1) 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了,那么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2)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绘“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的? 提出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本文中心句。此时教师用投影片打出中心句文字让学生齐读后,针对这句话质疑问难,从而引出学习全文。

在学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看到一只鸟时,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1)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看到了什么? (2)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在学习中,教师借助投影让学生理解“枝干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茂盛。想象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充满活力,从而感受榕树的蓬勃生机。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之所以会有的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加上榕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所以枝繁叶茂,每片叶子都充满生机。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引入作者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教学中设计下述问题:

(1)你读懂了那些描写榕树的词或句?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说课稿

(2)这些词句都说明了什么?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出示图画投影片,让学生看榕树近景,再出示描写榕树的词句投影片,引导学生体会榕树之“大”,说明生长年代已久远。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并及时指导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静态描写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理解重点句子的(1)(2)和能力目标。

八、结方法,放手自学

在教师引导点拨学习了静态描写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运用总接触学习方式、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同学间互相讨论、思考、议出疑难问题学习作者动态描写的一部分。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引导:(1)作者的感受怎么会发生变化?为生么两次看到的景象不同?(2)和写榕树比较,作者写鸟采取了什么方法? (3)本文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加引号?第二个为什么不加引号?

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自学动态描写,体会众鸟纷飞,大小不

一、颜色各

一、动作千姿百态,有的飞,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应接不暇的热闹场面,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中,教师借助电教手段,播放众鸟纷飞的录像,加深学生体会从静到动的壮观景象。学生课文之后,进行配乐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标。

九、再读全文,迁移深化

《鸟的天堂》是本组中的第一篇课文,要真正落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教师借以配乐朗读外,再自己从反复品读中体会,从电化教学的观看中对比,体会作者抓住榕树静止不动的特点进行静态描写,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进行动态描写,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突出了“鸟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

十、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既可以概括课文内容,有突出了重点,便于学生记忆,符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

一、说作业练习

作业是对所学的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也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作业练习。

1、完成思考练习第

三、四题。

2、写作片断练习:仔细观察,写一处景物注意静态的描写。小学语文《荷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荷花》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记叙文,写的是“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认会读生字。掌握“莲蓬、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

2、读懂一至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写话的练习,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交互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2、通过看图,读文,展开想象,品味词句去欣赏荷花的美,从而加强语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对象分析

1、所任教的班级有较好的朗读能力,初步懂得欣赏词句,本节课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运用以往领悟的品读词句的方法欣赏本课遣词造句的特点。

2、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有利于实施自主探究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

3、学生基本掌握文字输入,上网浏览等计算机基础,但熟练程度不一。因此更需发扬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教学资源设计

课前,教师将师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关资源虚拟成专题网站——“荷花小站”。“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走进课堂”、“增长见识”、“灿烂文化”、“荷花资源”、“在线测试”、“荷言荷语”。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教学策略:

为了使语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生为本”,从学生素质的良好发展出发,努力把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如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获取、归纳、编辑的能力)与语文学科的任务(如大量读书,品味词句,情感熏陶,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优化课堂教学。“荷花小站”六个部分中,“走进课堂”部分集文字、图片、影像、音乐于一体,给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启发,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词语的品味、感悟更立体、更丰富、更有个性化;“在线测试”则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结合起来,并可以通过网上论坛让师生对写话练习进行欣赏、评议、修改,有效地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其余的几个部分为学生提供了网络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不局限在课本中,拓展了学生对荷花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

教法设计:

本文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了“情境、主动、交互、发展”的教学模式,借助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及强大的交互功能创设情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扬自主探索、交互合作的精神,理解和品味语言,激发情感,唤发想象,增强表达欲望,从而了解荷花,热爱大自然,使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六、教学过程:

(一)、网络导入,设境激情:

我们常说,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小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所以,新课伊始,我给学生送上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来,是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荷花,高雅清香,冰清玉洁,历来被人尊称为“花之君子”。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赞美荷花的诗篇、画幅数不胜数。而杭州西湖的曲院凤荷则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让我们伴着美妙的《采莲曲》,一起去荷花池边欣赏荷花的美丽风姿,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怀着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打开“荷花资源”中的“荷花视频”,欣赏荷花的美景。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受,“未成曲调先有情”,他们已深深陶醉在美仑美奂的境界里,为领略课文的真味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调。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当学生激情澎湃、叹为观止的时刻,我引领孩子“走进课堂”,尽情地、美美地读一读叶圣陶老爷爷的《荷花》一文,体会文中的荷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知道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写了荷花形态各异的美。

(三)、细读与想象并行,领悟课文意境美

在学习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时,我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及方法:初次在反复美读后,指导学生感情背诵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四)提供创造平台,让想象激情飞扬

众所周知,课文只是个例子。我在引导学生美读成诵之后,带领学生进入“在线测试”。让学生一边观察多姿多彩的荷花,一边展开丰富的想象,给婀娜多姿、万紫千红的荷花取上新颖别致的名字,用优美的语句描绘荷花的迷人风韵。通过练习、交流、点评,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资源

当课接近尾声处,我让学生自主浏览网站上的其他栏目,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学习下节课作知识上的铺垫。 火烧云说课稿

《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说怎样教学这篇课文。

一、说教材

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清新动人。文中景物美和语言美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读者充分领略了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的绚丽多彩。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4.想象力的培养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这也是我在本课中努力实现的教学思想。

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火烧云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学习如何表达,着重训练学生的语感。根据这个要求和课文的特点,主要采取了以下3种教法: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朗读教学要注意体现层次性: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

2.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3.对比理解重点词句:教学时通过读句子,分析两个对比句的异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有效地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说学情、学法

孩子们都看到过火烧云,却并未仔细的观察,研究过火烧云。心中有对火烧云的好奇,却还未曾有作者那么深的感受。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了多种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此外,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想像丰富,所以,在这课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写写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也使感情进一步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教学程序: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

在早晨或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现一些美丽的云霞,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自由发散思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发言后,小结: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美丽的云霞叫火烧云。(板书:火烧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火烧云》(板书:火烧云)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

2.检查预习3.自学讨论

这部分可分三个环节:(1)提供自学材料,(2)个人自学,(3)小组讨论。

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及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投影出示自学材料:1.火烧云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2.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请标出来。3.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4.交流点拨 这部分又分两个环节:交流点拨、质疑解难。交流是检验学生自学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和偏差时,教师要适时点拨。

根据学生的回答: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变”,作者从(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写,板书: (略) 补充资料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傍晚的 火烧云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云。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蓬勃的时期即将到来。

我们已经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些颜色的光的波长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就叫 作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像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的,像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就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天上没有云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气层较薄,太阳光里的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几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都染成了蓝色。

火烧云还会像什么模仿课文写一段话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 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 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

物生长繁 茂的时期即将到来。

《荷花》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青光小学的孙金彦,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荷花》。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分析内容

《荷花》这篇出自于叶圣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写了夏日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析学生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我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1)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借助情境展开想象。(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我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2、教学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策略

以读为本,读写结合,充分利用信息仅技术资源。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依据教学思路我诊断出四个整合点。

五、教学过程

(一)利用媒体,创设情景

整合点:录像引入,整体感知

教学这课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荷花的美,于是在课开始时,(点)我就把一池美丽动人的荷花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荷花颂》的音乐,大家看,这美丽的荷花呈现了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在这种美的力量的驱使下,他们一定会充满热情地学习课文并感悟课文情感,我相信,有了这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调,学生的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直奔重点,品位美丽

整合点: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我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点)抓住重点词语来感受荷叶和荷花的美。

1、理解“挨挨挤挤”。(1)比较句子(2)出示画面理解。(3)贴荷叶(通过这三种方法理解“挨挨挤挤”,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恰当,以及感受荷叶的茂盛之美。)

2、体会“冒”的妙处(1)出示句子换词体会,可以换成什么字?(如:长、钻、伸、露、冲)(2)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兴高采烈地、激动地)(3)出示冒出来的荷花图 师:大家看,(点)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急切、迫不及待、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出示句子

想象写话:

第15篇:说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试教的内容是,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中国/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第_ _课,本节内容在课本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据调查多数学生是喜欢美术的,但多数学生缺少专业的美术知识,美术鉴赏能力非常有限,对于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兴趣出发引导学生学习美术。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首先是知识目标:第一:

第二:

然后是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提高审美能力。

最后是情感目标: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理解教材与学生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

第二: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学法上谈谈。

五、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以鉴赏美术作品为主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激趣法、多媒体教学法、讲解法以及讨论法来完成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听、看、想、讲相结合进行学习。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根据以人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我的教学过程主要设置如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点评-课堂小结。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讲授新课:介绍知识以及欣赏图片。根据美术鉴赏课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特点,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另外我注重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作品范例,适当对范例进行引申,使美术作品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用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创设氛围,以情动人。学生练习,讨论分析作品 播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及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目的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而又为学生创设轻松创作的氛围。

4、作业点评,采用自评互评和师评,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5、课堂小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A、你学会了什么?B、你的体会是什么?C、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目的是通过学生回顾内容,尊重其个体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

6、课外作业:了解更多关于的文章和图片。

7、板书设计:因为我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所以我的板书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

最后一点是我对本节课后评价及反思,本节课我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这样的原则。我认为,我作为一名老师,不仅要做到美育、做到德育、而且要坚持做到素质教育中德育为先,这样的原则。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1、精彩导入 扣人心弦。 由导入

第16篇:说课

说课应该说什么?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就是说课者在认真研读新课程和教材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选定可体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围绕课程标准对课题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确定这些重点、难点的依据是什么,还有课时的安排,等等。

二、说目标:

不只是宏观的阐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目标,还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与方法。

三、说学情

就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全面客观的阐述学生已有的学业情况和已经掌握的方法,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一般地说,学情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已有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清楚,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怎样教”的问题。

2.学习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说出学生从已有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转化的切入口或途径,说出学习新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怎样学”的问题。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就是既要对班级中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又要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如后进生、特长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单独分析,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2.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五、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第三,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说课”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

近几年来,“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形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深入发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时间上都探索并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正日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说课和其他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一样,也应该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

一、科学性原则 ---- 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在本学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学情,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学目的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发展智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其确定都要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荸荠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节课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情的分析一概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教学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就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通航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大。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课节、知识难度较大的课节、知识难度较大的课节、结构复杂的课节以及同科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课节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4、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教学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教学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为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17篇:说课

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与授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处,其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一节课的教材。不同处在于:第一,目的不同。授课的目的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进而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即使学生会学;说课的目的则是向听者介绍一节课的教学设想,使听者听懂。第二,内容不同。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教哪些知识,怎么教。说课则不仅要讲清上述的主要内容,而且要讲清为什么这样做。第三,对象不同。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领导、同行或专家、评委。第四,方法不同。授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读、讲、议、练等形式完成,说课则是以教师自己的解说为主。

(一)说课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二、说教法

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同时说该课时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电教手段。

三、说学法

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还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主要说明教学设计的具体思路,课堂教学的结构安排和优化过程,以及教学层衔接与教学环节转换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说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说课稿。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第二,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第三,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三)说课的类型

1、检查性说课。即领导为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而让教师说课,此类说课比较灵活,可随时进行。

2、示范性说课。学校领导、教研人员、骨干教师共同研究,经过充分准备后进行的说课,目的在于为教师树立样板,供其学习。

3、研究性说课。是为突破某一教学难点,解决教学中某一关键问题、探讨解决方法而进行的说课。此类说课往往和授课结合,课后再深入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形成书面材料。

4、评价性说课。通过说课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评价,常用于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四)说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理论联系实际是说课的基本原则,否则,既体现不出说课的理论性,也不能充分体现出说课的研究性,降低说课的水准。但在实际说课中,很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其表现有二,一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分别单摆浮搁,不能做到有机结合。二是理论空洞,无具体内容。如:依据教学大纲、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确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①……,②……,③……。具体的依据是什么,没有说。

2、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脱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法设计是实现目的的措施,是“过河”与解决“船与桥”的关系,二者应是相一致的。在有些说课中,二者却是脱离的,其表现有两种,一是目标与措施不一致,如教学目标中确定要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教学过程中却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师讲语法和学法朗读上,培养的是“读”的能力。二是目标明确,没有实施措施。如某位老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教育学生树立数形转化思想”,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具体措施,使目标架空。

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相脱离。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重要依据,二者应该是统一的。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苏州园林》一课,德育目标应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位教师却将之确定为“教育学生建设花园式家乡”,在巩固训练时让学生进行“居室设计”,这既不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

4、各部分内容相脱节。

好的说课稿应是一篇好的文章,其结构应严谨,所以应注意各部分内容的衔接和过渡。有位教师在说一节课时共讲了十个问题,每个问题之间互不联系,变成了答题式的。尤其是教学对象的分析,孤立的作为一问题,不能成为其它设计的依据。

5、说课与讲课相混淆。

说课与讲课不同,前文已有分析,这里不再重述。有些教师在说课时仍然区分不开,突出的表现在叫法设计上,讲的过细,面面俱到;单纯讲知识,理论分析少。另外,说课应是上课的预演,而不是课后总结,所以语言应注意准确性,如“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准备采取的方法”在语意上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五)说课的评价

说课必评“说”,评“说”活动开展的好,能促使教师更深入的钻研教材,学习教育理论,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去研究说课。评课的内容应与说课相对应,即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对象分析,评教学方法设计及巩固训练设计等。

评析说课应注意做到四点。一是导向性,评说应抓住重点,突出主要矛盾,从教学和科研方向上去评,给教师指出努力的方向。二是客观性,即从教师、教材、学生的实际出发,准确客观去评价,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给教师以激励作用。三是整体性,评说既要依据说课内容去分项评析,又要从整体上给说课下结论,写评语,更要指导教师、培训教师,使之尽快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所以评说应做必要的准备。如条件允许,应写出评说稿,然后再评,评说时重点问题分析透彻,改进意见应切实可行,使说者真正受益。

第18篇:说课

一、介绍“我”为什么要选这节课。(主要是介绍这节课的重要性、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前后联系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

介绍大气的运动在大气环境单元中的地位、和其他大气要素的联系;对其他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例:大气运动是大气环境这一单元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大气中的热量、水汽的输送、天气的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首先,表现在他和本单元前、后知识的联系上。。。

其次,从本课时所涉及的知识来看,“风”是表征天气和气候特点的要素之一。。。

第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

第四,从教学大纲对本课的要求看。。。

所以我觉得本课学习的重点应该是。。。。(注意应包括认知、技能、情感)

二、介绍“我”关于对这节课的教学策略。(实际上是介绍这节课拟采用的教学模式、方法、流程、教学目标 达成的途径,尤其注意对教材、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例:(以教学方法为例,注意应说明几方面,针对某一方面“我”打算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如果有必要还要加上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根据前面的分析,打算首先从呈现具体现象入手。。。

其理由是。。。

再例:在有等压线配置情况下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实际风向判读,是本节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关键,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我打算。。。。

其理由是。。。

三、介绍本课的应准备和使用的教具、其他的学习材料。(方法同上)

例:本课打算主要以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因为多媒体具有。。。的特点,而本课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有过程的呈现。比如,在不同等压线分布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地球自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

四、关于教材中插图、图册的使用。

例:图是地理的重要语言,使学生获得读、用、析图的方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本节课中,打算着重指导学生。。。

五、关于本课板书的设计和结构。

例,这节课的板书,打算设计成“纲要信号”的形式,其好处是。。。

特别提示:

1.在第二部分中,有些觉得有必要单独立出来讲的,可以再分几点。

2.说课的关键是解决好“我”将做什么和“我”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基本原则是“合情合理”和“有依有据”。

3.如果把说课简单地认为是说“教案”那就大错特错了。

4.从教学相长的原则看,说课时还应说明\"我\"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大气的运动》说课稿》相关的文章。

第19篇:说课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说课稿

相州小学

张宗美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农田里的数学——出数十两位数的除法》,我将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单元的设计。

一、说课标

首先我来说说在本学段中的课程目标,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四、综合应用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我要说的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教学这一单元要达成一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进行一位数除两位数和简单的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s四则混合式题,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2、数学思考方面;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两三位数计算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结合具体情景,在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在解决问题方面,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自己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的经验。

4、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初步用数和形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说教材

第一:本教材在编写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取现实并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生活认识社会。如:农田里的数学,利用种田耕作中的一些有关计算,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

2、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知识的安排上将除法的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理解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同时还适时地引入了四则混合运算,使计算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与巩固,另外还将因数和倍数的内容作为拓展平台安排在了这一单元之后,这样既分散了学习的难点,也有利于借助计算理解知识。

3、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4、倡导多样化的教与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5、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在这一单元中对于商的位置,教材没有过细指导,而是通过问题“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进行点拨,给学生留出空间进行探究。又如,在学习商不变性质的过程中,通过问题“这是不是个规律呢”引导学生在经历“猜想——举例——发现”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第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简单口算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会对今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经历探索用除数是两为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的教材编写主要有 以下特点:

1、数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

2、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重视计算策略的培养。

3、练习的内容体现了现实性。一方面注重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还注重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结构如下

1、信息窗1耕地

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2、信息窗2播种

玉米的生长期是几个月?小麦的生长期大约是几个月?——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

3、信息窗三管理

平均每公顷玉米施肥多少吨?采用喷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

4、信息窗4丰收

平均每公顷花生和大豆的产量是多少吨?——除数不是接近整十数的笔算

估计一下,平均每公顷红薯与土豆的产量,哪种高?——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

5、信息窗5收获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商不变性质

6、拓展平台

美化教室——因数倍数

三、说建议

第一、教学建议

1、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注意关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试商方法。

2、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要用好课本中的信息;二要为学生提供接触现实生活的机会。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较难掌握的内容。学生要迅速准确地计算,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

4、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计算教学应该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本单元教学应用20课时 第

二、评价建议

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和导向性。随着年级的升高,不但要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更应该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以及提出问题的水平等,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评价,激励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第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本单元来说,后面的拓展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因数和倍数的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分散学生在今后学习中的难点,更有助于借助计算理解知识。

第20篇:说课

说课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于1987年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说课的概念

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室招聘考试中必需的环节。

说课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 重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 重在分析:“说课”不仅要摆过程,还要说道理,要对教案做出分析,首先要分析大纲、教材,明确所讲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来龙去脉,然后对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作出能说清道理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室在对课堂的分析上下一番功夫。

说课的意义

1.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通过说课,让授课教师说说自己教学的意图,说说自己处理教材的方法和目的,让听课教师更加明白应该怎样去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而使教研的主题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某一专题的说课,统一思想认识,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2.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我们的老师都只是简单地备怎样教,很少有人会去想为什么要这样备,备课缺乏理论依据,导致了备课质量不高。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教学,这就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3.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这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说课要求教师用语言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及设想表达出来,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5.说课没有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

上课听课等教研活动都要受时间和场地等的限制。说课则不同,它可以完全不受这些方面的限制,人多可以,人少也可以。时间也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说课类型

说课的类型很多,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

按学科分:语文说课、数学说课、英语说课、音体美说课等;按用途分:示范说课、教研说课、考核说课等;但我们从整体来分,说课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实践型说课,一类是理论型说课。实践型说课就是指针对某一具体课题的说课。而理论型说课是指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

说课内容

说课的内容是说课的关键。不同的说课类型说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主要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教材——主要是说说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等,这些可以简单地说,目的是让听的人了解你要说的课的内容。

2、说教法——就是说说你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准备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这应该是总体上的思路。

3、说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就是说说准备怎样安排教学的过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一般来说,应该把自己教学中的几个重点环节说清楚。如课题教学、常规训练、重点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安排、板书设计等。在几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自己教学设计的依据说清楚。这也是说课与教案交流的区别所在。

理论型说课与实践型说课有一定的区别,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理论型说课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说观点——理论型说课是针对某一理论观点的说课,所以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立场鲜明。

2、说实例——理论观点是要用实际的事例来证实的。说课中要引用恰当的、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是说课的重点。

3、说作用——说课不是纯粹的理论交流,它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我们要在说课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该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说清楚。

关于如何“说课”

1、把握要求、容量适当;把握好程度分量,是上号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处理好提高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要求、容量的关系问题。

2立足于“课”,寓技于“课”;“说课”的侧重点主要是在对教学的设计和分析上。“说课”不同于教学基本功比赛,不同于教学技能表演。他必须立足于“课”本身。

3、掌握详略,突出重点;“说课”时,应该全面介绍情况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那些教师较为关心、渴望了解的重点问题,展示出解决的处理问题的办法,以充分发挥“说课”的交流作用。

4、避免空乏,力求实在;既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又要有落实的措施,使人看得清,抓得住,发挥好“说课”的交流作用。

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说清本科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

3、说清本课的可是结构和目标。

说课技巧

技巧综述

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主要工具,向同行阐述自己对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解、施教方案的设计以及施教效果的预测与反思等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这种教学研究方式,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教材、灵活运用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及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有效开展教学研究、让说课活动上档次,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新时期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

把握教材

1、要求教师不仅要描述该教材安排在哪里,更要分析教材编者是基于怎样的考虑才把它安排在这里。

2、该内容的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训练哪些方面的技能或者科学方法、发展他们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建立怎样的情感、养成怎样的态度和形成怎样的价值观等。

3、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后,就可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很好的导向和监控作用。

重难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强调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因此,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也是说课活动必须阐述的一个内容。要确定重点、难点,就必须搞清什么知识是重点、分析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的内容。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在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的同时,还分析了教学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指的是教材中对顺利地学习其他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分析这一内容很有意义,因为关键点往往是学习与研究其他知识点的枢纽,是众多学习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教学关键点往往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情

由于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制约,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等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说课方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学生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1.学生的“已知”。 2.学生的“未知”。 3.学生的“能知。4.学生的“想知”。 5.学生的“怎么知”。 教学流程

1、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时序安排及其内部结构。

2、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并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教学方法等说出依据。

3、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是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 教学反思 一般说来,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教师对教学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反省与批判;对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的肯定和坚持。所以说课时说教学反思,无非是剖析自己在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特别是教学设计等方面有哪些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预设中的成功之处。

2、教学预设中尚存在的不足或难以把握之处。具体包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特别是隐性目标(如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存在哪些困惑;学情分析还有哪些难以把握的地方;教学设计中设计的活动中哪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

说课流程
《说课流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