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5: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毛诗焙 周炳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4)

摘 要:在社会大发展、经济大变革、文化多元化和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教育原则、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几方面来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0后大学生;教育认同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战略任务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各个领域需要的栋梁之才的园地。在社会大发展、经济大变革、文化多元化和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并且这些好的做法也带来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错综复杂,以及90后大学生带来的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个性特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甚至有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而不信、知而不行,出现了严重的知行分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没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使之脱离实际。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教育内容没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宣传教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教条化,让学生感觉内容抽象、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形式,教学效果欠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达到认同和践行的目的,能够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也是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多数大学生认为思想理论政治课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课程沦为形式,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高校只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合理构建教育内容,才能提升教育效果。

3、90后大学生对现有的教育途径不感兴趣。教育途径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很多,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党团课、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理论刊物、校园网络等。然而,一些高校运用的途径形式单一,单纯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式,而没有采用其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导致学生失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注意力。信奉和遵循即为政治信仰[1]。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当其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然而,受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90后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从而出现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更有部分大学生在理想追求上呈现出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关系问题上把满足自身需求放于首要位置。

二、加强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也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需要从教育原则、教育途径、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等几方面作出改进,来进一步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以“三贴近”的原则来开展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根本保证。要让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提升,关键在于做到“三贴近”,即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以贴近学生为落脚点[3]。

“贴近实际”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90后大学生的实际相贴近,不以“空谈误国”,不以“空谈误人”。“贴近生活”是指教育要立足于社会生活,不游离于社会生活,紧密围绕90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调整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贴近学生”就是要从当前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分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积极拓展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拓展有限,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新媒体并未完全运用,社会实践不够贴近学生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不断改进、拓展教育途径,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从而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1)加强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受众面广,知识量大。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其他课程的渗透作用。此外,也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

(2)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校园传媒是高校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快速的传播方式和成千上万的用户面,成了高校用于传播思想和宣传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如校园网、微博、微信、QQ群、信息化系统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举办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校内举办文艺汇演,播放励志电影,开展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征文活动,读经典、唱红歌、讲故事、传箴言、听专家讲座、听典型人物报告会,开展参观考察交流等各类活动。在校外可以多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拓展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见识、受教育、长才干。还要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保障大学生实践活动规范化开展。

3、正确选择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出适合90后大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般而言,主要的教育方法有:

(1)加强理论教育。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理论教育法的 2 各种形式,不能丢弃不用。在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同时应该创新教育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其次,充分利用校园传媒,特别是新媒体传播思想和文化。再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党校、团校等理论学习。最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理论研讨和沙龙。

(2)推广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与理论教育相联系的实践活动,从中接受锻炼和教育,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实践教育法,一方面,学校要组织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学校要把握好实践教育活动的量和度,注意考核学生的实践效果。另一方面,学生要从思想上和认识上重视实践活动,克服随意和散漫,避免“打酱油”、“走过场”等不良现象。

(3)辅助情感熏陶。情感熏陶就是要将理论融入情感,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运用情感熏陶要注重情感的沟通交流,90后的学生比较敏感和自我,教育者要以朋友、知心人的身份接近学生,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消除学生的反感、陌生、对抗等心理状态。另外,教育者要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同时,还要科学选择教材,注重将正面熏陶与反面案例结合使用,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养成正确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结合榜样示范。榜样示范就是把抽象的理论与相关的先进人物或事例相结合,通过现实例子形成示范教育,从而引起大学生的共鸣,并促使其去学习。运用榜样示范法,就要求教育者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同时,作为教育者也要起到榜样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去发现榜样,正确对待典型,向先进人物学习,向先进事迹学习。此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包括冲突缓解法、活动渗透法、思维引导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和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或者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育,可以提高教育实效。

4、合力营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

做好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发挥好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加大力度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合力。

(1)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适当的人文景观和绿化景物,要突出校园历史、名人名事的景物建设。现如今很多高校都已经建造了“校史馆”和“名人堂”等建筑,也有为高校名人建立雕像和雕刻名言警句等,增强学校文化历史底蕴,激发全校师生的自豪感;二是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行为方式、价值观、集体舆论、校风传统等。可以凝练校园精神文化的灵魂——校训;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等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2)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基本保障,其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可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弘扬时代主旋律,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师生舆论。同时,高校可通过如广播、校(院)电视台、网络、报纸等各方面舆论力量,对校园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3)形成家校教育合力。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提高实效,也要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教育合力即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力量,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4]。首先,学校要建立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利用邮件、电话和信件等通讯工具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校了解学生在家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点。学校可以为家长开通网络教育平台的账号,让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次,加强社会教育。社会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正面消息,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和社会风气,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 3 舆论报道中来,教育并感染在校学生。再次,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最终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联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迎辉.政治信仰与苏联剧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6.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7.

[3]杨大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4]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60.

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与范式转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
《高校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