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期末统考语文科目试卷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5:24: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九年级期末统考语文科目试卷分析

全县统一举行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九年级语文期末试卷作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对试题的总体认识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试题包括四个部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5分);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9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6),

四、作文(50分)。

从形式上看,试题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命题者重点关注了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虑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融知识、能力、情感教育于一体,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较好地体现了 “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体现了学习于课内,运用于课外,课内课外巧妙衔接的特点。同时,又直击中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二、答题较好的方面

口语交际题答得普遍好,切合语境,语言得体;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的词语解释和理解题学生做得很好,如

9、

11、12题;说明文和记叙文阅读题的做得较好,“漫话”题大部分学生能抓住要点进行回答;多数学生在作文中书写较规范,能紧扣文题行文,有真情实感。

三、主要失分原因

1、字音、字词的掌握还有欠缺。如“睿”字少“横”,“悄然”读不准。

2、学生对经典名著了解得还不够。如《西游记》中大战流沙河的是谁部分被学生不知道。

3、古诗默写,出现错别字,识记不扎实。

4、综合探究中的设计活动方案题,答得不够规范,有的方案不合情理。

5、文言句子翻译不够准确,课下注解掌握得不好。

6、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所选文言文阅读材料是课内的《唐雎不辱使命》,现代文阅读材料均为课外的,包括说明文阅读和记叙文阅读,从题型上看,突出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注重到比较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涉及到词语运用、信息筛选、观点概括、内容的把握和探究、思想情感等,从学生的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进行了考查。

从答题情况看,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大意,快速捕捉有效信息,不能准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深层含义;不能准确提取关健的信息,找不准答案信息所在,对潜在的信息不能加以分析;答题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答的不少,但没扣住要点。如

14、

16、22题,失分最多。

7、作文仍存在问题。①字数不到600个,②不能做到突出中心,所选材料有的偏离主题,③作文语言贫乏,语句平淡,④对细节的把握和描写过于单一,给人空洞的感觉。

四、考后反思: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成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要强调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一定要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2、拓宽学生视野,增强自觉主动的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凭课堂内和课本内容远远承担不了,必须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培养阅读能力,要立足于课堂。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问题的能力,五是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

4、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社会、关注大自然,使他们多一些实践机会,多一些生活积累,砺炼自己的思想言行,仔细观察和思考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5.提高自我表达、个性表达的能力。在生活中求真,在求真中作文,平时多让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做到有话可写,有感而发,表达生动传神。

期末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政治期末统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岳西县3013年期末统考四年级语文综合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期末统考试卷(A)高教版

九年级期末统考语文科目试卷分析
《九年级期末统考语文科目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