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概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1 17:36: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共同信仰。李大钊曾今提出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5.邓小平理论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 6.三个代表解决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7.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华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10.毛泽东说“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11.近代中国半殖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2.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名族资产阶级。

14.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15.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明主主义革命,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奋斗目标、“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途径、“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自力更生和艰苦创业”是根本立足点。

18.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的活力源泉。

19.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红产主义。

20.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组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22.我过现阶段的小康特点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23.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5.历史进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6.基本国情(最大的实际):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两层,

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2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范围: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度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实际中叶社会主义现代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的时间。 29.我国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0.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1.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赋予起来,正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32.改革目标: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33.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34.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3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8.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40.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4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2.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43.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44.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45.民族平等是基石,名族团结是核心,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46.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3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4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辨析】 1.党的十二大以后,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全面展开,邓小平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新论断,邓小平理论包含: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江泽明三个代表理论;„实现怎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解决的问题。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五种经济成分,主要的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领导地位,在我国新明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尽力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中的起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5.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无助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共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题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很笨保证。1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个,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7.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材料分析】

1.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机结合。 “好”指质量,“快”指速度。提出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让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的开拓市场名称为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资源观景状况对经济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制约。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趋于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能够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因此,无论是从显示出发还是从未来着眼,都要求我们必须“好”字当前,坚持“好中求好”,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怎样简历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当时进行小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1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3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简答】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内容: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第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同年12月毛泽东在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明确提出„纠正主观主义‟的问题1930年5月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本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基本含义。1937年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938年在党的六中全会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同时借用古代成语‘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未制定新明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奠定思想基础,在延安时期毛泽东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经过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什么?新明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名族工商业。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依据极其必要性:近代中国的性质: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半封的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动力: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主力军,只有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有可能发动起农民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7.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之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8.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9.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10.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组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五点,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的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公正。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小费模式。 1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基本特征。 1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的结构上以公有制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7.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18.即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额需求的方针。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3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9.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任命代表大会,各级人大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大是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利,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21.为什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做出的制度安排,复合个名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第一,同意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显示条件。

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①才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②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及其现实依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其依据在于:①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②这是我们把我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③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6.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①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②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他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③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饱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同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恭维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知道思想和则是什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中途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向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原则为: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工作方针。③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主要动力。④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重要保证。⑤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法真稳定的关系,这是重要条件。⑥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28.“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9.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题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1一个中国2两只并存3高度自治4和平统一5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7积极各项交流8反对台独9反对外国势力干涉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3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是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依据。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1.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1按照信息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军事理论2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3继续对我军的体制编制进行改革,使之更趋合理4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符合发展5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3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3.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题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
《毛概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毛概大总结 毛概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