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二 三峡辅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21:38: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 京 四 中

编稿老师:金丽

审稿老师:李家声

责编:刘波

《三峡》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一、学习要点

课文内容分析

郦道元的《三峡》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壮美景象。作为地理学家、散文家的郦道元,以他丰富的游历和精深的文化功底,仅用一百五十余字为读者描绘了囊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网罗古猿怪柏的三峡独有景致。可以说,三峡的美景是异彩纷呈的,它不仅让读者凭借文字去亲历三峡绵延高峻的山峰,感受三峡夏季的奔放、春冬季的清丽、秋季的凄婉,还让我们在欣赏三峡风光之余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也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由衷的热爱。

《三峡》开篇即铺展一幅“自三峡七百里”的壮美画卷,极目望去,“两岸连山,略无缺处”,“山”势“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那一派山高岭连、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的景致,高峻得让人仰视而生“隐天蔽日”的感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等语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山高、连绵,且两岸之间狭窄的多种特点。为其如此,才有郭沫若所言“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的雄奇秀逸。

三峡别具特色的山体特征,造就了三峡别样的水文景观,随着四季的更迭,三峡水势变幻多姿,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春冬“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三峡》一文正是循着四季水势的变化,为我们展现了三峡奔放、清丽而又凄婉的多样色彩:在夏季,江水上涨,漫上山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了夏水的湍急和流速的快,这一特点李白也曾在他的诗篇《早发白帝城》中有所印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种奔放、豪迈的气势不能不让郦道元或是李白发自肺腑地赞叹一番,也不能不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一“疾”一“还”就已言尽夏水的特点。在春冬季节,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不仅“素”“绿”色彩相映,显得景致的幽深宁静,“湍”“潭”也动静相生,加上“回清倒影”,把个三峡彰显得秀丽俊逸、风光妩媚,更有那“怪柏”林立“绝巘”上,以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给山水融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生觉生意盎然、“两多趣味”。及至水枯气寒的秋季,“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派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连那三峡上的灵猿也深感气愤凄凉,常常悲鸣,“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无怪乎,渔者要歌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此情此景也的的确确是“鸟鸣山更幽,猿啼林更寒”。

《三峡》以凝练的语言、清丽的文风,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三峡景致,使读者领略了那奇妙山水的无穷魅力,也深深感染了这种山势遮日蔽月的豪壮,水漫江陵的紧急,春光融融的欢乐,秋景萧瑟的凄戚,冬景严冷的悲凉。这一切源于三峡的壮美,也出于它异彩纷呈的特色。

二、能力训练、检测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阙处(

)

沿溯(

)

曦月(

)

飞漱(

)

属引(

)

叠嶂(

)

绝巘(

)

泪沾裳(

)

2、解释下列词语中红色词

①阙处:________

②曦月:________

③襄陵:________

④沿溯:________

⑤虽乘奔御风:________

⑥飞漱:________

⑦属引:_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① 自:自非亭午夜分

(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

② 绝:绝巘

(

)

沿溯阻绝

(

)

哀转久绝

(

)

③ 其间:飞漱其间

(

)

其间千二百里

(

)

4、将下列相关作品、作家、及内容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

李白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

陶渊明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游山西村》

郦道元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使至塞上》

陆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波荆门送别》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春冬之时,则___________,回清倒影,__________,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②、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言文阅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红色词语

念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_____________

盖竹柏影也

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语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现代文阅读

①我认识一位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的夫人。

②她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二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悲剧降临她家。丈大因交通事故身亡。这是一次非常微妙的交通事故,丈夫不仅自己身亡,而且最后不被法庭判为受害者。为此,他的妻子只得卖掉土地和房子来赔偿。

③母亲和两个孩子背井离乡,辗转各地,好不容易得到某一家人的同情,把一个仓库的一角租给她们母子三人居住。

④只有三张榻榻米大小的空问里,她铺上一张席子,拉进一个没有灯罩的灯泡。一个炭炉,一个吃饭兼孩子学习两用的小木箱,还有几床破被褥和一些旧衣服,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⑤为了维持生活,妈妈每天早上6点离开家,先去附近的大楼做清扫的工作,中午去学校帮助学生发食品,晚上到饭店洗碟子。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里已是深夜十一二点钟了。于是,家务的担子全部落在了儿子身上。

⑥为了一家人能够生活下去,母亲披星戴月,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生活总是那么清苦。她们就这样活着,半年、8个月、10个月……做母亲的哪能忍心让孩子们苦熬下去呢?她想和两个孩子一起到丈夫所在的地方去。

⑦有一天,母亲泡了一锅豆子,早晨出门时,给大儿子留下一张条子:“锅里泡着豆子,把它煮一下,晚上当菜吃,豆子烂了时少放点酱油。”

⑨这天,母亲干了一天活,累得疲惫不堪,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两个孩子一块死去。

⑨她打开房门,见两个孩子已经钻进席子上的破被褥里,并排入睡了。忽然,母亲发现当哥哥的枕边放着一张纸条,便有气无力地拿了起来。上面这样写着:

妈妈,我照您条子上写的那样,认真地煮了豆子,豆子烂时放进了酱油。不过晚上盛出来给弟弟当菜吃时,弟弟说太咸了,不能吃。弟弟只吃了点冷水泡饭就睡觉了。

妈妈,实在对不起。不过请妈妈相信我,我的确是认真煮豆子的。妈妈,求求您,尝一粒我煮的豆子吧。妈妈,明天早晨不管您起得多早,都要在您临走前叫醒我,再教我一次煮豆子的方法。

妈妈,今晚上您一定很累吧,我心里明白,妈妈是在为我们操劳。妈妈,谢谢您。不过请妈妈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们先睡了。妈妈,晚安!

⑩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母亲坐在孩子们的枕边,擦着眼泪一粒一粒地品尝着孩子煮的咸豆子。一种必须坚强地活下去的信念从母亲的心里生成出来。

⑾摸摸装豆子的布口袋,里面正巧剩下倒豆子时残留的一粒豆子。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决定把当当作护身符带在身边。

⑿直到如今,那一粒豆子和信,仍时刻不离地带在这位母亲身上。

(1)第⑧段中“她偷偷买了一包安眠药带回家,打算当天晚上和两个孩子一块死去”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⑩段写到“泪水从母亲的眼里夺眶而出”,是什么使她感动得落泪了?

(3)分析第⑾段划线句“母亲把它捡出来,包进大儿子给她写的信里,决定把它当作护身符带在身边”中,母亲行为表明她的哪些心理?

(4)结合全文分析母亲为什么“视一颗豆粒为自己生存意义”?

附参考答案:

1、

阙处(quē)

沿溯(sù)

曦月(xī)

飞漱(shù)

属引(zhǔ)

叠嶂(zhàng)

绝巘(yǎn)

泪沾裳(cháng)

2、

①通“缺”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上

④逆流而上

⑤即使

⑥急流冲荡

⑦连接

3、

①自: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②绝:绝巘(极)

沿溯阻绝(断绝)

哀转久绝(消失)

③其间:飞漱其间(在山峰中间)

其间千二百里(白帝城和江陵之间相隔)

4、

5、

①素湍绿潭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②猿鸟乱鸣;昔日欲颓

③归雁入胡天

④衣冠简朴古风存

6、

(1)念:考虑、想到

盖:原来

(2)译文: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3)议论的表达方式

体现作者被贬的悲凉和对人生感慨

7、

(1)一是她实在累得坚持不下去了;二是她不忍心让孩子们苦熬下去。

(2)一是儿子做事认真的态度及不怕失败的坚强意志;二是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关怀。

(3)想以此提醒自己不忘孩子的理解关怀,坚定勇敢生活、战胜困难的信念。

(4)“豆粒”是儿子认真、坚毅、善解人意思想性格的象征,它在母亲失去生存意义时给母亲坚定了信念,使她顽强地活下去

人类,我想告诉你 初二(1)

邱烨

人类,我想告诉你,我是一颗树,我原本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那里有我的许多好朋友,像花儿,鸟儿,鱼儿……而现在,人类啊,花儿被你们摘走了,草儿被你们踩踏了,就连我的同类——树,也因你们乱砍滥伐,逐渐消失了。

我矗立在没有草的地面上生活,抬头仰望天空,天是阴沉沉的,好象又要下酸雨了,我现在已经经不起酸雨的拷打了,叶子掉没了,树枝枯萎了,好友鸟儿也没有了家,不知飞向哪里。我害怕酸雨,就连我脚下那坚硬的大石头也受不了了,渐渐颓废衰败,要是在下几次,我也快倒下了。

再看看我身边的这条河,不,它现在已经称不上是“河”了,甚至可以说是污水站了!不断发出难闻的气味,我低下头已经看不到我的朋友——鱼儿了,因为那水是黑色的,我希望小鱼们已经游向远方,那有清澈,洁净的流水。哦,天呐!那浮在水面上的是什么?!没错,是它们,是我亲爱的朋友们,它们没有逃离这肮脏之地,污水使它们遭遇了这样的厄运。这水是从哪里来的?扭头看看,远处有一座依稀的房子,还冒着黑烟,有一个巨型的管子通向河里。为什么要把污水排向河里?!为什么要害死我可爱的鱼妹妹?!我黯然神伤……

树,已经越来越少,鱼也死光了,鸟儿不见了,花草死在你们人类的脚下。这个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园,为什么要让它破败不堪、满目疮痍?人类,我要告诉你,这些景象,都是因为你们破坏环境所造成的!你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可是我们动物和植物们,有的已经无家可归了。

人类我想告诉你,不要再破坏生态环境,不要再让工厂把污水排向河水里,不要再制造酸雨破坏我们,更不要让我们的家园变成垃圾站。人类我想告诉你,请保护环境,给我们个幸福快乐的家园!

[评语]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先补充《________,我想告诉你》的题目,然后构思行文。该生立意标新,以一个自然界的树木自居,审视着时下较为引人关注的“环保”话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环境破坏、污染猖獗等现象的控诉。拟人手法的应用,使文章有感染力,能唤起人们的深思和警醒。(指导教师:金丽)

初二语文《三峡》教案

初二语文教案(巴东三峡)

初二语文作文辅导

初二英语辅导方案

初二语文特长生辅导计划

初二数学辅导教学看法

初二英语学困生辅导计划

初二数学竞赛辅导计划

初二物理知识点辅导:透镜

人教初二语文三峡复习材料

初二 三峡辅导
《初二 三峡辅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