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01:3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永远的童年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朗读“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学习要求;熟练读背 《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2.默读“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交流汇报文章的主要内容。。

3.完成本单元的思维导图(第

一、

二、三级)。 4.《主题读写》8篇文章。 5.《经典诵读》14篇文章。 教学流程

一、单元导读背诵环节 教学内容(5分钟)

《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永远的童年”。 “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读导语。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明确单元主题,单元学习要求。

2.背诵单元导读,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增加语言积累。 过程

1.朗读“一主”教材单元单元导语,了解单元学习内容及要求。 2.诵读《主题读写》本单元导读,感悟主题。 男女生承接读。 3.填空背诵读。 4.背诵单元导读。

5.提炼出单元主题:“永远的童年”。

二、单元内容浏览环节。 教学内容(32分钟) 1.“一主”教材:8篇文章 2.《主题读写》:8篇文章 3.《经典诵读》:14篇文章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提高学生概括、表达能力。 过程 1.导入。

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本组课文围绕“永远的童年”为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童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你能找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吗? 2.出示自学提示。 3.交流汇报。 出示汇报提示:

《 》这篇文章写了-------的事,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他生动地写出了-------。

三、自主作业

继续批注式阅读本单元文章,画出本单元思维导图(第

一、

二、三级)。

四、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又积累了不少知识。丰富了自己的读书生活

第二课时 永远的童年

(单元导读课型)

教学内容

1.采用批注是阅读法学习“一主”教材中的8篇课文。 2.《主题读写》:《牧童》《迟到》文后的2条名言。

3.完成学习目标卡“读”部分一级内容、二级内容和“写”部分一级内容。 教学流程

一、名言背诵导入环节(5分钟)

教学内容:《主题读写》:《牧童》《迟到》文后的2条名言。 教学目标:

1.通过背诵名言,提高学生的记忆速度与记忆质量。 2.通过名言的积累,融入学生的情感。 过程: 1.出示名言。 2.自主背诵。 3.小组背诵。 4.全班齐诵。 5.师小结:童年就像冬夜里的星星,五月的晨露。让我们通过阅读一起走进那个无忧无虑的黄金般的孩提时代吧!

二、小组自学汇报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小组自学“一主”教材8篇文章。

2.按小组汇报,同时老师引领孩子读一些重点句。

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清楚汇报要求。 出示自学提示

阅读本单元8篇课文,用---画出文中你感兴趣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出示汇报要求(指名读) 2.学生批注阅读。。

3.交流感受,教师相机引导重点语段的朗读。

三、学习目标卡学习环节

教学内容(15分钟)

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卡“读”部分一级内容、背部分

一、二级内容和“写”部分一级内容。

教学目标

借用学习目标卡完成整体识字环节,并通过小组学习的帮助完成课外识字。 过程

1.出示本单元学习目标卡。 2.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卡进行自学。

3.听写学习目标卡中“写”部分的一级内容,结束后组长检查。 4.小组内互相检查“背”部分一级、二级内容和读部分一级内容。

四、自主作业

1.继续阅读课堂上没有完成的文章。 2.摘抄文中感人的词句。

第三课时 古诗词三首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学习“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体会童真童趣。 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3.主题读写《牧童》。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3分钟)

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二、导入新课(2分钟)

1.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我们学过很多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如《所见》,谁来背一背,并说一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复习背诵古诗。

3.可爱的小牧童形象一直是古代诗人描写田园诗时善于捕捉、运用的形象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和《主题读写》中的《牧童》。(师相机出示课件)

三、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5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 2.《主题读写》:《牧童》。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像,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

2.阅读《主题读写》中的《牧童》,找出与古诗对应的句子进一步理解古诗。 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1)阅读课文《牧童》,画出能够表现童真童趣的诗句。

(2)阅读《主题读写》中的《牧童》,找出与课文一一对应的句子,进一步理解古诗。 2.以读代讲,深入理解。

(1)师生古今对照读。

(2)男女生古今对照读。

3.思考:现代文与古诗描写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交流分享。 5.背默古诗。

四、读写联动环节(10分钟)

教学内容:《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进一步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用文字描绘诗中呈现出来的美妙有趣的画面。 过程

1.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说一说古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怎样的童趣。 3.背诵古诗。 4.读写联动。

发挥想象,用文字描绘《桑茶坑道中(其七)》中呈现出的美妙、有趣的画面。

五、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我想,大家一定会记住这个牧童,记住他在风中吹奏的样子,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牧童》,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第四课时 古诗词三首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古诗词三首》(《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5分钟)

集体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

二、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一主”教材:《舟过安仁》。 2.《经典诵读》::《闲居初夏午睡起》。 教学目标

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象,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1)对比读 《舟过安仁》《闲居初夏午睡起》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2)用---画出两首诗中描写童趣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师生合作读《舟过安仁》。 4.学生自由背诵两首古诗。 5.默写《舟过安仁》。

三、读写联动式学文环节 教学内容(15分钟)

《古诗词三首》(《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通过注释和边读边想,理解诗意,体会童真童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练笔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

1.出示课题《清平乐.村居》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 2.师生互动,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3.思考:作者描写的村居生活场景中都有哪些人?每个人都有怎样的乐趣? 4.练习朗读。 5.课堂练笔

(1)说一说这一家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个有趣的田园故事。 (3)学生构思,动笔创作。 (4)展示交流。

四、自主作业

搜集关于童年的诗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色彩斑斓的童年。

教学反思:帮助学生“由读引情”,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齐声读,个别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学生通过朗读和联想,感悟了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第五课时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冬阳 童年 骆驼队》。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抓住动物的外形、动作和作者的感想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并进行仿写。 3.《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5分钟)

1.集体诵读《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 2.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

让我们一起深深地朗读、齐读《外婆的澎湖湾》

二、“一主”教材教学环节(20分钟)

教学内容:《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归纳小标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过程:

1.出示自学提示。

批注阅读课文,思考:围绕着骆驼队,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2.汇报交流。

3.细读品味“看咀嚼”。 (1)出示第四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 (3)创设情境读。 (4)配乐诵读。

4.学习第五至九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童趣。

5.学习第十自然段,从“我”奇怪的想法中体会童趣。 6.以读代讲,升华情感。

三、读写联动环节(15分钟)

教学内容: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自然段进行仿写。

教学目标:训练学生抓住动物的样子、动作、自己的感受进行写作的方法。 过程:

1.读了林海音童年看骆驼的片段,老师也不禁想起来小时候的趣事,我也曾经入神地观察过小鸡吃米,我还模仿着“看咀嚼”的写法,写了一段话呢。(出示范文) 2.生速读范文,批注自己喜欢的句子。 3.交流汇报。

4.说一说在你的童年,曾痴迷地观察过什么呢? 5.出示填空,学生练笔。

我---在---面前,看它-----的样子:-----,----,----。它---的时候,-----,-----,---------。我-------,------。 6.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四、总结

教学反思:课上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第六课时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学习“一主”教材课文《冬阳 童年 骆驼队》。 2.仿写练习。

3.《主题读写》:《迟到》《月光启蒙》。

4.《经典诵读》:《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3分钟)

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

二、以文带文环节 教学内容(20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冬阳 童年 骆驼队》。 2.《主题读写》:《迟到》《月光启蒙》。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构思文章题目的能力。 2.训练学生的借助列提纲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海音的童年故事《冬阳 童年 骆驼队》。

2.思考: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发现《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3.全班交流。

4.学生批注阅读《主题读写》中的《迟到》《月光启蒙》。 5.交流分享,师相机指导。 (1)出示《迟到》中的句子。

(2)师总结:句子呈现了爸爸的不同表现,但我们从中都能体会爸爸对“我”的爱。 (3)出示《月光启蒙》中的句子。

(4)师:比较这三组对话,我们看出第1组对话是提示语在前说的话在后;第2组对话则与第1组对话刚好相反,提示语在后;而第3组对话提示语在中间。由此可见,对话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的。 (5)师总结。 6.迁移运用。

(1)这两篇文章描写了关于童年的什么事?事情是在什么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呢? (2)学生汇报交流。

(3)《迟到》是上学迟到的事,《月光启蒙》是妈妈教我学歌谣的事。前者发生在下雨天,后者是在月光下。

(4)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题目对《迟到》《月光启蒙》进行改写。 (5)教师点评。

三、读写联动环节(15分钟) 教学内容

1.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为自己的文章写题目。

2.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小标题为自己的文章列出提纲。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习作构思能力。 过程

1.同桌互相交流童年趣事。

2.仿照《冬阳 童年 骆驼队》为自己的文章写一个有诗意的题目。 3.交流分享。 4.回顾拓展。

一个有诗意的题目会为自己的童年故事增色不少,下面我们回忆一下《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篇文章中的四个小标题。(师相机出示) 5.试列提纲。

6.汇报交流,教师评价。

7.总结:同学们,你们的童年是这样的具有童真童趣,这样难忘,那就用手中的笔把它们定格在你们的记忆里吧。

教学反思: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有个别组的学生朗读融不进自己的感情,以致与导致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刻。

第九课时 儿童诗两首

(自主阅读、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课文《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2.通过儿童诗的学习,体会儿童诗的意境,练习仿写儿童诗。 3.《主题读写》:《捅马蜂窝》《追“屁”》2篇文章后的两条名言。 4.《经典诵读》:《儿童诗两首》《口哨》《山村孩子的画》。 教学流程

一、课前齐诵(6分钟)

1.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儿童诗两首》。 2.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狗窝》。 3.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口哨》。

4.集体诵读《经典诵读》中的《山村孩子的画》。

二、读写联动环节 教学内容(17分钟)

诵读并仿写《儿童诗两首》(《我想》)。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儿童诗的意境,练习读写儿童诗。 过程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男女生承接读。 (2)师生承接读。 (3)指名读。

2.再读诗歌,学习《我想》一诗的写法。 (1)出示《我想》前两节。

(2)我们来看看前两节诗有什么特点。首先,动词运用准确;其次,每小节第五行有共同的规律。

3.同学们,学完诗歌你们一定也有很多奇特的想法,那么,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第一至四节,也来创作一节诗歌。 4.学生仿写并展示。

三、一文带多文环节。 教学内容(15分钟)

1.“一主”教材课文《儿童诗两首》(《童年的水墨画》)。 2.《经典诵读》:《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 教学目标

领导学生领悟儿童诗的意境,找出诗歌中的“趣”。 过程

1.自主阅读《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童年的水墨画》,画出诗歌中最能体现童趣的句子。 2.汇报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4.比较朗读。

(1)朗读《童年的水墨画》 《我想》 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 (2)分享交流,师相机指导。

(3)再读诗歌,体会其表达的不同。 3.学生构思,动笔写作,师巡视指导。

四、名言背诵环节 教学内容(2分钟)

《主题读写》:《捅马蜂窝》《追“屁”》2篇文章后的两条名言。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积累语言。 过程

1.让我们一起欣赏2条名言,回味一下我们珍贵的童年生活。 出示名言。 2.指名朗读。 3.集体背诵。

教学反思:课中实现了两次动笔。一次是概括幻想;一次是仿写。前者是课文知识方面的积累,后者是能力方面的锻炼。

综观整节课,学生的自能阅读能力培养还不够,表现为独立阅读的深度不够。如果能在课外让学生来创作一首儿童诗,或许更能检测到本堂课学生的收获有多少。

第12课时 永远的童年

(基础训练课型)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本单元4篇课文。

2.完成“一主”教材回顾.拓展二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

3.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儿童诗两首》《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干嘛老响》《星际间的游戏》《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 教学流程

一、背诵我能行(闯关) 1.个人背诵。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段、《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山村孩子的画》《狗窝》《谁在我童年时代从窗户旁经过》《外婆的澎湖湾》《儿童诗两首》《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表干嘛老响》《星际间的游戏》《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 2.齐背。

(1)“一主”教材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 .村居》)《冬阳 童年 骆驼队》第四段、《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2).经典诵读:《桑茶坑道中(其七)》《闲居初夏午睡起》《口哨》《外婆的澎湖湾》《《风景---赠丽坦、龚查、贝贝和加曼西迦》。

3.本环节采用鸟鸣式的主题诵读,不求知识统一,力求自主创新。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卡中“背”部分二级内容检测学生的背诵积累。

二、交流平台

朗读回顾.拓展二中的交流平台,学习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三、速读速记

背诵回顾.拓展二中的日积月累,积累语言。

四、展示学习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将各自的学习收获进行汇报并制作学习收获思维导图。

教学反思:阅读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课下还需深刻体会。

十三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说趣事使学生表达童年的美好,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指导学生学会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流程 口语交际

一、启发谈话,生活导入 1.激趣导入。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你的童年生活有趣?你愿不愿意把你的有趣故事介绍给大家?今天咱们要开个小小的座谈会,主题就是《说说我难忘的童年趣事》。

2.谁来说说什么是有趣的事情?(学生自由发言)

二、教师示范,介绍一件趣事。 1.老师讲述一个童年有趣的故事。 2.学生评议有趣在哪里。

三、自由交谈,介绍自己的童年趣事。

1.教师提示:把自己的有趣故事说给大家听,大家一定会很快乐的。你愿意让大家快乐一次吗?

2.提示方法: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让大家听了十分开心。如果能说出自己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就更棒了。

3.学生默想自己的童年趣事。

4.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5.小组评选谁说的最棒。

四、集体交流、评选最佳

1.教师引导激励:下面由各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同学都是评委。 交流完之后,我们要评选一次故事大王。看看是今天的故事大王,好吗?最后,老师要根据大家的评议,选出最佳评委若干人。

2.教师提示方法:①要注意把故事说完整,把有趣的生活细节说出来。②要注意说的表情和姿势,可以带上动作。

3.代表交流。

4.学生评议。说说谁讲的好,好在哪里?你明白了什么。 5.评选故事大王。 6.评选最佳评委。

教学反思: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大胆述说,教师示范引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评选故事大王和最佳评委,激励大家敢说会说。有效地引导学生快乐地回忆童年的有趣生活,把童年中难以忘怀的事情说出来。

十四课时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2.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3.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通过叙事写出自己明白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范文一至两篇。

2.学生准备: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有趣的“冰糖葫芦”上的笑声,是那一朵朵飘舞的雪花„„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好吗?

2、教师提示:在头脑中过一遍“电影”,想一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3、教师激励:比一比,看谁说的事情有趣。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使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到了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细心读一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①写看图作文。②如果你不想写看图作文,也以写童年趣事。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④写完后把作文念给他人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3、今天,我们就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好吗?

4、指导理解“趣”。

(1)、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

(2)、其实啊,这个“趣”字,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它? 老师友情提示:

意趣。童年时的探索、发现、刨根问底,虽然稚气可爱,可反映了你希望了解外界奥秘的求知欲望,是一种“意趣”。

情趣。童年时的你,天真可爱的,极富情感,对父母的亲情、对伙伴的友情,同样很有趣,是一种“情趣”。

乐趣。童年与欢乐应该连在一起。爱玩、寻开心是你的特点,所以常会有许多寻开心的“乐趣”。

傻趣。你常会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这种“傻趣”也往往最能反映你纯真的心。

5、我们正处于童年这个五彩缤纷的时代,谁没有趣事呢?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6、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打雪仗,可以是做游戏„„

三、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1.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2.在小组内畅谈自己的童年趣事。

教师提出要求:谈的时候,要尽量讲清楚你是怎样发现的?发现了什么?然后按平时惯例,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发言,当一个同学讲完后,其他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等一下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发言。

3.学生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师相机点拨,拓宽思路。 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以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4.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教师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四、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范文引路(教师出示范文) 童年趣事

童年是由纯真、幼稚的故事串成的美丽珠链那充满幼稚和欢乐的珠链中,一件件有趣的往事,就像一朵朵开放在我的心中,无比艳丽,无限诱人。

那是在我家院子里的晚上,“决来呀,我们来捉迷藏,快来,快„„”我一边喊着院里的小香出来,一边寻找着藏身之地。小香闻声赶来,你藏我捉,你捉我藏,玩得不可开交。

这回又该我藏了,我东看西望,突然眼前一亮,咦?那是什么,我好奇地走近一看,咦?月亮怎么跑到脸盆里去了,我一定要做一次好事,把月亮捉住让大伙看看我的本领多大。说干就干,于是我小心地把另一个脸盆猛得盖在那个盆上,高兴地叫:“小香,快来,我捉到月亮了,快来呀!”小香急忙跑来,“月亮,在哪里呀!”我把脸盆搬进房里,慢慢地打开脸盆。咦,月亮呢?月亮怎么没了,我没有打开过脸盆呀!我哭着闹着要月亮,奶奶答应,明天晚上再给我捉一个„„

瞧!这就是我的有趣的童年生活,是多么欢乐幼稚呀!

2.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 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 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教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五、自由拟题,点拨写作。

1.教师指导: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写,特别是有趣有意义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搜集到的成功范文,体会别人的表达方法。知道学生体会别人成功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具体描述生活细节的方法。

3.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①、发生在你的童年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中,哪一件你觉得既有趣又有意义? ②、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参加?经过怎样? ③、这件事是怎么有趣的?有什么意义?

4.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例:《难忘的──》《××,您好吗》、《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哈哈!想起来我就想笑”》《童年趣事》、《××(指物)的故事》„„) ③交流自拟的题目,欣赏及评点。

④总结点拨写法:如写《留在我记忆深处的》题目,可这样指导:宜采用倒叙方法。藏在记忆深处的往事,可借助一条线索将它引出,它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件日常用品、一幅照片等,引出一段生活经历的回忆,写出自己的一片真情。这种睹物思人、借物写人的文章,在叙述往事时一定要动真情,要重视自己心理活动的展示,在叙事基础上结合描写、抒情,篇末宜点题。再如写《××的故事》,可这样点拨:这样的文章,一般适用第一人称来写。人和物的关系,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比如人和物发生了什么联系,这一联系后来又有什么变化,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等等。“故事”要写清楚。“物”的形状、来历、特点、作用也应写具体,能给人一个鲜明的、使人的情感有所依傍的基础。要注意“物”的特殊作用,作些必要的铺垫、渲染,挖掘出这个“物”的精神价值、情感因素。写作时要物人一体,活色生香。在情感表达上,应力求含蓄、蕴藉,让它慢慢地从物体中渗透出来,做到浑然一体。

第二课时

一、再次激励,激发写作激情。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你和周围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发生很多事情,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无法忘怀的事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成功的内容,尝试写作。教师再次提示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文章初稿。

三、教师在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第三课时

一、深情提示,激励交流

把自己的作文与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你写的有趣的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你自己也一定会开心的。

二、交流佳作,评议修改。

1.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的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激励评说。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学生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四、评选最佳,成功激励。

教师进一步评点,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尽可能多表扬。组织评选班级最佳(最佳小作家、最佳小先生、最佳小编辑、最佳小„„)。

《回顾·拓展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 2.积累名言警句。

3.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 2.学生汇报: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 2.指名朗读、齐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 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

三、课外书屋

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关链接。 童年(节选) 高尔基

星期六之前,我也犯了错误。

我对大人们巧妙地给布料染色的技术非常感兴趣,黄布遇到黑水就成了宝石蓝;灰布遇到黄褐色的水就成了樱桃红。

太奇妙了,我怎么也弄不明白。 我很想自己动手试一试。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雅可夫家的萨沙。

萨沙是个乖孩子,他总是围着大人转,跟谁都挺好的,谁叫他干点什么,他都会听命服从。

几乎所有的人都夸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只有姥爷不以为然,斜着眼瞟一下萨沙说:“就会卖乖取巧!” 萨沙又黑又瘦,双目前凸,讲起话来上气不接下气,常被自己给咽住。 他总是东张西望地,好像在窥伺什么时机。 我挺讨厌他的。

相反,我挺喜欢米哈伊尔家的萨沙,他总是不大爱动的样子,悄没声的,从不引人注目。他眼睛里的忧郁很像他母亲,性格也温和。

他的牙长得很有特点,嘴皮子兜不住它们,都露在了外面。他常常用手敲打自己的牙取乐,如果别人想敲一下也可以。

他总是孤零零的,坐在昏暗的角落里,或是在傍晚的时候坐在窗前。和他一起坐着很有趣,常常是一言不发地一坐就是一个小时。

我们肩并肩坐在窗户前,眺望西天的晚霞,看黑色的乌鸦在乌斯可尼耶教堂的金顶上盘旋。

乌鸦们飞来飞去,一会儿遮住了暗红的天光,一会儿又飞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剩下一片空旷的天空。看着这一切,一句话也不想说,一种愉快,一种甜滋滋的惆怅充满了我陶醉的内心。

雅可夫家的萨沙讲什么都是头头是道的。他知道我想染布以后,就让我用柜子里过节时才用的白桌布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染成蓝色的。

他说:“我知道,白的最好染!”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桌布拉到了院子里,刚刚把桌布的一角按入放蓝靛的桶里,茨冈就不知道从哪儿跑来了。

他一把把布夺过去使劲儿地拧着,向一边盯着我工作的萨沙喊道: “去,把你奶奶叫来!” 他知道事情不妙,对我说: “完了,你得挨揍了!”

姥姥飞跑而至,大叫一声,几乎哭出声儿来,大骂: “你这个别尔米人,大耳朵鬼!摔死你!” 可她马上又劝茨冈:

“瓦尼亚,千万别跟老头子说!尽量把这事儿瞒过去吧!” 瓦尼亚,在自己五颜六色的围裙上擦着手,说: “就怕萨沙保不住密!” “那,我给他两个戈比!” 姥姥把我领回了屋子里。 星期六。

晚祷之前有人叫我到厨房去一下。

厨房里很黑,外面下着绵绵不断的秋雨。昏暗的影子里,有一把很高大的椅子,上面坐着脸色阴沉的茨冈。

姥爷在一边摆弄在水里浸湿了的树条儿,时不时地舞起一条来。嗖嗖地响。 姥姥站在稍远的地方,吸着鼻烟,念念叨叨地说: “唉,还在装模作样呢,捣蛋鬼!”

雅可夫的萨沙坐在厨房当中的一个小凳上,不断地擦着眼睛,说话声都变了,像个老叫花子:

“行行好,行行好,饶了我吧„„”

旁边站着米哈伊尔舅舅的两个孩子,是我的表哥和表姐,他们也呆若木鸡,吓傻了。姥爷说话了。

“好,饶了你,不过,要先揍你一顿!” “快点快点,脱掉裤子!” 说着抽出一根树条子来。

屋子里静得可怕,尽管有姥爷的说话声,有萨沙的屁股在凳子上挪动的声音,有姥姥的脚在地板上的磨擦声,可是,什么声音也打破不了这昏暗的厨房里让人永远也忘不掉的寂静。

萨沙站了起来,慢慢地脱了裤子,两个手提着,摇摇晃晃地趴到了长凳上。 看着他一系列的动作,我的腿禁不住也颤抖了起来。 萨沙的嚎叫声陡起。

“装蒜,让你叫唤,再尝尝这一下!”

每一下都是一条红红的肿线,表哥杀猪似的叫声震耳欲聋。 姥爷毫不为所动:

“哎,知道了吧,这一下是为了顶针儿!” 我的心随着姥爷的手一上一下。 表哥开始咬我了:

“哎呀,我再也不敢了,我告发了染桌布的事啊!” 姥爷不急不慌地说:

“告密,哈,这下就是为了你的告密!” 姥姥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了我: “不行,魔鬼,我不让你打阿列克塞!” 她用脚踢着门,喊我的母亲: “瓦尔瓦拉!”

姥爷一个箭步冲上来,推倒了姥姥,把我抢了过去。 我拼命地挣扎着,扯着他的红胡子,咬着他的胳膊。 他嗷地一声狂叫,猛地把我往凳子上一摔,摔伤了我的脸。 “把他给我绑起来,打死他!” 母亲脸色刷白,眼睛瞪得出了血: “爸爸,别打啊!交给我吧!” 姥爷的痛打使我昏了过去。

醒来以后又大病一场,趴在床上,呆了好几天。

我呆的小屋子里只在墙角上有个小窗户,屋子里有几个装圣像用的玻璃匣子,前头点着一个长明灯。

这次生病,深深地铭记于我记忆深处。 因为这病倒的几天之中,我突然长大了。

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

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5.待学生分头读书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交流收获与体会。如果学生没有这本书,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书籍也可以。

课后反思

课堂即生活。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宽松,愉悦,融洽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自身极具亲和力。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如同是自己的朋友一般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可亲近的大姐姐。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在看,听,说,读,改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习作实践;在兴致盎然的习作实践中,感受习作成功带来的乐趣;在具体形象的习作实践中,初步了解和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分类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购物》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遗迹”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科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