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一.三种气体的制备

1.氧气(O2)

2KMnO

42MnO4+ MnO2 + O2↑△

2KClO3MnO△ 2KCl+3O2↑

2H2O22H2O + O2↑

2.二氧化碳(CO2)

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用HCl与Na2CO3反应的原因:Na2CO3易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利于收集)

3.氢气(H2)

Zn+H2SO4===ZnSO4+H2↑(不用Al反应速率快,而Fe

二.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分为两种类型

1.固 + 固△

制取氧气:2KMnO

K2MnO4+ MnO2 + O2↑气体发生装置(图1):△

MnO

△ 2KClO

32.固 + 液2KCl+3O2↑ 气体发生装置(图2):

MnO

①制取氧气:反应原理:2H2O2 2O + O2↑

②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制取氢气:反应原理:Zn+H2SO4===ZnSO4+H2↑

三.实验装置的组成(四个部分)

1.发生装置

A.固 + 固△

气体(图1)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致使试管炸裂。

②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③试管内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导出气体。

④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⑤酒精灯加热要用外焰加热

B.固 + 液

注意事项

1.气体的净化(除杂)一定先净化后干燥,对于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可能含有的杂质只有水,而制备CO2和1 气体(图2)

H2时除了又水还有HCl气体。在制备CO2和H2一定要先出去HCl再干燥。 H2(HCl)用NaOH溶液; CO2(HCl)用NaHCO3溶液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例2) 3.收集装置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 A:排水法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

N

2、NO只能用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长管进短管出

B: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

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

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

C: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长管出短管进

4.尾气处理装置

有毒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CO)

四.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 ① 连接装置: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④固定装置 :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⑤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⑥收集气体:

a、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刚排出的是空气水排完后,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密度比空气大)(防止气体逸出)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放在集气瓶口 b、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为了排尽瓶内空气) ⑦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⑧再停止加热 五.气体的验满

六.氧化铜(CuO)的还原实验 H

2、CO、C还原CuO实验的比较

附:

1、常用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试管、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用于加热的是:量筒、水槽、集气瓶。

2、玻璃棒的作用:在过滤开始时,用于引流,结束后,用于转移物质;溶解时,用于搅拌,加速溶解;蒸发开始时,用于搅拌,防止液体飞溅,结束时,用于转移物质。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滴加液体时,滴管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不可把滴管放在试验桌上,不可倒持滴管。

4、酒精灯的使用:酒精不能超过灯体的2/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5、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过多溅出;试管斜持45o ,不要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6、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错放后,实际质量少于读数,实际质量=砝码-游码

7、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眼睛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出读数。俯视会导致读数大于实际体积,仰视导致读数小于实际体积。

8、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的仪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溶质是固体时,需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托盘天平。

9、pH试纸的使用: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先用水湿润,会稀释待测溶液,导致测得的pH不准;不能把pH试纸直接伸进试液,会污染试液。

10、实验室制取H2的原料是锌和稀硫酸,制取CO2的原料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O2的原料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装置都是固液不加热装置,仪器是锥形瓶(或大试管,或广口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带双孔塞的导管。

11、鉴别O

2、H

2、CO、CO

2、CH4气体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O2。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可以鉴别H

2、CO、CH4: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是H2,烧杯内壁无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烧杯内壁有水珠,翻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H4(或其他含C、H、O元素的有机物)。

12、鉴别盐酸和硫酸: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盐酸;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同理,鉴别NaCl和Na2SO4,也可用这个方法)。

13、鉴别Ca(OH)2: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通入CO2,变浑浊;或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4、鉴别碳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草木灰含有K2CO3,纯碱(面碱)是Na2CO3,鉴别碳酸盐的方法是: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加水溶解,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5、分离和提纯:(括号内是要除去的杂质) (1)NaOH(Na2CO3)加入适量的Ca(OH)2,过滤(2)NaCl(MgCl2或HCl)加入适量的NaOH (3)CaCl2(HCl)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4)BaCI2粉末(BaSO4)溶解、过滤、蒸发(与粗盐提纯的方法相同)(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离Na2CO3和NaCl方法相同)(6)H2O(NaCl)蒸馏法(7)Cu粉(Fe粉)磁铁吸附;加入过量CuSO4溶液,过滤;加入过量酸,过滤。

16、验证和除杂

(1)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2: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除去CO2: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2)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变红色,证明有CO。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除去尾气中的CO:点燃尾气。

(3)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Cl气体并除去: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或通入硝酸银中有白色沉淀,证明有HCI;混合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HCl气体。

(4)检验混合气体中有无H2O蒸气:混合气体通过无水CuSO4,无水CuSO4变蓝色,证明有H2O。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或通过装有CaCl2的干燥管,或通过装有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的混合物)

可以除去H2O;

(5)检验气体的顺序:先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气体净化的顺序:先除杂,后干燥(除去水分)。

17、鉴定和判断

(1)观察颜色。蓝色溶液:含有Cu2+的盐溶液,如CuCl

2、CuSO

4、Cu(NO3)2。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盐溶液,如FeCl

2、FeSO

4、Fe(NO3)2。黄色溶液:含有Fe3+的盐溶液,如FeCl

3、Fe2(SO4)

3(2)闻气味:盐酸、硝酸有刺激性气味;氢硫酸(H2S气体的水溶液)有臭鸡蛋气味;氨气(NH3)、SO2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3)观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

4、AgCl、Mg(OH)2,蓝色:CuSO4,红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

4、AgCl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是CaCO

3、BaCO3 .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无气体放出的是Mg(OH)

2黑色固体有:C、MnO

2、CuO、Fe3O

4、、Fe粉。(4)检验生成气体。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一般是:CO2或NH3 (NH3是碱性气体,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18、离子的检验

(1)检验H+:石蕊试液;pH试纸;碳酸盐溶液;活泼金属,有氢气产生;滴入酚酞的碱的红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Fe2O3;不溶性的碱如Cu(OH)2。

(2)检验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石蕊试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2或CuCl2或FeCl3溶液,分别产生白色、蓝色、红褐色沉淀。

(3)检验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4)检验SO42: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有BaSO4白色沉淀产生。

---

(5)检验CO3:加入HCl或稀H2SO4溶液,有气体产生;加入CaCl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9、实验探究

(1)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探究的原理是: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使气压减小(如软塑料变瘪等)进一步探究的方法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生成了Na2CO3。

(2)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中和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向碱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然后滴加酸,至红色突然消失,证明酸碱恰好中和。

(3)两种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或气体后,是否完全反应的试验探究方法:取上层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种,看是否还有沉淀或气体产生。20、常用干燥剂:(1)浓H2SO4,气体干燥剂。(2)固体CaCl,气体干燥剂。

(3)碱石灰(固体NaOH和CaO混合物)气体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含CO

2、SO2的气体,(4)CaO或Fe粉,食品干燥剂(不能食用)。

21、常用仪器联接方法:铁架台:从下向上、从左到右。洗气瓶:长进短出。干燥管:大进小出。U型管:左进右出。

22、实验评价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安全;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产物是否便于分离。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教学反思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教案

初中化学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图和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

初中化学常见气体制取实验总结

气体分馏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实验室制取氧气学法指导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反思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