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上魔术课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22:02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5魔术(教案)

5.魔术

北京东路小学 一年级 朱怡雯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术、伯、出、衣、一”五个字。 2.能认读声母“b p m f”,拼读音节“ba bo mu”。

3.正确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到魔术的神奇。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衣、伯”。

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术、伯、出、衣、一”五个字。 2.能认读声母“b p m f”,拼读音节“ba po mu”。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和录音。 2.声母和韵母卡片。 3.生字卡片。

4.儿歌《伯伯和婆婆》 老伯伯,变魔术, 变出一个小金佛; 老婆婆,拔萝卜,

拔出一只大萝卜。(摘自《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参考与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韵母,引出课题。

1.小朋友,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韵母,现在我们把它们请出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好吗? 2.(出示韵母及四声)开小火车读。

过渡:大家读得真棒,老师奖励你们观看一个魔术。 3.(板书课题:魔术)指名读,齐读课题。

4.(出示音节:mó)两个门洞mmm,它和韵母ó做朋友,就拼成m-ó-mó,魔术的魔。(学生跟着拼读)

5.学习生字:术(编儿歌:木上一点“术术术”)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

1.仔细听录音,认真看图片,想一想:在魔术节目中,谁变出了什么? 2.(播放录音,根据儿歌情节逐一出示插图)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生字:伯 出 衣 一) (1)师范读儿歌,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听准它们的读音。 (2)交流:田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出(读翘舌音)

(3)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交流。

(4)巩固生字:师给生字编号,做“叫号游戏”;同桌互相叫号读,比比谁是“识字小能手”。

(5)师再一次范读,学生小声跟读。(学生左手按书,右手点字,做到字字入目)

三、朗读儿歌,激发情感。

1.送生字宝宝回家,自由朗读,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比赛朗读。

3.田伯伯的魔术表演如此精彩,你们看了有什么感觉?(惊奇 高兴)谁能读出自己的这种心理?想象你就是田伯伯,做做动作来读一读吧! 4.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在小组内交流,推荐优者在全班展示。

四、认读声母,学习拼音。

1. 看,田伯伯又变魔术了,他变出了什么呢?你认识它们吗? 2. 出示声母∶b p m f (1) 读音: 听广播呀bbb; 上山坡呀ppp, 两个门洞mmm, 一尊大佛fff, (2)记形:

像个六字bbb;

九字反写ppp; 两个门洞mmm; 像根拐杖fff。

(学生跟读——师说前半句,生答后半句——同桌对读)

3. (出示带有拼音的“魔 伯 帕 服”),许多汉字的读音都是由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成的。声母和韵母是怎样拼在一起成为好朋友的呢? “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4.(出示b—ó—bó b—ā—bā m—ó—mó p—à—pà f—ú—fú)师范读音节,学生跟读。

5.根据规则,学生在小组中练习拼读。 6.指名拼读,开小火车抽读。

7.做亮眼睛游戏(根据音节在文中找出生字)和“拼出好朋友”的游戏。(组内每位学生手持一张卡片,持声母卡片的同学找到持韵母卡片的同学时,两人自我介绍:“我是声母____,读音轻短;我是韵母____,读音响亮。”两人同时说:“我俩相拼猛一碰就是音节_____”。)

8.这首儿歌中还有哪些字含有“b p m f”这几个声母? (1) 先自己读一读。 (2) 交流。(出示:变 飞)

9.课外拓展:出示儿歌《伯伯和婆婆》。 (1)学生自由读。 (2)集体交流朗读成果。

五、学习笔画,写字指导。1.认识新笔画:竖提。 2.老师范写,重点强调 “竖提”的书写方法(“竖提”要一笔写成)。 3.学生照样子描写。

推荐第2篇:近景魔术 教案

即兴纸牌魔术

1.打賭遊戲 2.簡單找牌 3.眼睛是心靈之窗 4.脈搏 5.21牌術 6.嘎渣!! 7.回到她的魔術 8.我在念咒語 9.測謊儀 10.他在說什麼 11.牛仔和印地安人 12.去未來 13.姐妹 14.跟我做 15.21牌術回做 16.那什麼? 17.比這更好 18.測謊儀2 19.用你的力量 20.變色牌 21.時間旅行 22.隱形牌

23.一個簡單方法,一個難方法 24.驚人的ACE 25.X標記 26.牌穿手 27.比眼睛快 28.2牌挑戰 29.ACE挑戰 30.翻轉ACE 31.標記牌 32.驚人A穿4牌 33.回到基本撲克 34.磁性手指 35.偶然事件 36.彈牌停在鬼 37.雜技ACE 38.撲克彎曲 39.兔島跳躍 40.引導的牌 41.摩擦沒的牌 42.勝利 43.好手 44.油和水 45.芝加哥開啟者 46.傑克或更好? 47.撲克之聲 48.簡單算術

49.有雄心的ACE穿5牌 50.最後一張

51.你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52.經典ACE切牌 53.收集者 54.紐約來的人

55.這裡,那裡,到處是 56.賭棍之手 57.變色龍 58.最有雄心的牌 59.跳躍硬幣 60.幻覺 61.電腦牌 62.真實魔術 63.Marked Cards 64.10 to 20 Force 65.The Glide Force 66.Gerry\'s Hindu Force 67.The Shuffle Force 68.The To Force 69.Touch a Card II 70.The Claic Force 71.Balducci Force 72.The Dribble Force 73.The Spread Force 74.Touch a Card Force 75.Under the Handkerchief 76.Hindu Shuffle 77.The Riffle Shuffle 78.Push Thru Shuffle 79.The Zarrow Shuffle 80.Faro Shuffle 81.The Overhand Shuffle 82.One Handed Shuffle 83.The Octopus Cut 84.Gerry\'s One-Handed Cut 85.The Blind Swivel Cut 86.The Kick Cut 87.The Sciors Cut 88.The Charlier Cut 89.Erdnase False Cut 90.The Double Undercut 91.Double Undercut to the Table 92.Gerry\'s Undercut to the Table 93.The Triple Lift 94.The Glide II 95.Transfering the Break 96.Rub-a-dub Vanish 97.Palming 98.Jordan Count 99.The Flustration Move 100.Elmsley Count 101.The Card Fold 102.The Biddle Move 103.The Pa 104.The Glide 105.The Break 106.The Siva Count 107.The Revolve Change 108.Catching a Glimpse 109.Hammon Count 110.Flourish and a Pa 111.The Double Lift 112.Braue Reverse 113.Table Palm 114.Ace Thang 115.Sly Cheese 116.An other thing 117.Zombieland 118.Hof Wich 119.Elevation 120.Interchangeling 121.Wilder 122.Uppers 123.Instinct 124.Dead Reckoning 125.Dawn Patrol 126.Doctored Daley 127.Power of Poker 128.Counter Punch 129.Watching The Detectives 130.Origami Prediction 131.Einstein Overkill 132.Bullet Train 133.Iconoclastic Aces 134.Syncopatic Aces 135.Interobang Aces 136.J.B Flytrap False Cut 137.The Bannon Triumph 138.Kick a false cut 139.Mixing false cut 140.Shuffebored 141.Shuffling leon 142.Pre-prefiguration 143.The ‘7-16’ club 144.Impoible 1 145.Contact colors 146.Your aces are marked 147.Unbelievable 148.4,5,6 149.Henry sugar 150.Impoible 2 151.The breather crimp 152.The charlier shuffle 153.The false riffle shuffle 154.柔和变牌 155.EntreDeux 156.Invisible B 157.Translation 158.Dr Daley OSW 159.Gordonesque 160.Hellerdnase by Astone 161.Credits 162.Introduction 163.Teaser_Wavelengh 164.Ace Production 165.Jack Production 166.King Production 167.Light Queens 168.Queen Production 169.Select 170.Springy 171.Blurce 172.Grill Change 173.TG Deck Flip 174.Toast Change 175.Collective Aces 176.Dr Daley One Second 177.FlipT 178.JDStyle 179.Jokewild 180.Magnetik 181.Major Card 182.Minmal Water 183.Nymphea 184.Sanfan 185.Tetri 186.Toaster 187.Together 188.SHINVERSAL 189.MYSTERION 190.LUMIX 191.WHIRLWIND 192.CONTROL+FREAK 193.SHINSANITY 194.THE+COOOON 195.SLITHER 196.PALMING 197.SHRIM 198.THE+CARDINI+CHANGE 199.WHITE+WINE 200.THE+SNAP+CHANGE 201.BONUS+MATERIALZ 202.ANARCHY 203.Shoot Ogawa 11个版本 204.Not so holey 205.Intuition 206.镜像转移BogdanVoicu The Mirror Transpo 207.控牌手法 Blind Square by BizauCristian 208.凯旋牌组X3 209.神奇洗牌手 210.没有印刷的预言 211.流畅假切 212.终极的转换

213.The Sick Control Trilogy 214.对角线缓慢变牌 215.Rematch by Caleb Wiles 216.Beyond 217.Rapture 218.SpiralPrinciple 219.传统reset 220.4A4J互换 221.笑脸移动 222.燃烧的X 223.优雅双翻

心灵魔术

1.SYNC 2.数学家的噩梦 3.期末考

4.ICASH(iPhone自备) 5.你不知道的事 6.AC-AN

硬币魔术

1.Chef Tsao - Arming System 2.四币归一 3.五鬼搬运

皮筋魔术

1.Unleash 2.皮筋穿越 Limbo 3.Bandito by Alex 4.皮筋穿透

物品消失

其他1.The Vanishing 2.筹码完美消失出现 3.YAYA消失 4.牌盒消失出现

1.断气球还原

2.无道具牌穿玻璃Daniel Garcia Kaos 3.From Nothing by Kevin Parker空袋变苹果 4.硬币入袋 5.手臂显像 6.Pandora潘多拉

7.空心糖旋转效果Slowmotion 8.水变冰 9.热力穿透 10.空杯生烟

推荐第3篇:魔术王国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图形宝宝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正确区分。

2.游戏环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二、活动准备:

纸箱(魔术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卡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语言导入):

手指游戏(集中幼儿注意力)

“小兔子拿锤子,钉钉钉盖房子” ,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盖的房子漂亮。

(二)摸图形宝宝

(1)教师:小朋友们都做的非常好,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玩,好不好,魔术王国里有一个奇妙的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箱里藏的什么?

(2)教师:魔术箱里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三角形)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那谁知道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3)教师:魔术箱里东西多,我请某某小朋友摸一摸。(分别请两位小朋友,摸出圆形和正方形,教师同上提问,游戏反复进行)

(4)教师总结:魔术箱里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三)魔法口诀

教师:老师这儿有三个魔法口诀,可以帮助你们又快又准的认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仔细听。

(1)\"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这是什么图形呀?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三角形(拿出三角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这么奇妙的魔法口诀,你们想不想学啊?跟老师说一遍,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大家一起说一遍。

(2)\"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这是什么图形呀?那小朋友们见过哪些滚来滚去的圆?让我们一起来说一遍口诀,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我们来看看下一个口诀。

(3)\"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大家一起来说是什么图形?(拿出正方形卡片教具观察并重复口诀)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口诀。

(四)游戏\"小动物找家\"

教师:小朋友们本领真大,把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找了出来,那我们能不能再帮助魔术王国迷路的小动物们找到家呢?

(1)小朋友们看看这是谁,出示ppt(小朋友:小猪),小猪呀找不到家了,我们小朋友帮它找找好不好,小猪它说我的家有“”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小朋友们找一下小猪的家在哪里?出示ppt (2)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啊?(小朋友:小狗)那我们也帮帮小狗找找家好不好?那我们来听听小狗的家是什么样的?小狗说:我的家是“”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小朋友们找到小狗的家了吗?

(3)同上,小蜗牛“家是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五)游戏\"魔法礼物\"

教师:小动物们都找到家了,它们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我们送来了魔法礼物,我们一起看看吧,出示ppt

哇~,这么多的图形宝宝组合到了一起,组成了这么可爱的小动物,那老师也给小朋友发一些图形宝宝,我们也一起来粘贴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好不好。

展示小朋友粘贴的图形宝宝,并让幼儿说说都用了哪些图形宝宝。

四、活动延伸:

教师: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么多图形宝宝,那回家都看看家里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推荐第4篇:纸卷魔术教案

第5课

纸卷魔术

金升外国语实验实验学校

董鸿艳

教学目标:

1、运用色纸和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和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教学方法:示范,讨论,创新,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卷作品范例、制作材料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出示几张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卡纸,在三分钟内变成一只小猫造型。

(先把纸卷成柱形,再粘贴,边制作边讲述魔术口诀:一个卷儿是身体,加个卷儿做头部,粘上细卷成鼻子,剪了两刀变耳朵,添上几条变胡子,翘起尾巴喵喵喵。)

学生观看教师“变魔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进而揭示课题《纸卷魔术》

二、激疑探究。

1、猜谜请出动物朋友。

课件出示谜面,哪一组猜对了,就把相应的动物纸卷造型发给这一组,

1 已猜对的小组不再参加后几轮的猜谜活动,直至每组都获得一个纸卷动物。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公鸡) 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企鹅) 老家住在弯里弯,前门后门都不关,狮子豺狼都不怕,只怕猫咪下山来。

(老鼠)

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青蛙)

„„

2、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请学生介绍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简洁、逼真,夸张,抓住这些动物特征。)

同学们可以看一看,拆一拆,再装一装,这些可爱的动物采用了什么材料?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学到了哪些制作方法?

各组学生观察,拆装,研究讨论制作方法和过程,并由代表向全班进行讲解和示范,解决制作纸卷造型的技巧问题。如:

①把一个圆形剪去一部分,可变成锥体作老鼠的耳朵。

②要使两部分衔接,除了粘。还可以在需要插接的地方剪一道口子,相互交叉,插进去。

③将纸卷的一边剪切去一部分,可折出需要的角度。 „

三、尝试制作。

原来这些纸卷小动物是这样做出来的,同学们,你们想试一试吗? 那么大家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各自的精彩构思开动吧。老师随时听候你们的召唤,随时帮助你们。

学生试做动物纸卷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对不足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欣赏作品。

1、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让学生欣赏。说出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2、课件出示几件纸卷动物作品。

讨论是否喜欢这些作品吗?这些作品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作品采用的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发表各自看法。是否能做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也可挑选合作伙伴进行交流。

五、学生制作。

学生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个人制作,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回辅导,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作品展示。

举行“纸卷动物大联欢”活动。

1、学生手持纸卷动物造型相互问好、模仿动物行走、嬉戏。

2、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制作的,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3、师进行点评。

七、课后拓展。

教师讲故事《勇敢的小刺猬》,按故事的情节逐个出示角色(动物纸卷造型),有小刺猬、小兔、小猴。以此鼓励学生课后根据故事、课文或儿歌等设计制作动物纸卷造型进行表演。

推荐第5篇:魔术兴趣班教案

魔术兴趣班:小小魔术师 老师:梁穗健

第一节课: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课堂内容:

包括

1.老师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2.老师的魔术表演(互动表演), 3.简易的魔术教学1~2个, 4.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

二.时间的安排:(总时间:60min)

1.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5min 2.老师的魔术表演:10~15min 3.简易的魔术表演和教学1~2个:30~40min 4.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5~10min

三:课堂内容安排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效果:

1.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消除大家的陌生感,互相之前开始成为朋友 2.老师的魔术表演:展现魔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的兴趣,树立老师的威信 3.简易的魔术教学1~2个:让学生们初步接触魔术的奥秘,学习魔术 4.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有不懂得地方可以及时问,同学间互相交流

四:注意事项:

1.选择教授的魔术应符合7~10岁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尽量地选择操作简单,效果神奇的魔术

2.每节课应让学生有自己的表演机会,与同学们的交流与互动时间 3.注意与小朋友相处融洽,关系友好

4.小朋友是最难控制的观众,表演魔术不幸失手时要保持镇定,灵活处理

5.针对对象是小朋友:流程一定要简单,最好用日常点的道具,气球,杯子,小玩具之类,出的效果要重,比如说颜色,出现消失,小孩的逻辑并没有那么严密,所以表达一定要清楚,不然真的你变完人家都不知道你在干嘛

6.当小朋友受到外界干扰而分心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办法专心在你的表演上,所以.消

除外界的干扰是魔术师的工作之一。

五: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好台词,表演的节目和道具。 2.学生:相关道具

推荐第6篇:《魔术表演(一)》教案

《魔术表演

(一)》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计算机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2.能力目标:能运用“伸缩”方式,“翻转/旋转”命令完成画图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重难点:

1.重点:“伸缩”方式,“翻转/旋转”命令

2.难点:画图的创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我们的画室里也要上演一场魔术表演,跟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教学过程

1、幻灯片出示:第一场:伸缩术

(1)师:我们来看第一场魔术:“伸缩术”。树变大了,缩小了。在我们的画室里面也可以让树变大缩小。来看这幅图“公路两旁的树”(幻灯片出示),你们来说一说:怎么样来画这幅图更简单。

生:可以用“复制”命令。

师:同学真聪明,想到了“复制”命令,那么谁能到前面来操作并说一下该怎么样“复制”命令? (2)学生操作并叙述步骤。 (3)教师总结(幻灯片)

(4)师:我们现在开始来变魔术了。新建画布(学生一起说)。 我们先来布置一下舞台(画出公路和一棵树)

师:首先我们先来复制一棵树。下面是魔术的秘密所在了,来看这棵树的周围有一个蓝色的虚框,看这里有八个点,它们叫做控制点,我们把鼠标放在点上来看一下,变成了双向箭头,我们拖拽看一下,树变了。(横向的,纵向的,还有四周的都要提到)。我们再来画几棵。你们学会这个魔术了吗?下面你们就来自己练习一下吧。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讲解。

3、幻灯片出示:“转身术”

(1)师:下面是魔术的第二场,“转身术”。你们来看,右边的风车是又左边的圆形变成的,你们知道怎么变的呢?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2)师:我们先来换张画纸。用椭圆工具先来画个圆,下面是魔术的秘密了,老师用选定工具将圆劈成两半,并移开。老师留了一个小空隙,你们想一想,一会告诉老师这个空隙是干什么用的。下面老师选定两个半圆,复制,粘贴。在后一个部分,单击“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按一定角度旋转”中的“90度”,确定。放到合适位置。最后我们填上合适的颜色。现在谁来告诉老师这个潇空隙是干嘛用的

生:能够填不同的颜色。

师:下面你们一起来练习一下吧。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发现优秀作品展示。

4、任务呈现

(1)师:小明的班上要举办联欢会了,他邀请你们参加,你们能不能用魔术为他布置一下呢?看老师的布置:幻灯片

4、

5、6。下面发挥你们的想象为小明布置一下吧。 (2)学生设计完成作品。

尹盛楠

师徒课

》教案2008年11月

《魔术表演

(一)

推荐第7篇:美术教案魔术拖鞋

美术教案-魔术拖鞋

课题:魔术拖鞋

课型:工艺制作

课时:1课时授课年级:二年

一、导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领你们去参观。你想知道我们去参观什么吗?随着老师的目光你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新授

1、播放。(英语介绍给同学交流展示自己的机会)好,木偶剧我们就看到这里,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些新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是哪个家族的成员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玩偶的世界。

2、你喜欢你的新朋友吗?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来找找!他希望你能给他起个名字,了解他的特点。看谁能最快的了解他?小组讨论(通过游戏观察材料的运用、了解制作的方法。)通过短时间的接触你了解你的朋友了吗?谁能来把你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下面就请我们的同学把他们的朋友介绍给大家。(分析教具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3、谁发现了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纸弹簧和废旧纸餐具的利用。那你会折纸弹簧吗?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那些废旧的材料曾经多么寂寞、多么可怜!他们现在可着急了,想要变废为宝了,想要变成充满活力的玩偶。看看你们手中的材料你都想到了什么?看看谁的想法最新奇、最有特色?(结合自己的材料展开联想、适时的启发引导开阔思维)哪个小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想怎样合作?老师在这里先预祝你们合作成功!

三、作业

要求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老师已经等不急想要看看我们的新朋友是什么样子了!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打造新朋友的行动中来,大家一起加油吧!

四、座间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制作,适时的点拨,及时发现极具特色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以开拓思维,鼓励大胆创新、张扬个性。

五、作品展示下面就请我们的新朋友和大家见面!分角色表演。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我们用丰富的想象、灵巧的双手变废为宝和同学们的真诚的合作,就会创造出更美丽神奇的世界。

推荐第8篇:好玩的魔术教案

《 好 玩 的 魔 术》

——-大班科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上星期我带领幼儿进行了《手影游戏》这一科学活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纷纷说:“真好玩,像变魔术一样!”于是,我想抓住孩子们这一兴趣爱好,把《好玩的魔术》做为延伸活动,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喜欢的“魔术表演”入手,利用扑克牌、扇子、丝巾、手工纸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表演魔术,让孩子动手动脑、探究魔术的奥秘,并通过观察、探讨、学习变魔术,引导幼儿感受科学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观察、探究魔术的奥秘:小兔子耳朵是怎样动起来的。

2、幼儿表演魔术并体验魔术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探究小兔子耳朵是怎样动起来。

活动难点:掌握让小兔耳朵动起来的技巧。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魔术箱、火把变玫瑰道具2个、彩带、扑克牌、音乐、扇子、火机、手工纸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观看魔术表演的经验;撕、折手工纸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观看魔术,激发兴趣。

教师表演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导入语:“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你在哪里看到过呢?想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魔术表演,看仔细哦!”

教师表演魔术:火把变玫瑰、扑克牌变色、丝巾变色、破扇还原等魔术。

(二)基本部分:多次探索,获得经验。 1.初次尝试,获得经验。

师:“老师带来的魔术精彩吗?好看吗?还想再看吗?” 教师表演小兔子魔术。 提问:“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会动起来?”请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动手试一试。 2.再次尝试,提升经验。

师:“小兔子耳朵为什么会动起来呢?你发现秘密了吗?” 幼儿自主操作、探索魔术的奥秘。 3.继续尝试,巩固经验。 师:“小朋友真像小小魔术师!都会让小兔子的耳朵动起来,但是魔术的秘密千万不能让观众看到,要藏起来,魔术师们为了增加魔术的神奇,需要加进一些假动作。比如:老师拉线的动作,就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就像真的有一根线在拉,所以小朋友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加进去一些假动作和眼神,现在请小朋友们练习表演魔术,看看谁表演的最神奇。”

幼儿分组练习魔术,教师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表演魔术,推向高潮。

师:“小朋友刚才练习的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呢?”

幼儿个人表演;集体随音乐表演。

师:“看来,大家都掌握了这个魔术的奥秘,老师告诉大家,其实每个魔术都有它自己的秘密所在,希望小朋友们好好学习,去发现更多魔术的奥秘,请小朋友拿着你的小兔子,做一名小小魔术师,回家给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表演一下吧!”

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

好 玩 的 魔 术

单位:卫辉市博雅幼儿园

教师:赵 蕾 日期:2011年11月

推荐第9篇:好玩的魔术教案

好玩的魔术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试试中,尝试进行魔术活动,激发幼儿对事物探究的兴趣。

2、通过尝试操作魔术,发展动手能力。

3、感受魔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饮料瓶、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剪刀、固体胶、手工纸若干、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T: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过魔术表演呀?你在哪里看到的?是谁表演的?表演了一个怎样的魔术?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回答)

二、教师表演魔术,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扑克牌魔术,幼儿仔细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T: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小魔术表演给你们看,你们可要仔细看好哦~ ▲教师表演魔术

T:刚才哪位小朋友看到了老师是怎么变的? ▲幼儿根据教师变的魔术进行揭秘

T:呀,我们小朋友的小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魔术的秘密。老师告诉你们,其实每一个魔术里面都有一个秘密。这个魔术太简单了,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更精彩的魔术,怎么样?

2、教师表演小兔子魔术,激发幼儿探索

T:这是一张手工纸,老师要把它变成一只小兔子。(▲教师边陈述,边表演小兔子魔术)

T:你们看到线了吗?那小兔子的耳朵怎么会弯下来的呀?(幼儿自由回答)诶,怎么会呢?等下请每一个小朋友都到篮子里拿一张手工纸来试试,发现这个秘密好吗?把撕下的纸放在篮子里。 ▲引导幼儿找出魔术的秘密。

T: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什么老师手里明明没有线,另一只手还要拉线呢?(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总结小兔子魔术的秘密,请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3、纸圈魔术,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感受魔术带来的乐趣。

T:魔术要多多练习,不然秘密被人家知道了,就不好玩了。瞧,这是一张纸条,老师要把它变成一个圈,看看纸圈中间有什么?猜猜看,如果老师沿着这根中线从中间剪开,这个纸圈会发生什么变化?可能变成几个圈?(幼儿自由回答)

T:好吧,那么我们来试试看,看看沿着中线从中间剪开,这个纸圈会变成几个圈?先剪开一个口子,再慢慢沿线剪开。(▲教师边陈述,边表演纸圈魔术) ▲教师请幼儿探索操作,教师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找出秘密。

教师总结纸圈的秘密,请幼儿再次尝试操作,教师指导。

三、延伸活动,展示纸圈新魔术,请幼儿在课后进一步探索,感受魔术的乐趣

T:(出示双圈相扣的纸圈)老师告诉你们哦,这两个扣在一起的环,也是用这样的纸条,但不一样的粘法,然后再剪出来的,请你回去开动小脑筋,试一试,去发现这个魔术的秘密,好吗?(活动结束)

推荐第10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魔术表演》

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魔术表演》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活动中激发大胆想象、表现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和观察力,学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为幼儿提供故事的主题、人物及主要情节,初步调动个人经验即兴创编故事,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魔术表演》教案吧。

设计思路: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刘谦的魔术表演,引起轰动,魔术成了大家经常议论的话题。孩子们也把刘谦视为自己的偶像,整天议论他是多么的神奇。由此,使我受到启发,我从孩子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了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现《纲要》倡导的精神。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完整的话。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表现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和观察力。

3、为幼儿提供故事的主题、人物及主要情节,初步调动个人经验即兴创编故事。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魔术棒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看录像,引出主题

播放刘谦变魔术的录像,教师引导幼儿观看。

二、学习表述故事主题。

1、游戏:魔术师变魔术。

师:我来当魔术师,你们当我变出来的东西,我的魔术棒一指,你们就变,想变成什么就变成什么。

幼儿在魔棒指挥下做动作变出各种造型,并用一句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2、观看课件,丰富幼儿学习材料。

师:魔术师的本领可大了,他什么都能变出来,咱们再来看看魔术师还能变出什么?(播放课件)

师:原来,他还能变出我们想不到的东西呢!咱们再来合作一次,看看这次你们能不能变的和刚才不一样。

幼儿再次在魔棒指挥下做动作变出各种造型,并用一句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3、通过做、看、说,请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4、看了魔术师精彩的表演,请小朋友用语言、动作表现观众的反应,再次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表述。

三、播放课件内容,学习编构完整的故事。

1、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主题、表述主要情节线索,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进行讲述。

2、请个别幼儿创编故事,教师随机指导,学习分享。

3、分角色表演游戏,再现故事主要内容。

本文扩展阅读:魔术,能够产生特殊幻影的戏法。即以迅速敏捷的技巧或特殊装置把实在的动作掩盖起来,使观众感觉到物体忽有忽无,变化不测

第11篇: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课教案《魔术香蕉》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展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引导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课《魔术香蕉》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发展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用肢体语言进行动作表现。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香蕉若干。

2.地垫。

3.方纸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做神秘状态:“这个盒子里面有一个好吃的,样子是长长的,皮是黄黄的,拔下皮来就能吃。是什么东西呢?”

(二)拿出香蕉,启发想象,鼓励幼儿用动作展现

师:“这个香蕉会变魔术,你们信不信?”

1.面带微笑,轻轻把香蕉呈现。(香蕉弯腰状)

师:“香蕉开始变魔术了,这样看,香蕉像什么?” 幼:“像月亮。”

2.轻轻把香蕉呈现。(躺状)

师:“香蕉又变魔术了,这样看,像什么?” 幼:“像小船,像小床。”

3.把香蕉放在耳朵边。(打电话的样子)

师:“这样看,又像什么呢?” 幼:“像我爸爸(妈妈)的电话。”

4.把香蕉放在鼻子前。

师:“这样像什么呢?” 幼:“像大象的鼻子。”

(三)与幼儿分享食物

1.分享前让幼儿洗手,并擦净。分享过程中告诉幼儿有好吃的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完后,教育幼儿把果皮放在指定的盘子里。

2.让幼儿尝试自己扒香蕉皮,对不会的幼儿加以帮助。让幼儿在自己的尝试中获得成功。

3.在分享过程中,让幼儿边吃边说:“好吃,好吃,香蕉又变小了。”让幼儿在吃香蕉的过程中,感受香蕉的整体、部分、变小、没有的过程。

(四)与幼儿一起整理果皮

(五)活动延伸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香蕉都可以变成什么。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欢声笑语,让我欣喜地感受到他们语言的丰富和想象的活跃.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营造幼儿自由表达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增强幼儿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游戏活动、通过观察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香蕉,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想象、体验帮助幼儿了解比喻,使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

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提问比较笼统.当教师问幼儿是否遇到困难时,孩子异口同声的说“没有”.评价是为了给幼儿提供面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如果提问幼儿“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做?”“你的意思是什么?”会更大限度的挖掘出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发现并自己的想法,看到自己观点的合理之处,进一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评价真正发挥作用。

本文扩展阅读:香蕉芭蕉科芭蕉属植物,又指其果实,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第12篇:光影魔术手(多媒体教案)

课题名称: 光影魔术手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光影魔术手的基本操作,了解他所能实现的功能。 2.情感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

(2) 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学重点:光影魔术手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光影魔术手的高级应用 教学准备:

1. 硬件环境:计算机摄像头、数码相机、扫描仪 2.软件环境:光影魔术手,照片、背景图片等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环境:网络机房(能上网)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多媒体教案

一、导入

使用Photoshop来做人像美容,虽然效果会非常好,但往往都需要复杂的过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会比较难做到效果。而光影魔术手通过其简单方便的操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二、新课

(一)光影魔术手是什么?

是一个照片画质改善和个性化处理的软件。简单、易用,每个人都能制作精美相框、艺术照、专业胶片效果,而且完全免费。

(二)、功能简介

1.特色功能:正片效果、黑白效果、晚霞渲染、数码补光、褪色旧相片、PS中的主打手段色阶、曲线等等

2.人像处理:影楼风格人像、人像美容、花样边框、撕边效果、正片效果、反转片负冲、负片效果、数码补光、数码减光、柔光镜模拟、水印等 3.其他:添加边框、制作大头贴、制作新年日历等 教师活动:展示、讲解、演示等 学生活动:听讲、思考、练习等

(三)应用实例

实例一:今天我们介绍如何用光影魔术手为人物照片美容。

1.跟红眼、色斑说再见

针对拍摄时出现的红眼、斑点等问题,我们只要在“效果”列表中选择“人像处理”→“去红眼/去斑”选项,然后拨动鼠标滚轮放大头像局部待处理的区域,按下“去斑”按钮,以鼠标左键点击处理的斑点位置,即可将斑点去除(如下图)。而去除红眼的方法与之相同。

2.打造细嫩的皮肤

如果照片中人物的皮肤过于粗糙,我们可以对皮肤进行“磨平”处理,令肌肤更显细嫩白晰。我们选择“效果”→“人像处理”→“人像美容”选项,在弹出的处理窗口中拖动“磨皮力度”、“亮白”、“范围”这三个调节栏上的滑块,即可实时看到窗口中的图片处理结果(如图)。

如果照片中人物的皮肤毛孔较大,我们可加大“磨皮力度”的参数。若局部皮肤不够“美白”,那么我们可以用鼠标右键选取该部位的皮肤颜色,程序即会自动进行美容处理。

实例二:用光影魔术手调制把照片变成水彩画 步骤:选择菜单中的“颗粒降噪”功能

这个功能有两个参数

第一个“阈值”参数设置为255,这样,全图都会变得模糊

第二个“数量”参数可以是3-5之间,越大,照片会变得越模糊。要不还是设置成3吧。

图片附件:

是不是觉得太模糊了点?

接下来,我们利用“编辑”菜单中的“效果消褪”的功能,对刚才的处理进行一些消褪的处理。

消褪的参数可以一边调整一边观察,我觉得设置在20-40之间比较适合。这张照片就设置为25吧。随你的喜好而定罗。

现在,我们要给照片加点底纹。

选择菜单“效果”-“风格化”-“纹理化”

把“纹理类型”设置为“画布”,其他的参数不用调整。

再点一下工具栏上的“曝光”,让它自动调整一下明暗。

再利用“花样边框”给它加一个边框„„

完成了~

三、布置作业:请上机完成示列作品

3、4课时:

四、边框应用

1、边框有轻松、花样、撕边、多图类型。通过工具选项可以进行添加。还可以自定

义绑定文字标签。 2、制作轻松边框

假设我们已经有一张底纹素材:轻松边框。我简单介绍一下怎么把它做成一个轻松边框的素材。

先打开一张照片,我们用它做边框的试验,所以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我一般把它缩放到640×480左右的大小,这样看得比较清楚一些(当然这个可以自己掌握的)

打开轻松边框功能,转到“外挂边框”,里面有个“边框工厂”的按钮看到不?按这里,就开始自定义轻松边框了~

点一下边框信息,看到右边很多栏目,这里的“边框名称”是必须要输入的,这个名称做好以后将出现在刚才“外挂边框”的列表中的。其他的选项是可选的

接下来,先做第一个扩边。

说明一下,这种边框,是通过一层一层向外扩边实现的。一共可以扩5次。

点左边的“第一层边框”。

再把“第一层边框生效”打勾。这时,下面的选项开始生效了。

我们点“全部按象素”,出现对话框,输入“1”

好,第一层扩边设置好了,它的效果,可以通过“预览”看一下。它是在原来照片的上下左右各扩展一个象素。填充的内容是纯白色。

接着,我们做第二层扩边。

第二层扩边的做法和第一层一样。点击“第二层边框”,“全部按象素”,输入“1”个象素。这时,我们要把填充的颜色设置为黑色。见图

这两层扩边的作用,是在照片的四周,勾一条白色的边和一条黑色的边,令照片的边缘更清晰一些。

继续做第三层扩边。

第三层扩边,我们终于用到刚才下载的素材了。

注意这次扩边要大一些,我使用了“全部按百分比”,把四周的扩边大小全部设置成了10%。这表示,上下左右将分别扩大原来照片的10%。

同时,把“填充内容”设置为“平铺底纹”,指定好你需要的底纹文件。如图

预览一下,做到这一步,基本上,我们已经通过几次扩边,做成了一个简单的轻松边框了。

为了使边框的立体感觉更强一些,最后再设置一下第三次扩边的阴影,分别设置了“右边”和“下边”有阴影,设置好阴影的颜色、大小、透明度,通过预览不断调整一下,满意后,千万别忘了这一步:点“导出”按钮,把这个边框存盘(一定要保

存EasyFrame目录下)。

这是最后做好的边框的效果图,和导出的边框文件。

图片附件:

第13篇:《仙女的魔术棒》教案

《仙女的魔术棒》教案

教学目标:

1.自选材料制作一根魔术棒。

2.通过魔术棒的制作,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3.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剪刀,胶带,木棒,各种彩纸等。

教学难点:

通过的制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热情。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的朋友。

(播放动画课件:小仙女手持魔术棒,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从湛蓝的天空中,慢慢地飞来,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大家好!我生活在美丽的天堂,每当人们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他们就会连叫三声:小仙女,小仙女,小仙女。我听到他们的呼唤,就会来到他们面前,用这神奇的魔术棒,帮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危险,实现美好的心愿。’) (此时,望着同学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的心中无比喜悦。看来采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形象能更有力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探究,确定材料。

师:小仙女听说大家特别喜欢魔术棒,特意托我带给大家几根。喜欢吗?

师: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小仙女怎样才能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呢?同喊:小仙女,怎样才能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呢?小仙女:小朋友们,很高兴认识你们!我也很想把魔术棒送给你们,不过,魔术棒只属于那些拥有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人们!只要你们闯过下面三关,魔术棒就听你指挥了! (1)魔术棒都用了哪些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2)魔术棒由几部分组成(3)亲自动手,乐趣无穷。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闯第一关。同学们可要认真观察呀! 师:每组发一根漂亮的魔术棒,同学们在一起拆一拆,装一装,研究研究,看看这些魔术棒是使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也可以研究书上的。 (教师把魔术棒发到各小组中,并协助进行探究) 师:谁知道仙女的魔术棒都用了哪些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生汇报)

师:好!第一关同学们顺利过关。接下来看第二关,它更需要你开动充满智慧的大脑了。 (结合第二关的问题与同桌交流)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三、互助探究,完成作品。

师:小仙女刚才偷偷地告诉我,说大家表现得很出色,她很希望大家顺利闯过第三关。第三关可是最难最重要的一关,有没有信心?

师:同学们,开始让魔术棒从你手中变出来吧!小仙女为了帮助大家,要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

(播放课件:小仙女说遇到难题可以请教你的好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这个大朋友。看谁的魔术棒又精致有特别)(在不知不觉中提醒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对策及对作品的要求,孩子们易于接受) (同学们开始制作魔术棒,播放节奏轻快的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作品交流,互诉愿望。

1、师:同学们,第三关你闯过了吗?

(孩子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2、师:同学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大脑,终于得到了魔术棒。举起你的魔术棒,比比谁的最漂亮,看看谁的最奇特! (生生互评,学生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给同学提出优缺点,并能虚心接受)

3、师:同学们也像小仙女一样拥有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快快许下愿望吧!

4、师:我们看小仙女她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

(播放课件) 小仙女:小朋友们,你们的愿望我都听见了,只要你们肯用功,肯吃苦,肯动脑,肯动手,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五、总结。

今天,我们跟小仙女学会了用多种材料制作魔术棒,我们可以拿着自己的魔术棒回家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许个愿望,也可以把小仙女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好吗?

第14篇:八年级上写字课教案

八年级上写字课教案

(钢笔字部分)

第一课

小横折钩、大横折钩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横折钩、大横折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小横折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小横折钩,竖画左斜。)

二、学习左小右大、上小下大的例子

1、“的”的写法

2、“易”的写法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而”、“物”、“钧”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大横折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 (大横折钩,竖画垂直。)

五、学习“司”“句”的写法

1、“司”的写法:第一笔行笔要直。

2、“句”的写法:第二笔行笔要开阔。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习”、“菊”、“蜀”、“固”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二课

大小横折弯钩、小横折弯钩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横折弯钩、大横折弯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二、观察大横折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大横折弯钩,折后行笔略左斜,到适当处再向右弯。)

二、学习“九”和“势”的书写

1、“九”的写法:第二笔,折后行笔略左斜,紧靠竖中线。

2、“势”的写法:右上角的横折弯钩略斜。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染”、“九”、“旭”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小横折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 (小横折弯钩,折后行笔向右下弯。)

五、学习“气”“筑”的写法

1、“气”的写法:最后一笔,要右下弯,写舒展。

2、“筑”的写法:最后一笔右下弯少收紧,写匀称。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风”、“飞”、“凡”、“筑”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三课

左耳刀与右耳刀 教学目标:

1掌握左耳刀与右耳刀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左耳刀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双耳刀在左,耳朵要写得小,竖画要用垂露竖。)

二、学习“陶”“院”的书写。

1、“陶”的写法:左小右宽大。

2、“院”的写法:左边窄小,右宽大,底部平齐。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阶”、“陈”、“院”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双耳刀在右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 (双耳刀在右,耳朵要大,竖画垂直用悬针竖。)

五、学习“邻”“郭”的写法

1、“邻”的写法:左宽右窄,左边要舒展,右边稍长。

2、“郭”的写法:左宽右窄,左边要紧凑,右边稍长。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郊”、“郁”、“邻”、“郭”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四课

女字旁和女字底 教学目标:

1掌握女字旁和女字底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女字旁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女字旁,写得窄长。)

二、学习“婵”和“如”的书写

1、“婵”的写法:左边,紧靠竖中线,比右边窄小。

2、“如”的写法:左边窄,比右边的“口”长。左右写匀称。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婵”、“如”、“妨”、“姑”、“娟”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女字底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 (女字底,写得扁而宽。)

五、学习“娄”“姿”的写法

1、“娄”的写法:最后一笔最长,写舒展。

2、“姿”的写法:最后一笔写长,托住上面的部分,写匀称。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娄”、“姿”、“要”、“委”、“妄”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五课

建字旁和走之儿 教学目标:

1掌握建字旁和走之儿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建字旁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建字旁,注意撇与捺要交叉。)

二、学习“延”“挺”的书写。

1、“延”的写法:建字底要写的舒展,托住上面的部分。

2、“挺”的写法:建字底在中间,要写小些。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延、挺、廷、庭、诞”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走之儿的运笔

(走字底,点与第一折在一条竖线上,撇与捺不交叉。)

五、学习“逢”“迫”的写法

1、“逢”的写法:外边走之儿要舒展,里面写紧凑。

2、“迫”的写法:外边走之儿要舒展,白不要写得太大。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通、透、迫、逢、逼”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六课

是字旁和走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是字旁和走字旁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

一、观察是字旁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是字旁,左伸右缩,捺画伸展。)

二、学习“题”和“匙”的书写

1、“题”的写法:是的捺画要伸展,页写得窄长。

2、“匙”的写法:是的捺画要伸展,里面的写舒展。

三、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题”、“匙”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四、观察走字旁的占位、学习它的运笔 (走字旁,也是左伸右缩,捺画伸展。。)

五、学习“起”“越”的写法

1、“起”的写法:最长的捺,写舒展。

2、“越”的写法:捺画舒展,里面的部分写得紧凑。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赵”、“趁”、“超”、“赶”、“趟”、“超”“趋”

2、自己找类似的字,练习书写。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

2、问题点拨。

第七课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钢笔书写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形成初步的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临摹诗句,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

2、抄写古诗,提示: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

三、每句诗,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写得大小一致性,使诗句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四、注意标点符号在句中的写法,做到行款整齐,讲究整体的协调美。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

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初中|毛笔字

教材简析:

本课继续进行左偏旁的教学。主要是进行“口、日、月、扌、木、禾”等偏旁和“唱、鸣、明、暗、服、肢、持、护、村、桃、积、科”等字的书写练习。口字旁,较方。右竖比左竖短。唱字,右部横的间隔均匀,上下对正。鸣字,口偏左上,竖折折钩的横稍长。日字旁,较窄,右竖比左竖长。明字,日偏左上,横的间隔要匀,暗字,右部中间横要长,上下对正。月字旁,窄长,横的间隔均匀。服字,左右长短相等,右部稍宽。肢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提手旁,竖钩与横的交叉点偏右。持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横的间隔均匀。护字,右部比左部稍低,点须独立。木字旁,竖要直,点比撇的起笔稍低。村字,右部比左部稍长。桃字,兆比左部宽。禾木旁,首撇较平,横比首撇偏左。积字,左长右短,科字,左右宽窄相等,右部比左部稍长。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口字旁、日字旁、月字旁、提手旁、木字旁、禾字旁及12个单字的书写要领。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

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教学重点: 偏旁和单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如何记住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 教法:示范引导法 学法:读练结合

教学准备: 视频展台、录音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指名上台书写: 体 行 凉 消 地 珠

师: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

二、教学口字旁

1、指名读口字旁书写分析。

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关上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4、生完成练习。

5、生默读“唱”和“鸣”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

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7、对比找问题,然后在书上完成练习。

8、总结学法:先读帖,后练习,再对比,最后巩固。

三、自学其他偏旁的书写

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

2、生练习时,师放音乐,巡视辅导。

3、生进行行款练习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还要把练习内容搞清楚是什么意思,不要写完一个字再去看下一 字怎么写,要一气呵成。

四、作品展示

选择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师指出作品中的优缺点。

五、教学总结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 左偏旁

(二) 口

唱 鸣 写字课教案

教学目标:掌握“横”的运笔方法,会写几个简单的含有“横”的汉字,培养练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我们练习了写毛笔字时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2、同学们都做得很好!你们是不是都跃跃欲试,想动笔写一写了

二、横画写法

1、出示示意图,教师介绍: 横分为长横和短横。

横的特点:

1、两头重,中间轻,微向右上昂,有左低右高之势。

2、长横:长而轻,方起,园收。

2、教师示范长横写法。边示范边介绍写法:

1、锋向左上角起笔。

2、折缝向下轻顿。

3、折缝向右铺毫。

4、提笔向右行笔(中部稍轻)

5、转锋向右上稍昂。

6、向右下重按作顿。

7、

向左回锋作围,提笔离纸。

3、学生练习书写长横,教师巡视,指导。

4、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5、教师示范短横的写法。

介绍:短横的写法与长横基本相同,仅收笔时向下轻顿。 短横的特点是短而重,方起,方收。

7、学生练习书写短横,教师巡视,指导。

8、将好的作品拿到台上展示,师生互评。

三、在米字格中练写有横画的字

1、认识米字格。

2、教师示范在米字格中书写“一”、“二”,重点讲解笔画位置。

3、学生摹写,教师指导。

4、练写,互评。

【右点、左点】

点可以看作是楷书基本笔画的起点。点法又称侧法。执笔时笔杆可略向右后方倾斜,笔锋尖向上翘起,以侧取势;点又以斜侧居多。点的形态:头尖、背拱、腹平、尾圆。要圆润饱满,浑厚有力。

右点:尖锋如纸,顺势落笔,向右下方落点,然后迅速铺毫,用力偏重于点的右上方,收笔时稍提笔迅速向右下顿挫笔锋二至三次(提按动作),向左上回锋收笔。

右点的病笔:

1.瘦长:行笔距离过长,用力过小。

2.臃肿:用笔交代不清。

3.牛头:起笔过重,转、按之力太大,棱角过多。

4.残缺:用笔草率,没有收笔过程。

左点:用笔与右点相同,只是方向相反。

【平撇、斜撇】

撇的运笔方法与悬针竖大致相同,不同是方向向左斜下。

平撇:向右上逆锋起笔,由左上向右下落笔,成笔力较重的点,稍作挫动,调锋后中锋向左下撇出,撇尖要尖锐饱满。平撇常用在字 首笔,形态短粗。 斜撇:用笔方法与平撇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斜撇的方向(左下)、形态(较长)。写斜撇要注意用笔轻重徐疾、抑扬顿挫的变化,出锋时力量要送到尖端,不要过于轻率。

撇的病笔:

1.僵直:执笔僵直,指腕运行不灵活,缺少适度的弧形变化。

2.钉头鼠尾:起笔过重,行笔过于草率,速度过快。

3.锯齿:行笔时偏锋,笔锋偏在一侧,未能中锋用笔行笔。

4.新月:起笔没有按顿,缺少形态变化。

5.散尾:三种原因,一是笔锋没有掭尖;二是收笔时笔锋未能送到尖端,而是随意甩出;三是需要更换毛笔。

6.木棍:不会提笔、按笔,平均使用力量。

第四课

笔画

(三)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短撇、竖撇、斜捺、平捺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教学资料

【短撇、竖撇】

短撇:用笔与平撇相同,只是倾斜角度大些。

竖撇:竖撇的上部用笔与竖相同,至三分之二处向左下自然行笔。

【斜捺、平捺】

捺是基本笔画中比较难写的笔画。

平捺:逆锋向左下轻起笔,向右下作轻点,轻轻挫动笔尖,调至中锋后提运向右上,再向右下,并逐渐加重笔力,笔画由细到粗,至捺脚处稍顿驻,写出棱角,然后向右微微挫动(一进一退地调锋)徐徐推出,出锋收笔。

斜捺:写法与平捺基本相同,起笔可用顺锋起笔,斜度较大。

有人将捺画喻为波浪,书写时要有起有伏,一波三折。

捺的病笔:

1.颈粗:起笔时用笔过重。

2.趾尖臃肿:收笔时没有提笔出锋。

3.脚单薄:没有按笔,用力过轻。

4.脚短小:收笔时提笔太快。

第五课

笔画

(四)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斜提、平提、横折、竖折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斜提、平提】

提的形态正好与短撇相反。斜提、平提写法相同,只是角度有所不同。

提的写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转锋向右上(右)行笔,边行边挫动笔锋中锋行笔,出锋收笔,要将笔力送到锋尖。

提的病笔:

1.鼠尾:提笔过早,过快。

2.尖薄:起笔、行笔轻而细。

3.钝软:行笔慢而无力。

4.棒状:不会按、提,平均用力。

【横折、竖折】

横折:先写一横,运笔到转折处,笔锋向右上角稍稍提起调正笔锋,然后向右下略重地按顿一两下,再折锋偏向左下行笔,写竖画。横折的关键在于转折之处要写得丰满、健壮。

竖折:可以看作是竖和横的组合,但要注意转折处不能断笔。写竖至转折处时,将笔锋轻轻提起(不离开纸面),边提边将笔锋向左拓展,以便调整笔锋,然后顺势写横画。

横折的病笔:

1.鹤膝:丹顶鹤的脚又长又细,而它的膝盖则圆而粗大,很有特性。人们把点画线条细柔,而转折、驻笔处浑圆突出的病笔,称为“鹤膝”。为了避免这种状况,要求顿笔时笔锋动作不能过大,也不要犹豫不决。

2.脱肩:转折处脱开,笔断意断,互不关联。

3.抗肩:转折处提笔过高。

4.圆角:转折处没有提按,直接圆转,导致骨软无力。

5.塌肩:转折处没有提笔。

第六课

笔画

(五)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竖弯、横钩、竖钩、弯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竖弯】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转弯处笔稍提,向右下圆弧行笔,再向右行笔,至末端回锋收笔。

【横钩】

先写一横,运笔到转折处,笔锋向右上角稍稍提起调正笔锋,然后向右下略重地按顿一两下,接着掉转笔锋向左下迅速出锋。

【竖钩】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出钩处先将笔锋提起一些再按下去,略顿一下,稍挫锋,然后向左上迅速提笔出锋。

竖钩的病笔:

1.尖薄:竖画写到下端时,未经提顿就直接出钩,显得细弱尖长,轻薄无力。

2.臃肿:尾部顿按过重,动作过慢。

3.伞柄:平均用力,出锋慢而无力。

4.散锋:三种原因,一是笔锋没有掭尖;二是收笔时笔锋未能送到尖端,而是随意甩出;三是需要更换毛笔。。

【弯钩】

顺锋起笔,落笔要轻,头部微尖,然后中锋逐渐用力,弧行向下运笔,至末端提按顿笔,向左快速出锋收笔。

第七课

笔画

(六)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卧钩、斜钩、竖提、竖弯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资料

【卧钩】

顺锋稍轻落笔,向右下圆弧行笔,转而横向,笔力由轻到重,至出钩处稍微挫动,向左上出钩。整个笔画要圆润而流畅。

【斜钩】

逆锋起笔,斜向落笔,稍顿挫调整笔锋后向右下中锋行笔,至出钩处稍提按,使钩的底部丰满一些,然后提笔向上或稍偏右出锋。

【竖提】

写竖至转折处时,将笔锋轻轻提起(不离开纸面),边提边将笔锋向左拓展,以便调整笔锋,再向右下按笔,然后向右上出锋。

【竖弯钩】

先按照写竖的笔法运笔,至转弯处笔稍提,向右下圆弧行笔,再向右行笔,至末端调整笔锋向上出锋。

第八课

笔画

(七)

一、目标

掌握基本笔画撇折、撇折点、横撇、横折钩的写法,描写含有这几个基本笔画的字。

二、教学资料

【撇折】

先写撇至转角处将笔锋轻提(不能断笔),同时向左侧拓展,调锋后向右上出锋。

【撇折点】

先写撇,至转折处提笔(不离开纸面),再向右下写一右长点。

【横撇】

先写横,至转折处稍提笔,再写斜撇。

【横折钩】

横折钩是在前面学习了横折、横钩的基础上安排的。先写横折,至出钩处与竖钩的钩法基本相同。

第15篇:三年上复习课教案

复习课教案 百利小学 施田

复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掌握本册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并能组词,并能根据拼音写出已学的汉字。

2、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复习掌握本册所学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复习辨析同音字和形近字,进一步培养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复习掌握本册《词语表》中的词语,能写出部分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能按要求正确搭配词语和将词语分类。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游戏、互动法、愉快学习法。 学生学习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法。 使用媒体: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上一周,我们已经学完了这个学期所有的新课。从今天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检查,看看大家是不是把这些知识都掌握了。如果发现自己还有不会的地方,就要及时补救。所以,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要更认真地学习,你们能做到吗?今天,我们首先来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今天的第一关是:生字大考验!

(二)复习第一单元要求会认的生字。

1、请小朋友们翻到课本158页,同桌互相考生字。要求:不会读的生字做上三角符号,课后补认。

2、出示小黑板,开火车认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

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

指名用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记忆。

(三)复习课文,检查背诵。

小朋友们,下面这一关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它就是课文背诵大比拼!

1、四人小组首先自由读课文,互相帮助读顺。教师巡堂检查。。

2、同桌练习背诵指定要背诵的课文段落,指名背诵。

3、填读句子。小黑板:

树枝 ,鸟儿 ,蝴蝶 ,好像 。最有趣的是,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

(四)复习第一单元复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刚才我们复习了要求会认的字,还有一类生字就是要会写的。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61页。

1、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小黑板出示:开火车读生字。(学困生优先提问)

3、复读学生读错频率较高的生字。

对读错的字,要求学生用记字法记忆,并组词了解字意。

4、堂上听写,集体订正。

(五)复习语文七色光一。

1、自由读一读我的发现的五组词语。

2、背诵《咏柳》《春日》,默写。

(六)练习(投影)。

峰( ) 戴( ) 铜( ) 观( ) 吸( ) 锋( ) 载( ) 洞( ) 现( ) 汲( ) 钓( ) 瓣( ) 涌( ) 摇( ) 盼( ) 钩( ) 辨( ) 勇( ) 遥( ) 扮( )

( )的清香 ( )的歌声 ( )的微笑 ( )劳动 ( )的石级 ( )的绒毛 ( )的草地 ( )的墙壁 ( )的影子 ( )的枝干 ( )的朋友 ( )的国旗

一( )小狗 一( )少先队员 一( )照相机 一( )小伙伴 一( )小纸团 一( )杂志社 一( )摄影师 一( )花 一( )工作

第16篇:五上心理健康课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课教案——你勇敢吗? 【活动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勇敢的认识和理解由于阅历浅而易走入误区,本节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目的】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辅导方式】

1、讲述和讨论

2、角色扮演

3、自我测试

【辅导准备】

三个情境小品。

【辅导时间】

1学时

【辅导地点】

课室

【辅导步骤】

1、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

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同意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结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4、回答测试问题,判断“勇敢”程度

(1)悄悄话

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互相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

(2)小勇士解难。

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商量如何解决上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排除困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勇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

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

(1)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2)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

(3)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同学们自由向老师提问,教师答辩

7、全课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找朋友

教学目的

1、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2、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

看录像、小品、唱歌、游戏、舞蹈。

活动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

2、音乐:《找朋友》《我的朋友在那里》《幸福拍手歌》

活动设想

人际交往智能的发展是小学生一项重要素质的发展,它对小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城市小学生多数为独子,其特殊的家庭结构和较为狭窄的生活空间使得多数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还不够理想,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是很重要的。经研究发现,儿童喜欢上学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感;二是可以在学校中认识许多新朋友。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低年级儿童把朋友看作是可以与之共同活动的游戏伙伴,或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的小朋友。但有部分小学生因为胆小内向或有自闭倾向,不懂得如何交朋友,所以有必要通过相应的活动增加学生交友的体验,增长交友的知识,改善其心理素质。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在《我的朋友在那里》的背景音乐下,学生进场。老师在门口与学生一一握手。

2、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心理健康辅导俱乐部,我想问一下大家刚才所播放的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3、有谁懂得这首歌所表达的意思

师:刚才下课时,老师看到小朋友跟自己的小伙伴玩得可开心啦!有的在玩剪刀石头布,有的在猜谜语,有的在唱歌,还有的在说悄悄话„„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庄老师也很高兴。是呀,我们的生活需要朋友,有了朋友,就会有更多的快乐。但是,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请看一段录像。

(放映课件[情境一]:学生A自己一个人跳皮筋,她用两张凳子撑住皮筋,可皮筋老往下掉,她越玩越觉得没意思,说:“真没劲!”)

播放课件[情境二]:学生B自己玩沙包,左手扔完右手扔,刚开始很高兴,玩着玩着,就觉得没意思,他坐在台阶上用手托着下巴看着天空,说:“要是有人跟我玩,多好啊!”)

师:你们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师:是呀,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如果有许多许多的朋友陪他们玩,他们就会玩得非常的开心。怎样才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交朋友。

二、

故事启发

师:交朋友之前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小熊过生日。

小熊:“妈妈,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小伙伴为我庆祝生日,好吗?”熊妈妈:“好呀,你去请吧!”小熊蹦蹦跳跳地出门了。他来到草地上,看小羊和小牛在吃草。小熊:“喂,喂,喂,两个长角的家伙,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去我家!”小牛、小羊:“对不起,我们不想去。”小熊继续往前走,他看小松鼠和小白兔在比谁跳得高。小熊:“喂,喂,喂,两个小不点,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去我家!”小松鼠、小白兔:“对不起,我们不想去。”小熊继续往前走,看见小鸡和小鸭在草地上捉虫。小熊:“喂,尖嘴巴的小鸡,翘屁股的小鸭,今天是我的生日,快去我家!”小鸡、小鸭:“对不起,我们不想去。”小熊请不到朋友,伤心地回去找妈妈。小熊:“妈妈,我请了很多小伙伴,可是他们都不来呀!’’熊妈妈:“小熊,你请客的时候有礼貌吗?”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熊妈妈:“小熊,你请客的时候要有礼貌,你再去试试!”小熊听了妈妈的话,又出门了。这一回,他可有礼貌了,称小鸡、小鸭“弟弟”,称小松鼠、小白兔“妹妹”,称小牛、小羊“哥哥”。最后,大家都答应为小熊庆祝生日。当小熊回到家时,小伙伴已经到齐了,大家一起为小熊唱生日歌,全班小朋友也跟着唱起来,共同祝愿小熊生日快乐。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开始小熊为什么交不到朋友吗? 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为他庆祝生日呢?

(2)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就要像小熊这样—(全班齐说:“热情、大方、有礼貌。”)我们就带者这样的态度去寻找朋友,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朋友。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吗?

三、学会交往 1、歌曲《找朋友》

2、学习交朋友

师:小朋友,交朋友时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交朋友的?在交朋友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3、交友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先请一位小朋友跟我示范一下,还没被请到的小朋友就先跟着音乐拍手唱歌,好吗?

4、师:今天,教室里还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你们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5、小结:只要我们团结礼貌、热情大方,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四、问题讨论

1、了解交朋友原则 (课件呈现问题)

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帮你的朋友吗?为什么?

②有同学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你认为这种“哥们义气 教师补充:我们与人交友还应当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并且还要遵纪守法。

2、讨论朋友交往碰到的问题

①朋友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A、心里不痛快,不高兴。

B、甩手不管,看笑话。

C、仔细想想他的话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朋友误解了怎么办?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声。

B、由此发生争吵。

C、不争吵,在背后发牢骚。

D、真诚地说理,想办法消除误解。

③与朋友两个人都需要某件东西,怎么办?

A、抢在别人前边先得到。

B、合理协商,共同使用。

C、为了成功,主动谦让。

3、结合上述分析,要求学生分析自己是否善于交往,并与好朋友互相合作交换心得,共同进步。

老师强调:发现了问题,可能有的同学会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羞愧,可是老师相信大家找到问题后一定会克服它,从一个不善于交朋友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有许多好朋友的人。

五、真情共勉

1、在活动结束之前,我想送给大家几句话:

①友谊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苍石,珍惜友谊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②多一个朋友,多一份真情;多一个机会,多一条路! ③师生情谊长,温馨和谐万万年!

④人生的快乐,在于你是否拥有真诚的朋友!

2、舞蹈《幸福拍手歌》

师:因为有许多的朋友让我们很幸福,老师今天也交了许多好朋友,哪些是我的好朋友,请站起来表演!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案--与依赖说再见

设计理念: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培养学生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而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性。依赖性强的人,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遇到问题时,自己不积极动脑筋,易产生从众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独立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对“案例”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自我剖析,以达到克服依赖情绪和依赖思想的辅导目的。 辅导目标:

1、通过各种案例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克服依赖情绪和依赖思想。明白学会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使学生了解学习生活中能独立完成一件事的重要性,体验生活中会独立做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情感。辅导形式:师生互动

谈话交流

小组讨论

情境体验

分析案例

辅导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 辅导时间:40分钟。

辅导准备:学唱《幸福拍手歌》、课件、图片、照片、声相资料、拍摄情境剧等 辅导过程:

《幸福拍手歌》音乐起,学生轻松、愉快地边唱边拍手做律动。

一、谈话交流(导入)

同学好!欢迎你们来到我的“健康乐园”,老师希望能和你们在这里度过轻松、愉快的40分钟。平时老师对你们不太了解,今天想借这个机会我们来沟通交流一下,有关“依赖”的话题---与依赖说再见。你们在家有独自一个人过的时候吗?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呢?晚上一个人在家心理(心情)感觉怎么样?白天独自在家需要自己煮饭吃吗?刚才我们通过交流,知道你们同学中有些是很勇敢的,很独立的,这是非常好的。有些同学当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心理有感到不安、焦虑、着急的现象,这是依赖心理的表现,在你们同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情境剧。说的是璐璐父母外出了,她独自一个人在家过了一天,她是怎么过这一天的呢?(她的心情怎样呢?)请看。

二、分析依赖现象,在生活中产生的不良后果

(一)观看情境表演《璐璐的一天》。学会分析帮助有依赖思想的璐璐

情节:星期日璐璐父母要外出,走时,交给小璐10块钱,让璐璐单独在家里生活一天。这天璐璐心里空荡荡的,感到很寂寞、害怕,不知怎么安排这一天的生活,心理压力特别大,还不断地埋怨父母不带他一起去,很不开心。晚傍妈妈回来了,璐璐高兴地冲过去对妈妈说:妈妈你终于回家了,我不会煮东西吃,又不敢上街买,我肚子饿了,你快给我煮饭吃吧!妈妈摇摇头,无奈地到厨房去给璐璐煮饭吃了。

(二)提问:

1.看了璐璐单独一天的生活,(你觉得璐璐这一天过的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璐璐胆子太小,要多锻炼。璐璐独立生活能力差,太依赖妈妈了。她可以打电话叫同学来跟她玩,就不会害怕了。„„)

2.璐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请同学们帮助分析一下。

(平时妈妈包办太多,没有从小培养她做事情,使她变得那么胆小,不会想办法。自已缺乏锻炼。) 3.请你们给璐璐提提建议。

(璐璐平时要多锻炼,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依靠妈妈。妈妈要经常培养璐璐独自生活的能力,不要什么事都包办做了。)

4.如果是你,会怎么过这一天呢?让同学们谈自已的生活经验。 师小结:可见同学们平时生活上克服困难,脱离依赖思想,从小锻炼自己,学会独立生活是很重要的。 5.类似像璐璐这样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纠正会怎么样呢?

(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如果不及时纠正:胆子就会越来越小,长大了一事无成,什么事都不会做,很孤独、没有朋友玩。如果遇到困难就会感到恐惧、焦虑、担心、有压力,还会影响身心健康的。) 师:说的好!人要是有了依赖思想,无论多么简单的事,都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 6.我们要怎样来克服依赖思想呢?

(引导学生说:我不能依赖妈妈了,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一定能行,我要独立。从小事做起,会做的事自己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要不怕困难。) 师小结:对,同学们要勇敢地克服困难,从小努力锻炼自己,生活上才能独立。刚才我们谈了生活上存在的依赖现象,并知道怎么去克服它。那么同学们在学习上是否也有依赖思想(依赖现象)呢?你们想一想。

二、分析依赖在学习中造成的后果

(一)启发学生说出学习中存在的依赖现象

(在家做作业时,边做边玩,需要家长监督才能完成作业。拿练习册后面的答案来对作业,养成依赖和不自觉做作业的习惯。看到难题不想动脑筋,马上就要去问同学或老师。„„)

(二)请看一组图片并分析。(一张是学生考试偷看的漫画;另两张是学生在互相抄袭作业) (1)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这几张图片说的是什么现象?

(2)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不会做、不想做、作业没完成怕老师(家长)批评) (3)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这些依赖现象,会有什么后果呢?

学生分析如下:作业时边做边玩,要依赖妈妈监督,这样很浪费时间,自己就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做作业有依赖性,不自觉,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就会下降了。抄袭作业不独立思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将来考不上中学,考不上大学。不好好学习,没有文化知识,将来就会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养活自己。

(4)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如何克服学习上的依赖行为?

师:同学们,如果有这样的现象,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和帮助,我相信一定会改正的。

老师小结:以上的分析说明: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有了依赖思想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地与依赖说再见,克服依赖的思想,树立信心,就能在生活上学会自理,学习上学会独立思考。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鹰是怎么摆脱依赖,锻炼生存体领的。)

三、分析摆脱依赖,走向成功的案例

(一)看小短片:《小鹰成功了》

(对比教育辅导)

情节:小鹰出生后,老鹰妈妈就把小鹰推出窝,成功学会飞翔。 提问:

1.看了这个短片,你们说说,小鹰为什么能展翅高飞呢? (在妈妈鼓励培养锻炼下,自己不断的偿试,最后成功了)

2.老鹰妈妈把小鹰狠心地推下去学习飞翔用意是什么?小鹰开始的时候表现怎样?后来呢? (充分让学生展开讨论)

并得出如下结论:妈妈想让小鹰快点学会生存的本领;妈妈想从小培养锻炼小鹰的胆量;小鹰学会飞了,就可以不要依赖妈妈了。小鹰开始的时候表现得很依赖、害怕、恐惧、差点要摔死,后来成功了,并露出开心的笑容。

3.看了这个案例,你们能不能谈谈平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培养你做事的?(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学习过程?) 4.通过上面的分析,要学会做一件事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都会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只要不断偿试,就会成功)

小结:不论是人在学习做事,还是动物学习生存本领,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失败到成功)的过程,只要有信心,摆脱依赖,坚持锻炼,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师:当我们第一次成功地做好一件事,心里会感到怎样呢? 生:感到特别高兴,特别自豪。

师:是的!现在就来分享一下独立生活给我们带来喜悦的心情。说的是我们学校能干的四个小伙伴。

四、联系生活

分享独立做一件事的快乐心情

(一)观看情境案例《今天我当家》

情节:妍洁妈妈不再家,她邀请了几个同学到家里自己包饺子,过了一个快乐的星期天,非常开心。 瞧,她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多开心呀!

1.她们在包饺子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她们是怎么解决的?

2.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独立想办法解决的事或者说独立完成一个任务,让你感到很开心,很自豪的?(在小组先互相分享一下。) 先让同学们分小组互相分享快乐事,再请个别分享给全班听。

师:同学们,平时学会独立完成一件事是多么重要呀!它不仅能让我们心里感到愉快,还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

师:是啊!人如果脱离了依赖,学会了生存本领,遇到问题时,就能冷静面对,关键的时候,还会逃生自救,甚至会做出让人感到震憾的事来。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这次四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个年仅九岁半的小英雄林浩的感人故事。请同学们用心去感受。

五、分享具有独立人格的感人故事。

(一)观看案例: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的感人故事

情节:九岁半的林浩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他的班级有31名学生,汶川里氏8.0级地震发生后,只有10名左右的学生逃生,而其中两名学生是林浩救出的。原来,小林浩在倒塌的校舍自救后,马上用弱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重返已倒塌的校舍又背出来一名昏迷的同学,并被塌方砸伤了胳膊。

(二)提问:

1.看了这个“小英雄林浩”的感人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说给大家听听。

2.你们想象一下他平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冷静、稳重、独立、勇敢。小林浩是一个脱离了依赖、学会独立生活的好孩子,才能在危难关头镇静自若,舍己救人。) 3.现在你想对他说什么? “真了不起”、“向他学习”„„

小结:可见,人摆脱依赖,学会独立,学会生存的能力,就能在困难面前做到不惊慌,冷静应对。我们为小林浩的勇敢行为感到自豪和骄傲。

六、总结

同学们愉快的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现在老师要了解一下,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教师用号召性的语气说)要想成为小林浩这样的人,请站起来(全班站起);有决心与依赖说再见的同学举起手来(全班有力地举起手)。非常好!老师也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共勉:(看大屏幕,请大家用坚定的语气读一遍)“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内心,摆脱依赖,克服困难,就能成为一个最棒的人。”

做家务的能手

课题:做家务的能手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教学重点: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掌握劳动的技巧。 教学难点:经常做家务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这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共同探讨如何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

二、质疑

1.你们在家里做家务吗?经常做吗?

2.能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举例说明

三、表演

具体内容:星期天,小华在家里帮助妈妈擦玻璃,费了很大的劲,才把整个房间的玻璃都擦完了,心里特别高兴,可是妈妈看见了,却责怪她说:“玻璃擦得不干净,不让你做的事,就别做,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

讨论:(1)小华和妈妈的做法对吗?

(2)不对的地方应怎么做?

四、小品

具体内容:奶奶正在打扫卫生,小刚放学回来了,就喊:“奶奶我渴了,快给我拿饮料。”奶奶赶紧说:“好好好,我马上给你拿去”。

讨论:小刚的做法对吗?他错在哪里,他该怎么做?

五、幻灯出示判断

1.小明帮助爸爸抱柴。(

2.五芳和小朋友玩,奶奶让她去打酱油,她不去。(

) 3.妈妈不在家,小红自己做饭。(

4.刘丽高兴时,就帮妈妈做家务,不高兴时,就不做。(

) 5.宋佳在班级爱劳动,在家就不干了。(

六、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七、竞赛

1.整理书包比赛;

2.以小组为单位,选学生参加做菜比赛;

一组:做糖拌柿子;

二组:黄瓜凉菜;

三组:炒鸡蛋。

八、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懂得在家里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九、教学后记

全班同学都能够帮助父母做家务,而且决心经常去做,并且做好。 板书设计:做家务的能手

主动、经常做家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教学目的 :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做一个快乐的健康的人。

课前准备 :

1、课件设计

2、小品编排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你有朋友吗?你喜欢交朋友吗?在生活中,有的人拥有很多朋友,与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生活,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说说笑笑,真开心呀!这节课将伴随你一起探索怎样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找朋友游戏

要求:以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名学生,数到“一”。

第一次:3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二次:4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第三次:5个同学一组迅速抱成团

(学生分组做“找朋友游戏”。游戏之后数一数:我赢了 次,我输了 次。)

2、谈一谈

(1)我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

(2)我没找到朋友时心里感到 。

(学生谈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诀

(1)仔细观察你身边的好伙伴是怎样交上好朋友的?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看课件:

课件1:萍萍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课件2:周梦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组成员,他俩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锯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合群)

课件3:遇到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难等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朋友,增进沟通和理解。(善于开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诀呢?

快记下大家的绝招,让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 学生归纳:交朋友的秘诀。)

(3)请看小品:

问题1:请你帮帮小陈,让他也能交到朋友。

问题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问题3: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让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学生进行小品表演:

小磊和小涛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说说笑笑玩得多开心啊!可是,小陈不敢和同学接近,他没有朋友,一个人非常孤独。)

三、总结

有朋友真好!高兴时,友朋友来分享;伤心时,有朋友来分忧;困难时,有朋友来帮助。朋友能给人带来欢乐、带来勇气、带来信心。老师相信,在你的努力下,一定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我长大了吗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依赖心理的危害,增强独立意识。

2.体验独立做事的快乐,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3.学会拒绝依赖的一些方法,并有计划地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不会的事学着做的好习惯。

二、活动内容

小学生个性心理辅导。

三、活动形式

情景剧、漫画故事、竞赛、小组讨论、交流。

四、辅导理念

独立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能力之一,需要通过后天培养才能获得。人在幼小的时候,要存活下来,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能力的增强,小学生的成长正在经历着“告别依赖,学会独立”的时期。但是,当前独生子女与其父母以及祖父母构成的“421”家庭模式,独生子女处于塔尖位置,于是造成了畸型的“小皇帝”现象,孩子们往往被家长们宠爱有加、甚至出现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这种“长不大”的现象令人堪忧,因而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势在必行。 本课以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消除课前学生紧张感。在热身活动后,课堂设计了四个环节。(1)开心一刻。以情景剧《今天我值日》和漫画《鸭蛋》演绎了两个笑话故事,让学生从笑声中悟出:依赖对生活和学习的危害,有依赖心理的孩子是没长大的孩子。(2)比一比、赛一赛。通过与同学比日常生活自理谁最多,赛谁纽扣缝得又快又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从中体验独立做事的快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3)经验交流。由于学生依赖心理的形成,主要源头在于家庭。因此本环节以丁丁帮做家务遇到的困惑,引导学生对这一普遍现象进行讨论和交流,从中理解父母,学会合理拒绝依赖。(4)行动计划。通过指导学生制定计划,进行课后拓展,帮助学生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里的事帮着做,不会的事学着做的好习惯。

五、活动准备

情景剧排练、针线包、纽扣、小奖品、行动计划表、漫画等课件、投影仪。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话题很有意思。那就是,让我们悄悄地问自己,“我长大了吗?”答案请先不要急着告诉别人哦!

(二)开心一刻 1.情景剧:《今天我值日》 丫丫是妈妈的宝贝女儿。今天,终于轮到丫丫当《值日班长》,丫丫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天刚蒙蒙亮,她就起了大早。看到妈妈还没下夜班,她只好自己穿衣、自己洗漱,早餐也没吃上,就兴冲冲赶到学校。瞧!她来了„„

学生交流:同学们为什么笑丫丫? 2.漫画故事《鸭蛋》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三年级的东东是怎么学习的?一起看看漫画:《鸭蛋》的故事„„

学生交流:东东为什么会得个“鸭蛋?” 3.引导探究:为什么说丫丫和东东都没长大? 4.小结:长大的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三)比一比,赛一赛

1.比一比:自己的事,谁做的最多(同桌) 2.賽一赛:缝纽扣

(1)出示并说明:比赛规则与要求 (2)比赛开始:背景音乐《劳动最光荣》 (3)评比并展示:(投影仪)

(4)颁奖激励:背景音乐《颁奖进行曲》

(5)体验交流:成功了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成功?

3.小结:学会自理并不难。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让我们给自己鼓劲,给自己加油,“我能行!”

(三)经验交流

1.情景演示:丁丁自己洗袜子,妈妈抢过手说:“你洗不干净的,还是给我吧!”还说:“只要学习好,会不会劳动没关系。” 2.小组讨论,班级分享:与丁丁类似的情形是否你也有过,你是怎么解决的?

3.归纳小结:学会合理拒绝依赖,让爸爸妈妈理解你、支持你,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

(四)行动计划

1.出示并简介《行动计划》表内容; 2.要求与父母配合,有计划地实施。

(五)总结激励 1.出示课件:“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好汉!” 2.请学生跟读、齐读(要求声音要庄严、洪亮。)

不当“小皇帝”

教学内容:不当“小皇帝”

主题:克服任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任性的坏处。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改掉任性的坏毛病。教学重点:认清任性的坏处。 教学难点: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品——任性的“小皇帝”

教师要事先挑选好六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强调台词的语调和神态,注意形体动作以及道具的设计)。

1、教师课堂点题:同学们,任性是我们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任性的问题,先请大家观看一个小品。

2、出示思考题:

(1) 谁是任性的“小皇帝”。 (2) “小皇帝”有那些坏毛病。 (3) 任性又有那些坏处。

3、提出观看要求:认真观看、积极思考,告诉学生这就是对同学的尊重。

二、讨论

1、讨论方法指导:讨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要心平气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仔细地听取别人的见解。

2、就以上问题分四人一组相互讨论。

3、根据小品内容,结合自身情况,讨论任性有那些坏毛病和坏处。

三、展开

1、自我测试,完成调查卷(要求认真、如实的填写,告诉学生诚实是一个人的美德)

2、找出克服任性的方法

3、针对调查卷所出现的任性问题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四、小结

1、自我评价:这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认清了任性的坏处了吗?在你身上是否存在任性的问题,找到改正的办法了吗?你学会讨论的方法了吗?你有收获吗?

2、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讨论了“任性”,大家都很认真,也在克服任性方面动了不少脑筋,相信同学们一定不愿做任性的孩子,对吗?

五、总结:任性是一个大坏蛋,千万别和它做朋友。

第17篇:五上 写字课 教案

第5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好“邀”“瀑”“躯”“俯”“蕴”这五个字。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赏析

1.展示写好的“邀”“瀑”“躯”“俯”“蕴”五个字。 2.学生观察分析

师:请同学们好好观察这五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发现,收获就会更大。 过渡引入:看着这漂亮的字,你们想写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自然平放于地上。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1.学生在书写本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在巡视指导时注意纠正学生不良的书写习惯,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展示被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请小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4.师范写,并适时总结这五个字的写法。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再写一写吗?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 学生再次认真练习书写。

5.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6.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四、欣赏、总结

1.同学们,这一堂课你们的表现真棒,是啊!劳动是最快乐的。现在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出示作品,学生观赏)

2.看了这些书法作品,好看吗?只要你们认真去练,也会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来。现在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愿同学们学会写字,快乐写字,最后真正地去享受写字。

教学后记:

第6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好“谧”“巷”“勤”“勉”“烤”这四个字。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赏析

1.展示写好的“谧”“巷”“勤”“勉”“烤”四个字。 2.学生观察分析

师:请同学们好好观察这四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发现,收获就会更大。 3.师范写,并适时总结这四个字的写法。 过渡引入:看着这漂亮的字,你们想写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自然平放于地上。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1.学生在书写本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展示被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请小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再写一写吗?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 学生再次认真练习书写。

5.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6.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第7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好“榆”和“畔”这两个字。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并放录音朗读。

2.导入:听了这首词,你最想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

请同学们把词中的生字找出来。(教师相机把在田字格里写好的“榆”和“畔”展示出来。)

二、观察、赏析

1.展示写好的“榆”和“畔”两字。 2.学生观察分析

师:请同学们好好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发现,收获就会更大。 过渡引入:看着这漂亮的字,你们想写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自然平放于地上。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展示被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请小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4 4.师范写,并适时总结这两个字的写法。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再写一写吗?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 学生再次认真练习写“榆”和“畔”两字。

5.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师:同学们,还想把更多的字写好吗?

6.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第8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好“挠”“庸”“毅”“惹”“浆”“岔”这六个字。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赏析

1.展示写好的“挠”“庸”“毅”“惹”“浆”“岔”六个字。 2.学生观察分析。

师:请同学们好好观察这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发现,收获就会更大。 3.师范写,并适时总结这六个字书写注意事项。 过渡引入:看着这漂亮的字,你们想写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自然平放于地上。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1.学生在书写本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展示被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请小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再写一写吗?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 学生再次认真练习书写。

5.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6.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第9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清楚、规范、熟练地写好“挚”“寝”“频”“朦”“凄”“篇”这六个字。做到布局恰当,行款整齐,均匀美观。

2.能力目标:在欣赏、实践、评价中感悟和积累初步的写字与评析方法。 3.情感目标:①培养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陶冶审美情趣。

②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一、观察、赏析

1.展示写好的“挚”“寝”“频”“朦”“凄”“篇”六个字。 2.学生观察分析。

师:请同学们好好观察这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发现,收获就会更大。 3.师范写,并适时总结这六个字书写注意事项。 过渡引入:看着这漂亮的字,你们想写吗?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写前明确写字要求: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头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自然平放于地上。握笔要松,落笔要轻,行笔要慢、沉稳有力。

1.学生在书写本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2.相互评价,取长补短

师:刚才老师看了同学们写字,很多同学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互相交流,评一评,比一比,推选写得好的参加全班交流。

3.展示学生的作品,全班交流

展示被学生推荐的优秀作品,并请小作者说说自己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再写一写吗?老师相信这一次一定会写得更好。 学生再次认真练习书写。

5.学生写后对比,看看自己写得怎样?(教师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 6.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第18篇:小魔术

神秘催眠术

一副扑克、一张纸、一支笔。从整副扑克中拿出两叠放在桌上,其中一叠是4张3,另一叠是随意3张牌;自己转过身,让对方选择其中一叠;然后你在纸上写下:你将选择“3”的那一叠。

【揭秘:如果对方选择了4张3的那叠牌,则在数字上符合;要是她选择的是另外随意的3张牌,则在牌数上符合。哈哈,怎么都是“3”那叠。】

神奇吸管

一根烟、一根用纸袋包装的吸管。拇指和食指用力捏住纸袋,使吸管与纸袋充分摩擦,然后把吸管从纸袋中抽出来。把香烟立在桌上,将吸管靠近香烟,绕着香烟转圈,这时候香烟会晃动起来,最后倒在桌上。你再把吸管和烟交给对方让她自己试,但肯定不会成功。

【揭秘:纸袋摩擦吸管产生静电,静电对香烟产生吸力,让香烟倒下。用手摸过吸管后,静电将会消失,所以对方表演时吸管就没有吸力了。】

使地心引力消失的魔术:

用一盒火柴(火柴不要装得太多)把其中的一根截短一点(相当于火柴盒的宽)。把这根短的火柴横放在火柴盒中,使它把其他的火柴挡住不掉下来。

现在,准备工作就做完了,你先把里面的火柴露出来给别人看看,但不要露出那根横放的火柴,然后你在桌子上划一个区域,说我要让这个地方的地心引力消失。接着把那盒火柴的正面朝下把里面的盒抽出来,火柴就不会掉下来了。但你慢慢的把火柴移到别的区域,这时你只要轻轻的捏一下火柴盒的前后两个宽,火柴就自然脱落了。

1.两数巧合

在桌子上放着一张纸和一支铅笔。表演者走到桌子前,将衣服口袋翻出来给观众看,证明口袋里没有任何东西,然后再将口袋翻回去。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字(不让观众看见),写好后,将纸条装进了衣服口袋里。表演者对观众说:“你现在随便说一个数字,你说的这个数字我早已预测出来了,就写在了刚才那个纸条上。好了,现在随便想一个数字,说出来。”观众报出了一个数字后,表演者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纸条,让观众看上面写的数字,果然是观众报出的那个数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表演者真会预测?

具体操作:

表演者事先在桌子的一角上放一个长约1厘米的铅笔芯(因为小,观众不会发现的),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将铅笔芯藏在其他地方。当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数字上,要假装在写,其时没有写任何东西。“写”好后将纸条装在口袋里。当观众报完数字时,表演者偷偷那起桌子上的铅笔芯。然后伸进口袋,用铅笔芯快速在纸条上写出观众报出的数字(为了写起来方便,让观众报数字时,可以限定一下所报数字在0到9之间)。这时表演者掏出纸条让观众看(观众看纸条时,表演者可将铅笔芯扔掉),观众定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表演好了,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魔术哦!

2.钞票变白纸

准备工作:钞票10张,白纸10来张。

表演方式:表演者事先把白纸条夹在第9和第10张钞票之间。表演开始,表演者将10张钞票展成扇面握在手中。然后从扇行的钞票中抽出几张正反面作交代,借机将10张钞票移到最下面,下面就是一叠白纸了。接着,理齐这叠钞票,右拳对着这叠钞票一击,然后展开扇面。奇怪!原来的一叠钞票全变成白纸了。再假意抽出几张纸交代,这样就可以用交代过的纸把钞票遮住,看上去好象钞票全变成了白纸。

注意事项:表演用的钞票和白纸要新而挺的

3.报纸盛水

表演者把水倒进一个用报纸卷成的漏斗里,这已够令人惊讶了,报纸怎能包住水呢?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把报纸漏斗的下而折起来,不至于让水流出来;而观众们却在等着看,水是否从报纸下面流出来,出乎意料,表演者突然把报往空中一扔,按住后将它展开,滴水不见,报纸完全是干的。然后再将这张报纸卷起来,从报纸里往玻璃杯里倒水。作为道具,需要两件普通的日常用品:一个有把的大玻璃杯和一张报纸。此外还需要一件辅助道具———一个直径为3~4厘米、高15厘米的透明塑料容器,容器上面有一个耳子。表演时,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杯子的后面(从观众角度看)挂着塑料容器。现在把报纸卷成漏斗形,右手拿起杯子,拿着漏斗形报纸的左手在玻璃杯后面从下而上提起,杯后的塑料容器于是就挂到报纸里去了。杯中的水就可倒进位于漏斗形报纸里的塑料密渐注意不要让水弄湿报纸)。等水倒得差不多了,拿报纸的手又由下而上地提起来,让玻璃杯将透明塑料容器挂走,然后放下玻璃杯。为了加强表演效果,表演者故意装做十分小心地拿着报纸的样子,意为不让水晃出来,但突然间他将报纸往空中一扔,或者干脆往观众席上扔去。接着重新把这张报纸卷成漏斗形,将水从报纸里倒回杯子——先将挂在玻璃杯上的塑料容器放入漏斗形报纸中,然后把塑料容器里的水倒入林子,又按同样方法把空塑料容器挂走,将杯子放好,再展开报纸给观众.

心灵魔术

准备两本同一种类型的书(比如说商业的 教育的)让两个观众上来检查这两本书。然后让一名观众任意翻到第几页,然后你对他说要左边的哪页还是要右边的

那页,再让另一名观众翻到第一名观众说的页数,让他记住那页的第一个字,然后魔术师就把那个字写出来了。

解密:其实这两本书的内都是一模一样的,只是魔术师把书皮换掉了,当魔术师问第一名观众要左边的那页还是要右面的时候,这是魔术师就可一大大方方的看到第一个字就行了,你在猜字的时候在做一些神秘的动作就OK了。注:这两本书必须是同类型的。

硬币传喉咙:

魔术师先准备一枚硬币让观众检查,再让观众做个标记,然后他就说我要从嘴里吃进去,再从脖子后面传出来。结果把硬币放在嘴里,然后观众看他的手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然后他又从脖子后面拿出来了。

揭秘:其实魔术师在说:“我要从嘴里放进去再从,脖子后面拿出来,这是他已经放在脖子后面了。但还要装着拿着硬币的动作。接下来就是装神弄鬼,做吞咽的动作,还有表现自己很难受,这段做的越长越好,就是让观众忘了你刚才做的动作,然后再从脖子后面拿出来就行了

扑克飞来

表演现象:

魔术师左手拿着两张扑克,胡观众前后翻看一次,说明仅有两张。然后把两张扑克收拢,举在眼前,对扑克吹口气,说声:“扑克飞来,扑克飞来”。再将扑克拉散开,这时,魔术师手中却有7张扑克了。

魔术师又将扑克收拢,说声扑克拉散开,又只有两张了。

反复表演趣味无穷。

表演技巧:

魔术师手中的两张扑克的后面一张用浆糊贴了5张斜角扑克(如图2)。魔术师在交待手中扑克时持有斜角条边的扑克倒在下面。当收拢后趁吹气时,暗将扑克调头.再拉开时,当然会变成7张(其实是两张和五块斜角条扑克边),因观众较远,看不出斜角边而认为是飞来的扑克。当再次收拢时,魔术师只要将扑克暗调头散开,多余的扑克就又“飞”走了。

数学猜牌术

演示:

表演者将一副牌交给观众,然后背过脸去,请观众按他的口令去做。

1.在桌上摆3堆牌,每堆牌的张数要相等,(假如是15张吧)但是不要告诉表演者。

2.从第2堆拿出4张牌放到第1堆里。

3.从第3堆牌中拿出8张牌放在第1堆里。

4.数一下第2堆还有多少牌,(本例中还有11张牌),从第1堆牌中取出与第2堆相同数的牌放在第3堆。

5.从第2堆中拿出5张牌放在第1堆中。

表演者转过脸来,现在说:“把第2堆牌、第3堆牌拿开,那么第1堆中还有21张,对不对?”观众数一下,果然还有21张。

秘诀:

这是一个利用数学中的恒等变换原理来设计的魔术。 必须记住:一是每堆牌的开始的张数必须相等。 二是第3次从第1堆牌中移去现在和第2堆牌中相等的牌数。在本例中的数学式为 4*2+8+5=21 评论和建议:

这是一个完全靠数学规律来表演的魔术,在这个魔术中的观众应该是比较“老实”的观众。如果他不完全按你告诉他的做,你最后的魔术将会失败。不过这种魔术最大的迷惑人的地方就是完全是由观众在控制牌。而且它的互动性很强。当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是这种“老实人”,对付他们就要用到一些“强给性牌”的魔术了。

天地变色

表演方法:

表演者叠牌,扇形展开,让观众看清楚里面有红牌也有黑牌,同时还交待了反面。表演者又从中抽了几张让大家看清楚正反面。接着,他把这叠牌收拢,上下挥了几下,重新展开后这叠牌全都变成了黑色。

魔术揭秘:

1.取10余张红牌与黑牌,做表演用;

2.把一些黑牌竖着从中间撕去半边。再把全部红牌同样撕去半边,将撕下的半边牌互相粘在一起,成为两色牌;

3.把经过特制的牌分别间隔后叠在一起。表演时,把牌扇形展示时,自然有红有黑,挥手之后,把牌倒转过来,再展开时,全变成黑色;

4.要记住,凡抽出向观众交待的牌必须是未动手术的黑牌。

袋 中 认 牌

任取五张牌,牌背向上,并列在桌上。表演者背立,让一观众认一张牌,默默从右向左点数,是第几张,记住牌名。表演者把五 张牌收拢,放进口袋。然后留一张牌在袋中,取出四张牌,分置桌上,也是牌背向上。然后问那个观众,他所认的是第几张牌、观众 回答后,表演者说,那张牌我早就留在袋中了。于是便取出来,放在桌上,牌面向上,正是观众认的这牌。

演法:

1. 在表演之前,先在贷中预放四张其他牌。

2. 表演者收回桌上五张牌时.要从右到左,按顺序收回(图1)。

3. 把五张牌放进巳放有四张牌的那个口袋后,取出袋中事先所藏的四张其他牌,放在桌上,牌背向上排好(观众误以为这是五 张牌中的四张)。

4. 然后表演者就在袋中按照观众所说的第几张牌、暗数一下,把这张牌抽出,拿给观众看,就是观众的认牌了。

5. 桌上仍旧放着五张牌.袋中也仍放着四张牌,可以连续表演多遍,不会露出马脚。

桌子上放着一张纸和一支铅笔。表演者走到桌子前,将衣服口袋翻出来给观众看,证明口袋里没有任何东西,然后再将口袋翻回去。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了一个数字(不让观众看见),写好后,将纸条装进了衣服口袋里。表演者对观众说:“你现在随便说一个数字,你说的这个数字我早已预测出来了,就写在了刚才那个纸条上。好了,现在随便想一个数字,说出来。”观众报出了一个数字后,表

演者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个纸条,让观众看上面写的数字,果然是观众报出的那个数字。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表演者真会预测?

具体操作:

表演者事先在桌子的一角上放一个长约1厘米的铅笔芯(因为小,观众不会发现的),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将铅笔芯藏在其他地方。当表演者拿起铅笔在纸上写数字上,要假装在写,其时没有写任何东西。“写”好后将纸条装在口袋里。当观众报完数字时,表演者偷偷那起桌子上的铅笔芯。然后伸进口袋,用铅笔芯快速在纸条上写出观众报出的数字(为了写起来方便,让观众报数字时,可以限定一下所报数字在0到9之间)。这时表演者掏出纸条让观众看(观众看纸条时,表演者可将铅笔芯扔掉),观众定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表演好了,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魔术哦!

钞票变白纸

准备工作:钞票10张,白纸10来张。

表演方式:表演者事先把白纸条夹在第9和第10张钞票之间。表演开始,表演者将10张钞票展成扇面握在手中。然后从扇行的钞票中抽出几张正反面作交代,借机将10张钞票移到最下面,下面就是一叠白纸了。接着,理齐这叠钞票,右拳对着这叠钞票一击,然后展开扇面。奇怪!原来的一叠钞票全变成白纸了。再假意抽出几张纸交代,这样就可以用交代过的纸把钞票遮住,看上去好象钞票全变成了白纸。

注意事项:表演用的钞票和白纸要新而挺的

3.报纸盛水

表演者把水倒进一个用报纸卷成的漏斗里,这已够令人惊讶了,报纸怎能包住水呢?但他还是一本正经地把报纸漏斗的下而折起来,不至于让水流出来;而观众们却在等着看,水是否从报纸下面流出来,出乎意料,表演者突然把报往空中一扔,按住后将它展开,滴水不见,报纸完全是干的。然后再将这张报纸卷起来,从报纸里往玻璃杯里倒水。作为道具,需要两件普通的日常用品:一个有把的大玻璃杯和一张报纸。此外还需要一件辅助道具———一个直径为3~4厘米、高15厘米的透明塑料容器,容器上面有一个耳子。表演时,玻璃杯放在桌子上,杯子的后面(从观众角度看)挂着塑料容器。现在把报纸卷成漏斗形,右手拿起杯子,拿着漏斗形报纸的左手在玻璃杯后面从下而上提起,杯后的塑料容器于是就挂到报纸里去了。杯中的水就可倒进位于漏斗形报纸里的塑料密渐注意不要让水弄湿报纸)。等水倒得差不多了,拿报纸的手又由下而上地提起来,让玻璃杯将透明塑料容器挂走,然后放下玻璃杯。为了加强表演效果,表演者故意装做十分小心地拿着报纸的样子,意为不让水晃出来,但突然间他将报纸往空中一扔,或者干脆往观众席上扔去。接着重新把这张报纸卷成漏斗形,将水从报纸里倒回杯子——先将挂在玻璃杯上的塑料容器放入漏斗形报纸中,然后把塑料容器里的水倒入林子,又按同样方法把空塑料容器挂走,将杯子放好,再展开报纸给观众.

.跳动的火柴

偶然遇见一伙朋友,您可以告诉他们您刚刚发现了一种绝妙的脉搏检测方法。于是,您从衣服口袋里面拿出两枚普通的木质火柴,把其中的一枚放在左手的手掌上面,说明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脉搏计数器。然后,再把第二枚火柴故在第一枚的下面,让它作为整个演示过程中的脉搏发生器。当您的朋友们仔细观察那个计数器的时候,他们自然会发现它正在按照一定的节奏上下跳动着,仿佛正在记录着您的心跳次数。突然间,您的心跳失去了正常的规律,最后,随着一个近乎幽歌的动作终于停止了跳动。接下来,您把火柴交给朋友们,请他们进行一番认真仔细的检查,然后,请他们一试身手。显而易见,尽管他们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决意要像您一样痛痛快快地“露一手”,其结果却只能是眼睁净地看着那两枚火柴静悄俏地躺在他们的手心里面“睡大党”。秘技与准备工作表演这个节目时,您最好使用大号的木质火柴。正是由于对道具的要求标准不高,所以,您可以随时随地借到这样的火柴作为道具。其实,表演这个节目的真正秘诀就在于那枚火柴——脉搏发生器——的暗设机关。

表演方法

1.如图所示,把第一枚火柴故于左手攀作为脉博计数器。调整好火柴的位置,使它紧*手指的根部,其头部朝着您自己。

2.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握住第二枚火柴,即脉搏发生器,与此同时,还要用中指的指甲紧紧地抵住火柴的后背.如图2所示.

3.倘若您用中指的指甲稍微对该火柴施加压力,或者让该火柴在指甲上面极其缓慢地滑动,那么,这根火柴就势必产生出一连串为人不易察觉的脉冲.

4.把发生器火柴放在计数器火柴下面,如图所示。按照第3步骤中规定的方法,使右手中指的指甲俏俏地磨擦那枚火柴,于是,右手中的火柴就必然促使左手中的火柴接连不断地产生出一连串的颤动。

再告诉你几个,

空中抓烟

表演者走向舞台向空中一抓,一支得烟就抓在手上,然后放回一个帽子中,向上一抓又是一支香烟,就这连续几次,那香烟里来的呢?

说明:原来表演者在右手的中指上,套了一个半园型的铁皮象金戒指模样,上面有个小尖头,香烟就插在上面,当手一弯的时候,香烟就出现,手一伸直香烟就不见了,其实香烟就是一支,表演时注意观众的角度。

二、白纸变钱

表演者从自己的衣袋里拿出十张白纸,一张一张打开交代,两面都是白的,然后把它合起来放在手心中,双手一合,十张白纸就变成十张十元的人民币,立即会引起观众的哄然大笑。

说明:这个节目的特点是手法魔术,是先把准备好的十张人民币贴在其中一张白纸的背后,通过手一合,换了一个面就出现了十张十元钞票。

三、针扎气球

针扎气球:表演者一个大气球向观众交代,然后拿出一个钢针从气球中间穿过,奇怪的是气球没破。

说明:在演出前把气球的两端用胶皮贴上,钢针对准胶皮穿过一时不会破掉,不仿试一下。

四、直线吊瓶

表演者交代一只小花瓶,然后把一根绳子进去,马上就吊起了瓶子。

说明:原来瓶子里面有一粒小园型的橡皮球,表演时将小绳子放进瓶口一倒过来橡皮球就压紧小绳子。用家里的酒瓶也能表演,但不能是透明的。

五、飞杯不见

表演者端出一只圆磁盘,盘内有一把敞口壶,一只玻璃杯,然后用一块手帕盖在杯口上,演员拿起杯子和手帕,向观众走去,手一抖动杯子不见了。

说明:原来机关秘密在手帕中,手帕中有一块圆型铁圈,象杯子口一样大小,其实走向观众的时候,杯子已经没有了。因为铁圈和杯口一样大,所以观众不会注意到。

六、二牌变五

演员拿出一付牌的其中两张,牌背向观众交代后,说明没有夹带,手一晃动,向观众交代五张扑克牌

1、

2、

3、

4、5,怎么一下变成五张呢?演员又一晃动,又变成两张扑克牌。

说明:原来只有用两张牌,另外三张不同的点子是剪下来贴在一个角上,演员一晃动就是换一个方向,调一个头,小魔术靠熟练,调头要自然,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七、空袋来蛋

表演者从彩台上提起一条黑色平绒布袋为了证明里面是空的,演员把它翻过来,而且在袋外不断挤动,然后做了一个魔术动作,一个鸡蛋从角上挤了出来接二连三变出了十几个鸡蛋来。

说明:这个绒布袋的后背一面,上端边缘处实际系一长条形夹层,此夹层左边封死,右边开口在绒布袋内,十余只鸡蛋全装在里面,为了减轻重量,十余只鸡蛋只有一只是真的,其余全是假的,或者是蛋壳。

八、杯底抽帕

演员将一只玻璃茶杯向观众交代,并且将水倒入滴水不漏,演员将水倒出擦干,放入一块绸布杯中,杯口封好、左手拿好,立即用右手抽出杯中的绸巾。

说明:原来机关在杯子上,在制道具时就将杯子底旁钻了一个小孔,约1分硬币大小,倒水时用左手按上,水当然不漏,抽绸巾时就从小孔里抽出来的。

九、飞来火柴

表演者将一盒空火柴向观众交代后,用一个魔术动作,手一振,打开火柴已是满满一盒火柴了。

说明:原来这火柴是用二只芯子、半只抽斗装成火柴放在里面向上一推即是满满的一包。

十、扯纸还原

表演者将一根长纸条交代后,撕得很碎,吹一口气仍还原成一根纸条了,观众颇为奇怪。

说明:在未演出之前准备工作做好,在纸条上角卷上另一条,撕掉的是交代的一根,团在手中,放开另一条即成。

十一、空中腾杯

表演者将二只空玻璃杯交代后,用一块玻璃再用一块手帕交代放在玻璃上放上二只杯子顶倒过来不掉下来,观众看了惊险非凡。

说明:原来在交代道具时,关键问题在手帕之中,有放置一个如凹形的铁皮,放在两旁,杯子用手指掀信所以顶倒不掉下来。

十二、飞烟不见

表演者将一支香烟放燃着,抽一口突然放入手中,一瞬间不见了。

说明:用一根橡皮筋通入袖管内头扎上一个笔套香烟放进套内,手一松,那香烟缩进里面去了。

十三、烧纸变钱

表演者将一张白纸交代后,用火柴燃着后一瞬间变成一元钱钞票了。

说明:预先将一元钱折好放在火柴后面,将火柴一燃一推钱进手中,马上变出一元钱。

十四、扑克电话

表演者用一付扑克牌交代后,叫观众抽去一只或二只,放在耳旁一听就知道了,实在奇怪。

说明:此牌是同花顺子连起来的,上下一和仍乱,一看牌底便知道抽出的牌了

十五、A字变“3”

表演者将一支红方块A字向观众交代后,吹一口气变成红方块“3”字了,呀!什么道理?

说明:原来在A字角上贴了一个“3”字,顶倒一用头大姆指掀掉一角即成了

十六、剪绳不断

表演者将一根元绳交代后,叫观众当场剪断,叫到

一、

二、

三、马上接起来了,一致拍手叫好。

说明:此条带子过门在手指将另一头叫观众剪下的仍是一个头子,以手过门丢掉了一个头子。

十七、武松脱帮

表演者请一位观众,用手帕帮住两手伸进一根带子,

1、

2、

3、带子脱下来,但手仍帮住不动,奇怪!

说明:表演者以两手指将手腕内带子跳出来不动便滑下来了。

十八、火柴变彩巾

表演者将一盒满满火柴交代一下,并燃着二根,叫观众一看叫

1、

2、3,那火柴不见了,了取出来三块红绿绸巾。

说明:其实那一排火柴是假的,全用半根贴在绸布角上,所以燃去二根真的,满满一包不见了。

十九、剪帕还原

表演者从口袋摸出白色手帕一块,然后拿一把小剪刀,把白手帕的中间剪破一块,然后把剪下的碎布放回手帕中间,一晃动,一会儿又是一块完整的手帕,观众看了感到实在奇怪!

说明:原来白手帕没有什么两样,机关在手上带着一块小的白手帕,其实剪下来的就是一块小手帕。这也是要熟练,掌握角度,不能被人发现表演者手指上带着小手帕。

十、米变米花

表演者拿出一两米,叫两观众上台拉好一块布,表演者把米放在布上不断抖动几分钟,米就变成米花,并且还可以吃。

说明:其实米花早就准备好的,装在一小畚箕里面,有道具才能表演,通过手抖动,米花轻在。

第19篇:魔术喇叭

大班语言活动:魔术喇叭

朱一丹

09年3月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感受作品展示神奇的情节及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

2、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和讨论活动,懂得“做事情不能只想到自己,要为他人着想”的道理。

3、能大胆地发挥想象,并乐意在集体面前表达个人见解。活动准备:

幻灯片、幼儿会唱歌曲《森林音乐家》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森林音乐家》,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幼儿随着音乐表演唱《森林音乐家》。

2、感知阅读童话《魔术喇叭》

——小动物们都用乐器演奏出了好听的音乐。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种乐器(放映图片一:喇叭)瞧!是什么?这是一只非常神奇的喇叭,它会变魔术呢!是一个魔术喇叭。你想知道关于这个喇叭的故事吗?

——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教师与幼儿一起有重点的观看 ① 谁来了?(放映图片二:小动物)

② 咦?又有谁来了?(老爷爷)他是干什么的?你们猜一猜小动物们想要什么呢?

③ (放映图片三)出现了什么?(萝卜)小猴子什么时候吃萝卜了?它会对喇叭说什么呢?

④ (放映图片四)出现了什么?(松果)小兔子会对喇叭说什么呢? ⑤ (放映图片五)出现了什么?(桃子)小松鼠会对喇叭说什么呢? ——哦,那故事是你们想的这样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教师用轻松、欢快的语调讲述故事。

3、理解故事内容。

——老爷爷一开始拿出魔术喇叭时,对小动物们说了些什么? ——小猴子、小松鼠、小兔子,他们分别想要什么?结果怎样? ——这时老爷爷又说了什么?

——听了老爷爷的话,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这一次能变出来?

4、幼儿尝试讲述童话故事。

——你喜欢这个魔术喇叭吗?为什么?

——这个喇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能给别人要礼物,不能给自己要礼物或做事情不能只想到自己,要为他人着想。) ——教师和幼儿一起复述故事(教师适时提醒)。

5、幼儿自由想象,谈论:

——动物园里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它们会向魔术喇叭要什么呢? ——如果你有这样一个魔术喇叭,你会向它要什么?给谁呢?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编故事,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6、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这只魔术喇叭真神奇,自己想要的东西变不出来,只要替别人着想,立刻就变出来了。我们也来做一个神奇的礼物,送给你的好朋友。

第20篇:魔术回路

魔术回路

魔术师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转换回路,从外界汲取魔力,作成人类也能使用的魔力。

这个转换回路就是魔术回路

魔术师特有的体内模拟神经,是能够将生命力变换成魔力的回路,作为基盘也是联系大魔术式的道路,连接幽体和物质的回路。魔术回路实行机能的时候,人类的肉体会随之伴有相应的痛苦。

魔术回路是天生的才能,它的数量是一生下来就决定了的

一般人几乎没有魔术回路

因为那本来就是很稀少的东西

所以魔术师积累好几代的血统,让生下来的子孙们有较适合魔术的肉体

做过头的家族就像在做品种改良一样,增加生下小孩的魔术回路

当然也存在例外,如《月姬》的CIEL。

它的制作只在最初的一次,之后平时就会作为神经一样遍布身体,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在精神面上以一个想象图为开关来反转之,使其能够流通魔力,作为魔术回路来发挥机能。

作为开关的想象画面的内容每个人都不同,士郎是枪的扳机,凛则是以刀刺穿心脏为形象。

顺便说,直接把神经作为魔术回路是一种异端,士郎差不多就算一个例子。

衰退,失去回路的家族,也可以随着遗传,留下曾经存在过回路的痕迹,虽然这也并不是说不可以强行打开它并发挥机能,但是这样做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伤害,最少也会象慎二一样落得住院的下场。

魔术协会

Fate Stay Night

魔术协会

From Tsukipedia

不问国籍、派系,由一群钻研魔术的人所成立的自衞团体(当然,只是名目上)。

以管理,隐匿,发展魔术为使命。拥有保护自身免受威胁(如教会、自身以外的魔术团体,

惩罚触犯禁忌者的怪异现象)的武力,以及进一步发展魔术(也有说是衰退)的研究机关。

颁布有抑止利用魔术犯罪的法律。

但实际上魔术协会只在乎保持魔术的神秘,防止其存在公诸於世。

换言之只要不被发现,即使牺牲多少人来进行魔术研究,魔术协会都不会过问。

只是若然牺牲普通人来进行魔术研究,结果仍是会暴露魔术的存在。

所以魔术协会才会禁止进行危害社会的魔术研究。

总部设立於英国伦敦,别名「时计塔」。

成立初期分为三大部门,除时计塔之外还有埃及的「巨人之穴仓」(穴仓即地窖之意),

以及势力札根於北欧的原协会; 被称为「彷徨海」的复合协会。

但自从时计塔成为总部之後,彼此之间再没有交流。

シオン(Sion)所属的就是埃及的「巨人之穴仓」,亚特拉斯学院(Atlas院) 。

此外,魔术协会和中东一带的魔术基盘、大陆的思想魔术不相容,彼此都在防范著对方的入侵。

魔术协会与教会处於一种在形式上联手合作,但一有机会就互相厮杀的险恶关系。

因为教会十分讨厌异端,所有不是人类的东西都会被视为异端彻底排除,行使魔术的人也包含在内。对教会来说奇迹是只有被选上的圣人才能得到的东西,

除此以外所有行使奇迹的人都是异端。

统一言语

在《空之境界》中,魔术师将言语混乱前的时代称为「神代」,即人类对神的存在开始有所认识的时代。而神变乱言语前举世共通的语言被称做「统一言语」。

在《空境》中,统一言语不单是人类共通的语言,更是万物共通的意义说明,因此不单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对话,更能让人与世界对话、用以决定意义。在魔术师的想法中,神是因这种无形的言语太过恐怖,才将有形的言语传给人类予以取代。

现代能使用统一言语者,只有被称做「统一言语师」(Master of Babel)或「伪神之书」(Godoword)的玄雾皐月。学会这种语言即能学会所有的语言,而使用这种语言可与万物对话,但因为只有发话方会使用该语言,因此无语言能力的存在无法回应,而一般人类也只能以所会的语言回答。

由于该语言可向「世界」对话,因此以存在论的阶级制度来看,没有人能否定用该言语所说出的话,因为这等於否定自己存在于世界上。该现象被称为「言语绝对」,以该语言说出的话会变成真实。由於长久以来能使用统一言语者只有欠缺行动意志的玄雾皐月,因此其造成的「言语绝对」在能力上是否如同「空想具现化」一般仍属未知;但发动不需魔力,而且只要是存在於世界上之物皆能操控,不像空想具现化无法影响不属于自然的事物。

附注:

在旧约圣经〈创世纪〉一章中,当人类还拥有共通的语言时,曾企图建造一座通天高塔以集合所有的人类,并用以显扬自己的名声,原文的一个中译版本如下:

创 11: 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创 11: 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创 11: 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创 11: 4 他们说:来罢!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whose top will reach into heaven),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创 11: 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

创 11: 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

创 11: 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

创 11: 8 於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

创 11: 9 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巴别」:希伯来文是「变乱」的意思,巴比伦文却是「神的门」的意思。)。

在基督教的认知中,神是全能的,因此没有理由要害怕或嫉妒人的能力。「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是一句感叹句,上帝感叹再这样下去,人就会为所欲为了。而「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带有向上帝权威挑战的意味,因此神才变乱言语。 伽蓝

qíe lán

【伽蓝】

(一)[梵samghrma] 梵语僧加蓝摩的略称,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七堂之名称或配置,因时代或宗派之异而有所不同。通常皆为南面建筑,就以研究学问为主之寺院而言,须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称佛殿,安置本尊佛。与塔共为伽蓝之中心建筑)、讲堂(讲经之堂屋)、钟楼(俗称钟撞堂,为悬挂洪钟之所在)、藏经楼(一作经堂,为藏纳一切经之堂)、僧房(又作僧坊,即僧众起居之所在。分布于讲堂东西北三方,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称斋堂)等。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中央安置文殊菩萨像)、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伽蓝之内,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伽蓝十馀所,僧众二千馀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僧伽蓝译为众园。《僧史略》云:„为众人园圃。园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殖道芽圣果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后不送出,伽蓝尽皆焚烧。”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四:“伽蓝宫殿,古者多以宗教或帝王之威力,令国人成之;故时世既迁,不能更见,所当保存,无令毁坏。”

(二)梵语tagara。为香木之一种。

梵语僧伽罗摩(Sangharama,众园)的略称。Sangha意为大众、和合僧,arama意为园林。梵汉混译作僧园、僧院。佛教名词。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住的包括土地、建筑物在内的寺院、堂舍的总称。《十诵律》卷五十六:“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一所伽蓝须具备七种建筑物,如佛殿、法堂、禅堂、库房、山门、西净(厕所)、浴室等七堂,故又称七堂伽蓝。

(三)佛教中众佛的一种。

佛教中有十八伽蓝之说,其名号分别为:

美音 梵音 天鼓 叹妙 叹美 摩妙 雷音 师子 妙叹

梵响 人音 佛奴 颂德 广目 妙眼 彻听 彻视 遍视

上魔术课教案模板
《上魔术课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