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初中语法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3:43:41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捷进初中语法教案1

第一课

教学内容:人称代词主格,主系表结构及其“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教学要求: 能熟练掌握8个主格人称代词以及它们的主系表结构和“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教学难点: 人称代词作并列主语及主语是以s结尾的人名

教学步骤: (共计45分钟)

一、组织教学(5分)

问候,简单介绍本册结构及课时安排,对大家的要求等等。

二、讲解(10-15分钟) 1.简单介绍主系表结构

2.8个主格人称代词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注意:代词主格在句中作主语;you表两层意思:“你”、“你们”。

3.人称代词与系动词am, is, are的对应关系

用好口诀:我跟am你跟are, is连着他她它,单数主语用is,复数主语全用are。 注意:

Are he and she in Cla One? (并列主语, 系动词要用are)

Jones is from Canada.

(以s结尾的单数名词作主语,系动词用is)

4.主系表结构中的表语

表语:说明主语的特征、类属、状态、身份等,常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担任。

He is Jim.(名词)

I am fine.(形容词)

They are here.(副词)

She is at home.(介词短语)

5.主系表结构的“肯否问答”句型变换

He is ten.

He is not ten.

Is he ten?

Yes, he is./ No, he isn’t.用好口诀:“变疑问,be提前,句末问号别忘记”;“变否定,更容易,be加not要牢记”。

提问: She is nine.(变否定句、疑问句,并作简答。)

注意以下两点:

⑴ 主语为I/we/you时,变疑问句还可以这样变(有两种形式),如:

right?

⑵ 否定形式: is和are有三种形式,但am只有两种,I am old.→ Am I old? / Are you old?

You are right.→ Are you right? / Am I 如:

He isn’t .../ He’s not .../ He is not ...

I’m not .../ I am not ... 解释:is和are都可以直接和not构成缩略形式isn’t和 aren’t,但am不可,没有amn’t这种形式。 判断正误:

1.“Are you late?” “Yes, I’m.”

2.“Is he six?” “No, he is not.”

三、操练和练习(20-25分钟) 口头操练:

⑴ 听中文,说出对应的主格人称代词。

注: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宾格人称代词,要及时纠正概念错误。

⑵ 口头做课本Ex.1.的1-3题。

⑶ 快速说出下列句子的英文翻译:

我十一岁。你也十一岁吗?

你是李霞吗?是的,我是。

她是日本人。他不是日本人。

他们来自中国。

它是绿色的吗? 不,它是红色的。

他们个子高吗?

笔头练习:

做课本练习Ex.1——Ex.4

四、反馈与总结(5分钟)

对学生答错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小结本课内容。 布置作业:

1.必做:复习本课本所学的内容,重点复习主系表结构

2.选做:从所附的备选题中挑选

五、课后反思:

附:备选题 Ex.1 用be的适当形式及主格人称代词填空

1.

______ your brother ten, too? 2. “______ the news true?” “No, ______ .”

3.James ______ English, but the Greens ______ from Canada. 4. “______ Tom and Ann in the same school?”

“Yes, ______ ______.”

Ex.2 根据课本Ex.4.,完成下列各题

⑴ 将本题的句子译成中文。

⑵ 仿照本题第二部分,说两段话,分别介绍自己及同桌。

⑶ 游戏“猜猜他(她)是谁?”:

老师(或学生)用英语介绍班里一位同学,如: He is a boy.He is 12.He is tall and thin.He is in Row 3.He is behind Li Qiang.

根据介绍,大家猜猜说的是哪位同学?

推荐第2篇:语法教案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Book 6 Unit 2 Poems I.Teaching Contents 教学内容

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 (SEFC Book 1B)Reading: Franklin’s Famous Kite Experiment (全日制普通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教版高三英语(下)第二单元《诗歌》的语法部分情态动词的用法) 授课班级: 高三

2 授课时间:2013年6月2日

II.Design of Teaching Objectives 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1.Knowledge objectives 知识目标

Enable the students to know about the way to expre poibility and improbability(让学生学会表达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1) Enable S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may”, “might”, and “likely”.(2)Help Ss lear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may” and “might” to expre conjecture 2.Ability objective能力目标

Communicate with Ss by expreing their poibility and improbability .(用表达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和同学交流。) 3.Affective objectives 情感价值目标

(1)After Learning the paage, 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expre conjecture.(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遇到不情愿的情景时,能够正确表达意愿。)

(2)Enable the students to expre their ideas bravely.(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意愿。) III.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教学重点)

1.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past—perhaps..(解释怎样用动词谈论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 2.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at present—perhaps..(解释怎样使用情态动词描述现在可能发生的事情。) IV.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教学难点)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phrases.(正确理解下面词组的区别。) may have done

might have done

must have done V.Teaching Methods(教学方法)

1.Task-based method to mak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what they will learn.(任务型教学法) 2.The questioning method.(提问法) 3.The working system method.(作业法) VI.Teaching Aids:(教学辅助手段) 1.A blackboard (黑板) 2.A projector and a computer for multimedia (投影仪、多媒体) VII.Teaching procedures (教学程序) Step I Lead in (5minutes)(引入,5分钟)

教师活动:Ask Ss to work in groups and discu the question in Activity 1 of Grammar on page 57.Then give them the right answer.学生活动: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

Step II Explanation(15minutes)(说明,15分钟)

教师活动: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past—perhaps.

(1) 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较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ay have done,否定形式一般用may not have done。如:

He may have gone back home, because he didn’t say he would take part in her birthday party.He may not have paid for the bill, because he had lost his job.(2) 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更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ight have done,否定形式用might not have done。如:

They helped send her bat to the hospital; otherwise, she thought, the baby might have died.She might not have left home when I got to school.

(3) 对过去的事情进行猜测,并且可能性较大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ust have done,否定形式一般用can’t have done。如:

Your score is the highest; you must have studied very hard.

You can’t have seen her in her office last Friday; she’s been out of town for two weeks.学生活动:配合老师,掌握may have done, might have done ,must have done的区别 设计意图:(1)激活学生已有的信息,使学生具备摄入新知识的心理定势。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III.Practice(10minutes)(练习,10分钟)

选用can, could, may, must, shall, should, will, would, can’t, mustn’t, needn’t或have to填空 教师活动: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出下面问题:

1.There is air around us, thought we ________ see it.2.Your mother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You _______ worry about her.3.You _______ play football in the busy street.4.“_______ it be true ?.” “Yes.It _______ be true indeed.” 5.Tom _______ come to the party tonight, but I’m not sure.6._______ you please fetch me some water for me? 7.Young trees ________ be planted in spring.8.“Must we hand in our exercise books today?” “Yes, you ______.” “No, you ________.”

9.“May I take this magazine out of the reading-room?”

“Yes, you _______.” “No, you _______.”

10.Please speak a little louder so that I _______ hear you.学生活动:选测填空。

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情态动词may,might,must用法的掌握。 参考答案:

Could needn’t can’t

can must

may

would

must

have to needn’t

can

can’t

can

2.multiple-choice question (10minutes)(选择题,10分钟) (1)教师活动: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出下面问题,要求小组讨论:

1.If you are not careful in the street, a car ______ hit you.

A.can

B.may

C.would

D.must 2.–May I watch TV now, mum?

-No, you _____.You _____ do your homework first.A.don’t; must

B.don’t; can’t

C.can’t; must

D.can’t; can 3.–Mr.John, we must hand in our work today, ______?

-No, you ______.But you must bring it to school tomorrow.A.needn’t we; mustn’t

B.mustn’t we; needn’t C.mustn’t you; mustn’t

D.needn’t we; needn’t

4.He isn’t in the school.I think he ______ be ill. A.can B.shall C.must 5.Children ______ play on the road or in the street.It is dangerous.A.may not

B.mustn’t

C.couldn’t

D.needn’t

6.Even the top students in our cla can’t work out this problem, so it _____be very difficult. A.may

B.must C.can D.need 7.–Can you ride a bike? -No, I _____.A.may not B.can’t C.needn’t D.mustn’t 8.–Must I return the book this morning?

-No, you _____.But you ______ return it before supper.A.needn’t; must

B.mustn’t; can C.mustn’t; may D.can’t; need 9.You ____ to go and see the doctor right now.

A.must

B.should

C.have

D.will 10.Don’t play with the knife.You ______ hurt yourself.

A.may B.should C.have to D.need 参考答案:1 A

2 B

3 C

4 B

5 D

6 A 7 B

8 D

9 C

10 C 学生活动:认真分小组讨论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沟通合作能力。

(2)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男女组,进行比赛,抢答形式。 1.What _____ I do for you, madam? A.may B.must

C.can D.will 2.You’re made the same mistake again.How _____ you be so carele! A.shall

B.may

C.can

D.must 3.Peter _____ come with us this afternoon, but he isn’t very sure yet.A.shall

B.may

C.can

D.must 4.Don’t worry! The news _____ be true.

A.may not

B.mustn’t

C.will not

D.needn’t 5.The traffic _____ stop when the lights are red in the street.A.can’t

B.don’t have to

C.mustn’t

D.must 6.–Look! It _____ be the new headmaster.-It _____ be him.He went to Beijing yesterday.A.can; mustn’t

B.can; can’t

C.must; can’t D.must; may 7.______ I close the window? It’s so cold here.A.Must

B.Will

C.Need

D.Shall 8.You ___ return the bike now.You can keep it till tomorrow if you like.A.can’t

B.mustn’t

C.needn’t

D.may not

9.You _____ yourself about money. A.needn’t worry B.needn’t to worry C.don’t need worry D.needn’t be worry

10.Many people want to see you._____ they wait here or outside? A.Do

B.Will

C.Need

D.Shall 11.____ I ask your name, please? A.Will B.Shall C.May D.Must 12.You _____ do it even if you don’t want to.

A.can’t

B.mustn’t

C.have to

D.needn’t 13.I _____ like someone to take me to the museum.A.will

B.would

C.shall

D.need 14.Look, what you have done! You _____ more careful.A.may be B.had to C.should be D.should 学生活动:分男女小组进行抢答回答老师提问问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正当的竞争意识。

Step IV Supplements(10minutes)(补充,10分钟)

教师活动:Explain how to use modal verbs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at present—perhaps.

用来表猜测的情态动词有:must, can, may等,但它们所表示可能性是不同的。

(1) 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并且可能性较大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ust加动词原形,此时,must不再表示“必须”,而是表示“肯定”;否定形式一般用can’t加动词原形,此时,

can不再表示“能够”,而是表示“肯定不„„”。如:

I saw him go out just now.He can’t be in his own room.

It must be Linda in the claroom, because she is on duty today.

(2) 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较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ay加动词原形,此时,may不再表示“可以”,而是表示“可能”;否定形式一般用may not加动词原形。如:

He may tell the truth to his father.She may not angry because she is good-tempered.(3) 对现在的事情进行猜测,但把握更小时,肯定形式一般用might加动词原形;否定形式一般用might not加动词原形。如:

She might not be angry because she usually is very patient.He might be at home now, but I’m not sure.(4) 情态动词+动词现在进行时,表示对现在或将来正在进行的情况进行推测。如: At this moment, our teacher must be correcting our exam papers. Doctor Wang isn’t here.He might be giving a lecture in the hall.(5) 情态动词+动词的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对过去正在发生事情的推测。如: Your mother must have been looking for you.

The light was on the whole night.He may have been doing his homework all the time.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Step V

Consolidation (5minutes)(总结,5分钟)

Ask Ss to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 他们也许错过了那班飞机。

(2) 快点!他们正在机场等我们。

(3) Tom是个诚实的孩子。他今晚可能会把真相告诉他父亲。

(4) 他五年前来看过我,他也许不费劲就能找到我的住处。 Step VI Homework (2minutes)(作业,4分钟) 1.Ask Ss to review Grammar.2.Ask Ss to finish Grammar exercises in the Workbook pages 97~98. 设计意图:①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反思,自己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②学生收集课文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讨论。

推荐第3篇:语法教案

语法一:比较句 A比B 句型1:A比B+adj 中国比日本大。 中国的人口比日本的多。

三者比较:A比B+更/还(注意:不能用很、非常、真)+adj 苹果比葡萄大。 西瓜比苹果更/还大。 西瓜最大。葡萄最小。 火车比汽车快。 飞机比火车更/还快。 飞机最快。汽车最慢。 句型2:比较结果差别大小( 1) A比B+adj+具体数字 今天的温度比昨天低几度? 今天的温度比昨天低5度。 麦克今年18岁 玛丽比麦克大1岁。

玛丽今年19岁 山本的年纪最大 山本今年20岁 (2) A比B+adj+一点儿/一些(差别不大) 玛丽的头发比田芳的(头发)长一点儿/一些。 衣服200元:裤子190元 衣服比裤子贵一点儿/一些。 (3) A比B+adj+得多/多了 房子比汽车贵得多/多了。

(4) A比B+V(喜爱)+宾语 哥哥比弟弟爱唱歌。 麦克比杰克喜欢唱歌。 句型4:动作的比较 小明 八点 来学校

小芳 八点一刻 来学校 山本 八点半 来学校 A比B+[动词+得]+adj A+[动词+得]+比+B+adj 小芳比山本来得早。 小芳来得比山本早。 小明比小芳来得更早。 小明来得比小芳更早。 A+(动词+宾语)+比+B+动词+得+adj 他 (说 汉语)比 她 说 得 好。 我 (跑 步) 比 他 跑 得 快。 A+(动词+宾语)+动词+得+比+B +adj 他 (说 汉语)说 得 比 她 好。 我 (跑 步) 跑 得 比 他 快。 否定句:A没有B·······左边比右边重。 右边没有左边重。 比较:A没有B····和A不比B····· 哥哥没有弟弟高。 (哥哥比弟弟矮)

哥哥不比弟弟高。 (哥哥和弟弟差不多高) 句型5:A有/没有B+(那么、这么)+adj 妹妹有妈妈高吗?

妹妹(没)有妈妈那么高。

语法二:A跟B一样/不一样 (1)“„„跟„„一样” “我的书跟你的书一样。”“这件衣服跟那件衣服一样。” (2)“„„跟„„一样+形容词” 老 师:现在,谁来说说老师手上的这两支笔哪里一样? 学 生:一样长。

“„„跟„„一样+adj。”“这本跟那本书一样大。”“这件衣服和那件衣服一样贵。”等等。( 3)“A跟B„„一样”或者“A跟B一样„„”“田芳的书10元”。“大卫的书10元”。我 们说,田芳和大卫的书价格一样。(板书)“A跟B+n。+一样”,也可以说他们一样的是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等等(板书)“A跟B一样+„„”那现在我们来练习一下。

1、“大卫今年21岁”。“李明今年21岁”。

2、“姐姐爱好唱歌”。“妹妹爱好唱歌”。

3、“我喜欢写书法”。“他喜欢写书法”。 (4)否定形式 老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跟什么一样”, “什么跟什么哪里一样”的说法,那大 家来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两支笔,他们一样吗?

学 生:不一样。 老 师:哪里不一样? 学 生:颜色。 老 师:老师的笔跟你的笔颜色不一样。

现在大家看这幅图,张东和李明一样高吗? 学 生:不一样。 老 师:谁高? 学 生:张东。

老 师:某某,你来完成说一下。

很好。那现在呢,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跟„„不一样”也可以说“不跟„„一 样”比如:“我不跟你一样高”。“我的鞋子不跟你的一样大” 语法二:“快” 和 “ 就” 与“了”的搭配,组成“要〃〃〃〃〃〃〃了”“快〃〃〃〃〃〃〃了”“就

要〃〃〃〃〃〃〃了”“快要〃〃〃〃〃〃〃了”,表达动作即将发生。

十一点半下课,现在十一点二十。可以说: 快下课了。 快要下课了。 就要下课了。 我们把时间带上,应该怎么说:

我们十一点半就要下课了。 不能说:我们十一点半快要下课了。 飞机十点起飞,现在九点半。可以说:

飞机要起飞了。 飞机快起飞了。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 现在是晚秋,再过一个月冬天就到了,我们可以说: 快要冬天了。加上一个时间状语“再过一个月”应该怎么说 再过一个月,就要冬天了。

语法三:简单趋向补语:V+来/去 句型1:V+来/去

尼玛出来一下! 老师你过来一下! 句型2:V+处所名词+来/去 他回家去了。 我们进教室去吧。

句型3:V+来/去+事物名词;V+事物名词+来/去 他买来了一本书。 他买了一本书来。 他带来了一个照相机。 他带了一个照相机来。 山本拿去了一本书。 山本拿了一本书去。 语法三:V+住 记住/拿住/站住/停住〃〃〃〃〃〃

语法四:V+过 表示动作曾经在过去发生。该动作一般不持续,说话时已经停止。 句型1:V+过+宾语 吃过中药 看过中医 去过香港 没针灸过 句型2:V+过+动量词(次、遍)+宾语 得 过 三次 感冒 去 过 一次 香港

句型3:否定:没+ V+过 我们以前没见过。

正反疑问句:v+过+宾语+没有 你以前来过中国没有? 语法五:动量补语 数次+动量词(次、遍、剩、趟、下、口〃〃〃〃〃〃) 句型1:V+数词+动量词 麻烦你 跑 一 趟。 句型2:V+数词+动量词+事物名词 他 敲了 一 下 门。 句型3:V+人称代词+数词+动量词

他 找过 你 一次。 不说:他找过一次你。

句型4: V+数词+动量词+人名/地名 或者 V+人名/地名+数词+动量词 山本以前来过 一 次 中国。 山本以前来过中国 一 次。 注意:“次”和“遍” 遍强调动作由始至终的全过程。 语法六:“一·······就······”

(1) 表示后一个动作紧跟着前一个动作发生。 我一下课就去看你。 他一毕业就参加工作了。

(2) 表示前一个动作是条件和原因,后一个动作时结果。 中国人一听就知道你是老外。

我一感冒就咳嗽。

语法七:结果补语:在、着、好、成、坏、懂、见、完、给····

1、V+在+处所名词 表示通过动作使某人或某事处于某处

这张画我们挂在哪儿呢? 就挂在这儿吧。

2、V+着 表示动作的目的达到了或有了结果。 我的护照你找着了吗? 你睡着了吗?

3、V+好 表示动作完成并达到了完善、令人满意的程度。 衣服我洗好了。 昨天晚上我没睡好。

4、V+成

(1) 表示动作完成,达到目的 这座大楼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推荐第4篇:上课语法教案

Unit 3 Travel Journal 高中英语

Period 3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for Future Actions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例句,总结语法,实际演练的方法,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的语法现象,并相应地掌握一般现在时表将来的语法现象,帮助学生总结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以及一般将来时的六种表现形式。

2.使学生学会观察语法现象,总结语法特征,用语法规律解答习题。

3.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重点: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区别 学习难点: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和一般将来时的六种表现形式。 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总结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学习步骤: StepILead in 观察句子,思考问题

StepII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for Future Actions(现在 进行时表现在进行时用法归纳 (1)表示现在的动作:

① 表示说话的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常与时间状语now, at the moment等连用。

② 表示现在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而不一定是说话时正在进 行的动作,常与today, this week, this term等连用。

(2)表示反复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副词always, continually(频繁地)等连用,表示说话人的赞扬,厌恶,不满,遗憾等的感情色彩。 (3)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现在进行时代替一般将来时,表示一个最近按计划或安排要进行的动作,这类动词通常是瞬间动作,常见的有:go, come, leave, arrive, return, stay, start, Step

Step III example sentence 小结:表示按计划或安排要发生的事, 含义是 “预定要„„” 这一结构常用趋向动词 go, arrive, come, leave, start, stay , return 和 play, do, have, work, wear, spend, see, meet等 。 Step IVpractice Step Vsum up StepVI homework 表示将来的时态有下列的方法:

①will/shall+动词原形,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或表示自然趋势。

②be going to +动词原形,表示“就要……”,“打算……”或有迹象表明将要发生的事。

⑶be to do 表示预定或按计划安排要发生的事。 ? 想一想 还有那些表现形式??

(4)be about to + 动词原形表示即将发生的动作,不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5)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将来时

小结: 此四句表示将来的事情按时刻表将要发生,不因主观情况而改变,则用一般现在时代替将来时,但仅限于少数动词begin, go, leave, start, take off 等。在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都可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时

推荐第5篇:1级语法教案

1、~あっての

接续: N+あっての (前接体言+が、后接こと)译为“正因为~才~,没有~就不能~” 表示因为有前项,才有后项的存在。如果没有前项的条件,后项就无法成立。 前项通常多为表示人或者人的行为的名词。

例:こうして私たちが商売を続けられるのも、お客様あってのものと感謝しております。

両親あってのわたしです。両親がいなければ今日の私はいない。

① 前项和后项是不同的名词。强调前项的助词“が”可以省略,后项也会以「もの」「こと」的形式出现。

如「~あってのことだ」「~あってのものだ」

例:つらい治療に耐え、病気を克服することができたのは、家族の励ましがあってのことだ。

② 固定用法 「命あっての物種」 有了生命才有一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いかんだ

接续:N+いかんで(は)/ いかんだ/ いかんによっては 译为“根据~而~,取决于~” “~いかんだ”用在句末,用在句子中顿处,表示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性条件。 例:今の生活を幸せと感じるかどうかは、考え方いかんだと言える。

“~いかんにかかわらず/~いかんによらず”用在句子中顿处,表示前项这个条件再怎么变化后项也不会受其影响的,后项的结果不受前项条件的限制。译为“不管~,不论~”助词“に(かかわらず、よらず)”前,经常接“天気”“理由”“学歴”等词汇 例:理由如何によらず、遅刻したものは試験が受けられない。

試験の結果いかんでは、卒業できないこともある。

有时“~いかんだ”可以改变为“~いかんにかかっている或~いかんにけまっている”的形态。所有这些句式的“~いかん”前面,还可以再加一个“の”。 “~いかんによっては”表示根据前项不同,后项也有可能会改变。 例:情勢いかんによって、対策を決める。

3、~うが/~うと

动・よう、形・かろう、名/行动・だろう/であろう+が/と

①常与“どんなに”“いくら”等表示程度的疑问词连用。表示不管前面的条件如何,后面的结果都不会改变,前后项是逆接假定关系,后项不受前项的条件限制,多接表示想要完成的事情或决心。译为“不论~,不管~”。

后项是表达强烈的主观意志(包括强调解释说明、主张、决心、推量、劝诱等)

注意:“どんな近くても歩いて5分間かかる”这样的逆接表达方式,前项是既定条件,后项是客观事实,一般就用“~う(よう)が”来替换。 例:他人が何と言おうが、自分のしたいことをする。

どんな金持ちであろうが、幸福は金で買えるものではない。

③ 前项表示一正一反或是任意两个假定条件,而后项不受到前项的影响(逆接),且后项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语气(强调解释说明、主张、决心、推量、劝诱等)。这个句型有事还会采取“~う(よう)と、~まいと / ~う(よう)と、~う(よう)と”的形式。注意:前后使用同一动词。

例:本当のことを母に話そうが、隠そうが、絶対父と関係なし。

今晩のパーティに来ようが、来るまいが、どちらでも構わない。

④ ~にせよ、~にせよ / ~にしろ、~にしろ 前项也是提出两个假定条件,但是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得出后项的结果且后项是可以带有说话人自由的判断、推量、意志。 是提出两个前提条件,任何一个条件都可以自然而然得出后项这一结果,所以后项不能用说话人自己的判断、推量、意志,而是较多出现说话人自然的联想或是回忆。 練習:焼

、煮

、おいしい料理が作れるに違いない。

、煮

、母の手作りの料理の味は忘れがないものだ。

~うが、~うが / ~うと、~うと

接续:動・よう、形・なかろう、名(形動)・だろう/であろう + が/と

表示假定逆接,前后项为相反或者类似的事情,强调不管前项情况如何,后项结果都是一样的。后项多用“つもり”“決心”“変えない”等表示说话人决心,意志的词汇。译为“不管是~还是~”

例:雤が降ろうと風が吹こうと練習を決して休まない。

4、~うにも~ない

接续:動・ようにも~動・ない

表示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某事也无法办到后面多跟动词的否定形式,经常用于愿望无法实现的情况。当前后项为同一动词时,后项的动词用可能形式。“~うにも”表示非常想要做一件事情的主观意志,而后项的动词可能态否定是表示受到客观限制或是主观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译为“就是想~也不~”

例:こんなに騒がしい部屋では、赤ちゃんを寝かせようにも寝かせられない。

5、~かぎりだ

接续:形・い、形動・な、名 + かぎりだ

表示极限。一般跟表示感情的形容词。如“うれしい”“かなしい”“残念”“羨ましい”等,形容感情非常强烈由于是形容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一般不用于第三人称。 译为“非常~”

例:自分の作品がこんなに大勢の人に評価されるとは、本当にうれしいかぎりだ。

お祝いのパーティに出席できないとは、残念な限りでございます。

雑誌の貸し出しは五日限りですから、それまでにお返しください。

6、~が最後

接续:動・た+が最後 / たら最後

表示结果,一旦发生了前项的事情或者一旦出现了前面的状况,就一定会导致后项的结果或者就必须采取后项的行动。译为“一旦~就~”

前项为假定条件,后项多为消极结果。“たら最後”多为口语。

例:おしゃべりのあいつに知られたが最後、噂はすぐに広がるだろう。

気に入ったブランド品を一度手に取ったが最後、値段に関係なくどうしても買わずにはいられない。

7、~かたがた

接续:名、動・連用形+かたがた

译为:顺便~,借~机会去~

表示同时做两件事情。用于强调在执行前一动作同时,顺便兼做后一动作。多用于正式,商业性等客套的场合。

① 属于比较正式的表达。后项多为与移动有关的“訪問する”“上京する”等动词。 ②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郑重的习惯性说法,如:“お礼かたがた”“お詫びかたがた”“ご挨拶かたがた”等。

③ 后项的动作是有打算,有计划的执行。

例:土曜日は暖かかったので、買い物方々散歩に出た。

散歩かたがた友達を訪ねる。 ~がてら ~的同时,顺便

~がてら的后项动作是无打算计划而进行的动作。 例:散歩がてら、ちょっと煙草を買ってきます。

9、~がてら

接续:動・連用形、サ変動詞詞干+がてら 译为:~的同时,顺便 顺便做某事,后项多为移动动词。例:“来る”“行く”“回る”“寄る”等。

がてら和かたがた的前后项一般同属于一个动作主体,前接动作性名词和动词的连用形。かたがた强调动作主体有意识的去做某事,而がてら则强调利用去做前项事情的机会来做某事。 例:買い物がてら、クラスメートの家へ行って来よう。

8、~かたわら

接续:動・連体形、名+の +かたわら

译为: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かたわら表示前后项在时间上错开,交替进行。前后项动作有主次之分,前项为主,常用于表示职业与其他社会角色兼顾。

例:田中さんは仕事のかたわら、好きな撮影をしている。

学校で勉強するかたわら、アルバイトをする。

ながら与かたわら的区别 ① 接续不同

② ~ながら主要用于对眼前具体动作的叙述,而~かたわら则多为抽象的行为。 例:彼女が向こうから笑

やってきた。

勤め

、夜間大学で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10、~が早いか

接续:動・る/た + が早いか

译为:刚~就~

表示两个动作相继发生。两者时间间隔很短,几乎同时发生。

客观描述,所以后项不能用意志形,命令形,否定形,也不用于描述说话人本身。并且不能表示自然规律,真理以及经常发生的事情、动作等。时态为过去式。 ~が早いか的前项谓语动词多为瞬间动词,后项常与“すぐ”等词呼应。 例:席に着くが早いか、すぐベルが鳴り出した。

お父さんがベットにつくが早いか、すぐ眠ってしまった。

与~と的区别,~と在表示顺接恒常条件时,一般表示事物的真理,自然规律以及人的生活习惯,后续现在时。

夜になる

暗くなります。

11、~からある

接续:名+からある/からする/からの

强调数量之多,出乎说话人的意料,着重指说话人主观上认为数量多得惊人,前面接表示数量的名词。一般来讲,表示重量,长度跟大小的时候用“からある”表示人数时用“からの”、而表示价钱多少的时候用“からする”。

例:身長2メートルからある男が突然目の前に現れた。

彼女は20キロからある荷物を片手で持った。

12、~嫌いがある (书面语)

接续:名+の、動・る +嫌いがある

有点儿~,有~的毛病

表示某种不好的倾向,而且这种倾项是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变成那个样子。常用“どうも~嫌いがある”的形式。经常用于对某人某物进行批评的句子中(消极评价)。

例:彼はいつも物事を悲観的に考える嫌いがある。

このように言うなら、独断の嫌いがる。

~嫌いがある与~恐れがある,用法相近,但前者主要强调有某种不好的倾向,后者则是担心有可能出现某种不好的现象。

このままだと、鳥が絶滅する

13、~極まる/~極まりない

接续:形動词干+極まる/~極まりない

~之极,极其~,非常~ 表示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极限,说明“没有比这个更…”的意思,带有说话人的感情色彩,语气较郑重,属书面语。

例:食事をしている時まで、他人の煙草の煙を吸わされるのは、迷惑極まりない。

~限りだ与~極まる的区别,接续不同,前者经常接“悲しい”“残念な”等词汇,后者经常接“迷惑”“無理”“退屈”等词汇。“極まりない”虽然为否定形式,但意为肯定。

14、~ごとき/~ごとく/~ごとし

接续:名+の、動・る/た +ごとき/ごとく/ごとし

就像~,同~一样

表示打比方,其实事实不是那样的,但是给人一种就像是那样的感觉或者使人看上去是那样的。相当于口语的“~ようだ”,基本形是“~ごとし”,连用形是“~ごとく”,连体形是“~ごとき”。

① 常与“宛も”想呼应,表示比喻。 ② 表示列举

③ 表示和~一样,多用于“~ごとく”的形式。 例:十年一日のごとき講義である。

青春時代は宛も弓を離れた矢のごとく、あっという間に過ぎ去ってしまう。

お前ごとき人間には僕の気持ちはわからない。

表に指示したごとく、ここ数年の生産の伸びは芳しくない。

15、~こととて

接续:名・の/である、形动・な/である、形、动・る/た +こととて(顺接、书面语) 表示原因、理由 译为:因为~

经常用于表示道歉的句子中,后项经常伴有解释、请求原谅的内容。前接否定形式用“ぬ” 例:知らぬこととて、たいへん失礼いたしました。

会議中のこととて、会えなかった。

連絡もなしにお客様がいらっしゃったが、急なこととて、何のおもてなしもできなかった。

16、~ことなしに

接续:動・る+ことなしに 译为:没有~就~

① 表示不经过前项无法实现后项的结果,前项是实现后项的必要条件。后项多为动词可能态的否定形式。

② 表示在没有做前项事情直接进行后项动作。 例:努力することなしに、上達になれるわけがない。

親友は、細かい事情を聞くことなしに私にお金を貸してくれた。

17、~始末だ 接续:动・体+始末だ

即使是过去的内容,也是用现在时态。

表示结果。由于做了某些事情导致了一个更糟糕的结果。带有说话人感到很为难的情绪。一般用于不太好的结果。 译为:竟然落到~的地步 例:兄は酒が好きで、一日三食の飲む始末だ。

あの人は今では人の哀れみを乞う始末だ。

練習:親と相談した

、留学することにした。 A.始末

B.皮切り

C.結果

D.理由

18、~ずくめ

接续:名・ずくめ+の+名 形动・なこと、形・こと+ずくめ

译为:全是~、净是~ ① 接在喜庆意义的形容词后面,表示全是好事 ② 接在颜色后面表示清一色。

例:今年は息子の結婚、孫の誕生と、めでたいことずくめの一年だった。

葬式だから、みんな黒ずくめの服着ている。 ~ずくめ表示全体处于同一状态

而~まみれ、~だらけ 译为:沾满,满是

主要表示物体表面被沾满或者整个空间都被占据的意思。前面经常接令人不愉快的东西或者肮脏的东西。并且~だらけ还表示事物杂乱无章的样子。都属主观色彩较浓。 例:男が血 になって道に倒れている。

練習:このレポートは字が間違い

で読みにくい。

19、~ずにはおかない

“する”变为“せず”+にはおかない

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书面语)

译为:不能不~ 不得不~

① 表示强烈的意志,不做到某事决不罢休,前面接表示动作的动词。 例:あの人にはどうしても話せずにはおかない。 ②自然发生的状态

例:この絵は本当に素晴らしい。見るものを感謝させずにはおかないだろう。

困難にうち、勝たずにはおかない。

注意:与~ずにはいられない和~ざるをえない的区别 前者表示由于某种感情或者身体上的冲动自身无法控制要做某事,前接表示行为、感情、思考等的动词。主语仅限第一人称,当主语为第三人称时,句末一定要与“ようだ”“らしい”相呼应。而~ざるをえない一般来说表示说话者并不是出于本意要去做某事,而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去做。 例:あの映画のラストシーンは感動的で、なみだを流さずにはいられなかった。

交通渋滞のため、30分早めに出かけざるを得なかった。

練習:小さい子供が父親のまねをして歩いているのを見て、笑わず

日本で生活をするのなら、漢字覚

今度、いたずらをしたら、罰を与え

20、~ずにはすまない/ないでは済まない

表示多数情况下为当事人不情愿去做或者感到难为情的事情。由于社会规则、形势等外界客观条件限制,不得不做某事。从自己的义务感、周围的状况、社会性的常识等方面考虑,不做什么就不被允许或解决不了的意思。 译为:不~就不算完 非~不可 例:時間がないので、徹夜せずにはすまない。

今日は本当のことをいわずにはすまないだろう。

21、~すら/~ですら 接续:名+(で)すら

表示举出极端的例子说明,其他的就更不用提了的意思。结果具有消极倾向。译为:就连~都~, 甚至连~都~

① 文言副助词,接在体言和部分助词后 译为:连~也~

例:そんなことは子供ですら知っている。

あの人は無神経なもので、試験のときですら遅刻するのだ。

② 以~すら~ない的形式,表示举轻及重的类推关系,与~さえ~ない的用法相似。

~さえ 意思是“一般情况下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那样的”,隐含着“其他事物更加…”的含义。是一种举例说明暗示还有其他的表达方法。 例:病気になって、水さえ飲むことができない。

22、~そばから 接续:動・終+そばから

表示才刚做完前项动作,马上就出现了与之相矛盾的后项结果,将前项动作所体现出的结果或效果抵消。译为:才刚~就~ “~そばから” 带有“不停的”“一个一个的”的语感。 例:わたしは語学の才能がないようで、新しい言葉を習うそばから忘れてしまう。

あの人は作るそばから食べてしまう。

23、ただ~のみ

译为:只有、唯有、仅仅

接续:ただ + 形、動・辞書形、名 + のみ (のみ也可以单独使用) のみ是文言副助词,与ただ呼应,表示限定范围,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意思。 例:一歩も後退できない。ただ前進するのみだ。

人間の価値はただ学歴のみで判断すべきではない。 ただ~のみならず/のみか

译为:不仅~而且~、不只~ 表示范围,程度不仅限于此。

接续:ただ+ 形、動・辞書形、名/形動(である)+のみならず/のみか 例:ただ北京のみならず、上海でも人口問題が目立って厳しい。

友人のみならず先生もお見舞いに来てくれた。

24、~たところで 译为:即使~也~

表示即使做到了前项的事情未必到所期待的结果。带有说话人认为“为时已晚”“即使~也无济于事”的心情。后项多为说话人主观的推测或者判断,且说话人判断所假定的内容是多余的、不起作用的或与预期相反的事请等,对结果不太具有影响。后接否定形式。 例:悔やんでみたところで、始まらない。 今さら口を言ったところで、どうにもならない。

25、~だに

接续:名、動・終止+だに 译为:连~都不~、连~都没~

后接消极,否定的谓语形式呼应,表示“举轻及重”。前面一般接“考える”“想像する”“思う”等的词汇,而后项则多接一些感情词汇,如“怖い”“うれしい”等。 例:大気汚染はこのまま続いたら…想像するだに恐ろしい。

こちらは丁寧に挨拶したが、あの人は返事だにせず座っていた。

~だに是举轻及重,后接消极内容,~さえ则往往是举重及轻、并且带有主观认识。前项是后项成立的唯一必要条件。表达“只要前项能能够实现就足够了,其他都是小问题”的意思。 例:薬をちゃんと飲み

、すぐ治るよ。

将来のことを思い書く

、笑顔になる。

26、~たりとも

用在正式场合,后接否定,表示全面否定,就连最低的程度也不能允许。

前面接表示最低数量的数量词。多用于回忆、演讲等场合。 译为:即使~也~ 例:医者は手術の間、一瞬たりとも気が抜けない。

27、~たる/たるもの

多接在表示人物身份、职业、职位、性别、状态等名词后面,其后面表达在这一身份或状态下应做或不应做的事。相当于口语的“である”。 例:大学生たるものは遊んでばかりはいられない。

教師たる者は教育事業に力を尽くすべきである。

28、~つ~つ

接续:動・用+つ+動・用+つ

表示动作交替进行。(书面语)前后项为同一的主张和被动态,或者意义相对立的一组动词。前后两个动词、作用不断反复、交替进行。 译为:时而~时而~、一边~一边~、一会儿~一会儿~

~たり~たり 与 ~つ~つ的区别: 接续不同。用法相近,都可以表示两个动作的交替,但是前者还可以表示列举。

例:事実を言おうか言うまいか、廊下で行きつ戻りつ考えた。

今夜はゆっくり二人きりで、さしつ差されつ朝まで飲みましょう。 行きつ戻りつ:走来走去 浮きつ沈みつ:时浮时沉 追いつ追われつ:你追我赶 押しつ押されつ:你推我挤 さしつ差されつ:互相敬酒 持ちつ持たれつ:互相扶持 矯めつ眺めつ:仔细端详

29、~っぱなし

接续:動・用+っぱなし 译为:一直~着 与“~たまま”的用法相似

① 表示在某种动作、行为后不进行善后处理,带有弃之不理、丢在一旁的语气。 ② 表示某种状态一直持续。

与“~たまま”两者接续形式不同。まま表示保持原有状态不变,不带感情色彩,而っぱなし则一般多用于负面评价。

例:ガス・ストープをつけっぱなしで出てきたらしい。

窓が開けっ放しになっている。

30、~であれ/~であろうと

接续:(疑问词)名+であれ/であろうと

译为:不管~都~ ,即使~ 经常和“たとえ”“どんな”“どう”等疑问词连用。 例:どんな理由であれ、ケンカはよくない

いかに困難であれ、この仕事を最後までやりぬくべきだ。

~であれ~であれ / ~であろうと~であろうと / ~だろうが~だろうが

两个~であれ交替使用,带有一种放任的语气表示假定逆接,不管前项的情况如何,后项结果是相同的。主要接名词、也可接形容动词。接形容词时,要用“~かれ~かれ”、例如:“良かれ悪かれ”。

例:教師であれ学生であれ、校則を守る義務がある。

雤であれ、晴れであれ、試合は予定通り行われる。

31、~てからというもの 译为:自从~以后(以来)~

表示以前项事情为转折点,自从某件事发生后,情况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偏向于说话人自身的主观感受。后项是对已经发生的变化的描述,常用过去时。

例:Eメールを使うようになってからというもの、ほとんど手紙を書かなくなった。

この道具を一度使ってからというもの、あまり便利さに手放せ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 与~てから和~てからでないと的区别

~てから为强调两个动作的连续发生,后项为主要动作。 而~てからでないと强调以前项为转折点原有的状态被打破。 練習:お父さんはさっき帰宅し

、何も言わずに酒を飲んでいる。

そのことがあって

、彼は日一日と落ち込んでいった。

32、~でなくてなんであろう

接续:名・でなくてなんであろう

译为:不是~有事什么呢、难道不是~吗 用反问句的语气强调“不是别的,正是这个”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感情,常用于小说、散文等抒情性的文章中。一般多用在句末,表示说话人强烈的语气,不用用于主语后。

例:たった3歳でこんなに難しい曲を見事に演奏してしまうとは、これが天才でなくてなんだろう。

こんなに見事な絵が、芸術でなくてなんだろう。

33、~ではあるまいし

接续:名、动・终+の/ん、+ではあるまいし

译为:因为不~

, 又不是~ 表示原因理由。“因为不是前项的情况所以当然就…”的意思,后面多跟说话人的判断或者劝告,多带有指责,气愤等的感情。

例:子供ではあるまいし、そんな簡単なこともできないの。

冗談を言うのではあるまいし、よく聞きなさい。

34、~てやまない

译为:衷心的„„

表示强烈的愿望、希望,一直抱着某种愿望、希望或者后悔等的心情,而且这种感情一直持续着(书面语),前面接表示感情的动词。如“願う”“祈る”“念願”等。 例:卒業生の健康と幸せを願ってやまない。

みなさんのご親切に対し感謝してやみません。

35、~と相まって/~も相まって/~が相まって 译为:„„再加上„„

前接名词,表示附加,在原有的事物基础上,又出现一个新情况,使原来好的事情更好,坏的事情更坏。前项多为两个并列的事物,后项是前项的两个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的产物,也可翻译为“与„„相辅相成”“与„„相依” 例:良質の米と水が相まって、おいしい酒ができた。

才能と努力とが相まって成功した。

36、~とあって

接续:形、名、形动、动+とあって(书面)

表示原因,由于前项的特殊原因而出现了后项的反常现象,用于对于某种特殊现象的观察(常用于报纸或新闻报道中)。后项不能用命令、劝诱、推测等表示意志的表达方式。 译为:因为„„、由于„„、由于„„

例:日本で初めて生まれたパンダとあって、見物人が全国から上野動物園に殺到した。

大型台風の接近とあって、彼は水、食料などを用意した。 ~こととて 属书面用语,在口语中多用于郑重的场合,且后项谓语可用命令等表示个人意志的形式结句。前接否定时用“ぬ”。

~とあって 带有“据说是因为„„”的语感,属客观陈述,后项谓语不能使用命令等表现形式。

練習:一人暮らし

、特別のおもてなしもできませんが、お許しください。

~とあれば 表示假定条件,如果是为了前项的事物,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做,说法较为正式。后项不能使用表示请求或者劝诱的句子。 例:親友のためとあれば、なんでもするつもりだ。

37、~といい~といい 接续:名+といい

表示列举,列举出一个事物中有代表性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后项为说话人对此所做的判断、评价等。译为:无论从„„还是从„„来说 多用于表示评价或者批评的句子中。 例:学歴といい実力といい、向こうのほうが勝っている。

あのレストランの料理は量といい味といい、ほかの店とは比べものにならない。 ~なり~なり

表示从所举事例中选择较为合适的一项。

~だの~だの 用于列举,暗示除以上所举事物或情况外还有类似的事物或情况。 ~といい~といい 表示说话人对所举事项的主观评价。 ~であれ~であれ 的后项表示没有影响,没有例外的意思。

練習:好き

嫌い

と言わないで、なんでも食べなさい。

香り

この酒は天下一品だ。

お見舞いに行く時、お花

果物

持っていったほうがいい。

人間

動物

、水がなければ生きられない。

38、~というところだ/~といったところだ

接续:名、動・る+というところだ/といったところだ

表示大体的预测或是大概的情况说明。接在程度低的数量词后面表示最多也超不过这个数字。译为:大概是„„顶多„„

例:ほかの人にとって厳しいトレーニングでも、ぼくにとってはちょうどいい散歩といったところだ。

宿題は月に

2、3回というところです。

39、~といえども

接续:名、动・る、名(形動)+といえども

① 构成逆接确定条件,即前项为既定事实,后项内容常为否定意义的句子。译为:虽说„„可是„„ , 尽管„„可是„„ 此用法可与~とはいえ换用 ② 前连“いかなる”等,后接否定。

译为:无论……都不…… 例:校長といえども校則は守ら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いかなる困難といえども、我々の決心を揺るがすことはできない。

40、~といったらありはしない/~といったらありゃしない/~といったらない

/~ったらない/~ったらありゃしない

接续:動・る、形、名/形動 + といったらない

译为:极其„„ ,„„之极 表示极端,强调“没有比这更„„的了”的意思,达到了未曾有过的,无可比拟的程度。多用于负面评价。(书面)

“~といったらありはしない”是“~といったらない”的强调形式,因此在语气上更为强烈。

例:この複雑な書類は何十枚も書かなきゃいけないなんて、面倒くさいっ足らない。

一ヶ月も掃除していないので、あの部屋は汚いと言ったらない。

また、きらいな野菜を食べさせられた、いやといったらありゃしない。

41、~と思いきゃ

接续:動・終、形、形動/名・だ + と思いきゃ

译为:原以为……、不料…… 前接简体句,表示事实和预想的不一样。原以为会达到前项的状况,却意外的出现了后项相反的结果。往往带有说话人感到惊讶、失望、害怕等语感。前项多外主观判断、意见等。 例:学生だと思いきゃ、実は先生だった。

今度こそ解決できたと思いきゃ、また新たな問題が出てきてしまった。

42、~ときたら

前接名词,表示说话人以稍微的语气把一个自己不满或轻蔑的话题提出来进行议论或加以责备。提起话题,表示评价,带有说话人感到不满地语感,常用于对人或事物的负面评价。 谈论的对象一般是说话人较为熟悉的人或事物。 译为:说起„„ 至于„„ 提起„„

例:うちの妹ときたら、最近おしゃれのことばかり気にしている。

甘いものときたら、目がない。 ~といえば 表示提起前项就想起后项。

練習:うちの主人

、休みの日にはテレビを見てばかりいて、なにもしないです。

北海道

、鈴木先生のご実家だそうです。

43、~ところを

接续:動・る/た、形、名・の、形動・な + ところを

① 前项表示某种场面,某种场景、某种状况。后项多是前项的动作主题感到意外的,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谓语大多数以被动型态出现。后续动词一般是“見る”“見つかる”“見つける”“発見する”等视觉或发现意义的动词,或者“呼び止める”“捕まえる”“捕まる”“襲う”等表示停止、捕捉、攻击之类含义的动词。由于谓语大多数是以被动态出现的,所以表达的主题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偏偏出现了,这样使主体很尴尬或者接受了不想接受的现实。另一类是和打搅,妨碍,警告,抓住等有关反映主体遭到麻烦的动词,如「邪魔する/妨げる/注意する/呼び止める」等,由于谓语大多数是以被动态出现的,所以表达的主体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偏偏出现了,这样使主体很尴尬或者接受了不想接受的现实。

译为:正在„„的时候 „„之中

例:泥棒が家に侵入するところを近所の人に目撃された。

足が滑って派手に転んだ。その時、周りにたくさんの人がいた。ああ、まずいところを見られて恥をかいたわ。

「ところを」的前项仍表示某种场面,某种场景,某种情况。后项接救助,帮助等动词时,如「助ける/助かる/救う/教える」等。表示某人正在处于困境中时,得到了别人帮助。

例:その若い女は痴漢に襲われているところを見知らぬ人に助けられた。

溺れてもう少しで死のうとするところを通りかかった人に救われた。

② 表示在前项的情况下做了后项的事情,含有轻微转折的意思,经常用于感谢、请求、道歉的场合。

译为:„„的时候„„

例:お忙しいところを、恐れ入りますが、どうかよろしく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お忙しいところをお見送りいただき、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③ 同书207页

44、~としたところで

接续:形、形动、名、動・る + としたって(としたところで、にしたって、にしたところで)

表示让步。逆接,说明前项成立,后项也不成立。

后项多为否定,消极的含义。 译为:即使„„也„„ ②

疑问词+にしたって 译为:无论„„都„„

前接体言,用言基本形,表示从诸多情况中确定或假定一项,后项得出不因前项实现而改变的结论。

例:何を買うにしたって、お金がかかる。

前接人物、身份等名词,表示资格、立场、种类、名目等,即使成为前项的或有了那样的身份,也得不到所期待的结果。后项多为说话人的意见、判断等。

例:社長としたところで、社員の利益を無視してその計画を進められないだろう。

息子が北京大学に入れば、親にしたって鼻が高いでしょう。

推荐第6篇:语法填空教案

学本高考

英语教案

使用时间:2015/10-8

语法填空教案

授课教师:胡丽芳

授课班级:41

课型:复习课

一、教学内容: 语法填空技巧点拨

二、教学内容所在单元描述:本节教学内容属于英语试卷第2部分 ,体现了对高三学生的语法要求。

三、单元学习目标:达到高考大纲所要求的答卷能力

四、本节学习目标:掌握技巧,提高做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候课:

大屏幕出示内容如下:1.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精神饱满,充满信心;

3.准备好红、黑笔,笔记本,错题本,字典

4.部分知识树

注意:知识树出示时间不能过短,适当解读;检查落实

(二)、辅助环节(3分钟)

1、导入语:同学们,今我们来讲高考试卷中二卷部分的语法填空部分。

2、板书课题:

注意:讲导入语同步板题,书写工整,占位准确

3、出示目标:掌握考试中的常见语法,提高水平。

4、出示自读指导: 大屏幕出示内容如下 1.时间:8分钟

2.内容:自学资料

3.方式:出声背记;如有不懂的问题,举右手询问

4.标准:达到熟记的程度

5.检查方式:闭卷考试

(三)、先学环节(18分钟)

1.请后进生朗读材料,了解材料难易程度。

预案:偏难,首先领读,正音,重要知识点讲解;难易适中,自学

2.指导学生按照自读指导要求认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和自学进度。3.统计自学完成情况,准备组织检测 4.组织检测:(1)请同学们收拾书桌,只保留黑、红笔。

(2)出示自读检测指导:时间:10分钟

方式:闭卷考试

要求:不看书、不讨论、不抄袭

审清题干

规范作答

1 学本高考

英语教案

使用时间:2015/10-8

字迹清晰

书写工整

看谁得满分!!!

(3)发卷,2问。没有试卷的同学请举右手;试卷缺印或字迹不清晰的同学请举右手 (4)开始答题

预案:1.学生做题迅速,提前进入下一环节。

2.学生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统计学情,多余5人,延长2分钟;少于等于5人,记入日清名单,不再等待。

(四)、后教环节(15分钟)

1.同桌互改,出示评分标准:每题1分,未在规定范围内答题,不得分

出示答案

2.统计学情:满分人数

优秀人数

不及格人数 3.自查自纠:出示自查自纠指导:时间:3分钟

方式:运用6步自查法自查自纠

可以查阅自学资料和字典

可以同桌讨论

标准:学会做错的题目

找到每道题的考点,并归纳句型 (注:考察自学材料中背记内容,不须讲解)

(五)、当堂训练环节(30分钟)

1、请学生收拾书桌,只保留黑笔。

2、出示巩固拓展检测指导:时间:15分钟测试语法填空知识点,

方式;闭卷考试

要求:不看书、不讨论、不抄袭

审清题干,规范答题

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抓紧时间,写完必做题,请写拔高题

3、发卷2问

4、开始答卷

5、时间到,统计完成情况,将为完成必做题的同学记入日清名单 预案:如果时间紧张,删减题目,缩短时间;

如果时间充裕,收卷后,给学生时间整理笔记

(六)、后教环节(15分钟)

1.同桌互改,出示评分标准:每题1分,未在规定范围内答题,不得分

出示答案

2.统计学情:满分人数

优秀人数

不及格人数 3.自查自纠:出示自查自纠指导:时间:3分钟

方式:运用6步自查法自查自纠

可以查阅自学资料和字典

可以同桌讨论

标准:学会做错的题目

找到每道题的考点,并归纳句型 (注:考察自学材料中背记内容,不须讲解)

(七)、回归环节(5分钟)

1、请学生回顾知识点。

2、再次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对照目标找差距。

3、宣布日清名单,请大课间到办公室找老师,去之前请准备好回答3个问题:本节课哪里没达标;为什么没达标;以及本节重要知识点复述

4、布置明天早读的朗读任务:复习本节自学材料;预习下节课自学材料

推荐第7篇:魔力语法教案

Leon Plan 教案

Time课次 1

Date 日期

12/1/13 (单课)

Leon type课程类型: New leon Contents 教学内容:

第一章 Extra Contents 扩展内容:名词

Purposes 教学目标:熟练运用

1、可数名词(单数变复数的规律)

2、不可数名词(加上量词的变化)

3、名词所有格(各自所有和多者共 有的结构、无生命、词尾是s的结构)

Key words 重点单词:专有名词、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名词所有格 Key structures 重点句型:I like drinking milk and eating rice.

I don’t like milk.I like apples.Teaching tools 教具:各类单词卡片

Homework 家庭作业:1.抄写隐形衣1遍

2.抄写魔法咒语3遍

3.完成单元试卷

4.预习(章前对话、魔法屋)

创新:根据上课情况来写(课后完成) 需改进之处:根据上课情况来写(课后完成)

Cla Dismi 过关放学: 1.竞技场(现场练习,错误2个以上 不过关,最好能够当堂讲解)

2.口诀背诵比赛

对抗:切水果,得3分抽一个水果,如果抽到别的名词,3分作废,抽到水果本组得,再得3分可以选择是自己抽水果,还是切掉对方的水果,最后看谁的分数多(水果后面有分数)。

Teaching Procedure 基本流程:

老师在上课前20分钟进教室,

1、老师和学生问答(10分钟)

2、检查学生的试卷并批改(10分钟)

3、检查预习

Step1: Greeting + warm up (5分钟)

T: Good mor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Today is a happy day, let’s play together and learn together.

I like drinking milk.What about you? S: I like···.(可数或不可数名词) T: One, two, three, let’s play ,about what? Everything.Apple··· S: 接单词要求和老师说的同类,如:水果,动物、人名等等 Step2:复习上次课内容(第一次新课没有复习)

Step3: New words(50分钟)

1、Presentation导入:

老师为服务员,学生为顾客,老师将菜单给学生问其“What do you like?”

老师:Welcome to our restaurant ,please sit here! This is our menu, what do you like?(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菜单给学生)学生抽卡片(卡片是不同种类的名词如:学生名字 \\ tea\\ cat等)并说:I like··· 引出今天所学的名词种类,此时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张单词卡,让学生到黑板上开始给单词分类。 专有名词

① 魔法屋:给学生专有名词定义,让学生将专有名词写出来(规定时间内,两组比赛看谁写的多) ② 羊皮卷: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哪组能归纳的最多最完整 ③ 隐形衣:给出例句改错:I will go to the great wall on sunday.(看哪组反应最快,一题赚1万块钱) ④ 魔法咒语:一问一答(总结)读2遍,老师上句,学生下句 T:专有名词不可数; Ss:人名地名和国家,没有复数只单数。

可数名词

① 魔法屋:(一般+ s的情况)T:一只猫

Ss:a cat

T:好多猫

Ss:cats T:相当多的猫

Ss:cats T:一只猫

Ss:a cat (老师可以问快点,让学生反应快点)

(+ es的情况)There are some dishes, watches and boxes in the buses.找出复数名词的共同点 (去y改i+ es的情况)老师给出一个例子baby---babies,boy—boys,然后让学生找例子(看哪组找的快,加分)

(去f\\ fe 改v+ es的情况)老师给出wife—wives,让学生找例子(加分)

② 羊皮卷:让学生总结归纳,以sh\\ ch\\ x\\ o\\ s结尾的名词变复数+ es,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哪组能归纳的最快最完整

有一些组合名词的复数:有一天,黄馨和史佳佳打架,钟奕在旁边看,钟奕是一个looker-on,后来Coco、赵芸、张子立、姚金菊一起来看了,有很多looker-on,这个复数加在哪里?单词的主体是looker,复数就加在主体lookers-on。成年人grown-up没有主体,就加在最后grown-ups。两个部分都是主体man teacher—men teachers两者都加s。

③ 隐形衣:不规则变化的名词:老师准备一个卡纸,折3份,分别写上单数形式和复数一正一误的形式,让学生去选择(赚钱)如tooth—toothes—teeth 。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不规则的变化,并且要求背诵

④ 魔法咒语:一问一答(总结)读2遍,老师上句,学生下句 T:妻子持刀去宰狼; Ss:小偷吓得发了慌。···

⑤ 听写(口诀、隐形衣、特殊词组)第一次课没有

(课间休息10分钟)

不可数名词

① 魔法屋:老师之前以呈现单词给出例句为主,让学生找规律,体现不可数名词的定义,There is some milk. Tea is a common drink.特别注意谓语动词(单数)Meat and soup are in the fridge.② 羊皮卷:让学生找不可数名词在句子中的特点,如:前面不能加a\\an; 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两类不可数名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复数。(看哪组找的最完整,对抗)

③ 隐形衣:不可数名词不能用数来计算,但是可以用量词,T:一瓶果酱、一杯咖啡、一片面包等,首先要找对量词,不能说一头人,一杯面包等,结构:量词+ of+ 不可数名词。然后让学生造句(看那组用时最少,对抗)总结:数词+量词(复数)+ of+ 不可数名词。

④ 魔法咒语:一问一答(总结)读2遍,老师上句,学生下句 T:专有名词不可数; Ss:人名地名和国家,没有复数只单数。

名词所有格

① 魔法屋:前方打仗后方支援,T: I want some pens.学生传pens给老师,老师可以变化单复数,I want a book, I want a bottle of water.等。收完了东西,老师走到孩子中去问:Whose is this···?学生:It’s xxx ’s.老师问:Whose are these pens? 学生:They are xxx’s and xxx’s.(分别所有)。 T: Whose is this claroom? 学生:It’s xxx and xxx’s.(共同所有)。老师:Whose are these···?学生:They are boys’.

② 羊皮卷: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哪组能归纳的最多最完整(对抗)

③ 隐形衣:判断:the gate of the school \\ the gate’s school ?(赚钱)today’s weather\\ the weather of today?;China’s culture \\ culture of China? (表示距离、时间、国家、城镇等无生命的名词,也可以用’s 表示所有格) ④ 魔法咒语:一问一答(总结)读2遍,老师上句,学生下句 T:一撇s所有格; Ss:s结尾只加撇

Step4: 总结(10分钟):

1、黑魔药(让错误句子体现,让学生现场改错,火眼金睛)

2、魔法咒语:老师:一撇s所有格。学生:s结尾只加撇···(口诀)

老师:表示距离的无生命的所有格可以用什么结构?学生:’s 结构(隐形衣)

Step5:表扬:分片表扬与个人表扬结合 总结对抗,表扬个人

Step6:过关放学(10分钟)

1.竞技场(现场练习,错误2个以上 不过关,最好能够当堂讲解)

2.口诀背诵比赛

Step7:布置作业

1.抄写隐形衣1遍

2.抄写魔法咒语3遍 3.完成单元试卷

4.预习(章前对话、魔法屋)

推荐第8篇:一般现在时语法教案

课题:

一般现在时语法

(实义动词引导的)

目标:

1、学习一般现在时结构;

2、学习一般现在时中动词用法。

重点:

1、肯定句、否定句、一疑、特疑。

2、动原形变三单 学习方法:归纳总结、练习巩固 课时 :1课时 教具:ppt 教学过程: Step

1、展示目标

1、学习一般现在时结构:肯定句、否定句、一疑、特疑。

2、学习一般现在时中动词用法:原形变三单 Step

2、学生看句子归纳一般现在时的结构:

1、归纳结构: 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

2、看谁学得快:每个结构组一个巩固练习。(翻译句子) Step

3、学习动词变第三人称单数方法

1、学生看课本83页,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动词变化表。总结动词变三单形式:1—4种。

2、巩固练习:动词变三单 Step

4、综合练习Step

5、小测试

Step

6、作业:复习本课知识,会背一般现在时4种结构。

推荐第9篇:unit5MUSIC语法教案

Unit 5 Music Period 3 Grammar

★Teaching Aims: 1.To help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2.To help students discover and learn to use some useful structures.3.Make sure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freely.

★Difficult and Important Points: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a preposition in front.

★Teaching Methods: Inquires into the study method and Independent study method

★Procedures Step 1.Warming up ( 3 minutes) Underlin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in the text that contain prep.+ whom/which. Check your answers against your clamates’.

Step 2.Learning about grammar (35 minutes) 1.Reading and thinking ( 8 minutes ) Summary the usage of attributive clauses with a preposition ahead of the relative pronoun shown in the sentences.

介词+which/whom引导的定语从句用于正式场合。在这一结构中,关系代词which/whom做介词的宾语。

(1)当先行词是人时,用介词+whom引导定语从句,如:They may start as a group of high-school students, for whom practising their music in someone’s house is the first step to fame.(2)当先行词是物时,用介词+which引导定语从句,而且只能加which,不能加that,例如:

They produced a new record in 1996, with which they celebrated their former time as a real band.2.Doing exercises.( 7 minutes ) (1)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a proper prep.+ whom/which.(2)There is a grammatical error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Please read them carefully and correct the mistake.Finish the exercises and then check the answers.3.Thinking and summary ( 15 minutes ) 使用“介词+关系代词”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用介词的依据:

(1) 根据定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搭配习惯。例如:

Yesterday we visited the West Lake for which Hangzhou is famous.(2) 根据先行词的搭配习惯。例如:

The old woman with whom you talked just now is a famous artist.(3) 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例如:

The naughty boy made a hole in the wall through which he could see what is happening outside.(4) 表示“所有”关系或“整体中的一部分”时,通常用介词of。例如:

I have about 20 books, half of which were written by Bing Xin, the famous writer.(二) 含介词的短语动词不可拆开使用,如look after, look for等。例如: The babies whom the nurses are looking after are very healthy.(正) The babies after whom the nurses are looking are very healthy.(误) (三) “of which / whom”有时可以用“whose+名词”结构来改写。例如: The building whose roof was damaged in the earthquake has been repaired.=The building of which the roof was damaged in the earthquake has been repaired.(四)当先行词为way并且定语从句中缺少状语时,通常用in which或that引导定语从句(in which或that可省略);如果定语从句中不缺少状语,则用关系代词引导(that 或which 可省略)。例如:

All of us disliked the way(in which / that)Tom settled the maths problem.I don’t understand the way(that/which)the teacher explained to me.

(五)in that不可以引导定语从句,但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例如: She didn’t attend the meeting in that / because she was seriously ill.“介词+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的转化

(1)当先行词表示地点,从句中缺少地点状语,常用关系副词where引导,也可用表地点的介词+which代替。例如:

I visited the village where many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poverty.=I visited the village in which many children coul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poverty.(2) 当先行词表示时间,从句中缺少时间状语,常用关系副词when引导,也可用表时间的介词+which来代替。例如:

We’d better fix a date when we will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next week.

=We’d better fix a date on which we will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next week.(3) 当先行词为reason,从句中缺少表示原因状语时,常用关系副词why引导,也可用for which来代替关系副词why。例如: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 why you were late for school?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 for which you were late for school? 4.Read these sentences and try to simplify them changing them where neceary.( 5 minutes ) Eample: I don’t understand the way in which you solved

this problem.

→I don’t understand how you solved this problem.

1.This is the month during which we like to go to outdoor

concerts.2.She gave a musical concert in the hall in which we interviewed a famous violinist last week.3.Lillian lives in a town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cultural events.4.A concert hall is a place to which you go to buy tickets for a show.5.Finding a job as a singer was the reason for which I moved.6.Summer is the time at which it is best to practise outside with your band.7.His studio was the place in which we recorded our greatest hits.8.I relied on my car until it broke down at the place at which three roads meet.9.I am familiar with your songs and the way in which you compose them.10.It is a time at which the sun begins to sink and the moon to rise.

Step 3.Homework ( 2 minutes ) Do exercise 2 on page 37 after cla.

推荐第10篇: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词性

教学目标:掌握在古文中出现频繁的或者活用的词性,帮助古文的理解和学习。 教学时数:两课时

一、实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一般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㈠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有时也作定语。

人:鲁迅、儿童、雷锋、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

物: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书本、桌子、车辆、纸张、抽象事物:道德、法律、思维、政治文化 时间: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 处所: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方位: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㈡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 表动作行为:劝阻、保卫、学习、研究、打击、表扬、进行、开始、发展、禁止 表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消失、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掠过、表心理活动:想念、打算、喜欢、渴望、向往、担心、厌恶、期待、憎恨 表判断:是

表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会、能够、可以、愿意、需要、应该、必须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表趋向:上、下、进、出、过、起来、上来、下去、出来、回来、伸出、前往

1 【动词的语法特点】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说说

谈谈

看看

想想

试试

讲讲 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

讨论——讨论讨论

【几个容易判断错误的动词】 1.动词“是”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有语病的句子

正确的句子 老师有布置作业吗?

老师布置作业了吗?

你有去超市吗?

你去过超市吗?

昨天有下雨吗?

昨天下雨了没有?

3.助动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

2 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如“拿 一本书”、“拿一本书”、“拿一本书”。

㈢形容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一般在句子中做谓语、定语或者状语。可以修饰名词(红花),也可以修饰动词(勇敢前进)。

表性质的: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软、硬、苦、冷、热、坚固、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飞快 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1.大多能与程度副词组合:

“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2.有些常重叠使用:

单音节: AA式长——长长(的) 绿——绿绿(的)红——红红(的) 慢——慢慢(地) 双音节:AABB式 老实——老老实实

神秘——神神秘秘 清白——清清白白 大方——大大方方

或A里AB式:胡涂——胡里胡涂

慌张——慌里慌张

小气——小里小气

ABB式:兴冲冲

气呼呼

喘吁吁

绿油油

凶巴巴

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常带有喜爱或贬低的感情色彩。如“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脸”“瘦巴巴的身体”“干巴巴的皮肤”。 3.形容词做谓语不能带宾语。

“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 “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

3 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是动词。

㈣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第

二、第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此外,“三两(个)”。“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

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构成“数量词语”,在句子中一般做定语(一本书),有时也做补语(来了三回、看了五遍))。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3.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第

二、表示数量减少的:

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

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4 ㈤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一般不能单用。可分两类: 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①专用的: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 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 不定单位:些、点

②借用的:摸(摸一摸,走一走、说一说、看一看)“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

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

架次: 飞机架数次数总和。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

人次:人数和次数的总和。十个人一起行动三次,总计叫“三十人次”。

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㈠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副词的语法作用】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

5 ①这办法好得 。

②这办法好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 只有„„才 既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也 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

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 比较下边两组词:

乙 白布

白跑一趟

6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㈡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 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 7 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用作介词。例如:

④不多时,许大嫂快手快脚的收拾了碗筷,拈了几块烧饼带给阿细和阿娇,便同秀英、凤容一道离了家,走回小艇去了。 ㈣助词

助词是表示附加关系或时态等语法意义或语气的虚词。常见的有下面这些: 结构助词:的(底)、地、得、所 时态助词。着、了、过、来着, 比况助词:似的

语气助词:的、了、吧、呢、着呢、嘛、呗、罢了(而已)、也好、也罢、啦,嘞、喽(陈述语气)

吗(么)、吧、呢、啊(疑问语气)

吧、呢、了、啊(呀、哇、哪)(祈使语气) 啊(呀、哇、哪)(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指的是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助词。

“的、地、得”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但在书面语中有必要写成三个样子。在定语后面写做“的”,在状语后面写做“地”,在补语前写做“得”。这样可使书面语言的结构关系更加清楚明白。例如: ①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②同学们都很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 ③张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易混词的辨析标准】

一、名与动、形的区别:

8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二、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三、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四、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9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五、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巩固练习】

语文语法知识练习

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2.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

10 A.名词

动词

连词

B.名词

形容词

介词

C.代词

副词

介词

D.动词

动词

介词 3.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

..B.小青在上海。 .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

..D.我和你一起走 .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他在学校里。

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 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北走去了。 ..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 B. 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老师正和小红谈话”中“和”的词性相同的是 A.他早点吃的是牛奶和面包

B.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C.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

第11篇:古汉语语法教案

第一章 词 类 活 用

(一) 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 “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 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 使 动 用 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 (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4)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5)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 ——《国语周语下》

(6)故不如先斗秦赵。——《史记项羽本纪》

(7)吴王濞反,欲从闽越,闽越未肯行。——《汉书东越列传》 (8)(天汉)四年春正月,(汉武帝)朝诸侯于甘泉宫。——《汉书武帝纪》 (9)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宋玉《风赋》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使用较少(“从、食”常见),但有时很不容易辨认。只能借助上下文义进行揣摩。试比较:

(1)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下》 (2)孟子将朝王。——同上

(3)欲因此时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4)涉间(人名)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里大量出现。它们一般容易辨认,因为它们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往往就是使动用法。如:

(1)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尸于楚,以求知罃。——《》 (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3)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也。——《汉书韩信传》 (5)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汉书袁术传》

(6)杜元凯乃复连榻坐客。——《世说新语方正》榻分独榻和连榻,坐独榻为尊,坐连榻则否。

(7)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世说新语贤媛》 (8)贤者举而上之。——《墨子尚贤中》

(9)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告子上》 省略宾语的情况:

(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魏其武安列传》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礼记礼运》 (2)晋侯谓庆政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僖公十五》 晋惠公对庆郑说:“敌人深入了,怎么办?”庆郑回答说:“君王让他们深入进来,能够怎么办?”“ (3)“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孔子说:“人口真多啊1冉有说:“人口很多,还需要做什么呢?”说:“让他们富有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5)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孙子兵法谋攻》降服 屈服的意思 战争的指导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了

(6)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蔺列传》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8)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论语子路》君子容易为他做事,但是不容易讨他欢心。如果讨他欢心不按照自己的准则,不做好自己的本分,肯定不会成功(讨他欢心);小人反之

(9)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并带宾语,表示在主语的指使下,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相对少见,活用的名词一般是普通名词,偶也有方位名词或专有名词。如:

(1)宋人请猛获于卫,„„亦请南宫万于陈,„„宋人皆醢之。——《左传庄公十二年》 (2)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齐桓公会合诸侯保存异姓国家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5)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小雅信南山》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6)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6)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左传成公二年》全部将田垄改为东西向’ (7)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 (8)(齐欲救代,对魏王说)故王不如东苏子(代),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史记苏秦列传》

(9)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十年》[公子光派专诸刺王僚] (10)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南宋初降金被立为傀儡皇帝]

三 意动用法

(一)什么是意动用法:

名词或形容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表达“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看成什么来对待”(有人建议列为“处动”)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这种意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表示当事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1)王吉兹卜。——甲骨卜辞

(2)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蛊卦》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不再为王侯之事而操劳。

高尚其事:认为自己做的事很高尚。

(3)鲁弱晋而远吴,冯恃其众而背君之盟。——《左传哀公七年》 (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5)„„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非义楚也,畏其名与众也。——《国语鲁语下》 (6)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秦师不可不击也,臣请击之。”襄公曰:“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师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先轸曰:“不吊吾丧,不忧吾哀,是死吾君而弱其孤也。” 就在那个时候,晋文公刚去世,还未下葬。先轸对襄公说:“秦师不可不拦击,臣请求去拦击他们。”襄公说:“先君去世,尸体在堂,见秦军之利而拦击他们,不是非为人子之道吗!”先轸说:“不来吊唁我们的丧事,不对我们的悲哀表示忧伤,是看我们君死孤弱啊。

(7)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管晏列传》 (8)藤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史记淮阴侯列传》 (9)太子迟之,疑其悔改。——《史记刺客列传》

(10)人生贵得适意尔。——《世说新语识鉴》人生贵在得以舒适啊,

(三)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为动词带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1)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诗经小雅白驹》音讯不要太自珍,切莫疏远忘友情。 (2)窃窃然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岂杓人哉?——《庄子庚桑楚》都窃窃私语想把我奉柯于贤人之间,我难道是那种标杓的人吗俎豆:奉祀。予:我。

(26)杓(dú):标准。其:岂,难道。

(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4)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左传宣公十四年》

(5)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导,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襄十一》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7)秦,形胜之国也,带山阻河,悬隔千里。——《汉书高帝纪下》 (8)依渤海,墙泰山,堑大河。——杜牧《燕将录》

(9)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韩愈《原道》 (10)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柳宗元《封建论》

(四)意动和使动的区别: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使动是“使宾语怎样”;意动是“认为宾语怎样”。使动句叙述的是客观行动;意动句叙述的是主观认识或主观感觉,不一定是事实。试比较:

(1)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4)齐君弱吾君,归弗来矣。——《左传昭公十二年》

四 名 词 用 如 动 词

指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频率较使动意动为高(认识有发展)。包括普通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两类。如:

(一)普通名词活用:

(1)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 (2)(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3)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6)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 (7)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8)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9)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10)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

有些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读音改变,如“衣”、“王”。

(二)方位名词活用:

(1)子墨子不听,遂北。——《墨子贵义》

(2)平原君乃置酒,„„前,为鲁连寿。——《战国策赵策》 (3)沛公引军过而西。——《史记高祖本纪》 (4)吾亦欲东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5)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

五 名 词 作 状 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借助跟介词的结合,构成介宾短语才能做状语。如:“我们在教室上课。”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作状语。另外,少数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普通名词也可直接做某些动词的状语,如“集体购票”、“电话联系”、“笑脸迎人”、“公费留学”、“现金支付”等。但在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却是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的语法著作称之为“名词用如副词”,不当)

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较浓重的修辞色彩,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表示时间处所方位:

(一)表时间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同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名词充任的时间状语有时不是单纯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是表达更为复杂的意义。 A 表条件方式: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3)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庄子庚桑楚》 B 表频繁发生:

(1)请损之,月攘一鸡。——《孟子滕文公下》

(2)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汉书?文帝纪》 (3)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杜牧《阿房宫赋》 (4)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C 表逐渐发展:

(1)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史记?孟尝君列传》 (2)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3)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二)表处所:

(1)舜勤民事而野死。——《国语鲁语上》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国语越语》 (3)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史记留侯世家》

(4)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史记张释之列传》 (5)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汉书龚遂传》 “山行”、“家居”、“郊迎”

(三)表方位:

(1)舍適子不立而外求君。——《左传文公七年》

(2)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3)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昔韩卢之取菟也,上欢下获,不甚多杀。——《汉书严延年传》 (5)左抱幼妾,右拥嬖女。——《国语晋语赵文子冠》

二 表示工具依据方式:

(1)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史记?高祖本纪》 (2)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史记留侯世家》 (3)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表工具】 (4)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史记留侯世家》 (5)於是覆劾延年阑内罪人,法至死。——《汉书严延年传》

(6)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依据】

(7)群臣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8)遂入见王,涕泣膝行。——《汉书龚遂传》

(9)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而自哺农者然后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0)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辞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表方式】

三 表示对人的态度:

(1)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天论》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吴起孙子列传》

(4)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6)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7)彼秦者,„„虏使其民。——《汉书董仲舒传》 四 表示比喻:

(1)庶民子来。——《孟子梁惠王上》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4)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史记张释之列传》 (5)天下之士云合归汉。——《汉书梅福传》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小石潭记》 (8)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清稗类钞》

相 关 问 题 一 其它被视为活用的情况:

有些教材还介绍了古汉语中其他一些活用的情况: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数词充当谓语成分等,下面略作介绍: 动词用作名词:

(1)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形容词用作名词: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数词用为动词:

(1)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2)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4)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6)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战国策赵策二》 “例不十,法不立”

另外,从句法的角度看,使动、意动实际上都是古汉语中动宾关系的特殊语义格式,因而有人把它们叫做“特殊动宾关系”。事实上,古汉语动宾结构中不属于施受语义关系的远不止这两种。下面结合例句略加说明:

“为宾动”:主语“替”宾语、“为(给)”宾语动,或“为了”宾语动。 (1)晋解张御郤克。——《鞍之战》 (2)夫人将启之。——《郑伯克段于鄢》 (3)文赢请三帅。——《崤之战》

(4)石恶将会宋之盟,受命而出,衣其尸,枕之股而哭之。——《左襄二十七》 (5)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孟子告子上》 (6)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8)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

(9)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10)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诗经小雅伐木》

“对宾动”:主语对宾语施行某种动作行为(“朝、向”宾动) (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郑伯克段于鄢》

(2)君三泣臣也,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

“因宾动”:宾语是主语发出某动作行为的原因,因宾而动。 (1)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崤之战》 (2)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 (4)诸侯归其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5)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吴子治兵》

“以宾动”:主语用宾语为工具或材料而动作,动词多以名词活用。 (1)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尔足。”——《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2)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

(3)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史记货殖列传》

二 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为另一类词,主要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的变化看出来。可资参考的语法条件有以下数种格式(主要是名词的活用,形容词主要是“高、贵、尊、卑、贱”等词,例略): (1) 名词+名词

正常关系(词性均不变):A 并列

B 偏正 C 同位 D 判断句主谓 活用关系(其一活用为动词): A 动宾:

(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公孙丑下》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史记屈原列传》 (5)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6)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

B 主谓:

(1)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上(较上例6) (3)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

(4)大楚兴,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C 动补: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孙丑下》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史记高祖本纪》 “军霸上” (2)名+代词

人称代词“之”、“我”

(1)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

(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3)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项羽本纪》 附着性代词“者”、“所”

(1)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稚兔者往焉。——《孟子梁惠王下》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梦溪笔谈采草药》 (3)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4)寡人未知所过也。——《韩非子难四》

(5)食吾之所耕,而衣吾之所蚕。——苏洵《易论》 (3)副词、助动词+名词

(1)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

(3)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孟子公孙丑上》 (4)初,梁伯好土功,亟城而弗处。——《左传僖公十九年》 (5)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廉蔺列传》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史记刺客列传》(形容词) (7)非敢后也,马不前也。——《论语雍也》 (8)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9)寡人欲相甘茂。——《史记甘茂列传》 (4)名词+介宾结构

(1)刑(通“型”)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

(2)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宁毋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 (3)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5)“名而动(动而名)”结构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论语子张》

(2)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左传》 (3)进诚梯而下之。——《资治通鉴》

(4)„„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

三 理论的发展:

随着人们对汉语语言特点认识的深入,近年来,“词类活用”的理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理论界对此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人从跟本上否定其合理性,主张取消“词类活用说”,有人则审慎地对其进行修正。事实上,很多教科书和语法著作把“词类活用”的范围划得过宽,把一些本来是正常用法的用词现象视为“活用”,尤其是“名词用如动词”一类,如果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认识词义的引申和词性的变化,就会看到很多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仅是名词的词,历史上它们曾经是动词或动名兼类词。如“衣”、“雨”、“军”、“贼”、“鞭”等(简析)。 要想对这一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一方面需要我们有建立在阅读大量历代典籍基础上的纯熟的文言文语感,又需要有较为扎实的语言理论知识(汉语特点的把握、汉语史的观念)作支撑。

本章思考题:

1 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使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3 意动用法是怎样表达语句含义的? 4 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5 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6 应当如何从语法角度辨别文言语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第二章 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 词序及词序的功能:

(1)词序:也叫“语序”,词在句子中的排列顺序。

(2)词序的功能:词的排列顺序,反映着词与词的各种关系。因而,词序是语法规则的具体体现,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但在不同的语言里,词序发挥的功能并不一致,如俄语主要靠词形变化表达词的语法意义,语序对它的约束力并不大。各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如,汉语的正常语序是“主谓宾”,而日语的正常语序是“主宾谓”。

词序不仅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往往也是修辞手段。通过词序的变化,可以强调句子语义的重点,给读者或听者以更为明晰、强烈的印象。如《论语雍也》“贤哉,回也”,把谓语提到主语之前,强调了谓语“贤”,突出了颜回所具有的不同凡响的品格。

(3)汉语的词序特点:

1.地位突出:因为汉语是一种孤立语,词(语素)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在汉语中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无论词、短语或句子中都是这样。如“语法”、“法语”,“人情”、“情人”,“人君”、“君人”,“学习汉语”、“汉语学习”,“我爱他”、“他爱我”。在古汉语中由于单音节词为主,更是出现了象“回文联”、“回文诗”这样特殊的语文体式。(例见卡片) 2.词序固定:汉语虽然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其词序却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一般是:(1)主—谓,(2)动—宾,(3)定—中,(4)状—中,(5)中—补。这些基本词序自古至今保持了巨大的继承性和稳定性。

二 古汉语的特殊词序:

古汉语里也有部分特殊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词序实际上主要存在于先秦上古汉语中,自汉代以后逐渐变化,后来大都从口语中消失。但由于历代写文章的人习于仿古,也由于有些句式富于表现力而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因而特殊词序在中世以后的古文中仍不乏其例。词序变化的特殊性与基本词序的稳定性相结合,使语言显得波澜起伏、生动活泼。掌握这些特殊词序的变化规律不仅使我们对古今汉语的变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理解和欣赏古汉语的能力。这些特殊词序主要有宾语前置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一)宾语前置

古汉语中基本的动宾、介宾词序和现代汉语是一样的,即宾语在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某些条件下,宾语要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前,这也是古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 A 疑问代词作宾语:

(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王事靡盬,不能艺稻粱,父母何尝?——《诗经?唐风?鸨羽》 (3)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国语?晋语一》 (4)问臧(奴隶)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臧和谷两个人一起去放羊,把羊全丢了。问臧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拿着竹简在读书;问谷干什么事情去了,说是在和别人掷骰子游戏。他们两个人干的事情不相同,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结果好心办坏事。男仆娶婢女所生的儿子称“臧”。

(5)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6)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7)藐藐孤女,何依何恃?——陶潜《祭程氏妹文》 (8)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报任安书》 (9)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梁惠王上》

(10)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11)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12)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这里有两个要件,一,必须是疑问句,二,宾语必须是代词。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时,疑问代词宾语一般置于助动词前(如“又谁敢怨?”),也有置于助动词后的(如“吾敢谁怨乎?”)。另外必须注意的,只有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时才受本规律的制约,如果疑问代词只是宾语中的一个成分,那么整个宾语并不前置,如: (1)此为何名?——《韩非子?喻老》

(2)欲于何所王之?——《史记?三王世家》 如欲前置,需使用“之”标志。如:

(1)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2)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荀子?正论》

先秦时代,这一规律比较严格,偶有例外。汉以后 B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5)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予违,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于一言而兴邦乎?”】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做君主是很难的,做臣子是不容易的。’如果知道做君主很难,这不就近乎一句话便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6)(子玉)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左传?僖公二十八》

当动词前有助动词或副词时,代词宾语可置于动词前,也可置于助动词或副词前。如: (1)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2)楚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吕氏春秋?不苟》 (4)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节葬》

在先秦汉语里,这一规律并不严格,有较多的例外,例略。这表明,在口语里,否定结构的代词宾语很早就开始后置了,但文言中仍呈现前置后置并存的局面(远古汉语)。 C 宾语用代词复指:

前置宾语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如: (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2)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3)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至于庄宣,皆我之自立。——《左传?襄公二十年》 (5)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 (6)戎狄是膺,荆舒是惩。——《诗经?鲁颂?閟宫》 (7)宋卫实难,郑何能为?——《左传?隐公六年》 (郑请成,陈侯不许,五父谏“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8)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9)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10)安定国家,必大焉先。——《左传?襄公三十年》 (11)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12)弓矢斯张,干戈戚扬。——《诗经?大雅?公刘》 (13)赫赫南仲,猃狁于襄(除去,扫除)。—《诗经?小雅?出车》“墙有茨,不可襄也” (14)王贪而无信,唯蔡於感。——《左传?昭公十一年》

(15)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贿:财物;字:抚养。

几种固定格式: “唯+宾+之(是)动”

(1)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庄子?达生》 (2)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3)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没有过错(文采),没有威仪(邪僻)”

(4)唯余马首是瞻。——《左?襄十四》 “此(是)之谓” (1)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隐元》 (2)四方之民莫不具至,此之谓圣治。——《庄子?天地》 (3)礼也者,小事大,大字小之谓。——《左传?昭公三十年》

“何„„之有”

(1)敌利则进,何盟之有?——《左?成十五》 (2)郤伯见,公曰:“君之力也夫!”对曰:“君之训也,二三子之力也,臣何力之有焉?”成二(3)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淮夷),或曰:“陋,如之何?”】

(4)夫子焉不学,而也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5)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国语?晋语八》

D 无标志的宾语前置:代词“是”、“以”的宾语 (1)君子是则是效。——《诗经?小雅?鹿鸣》

(2)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4)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5)赫赫师尹,民具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

(6)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

小结:在宾语前置的这四种类型中,前两种是古汉语句法规律本身的要求,也就是说,不如此就是错误的句法。而后两种则更多的属于一种强调宾语的表义需要,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段。

(二)行为数量的表达法

A 动量的一般表达法:数词+动词

例:

(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2)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现。《史记?汲郑列传》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B 动量的强调表达法:“主谓结构 + 者 + 数词”

例:

(主语)

(谓语)

(1)鲁仲连辞让者三

——《战国策?赵策三》

(2)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史记?鸿门宴》

(三)其他

有些教材中还介绍了定语和状语后置,如:

【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的定语一般也是位于中心词之前,后置的定语多是表修饰意义的词组和数量性定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4)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5)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元》

(6)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状语后置】

(1)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孟子?告子上》 (2)子何絕我之暴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3)于是公子立自责,似若无所容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4)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

我们的看法:这些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同样存在,且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语用上的安排或修辞上的需要。

本章思考题:

1 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宾语前置现象?各种宾语前置所需的条件是什么? 2 用代词复指的前置宾语在表义上有什么特点?

3 古代汉语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有几种?分别是怎样表示的? 第三章 判 断 句

(一)句类、句型和句式:

句子有不同的类型,给句子分类又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依功能可以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判断句;依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通常把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类别叫句类);依结构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根据结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句型又有不同层次,如陈述句又分肯定句和否定句,单句又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等。句式则是句型的一个下位概念,指句子的结构有某种形式特点的句子,如连动式、兼语式等。

(二)判断句及其特点:

什么是判断句?广义地说,凡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都是判断句。它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动形谓语句如: (1)颍考叔,纯孝也。——《左传?隐公元年》 (2)知者,无不知也。——《孟子?尽心上》

(3)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虢必亡矣,亡下阳不惧,而又有功;是天夺之鉴而益其疾也。——《左传?僖公二年》 现汉:

(1)他很聪明。

(2)问题是明摆着的。

(3)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狭义地说,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类事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某一性质和种类的句子(功能类)。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的(结构类)。由于以名词谓语构成的判断句在古汉语里使用很普遍,所以判断句的概念一般指它的狭义内涵。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使用判断动词 “是” (也叫“系词”)作述语,不用判断动词的情况很少。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以意合为主,一般不用判断动词做述语,而是基本上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本身来表示判断。

(三)判断句的形式: 1.“主语+谓语”

名词谓语直接作谓语,主谓之间或有停顿,或无。 (1)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北山经》 (2)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 2.“主语+者,谓语+也”

主语之后加附着性代词“者”表提顿,谓语之后加表示确认、肯定语气的“也”加强判断。这一结构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句式,也可以单用二者之一。 (1)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 (2)君者,出令者也。——韩愈《原道》 (3)虎者,厉虫。——《战国策?秦策》

(4)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5)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6)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3.“主语+副词+谓语”

古汉语表示否定判断,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非”。

(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2)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4)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报任安书》

(5)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肯定性的判断,也可以在主谓之间加上“乃、即、诚、实、必、盖、本、真、皆、固、素„„”等有判断语气的副词加强表达的效果。 (1)(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2)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3)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4)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世说新语?识鉴》

(5)此必辛佐治也。——《世说新语?方正》 (注:蜀“辛毗”字佐治) (6)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8)此真先君之言也。——《荀子?非十二子》 (9)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之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 (10)列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固周制也。——《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11)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史记?高祖本纪》 4.“主语+维(惟)+谓语”【“维”:语气词】 (1)厥土维白壤。——《尚书?禹贡》

(2)髧彼两髦,实维我仪。——《诗经?鄘风?柏舟》 (3)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尚书?皋陶谟》 (4)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 5.“主语+动词+谓语”

古汉语中也有部分判断句使用动词“为”,如:

(1)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襄二十六》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这些句子转换成典型的判断句意思无别,因此有人认为这个“为”是系词,但这样的例子很少,很多句子里的“为”还是实义动词,例见教材。另: (1)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 (2)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

这一类的句子转换成判断句之后意思不同,故不是判断句。 汉以后产生判断动词“是”。

(1)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左传?襄公十四年》

(2)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 注:先秦偶有 ] (3)是是帚慧,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图版二三下书 (4)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5)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世说新语?言语》

(四)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先秦汉语中,判断句里的“是”通常是指示代词,在句子里作主语,复指前文。一般认为,这个指示代词即是后来判断词“是”的来源。 (1)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孟子?公孙丑上》

(2)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指示代词“是”在判断句中也可以作谓语。如: (1)汤之问棘也是矣。——《庄子?逍遥游》

(2)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四》

古汉语里还有一个形容词“是”,意思是“对的”、“正确的”。它和判断动词“是”没有源流关系。

(1)魏其言是也。——《史记?魏其武安后列传》 (2)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同上 (用为意动)

(五)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古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不那么单一,可归纳为五种功能,分述如下: 1.表类属关系:

(1)仲弓父,贱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2)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3)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等同关系:

(1)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 (2)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述而》 (3)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3.表比喻关系:

(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4.表某种特殊逻辑关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5.表因果关系:

(1)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2)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本章思考题:

1 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有何不同? 2 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3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什么性质的词?起什么作用? 4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是” 是从哪里来的? 5古汉语有专职的判断词吗?“为”、“唯”、“乃”、“即”在古汉语判断句中都起什么作用? 6 古汉语判断句活用可以表达哪些内容? 第四章 被 动 句

(一) 被动和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叙述句中的一种。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季氏将伐颛臾。”

主语“季氏”是动词“伐”的发出者。这是主动句。

2.被动句:主语是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受事者。

“郤克伤于矢”

主语“郤克”不是动词“伤”的发出者,而是受事者,这句是被动句。

3.被动句式:古今的被动句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没有结构标志,一类有结构标志。从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被动性质的句式叫被动句式。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二) 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相当普遍,除了借助主语和动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外,有些句法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的被动性质,如及物动词却不带宾语(例1——7);动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它的宾语,而相当介词“于”的宾语,表动作的主动者或处所等。

(1)舜有臣十人而天下治。——《论语?泰伯》 (2)十三年,晋侯弑。——《国语?周语》 (3)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4)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5)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庄子?胠箧》 (6)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 (7)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 (8)纵有妹姁(xǔ),以医幸王太后。——《史记?酷吏列传》 (9)(大树)不夭斧斤。——《庄子?逍遥游》

(10)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8——10也可认为是省略“于”的于字句] (11)高帝欲伐匈奴,大困平城„„——《史记?酷吏列传》

(12)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史记?高祖本纪》

(三) “于”字句:(“于”、“於”的区别简介,见卡片)

这是先秦时常用的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后面加“于”,“于”字后跟主动者

2.“于”的作用:“于”是介词,本身并不能表示被动,它的作用是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由于它引入了主动者,全句的被动含义更加明显了。

3.特

点:

① “于”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后。 ② 不能没有主动者。

如:(1)郤克伤于矢。——《左传?鞍之战》

(2)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篇》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四) “为”字句:

“为”字被动句式先秦时就常见,战国末期发展成为“为„„所”式,汉以后是它的繁荣期,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为”,有时在“为”后再加主动者,后又可在动词之前再加“所”。

2.“为”的作用:“为”(助词)本身可以表示被动,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经历了一个由“动词——助词——介词”的虚化过程。

3.特

点:①“为”和主动者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 可以没有主动者。

③ 可以加“所”字帮忙,构成“为„„所”式表示被动。

如:(1)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2)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3)父母亲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5)少北,则为匈奴所得。——《汉书?张骞传》

(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现代用例:

(1) 某些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大多数人所不需要。——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明清以来,颇为一部分人所爱重。——鲁迅《儒术》

(五) “见”字句:

古代汉语中另一种常见的被动句式是“见”字句。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直接加“见”。

2.“见”的作用:“见”是副词,本身表达“被”的意思,即直接表示被动。

3. 特

点:①“见”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见”不能引入主动者(也可理解为没有进一步虚化为介词)。 ③ 可以靠“于”字句帮助,构成“见„„于”式,引入主动者。

如:(1)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渔父》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楚世家》

(六) “被”字句:

“被”字被动句式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汉代以后逐渐增多,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最主要被动句式。

1.构

成: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加“被”,后来在“被”之后可以出现主动者。

2.“被”的作用:“被”本身可以表示被动,后来也可作介词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3.特

点:①“被”出现在动词之前。 ② 能引入主动者。

“被”是由动词(由名词引申,“被”,《说文》:“寝衣也,长一身有半。”)逐步演变、虚化来表示被动含义和引入主动者的。被动句中的“被”的源头是动词“被”,是“蒙受”、“遭受”的意思。如:

(1) 地少人众,数被水旱之灾。——《史记?货殖列传》 (2)

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石矢。——《商君书?慎法》

“被”先由动词虚化为助词(一说副词),直接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含义,构成被动句式(萌芽于战国末期,汉代普遍运用)。如:

(1) 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

(2)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

此时被动句式中的“被”还不能引入行为的主动者,主动者要出现,还必须借助“于”字句的帮助。如: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后来,这种“被”字进一步虚化为介词,可以引入主动者了。汉朝末期,就出现了由“被”引入主动者的用例(起源于两晋,盛行于唐)。如:

(1)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2)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七) 小结:

汉语被动句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字句、“于”字句为主的时期(上古早期) 1.被动标志词是“见”、“于”“於” 2.主要句式是:“见动”、“见动于宾”、“动于(於)宾” 3.施事者在动词后,由“于(於)”引进 4.缺点:“见”表被动,但不能引入主动者;“于”可引入主动者,但不可省,且位置靠后。 第二阶段:“为”字句的出现(战国——两汉) 1.增加了标志词“为” 2.出现了“为动”、“为„„动”、“为„„所动”等更多的句式。 3.“为”本身表被动,施事由动词后移至动词前(革命性意义)。 4.缺点:“为”的用法多样,句式中有不必要的成分,繁琐而不够简明。 第三阶段:“被”字句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中古以后)

由“被”直接标志被动,可引进施事,且不需借助其他不必要的标志成分,简明干净。因而逐渐战胜了同类其他句式。王力《汉语史稿》(p

426、429)说:“到了中古时期,被动句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被’字句用得更普遍了,更重要的是,‘被’字句也能插入关系语(施事者),它在一般口语里逐渐代替了‘为„„所„„’式,这一个发展阶段很重要,因为它为现代汉语被动式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被动式与动补式、处置式的结合以及被动句本身的复杂化(近代汉语阶段)

本章思考题:

1 何为“被动”?何为“被动句式”?汉语古今的被动句有什么异同? 2 古汉语的被动句式有哪几种?都是怎样构成的? 3 “于”字被动句中的“于”语法作用是怎样的? 4 “为”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5 “见”字被动句有什么特点? 6 “被”字被动句是怎样发展来的?

第五章

一、概

(一) 副词及其特点:

副词主要修饰谓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各种特征,与此同时,也对主语和宾语起修饰作用,显示它们在与谓语发生关系时的方式、状态、范围等。 副词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副词是谓语的重要标志。 副词的含义大多比较具体(谦敬副词整体语义较虚),用法也比较灵活,在句中大都位于谓语前作状语,有时也位于谓语后作补语,一般不作主语、宾语、定语或谓语中心语。因此,副词既有实词性,也有虚词性。

副词虽然只是状语的一种,却是其中最重要的。古汉语句子中,动词谓语占压倒优势,因而副词也特别发达。 朱德熙《语法讲义》(40页):“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所谓开放类,指的是难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所谓封闭类,指的是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从这个角度看,副词是封闭类。古汉语词类研究中,对副词的断代研究、专书研究多采用穷尽列举、数学统计的方法。

(二) 副词的分类:

副词是一个很特别的词类,范围比较宽,量也相当大。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落,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 对词的分类(包括其下位不同层级的分类),要贯彻既要提高分类的概括性,又要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使不同类别的词在用法与意义上有其内部共同性的原则,专门的语法研究一般分类较细。如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副词为十一类: 时间副词

程度副词

状态副词

范围副词

否定副词

疑问副词 推度副词

判断副词

连接副词 劝令副词

谦敬副词

常见的简略分类一般分副词为七类:【北大张双棣、宋绍年《古汉语知识教程》、郭锡良、李玲璞《古代汉语》】

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范围副词

程度副词 情态副词

语气副词(语气词)

表敬副词

二、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所达到的各种程度。概括起来可分五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表示程度正恰合适,表示程度差不多。粗略地划分可分三类:表示程度高,表示程度轻微,表示程度在变化之中。

(一) 表示程度高

常见词: A 表最高:“最、绝、至、极”等

(1)群臣争功,岁余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史记?萧相国世家》 (2)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3)终逾絕险,曾是不易意。——《诗经?小雅?正月》(不易意:不改变主意)

(4)策驰驱逐鹿,所乘马精骏,从骑绝不能及。——《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注》 (5)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墨子?鲁问》 (6)汉使至轻我。——《汉书?张骞传》

(7)洪泉极深,何以填之。——《楚辞?天问》(洪泉:传说中的地水之源) (8)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B 表较高:“太、特、殊、尤、良、甚、大、孔”

(1)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韩非子?和氏》 (2)今子大夫报寡人也特甚。——《越绝书?荆平王内传》 (3)孔璋表章殊健,微为繁富。——曹丕《与吴质书》

(4)辽西单于蹋顿尤强,为绍所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美志不遂,良可痛惜。——曹丕《与吴质书》 (6)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周易?系辞下》 (7)蔡文大奇其容貌。——《汉书?翟方进传》

(8)谋夫孔多,是用不集。——《诗经?小雅?小旻》

另有“丕、颇(叵)、稍、雅、酷”;“了、都、浑”(与否定词连用)等。 (1)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孟子?滕文公下》 (3)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田矣。——《史记?河渠书》 (4)帝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后汉书?隗嚣传》 (5)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 (6)落花纷纷稍觉多,美人欲醉朱颜酡。——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

(7)肃宗先闻后有才色,数以询诸姬傅。及见,雅以为善。——《后汉书?章德窦后记》 (8)邂逅相逢,情怀雅合,全似深熟。——宋?卢炳《玉团儿词》 (9)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世说新语?贤媛》

(10)身与君别数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世说新语?文学》 (11)王经„„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被收;泣涕辞母,曰:“不从母教,以至今日。”母都无戚容。——《世说新语?贤媛》

(12)病来意气浑非昨,一柱香烟帐底看。——陆游《病中绝句》

(二) 表示程度轻微(程度较低) 常见词:“略、少、稍、微、颇”等 (1)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荀子?君道》 (2)略知其义,又不肯竟学。——《史记?项羽本纪》

(3)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和之外。——《庄子?徐无鬼》 (4)少益嗜食,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四》

(5)陛下素骄之,弗稍禁,以至此。——《汉书?袁盎传》

(6)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归有光《项脊轩志》

(7)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微自解说。——《汉书?翟方进传》

(8)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9)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10)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 另有“差” (1)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 (2)其人差短小,言语不与汉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传》 (3)谢太傅雪日内集,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言语》

(三) 表示程度变化(加深)

常见词:“弥、益、愈(逾)、兹(滋)”等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絕。——《吕氏春秋听言》

(3)自是鲁人轻晋币,而益敬其使。——《左传?襄公十四年》 (4)城中闻车驾至,众心益固。——《后汉书?庞萌传》 (5)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吕氏春秋?尽数》

(6)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逾数而迹逾多。——《庄子?渔父》 (7)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8)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下》

(四)其他

程度副词除以上三类之外,还有些副词可以表示程度的适合、差不多等,主要有“正”、“恰”;“庶(庶乎、庶几、庶或)”、“殆”“几”等。 (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2)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战国策?秦策四》 (3)隔户杨柳弱娜娜,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申屠嘉可谓刚毅守节矣;然无学术,殆与萧曹陈平异矣。——《史记?张丞相传》 (8)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9)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捕蛇者说》

(10)其用笔甚草率,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梦溪笔谈?书画》

三、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都用作谓语的修饰语,在句中作状语,主要表示主语或宾语在参与谓语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时范围的大小,其语义有时指向主语,有时指向宾语(语义指向)。 “范围”,主要是指发出或接受动作者是全体还是个别,是多数或是少数;有时也指发出动作者是施事者共同发出的,还是以其他方式如各自、分头„„发出的。 范围副词大致可分为两类:(1)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2)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一)表范围大数量多(全体、总括、共同、多数):

常见词:皆、咸、尽、具、悉、举、率;俱、共、并等,如: 【皆】(1)伯父、伯兄、仲叔、季弟、幼子童孙,皆听朕言。——《尚书?吕刑》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二章》 (4)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咸】(1)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吕氏春秋?仲春》 (2)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史记?孝文本纪》 (3)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尽】(1)王与大夫尽弁以启金縢之书。——《尚书?金縢》 (2)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史记?田单列传》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 【具】(1)无简不听,具严天威。——《尚书?吕刑》 (2)灵公问其笑故,具告灵公。——《史记?郑世家》 (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悉】(1)王命众悉至于庭。——《尚书?盘庚上》

(2)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3)诸侯悉至,至则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周本纪》 【举】(1)昔者诸侯事吾先君皆如不逮,举言群臣不信。——《左传?宣公十七年》

(2)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率】(本义:捕鸟网。《说文》:捕鸟毕也。) 今义“大都” (1)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用。——韩愈《进学解》

(2)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吴王饮群臣酒,不问能否,率以七升为限。——《资治通鉴?晋纪》 【俱】

(1)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五蠹》 (2)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共】【并】例略。

另有:备、兼、毕、徧(遍)、凡、一;钧(均)、胥、佥 【备】

(1)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楚辞?离骚》 【兼】(《说文》:“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1)宋公兼享晋楚之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七》 (2)万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小人进则君子必退,君子亲则小人必疏,未有可以兼收并蓄而不相害者也。—朱熹《己酉拟上封事》 【毕】(本义:捕鸟器。星宿名,象形)

(1)群臣闻之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战国策?秦策二》 (2)天下逸文故事,莫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 (3)儒墨毕起。——《庄子?在宥》 【徧】(遍)

(1)时从出游,„„然犹未能徧睹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2)于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史记?周本纪》” 【凡】

(1)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万章下》 (2)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左传?隐公十一年》 (3)凡杀三人,伤一人。——《汉书?文三王传》 【一】

(1)号令一出太后。——《史记?吕后本纪》

(2)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史记?孟尝君列传》 【钧】(均) (1)公都子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告子上》 (2)其乡里未之均见闻也。——《墨子?尚同下》 【胥】

(1)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2)逮八月既望,新驿成,郑人胥悦。——刘禹锡《管城新驿记》 【佥】

(1)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尚书?舜典》 (2)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后汉书?桓荣传》

(二) 表范围小数量少(单独、仅只;个别、分头): 常见词:唯(惟)、独、特、但、徒、第、仅等 【唯】(惟)

(1)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2)不惟许国是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独】(另有情态副词用法表反问语气“难道„„”、形容词) (1)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2)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左传?桓公六年》 【特】(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特地、特意”)

(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与赵城。——《史记?廉蔺列传》 (2)此特群盗鼠窃狗偷耳。——《史记?叔孙通列传》 【但】

(1)为将当有怯懦时,不可但恃勇也。„„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三国志?夏侯渊传》

(2)公干(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曹丕《与吴质书》 【徒】(另有情态副词用法“白白地、徒劳地”)

(1)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2)孔子之仕,不为行道,徒求食也。——《论衡?问孔》 【第】

(1)大司马刘公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后汉书贾复传》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仅】(两种用法:“只”;“接近”。第二种或视为程度副词)

(1)借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絕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佛之生也,远中国仅二万里;其殁也,距今兹仅二千岁。——《龙安海禅师碑》 (3)自兵兴六十余日,战所杀害仅十万人。——《晋书赵王伦传》 (4)江国愈千里,山城仅百层。——《治岳阳城下》 另有:才(财、裁)、止、直、啻、祗(秪)、亦;鲜;各、别 【才】(繁体字形作“纔”,注意与“才干”之“才”区别)(财、裁) (1)虽大男人,裁如婴儿。——《战国策?燕策一》 (2)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

(3)身死纔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汉书?贾山传》 【止】

(1)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2)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世说新语?夙惠》 【直】

(1)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也。——《孟子?梁惠王上》 (2)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战国策齐策四》 (3)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啻】“只”、“仅”(与“不、匪、奚、何”连用) (1)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尚书?泰誓》 (2)若斯之类,匪啻于兹。——左思《三都赋序》

(3)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奚啻一人!——《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二年》

(4)人情相去之远,何啻于十百千万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 【祗】(秖)

(1)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祗搅我心。《小雅何人斯》 (2)欲之而言叛,祗见疏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亦】

(1)臣闻之:亦有君之不能耳,士无弊者。——《韩非子?内储说上》

(2)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孟子?滕文公上》 【鲜】

(1)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公二十年》

(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各】

(1)其湛有乐,各奏尔能。——《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2)且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传?成公二年》 【别】

(1)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史记?项羽本纪》 (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注:“各”、“别”也有的视为情态副词。

四、时间副词:

(一)概说

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特征。可分两大类:

(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表时间点或时间段);

(二)表表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时的时间特征(快慢缓急、短暂永久、与其他动作行为的时间关系)。这类副词及其词组,无论数量上还是使用频率都在副词中居首位,因为与动行有关的时间在语言信息的传递中实在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 表动作行为发生时间的副词 (1)表过去:

A 对往事的追述:昔(昔者、夙昔、宿昔、畴昔)、曩(曩者、曩昔)、向(乡、曏、向者)、初、始、日(日者、一日、他日)、往(往者、往古、往昔)„„ 【昔】(甲骨文字形)

(1)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

——《尚书?君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特殊用法:(“刚才”) ●燕人生于燕,长于楚,及老而还本国。过晋国,同行者诳之„„指垄曰:“此若先人之冢。”其人哭不自禁,同行者哑然大笑曰:“余昔绐若,此晋国耳。”其人大惭。——《列子?周穆王》 【曩】 (1)(文公)曰:“寡人曩不知子,今知矣。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外储说左下》 (2)优施出,里克辟奠,不飨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乎?” (注:辟奠,撤去酒食。辟,通“避”;奠,放置,用为名词。)——《国语?晋语二》 【向】(本义:北向窗)(“向、嚮、曏”三形)

(1)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 ——《庄子?庚桑楚》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公室之美而受之。 ——《孟子?告子上》 (3)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服虔)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已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世说新语?文学》 【日】

(1)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今已睦矣,可以归之。——《左传?文七》 (2)日者,淮南(刘安)、衡山(刘勃)修文学,招四方游士;山东儒墨咸聚于江淮之间,讲议集论,著书数十篇。——《盐铁论?晁错》

(3)他日吾见蔑(然明)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左传?襄公二十五》 (子产问政,答曰“视民如子。见不仁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往】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柳《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B 表完成体:

已、业、既;毕、讫(位于动后) 【毕】(1)(韩)信拜礼毕,上坐。——《史记?淮阴侯列传》

(2)王(恭)饮酒毕,因得自解去。——《世说新语?方正》 【讫】(1)用讫再火,令药熔。

(2)每饲蚕,卷帘帏,饲讫还下。——《齐民要术?种桑与养蚕》

(2)表现在: 今(而今、如今)、见(xian现) 【今】(1)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也,吾是以辞之。——《晏子春秋?外篇》

【见】儿见在,未死。 ——《汉书?外戚传》

(3)表将来:

将、且;方、行(行将)、今;其(古)、欲、要(晚近) 【方】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淮阴侯列传》 【行】十八岁(十八年后)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今】表短暂将来。

(1)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战国策?魏策一》

(2)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项羽本纪》 【其】(1)其雨其雨,杲杲出日。——《诗经?卫风?伯兮》

(2)今殷其沦丧。——《尚书?微子》

(3)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僖二十三》 【欲】(1)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醒物所为也。”——《后汉书?华佗传》

(2)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与元微之书》

(3)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

(三) 表时间特征(时间的状态)的副词

(1)表先后早晚: “先、后、早(蚤)、晚、才(财、裁)、适、方、甫”等,如:

【适】(1)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孔雀东南飞》

(2)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汉书?贾谊传》

(3)自谓去家适经旬余,而已十余年矣。—《后汉书?费长房传》 【方】(1)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南匈奴传》

(2)晚色云开,春暖人意,骤雨方过还晴。—秦观《满庭芳》 【甫】(1)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欧阳修《原敝》

(2)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辛弃疾《满江红》

(2)表两件事的时间关系(叠合、接连、间隔): “会、适、属、恰”; “即、随、辄、便、旋、继(继而)”; “俄(俄而、俄顷)、顷(有顷、顷之、顷者)、须臾、寻、间(间者、选间)”,如:

【适】(1)灌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2)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鲁仲连,齐国高士)—《战国策?赵策三》 【属】(1)下臣不幸,属当戎行。——《左传?成公二年》

(2)属梁乱,始居新城郡武东山。—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

(3)属吕布破,太祖辟群为司空西曹掾属。—《三国志?魏书?陈群传》 【旋】(1)„„病旋已。

—《史记?仓公列传》

(2)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韩愈《平淮西碑》 【间】(1)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间(近来)闻足下迁,惕然不喜。 —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

(2)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吕氏春秋?任数》

(3)动作的时间特征(急遽突然、快慢疾徐)【注:或以为情态副词】 “忽、倏、猝(卒)、遽、乍、骤、蓦” “徐、缓、迟、渐、垂(单或双)”

(4)动作的持续或频度: “方、正、犹、尚、还”;

“时、常、每、频、屡(单或双)”; “永、久、长、恒”;

“终、卒、竟”;

“姑、权、偶、聊、罕、希”; “再、复、更、有(又)、仍、荐”,如: 【再】(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3)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 (4)(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史记货殖列传》 (5)是晋再克而楚再败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6)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韩愈孟郊《斗鸡联句》 【注】:教材(郭版)说,一般专指两次,唐以后也可指第二次。杨、何《古汉语语法》说,上古表第二次,汉魏以后也表两次。相互矛盾,未知谁是。 【方】(1)蚌方出曝,鹬啄其肉。—《战国策?燕策二》

(2)天下方扰,诸侯并起,置将不善,一败涂地。—《汉书?高帝纪》 【恒】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淮阴侯列传》 【仍】(1)灾异屡降,饥馑仍臻。——《汉书谷永传》

(2)乃者凤凰仍集,麒麟并臻。——《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荐】(1)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诗?大雅?云汉》

(2)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 —《左传?僖公十三年》

五、情 态 副 词

(一)相关理论问题:

情态副词(也叫情状副词)是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情态”的含义,恐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理解为说话者的情感态度或动作行为发生时伴随的主观情状,也有理解为动作行为本身的情形、状态的。“语气”即指说话者在语句中传达的陈述、疑问、祈使、反诘、感叹、确定、测度等不同的语用信息和语义信息。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语言中的基本语气可以靠语音手段传递(英语),也可以通过词汇手段传递和加强(语气词),但有些语气则必须靠词汇手段来传递(may,must,should,had better,maybe)。

鉴于对“情态”涵盖范围的不同理解和语气与情态难以截然划清界限的语言事实,所以相关副词的分类就显得很不统一。有些著作混而不别(教材),有些将语气副词分离出来单列一类(多数),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得最细,分“状态副词”为单独一类,又把表语气的副词细分为“疑问副词、推度副词、判断副词、劝令副词”四类。

(二)常用词:

为了避免芜杂,我们粗略地把情态副词分为两类: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2 表某种语气。

1 表某种特定的方式或情状(认识不一,举略): (1)表轻率肆意凭空白白:“妄、擅、苟、徒、、空、枉”,例: 【妄】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庄子?齐物论》 【擅】非司寇而擅杀。——《国语?晋语九》 【苟】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徒】括徒(空)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史记?廉蔺列传》 【空】皆曰:“空杀兵耳。”——《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枉】汝休枉杀南飞鸿。——杜甫《岁晏行》

(2)表公开私下直接诈伪:“公、明、间、窃、私、微、伪、佯、诈” 【公】匈奴公为寇,侵扰边境。——《盐铁论?备胡》

【明】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间】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复姓“辛垣”,名“衍”) ——《战国策?赵策三》 【窃】赵王至,置邸不见,令卫围守之,弗与食。其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史?吕本》 【私】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爵禄;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 ——《孟子?公孙丑下》

【微】中山有贱公子,马甚瘦,车甚弊,左右有私不善者,乃为之请王曰:“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王不许,左右因微令夜烧刍厩。王以为贱公子也。乃诛之。

——《韩非子?内储说下》

【伪】阳虎伪不见冉猛者。 ——《左传?定公四年》 【佯】(1)(李)广阳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跃而上胡儿马。 ——《汉书?李广传》

(2)宣平侯女为孝惠皇后时,无子,佯为有身。——《史记?吕后本纪》 (3)箕子怒,乃详狂为奴,纣又囚之。——《史记?殷本纪》 【诈】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史记?陈涉世家》

(3)其他:“递、迭、相、互”

【递】列星随旋,日月递炤。——《荀子?天论》 【迭】迭兴迭废,胜者用事。——《史记?律书》 【相】(1)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双向“相互”】

(2)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汉书?张耳陈余传》【单向,有指代性】 【互】胡笳互动,牧马悲鸣。——李陵《答苏武书》 2 表某种语气:“必、诚、果、本、即、乃、曾、尚、犹、姑、固、且、盖、殆、或、将(qiāng)„„大抵、大率、意者„„” 疑问副词:“岂、独、宁、安、何、胡、盍、曷、恶、乌、奚、焉;得无、无乃„„”(用法和参语序、代词部分,认识词性是重点)

六、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否定或禁止。有“不、弗、毋、勿、未、非、否”等,它们意义虽然单纯,但用法比较复杂。按照它们的作用可分四类:

(一)表叙述的否定:常用:“不、非(匪)、弗”;偶用:“莫、未、毋、勿”[靡、蔑、无、亡(古、僻)] 这类副词占否定副词的最大多数。其中,“不”的用法最灵活多样,可用于动词、形容词谓语前。“弗”一般用于否定及物动词,但宾语不出现。 【不】(1)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深也。 ——《荀子?天论》

(3)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阐述而不创作(孔子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好古,敏以求之”),我私自和我那老彭(或以“老子”、“彭祖”二人,或以为一人,大戴礼有“商老彭”)相比。

(4)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 (5)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论语?子罕》

(6)观君所言,将不早慧乎?《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李膺,太中大夫陈炜]“高明必为伟器”

“不”用于名词前,相当于“不是”,作用同“非”,如: (1)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礼记?中庸》

(2) 君过(国君拜访)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庄子?让王》 [出处]: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郑相)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之而拊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

有时表示那个名词用如动词,如:

(1)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2) 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左传?文公七年》 (3) 我实不德,齐师何罪?罪我之由。——《左传?庄公八年》 (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老子?三十八章》 另有“不法”、“不轨”、“不经”、“不群”、“不时”、“不庭”等 【非】(1)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尚书?盘庚》

(2)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4)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 (5)是非圣人之情也。——《荀子?不苟》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 (7)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诗?大雅?烝民》 【弗】(1) 一箪食,一瓢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2)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战国策?秦策三》

(3) (灌夫)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莫】(1) 小子何莫学夫诗?——《论语?阳货》

(2)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大宗师》 【未】(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毋】

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韩非子?说林下》

【勿】

楚人来讨能勿从乎?从之,晋师必至。——《左传?襄公八年》

(二)表禁戒的否定:“勿、毋、无、莫”;“休、别”(后起,例略) 【勿】(1) 我言维服(服、毕二音,“采用”或“发自心中”),勿以为笑。——《诗?大雅板》

(2)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诗?召南?甘棠》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4)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毋】(1)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3)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左传?文公十年》 (4)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 (6)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憚改。——《论语?子罕》 【无】(1)硕鼠硕鼠,无食我粟。——《诗?卫风?硕鼠》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3)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莫】(1)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行苇》

(2)曰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3)楚妃且勿叹,齐娥且莫讴。——陆机《吴趋行》

(三)表疑问的否定(疑问句末,构成选择性问句):“不(fǒu)、否、未、无”(冇mo) 【不】(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蔺列传》

(2)永光元年,春霜夏寒,日青无光,上复以诏条责曰:“„„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即(3)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汉书?于定国传》 【否】(1)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卫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孔距心) ——《孟子?公孙丑下》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未】(1)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张良子张辟强问丞相陈平“帝无壮子,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官,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脱祸矣!”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 【无】(多出现于诗中)

(1)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四)表假设的否定:“非、否则” 【非】(1)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左传?僖公四年》

(2)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尽心上》 (3)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国语?越语上》

(4) 孤非周公瑾,则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5) 王非守御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赵策》

七、表敬副词

表敬副词又叫谦敬副词,常用于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表示尊敬的语言中。对人用表敬副词,对己则用表谦副词,由此可分表敬和表谦两类。这类副词多用于书面文字之中,如书信、章表等,下面对其中的常用词分别介绍。

(一)表敬副词:“幸、辱、惠、蒙、垂”等

【幸】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武涉《淮阴侯列传》蒯通

【辱】何致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宗臣《报刘一丈书》 【惠】君惠顾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蒙】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李密《陈情表》 【垂】请诉之,愿丈人垂听。——马中锡《中山狼传》

(二)表谦副词:“敢、请、窃、恭、伏、忝、猥、叨、敬、谨”等

【敢】(1)敢诏告于上天神后。——《尚书?汤诰》

(2)臣之见人甚众,莫及,臣不如也。臣敢以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请】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听言动”)

【窃】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吴子?图国》 【恭】敢竭鄙诚,恭疏短引。——王勃《滕王阁序》

【忝】(1)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臣忝备爪牙之任,不能早除妖逆,至銮舆再迁。——《唐书?李晟传》 【猥】仆,野人也。„„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潘岳《秋兴赋》

【叨】臣本以孤直,误叨奖知,久留滞于外藩。——苏舜钦《京兆求罢表》 叨逢慈奖。——梁简文帝《拜皇太子临轩意谢表》 【敬】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周亚夫)。”—《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谨】今当奉别。谨上二女子,一珠帘。——《资治通鉴?陈纪四?宣帝大建元年》

随着等级制度、等级观念的消亡,现代汉语中,除了“请”(请问,„„)、“敬”(敬请)、“惠”(惠顾)、“垂”(垂询)等少数残存用法之外,古汉语的谦敬副词基本被弃置不用了。

本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

2 古汉语中的副词“少、稍、颇、但、徒、第(弟)、直、仅、曾、再、且”等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3 否定副词“不”和“弗”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4 否定副词“毋”和“勿”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5 何为“表敬副词”?表敬副词分哪两类? 6 表敬副词“请”的古今用法有何差异? 第六章 代 词 一 概述

1 代词的概念和作用

代词,即代替词(名、动、形、数量、副)、词组或句子的词。也叫“代名词”。《马氏文通》称“代字”,“代字者,所以指名也,文中随在代名而有所指也。”

代词的出现是任何种语言的必然现象,有了它,便可以避免语言中的重复和拖沓现象。有时一个“之”字,或能代替很长一段文字的内容,或能指一件相当复杂的事件(前文已经出现或明确)。另有一些代词,或无所指代,或暂时不知道所指是什么(无指代词、疑问代词),而语言表达中又经常需要这些语义的参与。因此,代词可以说是语言中很重要很基本的一类词。

2 代词的分类

代词一般分为三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其中,指示代词中的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另外,古汉语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代词——辅助性代词。 二 人称代词

代替人称的代词(有时也指代人格化外物)。通常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三类,也有细分为自称、对称、他称,再加上己身称、旁称两类的。

(一)第一人称代词: 常用词:“吾”、“我”、“予(余)”

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吾”在先秦一般只作前置宾语,很少在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2)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战国策?秦策》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6)今者吾丧我。——《庄子?齐物论》

“吾善养我浩然之气”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8)居,予语汝。——《庄子?达生》

(9)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 (10)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左传?崤之战》 (11)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左传?鞌之战》 (12)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

其他:“朕”、“卬”、“台”

(1)朕又何知?——《庄子?在有》

(2)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 (3)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4)非台小子敢行称乱。——《尚书?汤誓》

(二)第二人称代词: 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廼)”五个,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有所不同。“女(汝)”、“尔”、“若”可作主语、定语、宾语,如: (1)五侯九伯,女实征之。——《左传?僖公四年》 (2)吾将残女社稷,灭女宗庙。——《国语?越语》 (3)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4)尔无我诈,我无尔虞。——《左传?成公元年》 (5)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经?魏风?伐檀》 (6)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7)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8)予知之,将语若。——《庄子?知北游》 “而”和“乃(廼)”经常做定语,偶尔也作主语,不能作宾语。 (1)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僖公十二年》 (2)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欲利而身,先利而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5)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 (6)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 (7)吕氏真廼主矣。——《汉书?张良传》

(8)过此以后,非廼所及。——《汉书?张良陈平王陵周勃传赞》

(三)第三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在先秦汉语里是没有的,古人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人称的概念。后代才产生的第三人称概念,在古代汉语里是用指示代词“之”、“其”、“彼”来表达的。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可以把“之”、“其”、“彼”当作第三人称代词看待。“之”一般只作宾语,如: (1)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2)马逸不能止,师从之。——《左传?成公二年》 (3)从左右,皆肘之。——同上

“其”通常只作定语,也用于复指主语或作主谓结构的主语,如: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散其党,收其与,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韩非子?主道》 (4)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5)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彼” 兼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双重性质,作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宾语,例: (1)彼,丈夫也;我,丈夫也,我何畏彼哉!——《孟子?滕文公上》 (2)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永某氏之鼠》 【注】:“之”、“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例

(1)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2) 宋玉曰:“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宋玉《对楚王问》

(3)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營职,以求亲媚于主上。——《报任安书》 (4)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5)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三年》

(6)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乐毅《报燕王书》 第二人称例

(1)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赵策四》 (2) 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3) 今子爱谗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4)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5) 通说范阳令徐公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汉书?蒯通传》

(6) 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刺客列传》 相当于第三人称代词的另有“夫”、“厥”,中古以后有“渠”、“伊”等,如: 【夫】(1)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年》

(2)使夫往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公嗾夫獒焉。——《左传?宣公二年》

(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礼记?大学》 【厥】大量见于金文,《周易》、《诗经》雅颂部分、《尚书》等有用,一般作定语,两汉后仅见于典诰文字,例略。

【渠】六朝后产生,唐时盛行。

(1)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2) 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寒山子诗》 【伊】《世说新语》常见,隋唐仍用。例略

(四) 其他人称代词: 己身称代词“己”、旁称代词“人”,如: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臯繇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孟子?滕文公上》

(5)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五) 人称代词的复数表达法: A 古汉语中,“我、吾、尔、女”既可表单数,也可表复数。 (1)十年春,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鲁国” (2)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论语?八佾》 (4)我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B 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属、曹、辈、等”等表示复数。但它们的语法性质与现代汉语的“们”不同,它们是名词,有实在的意义,意为“一班人”。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 (2)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什邡侯),我属无患矣。”——《史记?留侯世家》 (3)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世说新语?德行》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5)“我辈、“”尔辈”、“小儿辈”、“鼠辈”、“奴辈”等 (6)“公等”、“臣等”、“卿等”、“魏其等”

(六) 谦称和尊称:

古汉语中不仅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低,第一二人称的代词作主语的频率也不高。原因有两个:一是古汉语省略主语的现象很普遍,二是古代习惯对自己用谦称,对听话人用尊称。 性质:名词,属古汉语特有的一种称谓词。称谓词是名词中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的一个词族(词群),是近年来词语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亲属称谓词、社会称谓词)。 谦称:(1)自称称名。

(1)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2)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2)“臣”、“妾”、“仆”【走、下走、牛马走,下官、卑职,草民,学生】 尊称:“子”、“君”、“足下”、“先生”等 附:母亲,“令堂”(萱堂、令慈);父亲,“令尊”(令严、椿庭)、“高堂”(父母);“令爱”、“令郎”;“宪台”、“堂台”(下属称上级);“兄台”、“台下”(朋友相称) 另有,傲称:“乃公”、“老夫”、“老娘” 特称:“陛下”(天子)、“殿下”(诸侯王、太子)、“阁下”(大臣)、“麾下”(将帅) 昵称:“尔”、“女”(一般称谓——轻贱色彩——亲昵色彩)、“卿”(敬称——亲昵色彩)蔑称: “竖子”、“竖儒”、“丑类”、“秃奴(称和尚)”、“厮(宋元话本)”

(1) „„人能充(扩充)无受尔汝之实,无所往而不为义也。——《孟子?尽心下》 (2) (游雅)尝众辱奇,或尔汝之。——《北史?陈奇传》

(3)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 (4)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醉时歌》 (5)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6) 晋武帝问孙皓:“闻南人好作《尔汝歌》,颇能为不?”皓正饮酒,因举觞劝帝而言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世说新语?排调篇》 (7)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 (8)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夫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世说新语?惑溺》 三 指示代词

(一)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指示代词?就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所谓“指示作用”是说它们对于所指代的对象有区别作用,如区别其远指、近指、有指、无指、实指、虚指等。 指示代词兼有执指示和称代两种作用,称代是它作为代词的共同属性,指示是它作为指示代词的特殊属性。当它以代词的身分代替名词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时,它同时含有称代、指示、区别的作用(“此乃岳阳楼之大观也”、“逝者如斯”)。当它位于实体词前作定语时,其指示作用就更明显(“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此物最相思”)。 现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是近指和远指二分,古代汉语的指示代词系统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五种:近指和远指,特指和泛指,旁指代词,无定代词,谓词性代词。 【附】:杨伯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分指示代词为近指、远指、兼指、他指、旁指、虚指、无指、分指八类,别谓词性代词为“兼词”。

(二)近指和远指:

这一组代词主要有“此”“是”“斯”“兹”(近指)、“彼”“夫”(远指)。例:

(1) 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3) 左史依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宣公十五年》

(古文观止《子革对灵王》)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5)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后汉书?冯衍传》

(6)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尚书?汤誓》

(7)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尚书?尧典》

(8)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9)(声子)对曰:“„„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子木曰:“夫独无族姻乎?”对曰:“虽有,而用楚材实多。”——《左传?襄公廿六年》

(10)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夫”的指示作用较弱]

(三)特指和泛指:

这一组代词有“其”“之”,特点不在于近指或远指,在文中译为“这”“那”都可以。“其”表示特指,即总是含有特定的意义,并且总是做定语。一般代词都是指代前文出现过的名词(前辞),而“其”不然(无前辞,非确指),如: (1)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报任安书》

(2)至其时,往会之河上。——《史记?滑稽列传》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之”表泛指,有所指,但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确定的对象(兔子比乌龟跑得快:A hare runs faster than a tortoise.),读者可以从文中体会。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3)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4)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魏风?陟岵》

(5)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法言)陟彼岵君子》

(四)旁指代词:“他”(它、佗),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1)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巧言》 (3)(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孟子?梁惠王下》 (4)制,严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左传?隐公元年》

(五)无定代词:

“或”和“莫”,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可指人指物,“或”是肯定行的,“莫”是否定性的。如: (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2)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3)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心)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5)或燕燕居息,或憔悴事国。——《诗经?小雅?北山》 另,“无(毋)”“靡”“罔”等词也有相当于无定代词“莫”的用法,如: (1)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史记?高祖本纪》 (2)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史记?魏其武安列传》 (3)遗诏曰:“朕盖闻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史记?孝文本纪》 (4)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尚书?多士》

(六)谓词性代词(兼词):

谓词性代词的词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可分两组: (1)“尔”“若”“然”,意为“如此”、“像这(那)样”。如:

(1)蜀卓氏寡女亡奔司马相如。贵土风俗,何以乃尔乎?——《三国志?蜀书?张裔传》 (2)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世说新语?贤媛》

(3)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上》

(4)尔知文王若勤哉!——《尚书?大诰》

(5)必若云,是高皇帝代秦即天子位,非邪?[辕与黄生辩语]——《汉书?儒林辕固传》 (6)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荀子?礼论》

(7)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庄子?齐物论》 (8)今兹之正,胡然历矣。(当今执政者,为何如此暴虐)——《诗经?小雅?正月》 【另,“果然”“固然”“不然”“虽然”中的“然”词义词性同】

(2)“焉”和“诸”,“焉”的意思是“于此”,“诸”的意思是“之于”,词义中都包含一个介词,而介词是谓词性的,故可归入谓词性代词。如: (1)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尚书?金縢》 (2)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三十章》

(3)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左传?庄公十年》 后“焉”有虚化为语气词的用法,例见教材。 (4)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乎前也,在舆则见其依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论语?卫灵公》

(5)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之以)——《论语?学而》

(7)子贡曰:“有美玉于此,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四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对人、事、物、处所等表示询问的代词。因而也据以分为三类:指人、指事物、指处所。三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的现象(一词兼有两种或以上用法)。 一 指人:“谁”和“孰”,主要用于指人.A “谁”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完全一样,只是作宾语时要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1)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主语]——《战国策?齐策》 (2) 吾谁欺?欺天乎?[宾语]——《论事?子罕》

(3) 敢问谁之罪也?[定语]——《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4)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谓语]——《战国策?齐策》 B “孰”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a 主要用于选择问句中。例如: (1) 吾子与子路孰贤?——《孟子?公孙丑上》

(2)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

(3) 孰城?城卫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b “孰”用来指人时,也有不表选择的,和“谁”的用法相同。如: (1)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2) 孰可以代之?——《左传?襄公三年》 (3)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c “孰”和介词“与”结合,构成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 (1)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我孰与黄帝贤?——《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3)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

d 在使用“孰与”的句子里,谓语的核心谓词可以不出现。 (1)君料臣孰与舜?——《战国策?楚策》 (2)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

e“孰与”有时出现在反问句中,已经不表疑问。

(1)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2)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后出师表》 二 指事物: “何”、“胡”、“曷”、“奚”主要用于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A “何”使用最广泛,可以充当宾语、定语、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状语。可以指事物,也可询问原因和方法,意义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例如: (1)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城濮之战》 (2)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许行》 (3)是何言也?——《夫子加齐之卿相》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许行》 (5)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哭什么呢)”——《史记?魏公子列传》 (6)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 ——《左传?昭公三年》(公:齐景公;子:指晏婴。)

例①“何”充当动词谓语的宾语;例②“何”充当介词的宾语;例③“何”充当定语。这三例中的“何”都可以译成“什么”(指事物)。例④“何”充当谓语,可译成“什么原因”。例⑤“何”充当状语,可译为“什么”。例⑥“何”充当主语,可译成“什么东西”。“何”充当主语的情况比较少见。 B “胡”、“曷”、“奚”的使用范围比“何”小,主要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的意思。例如:

(1)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诗?魏风?伐檀》 (2)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潜《归去来辞》 (3)吾子其曷归?——《左传?昭公元年》 (4)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5)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潜《归去来辞》 这几个例子中的“胡”、“曷”、“奚”都充当状语。例(3)中的“曷”是“何时”之义,并不是“归”的宾语。“曷”在《诗经》中经常用来询问时间,也是“何时”之义,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例如:

(1)怀哉怀或!曷月予还归哉?——《诗?王风?扬之水》 (2)我日构祸,曷云能榖?《诗?小雅?四月》“我每日都遭受祸患,怎能说命运会好呢?” 例(1)“曷”充当定语;例(2) “曷”充当状语。 C “胡”、“曷”、“奚”作宾语,常和介词“以”、“为”组成“奚以”、“胡为”、“曷为”这样的介宾词组,在句中充当状语,询问原因,也是“为什么”的意思。例如: (1)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陶潜《归去来辞》 (3)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李白《蜀道难》 (4)孟子三见宣王,不言事。门人曰:“曷为三遇齐王而不言事?”——《荀子?大略》 D “何”、“奚”有时也可以称代所,相当于“哪里”、“什么地方”。例如: (1)胶鬲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吕氏春秋?贵因》 (2)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庄子?人间世》 三 指处所:“安”、“恶”、“焉”主要用来称代处所,在句中充当宾语或状语。 例如:

(1)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2)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列子?天瑞》

(3)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4)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 (5)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战国策?魏策一》 (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列子?汤问》

例①“安”充当动词宾语;例②“安”充当介词宾语。例③“恶”充当动词宾语;例④“恶”充当介词宾语。例⑤“焉”充当动词宾语。⑥“焉”充当状语。以上诸例说明“安”、“恶”、“焉”充当宾语时,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五 附着性代词

一 语法性质:

(1)有称代作用,能指代人或事物。 (2)无独立性(辅助性、附着性):不能独立做某种句法成分。 (3)不同认定:

A 代词。现代语法理论中,代词是一种实词,可以独立充当主语、宾语、状语等句法成分。所以主张把“者”、“所”看作代词的一派又同时指出和承认它不同于一般代词的特殊性。 B 助词。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把它看作助词(结构助词p483-492)。《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主张名词后的“者”为代词,动、形、数后的“者”为助词。(p281—282)

注:“者”(动形数后)、“所”(动前)、“之”(主谓之间)、“其”(动前)为同一性质,均是古汉语中高度抽象化、语法化的一个词类,其功能是与谓词性成分一起组成助词结构,是谓词性结构指称化的形式标记。《马氏文通》称为“读之记”。并指出:“者”字结构用于转指(指向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自指(动作行为本身一般地事物化、事件化),“所”字结构只用于转指,“之”和“其”只用于自指。——《古汉语知识教程》

二“者”的用法:

“者”字虽然不能独立做句法成分,但它经常和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单位,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者”字结构或“者”字短语,其构成方式为“„„+者”,其语法性质为:名词性短语。

(一)“者”字结构的结构类型

能和“者”结合为“者”字结构的成分都具有谓词性,包括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主谓短语等。下面分类介绍: 1 动、形+者: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2)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宋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比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清 彭端淑《为学》 (5)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属。——路温舒《上汉宣帝书》

(6)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命,殒身亡国。——《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2 动、形短语+者:

(7)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 (8)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史?项羽本》 (9)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10)赦之,以劝事君者。——《鞍之战》

(11)富而不骄者鲜。„„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左传?定公十三年》 (1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梁惠王上》 (13)是亦不善处穷者也。——《贾谊论》

(14)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上书谏吴王》 3.主谓短语+者:

(15)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修身》

(16)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都、中者倾县、小者倾乡者,不可胜数。

——《史记?货殖列传》

● 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 ——《史记?陈丞相世家》(杨伯峻例)

个人看法:

结构关系是 “ 士 + 廉节者”,为偏正短语。

4.数词+者:

“者“字也可以位于数词后,与数词组成“者”字词且。这种“者”字也是“别事词”,它所代的人或事物一定在上文里已经出现过,数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例如: ● 名也者,相轧也;利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庄子?人间世》有时“者”前的数词并不是对上文出现过的事物加以总括,而是表示其他的区别,多是表示年龄。例如: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5.其他用法

在判断句中,者的作用是复指主语,引出谓语。不赘述。

(二)“者”字结构的语法作用

1.做主语、宾语

从语义上说,“者”字短语可指人、物、事,而以指人最多(上例2指物,

1、

4、12指事,其它均指人);从句法功能上看,“者”字短语主要做主语和宾语,作主语见上述各例,做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见下例:

●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三十一》

● 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所属二千石。

——《史记?儒林列传》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王私人。——张溥《五人墓碑记》(注:杨例,有误) ● 谒者使东方来,以反者闻二世。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士固为知己者死。

——《史记?刺客列传》 2 状语、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1)在时间词之后组成表时间的短语:“昔者”、“今者”、“曩者”、“古者”等。

?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

——《孟子?公孙丑上》 ?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韩非?五蠹》

?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

——《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 暮春者,春服既成

——《论语?先进》

(2)在名词性偏正结构中做定语或定语中心语

?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孙子兵法》 ? 又颁赐有功者 父母妻子于庙门外

——《吴子?励士》

? 求人 可使报秦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使召诸民 当偿者悉来合券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请益其车骑壮士 可为足下辅翼者

——《史记?刺客列传》

?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 ? 此亦理之不可信者

——清 沙张白《市声说》 ? 此又势之不可必者矣

同上

以上无论“者”字结构在前或在后,中均有加“之”和不加“之”两种形式。

在表示列举、对比,同一中心语受两个或更多定语分别修饰时,文言中有一种特别的表示方法,如:

?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

——归有光《先妣事略》 ? 佛像大者数丈,小者数寸。

——《云冈石窟》 ?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为学》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谈到这种句式时说:“文言里仿佛觉得这种把端语放在两个加语的一个的后面不大整齐似的,就把端语索性放在前面,两个加语后头都用‘者’字衬住。” 又说:“这实在是一种把加语移在端语之后的手法。”“经过这一番挪动以后,词组成分的形式上的关系变了,加语变成端语,端语变成加语了。”

(三) “者”字结构在汉语构词法发展上的意义

文言(词 -----短语):瞽者

跛者

贤者

长者

耕者

从者

行者 现代(后缀---- 词): 记者

作者

前者

目击者

自由职业者 从古代汉语的虚词到现代汉语的虚语素,“者”经历了一个语法功能优选、语法性质虚化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有一类合成词,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者”字短语,里面隐藏着一个“者”字,如: 动宾式:主席 司令 将军 屏风 戒指 导游

动动式:教授 警察 经理 书记 买办

状中式:同学 同事 协管 相好 三 “所”的用法:

所在古代汉语中最基本的用法也是和谓词性成分结合,形成一个名词短语。结合方法和“者”正相反:

+ 动词(动词短语)——名词性短语

一般把“所”字与其后面的动词(或“介+动”)总括起来叫做“所”字结构。

把一个“主(施事) + 谓(二价动词) + 宾(受事)”结构的句子转换为一个名词短语,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举例说: “猫捉老鼠”——捉老鼠的猫(捕鼠之猫)

猫捉的老鼠(猫所捕之鼠)

“人吃东西”——人吃的东西(人所食)

吃东西的人(食者) 1 基本用法

1.所+动

古汉语中所字结构常指该结构中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所及的对象,即动作的受事。吕:只有端语(中心语)原为止词(受事)或补词(介宾)时才用“所”字。 ? 召而见之,则所梦也

——《左?昭四》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也无所思,女也无所忆 ——《木兰辞》 ? 天所大单于敬问皇帝陛下无恙

——《史记?匈奴列传》

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 (加横线者表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为处所宾语)

吕:古书里间有“所”字指示原为起词的端语。“所生”、“所母”、“所养” ?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诗?小雅?小宛》 ?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左?昭四》

后世多有沿袭,以“所生”专指“生”的施事者,即生母,如:

? 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

——《南史?后妃?武丁贵妃传》 ? 叔度母早卒,奉姨若所生

——《南史?何尚之传》

? 初,明帝少失所养,为太后所摄养

——《南史?后妃?孝武昭路太后传》 ? 庄襄王所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尊以为夏太后(定语) ——《史记?吕不韦列传》

? 申积中,襁褓中,杨绘从其父起求之为子。即长,知非杨氏而绝口不言。年十九,登进士第,事所养父母,尽孝终身。(定语)

——《宋史?申积中传》

在文言文,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中,在“所”和动词(词组)组成的“所”字词组里,“所”字还常常称代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条件、时间等。例如:

(1)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

——《礼记?中庸》

(2)风气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嚎。——《左传?襄公十四年》 (3)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吕氏春秋?论威》

以上诸例中的“所”均称代处所,但它们已不是名词,而是受后面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修饰的代词。

(1)大官大邑,身之所庇。——《左传?襄公三十年》

(2)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夫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许行》

(3)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公羊传?成公十七年》

称代处所、原因、条件的这一类“所”字词组,后来一般发展成为在“所”字之后加上相应的介词。这是汉语语法日益精密和完善的一种表现。

2.所+形、名、代、数

如果“所”和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组成“所”字词组,那么这些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也往往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作用也是从后修饰代词“所”。例如: (1)明主之官物,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管子?形势解》 (2)是公令吏人完客所馆。——《子产坏晋馆垣》 (3)此非明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4)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解老》 (5)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庄子?田子方》

3.“所”与介词结合

“所”和介词结合也可以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工具、方法、原因、处所、时间、手段或对象等。

如果“所”后有介词也有动词时,“所”是属于介词的。它先与介词结合,然后所介再与动词结合。其变化规则和内部结构为:

“所

+ 介词

+ 动词”————名词性短语

最常见的“所介”是“所以”,表动作行为赖以施行的工具方法,也可表原因。 (1)法者,所以爱民也。 ——《商君书?更法》

(2)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墨子?公输》

(3)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史记?张仪列传》

表原因的还有“所为”,如:

? 此婴之所为不敢受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 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 —《史记?张丞相列传》

“所由”、“所从”、“所自”:表动作经由的处所或时间 ?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

——《孙子兵法?九地》 ? 今盐铁均输,所从来久矣

——《盐铁论?忧边》

“所与”表主语在动作时与之相对待或相偕同的对象:

▲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孙子?虚实》

▲ 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韩非?八奸》

▲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孟子》 2 应注意的问题 1 “所----”、“所----者”、“所------之---”的比较 (1)“所动”后若出现了它所指代的对象,则“所动”短语为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有时有“之”连接,有时无,这往往是为了明确所字结构指代的对象(人或事物)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孟子?滕文公上》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柳《郭橐驼传》

复至飞来峰下,寻前所见村落而歇焉。

——《游西湖记》 (2)用“所动”或“所动者”,指代对象一般较显豁,明确的中心语未见于上文时,一般是泛指事物,指人的较少。试体会:

1 视吾家所寡有者。

——《冯谖》

2 然则吾所求者无不可乎?

——《左传》

3 叔孙所馆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左传》 4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2.“所”的其他用法: (1)名词,处所、地方

● 为人子者,患不孝,不患无所。 ——《左传?襄二十三》 ● 公朝于王所。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

●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

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子产坏晋馆垣》

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左传?哀公十六年》

(2)被动句中“为------所动”,所是表示被动的助词 ?毋徒使母子为太子所鱼肉也。

——《史记?晋世家》 ?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史记?项羽本纪》 (3)表约略估计之数,相当于“许”

?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滑稽列传》 ? 彗星出天市,长二尺所。

——《后汉书?天文志》

(4)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若”,多用于誓词、咒语: ? 献子怒,出而誓曰:“所不此报,无能涉河。”

——《左传?宣公十七年》 ?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

——《国语?晋语》

本章思考题:

1 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吾”的用法有何特点? 2 古汉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哪些?“而、乃”的用法有何特点? 3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第三人称的?“之”、“其”在用作第三人称时法上有何差异? 4 古汉语中是怎样表示人称复数的?

5 古汉语中的近指代词与远指代词主要有哪些? 6 指示代词“之”、“其”在用法上有何差异? 7 指示代词“夫”、“若”、“然”、“尔”、“焉”、“诸”在用法上各有何特点? 8 汉语指人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孰”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9 古汉语中指物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胡”、“奚”、“曷”的用法特点是什么? 10 古汉语指处所的疑问代词主要有哪些? 11 无定代词“或”、“莫”的用法有何异同? 12 辅助性代词“者”、“所”的用法有何异同? 13 凝固格式“所以”在古汉语中是怎样使用的?

第七章 介词 连词

一 介词

介词是较纯粹的虚词,它不能单独充当句成分,也从来不能单独使用。介词的作用是把名词、名词性词组、代词等一类的体词介绍给动词、形容词,或介绍给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的词组。介词和它“介绍”的词组成介宾词组,在句子中主要充当状语或补语。 古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其中“于”(於)、“以”、“为”、“与”用较为复杂多样,我们分别加以介词;“用”、“由”、“自”、“从”用法较简单, 我们放在一起加以介绍。 一 于(於)

“于”和“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者上古的语音并不相同。这两个字的时代上的差异更为明显;甲骨文中用“于”不用“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数量占绝大多九,只有少数地方用“於”;《左传》一书中“于”、“於”的使用频率大致相等;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子》、《荀子》等书中,“於”字用例占绝大多数[详细情况请参阅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于”和“於”》(《〈左传〉虚词研究》和78-111页,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版。];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于”。现代汉语中“於”字简化成“于”。 “于(於)”字的用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1.介绍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 例如:

①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城濮之战》 ② 壬戌,战于韩原。——《韩之战》

③ 遂寘姜氏于城颍。——《郑伯克段于鄢》

以上二例“于”字介绍出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①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诗?豳风?东山》

② 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於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③ 材不为世用,道不行於时也。——《柳子厚墓志铭》 以上二例“于”(於)介绍出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到”或“在” 2.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 例如:

① 寡君不忍,使群臣请於大国。——《鞍之战》 ② 卫灵公问陈於孔子。——《论语?卫灵公》

③ 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於王,外责傅相。——《龚遂传》 ④ 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以上二例的“于”(於)介绍出对象,可译为“向”或“给”。 3.介绍比较的对象。 这种用法的“于”(於)用在形容词谓语之后。例如:

①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於诸侯。——《管晏列传》 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於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③ 师少於我,斗士倍我。——《韩之战》 这三例中的“於”可译为“比”。

4.介绍动作的主动者。这一点在讲古汉语中的被动式已介绍,这里从略。

介词“于”在古籍中又写作“乎”,这是由于“于”和“乎”音近而借用。“乎”字用法和“于”字基本相一致。例如: ① 与夷复曰:“先君之所以为不与臣国而纳国乎君者,以君可以为社稷宗庙主也。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将致国乎与夷,此非先君之意也。——《公羊传?隐公三年》——与夷:宋宣公之太子,后为殇公。先君:指宋宣公。君:指当时继其兄宋宣公之位为宋君的宋穆公。 ② 浴乎沂,风乎舞雩。——《论语?先进》

③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 ④ 以吾一日长乎尔。——《论语?先进》 ⑤ 或问乎曾西曰。——《孟子?公孙丑上》

⑥ 鸡鸣狗呔相闻而达乎四境。——《孟子?公孙丑上》 二:以

1.“以”的实词用法 “以”本来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动词“以”的意思是“用”,或“认为”、“以为”。“以”作“用”、“根据”讲,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②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 当“认为”、“以为”讲的“以”,可以单用“以”,也可以使用“以为”或“以„„为„„”的格式。例如:

①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②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③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梁惠王下》 ④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晏列传》 ⑤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管晏列传》

⑥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 有时“以为”或“以„„为„„”是“任命„„为„„”的意思。例如: ①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② 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传》 2.介词“以”的用法 (1)主要用法:

介词“以”是由动词“以”衍化而来。介词“以”的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凭借的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拿”、“凭”等。介绍所使用的工具的例子如: ①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

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子产坏晋馆垣》 ③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④ 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介绍了出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① 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韩之战》 ②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③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第二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把”。例如: 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② 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段太尉逸事状》 第三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形成的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因为”、“由于”。例如: ① 释之事是帝岁余,为淮南相,犹尚以前过也。——《张释之列传》 ② 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龚遂传》

③ 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第四种用法是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例如:

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即孟尝君。 ②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铭》 (2)应注意的两点:

学习介词“以”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以”的宾语的位置。一般说来,“以”的宾语是在“以”之后出现,但有时也出现在“以”字之前。这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当宾语是疑问代词时,置于“以”字之前。这一点在第四节讲词序时已提到,这里不再重复。其二是,非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介词“以”的前面。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可能是远古时代语法形式的残留。例如:

①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②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此外,代词“是”字作“以”的宾语,一般也置于“以”之前。这一现象在第四节中也已经讲到。

二是“以”的宾语的省略,当介词“以”的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常省略。例如:

①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左传?庄公十年》

② 小有人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请以(

)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在尉婿韦晤坚持,不得命。„„太尉曰:“然终不以(

)在吾第。”——《段太尉逸事状》 例① 省略了宾语“衣食”;例②省略了宾语“君之羹”;例③省了上文出现过的“大绫”。 三:为

介词“为”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用法的“为”可译为“被”。例如:

①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所以为陛下禽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第二种用法,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什么事物)而发,可译为“给”、“替”、“向”、“对”等。例如: ①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 也;为汤武驱民者,桀纣也。——《孟子?离娄上》 ②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许行》

第三种用法,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或目的。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③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四:与

介词“与”主要有两种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介绍职主动者发出动作时所涉及的对方,说明动作是与谁(什么)共同完成的。这种用法的“与”可译为“跟”、“和”、“同”等。例如: ① 汉王与义帝发丧。——《汉书?高帝纪上》

②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孟子?滕文公下》 ③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 按,例①《史记?高祖本纪》云:“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说明“与”与“为”同义。

介词“与”的宾语也常常省略。例如:

① 项伯见沛公。沛公与(

)饮为寿,结宾婚。——《留侯世家》 ② 侯生曰:“„„臣客屠者朱亥可与(

)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子厚与(

)设方计,悉令赎归。——《柳子厚墓志铭》 五:用

从 介词“用”可以介绍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手段,也可以介绍动作行为的原因。例如: ① 清,寡女,能守其业,用财自卫。——《史记?货殖列传》

② 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然颇用材能自进。——《史记?佞幸传》 ③ 广用善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史记?李将军列传》 ④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例①②的“用”介绍出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凭借”;例③④介绍出原因,可译为“因”。介词“用”的用法在这些方面是和介词“以”相通的。

介词“由”在介绍出动作行为的原因、凭借的条件、涉及的对象等方面,和“以”、“用”是相通的。例如:

① 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

③ 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世说新语?尤悔》 此三例中的“由”完全可以用“以”或“用”代替。

介词“由”的另一种用法是介绍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时间的起点,或空间上的起点。例如:

① 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孟子?公孙丑上》 ② 由尧胸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孟子?尽心下》

③ 亮悉大众同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三国志?诸葛亮传》

④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点;例③④介绍出处所以及空间上的起点。

介词“自”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出动作行为的起始点。这个起始点,可以是时间上的,也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人或事物。这种用法的“自”相当于“从”例如: ①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书?无逸》

② 无忌自在在梁时,常闻此两人贤。——《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 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 ④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焚之滕。——《许行》

⑤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⑥ 至于高祖,„„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更。——《史记?礼书》 例①②介绍出时间上的起始点;例③④介绍出窨(处所)上的起始点;例⑤⑥介绍出人、事物的起始点。

①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薄甚悉。——《张释之列传》 ② 有一人从桥下走出。——《张释之列传》

③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史记?游侠传》 ④ 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基如此。——《史记?司马相如传》 ⑤ 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史记?晋世家》 ⑥ 梁丘贺从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汉书?儒林传》

例①②介绍出处所;例③④介绍出行为的对象;例⑤⑥介绍出跟从的主人或师长,可以译为“跟”“跟着”。

连词

连词也是纯粹的虚词。连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有的连词用在单句内部,用来连接词与词,词与词组,或词组与词组;有的连词用在复句中,连接两个分句;有的连词既可用在单句中,也可以用在复句中。连词比副词、介词在词汇意义上更为虚空,因此,分析连词,主要是分析它能连接什么样的句法单位,单位之间能形成何种语法关系。如果要进行语义分析,也主要是分析被连接的两项之间在罗辑上的关系,这是因为多数连词本身在语义上往往什么也不表示。

古汉语常用连词有“之、与、及、而、则、以、虽、然、抑、故、苟、若”等。下面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一:之

连词“之”有的语法著作中称为助词或介词。本教材不立助词一类,介词限于带宾语者,故把“之”处理成连词。连词“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加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偏正关系;另一种用法是加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前后两项之间形成主谓关系。

(一)连接偏正结构

用“之”来连接的偏正结构,细分起来,“偏”和“正”两部分之间实际上有三种关系,即领有关系,同一关系、修饰关系。

1.领有关系

中心语名词,如果定语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之”字所连接的前后项,在多数情况下是领有关系。这样的结构中的“之”可译成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②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③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李氏》 ④ 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龚遂传》

2.同一关系

偏正结构中的前后两项指的是同一事物,这前后项之间便是同一关系。这种关系往往是一般与个别、种与属的关系。这种结构中的“之”可译成“这样”、“这些”,也可以不译。例如:

① 今铜鞮之宫数,而诸侯舍于隶人。——《子产坏晋馆垣》 ② 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③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④ 凤山西十里,河南孟门山。《水经注》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我黄垩涅石。”——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水?龙门》 以四个例句中,“铜鞮”是一个“宫”的专名,“云梯”是“械”的一种,“魁父”是一个“丘”的专名,“孟门”是一个“山”的专名。 3.修饰关系

修饰关系即定语修饰中心词。这又有两处情况,一是定语是名词,但这个名词跟后项被修饰的中心词并不是领有或同一的关系,而是用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来修饰后项,这种修饰往往带有比况性。连接这样两项的“之”也可以译成“的”,但翻译前项时往往需要加上“比况性”的词语。例如: ① 宰予尽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於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 ② 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许行》 ③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 中“粪土”指脏土秽土,用“粪土”修饰“墙”,明此墙已朽蚀剥落得如粪土,含鄙视义,不值得再动去粉刷,就译成“像粪土一样的墙”。例②“人”之前两个定语,“南蛮”与“人”为同一关系,“鴃舌”对“人”是一种比况性的修饰,是说许行说话难听,好像长着鴃鸟一样的舌头。例③“虎狼”作定语,在这里指虎狼所具有的残忍、贪婪的特性而言,所以“虎狼之心”不能简单地译成“虎狼之心”,而要译成“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 另一种是“之”字连接的前项是形容词或动词(包括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这种定语中心语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说明中心语具有某种特征,这种特征并非是比况性的。这种非比况性的修饰语比比况性的修饰语多得多。这种“之”也译成“的”。例如: ①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小、大形容词。

②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导矣。——《韩非子?五蠹》——耿介:形容词。破亡、削灭:动词性词组。

③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效命:动宾词组。 ④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从数虽然,甚未足畏。——《赤壁之战》——疲病:形容词性词组。狐疑:动词性词组。

(二)连接主谓结构

连词“之”的另一种常见用法是加在主谓之间。所连接的两项是主谓关系。一般说来,具备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了。但是如果在主语和谓语这两部分之间加上“之”字,那么这两部分就成为一个具有主谓关系的词组了。这种主谓词组是由偏正词组发展而来的。在甲骨文、金文之中只有“之”字所连接的偏正词组,到了《尚书》以后,才出现这种主谓词组。因此,有的语法著作里把这种词组看成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黎锦熙先生在《比较文法》(1933)一书中称用“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中的主语部分为“主语性的领位”,也是把这种词组视同偏正词组的。“主?之?谓”结构单独成句的情况也存在,但较少见。

这种“之”字在在翻译时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勉强译成“的”。这种主谓词组可以像名词一样充当单句中的主语、宾语。例如:

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② 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鞍之战》 ③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许行》

以上三例中,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例①②中的“之”可以不译;例③可以译成“的”。 ①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晋灵公不君》 ② 卻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鞍之战》

③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例①的主谓词且“母之存否”充当宾语,“之”字可略去不译;例②“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是由两个主谓词组组成的联合词组充当宾语,两个“之”都可以译成“的”。例③三个动词“知”的宾语都是主谓词组,“之”字也翻译不出来。 由“之”字连接的主谓词组也可以充当复句中的分句。例如: ①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汤问》 ② 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③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例①是让步复句;例②③是假设复句。这三个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谓之间都有连词“之”,

第12篇: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语法教案

基本教学目的要求:

本章讲解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单位,词类,各类词的用法,短语结构的类型,句子分析和句子的类型,句子的复杂化和句式的变化等,使学生系统掌握语法知识,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提高分析语句和识别、改正语法错误的能力。

重点及难点:

词类之间的区别;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句子分析及确定句型;多重复句的分析;识别和改正病句。具体说来,词类部分,以虚词为重点,以识别同形异类词为难点;短语部分,以短语的结构类型为重点,以复杂短语的分析为难点;单句部分,以句子成分的划分为重点,以句型的识别为难点;复句部分,以复句类型为重点,以多重复句的分析为难点;病句部分,以判别病句类型为重点,以如何修改为难点。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一)语法是什么

讲语法,总要给语法下定义,然而语法的定义却是不大好下的。好的定义,应该符合准确、完备、简明三个条件。要做到这三条,是很困难的。高更生先生在《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中所下的定义:“语法是语言中大小音义结合体的组合、聚合规律。”(见该书第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应该说,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定义,它符合“准确、完备、简明”这三个条件。此定义中所说的“大小音义结合体”即指各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这些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既有组合问题,又有聚合问题。所以上述定义很准确,又很完备,它排除了“语言结构”这种说法的笼统性,又将聚合现象包括了进来。同时它也是简明的。

(二)语法学的分类

语法学分词法学和句法学两个部分。词法学的研究范围是词的结构、词形变化和词类。句法学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词法和句法有相互依存的关系。(1)合成词的组合情况与短语的组合情况基本一致,即两者具有基本相同的组合规律:主谓、偏正、动宾、补充、联合。这说明汉语在词的构造和句法构造上有一种一以贯之的结构规律。(2)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是语法功能,特别是词与词的组合情况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而后者正是句法结构规律。例如,名词一般排斥副词,结合数量短语,动词、形容词正好相反。如“不黑板”“很粉笔”不说,可说“不走”“很好”。又以“看小说”为例,从词法进行分析,“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定为动词、名词的依据很多,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可以带宾语,经常作谓语;“小说”经常做主语、宾语,而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等,正是词的句法特征,可见,词法是离不开句法的。从句法进行分析,“看小说”是动宾短语,这是因为动词“看”直接放在名词前,名词“小说”放在动词后,两者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即动宾关系。而“看”是动词,“小说”是名词,这些词类定名正是词的句法功能的体现。可见,句法和词法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

2.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是材料。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例如:鱼!妙!好!票! 3.短语:短语是语法上和语义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语调成为句子。从这里可以看出短语有以下特征:

(1)短语是交际造句的备用的材料单位,语言的静态单位,短语本身没有进入说话的语言环境,没有目的性、针对性,没有语调。因而短语不等于句子,虽然有的短语独立出来比某些句子还长,但对它所从属的句子来说,它永远是小于句子的。

(2)从语言单位看,短语是句子内部的语法单位,是从句子里分析出来的,因此,短语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4.句子: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1)句子的特征:

①句子都与一定的说话环境(说话对象、时间、地点等)相联系,具有现实的针对性、目的性(告诉别人一件事、向别人提出一个问题、向别人命令或请求、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这就与词、短语不同。如单说“鱼”是一个词,但别人钓鱼时,看见鱼上钩了,就高兴得说“鱼!”这时的“鱼”就是句子了。这里的“鱼!”之所以成为一个句子,是跟“钓鱼”这个环境有关,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表达了一种惊喜的心情。又如“好文章”单说是一个偏正短语,但当语文老师在批改作文时,看到一篇写得十分精彩的文章,就激动得说“好文章!”这时,“好文章”就不再是短语了,而变成了名词性非主谓句。因此,词或短语如果具有了某种目的,就可以成为句子。

②句子有特定的句调。这是句子特有的,词、短语不具有。

③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等同。

词(短语)+句调=句子

(2)句子的种类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可分为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首先分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主谓句分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五种: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拟声词非主谓句。

(3)句子、短语、词三者的关系

句子和短语、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词、短语构成句子,句子抛开句调就是词或者短语,因此,句子在材料上和结构方式上往往和词、短语相同。但是,词、短语同句子也有不同,它们的区别是:词、短语没有句调,没有目的性;词、短语是语言的备用单位、静态单位,是构成句子的“材料”,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动态单位,是“成品”。短语和词加上句调后从备用单位(材料)变成使用单位(成品)——句子。

(二)句法成分

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汉语的短语和句子大都是由较小的语言单位逐层组装起来的,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中的结构关系定出不同的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有8种: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这8种成分是句子的一般成分。独立语是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包括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四种。

三、中心词分析法

(一)中心词分析法

中心词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析句方法,又叫句子成分分析法,或叫多分法。大体上看,它把句子作为分析的对象,以找中心词为重点,以确定句子的六大成分,寻找句子的格局为目的,方法上以多分为主。中心词分析法不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如“小王认真地读完了马列的书。”一句采用中心词分析法便可作这样的分析:

小王 ‖[认真]地 读 〈完〉了 (马列) 的 书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中心词分析法的优缺点:

1.优点

能表明词与词之间的接连关系,有利于说明词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纲挈领,便于检查病句,便于教学;重视中心词的分析,有利于认清句子的格局,这对初学语法的人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中心词分析法存在不少缺点。

2.缺点

第一,中心词分析法原则上采取一词析出一个句子成分,不承认任何短语都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结果使短语的结构成分和句子的结构成分混淆在一起,看不清语法结构的层次关系,以致不利于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我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英汉词典。按中心词分析法,分析为“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定语、定语、宾语”一长串句子成分,看不出层次关系,而只看到某些词充当某成分。至于有歧义的结构,则更是无能为力。

第二,中心词分析法一般把句子分为六大成分,说主语、谓语是主要成分,其他是连带成分,或说主语、谓语、宾语是主要成分,其他的是连带成分。拿来一个句子,先找中心词,说这些中心词的关系是“主——谓”或“主——谓——宾”,这本来是它的优点,但如果不加条件限制,有时中心词之间的关系不能反映句子的实际内容。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根据中心词来分析,则变成“天是天”“人民是人民”,莫知所云;有时分析出来的意思完全相反,例如“他不是我们的敌人”分析成“他是敌人”,不分析还清楚,一分析反而糊涂了。

第三,彻底的中心词分析法缺点太明显了,分析具体句子往往行不通,就有不少改良的办法。比如,有些语法书在分析主谓句时,第一步先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中心词分析法,而吸收了层次分析的方法,但是为了坚守中心词分析法,以致不承认“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就是句子的成分,只说“主语部分主要的词是主语,谓语部分主要的词是谓语”,而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这就产生了矛盾。比如“读书很重要”“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如果说“读书”“学习的敌人”不是主语,不是陈述的对象,“读”“敌人”才是主语,才是陈述的对象,这是说不通的。有的语法书也承认短语能作句子成分,只承认“并列结构”“主谓结构”“的字结构”这几种短语可作句子成分,不承认“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可以充当句子成分,理由很简单,如果偏正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定语、状语没有了,动宾短语充当成分,等于宾语没有了。还有的语法书认为“读书是很重要的”中的“读书”可作句子成分,即认为动宾短语也可作主语;但却又认为“我读书”中的“读书”不能作句子成分,“读”和“书”才是句子成分,即不承认动宾短语可作谓语。同一个短语,一会儿可作句子成分,一会儿又不能作句子成分,这不是很矛盾吗?所以,一些改良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不能弥补中心词分析法的弱点。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的析句方法:

《提要》较好地结合了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可以说是一个以结构主义语法体系为基础,同时采纳了传统语法的成果的综合系统。既能反映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又能维持住句子的整个格局,并且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也较灵活。

(1)保留了“中心词分析法”的某些优点,强调了“句子的主干”。

《提要》指出:“所有的单句,不论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是这个句子的主干。一般地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状、补语都压缩下来之后余下的部分。”并说:“遇到很复杂的句子,先把它的主干找出来,对于理解全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我们认为,上面这段话,从语法结构和句子意思两方面把问题说得较全面,抓住主干只是帮助分析和理解句子的一种方法,不见得都能完全圆满地揭示句子的构造和表达句子的意思。《提要》分析句子采用了“符号图示法”。“ = ”表主语,“ ─”谓语,“﹏ ”宾语,()定语,[ ]状语,〈 〉补语。

(2)吸收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句子结构的客观层次性。

《提要》认为句子是逐层组成的,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只有主语和谓语(多半由短语充任,因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至于定、状、补及至宾语则只是短语(实即主语、谓语)中的成分,即是句子成分的成分。因此,它分析句子就基本上按照层次,但是不抛弃句子成分的名目,具体作业时多半采用“框式图解法”。不过,《提要》对分析句子还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它有时采用“符号图示法”,有时采用“框式图解法”,视具体情况而定,它认为分析句子可以根据目的和情况的不同,既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就分解开来,也可以逐层加以切分。

四、短语、句子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切分法(阶梯形图解法)

切分法是一种从大到小、由外向内的分解法。从左到右。

(二)类聚组合法(树形图解法)

类聚组合法是一种从小到大、由内向外的合成法。从右向左。

(三)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

简易线条符号标记法也是表示层次的。简易法只是把它立体的阶梯层次符号变成线性链条式的符号罢了。课堂练习:

1.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大学生

2.我拿着书走进教室站着上课

3.他请李老师教孩子学外语

4.他送给图书馆两套书

5.看不看《子夜》这本书

6.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

从教学实践来看,似乎以采取“从大到小”的方式为好。因为,第一,从大到小的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切分过程,用起来比较方便。第二,从大到小的方式,不必一定要分析到最小的层次才算结束,可以适可而止,避免繁琐。第三,复句、句群的层次分析都是从大到小的,语句的分析也宜采取同一程序。

六、分析短语、句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一)分析短语、句子的步骤

1.首先排除语气词和特殊成分。(句子)

2.总观全局,决定最大的结构关系和切分线,把这个语言片断分成两大部分。一般的短语两分,连谓短语和联合短语多分,兼语短语三分。

3.逐层解剖,到词为止,固定短语不再分析。

切分短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被切分出来的各个部分都必须有一定的意义。如“孩子个个健康”,不能切分成“孩子个个/健康”,因为“孩子个个”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孩子/个个健康”。“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不能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因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没有意义,应当切分为“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

(2)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之间,应能构成语义上的搭配关系。如“跑出来了一个人”,若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显然切分出来的两个部分都各有意义,但两个部分在语义上却不能构成任何搭配关系,应当切分为“跑出来了/一个人”。(动宾)

(3)切分出来的各个直接成分搭配起来必须符合语段的原意。如“穿好衣服,准备好书包就出了门”中的“穿好衣服”不能切分为“穿/好衣服”,虽然切分开的两个部分在语义上能构成搭配关系(动宾),但它不符合语段原意,原意是指“把衣服穿好”,只能切分为“穿好/衣服”。

(二)分析多重复句、多重句群的步骤

1.圈出关联词语,并注意关联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关系。

2.鉴定出这个句子有多少个分句,这个句群有多少个句子,分别用①②③„„标出来。

3.找出第一个层次,用单竖线隔开,并标明是哪种意义关系。

4.逐层解剖,复句到单个分句为止,句群到单个句子为止。

①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②但是如果因为有了这些成绩,│││③就

转折

因果

骄傲起来,││││④并且认为可以歇一歇脚,││⑤那就不妥当了。

递进

假设

这句有5个分句,4组关联词语:但是、如果、因为、并且,由此可知,这个句子一定有转折关系、假设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根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解剖这个复句了。

有些复句的关联词语不全出现,我们可以根据逻辑关系给它添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这样,就便于看清层次。如:

①竹叶烧了,②还有竹枝;③竹枝断了,④还有竹鞭;⑤竹鞭砍了,⑥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① ││② │ ③││④ │ ⑤││⑥

转折

并列

转折

并列

转折

这是一个二重复句,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之间都是转折关系。不少人误认为它们之间都是假设关系。如果联系课文来看,就不会判断错了。因为井冈翠竹象征的是井冈山人民,这个二重复句不仅揭露了敌人烧杀等罪行,而且歌颂了井冈山人民前仆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人民被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因而不属于假设,是转折。

第13篇:linda语法教案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第一讲

语法层次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词素和词以及词的分类,掌握名词的性、数变化。 教学步骤:

1、词素、词及其分类

2、名词的分类、数、所有格

3、练习

一、词素和词

一)词素

词素(morpheme)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意单位。词素分为两大类: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和粘附词素(bound morpheme)。

1)自由词素指本身具有完整意义并能做为“简单词”(simple word)而单独使用的词素,比如boy, girl, kind take等都属于这一类。自由词素可以充当词根(root)加上词缀(affix)构成派生词(derivative).另外还可以构成复合词(compound word)例如:bookmark.2)粘附词素指本身没有完整意义,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黏附在自由词素或其他形式上才能表示出意义的词素。粘附词素的主要功能是在构词上充当词缀。 二)词

词(word)是比词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构成。 3)根据构词法,英语的词可分为简单词,派生词和复合词。

a) 简单词,又叫“单词素词”,是由单一自由词素构成,多半是一些短小的词,如at, by, in.b) 派生词,是由词根加派生词缀构成。例如:un-,mis-,pro- c) 复合词,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词素构成。如:deadline, handbook, something

二、名词

一)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a) 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如a book, an egg b) 下列名词常用做不可数名词accommodation, advice, baggage, fun, luck, paper等

2、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相互转化

a) 很多蔬菜动物等名词,一般是可数的,但用来表示食品时就转化成不可数名词。

例如:They grow their own carrots.Good stew must contain carrot.

1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There are few lambs in the zoo.Would you like some lamb or pork? b)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一般是不可数的,但用来表示具体个别事物时,通常是可数的。 例如:Beer ie refreshing in summer.They have two beers.Some rich men live in luxury.A refrigerator is a luxury here.c)物质名词用于表示各种不同品种时,几乎都能用做可数名词。例如:a store selling many different teas, various soaps等。应注意某些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用做复数时,词意往往起变化。例如: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Do you have lights in the corridor? d)当抽象名词前后有修饰语表示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的抽象概念时,其前可加a, an。例如: There is a certain honesty about this man which forces me to admire him.Geography gives us a knowledge of other countries.二)复合名词

2)复合名词的形式

a) 两个名词写做一个名词,中间无连字符,如:headache, newspaper, railway b) 两个名词写做一个词,中间有连字符,如:mouse-trap, tooth-brush c) 两个名词分开写,如:flower shop, police station, goods train 上面三条无一定的规则可循,需要熟记。 3)复合名词的复数

a) 以不可数名词结尾的复合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如:homework, moonlight b) 以可数名词结尾的复合名词有复数形式,如:bedrooms, bookcases c) 以man 或woman为前缀的复合名词变复数时,前后两个名词均变成复数,如:woman student---women students d) 以可数名词加介词(短语)构成的复合名词,在名词后加s,如:looker-on---lookers-on, mother-in-law---mothers-in-law e) 以动词或动词的ed形式加副词构成的复合词,在词尾加s,如:sit-in---sit-ins, stand-by---stand-bys, grown-up---grown-ups

2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f) 一动词ing形式加副词构成的复合名词,在动词ing形式后加s,如:coming-in---coming-ins(收入) 三)单位名词

单位名词常用来表示不可数名词的个体性,即使之能以“个体”计算,也能与可数名词搭配表示“一双”,“一群”等意义。

4)表示形状的单位名词有:a ball of string, a bar of chocolate, a block of ice, a cake of soap, a drop of water, a grain of sand, seven head of cattle, a loaf of bread, a lump of sugar, a slice of meat等。

5)表示容积,重量的单位名词有:a bag of flour, a basket of fruit, a bottle of wine, a gallon of oil, a quart of milk, a pound of butter,等。

6)表示成双成群的单位名词有:a couple of players, a flock of birds, a pair of shoes, a swarm of bees等。

单位名词及其搭配需要结合句子或课文熟记。 练习书后P69,73 四)名词复数

1)以字母o结尾的名词复数

a) 加-es的有:echo, hero, Negro, potato, tomato, torpedo, veto b) 加-s的有:auto, bamboo, dynamo, kilo, memo, photo, piano, radio, shampoo, studio, tango, zoo c) 既可加-s又可加-es的有:buffalo, cargo, Eskimo, mosquito, motto, tornado, volcano 2)以字母f或fe结尾的名词复数

a) 加-s的有:belief, chief, cliff, grief, gulf, handkerchief, roof, proof, safe b) 去掉f或fe加-ves的有:calf, half, knife, leaf, life, loaf, thief, shelf, self, wife, wolf c) 有几个常见名词可以直接在后面去掉f加-ves或直接加s: hoof, scarf, wharf 3)单复数形式相同的名词有:deer, means, series, sheep, species 4)一些外来词汇的复数需要看见的时候特殊记忆,如:analysis—analyses 五)名词属格

英语名词有两种属格,’s属格和of属格。例如: what is the ship’s name? What is the name of the ship?

3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1)s’属格的使用

a) 主要用于表示有生命的名词,如:women’s clothes, the horse’s mouth

b) 用于国家机关,社团及一些地理名称,如:the government’s property, Europe’s future c) 用于船只,飞机,火车等,如:the ship’s bell, a glider’s wings

d) 用于表示时间,距离,价值和重量的名词,如:a moment’s thoughts, eight hour’s drive, two dollar’s worth

e) 常用于一些习惯用语当中,如:for heaven’s sake, at the wit’s end 2)of属格的使用

主要用于表示无生命的名词,如:the wheel of history, the windows of the houses 3)双重属格

双重属格用来表示的所有关系是人而不是物。例如:a friend of mine, some sons of Mrs White’s , two plays of Shakespeare’s

双重属格还常用this, that, these, those修饰of短语前面的名词,以表示爱憎褒贬等情感。例如:this idea of yours, that dog of Robert’s

三、练习见书 8

6、87

第二讲 句子结构类型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句子的基本类型,并能对基本句型加以分析和改写。

教学步骤:

1.介绍英语句子的基本类型。2.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3.课外作业,完成剩余练习。

教学过程:

一、英语句子的基本类型。英语句子有五种基本类型。 .1.Subject + Intransitive Verb 此句型特点:既然该句型中动词后面不带宾语,所以用于此句型的动词应该是不及物动词。 a.Man proposes;God disposes.b.Modesty benefits;pride hurts.这种句型谓语动词后往往带有状语: c.Great minds think alike.

4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d.The sun sets in the west. 2.主语+系动词+主语补足语(也称作表语) Subject + Link Verb + Subject Complement 此句型特点是:句中动词一般是be动词或其他系动词。 1).最常见的是形容词、名词(短语)作表语。 a.He looks unhappy.b.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2).也可用介词短语作表语: c.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3).在英语中,除了be动词以外,还有以下系动词:

(1).单纯表示主语的特征、状态的:feel,look,sound, taste,smell seem appear等。 a.The iron feels hot.

b.The rose doesn't smell much.

(2).表示主语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become,grow,get,turn,fall,go,come等(这些系动词与形容词连用,一般是具有固定的搭配关系) a.Our supplies of sugar and rice fell short。 b.Hope y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3).表示主语保持某种状态的:continue,remain,Stay,keep,hold,rest,prove等。 a.The weather continued fine for several days. b.He held silent for the whole day. 3.主语+谓语+宾语

Subject +Transitive Verb +Object 英语中绝大多数动词都适用于这一句型,而且能作宾语的成分很多 a.Beauty will buy no beef. b.I’ve finished reading the book. 主语+谓语+双宾语

Subject +Dative Verb +Indirect Object +Direct Object 有些动词后边需要接两个宾语:一个指人的宾语,称之为间接宾语;另一个指物的宾语,称之为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和之间宾语统称为双宾语。 a.He showed the guard his paport.b.I will buy you a meal.

能这样使用的动词可分成三类:(根据间接宾语和介词的关系来分) 1).同give一样,当间接宾语后移时,间接宾语前需带介词to,表示间接宾语是动作的接受者。这样的动词有:aign,award,bring,deliver,deny,feed,give,grant,hand,lend,offer,owe,pa,promise,post,read,recommend,sell,send,show,take,write,ect.

5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a.He showed his paport to the guard.b.He showed the guard his paport.

2).同buy一样,当间接宾语后移时,间接宾语前需带介词for,这样的动词有:book(预订),buy,build,change,choose,cook,fetch,find,get,keep,make,order,prepare,sing,ect.a.I am going to buy a gift for her.b.I am going to buy her a gift.

3).有个别动词只用于这样的结构:“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而不用介词来替换。这样的动词有:charge,cost,bet,ect.a.I’ll bet you ten dollars.b.The repairman charged me ten dollars.

此外,较特殊的动词如:ask,当间接宾语后移时,间接宾语前需带介词of。

a.Can I ask a question of you.

4.主语+谓语+复合宾语

Subject +Factitive Verb + Object + Object Complement 1).接复合宾语的动词

有些动词后面接宾语时意思不完整,因而在宾语后还需要接补充说明宾语的补足语,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统称为复合宾语。

常见的带复合宾语的动词有:appoint,believe,call,choose,consider,declare,elect,feel,find,keep,leave,let,make,name,nominate,prove,see,suppose,vote,ect.a.They appointed John chairman.b.A hedge(树篱)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2).区分双宾语和复合宾语 比较:

I made John our chairman. I made John a cake.

判断两种宾语的方法很简单:在宾语后边加上be动词,若能构成完整的句子,则是补足语。比如我们可以说:John is our chairman。说以上句中的our chairman是宾语补足语。无法构成完整的句子,则为直接宾语。比如我们不能说:John is a cake。(约翰是一块蛋糕)所以,a cake 是直接宾语。

四类名词从句

在英文中,名词或名词短语主要充当四种成分:主语、宾语、表愈和同位语(见下表一列)。如果我们把句子当作名词来用,分别在另一个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见下表二列),于是构成了四种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因为这四种从句在本质上

6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相当于名词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名词从句。 1.要在陈述句句首加上that 从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并不是把三种句子直接用来作另一句子的某一成分,而是要分别对三种句子稍加修改。

对于陈述句,我们需要在句首加上that,然后把“that+陈述句”这一结构分别放在另一个句子的四种位置即构成四种名词从句。 1)主语从句

把“that+陈述句”这一结构放在主语位置即构成主语从句: That English is difficult is not my idea. That the moon itself does not give off light is common knowledge. 更常见的是用it作形式主语置于句首,而将主语从句放在句末。 It is obvious that he doesn’t understand English.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the moon itself does not give off light. 因此,下列都是常见的主语从句句型:

①It is +过去分词+that 从句 It’s reported that„„ It’s believed that„„

It’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同样可以这么用的动词有:say,expect,know,estimate,forcast,等。

②It is+形容词+that从句: It is clear that„„ It is poible that„„ It is likely that „„ It is natural that It is certain that„„ It is strange that„„ It is fortunate that„„ It is neceary that„„

③It is+名词短语+that从句:a pity,a shame,an honor,a good idea,no wonder,等等。

It is a pity that„„ It is a fact that„„ It is good news that„„

7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It is a good thing that„„ It is no wonder that„„ It is a shame that„„ It is an honor that„„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It is my belief that„„ It is a miracle that„„ 2)宾语从句

把“that+陈述句”这一结构放在宾语位置即构成宾语从句:

I think (that)you are right.We know (that)the world is round.只有宾语从句中的that才可以省去,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that一般不要省去。

3)表语从句

把“that+陈述句”这一结构放在表语位置即构成表语从句:

My idea is that the child should be sent to school.4)同位语从句

把“that+陈述句”这一结构放在同位语位置即构成同位语从句。所谓同位语,就是用来补充说明名词的成分,当我们用一个完整的陈述句来补充名词时,即构成同位语从句。所以同位语从句都是位于一个名词后边,形式上变构成“名词+that+陈述句”。

He has prepared to prove his theory that two different weights would fall to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The rumor that Tom was a thief turned out to be untrue.注意:同位语从句可能与所修饰的名词被其他成分隔开。

They spread the lie everywhere that Tom was guilty of theft.A saying goes that practice makes perfect.2.为什么要加that?

首先,that完全是后来在陈述句开头加上去的,因此,that显然不要充当从句任何成分,只起着引导作用。

That English is difficult is not my idea.假如我们把that去掉,上句就说成: English.这就话就有两个中心谓语不分:is difficult 和is not my idea。

在英文中,句子的核心意思主要是靠谓语部分来表达的,一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核心意思(因为我们说话要一句一句说),也就只能有一个谓语部分。现在句子有两个谓语部分,势必会造成读者混淆不清,因为他会先读出:

8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English is difficult.可是当他继续往下读时,又出现了is not my idea这个谓语部分。 English is difficult is not my idea.为了避免这个混淆,我们在句首加上一个标志that,that一出现就等于是在告诉你说:that后面紧接着的句子是要作为另一个句子的某一个成分来使用,不是我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因此,读者读到:

That English is difficult„„

对于同位语从句和表语从句,若没有that作标志同样会存在这种意思混淆不清的问题。

一般疑问句可分别充当四种句子成分

1.一般疑问句要变成特殊陈述句,并且用whether或if来引导。1)主语从句

Whether he comes or not makes no difference to me.2)宾语从句

I don’t know if/whether he needs my help.3)表语从句

My concern is whether he comes or not.4)同位语从句

They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whether they should continue to work.2.if还是whether? 1)if一般只用于引导宾语从句,而whether可引导包括宾语从句在内的其他名词从句。 a.if he comes or not makes no difference b.The question is if he will come 2)if不和or not 直接连用,即一般不说I or not。但可以说if „„or not 。而whether没有此限制。

a.I don’t know if or not he comes。 b.I don’t know whether or not he comes。

特殊疑问句可分别充当四种句子成分

1.特殊疑问句变成陈述句语序,而不是倒装语序。a.I have no idea when he will returu。

b.Why he refused to cooperate with us is still a mystery。 2.充当四种成分 1)主语从句

a.September 11,2001 started out as an ordinary day ,but what happened that morning will be forever etched in our memories。

9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How a person masters his fat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hat his fate is.2)宾语从句

a.The mother will buy whichever books her son wants.b.We don’t know why he did not come yesterday.3)表语从句

a.Change is what keeps us fresh and innovative.Change is what keeps us from getting stale.Change is what keeps us young.b.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4)同位语从句

a.I have no idea who he is.b.There arose the question where we could get the loan.最后要说明的是,同位语从句通常是由that引导,而很少用whether,if以及连接代词或连接副词引导,这是因为我们多是用陈述句来补充名词的内容,而很少用一般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来补充名词的内容。

二.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P27。

三.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剩余部分练习。

第三讲:主谓一致

一)主谓一致的种类

1.语法形式上的一致

主语为单数形式,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主语为复数形式,谓语动词也用复数形式。如: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present is 200. Jane and Mary look alike. 2.意义上一致

1)主语形式虽为单数,但意义为复数,谓语动词用复数。如:The crowd were shouting. 单数形式代表复数内容的词有:people, , cattle,等。

2)主语形式为复数,而意义上却是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如:The news was so surprising. 形复意单的单词有news和一些以ics结尾的学科名称,如physics,politics, economics等。 3.就近原则

即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取决于最靠近它的词语。如用连词or,either…or, neither…not, 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的并列主语,如果一个是单数,一个是复数,谓语动词与靠近它的主语一致。如:

Either your students or Mr.Wang knows this.

(二)主谓一致的应用 1.名词作主语

1)某些集体名词,如family, team等作主语时,如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如果就其中一个个成员而言,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如:

10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His family is a happy one. The whole family are watching TV.

这类名词有:audience,cla,club,company,crew,enemy,crowd,government,group,party,public,team等。 2)某些集体名词,如people, police, cattle等,只当复数看待,谓语动词必须用复数。如: 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for the thief.

3)单、复数同形的名词主语时,谓语动词应根据意义决定单、复数。如: A sheep is over there. Some sheep are over there.

4)当名词词组中心词为表示度量、距离、金额、时间、书名等复数名词时,往往可以根据意义一致的原则,把这些复数名词看作一个整体,谓语用单数形式。如:

Three years has paed since then.

5)不定代词each, every, no所修饰的名词即使以and或逗号连接成多主语时,谓语动词仍用单数形式。如: Each boy and each girl wants to go to the cinema.

6)如果主语有more than one很多 非常…或many a许多„„构成,尽管从意义上看是复数内容,但它的谓语动词仍用单数形式。如:

More than one student has read the book. Many a girl has been there.

但是,“more +复数名词+than one”结构之后,谓语动词一般多用复数形式。如: More members than one are against your plan.

7)一些有两个部分构成的名词表示衣物或工具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复数形式,例如:glaes, clothes, trousers, shoes, compaes, chopsticks, sciors等。但如果主语用“a kind of, a pair of , a series of等加名词”构成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单数形式。如:

A pair of shoes was on the desk.

8)this kind of book =a book of this kind(这种书),其谓语动词用单数;短语this kind of men =men of this kind =these kind of men(口语)(这一类人),但this kind of men的谓语动词用单数,men of this kind和these kind of men的谓语动词用复数,all kinds of后跟复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如:

This kind of men is dangerous.Men of this kind are dangerous.10)复数形式的单、复数同形名词作主语时,按意义一致原则,作用单数意义时,谓语用单数,反之,谓语用复数。这类名词有:means(方法),works(工厂),species(种类),Chinese,Japanese等。如:

The (This) gla works was set up in 1980.(这家玻璃厂建于1980年。) The(These)gla works are near the railway station.(这些玻璃厂在火车站附近。)

当它们前面有a, such a , this, that修饰时,谓语用单数;有all, such, these, those修饰时,谓语用复数,但means, no means, 11)如果名词词组中心词是all,most, half, rest等词语,所指的复数意义,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反之,用单数。如: All of my clamates like music.All of the water is gone.12)在主谓倒装的句子中,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其后的主语一致。如: Between the two windows hangs a picture.2.由连接词连接的名词作主语

1)用and或both…and连接并列主语,谓语动词通常用复数形式。如: Plastics and rubber never rot.Walking and riding are good exercises.2)当主语后面跟有as well as, as much as, no le than, along with, with, like, rather than, together with, but, except, besides, including, in addition to等引导的词组时,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由引导词前面的主语而定。如:

The teacher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was reading in the library.3)以or,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的名词(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应根据就近一致的

11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原则。如:

Tom or his brothers are waiting in the room.Either you or he is to go.3.代词作主语

1)关系代词who, that, which等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的数应与句中先行词的数一致。如: Those who want to go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

Some of the energy that is used by man comes from the sun.

2)疑问代词who, what, which作主语时,谓语动词可根据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决定单、复数。如: Who lives next door ? It is Xiao Liu. Who live next door ? It is Zhang and Liu. What produce(s) heat ?

3)ther, neither单独作主语时,谓语通常用单数。

但后接of时,若of的宾语为不可数名词,动词当然用单数形式,若of的宾语为复数名词或代词时,动词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在正式文体中,单数形式的动词更常用。如:

Do(es) any of you know his addre ? None of them has(have)seen the film.4.分数、量词作主语

1)“分数或百分数+名词”构成的短语以及由“a lot of, lots of plenty of, a large quantity of, a heap of, heaps of, half of +名词”构成的短语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要与短语中of后面的名词的数保持一致,这是因为短语中后面的名词是中心词,而短语中前面的量词是修饰语,例如:

Lots of damage was caused by fire.About three-fourths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covered with water.Three-fifths of the workers here are women.和这种情况类似的还有“a number of+名词复数”谓语用复数译为大量,许多,the number of中心词是number,谓语用单数,译为„的数量

A number of students have gone home.The number of pages in this book is two hundred.注意:(large)quantities of„„不可数名词,其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复数,例如:

Quantities of food(nuts) were on the table.短语in quantity, in large quantities意为“大量”;in small quantities意为“少量”。

2)a great deal of , a large amount of修饰不可数名词,其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large amounts of修饰不可数名词,其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复数,例如:

A large amount of(A great deal of)damage was done in a very short time.Large amounts of money were spent on the bridge.3)表示数量的one and a half后,名词要用复数形式,但是其短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例如: One and a half bananas is left on the table.5.名词化的形容词作主语

如果主语由“the+形容词(或过去分词)”结构担任时,谓语通常用复数,这类词有:the brave, the poor, the rich, the blind, the young, the old, the sick, the dead, the deaf and dumb, the oppreed, the injured, the wounded, the unemployed等;

The blind study in special schools.The poor live in a undeveleped country 6.从句作主语

1)由w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谓语动词通常用单数,但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复数意义时,谓语动词一般用复数形式,例如: What we need is more time.What we need are doctors.

12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1.Three ______ died in the terrible fire in Luoyang last winter.A.hundreds people B.hundred people C.hundreds peoples D.hundred peoples 2.Either you or the president _______ the prizes to these gifted winners at the meeting.A.is handing out B.are to hand out C.are handing out D.is to hand out 3.I, who ______ your close friend, will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out of trouble.A.am B.is C.are D.be 4.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year 2008 ______ in Beijing of China, which ______ known to us all.A.is to hold; is B.is to be held; was C.are to hold; is D.are to be held; is 5.There _____ a lot of rubbish on the floor so I asked Mary to sweep _____ up.A.were; it B.are; them C.was; it D.is; them 6.Three million tons of coal ______ every year in the city.A.is exploited B.are exploited C.had exploited D.have exploited 7.Stories of the Long March _______ popular with the young people now.A.is B.was C.are D.were 8.Mathematics _______ the language of science.A.are B.are going to be C.is D.is to be 9.Both rice and wheat _____ grown in our country.A.is B.are C.was D.were 10.________ either of your parents come to see you recently? A.Have B.Had C.Has D.Is 11.What the children in the mountain village need ________ good books.A.is B.are C.have D.has 12.The whole family _______ TV attentively.A.are watching B.is watching C.is seeing D.are seeing 13.Nothing but several glaes ________ bought by my father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A.was B.were C.have been D.would be 14.At the bus stop ______ a soldier and two young people on their way to the village.A.were B.was C.is D.sits 15.If law and order ______, neither the citizen nor his family is safe.A.are not preserved B.is not preserved C.were preserved D.have not been preserved 16.There ______ little change in that middle school.A.have B.had C.have been D.has been 17.What such a sunset is ______ strange to us all.A.going to be B./ C.is D.that 18.Seventy-five percent of the earth’s surface ______ with water.

13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A.is covered B.is covering C.were covered D.are covered 19.The following ______ some other mental diseases.A.being B.are C.was D.were 20.Not only you but also I ______ able to help him out.A.are B.is C.am D.were 21.“ The Kites” ______ us a story of the kite’s history.A.have told B.tells C.were told D.was told 22.You and I _____ twin sisters.A.were B.are C.is D.am 23.A teacher of English and cla teacher _______ us something about volunteer workers.A.are telling B.is telling C.are given D.were given 24.Thousands of tons of rubbish ________ over a large period of time.A.rots away B.rot away C.has rotted away D.are rotted away 25.Mayor as well as volunteer workers _______ the newly-built stadium.A.is cleaning B.are cleaning C.were cleaning D.have cleaned 26.Many a student ______ something about Abraham Lincoln.A.have known B.knows C.is known D.are known 27.The defence works ______ built long ago to keep the enemy away.A.were B.has been C.had been D.was 28.“ Have you all studied the paage‘Using the Mind against Disease’?” “______ .”

A.Nobody of us has B.Nobody of us have C.None of us has D.None of us did 29.A group of Italian soldiers ______ quickly towards their position.A.were advancing B.were advanced C.was advancing D.advancing 30.Everyone,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______ sports and games.A.is enjoy B.were enjoying C.enjoys D.enjoy

第二讲

形容词和副词

教学目标:形容词:形容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位置;副词:副词的构成、位置。

教学步骤:

1、形容词的构成、形容词-that 从句、形容词的位置。

2、副词的位置、常见副词的用法。

3、练习

一、形容词

14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1)形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Healthy children are happy children.(定语) We make our children happy.(宾语补语) The patient is asleep.(主语补语)

注:以a开头的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若用作定语,必须后置。如果

它前面有修饰它的副词,可以前置。

The patient, tired and asleep, came a long way from a factory.The half-asleep patient was taken to the operating room.常见的这类形容词有:ablaze, adrift, alike, alive, alone, ashamed, asleep, awake, aware

2)形容词加that 从句

I’m sure he’ll succeed.

We are aware that there is danger.

3)起形容词作用的名词和名词词组

a)名词用作形容词

stone wall---wall made of stone

honey bee----bee producing honey

fire brigade----a brigade for fighting fire

b)名词词组用作形容词

There wasn’t a ghost of chance (a ghostly chance) that Jack would win.They had a hell of a time (a hellish time) in the desert.

You will catch your death of cold (a deadly clod).4)形容词的位置

a)单个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前置,但也有后置。

Do you know the man clever at painting?

There’s something wrong in this sentence.

John is the best person available.

They have tried all the ways poible.

有几个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时,形容词的次序并无固定的规律,一般的顺序是:

限定词----性质----大小,长度或形状---年龄---颜色----国籍----名词或动词ing形式。

She has a very valuable big gold watch.

15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This is a long brown leather belt.

Two brilliant young Chinese engineers live here.

二、副词 1)副词的构成

a) 大部分副词由“形容词+-ly构成,如capable----capably, extreme—extremely, gay---gaily, slow---slowly, true---truly, whole---wholly等。但是brotherly, friendly, heavenly, likely, lonely, lovely等词虽然有-ly后缀,却不是副词,而是形容词。

b) deep, direct, early, enough, far, fast, hard, high, late, low, much, near, pretty, straight, wrong等既是形容词又是副词,但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其词性,有时词义也不同。

Adj.

Adv.

an early train

The train arrived early.

hard work

He works hard.a pretty girl

The problem is pretty difficult.副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常不带-ly.Would you mind walking slower? Let’s see who is able to run quickest.

2)副词的位置

几个副词在一起时的次序

程度---状态---地点---时间

They played fairly well there yesterday.注:不能把副词放在动词和宾语之间,如果宾语较长,可以把副词放在动词前。

John earnestly recommended to adopt their method of making the machine.

副词位置不同,有时意义也不一样。

He answered the questions foolishly.他的回答不高明。

He foolishly answered the questions.他真傻,回答了这些问题。 3)几个常见副词的意义和用法 a)fairly, quite, rather

这几个副词都可用来表示形容词或副词强度的变化。他们表示的程度:

fairly最弱,quite较强,rather更强。

The film is fairly/ quite/ rather good.(这部电影还好/ 好/ 很好。)

16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Fairly一般只与褒义连用;rather既可以与褒义连用也可与贬义连用。

Tom is fairly clever, but Peter is rather stupid.

不定冠词可以放在rather之前或之后,但只能放在fairly之前,quite之后。

This is rather a silly book.

This is fairly interesting lecture.

I took quite a long walk this morning.

rather 可以用在比较级前,意为a little 或slightly

The weather was rather worse than I had expected.

too 可用于rather后,不用于fairly, quite, very后。

Jack is rather too sure of himself.

quite 与alone, amazing, exhausted, finished, perfect等词连用时,相当于completely, absolutely.

They are quite exhausted.

Her Ruian is quite perfect.b)hardly和scarcely 这两个词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可通用。 They hardly/ scarcely need your help.c) high, highly; late, lately; most, mostly The plane flew high above.(表示位置) This book is high interesting.(表示程度) He arrived late.(early的反意词) I haven’t seen him lately.(=recently)

Which one do you like most? ( = in the greatest degree) My friends are mostly engineers.(= mainly; chiefly) 4) 名词或名词词组起副词作用

The water tower stood miles from the place.(距离)

This cloth is thirty six inches wide.(度量)

I don’t care a bit what you do with it.(程度)

Step this way, please.(方向)

He is thirty years old.(年龄)

17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This is twenty five cents above the usual price.(价值)

This box weighs five kilogrammes(重量)

I am coming next week.(时间)

Wait a minutes.(持续时间)

I have told you several times.(重复次数)

此外,kind of, sort of, hand and foot等也都可用作副词。

I kind of admire him.(我有些敬佩他)

I was sort of tired.(我有点累了)

He was bound hand and foot.(他手脚被捆绑着)

三、练习见书P420, P443

第三讲 代词、限定词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代词的分类及其用法,冠词的用法、常见的几个限定词的用法 教学步骤:

1、人称代词的分类及其用法。

2、冠词的用法。

3、常见的几个限定词的用法。

4、练习。

一、代词 一)人称代词

1)人称代词的主格与宾格 we sat in the car.(主语) It was she.(主语补语)

The police found her.(动词宾语) The call is for me.(介词宾语) 2)人称代词的次序

在连续使用两个以上人称代词时,通常单数you放在第一位,I放在最后;复数we放在第一位,they放在最后。 3)人称代词做同位语

The two captains, Lola and I , were to set the date.The group chose two representatives, Tom and me.

18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二)反身代词

4)一般用法

Heaven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做直接宾语) Mary asked herself the same question.(做间接宾语) I am not worried about myself.(做介词宾语)

Why don’t you be yourself?(你为什么不能自然些?做主语补语) 5)强调用法

I myself took Mary to the airport.

I want to speak to the president himself-----and to nobody else.3)常用的反身代词短语 a) beside oneself(发狂,情不自禁),all by oneself(单独地,独自地),for oneself(亲自地,独立地),抽象名词加itself=very+形容词

三)疑问代词

1)who 与whom

Who borrowed my tie?(主语)

Who is it?(主语补语)

Whom did you take to the theatre?(宾语)

Whom did you go with?(介词宾语) 4)whose, which, what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名词放在一起,前者称名词性用法,后者称形容词性用法.例如: Whose is that bike outside?(名词性用法) Whose bike is that?(形容词性用法) What do you like to drink?(名词性用法) What size do you wear?(形容词性用法)

四)不定代词

5)one, oneself ,one’s

One must take oneself seriously.One is usually over-sensitive about one’s own family.

在美国英语当中可以用himself herself her his 与前面的one 对应

二、限定词

19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限定词用来限定名词所指的范围,如使名词成为泛指、特指或说明数量。限定词包括冠词、不定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或代词所有格、数词与某些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 一)、冠词 冠词的位置

1)在名词词组中,冠词一般放在最前面。例如: the last few days

a really good concert 2)名词词组里如果有all ,both, exactly, just, many, quite, rather, such, what, 等词,这类词可以放在冠词之前。例如:

all the time

both the brothers

exactly the wrong colour

just the right place

quite a nice day

rather a me

such a funny story 3) 和 as, how\however, so, too连用时,形容词放在冠词之前。例如:

He is not so big a fool as you think.

She is as clever a girl as you’re ever likely to meet.This is too heavy a bag for me to carry.

How large an armchair did he have? 一)、不定冠词

1)a\an表示“任何一个(类)”,只能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前。如:

We are having a committee meeting this afternoon.但不可数名词用做可数名词时,前面可以用a\an。

6)表示职业,社会地位,宗教,民族和年龄的名词用做补语或同位语时,前面一般要用a\an 。例如:

When he was a child, he decided to become a racing driver.He’s a lawyer, a bachelor, and a Methodist(卫理公会教徒)。 She become an American by naturalization.They are nearly of an age.但有是并不需要冠词。如: He was once secretary to the president.3)用于表示价格,速度,比率等名词前,如:five pence a kilo, four times a day 4)用于下列这样的固定短语中。如 a couple of, a dozen , a hundred, a lot of, a great number of 等。

20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二)、定冠词

实际上所有的名词前都可以有定冠词the。究竟用不用定冠词,主要取决于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要给予某个名词以明确的,限定的特指的意义,就用它。反之就不用。 定冠词主要用于带有修饰语的名词词组前面,也用于有后置修饰语的名词词组前面。 如:The Georgian houses have been sold.The steel of the gun barrels has gone rusty.

1)定冠词的主要用法

a) 用于单数名词前,表示某一类人或物,以区别与其他人或物。例如: The tiger is a fierce animal.b) 用于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如the moon, the sun, the world等。

c) 用于表示“乐器”的名词前,但一般不用于表示“体育运动”的名词前。如: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I play football every day.d) 用语某些形容词前,可以表示某一类人。如: The young are impatient, they want changes.e) 一般不用于表示“疾病”的名词前。如: I’m just recovering from rheumatism.下列病名前一般用a/an I have an ache in my head.He has a cold.特指是需要用the ,如:

Jim has never really got over the malaria he caught in the East.f) 一般不用于表示“膳食”的名词前,但有形容词修饰时用the。例如: Breakfast is served at eight.The wedding breakfast was held in her father’s house.如果泛指就用a.g) bed, church, college, court, hospital, market, prison, school, sea, work 等名词用来指有关活动时,一般不用冠词。例如: It’s time for children to go to bed.(to sleep) He goes to church every Sunday.(to pray)

21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After the crash, seven people were taken to hospital.(to be cured) He spend six months in prison.(to be punished) After I leave school, I want to go to university.(to study) Ken is a seaman.He spent most of his life at sea.(to seal) h) 当cinema, theatre, radio等名词表示“看电影,看戏,听无线电”时,一般要用the 。例如:

We went to the cinema last night.Do you often go to the theatre? I heard the news on the radio.但television 用于表示“看电视”是,不用the 。如: I watched the news on TV。 2)专有名词前定冠词的主要用法

a) 一般不用于单数人名前,但特指或强调是需用the 如: He’s the Mr.Smith I saw yesterday.复数人名前要用the

b) 不用于“头衔+人名”前,但有头衔无人名是需用the表示特指。例如: I saw Queen Elizabeth when I was in London.I saw the Queen when I was in London.c) 不用国家,省市等名词前,但由短语组成的国名,或以s结尾的国家名前要用the .例如:

the Philippine

the Netherlands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注:the Ukraine the Congo

the Sudan

the Hague为例外

d) 用于表示国籍、民族的名词前。例如: the British

the Chinese

e) 用于表示地区的名词前。例如: the Middle East

the Far East f) 不用于街道,建筑物等名词前,但有of介词短语修饰时,需用the .例如: Broadway

Red Square

the Tower of London g) 用于河流,海洋,群岛,山脉,海峡,海湾等名词前。例如: the Miiippi

the Atlantic

the Persian Gulf

22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h) 不用于大学名称前,但有of介词短语修饰时,需用the .例如: Yale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i) 不用于杂志名词前,但用于报纸名词前。例如: Newsweek

Natural History The Daily News

the Washington Post

三、一些常用限定词的区别及使用

1)a lot of, plenty of, many, much, (a) few, (a)little a)a lot, lots of, plenty of 这几个限定词既可以和可数名词搭配也可与不可数名词搭配。例如: a lot of people/luck

lots of books/time plenty of ideas/money

lots of多用于非正式文体

2)much, many a.much many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例如: We didn’t spend much money.Did you spend much money? I haven’t made many mistakes.How many mistakes have you made? Much many 处于主语位置时常用于肯定句。例如: Much efforts is needed to complete the project.Many languages are spoken in the United States.too much/many, so much/many多用于肯定句。例如: He’s got so much money ,he doesn’t know what to do with it.Robert has written too many letters.3)(a) little, (a) few little few 前加a 表示虽少但有,无则表示几乎没有。例如: let’s go and have a drink.We’ve got a little time before we leave.I enjoy my life here.I have a few friends and we meet quite often.4)some any no a)some any no 既可用于可数名词也可用于不可数名词,表示不肯定的数量。 I must write some letters, so I need some paper.

23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We have hardly any coffee left.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interesting places? any常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some用于肯定句。 Have you got any razor-blades.

Sorry ,I haven’t got any zazor-bladers.特殊用法 与more连用

Please give me some more.Have you any more of those? There is no more cake.Some any 与单数可数名词连用时表达的特殊意义。 Any body in the cla can pa the exam.Some idiot parked his car outside the garage.5)another

a) 只用于单数可数名词,指再一,另一 Ted want another cup of coffee.也可与one搭配;或单独使用。

This shirt is soiled.I am going to put on another one.This gla is broken.Get me another.b) 在表示时间,金钱,距离等的短语前,可用于有数词修饰的复数名词前。 I will be here for another three years.I need another five dollars.c) 常与它连用的短语 one after another one another 6)other a) other既可用于可数名词也可用于不可数名词,others只能单独使用。 This bread seems stale.Is there any other.? The prefers this coffee to other kinds.Some of the tourists went to the beach, others explored the town.

24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 some , any, no, every与other连用时,其后若用可数名词,一般用单数。 The secretary told tom to come back some other time.No other book has had a greater influence on my life.c) none other than不是别人,正是, other than除。。。。。。以外

The man who had sent the flowers was none other than the one she had spoken to the night before.There was nothing to do other than wait 7)both, all 1)用法 a)作限定词

Both banks of the river were covered in bushes.Both his sisters are tall.All six boys arrived late.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b)作代词

Both of the brothers are honest.Bill visited all of us.That’s all I want to say.2)位置

All my flowers are dead.

Both my sisters want to go.My flowers are all dead.

My sisters both want to go.不能说my all flowers

my both sisters

3)与否定词连用时,均表示部分否定。

He hasn’t paid it all.(=he has paid some of the money.)

I can’t promote both of you .(=I can promote one of you.)

4)all与whole的区别

a)whole用于单数可数名词前;all既可用于复数可数名词前,也可用于不可数名词前。

The spent the whole evening watching television.

All the bottles were broken.

All the ink was spilt.

25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all (the)与the whole常可通用

He spent all (the)day / the whole day in the library.

5)由all构成的常用短语

a)all but

what you say is all but impoible.

b)all the same

the cold weather causes him to get up all the earlier.

c)for all

I wouldn’t like to be in his position, for all his weath.

8)each every

1)意义

a)every 虽然指每个人,实际上是指全体。

Every student has a dictionary b) each强调具体每个人。 Each student has a dictionary.2)用法

a)each 既可用作代词,又可用作限定词;every只能用作限定词。

Each knows what he should do.

Each man knows what he should do.3)位置

each的位置比较灵活。

Tom and I each made different suggestions.

They were each praised for their suggestions.4)everyone与every one 的区别

everyone指人;every one指人或物。

He gave a box of chocolates to every one of the girls.

Examine every one of the glaes carefully.

四、练习见书101, 120

第十四讲 从句

(一)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状语从句的分类和状语从句的用法。

26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教学步骤:

1.介绍状语从句的分类。2 各种状语从句。 2.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3.课外作业,完成剩余练习。

教学过程:

一.状语从句概述

英语中的状语从句有九大类。这九类从句是: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条件、让步、比较、方式。尽管数目较多,但理解并不难。

从本质上来说,状语从句就是用不同的连词将几个分句连接起来,以表达分句之间特定的逻辑关系。例如:

a.I’ve brought my umbrella in case rains.b.I’ve brought my umbrella because it’s raining.c.I’ve brought my umbrella so that I don’t get wet.d.I’ve brought my umbrella even though it’s raining.e.You don’t need an umbrella unle it’s raining. 因此,学习状语从句关键是要掌握引导九类状语从句的有关连接词。只要记住连接词一般都能识别是何种状语从句,从而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并理解句子意思。 状语从句的省略

在同时满足以下两点的情况下:1)当主句的主语和从句的主语一致;2)从句谓语中含有be动词。可将从句的主语和be动词省去。这种省略主要常见于时间、地点、条件及让步状语从句中。

a.Metals expand when (they are)heated and contract when (they are)cooled. b.When (he was)a student in the university, he read a lot. c.While (he was)waiting, he took out a magazine to read. d.When I was ten years old, my family moved to the city.二.各类状语从句

状语从句主要分为: 1.时间状语从句

1)时间状语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a.I’ll speak to him when he arrives.不说:„„when he will arrive。 b.I’ll tell him about it when he comes back。不说:„„when he will come。 2)when 意思相当于:at that time(在„„时刻),从句谓语动词通常是短暂动词,表示某一时刻的

27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动作。注意主句和从句的时态。

a.I’ll speak to him when he arrives。 b.When I got there, he had already left。

从句也可直接延续动词,这时从句往往用过去进行时态,表示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动作。

a.The doorbell rang when I was telephoning.3)while 意思相当于: during that time(在„„期间),表示某一时间段内发生的动作,因此,从句谓语动词通常只接持续动词。

a.The doorbell rang while we were watching TV.b.A detective(n.侦探)arrested a criminal and was about to handcuff(v.上手铐)him when a huge gust(n.一阵狂风)of wind blew off the detective’s hat. 4)until ① 当主句谓语动词是延续动作时,通常用肯定形式。例如:

a.Wait until he comes back.b.We’ll stay here till it stops raining.② 若主句谓语动词是短暂动词,则要用否定形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not„until„„(直到„„才„„)”的结构。

a.I did not realize how special my mother was until I became an adult.b.Ice cream did not reach America until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③ 我们还可以把not until变成倒装句型: a.Not until 12 o’clock last night did I go to bed.b.Not until his bo come back did he leave the office. 5)表示“一„就„”

表示“一„就„”的连词有:as soon as,once,immediately,the moment。这些连词后边通常都是接短暂动词,表示一点动作。

a.We will leave as soon as it stops raining.b.Once it stops raining, we will leave.c.It began to rain immediately I arrived home.6)by the time by the time意思是“在„„之前”,强调的是“一个动作在另外一个动作之前已经完成(one event is completed before another event)”,因此,与by the time搭配的主句要用完成时态。

2.地点状语从句

1)通常由where引导 a.Stay where you are.b.A driver should slow down where there are schools.

28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2)也可由wherever,、anywhere和everywhere引导地点状语从句。 a.Wherever he happens to be, Clint can make himself at home.b.Everywhere they appeared, there were ovations.3)地点状语从句有时含有条件意味

a.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b.Wherever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lso wealth and succe! 3.原因状语从句

引导原因状语从句最常用的连词有:because,for,as,since。 1) because 语气最强,只有它才能用来回答why引导的问句。所引出的原因往往是听话人所不知道的或最感兴趣的原因。

a.You want to know why I am leaving? I am leaving because I’m fed up with the job and bo.b.My friends dislike me because I’m handsome and succeful.它可与强调词only、just连用。

a.Just because I don’t complain, people think I’m satisfied.b.You shouldn’t get angry just because some people speak ill of you.2)Since 表示人们已知的事实、不须强调的原因。所以常译成“既然„„”。通常放在主句前边。 a.Since everyone is here, let’s get started.b.Since you are an English major, I gue you can help me with this sentence. 3)As As与since用法差不多,所引出的理由在说话人看来已经很明显,或已成为人所熟悉而不须用because加以强调。

a.I left a meage as you weren’t there.b.I have to speak English with them, as the guys I live with don’t know any Chinese. 4)For 表示推断的理由,是对前面分句的内容加以解释或说明。通常放在主句后边。

a.The days are short, for it is now December.b.It must be morning, for the birds are singing.4.目的与结果状语从句 1)目的状语从句常见引导词

主要有:so,in order that。从句中常含有情态动词will/would或can/could。

a.I turned off the TV so that my roommate could study in peace and quiet.b.We climbed high so that we could get a better view.2)结果状语从句常见的连接词

29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主要有:so„that,such„that,从句中一般不带情态动词,且从句都要放在主句之后。 a.Sensible Sam: I saw you pushing your bicycle to work this afternoon.Foolish Fred: Yes, I was so late that I didn’t have time to get on it. b.The food is so bad in the school cafeteria that flies go there to lose weigh. 不要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把这里的so改成very或too,常见于考试改错题。 3)注意下句中such和so的用法区别 so后边直接及形容词,such要先接冠词a(n) a.He is such a good teacher that everyone likes him.b.He is so good a teacher that everyone likes him.Such可修饰不可数名词,so不可:

c.It was such nice weather that we went to the beach.d.It was so nice weather that we went to the beach e.The weather was so nice that we went to the beach.Such可修饰复数名词,so不可:

f.He got such heavy boxes that he couldn’t carry by himself.So可与many,much,few,little搭配,such不可: g.I made so many mistakes that I failed the exam.h.He has so few friends that he is always lonely.5.条件状语从句

条件从句由下列词来引导: if,unle,suppose(that),supposing(that),on condition that,providing/provided(that),so long as,as long as a.If it rains tomorrow, I will take my umbrella.b.Don’t worry about the mistakes you may make in conversation, so long as you can make yourself understood in English.c.I may lend you the book on condition that you return it to me in time.6.让步状语从句

1)常见的让步状语从句的引导词

主要有:thought,although,even though,even if 注意:主句前不可用but,但可用yet/still。

a.Though/Although he tried hard, (yet/still)he failed.b.The family is the eential presence-the thing that never leaves you, even if you find you have to leave it. 2)介词表示让步

(al)though是连词,后边只接从句(有时是省略形式的从句),而despite,in spite of,for all是介词,后边只接名词(短语),不接从句。注意比较下列句子:

30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a.Though he was inexperienced, he did a very good job.= In spite of his inexperience, b.Although it was dangerous, „„ = Despite the danger 3)While位于句首,一般表示“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a.While I sympathize(同意)your point of view, I can not accept it. b.While he has time, it doesn’t mean he has capacity and patience. 4)As引导的倒装句,表示让步。

句型:adj.+ as+主语+谓语

a.Young as he is, he is knowledgeable.b.Poor as he is, he is kind and honest. 前置的也可以是:名词或副词。例如:

c.Much as I respect him, I can not agree with him.d.Hard as he tried, he failed the exam again.7.比较状语从句(略) 8.方式状语从句

方式状语从句表示主句动作的方式,引导词有:as,as if,as though,the way等。请看例句:

a.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b.Do as I say, not as I do.三.练习

要求学生做练习P557 四.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剩余练习。

第十五讲 从句

(二)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定语从句及其用法,掌定语从句中引导词的用法、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区别、定语从句和主语从句的区别。

教学步骤:

1.介绍定语语从句的作用。2 定语从句中引导词的用法。

3.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区别 4.定语从句和主语从句的区别 5.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

31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6.课外作业,完成剩余练习。

教学过程:

一 定语从句概述

1.形容词作定语和从句作定语

在英文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形容词作定语来修饰一个名词(见下表例句),但是如要表达更为复杂的意思,简单地用形容词作定语就无能为力了,我们就要借助于一个句子来修饰名词,用作名词的定语,对名词进行限制。 2.定语从句的两个重要概念:先行词和关系词

1)先行词:被定语从句所修饰或限制的对象称为先行词。上句中the people即为先行词。 2)关系词:重复指代先行词、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并且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定成分的连词。上句中的who即为关系词。因此关系词有两个作用:a)代词作用:重复指代先行词并且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定成分,上述例句中who作主语;b)连接作用: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

3)主句和从句:上句中I don’t like the people.是独立主句;who are lazy/never on time.则是定语从句。

二.引导词的用法

一).关系代词的用法 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有: 先行词指人:who,whom; 先行词指物:which;

先行词指人或指物均可:that,whose。 下面一一详细介绍这些词的用法。 先行词指人,用关系代词who/whom 1.先行词指人才能用who/whom 先看两个简单句:

a.The woman is a famous dancer and she lives next door.这位女士是一名著名的舞蹈演员,她就住在我家隔壁。

上述两个简单句有一个“重复元素”:这里的she就指代the woman,两句之间有个交叉点,而通过这个交叉点建立起两句之间的关系,所以定语从句也称之为关系从句(relative clause)。我们现在要用she lives next door来作定语修饰the woman,以告诉对方哪个woman是舞蹈演员。而在定语从句中,代指人的关系词用who。前面说过关系词既有代词作用又还起着连接的作用,因此,上句可改写成:

The woman is a famous dancer who lives next door.定语从句一般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后边。因此,上句也可进一步写成: The woman who lives next door is a famous dancer.关系词who既指代the woman,同时又在从句中作成分——从句的主语。

32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He who is not handsome at twenty,nor strong at thirty,nor richat forty,nor wise at fifty,will never be handsome,strong,rich,or wise.c.There is this difference between happine and wisdom:the person who thinks himself the happiest man really is so;but the person who thinks himself the wisest the generally the greatest fool.2.who和whom的区别

1)who在定语从句中可做主语、宾语或表语,但who之前不可用介词(如不能说with who,而是with whom)。

a.I like the people who I work with.b.I like the people with whom I work.c.I’m talking about friends with whom you can share almost everything.表示人或物的所有关系,用whose 我们用whose表示所有关系。它的作用就如同物主代词my,your,her,their,our一样,whose后边要接名词。Whose可指人也可指物。“whose +名词”在从句中可作主语、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

a.When I looked through the window,I saw a girl whose beauty took my breath away.b.Atlas(in Greek mythology)was a kneeling man on whose shoulders the world rested.3.先行词指物,用关系代词which We are studying sentences.They contain adjective clauses.同样道理,我们用which代替they,来指代sentences,告诉对方我们正在学习什么类型的句子。

which可以指代单个名词:

a.Anger is a wind which blows out the lamp of the mind。

b.Perhaps it is human to appreciate little that which we have and to long for that which we have not。

Which可以指代一个短语:

He likes climbing mountains,which is a good exercise。 Which可以指代前面整个句子

a.Tom was late,which surprised me。

b.She wore her swimming things in the office, which shocked her bo a great deal.4.that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

that既可指人,也可指物;that不用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关于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第四节详细讨论)that不能用于介词后边,这同who一样。

1)当先行词既是有人又有物时,用that。

The writer and his novels that the article deals with are quite familiar to us.2)先行词为指物的all,little,few,much,none,the,frist,用that。

33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a.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b.There is not much that can be done.3)先行词是不定代词something,anything,nothing,everything时,一般用that。 Is there anything that I can do for you?

4)先行词被any,only,all,every,no,some,much,few,little,序数词,最高级,the only,the one,the every,the right,the last修饰时,用that。

a.There is no difficulty(that) they can’t overcome.b.The very problem that I want to solve is like this.5.在从句中作宾语的关系代词可以省去

上述关系代词who,whom,which,that若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宾语,我们往往可以省去关系代词。例如:

a.Tina likes the present I gave her for her birthday.b.I like the people I work with.二).关系副词的用法

在英语中,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副词主要有when,where,why,它们在从句中分别作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原因状语。 1.when的用法

1)先行词指时间

when引导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其先行词须是表示时间的名词,如day,year,time等。when可用on which来替换。

a.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met you.b.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on which I met you.c.March 10,1876 was the day when(=on which)the first complete sentence was sent over a telephone.2)关系副词when在从句中作时间状语

当心:表示时间的先行名词,若定语从句不是缺状语,而是缺少主语或宾语,要用which或that来引导定语从句。因为用when来引导定语从句的前提条件是:when在其引导的定语从句中作时间状语。

a.The day, which began brightly, ended with a violent storm.b.I’ll never forget the time which I sepent on campus.2.where 的用法

1)where的先行词指地点

where引导定语从句,其先行词必须是表示地点的名词,如place,house等。

a.——Since you work in the theater,can’t you get me a free ticket now and then?.b.Do you know any place where I can buy Clint’s grammar book? 2)关系副词where在从句中的作地点状语

34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当心:与when类似,并非凡是表示地点的名词,都得由where来引导定语从句,这得看关系词在从句中充当的成分。Where在定语从句中作地点状语,若定语从句缺主语或宾语,要用which或that来引导定语从句。

a.This is the town where I spent my childhood.b.This is the town which I told you about before.Which作about的宾语

a.The library, which was built in the 1930’s, needs to be renovated.b.One of the places which I want to visit someday is Tibet.(which 作宾语) 3.why的用法

用来表原因,只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是reason等表示原因的名词。 This is the reason why I didn’t come here.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有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之分。二者在形式上的区别是: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和先行词之间不用逗号分开,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则有逗号分开。这种在形式上的有逗号或没有逗号并不是随意的,换句话说,二者更重要的是在意义上有区别。根据意义上的差别,我们可以把定语从句分三种情况来分析。 24.不用逗号隔开——限制性定语从句

作用:用来提供必要的信息,以说明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的身份或性质,或用来限制先行词所指的范围。若去掉限制性定语从句,则主句部分含义不明确,或意义不完整。 I don’t like people who are never on time. 以上句子黑体部分的定语从句都是用来说明people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内容。因此不能用逗号把它变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a.There are two factors which determine an individual’s intelligence.b.People who live in glahouse shouldn’t throw stones.25.用逗号隔开——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作用:用来提供附加的而非必要的信息,只是对先行词作进一步的解释、补充或说明。若去掉此定语从句,整个主句意义一样很明确,不会引起误解和歧义。

a.Beijing,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has develop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ity.b.Einstein, who was a great Jewish scientist, creat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以上句中的定语从句都是对它前面的先行词进行补充说明,向读者提供附加的信息。均不能变为限制性定语从句。

总的原则:如果定语从句修饰一个专有名词,我们一般要用逗号,也就是说要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是因为专有名词本身意思已经很完整,不需要限制,用定语从句只是对它进行补充。

四.that引导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27.that引导定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35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1)that是否作成分

that在定语从句中充当成分;在同位语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仅起连接作用。 a.The rumor that he spread everywhere turned out to be untrue.b.The rumor that Tom was a thief turned out to be untrue. 以上两句先行词都是the rumor,连接词都是that。但a.句中的that在从句he spread everywhere中作成分,充当spread的宾语。故为定语从句。

b.句中的that在从句Tom was a thief中不作任何成分,从句Tom was a thief是一完整的句子,不缺任何成分。故其为同位语从句,作the rumor的同位语,补充说明the rumor的具体内容。

2)从句的作用

定语从句相当于形容词,它对先行词起修饰、描述、限制的作用;同位语从句相当于一个名词,它是前面名词的内容的具体表述,二者是同位关系。

b.The news that you heard is not true.c.The news that Lincoln was murdered at a theatre is true.五 练习

要求学生做练习P563。

第十六讲 虚拟语气

(一)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虚拟语气及其用法。

教学步骤:

1.非真实条件句。2.要求学生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虚拟语气概述

语气(mood)是英文中一种动词形式,它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意图和态度。在英文中语气可分为三种:陈述语气(indicative mood),祈使语气(imperative mood)和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

在一些场合里,当说话者谈到自己的与实际情况相反的愿望时,主观想象某事有可能发生时,或建议、要求某事发生时,就需要借助于虚拟语气来表达他的这些心态。 一 非真实条件虚拟句

1)三种形式

非真实条件从句,顾名思义,它是用来描述说话人想象的、非真实的情景,这些情景通常是不可能发生的,与客观实际相反的,或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只表示说话者的一种主观愿望、假象和建议等等。它可以表示现在、过去、将来的事实进行虚拟,主句和If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形式

36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列表如下:

虚拟语气的三种基本形态:

表示虚拟 IF从句的 主句谓语形式 的时间 谓语形式

现在 Did or were Would(should, might, could)+to 过去 Had done or had been Would(should, might, could)+have done(been) 将来 Were to(should)+do Would(should, might, could)+do ①与现在事实相反:

a.If I could rearrange the alphabet, I’d put U and I together. b.If I had enough money, I would run a company of my own.c.If all difficulties were known at the outset of a long journey, most of us would never start out at all.d.I have often though it would be a bleing if each human being were stricken blind and deaf for a few days at some time during his early adult life.Darkne would make him more appreciative of sight; silence would teach him the joys of sound.②与过去事实相反

a.If you had invited Wealth or succe, the other two of us would’ve stayed out, but since you invited Love, wherever he goes, we go with him.Wherever there is Love, there is also Wealth and Succe! b.You would have mied the train if you had not hurried.c.If the flowers had been planted earlier, they would have been in bloom for the garden party last week.③与将来事实相反

a.If I should win the lottery, I would buy a car. b.If he were to come here, how would you tell him about this? c.Sometimes I have thought it would be an excellent rule to live each day as if we should die tomorrow.Such an attitude would emphasize sharply the values of life. 2)混合时间虚拟句

前面介绍的三种基本形态的虚拟语气,其If从句中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与主句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发生的时间是一致的,即同为现在、过去或将来。可是当二者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时,主句和从句各自的谓语形式要根据它们动作发生的时间按照上述原则作适当调整。常见的混合时间是:从句表示过去,主句表示现在。请看例句:

a.If I had not studied English, I would never be here to teach you grammar today. Had not studied是对过去的事实进行虚拟,would never be是对现在的事实进行虚拟。

c.If they had invested in that stock, they might be wealthy now.d.A: I don’t like my mother-in-law.

37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 Listen, don’t you realize that you couldn’t have your wife if it hadn’t been for your mother-in-law? A: Yes, that’s why I don’t like her. 3)倒装虚拟句

当If条件句中有助动词should,had或were时,则可以省去if,而将sdhould,had或were置于句首,从而构成倒装虚拟句,意义不变。

a.Had he not been promoted, he would never have remained with the company. b.Were he to leave today, he would get there by Monday. c.Should you change your mind, no one would blame you. 4)含蓄虚拟句

我们前面讨论的虚拟句,都含有虚拟的条件从句。含蓄虚拟句是指没有完整的条件从句,但在上下文隐含了虚拟条件的意味。隐含的条件意味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表达:

①介词或介词短语

a.What would I have done without you? b.In his position, I would commit myself.c.Anyone in his position would have done it like that.d.Before liberation, such floods would have caused terrible disaster.e.But that the doctor arrived on time that day.f.But that he needed money desperately, he would never have turned to his brother for help. 注意:but for或but that意为“若不是„” but for + 名词短语

but that +从句(谓语动词用陈述语气,如g,h句) 可表示对过去、或现在、将来的虚拟

表示对现在、将来的虚拟,but for相当于If it were not for„(如e句);表示对过去的虚拟,but for相当于if it had not been for„„(如d句)。其中介词for不能省。 5).跳层虚拟句

这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虚拟语气。这类句子一般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在语气上截然相反,一部分虚拟,另一部分不虚拟,而用的是陈述语气,用以陈述一件事实。它们二者之间往往有but,or,or else,otherwise来连接。正是因为这种虚拟和不虚拟兼而有之一部分虚拟,一部分又跳出虚拟的圈子,故而得此名。

1)虚拟句+but+陈述句

a.He would put on weight,but he doesn’t eat much.

b.I would have gone to visit him in the hospital,had it been at all poible,but I _____fully occupied the whole of last week. A.were

38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had been e have been D.was 正确答案:D。

2)陈述句+or else+虚拟句

a.I didn’t know the extent of his difficulty, or else I would have promised to help him. b.In other words “If I remembered where I read the article, I would show it to you now.”

c.He must have had an accident,or he______ then. A.would have been here B.should be here C.had to be here D.would be there 二.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做练习P284。

第十七讲 虚拟语气

(二)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虚拟语气及其用法。

教学步骤:

1.名词从句与虚拟语气。2其它虚拟语气。 3要求学生完成练习。.教学过程:

一 名词从句虚拟句

虚拟语气除了在上述非真实条件从句中应用以外,在特定的名词从句中也需要用虚拟语气。这里所说的“特定的名词从句”,是指这样的名词从句中均要含有特定的标志词,这些标志词可用来表示愿望、建议、命令、请求、意志等语气。而且,与非真实条件虚拟句中主句和从句谓语动词形式完全不同的是,名词从句虚拟句谓语变化形式只有一条规律,那就是:名词从句虚拟句无论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何种形式,从句谓语形式均为: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去。这里特别提醒注意的是:不是用would,而是用should。

先看下例:

I suggest that we should so tomorrow.

39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I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go the next day. 1)在下列词的宾语从句中,从句谓语须用(should)+do的形式

ask(要求,请求),advise,beg,command,demand,decide,deserve,desire,determine,insist, move(动议,提议),order,prefer,propose,require,recommend,request, suggest,urge等。

a.His father urged that he study me dicine.(不用studies) b.The chine se government and people have demanded that the US Government shoulder all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incident,apologize to the Chinese side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such incidents. 2)it is+形容词或过去分词或特定的名词+that的主语从句中。

①接这种结构的形容词有:astonishing,amazing,advisable,appropriate,crucial,desirable,eential,important,imperative, keen,neceary,natural,normal,odd,proper,preferable,strange,sorry,shocked,surprising,urgent,unusual,vital等。这些形容词一般表示个人对事件的反应。

a.It is natural that l should dwell upon his succees rather than upon his failures. b.It is strange that he should not come here.

c.It’s eential that people be psychologically able to resist the impact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nsi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②接这种结构的特定的名词有:advice,decision,desire demand,suggestion,motion,pray,resolution,wish,preference,proposal,recommendation,requirement,idea,order等。

It is my proposal that he be sent to study further abroad.

3)在上述名词的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中

a.For my own part,it seems that the main require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s that it be easily learned.

b.The motion that the meeting be adjourned was adopted.

c.Reports indicate that both sides have softened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for a poible settlement.The government has backed away from demands that the software giant be broken up, while Microsoft is now more willing to accept restrictions on how it manages its busine.二 其他虚拟句型

在英文中,除了上述两大类虚拟句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句型表示的虚拟语气。它们无法列入上述任何一类,所以在此将它们一一单列,分别讨论。

1)在wish后的宾语从句中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虚拟句型,它用来表示说话者的难以实现的或与事实违背的愿望,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可分别表示对现在、过去和将来情景的虚拟。

40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①对现状表示的愿望,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时,意指从句谓语和主句谓语所表示的动作同时发生。

a.1 wish 1 were a little younger.

b.1wishlcould travel to the moon.(But l can’t do that.) c.1 wish l knew his addre.(But l don’t know his addre) ②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表示遗憾、后悔,从句谓语动词用过去完成时(had done)或would/could+/现在完成时,意指从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在主句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前。

a.1 wish l had been there.

b.1 wish I had not attended that party.

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表示祝愿,从句谓语动词用would/could+动词原形,意指从句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可能发生在主句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后。 a.1wishhecouldexplainwhathemeans.

b.1wishyou would shut Up.

注意:即使将wish改为wished,上述例句谓语时态仍然不变。 2)在If only感叹句中

If only表示“但愿”、“要是„就好了”,它的用法和wish基本相同,可表示对现在、过去、将来的虚拟,只是比wish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a.If only he had followed your advice!(对过去虚拟) b If only l were taller.(对现在虚拟) c.If only the rain would stop.(对将来虚拟) 3)在as if/as though从句中

①表示和现在事实相反或对现在情况有所怀疑,谓语用过去时。

a.I really don’t care for the way you’re speaking to me.It seems as if you were my father.

②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谓语用过去完成时。

b.We have not seen each other for ten solid years,but when we encountered on the street that day,we were still so affectionate that it seemed as if not a single day had gone by.

注意:若从句中的情形是根据现在迹象作出推测,有可能发生,则用陈述语气。 a.It is becoming dark.It looks as if it’s going to rain. b.It seems as if he has been to America. 4)在it is(high)time(that)从句中

表示“该是„的时候了”,含有“晚了一点”的意思,从句中用过去时。

a.Don’t dawdle away your youth any more.n is time you。thought about your future. b.It seems to be high time that this argument______ put to an end. A.must be

41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is C.were D.should be 正确答案: C 5)在would rather,would(just)as soon,would sooner,would prefer等从句中

意指某人宁愿让另一个人做某事。其后的宾语从句的谓语应该用虚拟语气:(1)表示现在或将来要做的事,从句谓语须用一般过去时;(2)表示过去已经做的事,从句谓语则用过去完成时。 a.I’d just as soon you didn’t,speak rudely to her. b.I’d as soon, you hadnt, spoken rudely to her.

c.She says she’d rather he left tomorrow instead of today.(不用would leave)

三、要求学生完成练习P287。

第十八讲 倒 装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掌握倒装句及其条件,用法。

教学步骤:

1.部分倒装。2 全部倒装。

3.要求学生做课堂练习。.4.课外作业,完成剩余练习。

教学过程: 一.部分倒装

倒装在英文中是一种较常见的语法现象。从结构上来讲,倒装句可分为:全部倒装和部分倒装。

全部倒装:将整个谓语部分全部放在主语之前。

部分倒装:只将谓语的一部分(如助动词或系动词)放在主语前面,其余部分仍在主语之后。 a.Now comes your turn. b.Could you show me that book? 1.句首有否定词或否定短语时,句子要部分倒装。

①常见的否定词有:never,hardly,scarcely,little,seldom, not,not until,rarely,no sooner...than,nowhere,etc.

a.Nowhere in the world can you find a man who is more foolish than John.

42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b.No sooner had I taken a bath than the bell rang. c.Never before have I heard such a story.

d.Never have I heard American music played better in a foreign land.

e.Not only did we lose all our money,but weal so came close to losing our lives.

②常见的否定短语有:in no way,in no case,at no time,by no means,in no sense,on no account,under no circumstances。这些否定短语常放在句首,表示强调,译为“绝不„”。大家一定要记住它们规定的介词搭配。

a.In no way do I blame you for what happened. b.On no account——rudene from his employees. A.the manager will tolerate B.the manager will not tolerate C.the manager tolerates D.will the manager tolerate 正确答案:D。

③如果否定词不是修饰整个句子,而只是限定句子主语,则句子不用倒装。 Scarcely a sound came from among the crowd.

2 “So+形容词或副词”及“to the extent/degree”放在句首,表示程度,句子要倒装。 a.To such an extent did his health deteriorate that he was forced to retire. b.So diligently does he work that he often forgets to eat and sleep. 3.在含有were,had,should的虚拟语气中,省去if须倒装。 4.as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须倒装。

a.Look as 1 would up and down,I could see no men at all. b.Change your mind as you will,you won’t gain his support. 5.“only+状语”置于句首。

①only+表示时间或方式的短语置于句首。 a.Only then did she realize she was wrong. b.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you achieve your goal.

c.Only by having an independent ego can women fully control their own lives.

②only若加各类状语从句置于句首,则注意是主句中的主谓须倒装,而不是从句中的主谓倒装,这一点与not until同。

a.Only when he had failed times did he turn to me for advice.

b.Only when a man’s life comes to its end in prosperity dare we pronounce him happy. c.An intimate relationship does not banish loneline.Only when we are comfortable with who we are and can function independently in a healthy way,can we truly function within a relationship.Two halves do not make a whole when it comes to a healthy relationship:it takes two wholes.

43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③若only修饰的是句子主语,而非状语时,句子不用倒装。 Only she knew how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6.代词so,neither,nor,no more置于句首 a.I can’t speak French,nor can he.

b.he had no money, nor did he know anyone he could borrow from. 此外,要注意:这种结构也可用来表达对别人讲的情况有同感时,此时不用倒装。 A: It’s a very nice day. B: So it is.7.让步状语从句的倒装句:be it…

a.The busine of each day, be it selling goods or shipping them, went quite smoothly. b.Be he ever so tired, he continued to go farther.二.全部倒装

1.以介词开头的地点状语置于句首

a.From the window came sound of music. b.On the ground lies a man whose leg is broken. c.By his side sat his faithful dog.2.副词out,in ,along,then,now,up,down,away,here,there等位子句首时 a.In came the teacher,books under arm. b.Just then along came Tom.

c.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

D.As a gift,Zeus gave Pandora a box,but to1d her never to open it.However,as soon as he was out of sight she took off the lid,and out swarmed all the troubles of the world.Only Hope was left in the box,stuck under the lid. 3.such位于句首

a.Such will be my future dreams. b.Such is my whole story. c.Such were his dreams as a boy. 4.表语置子句首

a.Bleed is the person who is too busy to worry in the daytime and too sleepy to worry at night.

b.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had no food to eat.

c.Gone are the days when you had to get dreed up to make an impreion.On the net,you can dre down,slouch in your seat and disguise yourself as a prince charming.

44 英语语法教案 喀什师范学院外语系

三.练习

要求学生完成练习P7431-20。

45

第14篇:语法教学教案

Unit 9 Teaching Grammar Teaching aims:

1.Let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2.Make the students know the knowledge of Grammar presentation 3.Let the students comprehend what is practice and ways to practice. Teaching focus and difficult points: 1.The knowledge of grammar presentation 2.The understanding of ways to practice 3.How to use the knowledge mentioned above correctly.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The teacher: Good moring, everyone .The students: Good moring ,Mi wang.The teacher:We all know that grammar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language learning, rignt? The students: Yes.The teacher:Ok,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ing something about grammar.look at our computer please,we are going to learn it from these aspects:1.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2.Grammar presentation 3.Grammar practice Step2: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1) discu the fi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ask some students choose which one he/she prefers.(2) Introduce some profeional views Step3: Grammar presentation (1)Introduce three ways of presenting grammar in the claroom: The deductive method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Step4: teach the three methods in details..The deductive method (1)What is deduction: reasoning from general principles to a particular case

(2)The deductive method relies on reasoning, analysing and comparing.(3)An example noticed; 2.The inductive method (1)Induction: method of logical reasoning which obtains or discovers general laws from particular facts or examples 归纳法

(2)The teacher provides authentic language data and induces the learners to realise grammar rules without any form of explicit explanation.It is believed that the rules will become evident if students are given enough appropriate examples.(3)instance-based: T may elicit the grammar rule from students based on sufficient instances/examples.

3.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1) introduce the different aspects from the inductive method (2) Two key theoretical iues related to the method (3) Pennington’s (2002) 4C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Step5: grammar practice (1) what is practice (2)Two categories of practice Step5:

Activity: Task 4 p.110 Discu in pairs or in group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chanical practice Step6:Conclusion 1.The role of grammar in language learning: Generally speaking, Chinese EFL learners need a certain degree of mastery of English grammar.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learning grammar itself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of learning English.2.2.Three ways of presenting/ teaching grammar: the deductive method, the inductive method, and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Each has merits and drawbacks.The best way is to vary method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3.Ur (1996) suggests that a good presentation of grammar should include both oral and written and both form and meaning.Plenty of contextualised examples are neceary; visual materials are helpful; use

of complex terminology should be avoided for young learners; inductive and discovery method should be used for those structures that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by the learners; for complex structures it is better to teach the rule explicitly and deductively.

4.Mechanical practice and meaningful practice of grammar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wo types of practice can be combined.Using prompts (pictures, mimes, tables, charts, key words, created situations) h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of grammar practice.

第15篇:语法课教案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09英教

(五) 学号:09952014 张茜

语法课教案 Unit 4 I.Teaching Objectives

1.Perception objective: a) The Ss can hear,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s patterns “What are you doing? I‟m…/We are…”

b) The Ss 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leon.2.Ability objectives: a) The Ss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talking in telephone.b) The Ss can use the pattern to expre their thoughts in the proper scene.3.Emotion objective: By completing the task, 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language study.

II.Difficult Points The students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to chat with others and can make simple dialogues.

III.Teaching Methods

1.Communicative teaching method 2.Audio-visual teaching method 3.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IV.Teaching Tools

Pictures, ppt

V. Teaching Time 45 minutes

VI.Teaching Proce

Step 1. Warming up a) Free talk

T:How are you? S:I‟m fine.Thank you.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It‟s sunny.

b) Review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in this unit, such as “sweep the floor” “wash the clothes”.

Step 2. Presentation a) First, show some pictures and give the primary form of verb phr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n show the present participle of the words.

1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09英教

(五) 学号:09952014 张茜

For example, the teacher shows a picture and gives the primary form “read a book”.Then show the present participle “reading a book”.b) Second, give the form of present participle

c) Third, show pictures and ask Ss talk with her and guide Ss to use these sentences pattern “what are you doing? I‟m …/We‟re …”.

For example, “what are you doing? I‟m reading a storybook”.

d) After presentation, ask Ss “what we have learnt today?” and give them five

minutes to discu together.Then sum up: 1.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are you doing? I‟m …/We‟re …”.

2.Be (am/is/are) + 动词ing 用来表示正在发生的事和进行的动作,这种表达形式就是现在进行时。动词ing形式就是现在分词

Step 3.Drills (Task time)

Task 1: Say out and spell First, ask Ss to say out primary form and present participle of these words and spell them.For example, show the word „stand‟, the Ss should read first, then say out „standing‟ and spell it „s-t-a-n-d-i-n-g‟.

Task 2: Make a telephone call Design a real situation about calling and let Ss work in pairs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 like this: A: Hello, is that…? B: Yes.A: What are you doing now? B: I‟m…

Task 3. Read and translate Give the Ss some incomplete sentences and ask them to fill in the blanks by using the sentences pattern and phrases.

Task 4. Play a game The game is „look and gue‟.The teacher asks one student to draw in front of the stage and do the corresponding actions.Other students will gue what he/she is doing now.

Step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a) Fill in the blanks, then answer Ask S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nd then answer questions like this: T: What are you doing ? S1: I‟m…

T: What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doing? S1: He/She is…

b) Find and say

2 泰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 09英教

(五) 学号:09952014 张茜

Show a picture about a park and ask Ss work in group to point out what are they doing and use sentences we learnt today.For example, Susan and Sam are running.

Step 5. Homework 1.Copy the new words in Part B.2.Write about the pictures in Part C.3.Review some other verbs.

Step 6. Blackboard design

Unit 6

running

swimming sweeping

What are you doing?

I‟m …/We‟re

cleaning 3

第16篇:现代汉语语法教案

现代汉语语法教案1 第四章 语 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汉语语法学中有关概念数据,术语,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掌握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和句子分析的方法、句类和句型、分析多层复句的方法。提高学生析句、造句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结构层次分析法,几种特殊的现代汉语句型。 §1.语法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现在己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科学主要有三个方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需要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中语言知识的研究处于重要的地位。智能计算机的研究己较好地解决了字处理和词处理的问题,句处理问题亟待解决。句处理需要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目前的语法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

以上从科技方面讲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我们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也离不开语法,语文知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基础不好,其他学科也学不好;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书面语表达也离不开语文知识,作教师的要讲课,要批改学生作文等作业,这更离不开语文知识,语文知识中自然包括语法。

二、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客观地存在于语言之中,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是语言中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进行组合时所依据的一套规律。 语法学是研究、说明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这一术语,可以指语言中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本身,也可以指语法学或语法书。

三、语法学研究的内容 概括起来说是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包括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形变化的规律等内容。

句法:包括短语的结构规律及类型、句子的构成规律及类型、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四、语法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①历史语法学②比较语法学③描写语法学 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①传统语法学②结构主义语法③转换生成语法

五、汉语语法的特点(与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与古汉语相比)

1、构词法、构短语法、构句法基本上是一套规则,即:词法、句法二者之间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2、汉语的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所以词类与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句式变化无标志,词、短语不易分辨。

3、语序、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4、词的转类,活用比古汉语有所减少。

5、量词、语气词较丰富。

六、语法的性质 ①概括性(抽象性)

语言中的词成千上万,句子难以计数,语法不是说明具体的词和句子的含义的,而是从无数具体的词句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结构规律和格式。 ②稳固性

从历时的角度看,语法与语音、词汇比较起来,变化是相当缓慢的。词汇的变化最快,从“五四”到现代,新词不断增加,旧词不断消失。语音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韵文、韵书中可以看出。 ③民族性

各种语言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印欧语系语言的词大都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缺乏,但语序固定。 ④系统性 语法单位及单位间的组合、聚合都有规律性、系统性,其单位与规律之间也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如语序与语素组合,词与词组合、短语与短语组合,在汉语中基本上运用一套组合规则,从而形成了汉语语言单位的组合系统。

七、几个基本概念: ① 形态:词的形式变化。

② 语法形式:由一定的语音形式标示,并作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而存在的形式。 ③语法意义:语法形式所表示出的意义,即语言结构中语法成分和结构关系所具有、所表示的意义。

④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的高度抽象。

⑤语法功能: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相结合的产物,包括:词或短语在具体语言结构中所表示出的作用,所具备的特点。

⑥语法特征:即语法功能和词的某些形态变化特征。语法特征的概念大于语法功能的概念。

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指客观存在于语言之中的语法系统,一指语法学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客观存在于语言中的语法结构规律所作的系统阐述。 ⑧语法手段(语法方式):人们通常把语法形式归纳为若干种,成为语法中所特指的语法手段。

八、语法单位:从语法的角度,在语流中切分出来的一个个音义结合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是最基本的、最小的语法单位,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划分语法单位的目的是便于进行语法描写和语法研究。

语法单位分三级四等:语素、词、短语、句子共四等。其中词、短语为一级,因为它们都可以构成句子。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法单位,词是最小的能自由运用的语法单位。短语和句子是较大的语言单位。

(一)短语(词组、结构、句法结构)

短语是词按照语义搭配和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而尚未成句的语言单位,是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语素、词、短语之所以是静态的、备用单位,就是因为它们不像句子那样前后有较大的停顿,没有一个完整的语调,末尾没有语气词,书面上不用标点。语素是词的备用单位,词、短语是句子的备用单位,如果词、短语加上一个超语段成分则构成一个动态的句子。超语段成分指语调、语气,较大的停顿,书面上表现为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文章的题目是词、短词,还是句子?这个问题可以讨论。 短语的六种基本结构关系:

短语名称 偏正 述宾 述补 主谓 联合 同位

中间可插入: 的/地 着、了、过 得 是不是 连词

前后关系: 修饰限制 支配 补充 陈述 并列 等同 短语的组合形式有两种。实词+实词:基本上可分六类,有的中间也可以借助虚词的帮助。虚词+实词: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方位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

(二)句子

1、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叹号等标点表示,整个句子伴有一定的语调和语气。停顿、语调、语气可统称为“超语段成分”。因此句子可作如下表示: 句子=语段成分(词、短语)+超语段成分。

2、汉语句子的特点

如果不区分语法和语用,汉语的句子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不一定具备主语、谓语。

②即使具备主语、谓语也不一定是NP+VP。

③即使NP+VP也不一定是施、受关系。主语可以是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

3、句子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句子分成不同的类型。 ①、按句子的语气和功用分(一般称“句类”): ②按句子的结构分(一般称“句型”):

单句:不能分析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由句子成分作构成材料。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密切联系的、在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的句子。复句中的单句叫分句,复句也有一个超语段成分。 ③句子成分和句法成分

句子的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通常认为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除此之外,还有“小零碎儿”——独立成分。

句子成分可以由短语充当,也可以由词来充当。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语法关系,句子成分的命名大都是由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决定的。

4、句子分析

①、结构层次分析法:

②、句子成分分析法:

§

2词 类

一、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

二、分类的依据

主要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组合能力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词的形态变化、词的意义可以作为归类的参考项。

(1)形态:根据词的词法特征,即表示词的某些语法意义的形态来分类。 (2)功能:包括词的组合功能和造句功能两个方面,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词的组合功能指某类词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词的造句功能指某类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不能做什么句子成分。

组合功能可以用某些鉴别字标示,如“很”“是”“不”“有”等,这些词语义比较单纯,有广泛的适用性。

(3)意义:词的意义是个重要的参考项。

三、汉语词类大系

汉语词类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再分为体词和谓词。体词经常做主语和宾语,包括名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和部分代词。谓词经常做谓语,包括动词,形容词和部分代词。 名 词

名词一般能用数量词修饰,不能用副词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

2、名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是体词,所以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偏正短语的中心语,还可以构成体词性联合短语。

(2)可数名词可以用表示物量的数量词修饰,而不能用副词修饰。 (3)一般不能重叠,少数名词可以重叠,重叠后有“每”的意思。 (4)普通名词复数可以加“们”。

3、名词的附类 方位名词

4、关于名词的三种语法功能 ①数量词修饰、限制名词的问题 ②副词修饰名词的问题

③名词修饰动词的问题 动 词

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存在、变化、消失、趋向、判断、能愿等的词。

1、动词的意义分类

①行为动词:表行为、动作的。 ②心理动词:表示心理活动的。 ③存现动词:表示存在消失变化的。 ④趋向动词:表示趋向。 ⑤判断动词:表示判断。 ⑥能愿动词(助动词): ⑦使令动词:表示使令。

2、动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如下表:A、作谓语;B、带受事宾语;C、带“着、了、过”;D、用物量短语修饰;E、+程度副词“很”;F、+“不、没”;G、重叠;H、构成“×不×”。

A B C D E F G H ①行为动词:说、研究

+ + + - - + + +

休息、失败 + - + - - + ± + ②心理动词:想、喜欢

+ + + - + + + + ③存现动词:有、发生

+ + + - - + - + ④趋向动词:来、过去

+ - - - - + - + ⑤判断动词: 是

+ + - - - + - + ⑥能愿动词:可以、应该 + - - - + + - + ⑦使令动词:请、命令

+ + - - - + - +

3、动词中的几个小类

判断动词“是” 能愿动词(助动词) 趋向动词 使令动词

4、动词 的再分类

根据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可以把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大类。不及物动词(自动词、内动词)、及物动词(外动词、他动词)的分类标准有三条:①±受事宾语,②在意义自足的主事主语句里,±宾语,③直接±宾语。一般取①②两条标准确定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如果取第③条标准,那么不及物动词就太少了,因为能带施事宾语和处所宾语的动词也是及物动词了。 及物动词的再分类

① 体宾动词:只能带体词性宾语的动词。 ②谓宾动词: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

③体宾动词兼谓宾动词:既能带体词性宾语又能带谓词性宾语的动词。 形

1、分类

表示性质、状态、形象或形状等的词。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 表性质: ②表状态: ③表形象或形状: ④其他:

2、语法特征

①形容词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状态形容词因为已有表示程度的意思,所以不再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②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加缀。 区 别 词(非谓形容词)

1、语法特点

不能作谓语,只能作定语,加“的”以后更加自由地作定语。

2、区别词与一般形容词的区别

区别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修饰名词作定语,但形容词作谓语,一般可用“很”修饰,这两项功能是区别词没有的,也是形容词与区别词的最大差别。 关于名、动、形的区分

1、比较明显的名、动、形可以借助意义来辩别,这可以叫意义初识法。2、比较复杂的,特别是有相同语素的,可用功能辨别法。

区分名、动、形首先应当抓住区别性功能,把名词(体词)和动、形(谓词)区分开来。

3、名、动、形的兼类: ①、形兼动:

②、形兼名: ③、动兼名: 数 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1、数词的分类

(1) 单纯数词、复合数词: (2)基数词、序数词:

(3 ) 确数词、概数词:

2、数词的语法功能

①数词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数量短语经常修饰名词。 ②数词不能重叠。

③数词表示年龄时,单独作谓语,并受副词修饰.。 ④在算式中数词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

3、正确使用数词

1、量词的分类

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又叫单位词。一般分为物量词、动量词、时量词三类。 (1)物量词 (2)动量词 (3)时量词

2、量词的语法特点

(1)单音节量词可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可作定语、主语、谓语。 (2)、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可合称数量词。

3、量词的特点

(1)个体量词与名词之间搭配关系比较固定,或说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性很强,汉语的量词发达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 (2) 增加了一种区别同音语段的语法手段。 (3)量词的运用有时还带有修辞色彩。

(4)名量搭配有一定的理据性。 代 词

代词不是根据语法功能分出来的类,而是根据“替代”作用把它们聚合起来的。

1、代词的分类

汉语有一套简明的代词,表示指称,主要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类。

2、代词的语法特点

代词同它所代替的词的功能大致相同,所指代的词能作什么成分,这类代词也能作什么成分。

副 词

只能做状语的词叫副词。“极、很”等少数副词还可以作补语。副词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

有人把副词归入实词,因为它可以充当句子成分,有的副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如:“不、没有、也许、有点儿”等。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因为它不作主要的句子成分,又无实在意义。还有人把它说成半虚词。(半虚词还有介词,半实词是代词)。

1、副词的分类 ①、程度副词 ②、时间副词: ③、范围副词

④、表重复、连续的副词 ⑤肯定副词、否定副词和估量副词 ⑥情势副词 ⑦语气副词

2、副词的位置

一是在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前,一是在句首,即句中和句首。

3、副词的语法功能

①只能充当状语,但“很”“极”例外,还可以作补语。 ②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但也有例外。

③用在复句或紧缩句中的副词既有关联作用,又有修辞限制作用。

④副词在名词性谓语句中,可作谓语的修饰语。

4、副词的运用 ①、多层否定要正确。 ②、运用副词不能前后矛盾。 ③、有关联作用的副词配搭要恰当。 ④、程度副词运用要适中。

5、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分

6、副词同形容词的区分

7、副词和形容词同音

8、副词和区别词的兼类 介 词

介词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1、介词的分类 ① 纯粹介词: ② 介词兼动词:

介词还可以从表述的意义进行分类。

① 引出处所、方向、时间: ② 引出方式、方法、手段、依据: ③表比较:

④表处置: ⑤表被动: ⑥表排除: ⑦表对象、关联: ⑧表原因、目的:

2、介词的语法功能

①不单独作句子成分,不能重叠,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不能带“来、去、上来、下去”等趋向动词。

②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常作状语、补语、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③介词短语是一个特殊的功能类,不属体词性短语,也不属谓词性短语。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分 连 词

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句群等的虚词。

连词都有连接作用,但有连接作用的不一定都是连词,某些副词和少数短语也有连接作用。

1、连词的语法功能和分类

连词主要是表示连接项之间的语法关系。

2、连词和有连接作用的副词的区分

3、连词与介词的区分

4、常用的几个连词

助 词

助词是粘附于词、短语和句子上面,表示某种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的词。 助词与其他虚词一样,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表语法意义,无词汇意义,读轻声。助词有以下四类: ①结构助词:的、地、得 ②动态助词:着、了、过

③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般

④其他助词:所、等、连、给、个、看、它、他们等

1、结构助词

2、动态助词 语 气 词

语气词是后置粘着词,读轻声。一般认为语气词用在句末,表达句子的种种语气,其实不一定。

1、语气词的分类

①表陈述语气的:的、了、吧、呢、着呢、呗、罢了(而已)、也罢、也好、啦、嘞、喽、啊等。

②表疑问语气的:吗(么)、吧、呢、啊(呀、哇、哪)、来着等。 ③表祈使语气的:吧、了、呢、啊(呀、哇、哪)等。 ④表感叹语气的:啊、啦等。

2、语气词的特点

①语气词都读轻声,句子语调的高低升降变化主要体现在语气词。

②一种语气可能有几个语气词来表示,一个语气词也可能表达几种语气,所以一个语气词属何语气,要有一定的 语境。

③两个语气词连用,可能由于同化或异化作用而发生音变,成为一个音节。

3、基本语气

上面列举的语气词最基本的有六个,可分为三组。

4、结构助词与语气词等的区分 叹 词

叹词是表示人类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1、叹词的分类

2、叹词的特点

3、叹词的位置和功能 象 声 词(拟声词)

象声词是摹拟事物或自然界的声音及描写事物情态的词。

1、象声词的作用

用语音摹拟自然界的声音,以增添声音的实感,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使语音形象、生动、具体,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

2、象声词的分类 (1)定型的:

(3) 非定型的:

3、象声词的功能 词 类 小 结

(一)词类与词性

(二)主、宾语位置上的形容词、动词是否变成了名词

(三)关于名动词、名形词

(四)词类交叉问题 参考之一(语法概说) 第一节 语法概说

1.语法

语法有三个含义,但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语言结构规律。本章所学的内容也是这个含义。

语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话语当中。人们所说的话,每句话里的词语怎样搭配,怎样排列,搭配和排列的结果是什么样子,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语法研究的内容,就是从无数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归纳出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火车”、“天气”不能说成“车火”“气天”;再如“我们上现代汉语课”这句话中每个词所占据的位置都是一定的。

2.各级语言单位在组成高一级的语言单位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1) 语素与语素组成词:道路——群众——伟大(并列)

(2)词和词组成短语:打扫房间——绘制图片(述宾短语 动+名)

(3)词和短语组成句子:我把电脑关闭了。——弟弟把钢笔弄坏了。(甲把乙怎么样了,其中甲为施事,乙为受事)

3.语法的特点 语法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概括性。语法规律不是指个别的、具体的句子结构格式,而是从具体句子中抽象出来的规则。根据这种规则组词造句,可以造出许许多多合格的句子。

二是稳定性。语法规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跟语音和词汇相比,语法的发展变化缓慢得多。

3.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语法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研究目的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和描写语法学。

从研究的方法分类,语法学可以分为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和转换生成语法。

4.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

汉语是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也就是说,形态变化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在汉语语法中有极大的作用:其一,相同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的句法关系,如“经济繁荣”和“繁荣经济”的句法关系不同。其二,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施受关系,如“人民爱总理”和“总理爱人民”的施受关系不同。其三,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说话的口气也不同,如“你怎么啦?”和“怎么啦,你?”的口气不同。

虚词在汉语语法中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一,不同的虚词,可以表示不同的句法关系,如“我和你去”与“我或你去”句法关系不同。其二,不同的虚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如“他离开了”和“他离开吗”语气不同。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一(语法概说)

第17篇:book4unit2语法教案

Words and Grammar Teaching goals 1.Target language

a.words and expreions

sunburnt, hunger, expand, circulate, struggle, export, output, satisfied, strain, rid ...of, lead a ...life, would rather, thanks to b.grammar The -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2.Ability goals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above and use the -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 correctly and freely.3.Learning ability goals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use these words and expreions freely to expre their ideas and use the -ing form as subject and object as they like.They can also practise actively and attentively so that they reach their goals.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The usage of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the -ing form used as subject and object.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use the words and expreions and the -ing form freely.Teaching methods

Explaining, discuing and practising.Teaching aids

A projector and a computer.Teaching procedures & ways Step I

Greeting and revision T: Morning, everyone.What\'s your breakfast? Ss: A steam bread, some potatoes and porridge.T: When you are eating at the dinning-room, do you often find some food thrown away? Ss: Yeah, we often see some.T: OK, boys and girls.In last period we talked about agriculture and a pioneer in agriculture--- Dr Yuan.Today over 20 countries have adopted the hybrid rice.The FAO (United Natio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has vowed t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spreading the Yuan Hybrid rice worldwide.80 percent of China\'s total fields grow Yuan\'s hybrid rice species, yielding 60 percent of the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My question is even if Dr Yuan\'s dreams come true, can this really solve the starvation? Why? What can we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S1: I think it\'s difficult to say that this can solve the starvation.Because even if there are enough food, as long as people don\'t treasure it, there is still starvation.S2: I have an idea to solve this problem.That is we should call on people not to eat meat.S3: Not to eat meat! It\'s impoible.I like meat most.S2: But please think, if people continue to eat meat, they have to grow wheat, corn and some other crops to feed them.It\'s said in America or some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they do so.Feeding animals what people can eat can run out many foods.That\'s a big waste.If everyone stops eating meat, I believe we have enough food to suppl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S: My god! How could we get rid of meat? T: Your argument is really interesting.It reminds me a story.When Mr.Lu Xun went to Japan, he took up medicine at first.But later he wanted to become a writer.Because he found that medicine could only cure some diseases of body, but couldn\'t cure the diseases in the deep heart of people.That was the very problem.So I think only human being get rid of the greed for everything, not only can we solve the starvation but also any problem that bring us trouble and worries.Don\'t you think so?

Ss: That\'s right.T: Buddha said people should give up greed, anger and crazine.That\'s truth.OK, we should go a-head to the next step.

Step II

Word study T: In the last period, we\'ve learned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Now let\'s review them.Look at the screen, please.Try to think of their meanings and their usages.Then complete the exercise on the screen to check if you can use them correctly.After finishing it, you may check your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s.Teaches shows the following on the screen.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from the box in proper forms.Some words may not be used.Sunburnt, strain, output, export, rid ...of, would rather, increase, satisfied, super, lead ...a life, thanks to, struggle

l.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s ________many kinds of electric product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2.Yao Ming plays basketball in NBA and he is a _________ basketball star.3.__________bad weather, our football match has to be put off.4.Now the old couple ___________ simple but happy _________in the countryside.5.Judging from his _______ face and arms, he works in the open air.6.I\'m very tired.I _______ have a good sleep than go to the cinema.7.The __________ of corn this year is double that of last year.8.We ________wheat to Ruia and import silk from Japan.9.The baseball league _________ by adding four new terms.10.The people to get out of the burning building.A few minutes later, the teacher may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ir answers and give the Chinese meaning of each sentence.The teacher corrects any mistake and gives some explanations.Answers to the sentences: 1.exporting 2.super 3.thank to

4.is leading a ...life 5.sunburnt 6.would rather 7.output 8.export 9.was strained 10.struggled T: Well, now let\'s turn to Page 11 and finish the Ex 1, 2 and 3.Now let\'s check the answers.Check the answers and give them some explanations.

Step III

Grammar There are two tasks in this step.One is to do some explanations about the structure; the other is to do some exercises in the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in Page 12.Task l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re from the text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There are some useful structures in them.Let students translate th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se boldface words.1...., He cares little about spending the money on himself or leading a comfortable life.P10 2.He also doesn\'t care about being famous.

P10 3.His other hobbies include playing mah-jong, swimming and reading.P10 4.Wishing for things, however, costs nothing.

P10 T: Well done.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boldface part in each sentence and find out the function of them.Who\'d like to explain the function of these underlined parts?

S1: Let me have a try.It\'s clear that the -ing form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entences is used as object of preposition.And in the third sentence the -ing form is used as object.In the last one the -ing form is used as subject.So we can say the -ing form can be used as subject and object like nouns.

T: Quite right.That\'s the usage of the -ing form.In grammar the -ing form used like this has another name called the gerund.That is to say, it can be used as subject and object like nouns.But please pay attention.We seldom use \"it\" to replace the -ing form as subject.Ok.Now let\'s do some practice.Look at another three examples on the screen.Please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given words in proper forms.1.Fancy Mary ______(do) a thing like that! 2._____(take) physical exercise every day is profitable to our health.3.That is a matter of importance, it wants_______ (handle) carefully.4.Her not _______(come back) made us disappointed.

5.1 must apologize for _____-(not let) you know ahead of time. 6.M.r Brown regretted _______(beat) his son.Ask one student to do it.Correct mistakes if there is any and do some explanations at the same time.Suggested answers: 1.doing

2.Taking

3.handling

4.coming back 5.not letting

6.beating T: By the way, I\'d like to do some further explanations.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decide when the gerund should be used after a given verb as the object.This is a matter of general usage.As we know some verbs and phrasal verbs usually take a gerund after them.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S2: Let me see.Such words as advise, avoid, cannot help, consider, enjoy, escape, excuse, finish, give up, keep from, leave off, mi, practise, stop, suggest, etc.usually plus gerunds after them ...T: There are other words such as acknowledge, deny, admit, postphone, resist, fancy, put off, etc.are often followed by gerunds.Here are some examples.e.g.I can not postphone answering his letter.He narrowly mied being killed.Task 2 T: Let\'s continue to do some exercises.Please look at Page 12.Please do Ex 2.You are asked to 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using the -ing form as the subject.Ask some students to do them one by one.Keys to Exercise 2: Helping people in need of help is nice.Growing super hybrid rice is not easy.Learning more about fanning is not difficult.Doing research in the countryside is not as easy as in the city.Getting rid of hunger is very important in some African countries.6.Explaining this again is important or we will get confused.T: Well done!

Why not go on with Exercise 3.This time join the two halves to make sentences.Keys to Exercise 3:

1.Dr Yuan likes talking to rice growers about his work.2.He continued doing research until a better strain of rice was found.3.Many city kids look forward to visiting the countryside.4.Not all students enjoy working in the fields.5.They started producing hybrid rice in 1974.6.1 remember meeting the scientist while he was in Beijing last time.

T: Good! Now, please finish Ex 4 in Page 13.Use the following phrases with the -ing form to describe a person you admire.Teacher can give students four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paage by themselves and then 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give their answers.

T: Ready? Who\'s willing to read his or her paage? S1: The person I admire is my uncle.As a young man, he dreamt of becoming a scientist.He was good at all his subjects at school.But when he saw the need for doctors in the poor countryside, he decided to devote himself to looking after sick people.After graduating from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he became a doctor in our hometown.He cares little about making money.He is interested in helping poor people.When some poor villagers come for help, he seldom asks them for charge.He even offers some money to them.He is never afraid of becoming poor.He is only concerned about people\'s health.T: Very nice, thank you.OK, after cla you can exchange your paages with each other and enjoy what your partners have written.Today we reviewed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phrases.Please remember them after cla.And we also learned about the -ing form used as the subject and object.Try to do some practice so that you can master the usage of the -ing form.As for Exercise 5.If time permits, you can ask students to do it in cla, If not, you can ask them to do it as homework after cla.T: Now, let\'s play a game called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flood came?\" That is, imagine when the food came what you were doing.You can tell an experience in a flood or you can imagine one.Pleas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take turns to describe an activity.Be sure to use the -ing form of the verb.Two minutes later, be prepared to tell your ideas to the cla.T: Which group would like to tell their ideas first? S1: I was helping my parents get in the rice in the field when the flood came.I ran as fast as poible to the softy.

I S2: I was playing football with my friends on the playground when the flood came. S3: I was reading a novel at home when the flood came.So I had to climb up a tree.S4.I was riding my bike to the market to buy some fertilizer when the flood came.T: Excellent! Another group ...Teacher can ask two or three groups of students to tell their ideas.Teacher can ask the rest of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ir ideas after cla.The introductions about V-ing in the reference book are very good, teacher can add them to this step.

Step IV

Using Structures T: Now please turn to Page 50 and finish Exercise 1 quickly.I\'ll give you 2 minutes to do this.

Check their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T: Well, Now I\'d given you some time to do i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s in Exercise 2.Please try to use the structures we learned today.Now work in pairs or groups to finish this task.Sample 1.1 hate chatting in QQ, because I find it really boring.After chatting, you will find that you gain nothing except boredom.It\'s dangerous when a person is tripped in it.One of my neighbours left his wife and child, and sold his house to meet his QQ girl friend.But half year later, he came back empty-handed.What a shame! 2.I\'m interested in teaching.Though the job can\'t bring me much money, I think what I do will bring children wise or intelligence.3.I\'ll enjoy visiting Taiwan.Because it is reported in news papers that People in Taiwan are those who are the most filial.People in Hong Kong are the second, and people in the mainland are the third.I want to go there and find what makes people there so filial.And it reminds me a Chinese poem.I can\'t help reading it out for you.

Step V Homework T: Next time we\'ll learn Organic Farming on Page 13 and An Early Farmer Pioneer on

Page 51.If poible, please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m.Today\'s homework is to finish all Exercises on Page 49.That\'s all for today.See you next time.

第18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 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2.语法讲解

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 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B 我看晚会了。

C 我看了晚会了。

A句中,前提是,说话前我没有看晚会,表达的是“看晚会”这件事完成,又如:我看了这本书,他做了作业。

B句前提不一样,也许我之前不打算看晚会,从来不看,现在我看了,那么“我看晚会”这件事是个新的情况,说话人带有希望听话人注意到这个新情况的心态,或者可能是在暗示对方:下次晚会我们一起去看吧。 C句出现两个“了”,就同时有完成和变化的含义。

(二)V去(掉)

表示受事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消失。 例:1.他辞去了大学的工作。(现在,工作没有了)

2.他檫去脸上的汗,继续向上爬。(脸上本来有汗,现在没有了) 动作演示:用黑板檫檫掉黑板上的字。——让学生造句。 引申:“V+补语(结果补语)”

听完 画完 做完 吃完

看见 听见

看到 听到 买到 找到 得到

找着 买着 点着 睡着

去/掉

辞去 花去 擦去 洗去 脱去

看懂 听懂

飞走 偷走 借走 拿走

变成 画成 切成

选取其中几个,做适当讲解。然后带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四 1.对不起,我写错了,把你的名字写()西瓜了。

2.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一听就听()了。

3.快点儿,写()了作业我们去看电影。

4.你睡()了吗?

(三)只要······就······(AS long as)

引入:只要上课铃响了,我们就上课。(只要下课铃响了,我们就下课。)

只要大家好好学习,就能学好汉语。 只要A就B,A表示一种条件,B是一种结果。 (给出语境,让学生造句)

大家根据抽签来决定谁表演。——只要抽到了数字签,就要上台表演。 大家准备一起出去玩,但不知道天气怎么样。——只要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使用该句型) 你喜欢看电影吗?—— 我能学好汉语吗?—— 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

六、教学反思

本课语法点不多,不难理解,无需过多解释,重点在于操练的部分。课上应注重对语法 点的反复练习,假设各种不同情境,采用各种形式,务必使学生课上能积极参与进来。

第19篇:初中定语从句语法汇总

初中定语从句语法汇总

一、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

定语从句即在句中有一个具有主谓结构的完整的句子来充当定语,修饰前面的名词短语或者代词。被定语从句修饰的词叫做先行词,定语从句必须放在先行词之后。引导定语从句的关联词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例如:

This is the present that he gave me for my birthday.Do you know everybody who came to the party?

I still remember the night when I first came to the village.This is the place where Lily once lived.

二、定语从句的分类

根据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的关系,定语从句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限制性定语从句紧跟先行词,主句与从句不用逗号分开,从句不可省去,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主句与从句之间有逗号分开,起补充说明作用,如省去,意思仍完整。

三、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功用

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用来引导定于从句,在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之间起纽带作用,使二者联系起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又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一个成分。关系代词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关系副词可作状语。

1.关系代词:主要有that, which, who, whom, whose等,它们在句子中可用作主语(如that, which, who等)、宾语(如that, which, whom等)和定语(如which, whose)。 例句:I found the book which I was looking for.我找到了我要找的书。(做宾语)

She is the woman whose car was stolen.她就是汽车被盗的那个女人。(做定语) She is the woman whom I gave the money to.她就是我给她钱的那位妇女。(做宾语) Is he the man that sells dogs? 他就是卖狗的人吗? (做主语) She is the girl who won the prize.她就是获奖的姑娘。(做主语)

注意:关系代词在定语从句中作主语时,从句的谓语动词的人称和数须和先行词一致。 2.关系副词:主要有where, when, why等,它们在句子中主要用作状语。 (1)when指时间,其先行词表示时间,在句中作时间状语。

This was the time when he arrived.这是他到达的时间。

(2)where指地点,其先行词表示地点,在句中作地点状语。例如:

This is place where he works.这是他工作的地点。

(3)why 指原因,其先行词是原因,起原因状语作用。例如:

Nobody knows the reason why he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没人知道他为什么上学总迟到。

四、关系代词的用法

1.that 既可以用于指人,也可以用于指物。在从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时不可省略,作宾语可省略。例如:

Mary likes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玛丽喜欢轻柔的音乐。(that作主语) The coat (that) I put on the desk is blue.我放在桌子上的那件外套是蓝色的。(that作宾语) 2.which用于指物,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不可省略,作宾语可省略。例如:

The building which stands near the train station is a supermarket.位于火车站附近的那座大楼是一家超市。(作主语) The film (which) we saw last night was wonderful.我们昨天晚上看的那部电影很好看。(作宾语)

注意:关系词只能用that,不能用which的情况:

a.先行词被序数词或形容词最高级所修饰,或本身是序数词、基数词、形容词最高级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例:He was the first person that paed the exam.他是第一个通过考试的人。

b.被修饰的先行词为all, any, much, many, everything, anything, none, the one等不定代词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例:Is there anything that you want to buy in the shop?你在商店里有什么东西要买吗? c.先行词被the only, the very, the same, the last, little, few 等词修饰时,只能用that,而不用which.

例:This is the same bike that I lost.这就是我丢的那辆自行车。 d.先行词里同时含有人或物时,只能用that, 而不用which.例如:

例:I can remember well the persons and some pictures that I saw in the room.我能清楚记得我在那个房间所见到的人和一些照片。

d.以who或which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为避免重复,只能用that 例:Who is the girl that is crying? 正在哭泣的那个女孩是谁? f.主句是there be 结构,修饰主语的定语从句用that,而不用which.例: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that belongs to Tom.桌子上那本书是汤姆的。 注意:关系词只能用which,而不用that 的情况: a.先行词为that, those时,用which, 而不用that.例:What’s that which is under the desk? 在桌子底下的那些东西是什么? b.关系代词前有介词时,一般用which,而不用that.

例:This is the room in which he lives.这是他居住的房间。 c.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用which, 而不用that.

例:Tom came back, which made us happy.汤姆回来了,这使我们很高兴。

3、who, whom用于指人,who 用作主语,whom用作宾语。在口语中,有时可用who代替whom,也可省略。

例:The girl who often helps me with my English is from England.经常在英语方面帮助我的那个女孩是英国人。(作主语)

Who is the teacher (whom) Li Ming is talking to?正在与李明谈话的老师是谁?(作宾语,可省略) 注意:(1)当定语从句中含有介词,介词放在句末时,who, that, which可省略,但介词在关系代词前时,只能用“介词+which/whom”结构。

例:This is the house 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这是我们去年居住的房子。

(2)含有介词的固定动词词组中,介词不可前置,只能放在原来的位置上。 例:his is the person whom you are looking for.这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3)that 作介词的宾语时,介词不能放它的前面,只能放在从句中动词的后面。 例:The city that she lives in is very far away.她居住的城市非常远。

五、关系副词的用法

1、When的用法:

关系副词when在定语从句中用作状语,表示时间,用以修饰表示时间的先行词;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介词+which”的意思(which的意思与先行词所表示的意思等价),其中的“介词”通常应根据先行词的含义与搭配来确定。 例:1988 was the year when he was born.1988是他的出生年。

句子分析:句中的when he was born为修饰the year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n在此相当于in which。表示在某一年,英语习惯上用介词in,如in 1988, in 2008等,所以此处用in which。

例: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when I first met you.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见你的那天。 句子分析:句中的when I first met you为修饰the day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n在此相当于on which。表示在某一天,英语习惯上用介词on,如on that day, on Friday等,所以此处用on which。

例:Don’t forget the time when the wedding will start.不要忘记婚礼开始的时间。 句子分析:句中的when the wedding will start为修饰the time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n在此相当于at which。表示在某一时刻,英语习惯上用介词at,如at that time, at the moment等,所以此处用at which。

2、where的用法:

关系副词where在定语从句中也是用作状语,表示地点,用以修饰表示地点的先行词;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介词+which”的意思(which的意思与先行词所表示的意思等价),其中的“介词”通常应根据先行词的含与搭配来确定。

例:What is the name of the town where you live? 你住的那个城市叫什么名字? 句子分析:句中的where you live为修饰the town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ere在此相当于in which。表示住在某城市,英语习惯上说 live in a city,所以此处用 in which。 例:This cro marks the spot where she died.这个十字符号标明她死去的地点。 句子分析:句中的 where she died 为修饰 the spot 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 where 在此相当于 at which。表示在某一地点,英语习惯上说 at a spot,所以此处用 at which。

3、why的用法:

关系副词why在定语从句中也是用作状语,表示原因;why引导定语从句时,其先行词只有一个,那就是the reason;在许多情况下why也可以理解为for which。 例:These are the reasons why we do it.这些就是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句子分析:句中的why we do it为修饰the reason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y在此相当于for which。

例:Do you know the reason why she doesn’t like me? 你知道她不喜欢我的原因吗? 句子分析:句中的why she doesn’t like me为修饰the reason的定语从句,关系副词why在此相当于for which。

why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关系副词,它引导定语从句时,除可换成for which外,有时也可换成that,甚至省略。如:

他失去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他喝酒。

正:The main reason why he lost his job was that he drank.正:The main reason for which he lost his job was that he drank.正:The main reason that he lost his job was that he drank.正:The main reason he lost his job was that he drank.

第20篇:初中语法: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的形式和搭配:

1.be 动词am, is ,are 的原行,be动词在句中运用时,在一般现在时句中,需根据句子主语的不同,选择用am, is, are,而be动词一般不直接用在句中。

am, is, are 在句中的用法(我用am ,你用are , is用于他、她、它,复数全部都用are.):

(1) am 是,“am”要与第一人称代词“I”连用,即,只有句子主语为“I”时,“I”与“am”缩写形式为I’m.如:I am a student.I am Michell.

(2) is 是, “is”用在句子主语为单数时,或不可数名词时使用。其缩写形式为 He’s , She’s, It’s.如:He is twelve.

She is my sister.

It is a clock.

(3) are 是, “are”用在句子的主语为you,表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数目的复数名词,代词以及“and”连接的两者或多者一起构成的主语时。其缩写形式为 you’re .(习惯上)

如:You are a student.

Tom and I are good friends.注意:am , is , are 与前面的代词或名词的缩写形式只用在句中,且在它们之后还有其他词时;如果无其他单词时,则不应将它缩写。

如: --- Are you Michell?

--- Yes, I am.(此时的I 与am 不能缩写) 2.Be 动词的否定形式的变化:

否定句:只需要在be(am, is, are)后面加上not 就行。但要注意缩写形式。

如:I am not a student.You aren’t a teacher.He isn’t a good man.There isn’t a pen.There aren’t some bags in the shop .(am not , is not=isn’t

are not =aren’t) 总结:am 一般与not 一起时不缩写;is 与not 缩写为isn’t , are not 缩写为aren’t , isn’t 和aren’t 在句中运用时, 不管后面有无其他单词都可以用,不用分开写。

如:a.----Is that an English book?

----No, it isn’t.

b.We aren’t teachers.

We’re students. 3.一般疑问句:只需要把be动词提到句子开头就行,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Are you a good student? Yes, I am.

Is he reading books? No, he isn’t.

Is there a new school in your hometown(家乡)?Yes, there is.

Are there your parents and your grandparents in your family? Yes, there are.

★be动词的四种功能用法:

1.功能一,系动词be

be为连系动词,中心词义是\"是\",句型为\"主+系+表\"结构。

be的形式常用am, is, are(现在式);was, were(过去式);will/can/may/must be(助动词/情态动词+原形);have/has/had been(助动词+过去分词)等。如:

To help animals is helping people.(一般现在时)

The twins were very busy yesterday.(一般过去时)

It will be sunny tomorrow.(一般将来时)

She has been ill for over a week.(现在完成时)

2.功能二,助动词be

助动词be,无词义,辅助主要动词一起在句中作谓语动词。用法如下:

a.be+doing:构成进行时态,有现在和过去两种进行时态。如:

The girls is reading and copying the new words now.

Young Tom was always asking questions and trying out new ideas.

b.be+done:构成被动语态(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done必须是及物动词)。如:

Tea is grown in my hometown.(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

This building was built three years ago.(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Our claroom has been cleaned and tidied already.(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

How could this kind of cakes be made in your home?(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That is a day never to be forgotten.(动词不定式的被动语态)

c.be+going to do,表示\"打算或将要做某事\",be有现在和过去两种形式。如:

We are going to plant trees in the park.

I didn\'t know if she was going to come here.

d.be+to do,表示\"按计划安排将要做某事\"。如:

The new shop is not to be opened till next Monday.

One night an angel came to Mary and told her that she was to have this special boy.

3.功能三,there be

there be句式为:there be+主语部分+状语部分,表示\"某处存在某物\",be常用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如:

Oh, cool! And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see.There is even a deer park in Sanya.

There are about 80 pyramids in Egypt.

Will there be a football match in your school next week?

4.功能四,实义be

可以将be视为实义动词,因为它具有实际的词义,如\"成为;做;发生;举行;逗留;到达\"等。如:

His daughter wants to be a doctor for animals in her twenties.

Kate\'s birthday party will be at half past six this evening.

Jim has been in China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but he has not yet been to Yichang.

初中语法教案模板
《初中语法教案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